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第 1a 頁 WYG0497-0166a.png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十二
國朝宫室
太和殿之後東西兩廡各三十間正中南嚮者為
中和殿縱廣各三間方檐圓頂金扉瑣牕各二十有四
南北陛各三出東西陛各一出
等謹按凡遇三大節
皇帝先於
卷十二 第 1b 頁 WYG0497-0166b.png

中和殿陞座内閣内大臣禮部都察院翰林院詹事府
各堂官及侍衛執事人員行禮畢然後出御
太和殿恭遇
方澤大祀及祀
太廟
社稷之前一日
皇帝俱於殿内視祝版
親祭
卷十二 第 2a 頁 WYG0497-0167a.png

厯代帝王廟
先師孔子
朝日
夕月亦如之每歳耕籍則於殿内
閱視農器及穀種青箱殿内
皇上御題額曰允執厥中聨云時乘六龍以御天所其
無逸用敷五福而錫極彰厥有常
中和殿之後為
卷十二 第 2b 頁 WYG0497-0167b.png

保和殿九間前陛各三出與
太和殿丹陛相屬殿後陛三成三出北嚮殿左右各一
門左曰後左右曰後右皆三間南嚮前後出陛
等謹按每歳除夕
皇帝御
保和殿筵宴外藩每科朝考新進士翰林院引入殿内
左右列試殿内
皇上御題額曰皇建有極聨曰
卷十二 第 3a 頁 WYG0497-0167c.png

祖訓昭垂我後嗣子孫尚克欽承有永
天心降鑒惟萬方臣庶當思容保無疆殿後陛級迤北
十餘武崇基列陛南嚮者為
乾清門乃
内朝正門謹詳載後卷
協和門東出為
文華殿後為
主敬殿
卷十二 第 3b 頁 WYG0497-0167d.png

等謹按
文華殿門五楹南嚮崇階三出九級内丹陛與露臺相
直臺左右二出陛各十一級
殿制五楹康熙二十二年重建殿内
皇上御題額曰緝熙明徳聨曰道脉相承經籍昭垂千
聖緒心源若接羮墻黙契百王傳屏聨云詎為飾
其貌還因尊所聞東西配殿各五楹東曰
本仁殿西曰
卷十二 第 4a 頁 WYG0497-0168a.png

集義殿後殿五楹是為
主敬殿
凡
經筵之禮以大學士尚書左都御史侍郎學士詹事充
經筵講官滿漢各八人嵗由部疏請得
㫖翰林院列講官名具奏以滿漢各二人分講經書掌
院學士暨直講官擬篇目撰講章奏請
欽定至日黎明鴻臚官設
卷十二 第 4b 頁 WYG0497-0168b.png

御案于
文華殿
御座前南嚮設講案于
御案之南北嚮翰林院官奉講章及進講副本左書右
經各陳于案退記注官四人立西階下東面滿講官暨
侍班之大學士吏部户部禮部尚書侍郎通政使副使
詹事少詹事立丹墀左西面漢講官暨侍班之兵部刑
部工部尚書侍郎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大理卿少卿
卷十二 第 5a 頁 WYG0497-0168c.png

立丹墀右東面糾儀給事中御史各二人鴻臚寺鳴贊
二人立侍班官稍後東西面均南上如衍聖公入
覲恭遇
經筵立于東班之首至時禮部堂官詣
乾清門奏請
御經筵
皇帝御常服乘輿出宫導引扈衞如常儀由後左門出
左翼門至
卷十二 第 5b 頁 WYG0497-0168d.png

文華殿丹陛上降輿入
陞座記注官升西階入立
殿内右楹之西鳴贊升立東西檐下贊排班講官暨侍
班官咸就拜位北面立贊跪叩興行二跪六叩禮畢鴻
臚卿東西各一人引講官暨侍班官分行升自東西階
滿講官由
殿左門之右漢講官由右門之左入立于東西楹之南
東侍班官由左門之左西侍班官由右門之右入立于
卷十二 第 6a 頁 WYG0497-0169a.png

