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欽定日下舊聞考-清-于敏中卷六十六

卷六十六 第 1a 頁 WYG0498-0050a.png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六十六
  官署(五/)
原承安四年二月詔建太學於京城之南總為屋七十
五區西序置古今文籍秘省新所賜書東序置三代鼎
彛俎豆敦盤尊罍及春秋釋奠合用祭器(大金/國志)
原大定二十八年四月命建女直太學(金史世/宗紀)
原京都未有孔子廟而國學寓他署丞相興元忠憲王
卷六十六 第 1b 頁 WYG0498-0050b.png
諤勒哲喟然曰首善之地風化攸出不可怠乃奏營廟
(元名臣/事畧)
原至元六年七月立國子學二十四年閏二月設國子
(元史世/祖紀)
原燕京始平宣撫王檝請以金樞宻院為宣聖廟二十
有四年既遷都北城立國子學於國城之東乃以南城
國子學為大都路學(元史/本傳)
原時都城廟學既燬於兵檝取舊樞宻院地復創立之
卷六十六 第 2a 頁 WYG0498-0050c.png
春秋率諸生行釋菜禮仍取舊岐陽石鼔列廡下(同/上)
原王巨川於灰燼之餘草創宣聖廟以己丑二月八日
丁酉率諸士大夫行釋奠禮諸儒相賀曰可謂吾道有
光矣(湛然居/士集)
原至元二十四年既立國學以故孔子廟為京學而提
舉學事者仍以國子祭酒繫銜(元史百/官志)
原國子監在城東北即元之舊學洪武改為北平郡學
永樂仍為國子學又改為國子監正堂七間曰彛倫堂
卷六十六 第 2b 頁 WYG0498-0050d.png
元之崇文閣也中一間列聖幸學俱設座於此上懸勅
諭五通東一間祭酒公座靣南司業座靣西堂前為露
䑓䑓南中為甬路前至太學門長四十三丈聖駕臨幸
由之東西為墀諸生列班於此後堂三間東講堂三間
西講堂三間藥房三間折而東為繩愆㕔三間鼓房一
間率性堂誠心堂崇志堂各十一間博士㕔三間鐘房
一間脩道堂正義堂廣業堂悉如率性堂六堂乃諸生
肄業之所東折而南為廊房九間門一間西亦如之太
卷六十六 第 3a 頁 WYG0498-0051a.png
學門三間門東勅諭碑一通洪武十五年申明學制一
通洪武三年定學規碑一通洪武初年欽定永樂三年
申明學規碑一通洪武十六年并三十年欽定廟學圖
一通廟學規制地界四至丈尺盡勒焉正綂十二年十
一月初四日立外東井亭一又東為持敬門以入廟自
中少北為儲門以通啟聖祠土地祠及典簿典籍掌饌
㕔倉庫之路祭酒東廂亦由此入西井亭一又西為退
省號門自西少北為廣居門以為司業入廂諸生入號
卷六十六 第 3b 頁 WYG0498-0051b.png
之路墀内雜植槐柏共二十株前為集賢門三間門前
為通衢東西牌坊各一題曰國子監監衢東西牌坊各
一題曰成賢街彛倫堂後齋明所九間格致誠正號每
號計三十七間嘉靖七年作敬一亭御製聖諭共碑七
座前為大門題曰敬一之門祭酒廂房在亭東司業廂
房在亭西㑹饌堂一所在監東北土地祠五間在饌堂
門之右典籍㕔五間在饌堂門之左典簿㕔三間掌饌
㕔五間退省號及廣居門之西為天地人智仁勇文行
卷六十六 第 4a 頁 WYG0498-0051c.png
忠信規矩準繩紀綱法度凡一十八號并退省房三連
混堂浄房各一所(春明夢/餘錄)
原宣徳四年八月脩北京國子監大成殿前兩廡(明宣/宗實)
(錄/)
原宣徳七年四月北京國子監請以國之東金吾等三
衛草場二所為諸生搆房舍其地給本監種蔬以㑹饌
從之(同/上)
原國子監在京城東北隅景泰中御史程璥請於東長
卷六十六 第 4b 頁 WYG0498-0051d.png
