卷一百三十一 第 1a 頁 WYG0499-0101a.png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日下舊聞考巻一百三十一
京畿
原聖水東逕玉石山謂之玉石口山多珉玉燕石故以
玉石名之
原迴城水源出良鄉縣西北玉石山東流經縣北四里
又南流入范陽縣界
原十度河在縣之西南曲折旋繞由十度村至石𡹬店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b 頁 WYG0499-0101b.png

歴經十度故名即拒馬河之上流也
原涿州永泰軍有大房山六聘山涿水樓桑河横溝河
禮遜河祁溝河
原杖引泉在縣西南六十里泉水湧出滙而成溪流經
涿州東頭入胡良河
等謹按杖引泉今湮塞
原公村在縣北三十里廣陽水所出經廣陽故城與鹽
溝水合入桑乾河有胡良河自縣北來注之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a 頁 WYG0499-0102a.png

原六山河自黑龍關來東南入琉璃河上有半壁山壁
立千仞石罅古柏䝉茸然長不滿二尺其西山半一小
竇曰辟榖洞峭絶不可上北為背隂洞對山望其東有
正覺洞
等謹按六山河因黄山榖積山半壁山辟榖山
張良洞正覺洞朝陽洞諸水所㑹故名
增琉璃河源出房山縣西北東南經良鄉縣西南又東
南逕涿州東又南入保定府新城縣界即古聖水也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b 頁 WYG0499-0102b.png

等謹按
大清一統志琉璃河源出房山西北黑龍潭及孔水洞
俗名蘆村河入良鄉縣始名琉璃河范大成集中
謂之劉李河宋敏求入蕃錄謂之六里河
原黑龍潭在縣北五十里元至正中京師大旱遣留守都
事薩里黙色禱之大雨霑足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a 頁 WYG0499-0102c.png

原宣德十年五月天乆不雨房山民言縣北七十里有
龍潭厯宋元以來禱雨輙應上命遣官祭之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b 頁 WYG0499-0102d.png
卷一百三十一 第 4a 頁 WYG0499-0103a.png
卷一百三十一 第 4b 頁 WYG0499-0103b.png

原防水出良鄉縣西北大防山南東南流逕羊頭阜下
俗謂之羊頭溪
等謹按羊頭阜即羊頭岡見
卷一百三十一 第 5a 頁 WYG0499-0103c.png

大清一統志
原白帶山在范陽縣北四十里
原般州山西南十里為石經山山之東為石經洞
原房山縣西南四十里有山曰白帶山生芯題草又曰
芯題山藏石經者千年矣故曰石經山亦曰小西天云
北齊南嶽慧思大師慮東土藏敎有毁滅時發願刻石
藏閟封岩壑中坐下静琬法師承師付囑自隋大業迄
唐貞觀大湼槃經成其夜山吼生香樹三十餘本六月
卷一百三十一 第 5b 頁 WYG0499-0103d.png

水浮大木千株至山下搆雲居寺焉唐玄宗第八妹金
仙公主修之洪武二十六年又修之正統九年又修之
山上雷音洞髙丈餘四壁刻經四柱刻像前石有扉維
以開閉几案瓶罏皆石臺有欄横與堂亘堂左洞二右
洞三堂下洞二皆經唐迄元代有續刻經目列石幢人
傳洞火龍所穿也山下左右東峪寺西峪寺西峪寺後
香樹林香樹生處也夢堂庵唐夢堂師居處也林後琬
公塔也萬歴壬辰達觀和尚覩像設衰頺石版殘蝕率
卷一百三十一 第 6a 頁 WYG0499-0104a.png

僧芟除啟洞拜石經石下有穴藏石函一尺上刻大隋
大業十二年嵗次丙子四月丁卯朔八日甲子於此函
内安置佛舍利三粒願住持永劫三十六字發眎得小
金瓶舍利狀黍米色紫紅師聞於慈聖太后迎入供養
函瓶以玉外函複之安置故處僧憨山撰雷音窟舍利
記刻之石山多石碑二隋碑一仁壽元年王臣□碑一
仁壽元年王邵碑五唐碑一開元十年梁髙望碑一開
元十五年王大恱碑一元和四年劉濟碑一景雲二年
卷一百三十一 第 6b 頁 WYG0499-0104b.png

