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四 第 1a 頁 WYG0497-0746a.png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五十四
城市
原北居賢坊五牌三十八舖有濟陽衞大寧街燕山石
衞義勇左衞北新倉大軍倉五岳觀圓寧觀報恩寺栢
林寺金太監寺
原正統十年五月以在京居賢崇教二坊草場築倉收
糧
卷五十四 第 1b 頁 WYG0497-0746b.png

原萬善寺在北居賢坊有敕建碑
等謹按濟陽等衞今無考北新倉大軍倉詳官
署門五嶽觀今存其地即以是名創自宋元間明
萬厯八年重修有吏科給事中吳文燦撰碑圓寜
寺在今羊管衚衕係元時舊蹟以僧圓寜得名明
嘉靖十五年沙門朽菴宗林重修其碑尚存寺中
又有元時石碣亦作圓寧其為圓寜寺無疑朱彝
尊原書引五城坊巷衚衕集誤作元寜今門額亦
卷五十四 第 2a 頁 WYG0497-0747a.png

作元寜者乃書額者未之考耳報恩寺今存内有
碑一明成化二年修撰嚴安禮撰柏林寺在今
雍和宫東建於元至正七年明正統間重建有正統十
二年祭酒李時勉碑金太監寺今已毁其地猶名
金太監衚衕云萬善寺亦在今羊管衚衚明隆慶
三年重修有禮部尚書趙貞吉碑
原五嶽觀宣徳元年建
等謹按五嶽觀碑云創自宋元間寰宇通志云
卷五十四 第 2b 頁 WYG0497-0747b.png

宣徳年建誤也
原柏林寺在國子監之東有夏㫤金湜包琪潘暄陳政
楊煥孟陽司馬恂于此分韻賦詩寺僧彚而成冊朱之
蕃跋其尾
卷五十四 第 3a 頁 WYG0497-0747c.png

等謹按柏林寺
本朝康熈五十二年奉
敕修乾隆二十二年重修正殿内恭懸
聖祖仁皇帝御書萬古柏林四字額天王殿額曰摩尼
寶所東齋堂額曰法苑金湯西禪堂額曰心空及
第無量殿額曰善獅子吼後閣額曰萬佛寶閣小
法堂額曰中流砥柱皆
世宗憲皇帝御書正殿額曰覺行俱圓聨曰座上蓮花
卷五十四 第 3b 頁 WYG0497-0747d.png

前後果庭中柏子去來心無量殿額曰祥輪永駐
後閣額曰寶相莊嚴大悲壇額曰攝諸禪定皆
皇上御書
増
御製重修柏林寺碑文 京師名刹不勝紀而柏林寺
以傅近
雍和宫特著
雍和宫者我
卷五十四 第 4a 頁 WYG0497-0748a.png

皇上興慶潛邸也
皇考祝釐
皇祖故于康熈癸巳施檀重修且請于
皇祖特賜萬古柏林之額若禪堂若經閣則皆
皇考寶翰後先輝暎至自今又四十餘年矣塗之丹者
日以剥構之聳者日以落爰以乾隆丁丑仲冬敕所司
葺而新之逮戊寅長至訖工寶界莊嚴人天増勝考寺
之始創也不著於圖志惟明正統間所存故碣稱元至
卷五十四 第 4b 頁 WYG0497-0748b.png

正七年肇建乃其所援据僅出屋梁題字近時孫承澤
春明夢餘録闕而不詳朱彞尊日下舊聞亦第載夏㫤
金湜包琪輩故嘗聨詠於此將謂希風蓮社則可若薌
林興起之縁不足引以為重也夫史䇿所傳天池躍龍
之篇一名一物猶必鄭重愛惜被諸樂府垂示無窮兹
也精藍翼然依光
聖蹟所以肯構而崇飾之者匪直表章緇素而已夫人
之情雖善忘而孩提時事或不忘者以其見聞久而孺
卷五十四 第 5a 頁 WYG0497-0748c.png

慕切也茲寺之葺其不可已者以此將作以礱石請故
不徵象教言詮而書之重記實也
等謹按柏林寺西為
行宫殿中額曰心香室聨曰近華鬘雲邊慧心常照入
旃檀林裏香界俱清内間聯曰心田浄洗全如水
鼻觀清芬詎必蓮俱
皇上御書
増乾隆二十三年
卷五十四 第 5b 頁 WYG0497-0748d.png

