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一 第 1a 頁 WYG0498-0434a.png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九十一
郊坰
原彰義金之正西門新城築于明嘉靖中其西門曰廣
寜而都人至今以彰義呼之
等謹按今廣寜門俗稱彰義特沿金源以來舊
名耳其實金之彰義當在今廣寜門外之西南距
右安門外地稍逺于方位始合何以明其然也金
卷九十一 第 1b 頁 WYG0498-0434b.png

之内城正南門曰宣陽門外橋曰龍津橋外門曰
豐宜周煇北轅録范成大石湖集紀述甚明為今
右安門外地其豐宜之西南當為景風門再西當
為麗澤門凡經兩門然後及正西彰義門今雖不
能據右安門外之豐宜實指金之彰義為何處而右
安與廣寜相去甚近其非金彰義之舊鑿然無疑也
増
世宗御製廣寜門新修石道碑文 周禮地官小司徒
卷九十一 第 2a 頁 WYG0498-0435a.png

令野修道遂師廵其道修秋官野廬氏掌達國道路至
于四畿禮月令季春之月命司空循行國邑周視原野
修利隄防道達溝瀆開通道路毋有障塞是知古先聖
王經國理民之方纎悉備具至于道塗之間咸所加意
焉京師為四方㑹歸萬國朝宗之地我國家幅員廣大
文軌所同廓于無外梯山航海者聨鑣接軫絡繹而交
馳廣寧門其必由之路門外通逵輪蹄所踐嵗月滋乆
漸至深窪時雨既降潦水停注則行旅經涉淹蹇泥淖
卷九十一 第 2b 頁 WYG0498-0435b.png

之中朕甚憫之乃命奉宸苑相度修治至自廣寧門小
井村長一千五百丈皆填窪為高砌以巨石其廣二丈
凡費户部帑金八萬兩工既竣司役之臣請紀其事朕
宵衣旰食勤求治理凡可以濟人利物者惟恐智慮之
未周而施行之不力念兹國門之外輻輳之區稽于經
籍王政所重宜以時修治且期堅固永乆使仕宦商旅
車馬徃來胥遊于蕩平正直之路朕心慰焉爰濡筆而
記之詩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以是達之天下庶冀經
卷九十一 第 3a 頁 WYG0498-0435c.png

國理民之方莫不備舉云爾
増
皇上御製重修廣寧門石道碑文 廣寧門在京城四
南隅為外郛七門之一然天下十八省所𨽻以朝覲謁
選計偕工賈來者莫不遵道於兹又當國家戎索益恢
悉荒徼别部數萬里輻輳内屬其北路則徑達安定徳
勝諸門而迤西接軔聨鑣率由縁邊腹地㑹涿郡渡盧
溝而來則是門為中外孔道尤不與他等乾隆丁丑十
卷九十一 第 3b 頁 WYG0498-0435d.png

月敇所司重修石道以利行者至庚辰七月乃竣於是
上溯我
皇考命工剏建時逮今三十年矣兹役也因舊趾修築
者一千九百八十四丈有竒又新道増築者四百七十
七丈有竒凡支帑金十三萬八千一百有竒崇
先制詔後來不可無以記也系之詞曰閶闔之門
天垣所直掲以杓檇言歸有極
聖者法象度地經涂詎惟同軌在闥孰隃睠時垓埏日
卷九十一 第 4a 頁 WYG0498-0436a.png

就星拱巍闕中亘層闉外鞏西南坤位利用安貞魚鑰
曙開蕩蕩由庚總總撙銜斑斑叱馭嘉此康□叙其轚
互赤畿望𦂳放乎澨陬冠帯畢徠䫜面纒頭紀功伊始
嵗届辛亥譬塗塈茨逮兹卅載石不可轉亦劌而刳冬
皸冱凍夏齧潢汙大井之村盧溝是屬捄之鑿之為經
縁督萬指蕆事帖妥弗欹廣則由舊而修益之其修幾
何匪作繄述其益㡬何居五之一里鼔中頓堠亭前遮
胥爾逖聴若轃厥家予臨天下道在無頗夐哉壤歌何
卷九十一 第 4b 頁 WYG0498-0436b.png

有于我
等謹按廣寧門外小井村㳟建
世宗御製碑亭大井村西㳟建
皇上御製碑亭皆在石道北南嚮
増乾隆五年
御製彰義門詩 彰義門外城墻下土壘背城面平野
上留方孔下孔圓不知此是何為者旁有老翁指㸃言
傳聞詎識實與假明代堵築防流賊孔以施礟壘拒馬
卷九十一 第 5a 頁 WYG0498-0436c.png

少時見壘已傾頺荆榛櫛比知者寡我聞此語興咨嗟
感懷欲置不能捨勝國君臣守禦嚴即今胡為屋其社
由來守徳勝守險地利不如人和也長歌一曲非誇強
周鑒在殷殷鑒夏
等謹按彰義門
御製詩恭載首見之篇餘不備錄
又按彰義門亦稱彰儀恭繹
御製詩題曰彰儀盖從其通稱也
卷九十一 第 5b 頁 WYG0498-0436d.png