寗思道碑一太極元年王利貞碑二遼碑一趙尊仁碑
一天慶八年沙門志才碑二元碑一至正元年賈志道
碑一至正二年釋法真碑山半有庵曰半山庵
朱彛尊原按漢書地理志清河郡有芯題縣顔師
古注芯古莎字
増石經山在房山縣西南五十里本名白帶山亦曰芯
題山以山生芯題草也
原獨樹村在縣西南五十里
卷一百三十一 第 7a 頁 WYG0499-0104c.png

原出獨樹村四里兩山對峙外隘内豁小溪中出石參
差如犬牙水觸石流潨潨有聲沿溪行十里有巨石數
十横布水中躡以渡登平岡以望峰巒不可勝數中一
山石火燄而草樹獨盛詢知為白帶山小西天之徑在
焉迤邐至山麓壁立似不可登徐望之有磴道直上及
山半有石室曰義飰㕔唐乾符中僧藏賁所建折而東
鑿石為道廣不滿尺横於山腹者一里折而北條石為
階凡九十九級級盡行百歩復有階如前級差少折而
卷一百三十一 第 7b 頁 WYG0499-0104d.png

南有石堂東向方廣五丈曰石經堂堂有几案罏缾之
屬皆以石為之下以石甃地使平壁皆嵌以石刻佛經
字𩔖趙松雪中四石柱柱上各雕佛像數百飾以金碧
堂之前石扉八可以啟閉外有露臺三靣以石為闌設
石几石床以為遊人憇息禪房庖湢皆因巖為之堂左
石洞二右石洞三復有二洞在堂之下石經版分貯其
中始隋沙門静琬其徒道公等續之至遼統和金明昌
間增刻前後納洞中石凡七百餘條有石幢記其目毎
卷一百三十一 第 8a 頁 WYG0499-0105a.png

洞以石為牕櫺用鐵固之石本之近牕者可以闚見其
左洞有静琬貞觀八年碑記嵌於門上洞北有石池石
井池廣七尺而深半之井北有泉自竇中出涓涓不絶
又有石龍王像民禱雨則祀之古木蒼藤樛錯隂翳由
泉竇之南縁小徑盤屈至山頂有五石臺臺上皆有白
石小浮圖其南二乃唐金仙公主所建餘無題識不可
攷頂有巨石後廣前銳平出於虚空者數尺名曝經臺
下至堂中左右見有碑十餘其髙大者則唐元和四年
卷一百三十一 第 8b 頁 WYG0499-0105b.png

幽州節度使劉濟所建西偏下五里許有雲居寺亦静
琬所剏墀中列唐人建石浮屠四皆勒碑其上其一開
元十年助敎梁髙望書其一開元十五年太原王大恱
書其建於景雲二年者則寗思道所書太極元年建者
則王利貞書也寺僧言後院中石刻猶多在榛莽中或
立或仆多唐時所刻
増隋石經開皇中釋静琬鑿石刻經僅成大湼般而卒
唐宋皆有續刻唐雲居寺石浮圖銘王大恱撰開元十
卷一百三十一 第 9a 頁 WYG0499-0105c.png

五年唐雲居寺石浮圖銘梁髙望書開元十年唐涿鹿
山石經堂記劉濟撰元和四年遼雲居寺續鐫石經記
趙遵仁撰清寧四年遼雲居寺續秘藏石經塔記沙門
志才撰天慶八年元修華嚴堂經本記賈志道撰并書
至正元年元雲居禪寺藏經記釋法貞撰陳顥篆額至
元二年
増静琬姓氏里居不可考訪求名勝至燕涿山北白帶
山見峯巒靈秀遂採石造十二部石經自隋大業迄唐
卷一百三十一 第 9b 頁 WYG0499-0105d.png

貞觀大湼槃經成是夜山吼生香樹三十餘本六月水
漲忽浮大木千株至山下因構雲居寺明皇第八妺金
仙公主増修今香樹林後琬公塔存焉
原石經山峯巒秀㧞儼若天竺因謂之小西天寺在雲
表僅通鳥道曰雲居寺迤南三里有石級長里許級盡
東折為雷音殿四壁鐫梵語悉隋唐人所書復有洞七
即知苑藏石刻處也
等謹按雲居寺内恭懸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0a 頁 WYG0499-0106a.png

