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 1a 頁 WYG0497-0072a.png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四
世紀
增宣和四年春正月金破遼中京遼主北走二月遼人
立燕王淳為帝金遣人來約夾攻命童貫為河北河東
路宣撫使屯兵於邉以應之且招諭幽燕六月兵敗遂
詔班師秋七月王黼以耶律淳死復命童貫蔡攸治兵
以河陽三城節度使劉延慶為都統制
卷四 第 1b 頁 WYG0497-0072b.png

原宣和四年九月己卯郭藥師以涿州來降以其軍八
千隸劉延慶為鄉導癸未遼蕭后遣使納欵稱臣
等謹按宋史徽宗紀九月己卯遼將郭藥師等
卷四 第 2a 頁 WYG0497-0073a.png

以涿易二州來降九朝編年備要但云以涿州來
降未免脫漏
卷四 第 2b 頁 WYG0497-0073b.png
卷四 第 3a 頁 WYG0497-0073c.png
卷四 第 3b 頁 WYG0497-0073d.png

原賜涿易八州名改燕京為燕山府
原改燕京為燕山府又改郡曰廣陽節度曰永清軍
原宣和四年十月劉延慶議入燕之䇿郭藥師進曰遼
四軍以全師抗我燕山可搗虛而入宜選輕騎由固安
渡盧水至安次徑赴燕城可得也乃命趙鶴夀等夜半
渡河銜枚倍道至三家店駐軍次日藥師遣甄五臣領
常勝軍五千人雜郊民奪迎春門以入大軍繼至陣于
卷四 第 4a 頁 WYG0497-0074a.png

憫忠寺
原郭藥師遣人諭蕭后降不從合戰至晩不解蕭幹亟
來救或告藥師城外塵起必有救兵至諸將皆謂劉延
慶遣兵來助登髙望之則燕王冢上立四軍旗矣四軍
兵自南門入人皆死鬬藥師屢敗奔門不得出盡棄馬
縋城而下還者數百騎而已
原蕭幹者本奚人番名庫哩布常統遼渤海奚漢兒四
色軍馬故號四軍大王
卷四 第 4b 頁 WYG0497-0074b.png

原是時偏師雖入燕城大軍屯盧溝未動延慶聞燕城
復失又琉璃河䕶糧將王淵亦陷于賊求自遁之計召
諸將諭以糧餉不繼不即引還久恐生變次日燒營及
輜重奔還師大潰
增天輔五年十二月蕭后既敗延慶獻捷于金奉表稱
藩請和國主不許自媯儒二州進兵抵居庸闗遼人棄
闗走時馬擴隨行國主謂擴曰遼疆土我得十九矣止
燕京數州之地留與汝家我與大軍三面掩之令汝家
卷四 第 5a 頁 WYG0497-0074c.png

俯拾亦不能取是月至居庸闗
原劉延慶既潰阿古達以全師自居庸闗入四軍大王
奉蕭后由松亭闗遁
補蕭后聞居庸失險夜半率老幼出城聲言劄野寨迎
敵其實避竄宰相左企弓以下拜辭于門外后諭曰國
卷四 第 5b 頁 WYG0497-0074d.png

難至此我親統大軍盡死一戰為社稷計勝則再與卿
等相見萬一失利則誓死于陣前卿等善全合境人民
無使濫被殘害遂泣下后行五十里金遊騎已逼城左
企弓集百官共議議未定統軍副使蕭一信開啟夏門
放入洛索貝勒軍登城遣先被獲知宣徽北樞密院事
韓秉傳令不殺一人催促文武百僚耆老僧道出丹鳳
門毬場内投降阿古達戎服生萬勝殿皆拜服罪蕭后
行至松亭闗議所住達什林牙欲歸天祚四軍大王蕭
卷四 第 6a 頁 WYG0497-0075a.png

