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 1a 頁 WYG0497-0038a.png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一
星土
臣等謹按自周禮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而
後世之言分野者或以中宫斗杓或以二十八宿
或以天市垣或以五星至唐一行則又創為山河
兩戒之說衆議紛繁立論各殊按唐杜佑分野議
謂以國之分野上酌天象始於周季然其可疑者
卷一 第 1b 頁 WYG0497-0038b.png

如周敬王魯哀公之時吳為越所滅其後六十九
年始命韓趙魏為諸侯又十七年三國始分晉地
又五十六年越為楚滅當吳未亡時列國尚有數
十韓魏趙又未為諸侯自呉滅至分晉凡八十八
年時既不同何以預分十二國之躔次乃班固漢
書地理志皇甫謐帝王世紀則分區域以配星躔
取不同時之十二國强配之實所未審又如房星
為宋分野東平須昌夀張屬焉然其地在濟東屬
卷一 第 2a 頁 WYG0497-0039a.png

魯本非宋分又如星紀躔次為吳越分野然星紀
在於東北而吳越實在東南至其地分則或多或
少鶉首極多鶉火極狹盖甘石之書本由假托後
人附會益屬支離鄭康成有言九州分野之書既
亡後世堪輿所言易渉於誕是以星分域漢時已
疑之矣朱彛尊原書宗志書之例廣為引據列星
土於卷首亦沿襲前人之説今仍存其舊本而于
徴引脫略之處更採諸書以廣其未備焉
卷一 第 2b 頁 WYG0497-0039b.png

原北斗七星是謂帝車運乎中央而臨制四方六曰開
陽亦曰應星主木主燕
臣等謹按史記隋書及通志亦作開陽星經及宋
天文志作闓陽又按博雅旋為冀州開陽為梁州
臣等又按朱彜尊原書所載如斗宫天市垣二十
八宿山河兩戒五緯諸家之說徴引既多叙次未
免舛雜今詳加釐正分門𩔖叙其靈徴則附于卷
末云
卷一 第 3a 頁 WYG0497-0039c.png

增北斗七星石氏云五主燕隋志六主燕
増劉昭後漢書補注璇璣者北極星也玉衡者斗九星
也八為幽州按春秋緯二冀州
增中宫七星五主土主燕
原玉衡第八星主幽州常以五寅日候之
原壬燕趙亥燕代
増戍趙亥燕
等謹按淮南子及博雅載戌趙亥燕與漢天文
卷一 第 3b 頁 WYG0497-0039d.png

志互異或以其犬牙相錯相近之土兼言之也
原天市垣二十二星東西列各十一星其東垣南第三
星曰燕
等謹按星經天市圖第二星為燕與宋兩朝天
文志互異
増天市垣古歌曰燕連南海盡屬宋西歌曰南海與燕
為雁行
増天市垣二十二星左藩燕
卷一 第 4a 頁 WYG0497-0040a.png

原楚南一星曰燕有變動以其國占之
增十二國十六星在須女南隋志楚南一星曰燕按今
監中圖韓東南一星曰燕
增天市垣燕一星在楚星南
原蒼龍七宿有尾有箕氐胸房腹箕所糞也
原尾九星如鈎蒼龍尾箕四星形狀如簸箕
增西歌曰接心是尾九㸃曲卓如衣角飄風前箕星有
四明相等大口如箕正向西
卷一 第 4b 頁 WYG0497-0040b.png

増尾亦為九子星箕亦曰天津一曰天雞
補尾為九子箕為敖客
補尾有七星形如蠍尾箕有四星形如牛角
補箕尾之間謂之九江口
増宋均云尾屬後宫塲故得兼子子必九者取尾有九
星也元命苞云尾九星箕四星為後宫之塲也
増宋均云箕以簸揚調弄為象又受物有去之來之之
象也詩云維南有箕載翕其舌又詩緯云箕為天口主
卷一 第 5a 頁 WYG0497-0040c.png

出氣是箕有舌象讒言故詩曰哆兮侈兮成是南箕為
敖客行請謁也
増尾箕尾為析木之津於辰在寅燕之分野尾九星為
後宫亦為九子星近心第一星為后妃次三星並為次
三嬪末二星為妾箕主八風亦后妃之府也
原箕星散為幽州分為燕國
原箕尾為燕
増星部地名尾箕燕
卷一 第 5b 頁 WYG0497-0040d.png