御製柏林寺拈香詩 柏林古刹炳長安歳久榱題惜
廢殘况是近鄰
躍龍邸特教重煥散花壇綵衣隨喜思依
怙
萱戺延釐合施檀佛法故當忘一切於斯云忘
我誠難
原八蜡廟在府治東北
等謹按八蜡廟今無考
卷五十四 第 6a 頁 WYG0497-0749a.png

原崇教坊十四舖有天聖寺浄居寺極樂寺崇興菴
等謹按天聖寺今存在小三條衚衕浄居寺崇
興菴無考
原極樂寺在崇教北坊元至元間建開元寺在崇教南
坊俱有敕建碑
等謹按極樂寺在安定門街東明嘉靖辛酉重
修行人司尹校撰碑開元寺在新橋路北内有開
卷五十四 第 6b 頁 WYG0497-0749b.png

元寺興造碑記明正統十年國子司業趙琬撰後
改名惠明寺據天順四年趙昂撰敕賜惠明寺碑
畧云開元寺住持定慧以寺名請謂寺創自唐開
元間歴宋元以至明宣徳初再造越數歳而成功
寺因舊號未遂改正乞賜新名遂賜今名云
本朝乾隆元年奉
敕重修改名慈夀寺稍東有寶公寺又東為東藥王廟
有明萬厯年間碑
卷五十四 第 7a 頁 WYG0497-0749c.png

原圓恩寺在昭囘坊元至元間建又慈善寺文昌宫俱
在靖恭坊亦有敕建碑
等謹按圓恩寺在圓恩寺衚衕有碑二剥落不
可讀寺西有廣慈菴碑偈有建立十方院圓恩是
比鄰之句可以為證文昌宫在㡌兒衚衕乾隆二
十七年重修西側有斗母宫其敕建碑無考慈善
寺在鼓樓大街路東有明萬厯十四年頒賜藏經
並敕諭一通及通政司李琦撰碑正殿額曰慧根
卷五十四 第 7b 頁 WYG0497-0749d.png

真相
聖祖仁皇帝御書
増顯佑宫在地安門東北雍正九年重修歳恭遇
萬夀日遣官致祭
等謹按顯佑宫中奉真武明永樂十三年創建
成化十五年修俱有碑
本朝雍正九年重修乾隆二十八年又修正殿額曰拱
辰錫福聯曰太紫衞皇圖功資左輔上清通昊縡
卷五十四 第 8a 頁 WYG0497-0750a.png

化運元樞皆
皇上御書
増
御製重修顯佑宫碑記 議禮家禀承經訓斥道流傅
會神奇之事以為説莫吾勝顧不揆夫天人幽明所究
極道者之説之本出乎經故道晦而經益荒即禮亦因
之以缺圖志載真武之神為靖樂王太子受道秘于紫
虚元君入山修鍊飛昇從而著寶號傳真籙疑於精英
卷五十四 第 8b 頁 WYG0497-0750b.png

惚怳足以聳動一世之耳目而不能塞扶翊風教者之
心然禮不云乎前朱雀而後元武釋者謂元武即龜蛇
為旐有四旒其星虚危七宿其次元枵娵訾凡注天官
職方者莫不徵引葢先王取象以節軍旅疾徐進返之
度為能應天而順人即由此推之命討告功若禡禨伯
禱庸得謂非其所有事而竟齒于無文之秩乎今道家
奉神左右有將曰龜曰蛇正數典不忘其朔至改元武
為真武則自宋時避廟諱以眞代元始而羽士尊之曰
卷五十四 第 9a 頁 WYG0497-0750c.png

北極元天又取漢時五帝義疏沿而襲之其訓後為北
方原出經解匪彼氏哆譚尤信京師顯佑宫建自明永
樂十三年以祀佑聖真君正德中更署額為靈明顯佑
按成化碑記備詳洪武及靖難間行陣呵護之應雖語
涉響像尚不謬經文飾怒遺意其後濫觴㒺制致内官
陳善憑兹援納左道猥瀆明禋宫猶巍然神豈顧饗惟
是神宫地當坎位稟元㝠之令符天一之行佑國佑人
昭格融顯有其舉之亦莫可廢乃以癸未孟春出内帑之
卷五十四 第 9b 頁 WYG0497-0750d.png