幹欲就奚王府立國于是遼奚軍列陣相拒而分矣
補宣和五年二月乙酉朔金遣趙良嗣過盧溝河即焚
橋梁次舍
卷四 第 6b 頁 WYG0497-0075b.png

原宣和五年夏四月金人來歸燕京六州
原燕山之地易州西北乃金坡闗昌平之西乃居庸闗
順州之北乃古北口景州東北乃松亭闗平州之東乃
渝闗凡此數闗一夫禦之可以當百朝廷之割地若得
諸闗則燕山之境可保矣然闗内之地平灤營三州自
後唐為契丹所陷後改平州為遼興府以營灤二州𨽻
之號為平州路至石晉之初耶律徳光又得燕山檀順
景薊涿易諸郡建燕山為燕京以轄六郡號為燕京路
卷四 第 7a 頁 WYG0497-0075c.png

而與平州自成兩路朝廷始議割地但云燕雲兩路而
已初謂燕山之路盡得闗内之地殊不知闗内之平州
與燕山異路也由是破遼之後金人復得平州路金既
據平州故沃哩布自平州入侵此則當時議割燕雲不
明地理之誤也
增朝廷以金人將歸燕謀帥臣守之左丞王安中請行
王黼贊于帝遂授安中燕山府路宣撫使知燕山府郭
藥師為檢校少保同知府事詔藥師入朝禮遇甚厚
卷四 第 7b 頁 WYG0497-0075d.png

等謹按宋史徽宗紀及宰相表皆作宣和五年
卷四 第 8a 頁 WYG0497-0076a.png

正月辛酉以王安中為慶逺軍節度使河北河東
宣撫使北盟會編作靜難軍并遺去河東二字
補童貫差姚平仲康隨王環等各帶人馬起發交割燕
京次差李嗣本為前軍以种師中楊可世為中部遣郭
藥師領常勝軍自新城入固安貫與蔡攸建旌纛鳴鼓
吹笙以大軍次之嗣本至盧溝橋金人猶駐燕京是日
師中等營料石岡可世督嗣本渡河金主與阿克善等
卷甲移竈退舍三十里日晡嗣本提兵入城師中可世
卷四 第 8b 頁 WYG0497-0076b.png

相繼入燕
卷四 第 9a 頁 WYG0497-0076c.png

增幽州宣和間合兵攻遼五年有其地領縣九薊幽都
廣平潞武清永清安次良鄉昌平涿州置縣五范陽歸
義固安新昌新城順州領縣二賔義懷柔
卷四 第 9b 頁 WYG0497-0076d.png

補五月乙巳詔以童貫克復燕山府封廣陽郡王
卷四 第 10a 頁 WYG0497-0077a.png

補宣和七年十一月丙戌沃哩布自平州起兵侵燕山
原宣和七年十二月沃哩布侵燕山郭藥師率麾下兵
四萬又起涿易州兵三萬戰于潞縣藥師大敗引數騎
走至燕山伏壯士于後園擒守臣蔡靖及兵將官降于
金燕山諸郡皆陷
卷四 第 10b 頁 WYG0497-0077b.png

補金太祖天輔元年十二月宋遣登州防禦使馬政來
聘請石晉時陷入遼漢地二年正月遣索多報聘于宋
所請之地與宋夾攻得者有之本朝自取不在分割之
議三年六月宋遣馬政及其子宏來聘四年二月宋遣
趙良嗣以書來議燕京西京之地七年正月宋復遣趙
卷四 第 11a 頁 WYG0497-0077c.png

良嗣來議燕京西京地答書如初約合攻隨得者有之
今自我得理應有報良嗣言奉命若得燕京即納銀絹
二十萬匹綾二萬匹以代燕地之租稅二月宋復遣趙
良嗣來定議加嵗幣代燕地租稅并議畫疆遣使置𣙜
場癸卯遣貝勒尼楚赫道喇報聘于宋許以武應朔蔚
奉聖歸化儒媯等州其於西北一帶接連山川及州縣
不在許與之限戊申詔平州與宋使一同分割所與燕
京六州之地三月宋使盧益趙良嗣馬宏以誓書來四
卷四 第 11b 頁 WYG0497-0077d.png