安街之南改創基址不允(國史/唯疑) (以上十二條原在/城市門今移改)
増國子監兼管監事大臣
特簡無定員祭酒滿漢各一司業滿漢䝉古各一掌成
均之法以教國子及俊選之士監丞掌學規以督教課
糾勤惰均廩餼博士掌闡明經説以助啟迪典簿掌簿
書以稽文移之出入均滿漢各一典籍漢一人掌經史
以備諸生誦習率性堂漢助教一學正一脩道堂漢助
教一學正一誠心堂漢助教一學正一正義堂漢助教
卷六十六 第 5a 頁 WYG0498-0052a.png
一學正一崇志堂漢助教一學錄一廣業堂漢助教一
學録一掌教直省俊選之士八旗官學助教滿洲十有
六䝉古八掌分教八旗子弟算法館助教漢一人掌分
教算學生俄羅斯學助教滿漢各一掌分教俄羅斯子
弟於官學及六堂助教内委員兼司之筆帖式滿四人
䝉古漢軍各二掌文移繙繹(㑹大清/ 典)
増國子監在安定門内
文廟西堂曰彛倫堂堂左右為繩愆博士二㕔率性脩
卷六十六 第 5b 頁 WYG0498-0052b.png
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六堂門曰集賢門街曰成賢街
(一大清/ 統志)
  (臣/)等謹按彛倫堂東廊為繩愆㕔為鼓房有率性
  誠心崇志三堂西廊為博士㕔為鐘房有脩道正
  義廣業三堂彛倫堂額及壁間聖經石刻皆
聖祖御書又堂額曰文行忠信前列
訓辭曰學者文行並重尤以忠信為本故孔子垂為四
  教成均造士之法無踰於此
卷六十六 第 6a 頁 WYG0498-0052c.png
世宗御筆也彛倫堂後為敬一亭恭勒康熙四十一年
聖祖訓飭士子碑並
御書四碑一曰功存河洛一曰嵩高峻極一曰靈瀆安
  瀾一曰昌明仁義外有明嘉靖間敬一箴碑及宋
  儒范氏心箴程子視聽言動箴各一最後為
御書樓内尊藏
聖祖御製文集
世宗御製文集板及
卷六十六 第 6b 頁 WYG0498-0052d.png
御纂諸經并十三經二十二史各板本皆貯焉又有蘭
  亭記樂毅論明王同祖及
本朝謝履忠丁香花詩石刻彛倫堂後穿堂内祭酒司
  業題名碑四後堂恭懸
上諭一通又老彭觀井石刻一東有崇實振雅二軒記
  石刻康熙五十七年祭酒李周望譔穿堂内古文
  孝經石刻二東北隅為文公祠南學在國子監南
  方家衚衕雍正九年建為諸生肄業之所
卷六十六 第 7a 頁 WYG0498-0053a.png
  又按國子監署有明洪武學制五朝上諭正綂新
  建太學及廟學全圖四碑今皆摧蝕不可讀
增八旗官學在八旗分地雍正五年以就學者衆即各
旗官房容百人誦讀者建為官學𨽻國子監(一大清/ 綂志)
  (臣/)等謹按八旗官學鑲黄旗在安定門大街圓恩
  寺衚衕正黄旗在西四牌樓北祖家街正白旗在
  朝陽門内南小街新鮮衚衕鑲白旗在東單牌樓
  觀音寺衚衕象鼻坑正紅旗在阜成門内南巡捕
卷六十六 第 7b 頁 WYG0498-0053b.png
  㕔衚衕西口鑲紅旗在宣武門内頭髪衚衕正藍
  旗在東四牌樓南新開路鑲藍旗在西單牌樓乾
  石橋東斜街俱於乾隆三十四年重脩
増順治九年
世祖章皇帝臨雍幸彛倫堂講書賜賚有加四氏子孫
随班觀禮者俱送監讀書廣監生郷試額十五名康熙
八年
聖祖仁皇帝臨雍亦凖順治九年例雍正二年
卷六十六 第 8a 頁 WYG0498-0053c.png
世宗憲皇帝詣學御彛倫堂講書廣監生郷試額十八
名郡縣學量増入學名數琉球國自康熙二十七年遣
子弟入監讀書後至是復遣就學而俄羅斯亦遣子弟
入監讀書另設助教以訓課之後以四方拔貢入監者
多於國子監南搆房舍數百間謂之南學嵗發帑銀六
千兩給諸生膏火乾隆三年正月
皇上親詣辟雍釋奠於
先師孔子御彛倫堂講書賜賚有加廣監生郷試額十
