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九 第 1a 頁 WYG0499-0078a.png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一百二十九
京畿
原去樓桑村三里為酈村酈道元故居也
等謹按今樓桑村北三里許有道元村
增乾隆二十七年
御製題酈道元故居詩 注水經曽□卷成紫淵勝處
最分明果然在涿惟言涿地附青雲也立名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b 頁 WYG0499-0078b.png

等謹按酈道元故居
御製詩恭載首見之篇餘不備録
原桃水首受淶水於徐城合於聖水始滙范水城西
桃莊以此名
原桃莊在州西北一里張桓侯舊里也
等謹按州西舊有桃莊已沒入河水中高處尚
傳為桃莊遺址云桓侯舊里在州西南十里忠義
店有專祠在官路東距廟數武有石碣二一曰桓
卷一百二十九 第 2a 頁 WYG0499-0078c.png

侯故里一曰桓侯故井井巳湮又黄圖雜志云侯
廟有二一在城内一在城外今城内無專祠城南
郭有遺址而已
補涿州張桓侯廟有二 一在城内一在城外
卷一百二十九 第 2b 頁 WYG0499-0078d.png

原盧植故宅在州東十五里地名盧家濼土壤肥饒
子孫世居焉
等謹按盧植故宅無可考州境亦無盧家濼
地名惟城東南四里許有小村名盧家莊多盧姓
卷一百二十九 第 3a 頁 WYG0499-0079a.png

原盧氏姜姓齊文公子髙髙孫傒食采于盧濟北盧縣
是也其後因以為氏田和簒齊盧氏散居燕秦之間秦
有博士敖子孫家於涿水之上遂為范陽涿人裔孫植
子毓三傅生諶諶五子朂居巷南號南祖偃居北號北
祖
增仙風坡在州北十二里舊志安樂窩宋邵康節先生
居此今為仙風坡
等謹按元歐陽玄涿郡名賢碑記云邵雍其先
卷一百二十九 第 3b 頁 WYG0499-0079b.png

涿人今州西北十餘里有邵村謂即以安樂得名
又州西北十五里宣封坡舊有木坊書邵子講易
處據此則仙風係傳訛應從歐記作宣封為是
增乾隆十五年
御製安樂窩詩 前者周程後者朱同歸何礙却殊途
深知天地理数藴不作語言文字儒試想安貧樂道趣
常依月到風來湖嘯臺近在烟霄裏異世芝蘭結契無
等謹按安樂窩
卷一百二十九 第 4a 頁 WYG0499-0079c.png

御製詩㳟載首見之篇餘不備録
原金將完顔和卓監軍愛薪蘇赫以歩兵萬二千人粮
車五百輛援中都舒穆嚕明安將三千騎徃撃之遇于
涿州宣封塞獲蘇赫和卓遁去盡得其輜重
等謹按據州志宣封塞即宣封坡
原范村在州西南宋宣和四年童貫伐遼至高陽關遣
种師道總東路兵趨白溝辛興宗總西路兵趨范村既
卷一百二十九 第 4b 頁 WYG0499-0079d.png

而興宗至范村為遼人所敗
原州西南三十里岐溝宋時置關以備遼者
原岐溝距涿州西南四十里亦曰竒溝又曰祁溝唐末
設關于此晉王存朂天祐十年遣周徳威出飛狐攻燕
與鎮定兵㑹于易水進攻祁溝關下之遂圍涿州守將
以城降宋雍熙三年曹彬米信等與遼將耶律休格戰于
岐溝關敗績彬等夜渡巨馬河南趨易州休格領精騎追
及溺者不可勝計宣和中亦嘗設關于此以備金
卷一百二十九 第 5a 頁 WYG0499-0080a.png

等謹按岐溝關州志稱在州西三十里有土城
環村之南北西三靣當是其遺址
原關在巨馬河之北自關而西至易州六十里由巨馬
河而東至新城縣四十里
原燕昭王臺在州西南五十里
原臺東有三峯甚崇峻騰雲冠峯高霞翼嶺岫壑冲深
含煙鎻霧耆舊言燕昭王求神仙處也
原昭祐靈惠公廟在州城東南隅
卷一百二十九 第 5b 頁 WYG0499-0080b.png
卷一百二十九 第 6a 頁 WYG0499-0080c.png
卷一百二十九 第 6b 頁 WYG0499-0080d.png

增東嶽廟在北關玉女祠右
補涿州北關東嶽廟規制敞麗萬厯二年慈聖宣文皇
太后勅修有張居正碑
卷一百二十九 第 7a 頁 WYG0499-0081a.png
卷一百二十九 第 7b 頁 WYG0499-0081b.png