講官後糾儀官隨入立東西隅均東西面北上鴻臚卿
退立于
殿檐下鳴贊贊進講滿漢直講官四人出至講案前東
班西上西班東上行一跪三叩禮復位立滿講官一人
出就案左北面展講章進講四子書畢復位漢講官一
人趨過案左進講如之
皇帝闡發書義宣示臣工講官暨侍班官跪聆畢興又
滿講官一人趨過案右漢講官一人出就案右先後進
卷十二 第 6b 頁 WYG0497-0169b.png

講經義畢
皇帝闡發經義各官跪聆亦如之鴻臚卿引出
殿至丹墀各就拜位立鳴贊贊如初行二跪六叩禮畢
鴻臚卿引講官侍班官仍升東西階入
殿内
賜坐
賜茶儀與常朝同
等謹按向例
卷十二 第 7a 頁 WYG0497-0169c.png

經筵由部疏請今每歳皆先期奉
特㫖舉行届期講臣進講
皇上宣示御論諸臣跪聽行禮畢以次引入
殿内列坐
賜茶自建設
文淵閣
命於閣内
賜茶實稽古之榮遇也
卷十二 第 7b 頁 WYG0497-0169d.png

康熙二十四年定以大學士尚書左都御史學士詹事
由翰林出身者充
經筵講官
雍正三年
諭自古修已治人之道載在經書帝王御宇膺圖咸資
典學我
聖祖仁皇帝天亶聰明而好古敏求六十餘年孜孜不
倦朕幼承
卷十二 第 8a 頁 WYG0497-0170a.png

庭訓時習簡編自即位以來更欲以研經味道之功為
敷政寧人之本顧以亮陰之際未舉經筵今八月二十
三日為釋服之期爾部可擇日舉行經筵典禮欽此
乾隆五年
諭經筵之設原欲敷宣經㫖以獻箴規朕觀近日所進
講章頌揚之辭多而箴規之義少殊非責難陳善君臣
咨儆一堂之意人君臨御天下敷政寧人豈能毫無闕
失正賴以古證今獻可替否庶收經筵進講之益若頌
卷十二 第 8b 頁 WYG0497-0170b.png

美過甚不能實踐躬行反滋朕心之愧此後務剴切敷
陳期有禆於政治學問勿尚鋪張溢美之虚文而無當
於稽古典學之實義欽此
乾隆七年
諭今日舉行經筵典禮禮部據向例以天雨奏請改期
朕思魏文侯將出獵而雨左右不欲行文侯曰吾已與
虞人期矣豈可無一期㑹哉乃往身自罷之夫田獵之
娛尚不以遇雨失期况經筵大典業經祭
卷十二 第 9a 頁 WYG0497-0170c.png

告自應舉行但執事諸臣例應在丹墀内行禮未免衣
冠沾濕著衣雨服列班駕到即入殿進講講畢即奏禮
成其階下行禮殿内賜茶諸儀停止嗣後遇雨皆照此
例欽此
乾隆五年
御製秋日經筵詩 皎日麗中天金風拂細旃右文遵
舊制典學重經筵為進邦家彦爰咨經史詮探淵思汲
古望道未忘筌制事應惟義執中猶在權
卷十二 第 9b 頁 WYG0497-0170d.png

心恒期洞洞志每勵乾乾緬想萬
民上端資百爾賢周行須示我莫漫頌豐年
乾隆八年
御製二月初六日經筵詩 風色雲容淡沲春廣筵鵷
侶列華茵欲衡今古惟時叙藉澡身心與日新别苑漫
傳花似綺甫田喜積屑如銀自慚致治非三五
夢想蕭曹房杜臣
乾隆九年
卷十二 第 10a 頁 WYG0497-0171a.png