世祖章皇帝御書文殊殿額曰别有洞天
皇上御書額曰慧海慈航毘盧殿額曰慧海智珠聨曰
林外鐘聲開宿靄階前旛影漾晴暉釋迦殿額曰
耆窟香林聨曰石洞别開清浄地經函常䕶吉祥
雲藥師殿額曰香雲常住彌陀殿額曰金輪正覺
大悲殿額曰蓮臺浄域小西天額曰見春亭皆
御書乾隆十八年
御製初逰雲居寺詩並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0b 頁 WYG0499-0106b.png

御製逰雲居寺即景雜詠㳟載巻内
又按長安客話所稱隋沙門知苑隋圖經亦作静
琬
原幽州沙門知苑精練有學識隋大業中於幽州西山
鑿巖為石室摩四壁以寫經又取方石别更摩寫藏諸
室内毎一室滿即以石塞門鎔鐵固之時煬帝幸涿郡
内史侍郎蕭瑀皇后弟也性篤信佛法以其事白后后
施絹千匹瑀施絹五百匹朝野聞之争共捨施故苑得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1a 頁 WYG0499-0106c.png

成功苑常以役匠既多道路奔走欲於巖前造木佛堂
并食堂寢而念木瓦難辦忽一夜暴雷震電明旦既晴
見山下有大木松栢數千為水漂積於道次道俗驚駭
不知來處苑乃使匠擇取其木餘分邑里邑里喜恱助
造堂宇頃之畢成苑所造石經已滿七室以貞觀十三
年卒弟子繼其功焉
原智泉寺僧静琬見白帶山有石室遂發心書經十二
部刋石為碑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1b 頁 WYG0499-0106d.png

原石經貯於巖洞者七地穴者二洞以石門閉之穴以
浮圖鎮之自隋唐迄元碑碣森列洪武二十一年正月
道衍奉命往觀賦詩鐫於華巖堂之壁雖未足彰琬師
之幽光庶以紀兹行之嵗月而托不杇也
増乾隆十八年
御製初逰雲居寺二十韻 明發事清逰村烟淡靄浮
欲暄春旭麗不冷曉風收歴歴遵原陌行行度野溝杏
含紅見逺栁怯綠疑偷近識花原未明看枝已柔問誰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2a 頁 WYG0499-0107a.png

開謝墅聞說是莬裘入谷蹊偏
隘尋逵騎半留村民瞻露冕緹士漫鳴騶恍到琉璃界
分迎雲水儔行營剛廿里古寺閱千秋碑字傳貞觀蓮
經悟比邱莊嚴信希有名象許詮不瀟灑坐精舍檐楹
掲素幬藉因休衆倦便以縱晴眸僧進伊蒲饌鶴彈梵
唄喉此來探勝賞詎為訪禪修經洞猶雲表崕途有瀑
流要憑窮一覽未便更他投曩者遥瞻企佳哉今取酬
佛寧擅獨樂我祗勵先憂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2b 頁 WYG0499-0107b.png

增又
御製遊雲居寺即景雜詠 拈花㣲笑那傳心般湼槃
成離古今可惜闍黎多附㑹未知大地是香林
雲居已據勝概雲最佳致陳軒
納逺望躋陟得清寄流憇倚文榻屬詠托遐思籟聲泛
金石塔影落空翠分付舍利光記子乃初至 竹
樹䓗翠間峰腰滃玉乳山靈泉必靈名言傳自古抱珠
守蒼龍雲氣時吞吐流為功德水香積恱法佀何當合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3a 頁 WYG0499-0107c.png

膚寸徧作春郊雨 預慮昌黎論先為二酉藏義
都兼半滿世已閱隋唐扄鑰真稱固法輪豈繋常擬方
杜元凱猶覺欠周防 空閣凌飛崖虚
舟意彌在英英忽滿谷依稀泛雲海 絶峭忽畆
平牝洞依陽巘何年耆闍窟中閟三車典空色難為方
喧寂信皆善大士坐如如萬刼法輪轉隨喜欣始遇於
斯㑹不淺 搏壁思少徐孤亭恰逢此騁望無端
倪棲神㝠議擬春從何方來踪跡無可指忽見桃始華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3b 頁 WYG0499-0107d.png