月復誓書于宋太宗天會三年六月遣李用和等以滅
遼告慶于宋十月詔諸將伐宋十二月宗望敗宋兵于
白河遂取燕山州縣
補宗望至三河破郭藥師兵四萬五千于白河布希敗
宋兵三千于古北口郭藥師降遂取燕山府
卷四 第 12a 頁 WYG0497-0078a.png
卷四 第 12b 頁 WYG0497-0078b.png
卷四 第 13a 頁 WYG0497-0078c.png

增天會三年尼堪與沃哩布同取燕山留蔡靖守燕
増中都路大興府天會七年析河北為東西路時屬河
北東路貞元二年更今名縣十大興宛平安次漷隂永
清寶坻香河昌平武清良鄉
原廢帝築燕京改名曰永安以析津府為大興府
補岐王亮弑主自立改元天徳内使梁漢臣本宋内侍
卷四 第 13b 頁 WYG0497-0078d.png

進曰燕京自古霸國虎視中原為萬世之基陛下宜修
燕京時復巡幸遂納其言差漢臣充修燕京大内正使
孔彦舟為副使自天徳四年起至貞元元年畢工以燕
京為中都擇日遷燕山府
原海陵煬王天徳三年三月詔尚書右丞張浩等増廣
卷四 第 14a 頁 WYG0497-0079a.png

燕城建宫室四月詔遷都燕京有司圖上燕城宫室制
度營建隂陽五姓所宜海陵曰國家吉凶在徳不在地
使桀紂居之雖卜美地何益使堯舜居之何用卜為
原海陵貞元元年定都以燕乃列國之名不當為京師
號遂改為聖都尋改中都
增貞元元年二月庚申上自中京如燕京三月辛亥至
燕京乙卯以遷都詔中外改元貞元
卷四 第 14b 頁 WYG0497-0079b.png

等謹按大金國志作天徳四年遷都于燕考金
卷四 第 15a 頁 WYG0497-0079c.png

史帝紀貞元元年二月始遷都大金國志誤也
原元太祖十年克燕初為燕京路總管大興府太宗七
年置版籍世祖至元元年中書省臣言開平府闕庭所
在加號上都燕京分立省部亦乞正名遂改中都其大
興府仍舊四年始于中都之東北置今城而遷都焉九
年改大都十九年置留守司
補甲戌二月太祖斂兵圍中都金主大懼獻公主請和
太祖許納之又進金銀繒幣各萬餘兩匹
卷四 第 15b 頁 WYG0497-0079d.png

增至元元年八月劉秉忠請定都于燕主從之詔營城
池及宫室仍號為中都
原至元二十年崔彧上疏言大都非如上都止備巡幸
不應立留守司宜置總管府
原至元二十一年置大都路總管府
增陞總管府為都總管府仍以大興宛平為附郭
原元領大興府一通薊涿霸䧺易保遂安肅檀順州十
一辛丑年割出雄易保遂安肅五州立順天路後又省
卷四 第 16a 頁 WYG0497-0080a.png

安次縣為東安州固安縣為固安州漷隂縣為漷州以
香河武清二縣𨽻于漷以雄易二州並來屬遂領涿霸
通薊漷雄易檀順東安固安州十一至元二十三年割
出雄易二州屬保定今領府一州九
等謹按元史地理志大都路所屬尚有龍慶州
即金之縉山縣本屬上都路延祐三年升縉山為
龍慶州領懷來一縣𨽻大都路元混一方輿勝覽
不載當有脫誤
卷四 第 16b 頁 WYG0497-0080b.png

原元世祖定大興府為大都開平府為上都每年四月
迤北草青則駕幸上都避暑頒賜於其宗戚馬亦就水
草八月草將枯則駕回大都雖每嵗往來於兩都間他無
巡狩之事山岳河海惟遣使致祭别無封禪繁縟之禮
也
卷四 第 17a 頁 WYG0497-0080c.png