御製仲春經筵詩 講席啟文華熙春景物嘉古今學
有别天地徳無涯
内外應非二知行要並加儒臣同坐論不覺日西斜
乾隆十年
御製春季經筵詩 棽麗翠鸞臨文華廣殿深三春開
講幄兩序列朝簪立政思民瘼存誠勵口箴
豈云循典故藉以澡身心黼座風颺徳霞
天旭散陰咨詢交泰陛揖讓萃儒林道岸繄常企文淵
卷十二 第 10b 頁 WYG0497-0171b.png

或可尋研精憶良弼孰與下砭鍼
乾隆十一年
御製仲春經筵詩 晴旭曈曨散曙寒文華廣殿㑹衣
冠從來聖道通參贊況復余衷企治安
心所㑹時原自易學惟行處
始知難寄言魚雅談經侶謾作崇儒故事觀
乾隆十二年
卷十二 第 11a 頁 WYG0497-0171c.png

御製仲春經筵詩 講幄啟芳春文華紫禁闉鵷班分
列進綈几一編陳治道籌教養躬行勉知仁
豈惟遵典故當藉淑心身易簡抽經秘從
容咨席珍擴充還有待夙夜矢䖍寅
乾隆十四年
御製春仲經筵詩 瑞日輝春曉不寒特開廣殿集衣
冠舞干未逮重華徳放馬何期遠服安
小往大來成泰運推人盡已具心官
卷十二 第 11b 頁 WYG0497-0171d.png

申咨魚雅章縫侣莫作崇儒例事
㸔
乾隆十七年
御製春仲經筵詩 間闊經筵意未安東
風廣厦集儒官不惟勤學因時勗要復存羊俾後觀制
事期無適莫見知人更念惠懐難
春卿儀注百寮式詎道從容禮數寛
乾隆十八年
卷十二 第 12a 頁 WYG0497-0172a.png

御製經筵即事詩 清暉玉宇寛廣殿集衣冠要欲分
陰惜寧同舊例㸔繹思還戒頌切已率知難兩論雖言
概吾斯意
未安
乾隆二十一年
御製仲春經筵詩 泉汲靈源蕉剥芽春風又復啟文
華惜陰所重恒於此隔歳猶嫌忽已賖一日萬
幾天命勅性誠明教聖功加
卷十二 第 12b 頁 WYG0497-0172b.png

儒冠采服魚魚者典學虚文莫漫誇
乾隆二十三年
御製仲春經筵詩 書文經訓義揄揚魚雅儒簪列兩
行篤志近思研學問思艱圖易劭農桑
春臺共喜時方鬯廣厦寧惟例舉常周
孔吾師游意切推行獨慙未云遑
乾隆二十四年
御製仲春經筵詩 講學文華例仲春經書次第幾端
卷十二 第 13a 頁 WYG0497-0172c.png

陳夫乾易矣夫坤簡成物知焉成已仁
紬繹從知位中理贊參惟仰至誠神
漫言故事循禮典修業輝光勉日新
乾隆二十五年
御製仲春經筵詩 文華廣殿御香芬啟迪疇咨大雅
羣詎止循名欲求實敢因戢武忘崇文飛潛動植堪觀
化和一慎難總屬君
卷十二 第 13b 頁 WYG0497-0172d.png

畧述㑹
心非逞臆躬行惟是勉尊聞
乾隆二十六年
御製仲春經筵詩 和凝風日仲春初廣殿文華敞碧
疏經解傳詮闡要道衣寛帶博戒虚車人倫物理行仁
義巽養震為濟疾徐詎曰年
年遵典故化民成俗目蒿予
卷十二 第 14a 頁 WYG0497-0173a.png

乾隆二十八年
御製春仲經筵詩 春風東壁啟文軒書蘊經微細討
源自是鴻儒曾有詁孔懐赤子未能言
咸恒實具乾坤體速久惟應天地尊
闡繹詎云循典故欽哉
絜矩箇中存
乾隆二十九年
卷十二 第 14b 頁 WYG0497-0173b.png