卷六十六 第 8b 頁 WYG0498-0053d.png
八名
特頒
諭㫖訓勉多士五年
御製碑文賜南學(一大清/ 統志)
増順治九年
皇帝勅諭國子監祭酒司業等官李奭棠古爾嘉渾等
聖人之道如曰中天上資之以圖治下學之以事君爾
等當嚴督諸生盡心訓誨諸生當敬奉師教身體力行
卷六十六 第 9a 頁 WYG0498-0054a.png
教有成效時唯師長之功學有實用方盡弟子之職如
訓導不嚴怠肆失學師生俱難免咎戾尚其勉之故諭
増康熙八年
皇帝勅諭國子監祭酒司業等官賈禄宋治宜等朕唯
聖人之道高明廣大昭垂萬世所以興道致治敦倫善
俗莫能外也朕纘承丕業文治誕敷敬仰
先聖至徳令行辟雍釋奠之典將以鼔舞人才宣布教
化爾監臣當嚴督諸生潜心肄業諸生亦宜身體力行
卷六十六 第 9b 頁 WYG0498-0054b.png
朝夕勤勵若學業成立可禆實用則教育有功其或董
率不嚴荒乃職業爾師生難辭厥咎尚其勉之勿忽故

増雍正三年
皇帝勅諭國子監祭酒司業等官塞楞額王傳等朕唯
聖人之道昭掲日月彌綸天地萬世帝王下逮公卿士
庻罔不仰遵成憲率由教言我國家尊崇
至聖逺邁前代朕纉承大統古訓是學維日孜孜兹雍
卷六十六 第 10a 頁 WYG0498-0054c.png
正二年三月朔日親詣辟雍祇謁
先師孔子行釋奠禮思以鼓勵羣英丕隆文治爾監臣
宜嚴督諸生善為導誘爾諸生亦當殫心肄業實踐躬
行秉端方以立身敦忠孝以興誼勿營奔競勿事浮華
文必貴乎明經學務期乎濟世俾品成誼進以副朕教
育至意此爾多士之庥亦唯爾監臣董率之功也慎勿
怠荒職業以貽爾羞諸師生其共勉之故諭
  (臣/)等謹按國子監署内
卷六十六 第 10b 頁 WYG0498-0054d.png
列聖訓諭凡通行黌序者例皆敬謹立石兹卷既以官
  署標名唯紀其闗於本署者恭載
垂訓成均各條餘詳國子監志
増乾隆三年
皇帝勒諭管國子監事尚書孫嘉淦祭酒國璉李鳯翥
等仰唯我朝
列聖以聖人之道治天下用開太平鴻業
聖祖
卷六十六 第 11a 頁 WYG0498-0055a.png
世宗重道隆
師超越百代作人造士化洽寰區朕嗣守丕基勤求至
道思所以廣勵學宫祇紹
前烈越乾隆三年三月二日親詣辟雍釋奠於
先師孔子升堂進講嘉與諸生闡明聖教之本原帝治
之盛軌夫端教術育賢才厥唯師儒之功正身心脩徳
業以為國家之用諸生其可弗勉哉詩曰古之人無斁
譽髦斯士放勲曰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徳之我
卷六十六 第 11b 頁 WYG0498-0055b.png
祖宗教澤涵濡薫陶長養百年於兹正學昭明掲若日
月爾監臣欽承
至訓振作而鼓舞之罔有怠斁諸生率乃攸行敦本務
實希賢希聖夙夜罔愆俾國家文治光裕於億萬年𢡟
哉𢡟哉特諭

先師廟在安定門内太學左南嚮街門西為特敬門西
嚮大成門崇基石闌前後三出陛門左右列㦸二十有
卷六十六 第 12a 頁 WYG0498-0055c.png
四石鼔十右石鼔音訓碣一左右各一門門内東西列
舍北嚮
大成殿崇基石闌三出陛兩廡東西嚮殿東西列舎南
嚮西廡南燎鑪一西北瘞坎一甬道左右
御碑亭
大成門外東為
神厨宰牲亭井亭各一西為
神庫致齋所更衣亭毎科進士題名碑分列左右凡正
卷六十六 第 12b 頁 WYG0498-0055d.png
殿正門碑亭皆覆黄色琉璃後為
崇聖祠(㑹大清/ 典)
  (臣/)等謹按
文廟門殿乾隆二年奉
上諭易改黄瓦三十二年
欽定大門額曰
先師廟二門額曰
大成門殿額曰
卷六十六 第 13a 頁 WYG0498-0056a.png
大成殿並