羨鳩工庇材匪増曰葺其年十有二月訖事整贍恢閎
足以揭䖍展事所司礱石請記為推明闡道正經之大
者以示前民用而袪民惑其他世俗昭報如雞鳴之祠
武當之幣皆畧而不書
増乾隆二十九年
御製顯佑宫三首 百年琳觀勝朝遺丹雘重新煥柍
楣有舉何妨遵不廢瓣香慶落迓春祺 崇構枚枚豁
且庨迎門古月在梅梢清霄香雪
卷五十四 第 10a 頁 WYG0497-0751a.png

雲間泛入藉依稀林與茅 武當送豈效前明壬癸龜
蛇語或誠但使佑民即宜敬禋宗奚必致深評
原北之東曰安貞門
原程鉅夫賜地京師安貞門以築室
原永樂七年六月修安定門城池
原靈椿坊八舖
原燕山竇十郎故居或云在城西或云在昌平或云在
卷五十四 第 10b 頁 WYG0497-0751b.png

涿州或云在薊州當時馮瀛王道贈詩有靈椿一株老
之句今北城有靈椿坊疑是十郎舊里此靈椿所以名
坊也
原金臺坊九舖有萬寜寺法通寺淨土寺千佛寺
等謹按萬寜寺今存法通寺元至正間建明成
化丁酉復建堂三間曰浄業弘治十二年翰林院
卷五十四 第 11a 頁 WYG0497-0751c.png

學士汪諧為之記萬厯四十年修有户部主事劉
應詔撰碑
本朝康熈四十四年重修改名浄因寺侍讀學士查昇
撰碑殿外額曰浄因寺殿内額曰拈花正教皆
聖祖仁皇帝御書浄土寺在浄土寺衚衕寺内有明嘉
靖二十二年碑千佛寺即吉祥寺有紀事碑一嘉
靖丙申順天府學生馬經撰畧云吉祥寺即元之
千佛寺也在都城坎地金䑓坊舊有石刻云元貞
卷五十四 第 11b 頁 WYG0497-0751d.png

丙申建至宣德癸丑凢百三十有八年因故址而
新之遂為精藍焉正統戊午五月敕賜為吉祥寺
而俗猶以千佛寺稱之萬厯九年另建千佛寺于
德勝門北八步口遂稱小千佛寺以别之
原大德九年二月建大天夀萬寜寺
原泰定四年五月作成宗神御殿於天夀萬寜寺
卷五十四 第 12a 頁 WYG0497-0752a.png

原天夀萬寜寺在鼔樓東偏元以奉安成宗御象者今
寺之前皆兵民居之從湢室而入有穹碑二尚存長各
二丈餘西一碑國書不可讀東一碑歐陽原功文張起
巖書姚慶篆額題曰成宗欽明廣孝皇帝作天夀萬寜
寺神御殿碑其北列明碑四一為馮祭酒夢禎文一為
焦太史竑文
等謹按萬寜寺析津日記所紀四碑撰文姓名
卷五十四 第 12b 頁 WYG0497-0752b.png

只標其二此外二碑想無足傳故原書畧之今寺
中止存焦竑一碑餘俱無存
原吉祥寺在府治西元泰定間建
補慈隆寺在金䑓坊酒醋局外厰東萬厯二十二年御
馬監太監髙勲修建
等謹按慈隆寺在髙公庵衚衕因寺為髙勲所
建得名其西為酒醋局衚衕寺有明萬厯二十三
年洗馬朱國祚撰碑
卷五十四 第 13a 頁 WYG0497-0752c.png

等謹按張公海棠今無考
原中心閣在府西元建以其適都城中故名閣東十餘
步有臺繚以垣臺上有碑刻中心臺三字
増中心臺在中心閣十五步其臺方幅一畆以牆繚繞
正南有石碑刻曰中心之臺實都中東南西北四方之
中也
卷五十四 第 13b 頁 WYG0497-0752d.png