御製仲春經筵詩 文華春講集羣英書義經微細討
評四海耕桑因所利萬幾勅毖省其成
詎惟守註毋甚解亦曰尊聞在力行内外交
修非二事隣哉思日贊治平
乾隆三十一年
御製春仲經筵詩 講筵又隔一年春翰
典文華舉令辰緝學詎云循故事樂羣相與集諸臣義
無適莫惟君子福有斂敷厥庶民
卷十二 第 15a 頁 WYG0497-0173c.png

御論聊抒心所㑹斯之未信頌休
頻
乾隆三十二年
御製仲春經筵詩 翰典彬彬舉仲春輪番進講列儒
紳誠明盡性斯先覺盛徳甄心在日新
嚴若要偕經義守同然無取頌聲頻撰良喜
勝常年者兆啟文昌壁値辰
乾隆三十三年
卷十二 第 15b 頁 WYG0497-0173d.png

御製春仲經筵詩 塗艧文華新落工
講筵輝煥柍桭紅時惟
長善春臨仲典以興賢歳舉隆絜矩恕忠籌國治勅幾
競業亮
天工親裁御論抒心㑹
無取都俞稱頌同
乾隆三十四年
御製春仲經筵詩 列筵寧祇禮文崇玩味經書義不
卷十二 第 16a 頁 WYG0497-0174a.png

窮毋自欺惟愼已獨勗胥欽迺亮
天工君臣要在交相儆
心意由來本是同衍聖許教陪講席
黽哉何以繼家風
乾隆三十五年
御製春仲經筵詩 儒臣廣殿共云云何異書齋此樂
羣明物由行述虞舜養賢以及玩周文
兩行玉椀分茶味一對金鑪裊篆紋
卷十二 第 16b 頁 WYG0497-0174b.png

勗在聞知致高大詎惟典故取斯勤
乾隆三十八年
御製春仲經筵詩 師古仍惟舊典式清書漢語各分
曹龍香近
䕶黄帷案鷺序雙排綵袖袍
好惡同民可不愼酢酬慮善敢從慆
講筵謾擬頌崇學並進知行勉正
勞
卷十二 第 17a 頁 WYG0497-0174c.png

乾隆三十九年
御製春仲經筵詩 朶殿彬彬羣彦羅右文大典舉春
和兩題著論寧勞我一例輟為奚示他後獲先難詮以
獨功崇業廣解休訛
載咨朗誦篇章者
頌語漫陳願琢磨
乾隆四十年
御製二月六日經筵作 輕雲釀雪仲春和廣厦談經
卷十二 第 17b 頁 WYG0497-0174d.png

儒彦羅詎曰崇文循典故欲因體道互研磨新民要在
於修已惠我還須勿問他殿
後文淵將建閣待成
四庫貯書多
乾隆四十一年
御製春仲經筵詩 經年講席一躬臨龍䄂儒臣喜盍
簪日麗風和春藹吉
周書魯語義抽尋撫民時
卷十二 第 18a 頁 WYG0497-0175a.png

切不足志勑已惟懐無逸心後閣文淵新慶洽
俾觀合有共賡吟
乾隆四十四年
御製春仲經筵詩 經筵兩歳闕臨諸撫帙猶然意戚
予況閲大祥
應講習相將精義繹經書先勞勞更期無倦上下下斯
光有餘
卷十二 第 18b 頁 WYG0497-0175b.png

著論聊因抒己見盈廷咨
爾莫虚譽
等謹按節年恭逢
經筵俱有
御製詩謹繹有關紀述事實者恭載卷内餘不備録
文華殿之東為
傳心殿中祀
卷十二 第 19a 頁 WYG0497-0175c.png

皇師
帝師
王師
先聖
先師殿之前為
景行門
等謹按
傳心殿東西設兩角門北嚮者五楹為治牲所南嚮者
卷十二 第 19b 頁 WYG0497-0175d.png

三楹為
景行門院東井亭一
殿五楹其後祝版房三楹
神厨三楹再後直房五間
殿内祀
皇師伏羲氏
皇師神農氏
皇師軒轅氏
卷十二 第 20a 頁 WYG0497-0176a.png