御書題牓又殿内恭懸康熙二十四年
聖祖御書額曰萬世師表雍正三年
世宗御書額曰生民未有乾隆三年
皇上御書額曰與天地參聫曰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
  日月合其徳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三十四年
御書聫曰齊家治國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䇿率性
卷六十六 第 13b 頁 WYG0498-0056b.png
  脩道致中和得其門者譬之宫墻甬路東西分列
  碑亭恭勒康熙二十五年
聖祖御製
至聖先師孔子賛二十八年
御製顔曽思孟四賛雍正六年
世宗御製仲丁詣祭
文廟詩乾隆四年
皇上御製臨雍紀事碑五年
卷六十六 第 14a 頁 WYG0498-0056c.png
御製仲秋釋奠詩九年
御製仲春釋奠詩十八年
御製仲秋釋奠詩二十一年
御製仲春釋奠詩二十四年
御製太學古槐詩三十三年
御製重脩
文廟碑三十四年
御製仲春釋奠詩恭載卷内若迺
卷六十六 第 14b 頁 WYG0498-0056d.png
鴻謨
駿烈掲示成均以昭在泮告功之盛者則有康熙四十
  三年
聖祖御製平定朔漠告成碑雍正三年
世宗御製平定青海告成碑乾隆十四年
皇上御製平定金川告成碑二十年
御製平定凖噶爾告成碑並
御製伊犁勒銘二十四年
卷六十六 第 15a 頁 WYG0498-0057a.png
御製平定回部告成碑四十一年
御製平定兩金川告成碑全文具載國子監志兹卷唯
  敬紀其事及嵗月云
增順治十四年
諭工部文廟崇祀
先師孔子所闗典禮甚重今已年久傾圮若不速為整
理後漸頺壊葺治愈難朕發内帑銀三萬兩特加脩葺
爾部即傳諭行
卷六十六 第 15b 頁 WYG0498-0057b.png
増雍正元年
諭禮部
孔子道冠古今為萬世師表薄海内外無不俎豆尊崇
國學乃四方表率其制尤重
聖祖仁皇帝臨雍釋奠典禮優隆朕纉承大綂景仰先
型羮牆如見念國學為造士之地聖教所被莫先於此
恐厯嵗既久有應加脩葺之處爾部㑹同工部詳加閲
視凡
卷六十六 第 16a 頁 WYG0498-0057c.png
文廟殿宇廊廡及講堂學舍務須整理周備俾廟貎聿
新以申景慕朕將親詣焉
增乾隆二年
諭禮部
至聖先師孔子天縱神聖師表萬世尊崇之典至我
朝而極盛
皇考世宗憲皇帝尊師重道禮敬尤隆闕里
文廟
卷六十六 第 16b 頁 WYG0498-0057d.png
特命易葢黄瓦鴻儀炳煥超越前模朕祇紹
先猷切思國子監為首善觀瞻之地辟雍規制尤宜崇
飾大成門大成殿著用黄瓦崇聖祠著用綠瓦以昭展
敬至意(國子/監志)
増乾隆三十三年
諭内閣脩葺
文廟現届落成太學規模式昭輪奐唯門題殿牓尚應
詳考彛章用申景仰向來正殿稱
卷六十六 第 17a 頁 WYG0498-0058a.png
先師廟二門曰廟門而大門未有書額葢沿明代舊文
未加釐正夫廟門之號於禮經所稱祖廟既渉嫌疑而
先師廟額掲諸殿楹名實尤多未稱應於大門増
先師廟額其正殿改為大成殿二門改為大成門庶符
㑹典定制朕親書牓字涓吉恭懸以彰崇道尊
師之至意(同/上)
増又奉
上諭國學崇祀
卷六十六 第 17b 頁 WYG0498-0058b.png
先師規制法程美備是飭我
列祖右文重道尊禮有加朕於臨御初即詔易黄瓦儀
唯其隆邇以殿廡嵗久弗葺特發帑金二十餘萬鳩庀
鼎新敕大臣董厥成輪奐視舊增益工就告蕆而門殿
諸額向沿明張璁陋議非所以肅觀瞻明折中也既依
㑹典定名躬為牓書並宣諭釐正大指兹復親製碑記