増中心臺敵樓一十二座窩舖二百四十三座
増雙青楊樹大井闗帝廟又北去則昭囘坊矣前有大
十字街轉西大都府巡警二院直西則崇仁倒鈔庫
西中心閣閣之西齊政樓也更鼓譙樓樓之正北乃鐘樓
也
等謹按析津志所載中心閣中心臺舊蹟俱無
考今舊鼓樓大街北城牆有中心臺之名葢元朝
都城偏北以鼓樓大街之中心臺為東西南北之
卷五十四 第 14a 頁 WYG0497-0753a.png

中也
増鐘樓在金臺坊東即萬寜寺之中心閣
増鐘樓京師北省東鼓樓北至元中建閣四阿簷三重
懸鐘于上聲逺愈聞之
増鐘樓之制雄厰髙明與鼓樓相望本朝富庶殷實莫
盛於此樓有八隅四井之號葢東西南北街道最為寛
廣
卷五十四 第 14b 頁 WYG0497-0753b.png

等謹按明一統志鐘樓明永樂十八年建葢遷
都北京營繕宫闕時也後亟燬於火
卷五十四 第 15a 頁 WYG0497-0753c.png

本朝乾隆十年奉
㫖重建十二年落成有
御製重建鐘樓碑記
增
御製重建鐘樓碑記 皇城地安門之北有飛簷傑閣
翼如煥如者為鼓樓樓稍北崇基並峙者為鐘樓其來
舊矣而鐘樓亟燬于火遂廢弗葺治朕惟神京陸海地
大物博通闤别隧黎庶阜殷夫物龎則識紛非有器齊
卷五十四 第 15b 頁 WYG0497-0753d.png

臺之無以示晨昏之節器鉅則用廣非藉樓表式之無
以肅逺近之觀且二樓相望為紫禁後護當五夜嚴更
九衢啟曙景鐘發聲與宫壺之刻漏周廬之鈴柝疾徐
相應清宵氣肅輕颷逺颺都城内外十有餘里莫不聳
聽仿挈壺雞人之遺制宵衣待漏均有警焉爰飭所司
重加經度基仍舊址構用新製凡柱棁榱題之用悉甃
以甎石俾規制與鼓樓相稱經始於乾隆十年閲二年
工竣所司請紀之石以式於後夫春秋之義興作必書
卷五十四 第 16a 頁 WYG0497-0754a.png

矧兹樓之成昭物軌定衆志體國諴民著在令典修而
舉之以重其事弗可以已也乃為之銘曰鳬氏賦形鼓
盪元音體乾作則為圜為金式鎔九乳儆壹衆心啟閉
出入㒺敢不欽京邑翼翼四方之極洪鐘萬鈞司寤所
職鏗以立號協於箭刻巍樓髙絙乘風屴崱昔罹鬱攸
久廢不修咨彼工師審揆其由木母火子長風颼飂鼓
之則熾匪藉入謀聿規新制瓴埴比次巧斵山骨輸我
匠契尺木不階屹然巨麗拔地切雲穹窿四際岌嶪峥
卷五十四 第 16b 頁 WYG0497-0754b.png

嶸金觚繡甍鳥革翬飛震耀華鯨不窕不槬桐魚應聲
偕是雷鼓鏜鞳砰訇宣養九德振肅庶𩔖作息以時品
物咸遂以器節時以時出治宵旰攸資亦宣堙滯聲與
政通碩大龎洪正宫堂皇元氣昭融導和利用警聽達
聰億萬斯年揚我仁風
原齊政樓在府西海子東岸元建取齊七政之義
增齊政樓都城之麗譙也東中心閣大街東去即都府
治所南海子橋澄清閘西斜街過鳳池坊北鐘樓此樓
卷五十四 第 17a 頁 WYG0497-0754c.png

正居都城之中樓下三門樓之東南轉角街市俱是針
舖西斜街臨海子率多歌臺酒館有望湖亭昔日皆貴
官遊賞之地樓之左右俱有果木餅麫柴炭器用之屬
齊政者書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之義上有壺漏鼔角俯
瞰城堙宫牆在望宜有禁
増鼓樓在金臺坊舊名齊政上置銅刻漏制極精妙故
老相傳以為先宋故物其制為銅漏壺四上曰天池次
曰平水又次曰萬分下曰收水中安鐃神設機械時至
卷五十四 第 17b 頁 WYG0497-0754d.png