原隋仁壽間幽州弘業寺建塔藏舍利
原隋文帝遇阿羅漢授舍利一囊與法師曇遷數之莫
定多少乃以七寳函致雍岐等三十州州建一塔天寧
寺塔其一也塔高十三尋四周綴鐸萬計風定風作音
無斷時寺僧云音斂則光現塔前一幢書體遒美亦開
皇中立
原釋寳巖幽州人住京下仁覺寺守道自娯仁壽下勅
卷九十一 第 6a 頁 WYG0498-0437a.png

召送舍利于夲州弘業寺即元魏孝文之所造也舊號
光林依峯帯澗面勢高敞自開皇末舍利到前山恒傾
摇未曽休止及安塔竟山動自息又仁壽初嵗天降剃
刀三十三枚用甚銛利而形制殊别今僧常用以剃剪
也又初造石函明如水鏡文同瑪瑙光似琉璃内外照
徹紫燄光起函外生紋如菩薩像及似衆仙禽獸師子
林樹雜相非一四月三日夜放大光明照天地有目皆
見
卷九十一 第 6b 頁 WYG0498-0437b.png

原仁壽二年正月分布舍利五十一州建立靈塔幽州
表云三月二十六日于弘業寺安置舍利石函始磨兩
面以水洗之明如水鏡内外相通紫光燄起其石斑駁
又類瑪瑙潤澤炫燿光似琉璃至四月一日起齋行道
至三日亥時舍利前焚香供養燈光照庭衆星夜朗有
素光舒卷在佛輿之上至八日舍利入函自旦及辰
石現文彷彿象有菩薩光采紛藻又似衆仙其間鳥獸
林木諸狀不惑者衆實難詳審其有文理照顯分明今
卷九十一 第 7a 頁 WYG0498-0437c.png

畫圖奉進
原隋弘業寺唐開元中改額天王寺
原金大定二十一年改弘業寺為大萬安禪寺
原寺當元末兵火蕩盡文皇在潛邸命所司重修姚廣
孝退自慶壽曽居焉宣徳間勅更今名
卷九十一 第 7b 頁 WYG0498-0437d.png

等謹按天寧寺
本朝乾隆二十一年重修殿前恭立
御製重修天寧寺碑殿内
御書額曰常清淨法聨曰金界莊嚴鈴語鐘聲流淨梵
蓮臺馣靄香雲寳相現慈因接引佛殿内
御書額曰覺路慈縁聨曰發歡喜心慧光通寳筏施方
便力法界轉金輪塔垣東南碑一康熙十一年尚
書龔鼎孶撰集明董其昌書寺西北有别院額曰
卷九十一 第 8a 頁 WYG0498-0438a.png

宗師府寺僧謂即廣孝所居
原嘉靖壬寅五月天寧寺塔發煙三日
卷九十一 第 8b 頁 WYG0498-0438b.png

等謹按倒影之說帝京景物畧所言較諸說為
明顯今塔頂無珠塔後無大士殿倒影之跡葢不
可得而考矣
卷九十一 第 9a 頁 WYG0498-0438c.png

原天寧寺塔高二十七丈五尺五寸
補天王寺之更名天寧也宣徳十年事也今塔下有碑
勒更名勅碑隂則正統十年刋行藏經勅也碑後有尊
勝陀羅尼石幢遼重熙十七年五月立
等謹按遼重熙年石幢明宣徳更寺名勅碑今
皆無存
原寺在元魏為光林在隋為弘業在唐為天王在金為
大萬安宣徳中修之曰天寧正統中修之曰萬壽戒壇
卷九十一 第 9b 頁 WYG0498-0438d.png

名凡數易訪其碑記開皇石幢已失所在即金元舊碣
亦無片石矣蓋此寺本名弘業而王元美謂幽州無弘
業寺劉同人謂天寧之先不為弘業皆考之不審也
等謹按天寧寺漢磬今已無存所存者明嘉靖
中銅磬在接引佛殿又鐵磬一在塔東南隅萬厯
年製其石座為八觚以後文泠然志之説考之蓋
卷九十一 第 10a 頁 WYG0498-0439a.png

與鐵鼎同時鑄造者也
卷九十一 第 10b 頁 WYG0498-0439b.png

等謹按天寧寺塔制泠然志述之詳矣椽首鈴
今僅存其繫觚角者百有八塔頂之珠輪塔下之
鐵鼎皆無存惟接引佛殿屏後懸寳塔圖書華嚴
經塔高一丈五尺五寸計六十萬四十三字康熙
卷九十一 第 11a 頁 WYG0498-0439c.png

辛未虞山許惪冩大興秀同室人劉氏施
増
御製重修天寧寺碑 京師廣寧門外有招提曰天寧
寺中矗起浮圖高十餘丈考圖志隋時建寺曰弘業有
僧藏舍利塔中入唐改名天王明成祖分藩特擴崇構
宣徳中改名天寧正統乙丑更名廣善戒壇設宗師十
人嵗以四月下旬集緇流聴度謂之圓戒嗣後乃復今
名一修于正統乙亥再修于嘉靖甲申皆内官監為之
卷九十一 第 11b 頁 WYG0498-0439d.png