增佑濟龍神祠在涿州永濟橋東南
等謹按
佑濟龍神祠乾隆二十六年奉
卷一百二十九 第 8a 頁 WYG0499-0081c.png

㫖重修祠内恭勒
御製碑文恭載卷内
増
御製重修涿州佑濟龍神祠碑文 庚辰春命大吏重
修涿州永濟橋橋東南故有
龍神祠歲乆並就陊剥飭工斤而新之越辛已西廵旋
蹕省視落成則行者利徃來居者時蓄洩善夫人事集
而
卷一百二十九 第 8b 頁 WYG0499-0081d.png

神貺臻數典庶無闕也議禮家謂
龍之祀自史記朝那龍湫始顯其文不秩於三代殊不
知經訓所戴山川能興雲雨致神物以為民芘者民必
祈而報之近至一坊一庸尸祝索饗惟恐後矧涿郡地
列望𦂳當九畿之會而胡良拒馬二水渟涵歕欱用衍
潤我
神皋其必有以黙相之也固宜或者疑有明已來水汎
而橋圮匪一昔矣
卷一百二十九 第 9a 頁 WYG0499-0082a.png

神將奚妥焉諗之曰
神依無在無不在曩者祠與橋雖廢而
神之精爽固無不在也今者橋與祠成而必曰在是是
猶未知
神之無不在也然橋若祠煥然一新顧弗致精乎其所
式凴以蘄所為佑且濟者其可乎哉夫修廢舉墜不可
以人事未集而壹聼諸
神其又可以
卷一百二十九 第 9b 頁 WYG0499-0082b.png

神妥于斯而不益懋夫人事耶則輿梁為政之句足深
長思已繼自今若蓄洩在居者徃來在行者尚其善保
厥成以永孚于
神庥而可哉橋記縁起巳詳兹因祠石請文書以揭之
如此
原智度寺在城東北隅剏自唐時有舊碑刻其後即雲
居寺俱有石基浮圖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0a 頁 WYG0499-0082c.png

補城東三里普夀寺浮圖高十丈石基高二丈周圍二
百歩涿郡山川之勝一覽俱在目前
等謹按普夀寺一名清凉寺在城東北三里地
名北臺浮圖石臺俱存又寺中有萬厯時碑記傳
為宋太祖毓靈之所云
原城西南二十五里佑聖寺古槐有紫藤纒其上
等謹按佑聖寺在岐溝北城下古槐紫藤今無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0b 頁 WYG0499-0082d.png

補涿州有靈椿寺寺中椿樹一本大不可量枝榦茂盛
凡樹影皆隨日月升沈以為邪正而椿影早暮未嘗少
移故以名其寺
等謹按靈椿寺與樹今俱無考
增福聚寺在涿州北俠河村康熙五十四年
賜額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1a 頁 WYG0499-0083a.png

等謹按鳯池院今無考
原崇元觀在涿州治北
等謹按崇元觀俗呼黄柏觀已廢其地有殘碑
二一額題崇元廣化岳真人道行碑元劉賡撰文
一額題真大道教張真人道行碑元吳澄撰文俱
剥蝕其所云岳真人疑即道園學古録所云真大
道第八代師岳真人也
補真大道第八代師曰岳真人諱徳文涿州人始涿有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1b 頁 WYG0499-0083b.png

童謡云涿有八岳父老莫之解也後真人號岳祖盖其
徴云
原紫陽觀在州城内唐邉洞元修真于此白日上昇元
宗御製褒詞立碑
補邊洞元者范陽女子㓜而高潔仁慈好善每霜雪凝
沍鳥雀飢棲必求米穀以餵之歲月既深鳥省望而識
之或飛鳴前導或翔舞後隨年十五白其父母願得入
道父母未之許也既笄誓以不嫁奉養甘㫖数年丁父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2a 頁 WYG0499-0083c.png

母憂毁瘠不食㡬至滅性服闋詣郡中女官請為道士
治機杼紡織晝夜不懈性亦好服餌往往為藥所苦嘔
逆吐痢至於疲劇亦無所怨一旦有老叟負布囊入觀
賣藥衆問賣者何藥叟曰大還丹服之長生上仙叟靣
目黧黒形容枯槁行走傴僂衆笑曰既服之長生何憔
悴若此耶逡廵暴風雷雨衆驚悸稍稍散去叟曰此間
有女道士好行隂徳絶粒多年者何在或指其院以示
之叟入院徑至洞元前曰此有還丹大藥能服之乎洞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2b 頁 WYG0499-0083d.png