増尾箕幽州
増燕故治今上漁陽右北平遼東莫郡幽州也
増燕星得尾箕
原漢永元銅儀尾十八度開元游儀景祐測驗同永元
銅儀箕十度景祐測驗同開元游儀十一度
原尾漢太初厯洛下閎所測十八度宋皇祐所測十九
度崇寜所測十九度少元授時厯郭守敬所測十九度
十分箕太初厯十一度皇祐所測十度元豐所測十一
卷一 第 6a 頁 WYG0497-0041a.png

度崇寜所測十度半授時厯所測十度四十分
増分度尾十八箕十一四分一
増尾十八度箕十一度
増尾十星十八度箕四星九度
增尾宿一黄道經度十一宫一十度五十四分黄道緯
度南一十五度等四箕宿一黄道經度十一宫二十六
度五十分黄道緯度南六度五十六分等三
増尾宿一赤道經度十一宫六度四十二分赤道緯度
卷一 第 6b 頁 WYG0497-0041b.png

南三十六度五十七分箕宿一赤道經度十一宫二十
六度二十一分赤道緯度南三十度二十三分
等謹按厯代以來測量恒星分度但就本宿所
離推刻未有以黄道赤道為之析其經度之毫髪
者是以逺自漢太初厯下至元明司天諸家互有
濶狹多寡之殊異我
朝
聖祖仁皇帝御製厯象考成一書用黄赤經緯互推乃
卷一 第 7a 頁 WYG0497-0041c.png

得二十八宿度分之凖兹載尾箕分星具列其數
於下於以仰見天道至精法益詳盡蔑以加矣
增尾箕康熙壬子年赤道積度尾一十九度九分箕一
十度三十六分黄道積度尾一十五度三十六分箕九
度二十分
原劉向言地分燕地尾箕之分野也自尾四度至斗六
度謂之析木之次燕之分也
原自尾十度至斗七度百三十五分而終曰析木之次
卷一 第 7b 頁 WYG0497-0041d.png

於辰在寅謂之攝提格於律為應鐘斗建在亥今燕分
野
等謹按帝王世紀作自尾十度至斗七度漢書
作危字誤今改正
原陳卓謂尾箕燕幽也自尾十至南斗十一費直謂起
尾九蔡邕謂起尾四
増尾九星去極一百二十七度半箕四星距西北星去
極一百二十一度半
卷一 第 8a 頁 WYG0497-0042a.png

原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為析木於辰在寅燕之分
野屬幽州陳卓范蠡鬼谷先生張良諸葛亮譙周京房
張衡並云尾箕燕幽州上谷入尾一度漁陽入尾三度
右北平入尾七度涿郡入尾十六度廣陽入箕九度
増北京之北平府尾箕分涿通薊三州皆尾分
原尾箕析木津也初尾七度中箕五度終南斗八度
卷一 第 8b 頁 WYG0497-0042b.png

原幽州星分尾箕涿州星分尾宿十六度薊州星分尾
宿三度霸州星分箕尾燕州星分尾斗
增尾箕析木之次也寅初起尾七度二千七百五十二
十一少中箕星五度三百七十六十七終斗八度其分
野河間涿郡廣陽國及上谷漁陽古之北燕
原宛平大興良鄉尾一度通州三河武清尾二度昌平
順義宻雲懐柔尾三度涿州房山霸州文安尾四度豐
潤玉田薊州保定尾五度遵化平谷尾七度
卷一 第 9a 頁 WYG0497-0042c.png

増漢書地理志燕地尾箕分野也今薊州通州南得涿
郡之易今州容城今縣范陽在今易州故安在今易州
涿州今州良鄉今縣及渤海之安次今東安縣
原尾箕星曰析木宫曰人馬時曰寅州曰幽
原第五尾四足箕四足斗一足在寅嵗星位焉其神如
弓故曰人馬宫
増寅為析木燕之分自尾十度至斗十一度
原析木謂之津箕斗之間漢津也
卷一 第 9b 頁 WYG0497-0042d.png

原析别水木以箕斗之間是天漢之津也
原析木之津劉炫謂是天漢即天河也在箕斗二星之
間箕在東方木位斗在北方水位分析水木以箕星為
隔隔河須津梁以渡故謂此次為析木之津也
増天漢起東方箕尾之間謂之天河亦謂之漢津
原析木燕之分星幽州之星土也
原天漢起東方經尾箕之間謂之漢津
原析津本晉薊縣改薊北縣開泰元年更今名以燕分
卷一 第 10a 頁 WYG0497-0043a.png