則每刻擊鐃者八以壺水滿為度涸則隨時増添冬則
用温水云
等謹按今鼔樓不用銅壺等物惟以時辰香定
更次鼓則鑾儀衞派旗鼔手專司香則欽天監所
掌漏壺室今猶存銅刻漏無考
原日中坊在北安門西二十二舖
原金水河源出宛平縣玉泉山流至義和門南水門入
京城至大四年七月奉㫖引金水河水注之光天殿西
卷五十四 第 18a 頁 WYG0497-0755a.png

花園石山前舊池置牐四以節水
等謹按義和門原刻訛作和義門今改正
卷五十四 第 18b 頁 WYG0497-0755b.png
原萬寜橋在海子東岸跨玉河上流
増萬寜橋在元武池東名澂清牐至元中建在海子東
卷五十四 第 19a 頁 WYG0497-0755c.png

至元後復用石重修雖更名萬寜人惟以海子橋名之
等謹按萬寜橋北今屬北城橋南屬中城
原澄清閘在鼓樓南海子東岸萬寜橋西至元二十九
年建名海子閘
原宣德六年五月修宛平縣澄清閘
卷五十四 第 19b 頁 WYG0497-0755d.png

原火神廟在北安門湖濱金碧琉璃照暎漣漪間西與
藥王廟並
等謹按火神廟即唐火徳真君廟在北安門萬
寜橋北路西湖之西南為西藥王廟乾隆二十四
年重修中懸
皇上御書扁聯火祖殿扁曰司南利用聯曰菽粟並資
仁功成既濟槐榆分布令序美惟修闗帝殿扁曰
氣壯山河玉皇閣扁曰紫霄香案斗母閣扁曰妙
卷五十四 第 20a 頁 WYG0497-0756a.png

統辰樞
原北城日中坊火德真君廟唐貞觀中址元至正六年
修萬厯三十三年改増碧瓦重閣焉前殿曰隆恩後閣
曰萬歳景靈閣左右輔聖弼靈等六殿殿後水亭望北
湖殿墀二碑一右春坊朱之蕃撰一禮部侍郎翁正春
撰
原天啟元年三月命太常寺官以六月二十二日祀火
德之神著為令
卷五十四 第 20b 頁 WYG0497-0756b.png
等謹按孫承澤天府廣記云火德真君廟唐貞
觀中建帝京景物畧原文亦云唐貞觀中址元至
正六年修朱彞尊節錄省文遂訛作至正年建耳
今增正又帝京景物畧所載殿後水亭令存前殿
扁曰隆恩今改為靈官之殿後閣扁曰萬歳景靈
閣今改為萬夀景命寶閣左右扁曰輔聖弼靈今仍
其舊門及後閣俱改加黄瓦非碧瓦矣殿前二碑
卷五十四 第 21a 頁 WYG0497-0756c.png

雖存而無字又街北則大覺寺東偏後殿亦奉火
神有
本朝順治十七年工部侍郎周天成重修廟碑其西偏
中殿奉闗帝後殿亦奉藥王有嘉靖癸亥重修碑
碑字剥落不可讀又有順治辛卯重修碑三乾隆
二十二年奉
敕重修闗帝殿扁曰徳威昭佑聨曰正氣鍾靈開正覺
神明普佑顯神功藥王殿扁曰利益羣生皆
卷五十四 第 21b 頁 WYG0497-0756d.png

皇上御書
原元時海子岸有萬春園進士登第恩榮宴後會同年
於此宋顯夫詩所云臨水亭臺似曲江也今失所在
等謹按萬春園久廢以其地考之當近火神廟
後亭云
原清虚觀廣福觀俱在日中坊
原清虚觀景泰二年建
卷五十四 第 22a 頁 WYG0497-0757a.png

等謹按清虚觀在舊鼓樓太街有景泰五年胡
濙撰碑稍西為大石橋有雙寺東曰嘉慈西曰廣
濟成化間建萬厯中修有碑五廣福觀在鼓樓斜
街有碑一已仆上刻天順敕命下刻成化誥命葢
當時道録司也舊鼓樓斜街在今鐘鼓樓西北街
雖猶以鐘鼓樓名而樓之遺蹟已湮没而不可考
矣
原大慈恩寺在府西海子上舊名海印寺宣徳四年重
卷五十四 第 22b 頁 WYG0497-0757b.png