元驚喜延坐問藥須㡬錢叟曰所值不多五十萬金耳
洞元曰窮窘無錢何以致藥叟曰勿憂子自㓜及今四
十年矣三十年來積聚五榖餉飼禽蟲以此計之不啻
藥價也即開囊示之藥丸青黒色大如梧子者二三斗
令洞元自探之洞元所得三丸叟曰此丹服之易腸換
血十五日後方得升天乃中品也又於衣裾中解一合
子大如錢出少許藥如桃膠狀亦似桃香叟於井中汲
水調此令吞之謂曰子宜處臺閣之上七日可以升天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3a 頁 WYG0499-0084a.png

當有天衣天樂來迎矣須臾雨霽叟不知所之於是洞
元吿人曰吾不欲居此願登門樓之上時樓猶扃鎻語
未終己騰身而上矣一郡之内觀者如堵太守僚吏逺
近之人皆禮謁焉洞元告衆曰中元日可來相别衆乃
致齋大㑹七月十五日辰時天樂滿空紫雲蓊鬱縈繞
觀樓衆仰見洞元升天幡旌羅列直南而去午時雲物
方散太守具以奏聞是日巳刻大唐明皇居便殿忽聞
異香紛郁有青童四人𨗳一女道士年可十六七進曰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3b 頁 WYG0499-0084b.png

妾幽州女道士邊洞元也今日得道升天來辭陛下言
訖冉冉而去乃詔問所部幽州亦驛騎馳奏與此符合
勅其觀為登仙觀樓曰紫雲樓命挍書郎王瑞敬之為
碑以紀其事
朱昆田原按廣異記以洞元為冀州棗强縣女道
士所戴上昇事亦不同夾漈鄭氏編藝文略有邊
洞元升天記一卷從靈佑宫檢道藏未得其書不
知記中主何說也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4a 頁 WYG0499-0084c.png

原涿州境東南有漢盧植墓土人呼為南臺金王寂詩
南臺故址今頽然漢盧植墓疑相傳植涿人先主嘗從
受學者也
原盧植以初平三年卒臨困勅其子儉塟於土穴不用
槨附體單帛而已建安中曹操北討栁城過涿郡告守
令曰故北中郎將盧植名著海内學為儒宗士之楷模
國之楨榦也昔武王入殷封商容之閭鄭䘮子産仲尼
隕涕孤到此州嘉其餘風春秋之義賢者之後宜有殊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4b 頁 WYG0499-0084d.png

禮亟遣丞掾除其墳墓存其子孫并致薄醊以張厥徳
等謹按州志載盧植墓在州東河村長安客話
亦云在州境東南土人呼為南臺今城東南四里
許盧家莊稍北有荒阜徑丈餘高三尺許土人指
為盧植墓墓旁有石半没土中亦無字蹟可考
原范陽粉水口有一墓石虎石柱號文將軍冢晉安帝
隆安中閭邱南陽將塟婦於墓側是夕從者數十人皆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5a 頁 WYG0499-0085a.png

夢云何故厄人以自安覺說之人皆同雖心惡之恥為
夢迴及塟但鳴鼓角為聲勢聞墓上亦鼓角及鎧甲聲
及至墓死於墓門者三人即殪之後閭邱為楊佺期所
誅人以為文將軍之祟
朱彞尊原按粉水不見地志諸書疑即汾門之譌
等謹按粉水口文將軍墓今無考
增袁天綱墓在涿州東北浮落岡
增李淳風墓在州東北向陽里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5b 頁 WYG0499-0085b.png

原竇禹鈞墓在州西團栁村
原禹鈞仕後周為諫議大夫五子皆登第馮道贈詩燕
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是也今涿州西二十里有禹鈞
墓人呼為十郎冢
等謹按州志今團栁村北有河形舊名康河北
岸上有荒邱微有甃形空缺處望之不盡其後有
小穴以瓦石投之鏗然有聲土人呼為十郎塚今
考墓前石碣為明正統時太監竇吉祥墓惟碣文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6a 頁 WYG0499-0085c.png

内稱吉祥為宋學士儀九世孫葬於康河之
陽祖塋之次云
原竇諫議禹鈞嘗因元夕往延慶寺燒香於後殿堦側
拾得銀二百兩金三十兩遂持歸明旦清辰詣寺守候
失物主須臾見一人涕泣至公問所因其人具以實告
曰父犯刑至大辟徧懇至親貸得金若干將贖父罪昨
暮以一相知置酒酒昏忽失去今父罪已不復贖矣
公騐其實遂與同歸以舊物還之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6b 頁 WYG0499-0085d.png