帝師陶唐氏
帝師有虞氏
王師夏禹王
王師商湯王
王師周文王
王師周武王均正位南嚮
先聖周公東位西嚮
先師孔子西位東嚮每歳
卷十二 第 20b 頁 WYG0497-0176b.png

皇帝御經筵先遣官祇告惟乾隆六年仲春
經筵
上親詣
傳心殿行禮
文華殿之後為
文淵閣
等謹按明代置文淵閣其地在内閣之東規制
庳陋又所儲書帙僅以待詔典籍等官司其事職
卷十二 第 21a 頁 WYG0497-0176c.png

任既輕散帙多有逮末葉而其制盡廢遺址僅有
存矣
本朝定制以文淵閣為大學士兼銜第仍其名而未議
建設之地乾隆三十九年
命于
文華殿後規度方位所宜創建
文淵閣用貯四庫書籍凡三萬六千册復
諭令仿宋時三館秘閣官制自大學士以下置領閣事
卷十二 第 21b 頁 WYG0497-0176d.png

二員總司典掌提舉一員用資管理直閣事六員
司典守釐輯之事校理十六員分司註册㸃驗檢
閱八員隨時㸃閱其閣内收發宿直諸職于内府
司員筆帖式内分派掌管煌煌乎館閣之宏規文
明之盛治矣至同時並建者則有
圓明園之文源閣
避暑山莊之文津閣皆仿浙省范氏天一閣之制崇構
而鼎峙焉凡以攬勝蓬山珍儲秘籍為伊古以來
卷十二 第 22a 頁 WYG0497-0177a.png

所未有兹按
文淵閣制凡三重上下各六楹層階兩折而上瓦用青
緑色閣前甃方池跨石梁一引
御河水注之閣東恭立
皇上御製文淵閣記碑亭閣内設
寳座恭懸
御書額曰滙流澄鑑聨曰薈萃得殊觀象闡先天生一
靜深知有本理賅太極函三又聨曰璧府古含今
卷十二 第 22b 頁 WYG0497-0177b.png

藉以學資主敬綸扉名副實詎惟目仿崇文又聨
曰插架牙籖照今古開編雲氣吐芳芬皆
皇上御書閣後叠石為假山山後垣門一北嚮門外稍
東設直房數楹為直閣諸臣所居恭遇
經筵進講畢
聖駕親臨
賜茶于殿内自乾隆四十一年始遂為定制
乾隆四十一年六月初一日奉
卷十二 第 23a 頁 WYG0497-0177c.png

上諭昨四庫館進呈裒集永樂大典散篇内有麟臺故
事一編為宋待制程俱撰具詳當時館閣之制所載典
掌三館秘閣書籍以執政領閣事又有直秘閣秘閣校
理等官頗稱賅備方今蒐羅遺籍彚為四庫全書每輯
錄奏進朕親披閱釐正特于文華殿後建文淵閣弆之
以充策府而昭文治淵海縹緗蔚然稱盛第文淵閣國
朝雖為大學士兼銜而非職掌在昔並無其地兹既崇
構鼎新琅圅環列不可不設官兼掌以副其實自宜酌
卷十二 第 23b 頁 WYG0497-0177d.png

衷宋制設文淵閣領閣事總其成其次為直閣事同司
典掌又其次為校理分司註册㸃驗所有閣中書籍按
時檢曝雖責之内府官屬而一切職掌則領閣事以下
各任之于内閣翰詹衙門内兼用其每銜應設幾員及
以何官兼充著大學士會同吏部翰林院定議列名具
奏候朕簡定令各分職繫銜將來即為定額用垂久遠
至于四庫所集多人間未見之書朕勤加採訪非徒廣
金匱石室之藏將以嘉惠藝林啟牖後學公天下之好
卷十二 第 24a 頁 WYG0497-0178a.png

也惟是鐫刻流傳僅什之一而抄錄儲藏者外間仍無
由窺覩豈朕右文本意乎翰林原許讀中秘書即大臣
官員中有嗜古勤學者並許告之所司赴閣觀覽第不
得携取出外致有損失其如何酌定章程並著具議以
聞
御製大淵閣記 國家荷
天庥承
佑命
卷十二 第 24b 頁 WYG0497-0178b.png