建
原海子橋北舊有海印寺宣徳間重建改名慈恩今廢
為厰
卷五十四 第 23a 頁 WYG0497-0757c.png

珠
卷五十四 第 23b 頁 WYG0497-0757d.png
卷五十四 第 24a 頁 WYG0497-0758a.png

等謹按海印寺久廢今海潮寺中有嘉靖五年
碑云海印寺東為廣福觀西為海潮寺則寺址應
在海潮寺東再考龍華寺碑云輔碧峯與海印今
碧峯寺前有地名馬公厰殆即長安客話所云海
印寺久廢為厰者與
卷五十四 第 24b 頁 WYG0497-0758b.png

原千佛寺萬厯九年孝定皇太后建
原寺在徳勝門北八步口殿供毘盧舎那佛座繞千蓮
蓮生千佛時朝鮮國王貢尊天二十四身阿羅漢一十
八身詔供寺中其像銅也而光如漆尊天所執持器乘
卷五十四 第 25a 頁 WYG0497-0758c.png

海失之補之厥工遜矣寺南一里有小千佛寺
等謹按千佛寺諸銅像今存
原千佛寺建于明萬厯初中有長沙楊守魯安陽喬應
春二碑皆鎮陽林潮書潮以鴻臚寺主簿直文華殿中
書應春碑稱諸天阿羅漢皆太監楊用所鑄劉同人帝
京景物畧乃謂為朝鮮國王所貢當以碑為實也
卷五十四 第 25b 頁 WYG0497-0758d.png

等謹按燕都遊覧志載楊守魯碑云蜀僧偏融
今考寺碑作徧融又釋修懿有句云耆宿推三藏
師資事徧融作偏字志之誤也今改正
卷五十四 第 26a 頁 WYG0497-0759a.png

等謹按千佛寺
本朝雍正十一年奉
敕重修
賜名拈花寺殿外額曰覺岸慈航
世宗憲皇帝御書殿内額曰普明宗鏡
皇上御書
増
卷五十四 第 26b 頁 WYG0497-0759b.png

世宗御製拈花寺碑文 昔我
世祖章皇帝萬幾餘暇留神内典其時法門龍象受知
最深者曰玉琳琇國師嘗欲令其徒𦭎溪森主席京師
宣揚道法眷顧之意至厚朕閲玉琳𦭎溪語録歎其髙
風卓識超冠叢林因為頒諭表章追封賜祭以仰承
世祖皇帝優崇正梵之至意既又念直省刹寺碁布開
堂秉拂者日衆而禪宗愈衰是以再三誥誡俾各勤求
本分直透向上一闗仍擇宗門法侣具正知正見者為
卷五十四 第 27a 頁 WYG0497-0759c.png

之表率倡導焉京師内城西北隅有護國報恩千佛寺
者創自前明歴百有十六載琳宫頽敝鐘鼓寂寥爰命
重加修整經始於雍正十一年正月本年九月告成梵
宫禪宇煥儼輝煌堪為大衆熏修㕘學之所因擇琇國
師下法嗣名超善者命主方丈錫寺額曰拈花揭之山
門粤自世尊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㣲妙法
門囑付摩訶迦葉迨香至來兹震旦提唱宗乘為不立
文字教外之别傳迄今數千年靈山一㑹儼然未散鬘
卷五十四 第 27b 頁 WYG0497-0759d.png

陀優鉢徧滿寰區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人民六畜城郭
市㕓有情無情即色非色處處是拈花道場法㑹刻刻
是拈花時節因縁物物是如來手中之花塵塵刹刹有
調御文夫人天師宛爾拈出但須本分衲僧瞥然薦取
便續從上以來諸祖心燈如或未能則㕘須真㕘悟須
實悟三藏十二分千七百則公案不出此二字字中有
大海潮音噌吰匒匌震諸人耳根字中有大摩尼珠晃
朗照耀奪諸人眼識葢執指忘月便是二鐵圍山見月
卷五十四 第 28a 頁 WYG0497-0760a.png

忘指便是曹溪一滴也居此寺者尚其證琇國師之所
證入此大圓覺海步步踏得正修行處不負世尊當日
拈花示衆與
世祖皇帝護持佛法深恩以為直省刹寺倡朕有厚望
焉
等謹按拈花寺東舊有真武廟明景泰三年擴
而新之賜名妙縁觀成化十年修碑二俱胡濙撰
本朝乾隆五年重修刑部侍郎張照書碑又觀中有虚
卷五十四 第 28b 頁 WYG0497-0760b.png