越今又二百餘年矣堅者瑕新者敝弗治且圮爰命増
葺之凡門廡殿宇齋堂丈室規制一新南苑迴蹕之便
常一過焉役竣有司以刻文請自象教流傳都㑹之地
多建琳宮梵宇為逺近壯觀蓋當時承平物力殷阜恒
出其餘以廣福田利益故洛陽伽藍記以覘時盛衰而
其厯世乆逺則又因其蹟所在䕶持之俾弗替此亦世
諦因緣之不容已者也兹寺自隋至今垂千餘年其間
兵燹所摧蕩名園别墅高臺傾而曲池平者不知凡幾
卷九十一 第 12a 頁 WYG0498-0440a.png

寺獨以古刹巍然至今一燈迢遥法輪無恙釋典言四
禪地為三災所不能及是非佛力廣大黙相攝于鐘魚
梵唄間虚空中常有吉雲擁䕶其何以熄龍漢之火迥
金藏之水障毘嵐之風刼塵莫之能壊功徳不可思議
一至是耶夫名勝遺留愈乆愈動人流連慨慕魯靈光
殿之獨存也好古者猶賦而傳之而况近在都邑集善
因而修淨業者乎顧前代修葺如正統以後大都出于
閹寺者流以城社蠧餘為莊嚴以苞苴長物為布施雖
卷九十一 第 12b 頁 WYG0498-0440b.png

號稱極盛厄莫甚于彼時者今為滌除其跡易腐摧朽
宏此偉觀香臺寳界皆從善緣中湧出是則自有兹寺
千百年來遭逢之最又不僅留勝蹟于無窮已也
卷九十一 第 13a 頁 WYG0498-0440c.png
卷九十一 第 13b 頁 WYG0498-0440d.png
補宏化寺在天寧寺東南惟餘一殿存并寺額佛像俱
亡之矣殿後百餘步有塔不甚高然亦重簷七層其第
卷九十一 第 14a 頁 WYG0498-0441a.png

一層有石䧟壁間刻曰僧錄司左善世大慈仁寺開山
第一代住持傳曹洞宗師大機老人塔寺西北隅林木
中冢纍纍遺碑尚存大璫徐澄王朝等所瘞也
等謹按宏化寺遺址去天寜寺東南不半里殿
今廢諸璫碑亦無有大機老人塔今尚存
補廣寜門外御菜園觀音寺一稱海會禪林亦白紙坊
地也成化中上林苑監覃盈建以北有玉河鄉觀音寺
土人目為南觀音寺殿右一碑直文淵閣中書舍人永
卷九十一 第 14b 頁 WYG0498-0441b.png

嘉姜立綱所書也碑建于成化五年正月
等謹按大慈觀音寺又名海會禪林俗名南觀
音寺在廣寜門外西南一里寺樓恭懸
聖祖御書額曰寄興高逺雍正十一年
發帑重修殿内恭懸
世宗御書額曰慈雲甘露殿前恭立
世宗御製碑寺中碑二一明成化五年碑吏部郎中劉
文撰一康熙四十二年碑大學士陳廷敬撰
卷九十一 第 15a 頁 WYG0498-0441c.png

増
世宗御製大慈觀音寺碑 蓋聞觀音大士從聞思修
獲證真實圓通得二殊勝一者上同諸佛慈力二者下
同衆生悲仰其上同慈力也當無一衆生不可度其下
同悲仰也亦無一諸佛不可感雖曰諸佛實非諸佛雖
曰衆生實非衆生非衆生即無衆生相非諸佛亦無諸
佛相斯所謂無相道場大士實于此道場中興慈運悲
無相示相隨類應身靡刹不現成就世間出世間一切
卷九十一 第 15b 頁 WYG0498-0441d.png

衆生種種事業所以世人無不承事供養繇來尚矣京
師廣寜門外孔道之南有大慈觀音寺創自金時明中
葉有僧無為駐錫于此大弘經典繼者亦講演不絶遂
為京畿講院之冠我
聖祖仁皇帝駕臨其地覽野曠天空塍連軫接親灑
天筆書寄興高逺四字額諸殿朕弘思
聖澤光昭之勝地普門像教之寳坊頒帑金修治特建
樓殿左藏
卷九十一 第 16a 頁 WYG0498-0442a.png

御書八月肇工不百日而告竣仍命教觀沙門住持講
演諸經開導四衆朝而鐘暮而鼓無非清淨之圓音鴉
之鳴鵲之噪悉演般若之實相雖然同是聲也大士從
之即得寂滅現前同是聞也衆生從之不免循聲流轉
何哉蓋迷悟之界祇在能返聞聞自性性與否耳經云
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不用絲毫之功不移尺寸之
步豈不人人觀世音門門盡慈氏也哉爰書為記用勒
貞珉
卷九十一 第 16b 頁 WYG0498-0442b.png

原十里村見元人何太虚詩當在彰義門外今莫知其
處矣
卷九十一 第 17a 頁 WYG0498-0442c.png
卷九十一 第 17b 頁 WYG0498-0442d.png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九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