具脩建原委且於幾暇手書付鋟表示鄭重將以明年
仲春詣學釋奠落成之彰盛典焉遐稽
卷六十六 第 18a 頁 WYG0498-0058c.png
闕里廟堂有後漢時犧象諸尊以為美觀爰擇内府所
藏周範銅鼎尊卣罍壺簠簋觚爵洗各一頒置太學陳

大成殿中用備禮器夫
孔子志在從周楹間列周朝法物於義唯允所司其敬
凛將事典守勿替以克副朕意欽此(同/上)
  (臣/)等謹按乾隆三十三年
欽頒陳設
卷六十六 第 18b 頁 WYG0498-0058d.png
廟庭禮器犧尊一雷紋壺一子爵一内言卣一康侯鼎
  一盟簋一雷紋壺一召仲簠一素洗一犧首罍一
  皆周時法物
補京師設國子學教授諸生於隨朝百官集賽及䝉古
漢兒官員選擇子孫弟侄俊秀者入國子學(元典/章)
原至正十五年六月中書參知政事實勒門言舊立䝉
古國子監寺教四集賽并各愛滿官員子弟今宜諭之
依先例入學俾嚴為訓誨從之二十年十月朔甘露降
卷六十六 第 19a 頁 WYG0498-0059a.png
於國子監大成殿前柏木(元史順帝紀舊按實勒門滿/洲語鷂子也 作實理門愛)
(滿滿洲語部落也舊/作愛馬今俱譯改)
原中統元年許衡為國子祭酒未幾謝病歸至元八年
以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帝親為擇䝉古弟子俾教
之衡聞命喜曰此吾事也(元史/本傳)
原至元八年先生授集賢大學士國子祭酒有㫖教䝉
古生四人後又奉㫖教七人又四方及部下願受業者
俱得與其列即南城之舊樞宻院設學先生奏召舊弟
卷六十六 第 19b 頁 WYG0498-0059b.png
子散居四方者王梓韓思永蘇郁耶律有尚孫安高凝
姚燧及其弟燉劉季偉吕端善劉安中白棟皆驛致館
下為伴讀(國學/事跡)
原先生之教人也恩同父子義若君臣因其所明開其
所蔽而納諸善時其動息而張弛之慎其萌蘖而防範
之其日漸月漬不自知其變也日新月盛不自知其化
也其言談舉止望而知其為先生弟子卒皆為世用也
(考嵗/畧)
卷六十六 第 20a 頁 WYG0498-0059c.png
原延祐元年四月立回回國子監(元史仁/宗紀)
原延祐七年四月罷回回國子監(元史英/宗紀)
原皇慶元年二月朔徙大都路學所置周宣王石鼓於
國子監二年六月建崇文閣於國子監(元史仁/宗紀)
補崇文閣元藏書之所也今東講堂有碑存(明太/學志)
原國子監候日影到堂後梨樹散學(金䑓/集)
補至大四年八月芝生國學大成殿延祐二年三月芝
生大成殿五年七月芝生大成殿(元史五/行志)
卷六十六 第 20b 頁 WYG0498-0059d.png
原先是太學因元之舊吏部主事李賢上言國家建都
北京以來佛寺時復修建太學日就廢弛舉措舛錯何
以示法天下請以佛寺之費修舉太學從之正統九年
正月太學成上臨視祇謁先聖行釋奠禮退御彛倫堂
命祭酒李時勉進講(明典/彚)
補太學堂有七彛倫所以㑹講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
志廣業則諸生肄業所也(西隠/集)
補廟學建於正綂癸亥至弘治十四年尚書曾鑑請修
卷六十六 第 21a 頁 WYG0498-0060a.png
堂宇垣墻并㑹饌堂十六年工竣櫺星門前舊有小巷
横溝積穢乃買劉福姚浩等地東西濶七丈五尺深入
四丈高築屏墻上覆以青琉璃瓦兩旁築小紅墻前為
闌干以擁護之(明太/學志)
原兩京孔子廟易琉璃瓦自萬厯庚子始從司業傅新
徳請也(國史/唯疑)
補内外學舍之制内號在廣居門右門一座曰退省號
舍四連共四十九間其南湢室與厠自退省門漸北折
卷六十六 第 21b 頁 WYG0498-0060b.png