靖真君大道碑碑陰刻冲元亭書養心百字今存
原李長沙别業在北安門北集中西涯十二詠程篁墩
學士和之有桔槔亭楊栁灣稻田菜園蓮池而響牐鐘
鼔樓慈恩寺廣福觀皆在十二詠中今其遺址不可問
當在越橋相近葢響牐即越橋下牐而鐘鼓樓則園中
可遥望爾
卷五十四 第 29a 頁 WYG0497-0760c.png
卷五十四 第 29b 頁 WYG0497-0760d.png
卷五十四 第 30a 頁 WYG0497-0761a.png

等謹按西涯為李東陽幼時故居成徳渌水亭
雜識云遺址不可問今考東海集誥命碑陰記云
曽祖洪武初以兵籍𨽻燕山右護衞挈先祖少傅
始居白石橋之旁後廓禁城其地已入北安門之
内則移于慈恩寺之東海子之北又云吾祖代父
役靖難之師實在行伍以功得小旗遷居海子之
西涯坐賈為養然則西涯者即海子之北慈恩寺
之東也集中重經西涯詩甚多其二首之次首有
卷五十四 第 30b 頁 WYG0497-0761b.png

注云東陽六歳時先君以詩命題手改結句云明
月滿天霜滿地清風時復送虚寒謹識于此然則
本傳東陽四歳能徑尺書景帝召試之甚喜抱置
膝上賜果鈔還家時正在西涯是其幼時所居之
地也其與程敏政倡和西涯十二詠所詠不盡在
别業中大約舉其左右之相近者而悉詠之韓愈
所謂某水某邱意也今既載西涯十二詠於前而
更採集中遊宿西涯四作附焉
卷五十四 第 31a 頁 WYG0497-0761c.png

原銀錠橋在北安門海子三座橋之北此城中水際看
西山第一絶勝處也橋東西皆水荷芰菰蒲不掩淪漪
之色南望宫闕北望琳宫碧落西望城外千萬峯逺體
畢露不似浄業湖之逼且障也
原廣化寺在日中坊雞頭池上元時有僧居之日誦佛
號毎誦一聲以米一粒記數凡二十年積至四十八石
卷五十四 第 31b 頁 WYG0497-0761d.png

因以建寺焉
等謹按廣化寺在今鴨兒衚衕無碑碣可考左
為海㑹菴右為興善寺有崇禎七年奬諭司禮監
太監曹化淳詩碑
原萬嚴寺在城内北元至治元年建
等謹按萬嚴寺無考今鴨兒衚衕有萬善寺
原海子南岸舊有海子橋亦名月橋俗呼三座橋近漸
圮
卷五十四 第 32a 頁 WYG0497-0762a.png

等謹按元時以積水潭為西海子明時相沿亦
名海子亦名積水潭亦名浄業湖湧幢小品青樓
集燕都遊覧志諸書所載各殊今則並無西海子
之名其近十刹海者即稱十刹海近净業寺者即
稱浄業湖迤西與李廣橋諸處相近者則稱積水
潭考浄業湖積水潭地分今𨽻西城詳西城卷内
卷五十四 第 32b 頁 WYG0497-0762b.png
卷五十四 第 33a 頁 WYG0497-0762c.png

原龍華寺在徳勝門東成化三年建萬厯五年重修
原成化三年錦衣衛指揮僉事萬貴自創寺成疏請寺
額於朝憲宗賜額曰龍華寺有沙門道深碑記萬厯中
卷五十四 第 33b 頁 WYG0497-0762d.png

修撰朱之蕃復為碑記焉寺門稻田千頃南客思鄉者
數過之
原龍華寺明碑二其一播揚釋道深撰廣陵趙昻書撫
寜侯朱永篆額其一金陵朱之蕃撰髙陽孫承宗篆額
永春李開藻書文辭甚俚不足觀
卷五十四 第 34a 頁 WYG0497-0763a.png
等謹按龍華寺在簪兒衚衕僧道深及朱之蕃
碑俱存
本朝康熈五十二年奉
卷五十四 第 34b 頁 WYG0497-0763b.png