輙以名亭子 土門通細
逕絶頂憑陵髙石經藏洞底將曝毋乃勞天龍不禁笑
安名慣爾曹
等謹按雲居寺
御製詩謹繹有關紀述者㳟載巻内餘不備錄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4a 頁 WYG0499-0108a.png

原幽州石浮圖銘甯思道書景雲二年四月立又石浮
圖頌王利貞文太極元年四月立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4b 頁 WYG0499-0108b.png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5a 頁 WYG0499-0108c.png

朱彛尊原按包咸論語注孝乎惟孝美大孝之辭
今碑文亦同此讀
原雲居寺石浮屠銘梁髙望書開元十年四月立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5b 頁 WYG0499-0108d.png

原寺門右石浮屠銘太原王大恱撰并書立於開元十
五年二月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6a 頁 WYG0499-0109a.png

原山頂石浮圖後記王守泰行書開元二十八年四月
立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6b 頁 WYG0499-0109b.png

原涿鹿山石經堂記唐節度使劉濟撰元和四年立
原碑後有節度押衙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
監察御史上柱國姚可矩弟攝歸順州參軍可㳟盧龍
節度驅使官可質咸通十三年四月題名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7a 頁 WYG0499-0109c.png

原唐雲居寺主律大德神道碑銘灊江妻夷子何籌撰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7b 頁 WYG0499-0109d.png

盧龍節度驅使官張景琮書并篆額咸通八年丁亥嵗
十一月四日建
朱彛尊原按碑稱㢘察使相國彭城劉公者節度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8a 頁 WYG0499-0110a.png

使濟也其曰方伯司徒史公者留後元忠也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8b 頁 WYG0499-0110b.png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9a 頁 WYG0499-0110c.png

朱彛尊原按王正智光二記共勒一碑碑額篆書
重修雲居寺一千人邑㑹之碑一稱結一千人之
社一千人之心一稱完葺一寺結邑千人近年京
城發地得仙露寺石函記後有千人邑三字尼曰
邑頭尼覽者疑是地名合此碑觀之則知千人邑
者社㑹之名爾天順皇帝者遼穆宗尊號丞相秦
王者重元為南京留守也遼史聖宗初即位羣臣
上尊號曰昭聖皇帝統和元年六月上尊號曰天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9b 頁 WYG0499-0110d.png

輔皇帝五年四月上尊號曰至德廣孝昭聖天輔
皇帝二十四年十月上尊號曰至徳廣孝昭聖天
輔皇帝今碑建於二十三年尊號無天輔字是則
二十四年十月以前聖宗尊號但云至德廣孝昭
聖皇帝如碑所記至二十四年乃合元年尊號天
輔字以稱之否則二十四年所上之號與五年無
異何用羣臣復上乎竊疑史有誤也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0a 頁 WYG0499-0111a.png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0b 頁 WYG0499-0111b.png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1a 頁 WYG0499-0111c.png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1b 頁 WYG0499-0111d.png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2a 頁 WYG0499-0112a.png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2b 頁 WYG0499-0112b.png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3a 頁 WYG0499-0112c.png

原萬厯中香樹庵以浮糧苦累日就淪落㡬為勢家所
沒慈聖皇后發帑金贖之而黄太史輝王太史肯堂復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3b 頁 WYG0499-0112d.png

捐俸錢相助遂復舊觀
原東峪西峪兩寺石經洞之左右翼也
原東峪寺門白楊成林風氣慘裂北臺如蓮花在水中
央東臺亦竒特臺上石浮圖唐金仙公主所建五臺之
外環以巨嶂其石紋或𩔖雨㸃或𩔖巻雲
原從南臺而下山麓間有寺曰西峪寺東溪水濶可五
丈聲潺潺若風雨驟至五臺僧皆穴處逰人不可留多
憇此寺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4a 頁 WYG0499-0113a.png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4b 頁 WYG0499-0113b.png
欽定日下舊聞考巻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5a 頁 WYG0499-0113c.png

欽定日下舊聞考巻一百三十一舉正
静琬原書琬訛作杭今改
遐邇原書邇訛作爾今改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5b 頁 WYG0499-0113d.png
欽定日下舊聞考巻一百三十一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