原洪武元年八月大將軍信國公徐達副將軍鄂國公
常遇春偏將軍傅友徳康茂才薛顯等克元都師至齊
化門將軍尹堅執長刀突陣生擒元金虎符兩將元兵
辟易遂命將填壕登城而入
原詔改元都為北平府設北平行中書省并置燕山大
興永清等六衛𨽻兵三萬命指揮副使孫興祖華雲龍
兼北平行省叅知政事守之
卷四 第 17b 頁 WYG0497-0080d.png

原洪武二年三月置北平等處行中書省治北平府八
月置燕山都衛與行中書省同治
原二年九月大將軍徐達改故元都安貞門為安定門
健徳門為徳勝門是月置大都督分府于北平十月以
北平府𨽻山東
等謹按明史地理志洪武元年十月以北平府
屬山東行省二年三月仍改屬北平
卷四 第 18a 頁 WYG0497-0081a.png

增八年改都衛為北平都指揮使司
原九年革行省設承宣布政使司
原十三年三月燕王之國
卷四 第 18b 頁 WYG0497-0081b.png

原建文元年秋七月燕府靖難兵起夜攻下九門都指
揮使馬宣巷戰不勝走薊州俞瑱走居庸闗都督宋忠
帥師次居庸闗退保懷來通州衛指揮房勝遵化衛指
揮蔣玉密雲衛指揮鄭亨各以城叛降燕
原十月李景隆徴兵諸路合五十萬引兵渡盧溝橋遂
圍北平築九壘于九門又結九營于鄭村壩景隆攻麗
正門幾破城中婦女並乘城擲瓦石景隆令不嚴驟退
北平守益堅
卷四 第 19a 頁 WYG0497-0081c.png

原十一月景隆遣都督陳暉領哨騎渡白河燕王率精
騎薛禄等逆擊之暉敗乃率精銳攻一營盡殱之連攻
七營遂逼景隆營景隆不能支宵遁
原永樂元年正月禮部尚書李至剛等言自昔帝王或
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統其于肇迹之地
皆有升崇竊見北平布政司實皇上承運興王之地宜
遵太祖髙皇帝中都之制立為京都制曰可其以北平
為北京
卷四 第 19b 頁 WYG0497-0081d.png

原改北平府為順天府
增永樂元年正月建北京於順天府稱為行在二月罷
北平布政使以所領直𨽻北京行部罷北平都指揮使
司以所領直𨽻北京留守行後軍都督府順天府領州
五縣二十二大興宛平良鄉固安永清東安香河通州
三河武清漷縣寶坻霸州文安大城保定涿州房山昌
平州順義懷柔密雲薊州玉田豐潤遵化平谷
原四年閏七月淇國公邱福等請建北京宫殿備巡幸
卷四 第 20a 頁 WYG0497-0082a.png

原十四年十一月復詔羣臣議營建北京先是車駕至
自北京工部奏請擇日興工上以營建事重乃命文武
羣臣復議于是公侯伯五軍都督及在京都指揮指揮
等官上疏曰臣等竊惟北京河山鞏固水甘土厚民俗
惇樸物産豐富誠天府之國帝王之都也皇上營建北
京為子孫帝王萬世之業比年車駕巡狩四海㑹同人
心恊和嘉瑞駢集天運維新實兆于此矧河道疏通漕
卷四 第 20b 頁 WYG0497-0082b.png

運日廣商賈輻輳財貨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京師天下
軍民樂于趨事揆之天時察之人事誠所當為而不可
緩伏乞上順天心下從民望早勅所司興工營建天下
幸甚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等衙門尚書
都御史等官復上疏曰伏惟北京聖上龍興之地北枕
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
勝誠帝王萬世之都昔太祖髙皇帝削平海宇以其地
分封陛下誠有待于今陛下嗣太祖之位即位之初
卷四 第 21a 頁 WYG0497-0082c.png