敕改名瑞應寺有吏部侍郎湯右曽撰碑後閣額曰法
雲真際聨曰花外梵音流慧日階前樹色遶慈雲
皆
聖祖仁皇帝御書
卷五十四 第 35a 頁 WYG0497-0763c.png

増康熈五十二年石刻
御製詩 西域滇黔有此種花從貝梵待春融龍章瑞
應題真境載筆欣瞻近法宫肉白皮青多果實叢香葉
宻待詩公冰盤先獻楓宸所更喜連連時雨中
卷五十四 第 35b 頁 WYG0497-0763d.png

等謹按瑞應寺西有小龍華寺所以别於兹寺
也
原三聖菴在徳勝街左巷後築觀稻亭北為内官監地
南人於此藝水田稉秔分塍夏日桔槔聲不減江南
等謹按三聖菴在瑞應寺西路南北臨稻田亭
久圯地甚窄非復舊觀特存其名耳
卷五十四 第 36a 頁 WYG0497-0764a.png

原菴背水田門前古木四柯如青銅其西有臺臺下畝
方廣如庵豆有棚瓜有架緑且黄也外與稻楊同候臺
上亭曰觀稻觀不直稻也畦隴之方方林木之行行梵
宇之

厂雉堞之凸凸皆觀之
原十刹海在龍華寺之前方五十畆室三十餘間相比
如號舎佛殿亦分一舎不更廣也剏作者三藏師陜西
卷五十四 第 36b 頁 WYG0497-0764b.png

人
等謹按十刹海在龍華寺西東向帝京景物畧
云明萬厯中建
本朝順治六年修碑云乃僧徧融所剏即所稱三藏者
也康熈三十一年重修
卷五十四 第 37a 頁 WYG0497-0764c.png

原佑聖寺在龍華寺之後有嘉禾張文憲碑稱寺係唐
咸通年建嘉靖三十九年重修
等謹按佑聖寺在德勝門大街路北張文憲碑
今存寺中稍東為夀明寺有弘治四年及正徳八
年重修碑
増華嚴鐘厰在德勝門内舊鑄髙二丈餘濶一丈餘者
尚有十數仆地上皆楷書佛經
等謹按德勝門東為鑄鐘厰其地有真武廟内
卷五十四 第 37b 頁 WYG0497-0764d.png

有順治辛卯年劉芳逺撰碑華嚴鐘僅存其一舊
懸萬夀寺今移於覺生寺餘鐘俱無考
北之西曰健徳門
原德勝門城上鐫趙子昻徳勝門三字
等謹按今德勝門即元史地里志所載健德門
卷五十四 第 38a 頁 WYG0497-0765a.png

也輟耕録亦作健徳明永樂間尚存其舊至正統
十年以舊城内面用土恐易頽毁命成國公朱勇
等甓之始改名徳勝趙子昂乃元初人安能預書
徳勝門字也朱彛尊原書所引燕都遊覽志誤矣
今各城門額俱清漢書
卷五十四 第 38b 頁 WYG0497-0765b.png

朱彞尊原按王公之死諸書皆云在徳勝門惟傳
信録作安定門諸書皆云自投城下惟傳信録作
自縊城樓所聞異辭並存俟考
原德勝橋在德勝門内西有積水潭潭水注橋下東行
橋卑不能渡舟湖中鼓枻人抵橋俱登岸空舟順流始
得渡復登舟東泛緑栁暎坂縹萍渶波黍稷稉稻畇畇
卷五十四 第 39a 頁 WYG0497-0765c.png

原田髙城數里古色如一薜茘牆轉而南得藜光橋徑
僻岸無行人古槐濃樾覆陰如罨畫溪御馬監所領天
閑上駟毎歳六月六日中貴人用儀仗鼓吹導引洗馬
於德勝橋之湖上三伏皆然
等謹按德勝橋東不數武有永泉菴菴有康熈
卷五十四 第 39b 頁 WYG0497-0765d.png

四十四年大學士張玉書撰碑
原弘善寺有敕建碑
等謹按弘善寺在德勝橋東其地即名弘善寺
街明成化七年建敕賜寺碑今存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五十四
卷五十四 第 40a 頁 WYG0497-0766a.png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五十四舉正
買屋住原書訛貪買屋今據蜕葊集改
卷五十四 第 40b 頁 WYG0497-0766b.png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五十四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