而西為天地人知仁勇文行忠信規矩凖䋲紀綱法度
共十八號每號計二十一間度字號北有保安堂五間
以處監生之有病者彛倫堂後有格致誠正四號計九
十八間嘉靖七年改建敬一亭外東號在廟左共三十
四間大東號在東城之北居賢坊賽百萬倉西門街門
二一曰登俊號舍東西二連共四十間一曰集英號舍
二十七間新南號在北城二條衚衕東口門一座東西
房二連共三十四間南北四間小北號在居賢坊衚衕
卷六十六 第 22a 頁 WYG0498-0060c.png
門一座南北房二連共八十間交趾號在監之南門一
座南北房二連共二十八間西號在成賢街之西北去
監五十歩舊雲閑寺址也小房十間又房二層計九間
本監官屬遞居之北小房四間南一間近西小房十餘
(明太/學志)
補監規國子生由廣業堂肄業以漸升至率性堂然後
積分量與出身(同/上)
補監丞稱太學司直所居曰繩愆㕔亦曰東㕔博士别
卷六十六 第 22b 頁 WYG0498-0060d.png
有㕔稱為西㕔(同/上)
補視學規制國子監先期灑掃内殿設御座於彛倫堂
中駕至則學官率諸生叩迎升座則率諸生叩拜受經
則諸生環聽堦下還朝宴賞則率諸生叩謝(敬事/草)
原弘治改元駕臨太學有聖駕臨雍錄一卷具載敕㫖
奏章禮儀文儀講議官職等事(百川/書志)
補隆慶元年駕幸國學朝鮮陪臣李榮賢等六員各具
本等衣冠赴彛倫堂外立文臣班次之次(明太/學志)
卷六十六 第 23a 頁 WYG0498-0061a.png
原崇禎十四年重修太學成八月車駕臨雍祭酒南居
仁坐講臯陶謨司業羅大任講易咸卦命文武官三品
以上俱坐聽賜茶講畢上入敬一亭觀世宗所立程子
四箴碑遂傳禮部將廟學諸碑俱摹搨進覧又石鼔文
殘闕亦令察補進呈(三朝/野史)
補崇禎十四年八月十八日車駕臨雍釋奠禮成上歩
至東西兩廡徧閲諸先儒神位諭禮部國子監諸臣曰
宋之周邵二程張朱六子有功聖學今概稱先儒禮殊
卷六十六 第 23b 頁 WYG0498-0061b.png
未稱爾部其㑹同翰詹官議所以尊崇之明年二月議
定進稱先賢改題六子木主位列七十子之下漢唐
諸儒之上告於先師得㫖允行(鴻一亭/筆記)
補崇禎己卯上鋭意復古倣周試士射宫之制命於賔
興後羣聚較射於國學之觀徳堂射者皆戎服壬午亦
(四思堂/文集)
補洪武中國子生出使視行人如覈天下土田稽百司
案牘督吏民修水利出有賜還有勞永樂初頒詔諭訪
卷六十六 第 24a 頁 WYG0498-0061c.png
輯高皇遺文至同十三道御史問刑慮囚皆舉重務以
試之然雖勞績有成無不復監卒業者其後有長差短
差之例長差若清黄寫誥之屬短差若承運庫試字司
禮監謄本禮部寫民情中書科謄黄之屬短差復監長
差則例滿附選待除不復監矣(明太/學志)
増洪武時國子生殷敏選入武英殿紀事授監察御史
盖其時儲養國學有出使厯事之任又有大本堂讀書
武英殿紀事等清要之職故賢才多出其中(春明夢/餘録)
卷六十六 第 24b 頁 WYG0498-0061d.png
原正綂十一年太師英國公暨侯伯二十餘人早朝畢
奏曰臣等皆武夫不諳經典願賜一日假詣國子監聽
講上命以三月三日往祭酒李先生時勉命諸生立講
五經各一章講罷設酒饌飲甚懽先生命諸生歌鹿鳴
之詩賔主雍雍扺暮而散亦太平盛事也(寓圃/雜記)
原國初高麗遣金濤等四人來入太學洪武四年濤登
進士歸國其後各國及土官亦皆遣子入監監前别
造房百間居之名王子書房有奏歸省者命禮部厚賜
卷六十六 第 25a 頁 WYG0498-0062a.png
以榮其歸今太學前有交趾號房葢成祖設北監以來
所以處交趾官生者(長安/客話)
原都城東地隅坊曰崇教街曰成賢國子監在焉國初