嘗陞為北京而宫殿未建文武羣臣合詞奏請己䝉俞
允所司掄材川廣官民樂于趨事良材大木不勞而集比
年聖駕巡狩萬國來同民物阜成禎祥協應天意人心
昭然可見然陛下重于勞民延緩至今臣等竊惟宗社
大計正陛下當為之時況今漕運已通儲蓄充溢材用
具備軍民一心營建之辰天實啟之伏乞早賜聖斷勅
所司擇日興工以成國家悠久之計以副臣民之望上
從之
卷四 第 21b 頁 WYG0497-0082d.png

增十八年九月詔自明年改京師為南京北京為京師
十一月以遷都北京詔天下十二月北京郊廟宫殿成
原北京營建凡廟社郊祀壇場宫殿門闕規制悉如南
京而髙敞壯麗過之復于皇城東南建皇太孫宫東安
門外建十五邸通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自永樂十五
年六月興工至十八年冬告成詔曰開基創業興王之
本為先繼體守成經國之宜尤重昔朕皇考太祖髙皇
卷四 第 22a 頁 WYG0497-0083a.png

帝受天明命建都江左以肇邦基肆朕纘承大統惟懷
永圖眷兹北京實為都㑹地勢雄偉山川鞏固四方萬
國道里適均惟天意之所屬實卜筮之攸同乃倣古制
徇輿情立兩京置郊社宗廟創建宫室上以紹皇考太
祖髙皇帝之先志下以開子孫萬世之宏規且于巡狩
駐守實有便焉爰自營建以來天下軍民樂于趨事天
人協贊景貺駢臻今工已告成選十九年正月朔旦御
奉天殿朝百官誕新治理用致雍熙於戲天地清寧衍
卷四 第 22b 頁 WYG0497-0083b.png

宗社萬年之福山河綏靖隆古今全盛之基乃命禮部
正北京為京師不稱行在
原洪熙元年三月命諸司在北京者仍加行在二字
原正統六年八月浙江寧波府知府鄭珞言國家肇建
兩京合于古制自太宗皇帝定鼎北京以來四聖相承
正南面而朝萬方四十年于兹矣而諸司文移印章尚
仍行在之稱名實未當請正名京師其南京諸司宜改
卷四 第 23a 頁 WYG0497-0083c.png

曰南京某府某部于理為得是年十一月朔上御奉天
殿大赦天下改給兩京文武衙門印北京諸衙門去行
在二字南京諸衙門増南京二字
等謹按自遼建南京于幽州金元二代遞加増
廓明永樂中復營建都城至正統始定居之而當
時既棄朶顔三衛塞垣以外皆為甌脫于控馭之
模未免于陋隘也我
卷四 第 23b 頁 WYG0497-0083d.png

國家統一函夏定鼎建都㑹歸有極
皇上纘承
列聖之緒神武布昭聲靈有赫塞外諸藩俱為屏翰西
濛北漠咸𨽻版圖而
京師實居萬國之中四表來同八維奉朔川流雲集
道里咸均控制宏規實為亘古所未有于以膺
景命而鞏丕基苞桑永固之業垂慶于億萬斯年矣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四
卷四 第 24a 頁 WYG0497-0084a.png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四舉正
王安中罷尚書左丞條原書尚誤作中今按宰輔編
年録改
二年正月原書正誤作四今按金史交聘表改
張通古原書古誤作左今按大金國志改
燕京路原書京誤作市今按元史改
卷四 第 24b 頁 WYG0497-0084b.png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四舉正
卷四 第 25a 頁 WYG0497-0084c.png

原書世紀門節刪附記
唐庚諭幽燕檄條節十字
郭藥師初以武勇四軍薦條節四十七字
郭藥師者渤海鐵州人條節五十一字
蕭容韓昉至䧺州條節五字
金既破遼條節廿八字
阿古達師自居庸闗入條節三十字
燕山之地條節十七字
卷四 第 25b 頁 WYG0497-0084d.png

金人用阿克善計條刪
燕地號沃壤條節十四字
宣和將伐燕條節八十二字
幽州之地條節七字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四節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