原竇氏同宗及外姻貧困有䘮不能自舉公為出金葬
之由公塟者凡二十七䘮親戚故舊遺孤有女未能嫁
者公為出金嫁之由公嫁者孤女凡二十八人相知窘
困由公活其族者數十家及公之亡有持心䘮三年者
原禹鈞五子儀儼侃偁僖儀至禮部尚書儼禮部侍郎
皆為翰林學士侃左補闕偁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僖
起居郎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7a 頁 WYG0499-0086a.png

原竇儀尚書本燕人家法整肅尚書每對客即二侍郎
三起居四參政五補闕皆侍立焉
原盧景裕字仲孺小字白頭專經為學居拒馬河将一
老婢作食妻子不自随從
原光熙元年五月范陽國地燃可以爨此火沴土也
補太宗泰常七年九月温泉出於涿鹿人有風寒之疾
入者多愈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7b 頁 WYG0499-0086b.png

原盧文偉善營理家素貧儉因此致富北方將亂文偉
積稻榖於范陽城多所賑贍彌為鄉里所歸及韓樓據
薊城文偉率鄉閭守范陽樓平除范陽太守
原北齊天保八年議徙冀定瀛無田之人謂之樂遷於
幽州范陽寛鄉以處之
等謹按寛鄉今無考
原周宣政元年幽州人盧昌期祖英伯等聚衆據范陽
反詔宇文神舉率兵擒之齊黄門侍郎盧思道亦在反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8a 頁 WYG0499-0086c.png

中賊平見獲解衣將伏法神舉素欽其才名乃釋而禮
之即令草露布
原遼神冊六年十二月太祖圍涿州有白兔縁壘而上
是日破其郛
補太宗既平太原遂觀范陽得汾晉幽薊之馬凡四萬
二千餘匹
補天聖中侍御史知雜事章頻使遼死遼無棺櫬轝至
范陽方就殮自後遼人常造数漆棺以銀飾之每有使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8b 頁 WYG0499-0086d.png

人入境則載以隨行至今為例
原遼于開寳七年涿州刺史耶律琮以書遺雄州孫全
興願講好於朝廷八年遣欵附使克實克慎思奉書來
聘自是乃通使矣
原雍熙三年三月辛巳曹彬克涿州乙酉曹彬敗遼于
涿州南殺其相和斯
原宋宣和四年金將郭藥師以州降賜郡名曰涿水升
威行軍節度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9a 頁 WYG0499-0087a.png

補金人以山後諸郡不可守即移兵山前是時太祖經
略山後諸州皆平自紫荆關領兵大入攻涿州州兵殊
死戰晝夜急攻四十餘日拔之
原蘇子由為賀遼生辰國信使在元祐四年八月子瞻
有詩送之既至國人每問大蘇學士安否子由經涿州
寄詩曰誰將家譜到燕都識底人人問大蘇莫把聲名
動絶塞恐妨他日臥江湖子瞻得詩次韻云氊毳年來
亦甚都時聞鴂舌問三蘇那知老病渾無用欲向君王
卷一百二十九 第 19b 頁 WYG0499-0087b.png

乞鏡湖聞曩時有刻石於使館者今無存矣
補衛公膚敏使金至涿州與㕭哩布遇請相見問其儀
以例對公笑曰所謂例者非趨伏羅拜乎皇子雖貴人
臣也使者雖賤亦人臣也兩國之臣相見而僭君是一
國二君也不祥莫大焉乃長揖而入
原涿州舊有塔在桑乾河中名鎮河塔嘉靖元年塔崩
内有古錢皆飛空如蝶自後河水不時汎溢
等謹按鎮河塔址今亦無考
卷一百二十九 第 20a 頁 WYG0499-0087c.png

原嘉靖元年涿州修村塔倒内有古錢皆飛空如蝶塔
在桑乾河中俗謂之鎮河塔塔壊河不時汎溢
原盧宗道性麤率將赴營州于督亢城陂大集鄉人殺
牛聚會有一舊門人醉言疏失宗道令沈之于水後坐
酷濫除名
原世廟末涿州樓桑廟傍農人王某田間石磙傳自上
世忽有賈人過視欲購以十金其家疑不聴賈既去其
兄弟以失價相詬斧破之中空涵水一盂而已清冽異
卷一百二十九 第 20b 頁 WYG0499-0087d.png

常不省所用置神堂婢竊飲之數日膚潤面腴髪黒如
漆通知未來事其姑家相距百里曰姑家火發已及奥
室又曰家牛生犢母子當弗活已而果然聲聞于外逺
近填門部使者表聞中使下迎婢忽不見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二十九 第 21a 頁 WYG0499-0088a.png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一百二十九舉正
張郃原書郃訛作郤今據三國志改
卷一百二十九 第 21b 頁 WYG0499-0088b.png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一百二十九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