本北平府學永樂二年改國子監左廟右學規制大備
彛倫堂之松元許衡手植也(帝京景/物畧)
補虞文靖謂許文正殁後國子監始立官府刻印章葢
文正為祭酒時尚在舊學所謂王宣府宅也今國學彛
倫堂前樹傳是文正手植殆未必然(查浦/輯聞)
卷六十六 第 25b 頁 WYG0498-0062b.png
原北京國子監版書有喪禮一千二百八十二片𩔖林
詩集六十二片西林詩集三十片青雲賦五十片字苑
撮要一百二十七片韻畧四十五片珍珠囊八十二片
玉浮屠十七片孟四元賦一百十三片(天下/書目) (以上三/十一條)
(原在城市/門今移改)
  (臣/)等謹按此所載明代書板藏之國學者今皆散
  佚無存矣
(原昔人好取華麗字以名類事之書如編珠合璧彫金/玉英玉屑金鑰寳匱寶海寳車龍筋鳯髓麟角天機錦)
卷六十六 第 26a 頁 WYG0498-0062c.png
(五色線萬花谷青囊錦帶玉連環紫香囊珊瑚木金鑾/香蕊碧玉芳林之屬未能悉數聞國學鏤版向有玉浮)
(屠不知何書當亦屬類家也又有孟四元賦孟名宗獻/字友之自號虚靜居士金時魁於郷於府於省於御前)
(故號四元其律賦為學者法然金史不入文苑/之列唯見於劉京叔歸潜志耳 渌水亭雜識)
原唐太宗聞蘭亭真蹟在僧辨才處特遣御史蕭翼賺
得武徳四年収入秦府貞觀十年始命湯普徹馮承素
諸葛貞歐陽詢禇遂良臨之而歐禇留傳最著後之所
謂定武本歐所臨也所謂唐絹本禇所臨也定武本當
時刻石禁中每紙已直萬錢迨後石晉之亂遼人輦之
卷六十六 第 26b 頁 WYG0498-0062d.png
而北路棄殺虎林慶厯中李學究得之其子負官緡無
償時宋景文守定武乃以帑金代償納石於庫熙寕間
薛師正出牧刋一别本以應求者此郡真贋已有二刻矣
其子紹彭又摹之他石潜易古刻又剔損古刻湍流帶
左右五字為識大觀中詔向其子嗣昌取龕宣和殿後
靖康之亂金人取石鼔及蘭亭叙重氊輦至燕石鼔在
國學而蘭亭不知所在矣今存國學者疑是定州薛師
正翻刻本或薛紹彭所刻本雖非古刻然元人不能也
卷六十六 第 27a 頁 WYG0498-0063a.png
此石一云明初出天師菴土中一云元順帝北還重氊
裹棄之於路徐中山取置國學未詳孰是(春明夢/餘錄)
補桑澤卿蘭亭考載何子楚跋定武本云大觀間詔取
石龕置宣和殿丙午與岐陽石鼔俱載以此今國學本
安知非與石鼔俱載而北者(炙硯/錄) (以上二條原在/城市門今移改)
  (臣/)等謹按國學蘭亭叙石刻相傳為定武本者今
  已無可考
原唐僧洛陽亞棲草書得張顛筆意草書千文在國子
卷六十六 第 27b 頁 WYG0498-0063b.png
(格古要/論補)
原趙文敏公臨王右軍樂毅論黄庭經蘭亭定武本顔
魯公争座位帖張平叔金丹四百字五碑俱在北京國
子監(考槃/餘事) (以上二條原在/城市門今移改)
  (臣/)等謹按今所存唯蘭亭叙樂毅論二臨本至黄
  庭經争坐位金丹四百字諸刻已佚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六十六
卷六十六 第 28a 頁 WYG0498-0063c.png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六十六舉正
 清要之職原書職訛責今改(明初國/子生條)
 
 
 
 
 
 
卷六十六 第 28b 頁 WYG0498-0063d.png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六十六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