重熙累洽同軌同文所謂禮樂百年而後興此其時也
而禮樂之興必藉崇儒重道以㑹其條貫儒與道匪文
莫闡故予蒐四庫之書非徒博右文之名盖如張子所
云為
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絶學為萬世開太平
胥于是乎繫故乃下明詔勅岳牧訪名山搜秘簡并出
天祿之舊藏以及世家之獨弆於是浩如淵海委若邱
山而總名之曰四庫全書盖以古今數千年宇宙數萬
卷十二 第 25a 頁 WYG0497-0178c.png

里其間所有之書雖夥都不出四庫之目也乃掄大臣
俾總司命翰林使分校雖督繼晷之勤仍予十年之暇
夫不勤則玩日愒時有所不免而不予之暇則又恐欲
速而或失之疎略魯魚亥豕因是而生語有之凡事豫
則立書之成雖尚需時日而貯書之所則不可不宿構
宫禁之中不得其地爰于文華殿後建文淵閣以待之
文淵閣之名始于勝朝今則無其處而内閣大學士之
兼殿閣銜者尚存其名兹以貯書所為名實適相副而
卷十二 第 25b 頁 WYG0497-0178d.png

文華殿居其前乃歳時經筵講學所必臨于以枕經葄
史鏡已牖民後世子孫奉以為家法則予所以繼繩
祖考覺世之
殷心化育民物返古之深意庶在是乎庶在是乎閣之
制一如范氏天一閣而其詳則見于御園文源閣之記
乾隆四十一年
御製題文淵閣 每歳講筵舉研精引席珍文淵宜後
峙主敬恰中陳四庫庋藏
卷十二 第 26a 頁 WYG0497-0179a.png

待層樓結構新肇功始昨夏斷手逮今春經史子集富
圖書禮樂彬寧惟資汲古端以勵修身巍煥觀誠美經
營愧亦頻綸扉相對處頗覺叶名循
乾隆四十四年
御製經筵畢臨文淵閣有作 文淵咫尺近文華禮蕆
經筵此賜茶新署冰銜
協名實
卷十二 第 26b 頁 WYG0497-0179b.png

待藏四庫煥雲霞次排雖畢事求覈
檢校宜精
期與賒佇遲功成開慶晏木天佳話更堪誇
乾隆四十七年
御製經筵畢文淵閣賜宴以四庫全書第一部告成庋
閣内用幸翰林院例得近體四律首章即叠去嵗詩韻
長律昨春示程督
卷十二 第 27a 頁 WYG0497-0179c.png

迅成膏晷竟前移書多二酉本難究歳始浹旬原
弗遲庫四羣欣瞻有蕆奉三我自凛無私繁於永樂醇
於典
嘉矣儒臣善副期 百年
卷十二 第 27b 頁 WYG0497-0179d.png

禮樂合興哉禮樂原從經史來溯此津源淵已得
述兹言行徳猶該共殷劉向校書志寧數相如獻
賦材諸子雖曾預董事
祗當二宋速賔陪
丙申髙閣秩干歌今喜書成鄴架羅宋
輯明修彼有為
卷十二 第 28a 頁 WYG0497-0180a.png

重熙累洽此無他
較其三萬猶富矣即此十年詎久麽鼓瑟吹笙筐將是
慶兹日麗與風和 從來舉事待時節四庫修書未
預籌癸巳經營謂遲也
卷十二 第 28b 頁 WYG0497-0180b.png

壬寅慶落可歌不副吾志矣志誠愜勵
我為哉為正悠迴憶四章吟翰苑即今宴祗一人留
等謹按
文淵閣
卷十二 第 29a 頁 WYG0497-0180c.png

御製詩謹繹有關紀述事實者恭載卷内餘不備録
卷十二 第 29b 頁 WYG0497-0180d.png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