野旅寅為析木之津故
原野旅寅野謂星野旅謂躔次寅者辰舍東方之位燕
分析津之所也
原星度分野十二次東西南北相反者四疑似者七所
可據者其惟析木乎其宿尾箕亦艮之維燕可以言東
北也
原析木為雲漢末泒山河極焉故其分野自北河末泒
窮北紀之曲東北負海為析木負海者以其雲漢之隂
卷一 第 10b 頁 WYG0497-0043b.png

也
原大梁析木以負北海其神主于恒山辰星位焉
増尾箕析木津也初尾七度中箕五度自渤海九河之
北得漢河間涿郡廣陽及上谷漁陽尾得雲漢之末派
龜魚麗焉箕與南斗相近為遼水之陽
增唐占經曰尾東方木宿之末斗北方木宿之初次在
其間分析水木故曰析木
原古之人有以天河斷兩界者天猶卵也經星之次環
卷一 第 11a 頁 WYG0497-0043c.png

其四周銀河之所界者半其餘則天市太微位焉故二
十八舍其附于河者三之二沿之河以分其勢稽紫宫
以定其餘有條有次故秦雖西而位坤維之鶉首雲漢
之升兩戒之道也呉雖東南而位坤維之星紀雲漢之
降兩戒之終也燕窮北紀之曲故以末派之析木為燕
盖星河之流起於井終於箕則南者反北北者反南矣
卷一 第 11b 頁 WYG0497-0043d.png

増尾九星十八度在天市垣下河西箕四星七度半
增尾箕蒼龍之末也直寅
増析木之津一名大招一曰漢津
原辰星主幽州
原辰星水精也
原北方黒色其𩔖水其應上為辰星
卷一 第 12a 頁 WYG0497-0044a.png

補辰星北方之位黒帝之子
增辰星宰相之祥也經一百里亦偏將廷尉象也
増廣雅云辰星謂之兔星則辰星之别名兔或作毚
増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日壬癸刑失者罰出辰星
增兔七命曰小正辰星天攙安周星細爽能星鈎星
增兔星凡有七名命者名也小正一也辰星二也天攙
卷一 第 12b 頁 WYG0497-0044b.png

三也安周星四也細爽五也能星六也鈎星七也
増兔五色青圜夏白圜喪赤圜中不平黒圜吉赤角犯
我城黄角地之争白角號泣之聲
増辰星理四時宋均云辰星正四時之法得與北辰同
名也
増辰星晉灼云常以二月春分見奎婁五月夏至見東
井八月秋分見角亢十一月冬至見牽牛出以辰戌入
以丑未二旬而入晨候之東方夕候之西方也
卷一 第 13a 頁 WYG0497-0044c.png

補辰星一曰能星一曰鈎星一曰毚星一曰鼎星一曰
㸑星一曰伺星北方黒帝叶光紀之神元武之宿水之
精也
増七政第五曰伐水謂辰星也
增辰星一曰細極曰㸑星曰伺祠
増辰星色黒比奎星大小于嵗星
增辰星謂之鈎星兔星
原北方辰星水生物布其紀
卷一 第 13b 頁 WYG0497-0044d.png

原燕齊之疆候辰星占虛危
増辰星曰北方冬水
増各星之光如雲氣者水星之性
增辰星主正四時當效於四仲
原建武十二年正月己未小星流百枚以上或西北或
正北或東北二夜止六月戊戌晨小流星百枚以上四
靣行小星者庶民之𩔖流行者移徙之象也後三年吳
漢馬武徙鴈門代郡上谷闗西縣吏民六萬餘口置常
卷一 第 14a 頁 WYG0497-0045a.png

闗居庸闗以東以避㓂
原景初元年十月壬申太白書見在尾歴二百餘日占
曰尾為燕有兵時公孫淵自立為燕王置百官發兵拒
守宣帝討滅之
朱彝尊原按陳氏魏志書十月壬申太白晝見乃
在明帝青龍三年至景初元年則書秋七月辛卯
太白晝見冬十月丁未月犯熒惑以歴推之十月
既書丁未不應復直壬申當以志為正也
卷一 第 14b 頁 WYG0497-0045b.png

原晉惠帝永興元年七月庚申太白犯角亢經房心厯
尾箕是年九月王浚殺幽州刺史和演穆帝永和八年
六月辛巳日未入有流星大如三斗魁從辰巳上東南
行晷度推之在箕斗之間燕分也按占為營首營首之
下流血滂沱是後慕容儁僭稱大燕攻伐無已
原景星見箕尾而慕容徳復燕此分野之驗也
補天寳九載八月五星聚于尾箕燕分也占曰有徳則
慶無徳則殃
卷一 第 15a 頁 WYG0497-0045c.png
卷一 第 15b 頁 WYG0497-0045d.png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