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一 第 1a 頁 WYG0678-0540a.png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一百二十一
翰林院檢討朱彞尊撰
周禮
杜氏周官注
佚
後漢書杜子春永平之初年且九十能通其讀頗識
其説鄭衆賈逵往受業焉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b 頁 WYG0678-0540b.png

按禮疏所引後漢馬融傳中文范史無之當
係謝承華嶠袁山松等書中語也
賈公彦曰劉歆門徒河南緱氏杜子春永平初年且
九十家於南山通周官説
陸徳明曰河南緱氏杜子春受業於劉歆還家以教
門徒好學之士鄭興父子等多師事之
晁公武曰周官漢永平時杜子春初能通其讀
鄭氏周官解詁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a 頁 WYG0678-0541a.png

佚
後漢書鄭興字少贑河南開封人建武六年徴為大
中大夫
按鄭康成注稱為鄭大夫者即興之解詁也
鄭氏周官解詁
佚
後漢書鄭衆賈逵洪雅博聞又以經書記轉相證明
杜氏為解逵解行於世衆解不行然衆所解説近得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b 頁 WYG0678-0541b.png

其實
按此禮疏所引范史無之
陸徳明曰河南鄭衆字仲師大司農
晁公武曰鄭興鄭衆傳授周禮康成引之以㕘釋異
同云大夫者興也司農者衆也
按鄭康成注稱為鄭司農孔氏正義呼曰先
鄭而目康成為後鄭
賈氏周官解故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a 頁 WYG0678-0541c.png

佚
後漢書逵明左氏傳國語為之解詁五十一篇帝復
令撰齊魯韓詩與毛氏異同并作周官解故
衛氏周官解詁
佚
張氏周官訓詁
佚
後漢書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安帝徴拜郎中再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b 頁 WYG0678-0541d.png

遷為太史令出為河間相徴拜尚書著周官訓詁崔
瑗以為不能有異於諸儒也
劉昭註續漢書百官志順帝時平子為侍中典校書
方作周官解説乃欲以漢次述漢事㑹復遷河間相
遂莫能立也
馬氏周官禮注
隋志十二卷
佚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a 頁 WYG0678-0542a.png

孔穎達曰馬融為周禮注欲省學者兩讀故具載本
文後漢以来始就經為注
鄭氏周官禮注
隋志十二卷
存
玄自述曰世祖以来通人達士大中大夫鄭少贑及
子大司農仲師議郎衛次仲侍中賈君素伯南郡太
守馬季良皆作周禮解詁玄竊觀二三君子之文章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b 頁 WYG0678-0542b.png

顧省竹帛之浮辭其所變易灼然如晦之見明其所
彌縫奄然如合符復析斯可謂雅達廣攬者也二鄭
者同宗之大儒今讃而辨之庶成此家世之所訓也
後漢書玄從東郡張恭祖受周官禮記
酈道元曰湛水出犨縣北魚齒山周禮荆州其浸潁
湛鄭玄注云未聞盖偶有不照也
王炎曰周禮一書今學者所傳康成之訓釋也可謂
有功於周禮矣雖然六官之制度以康成而傳亦以
卷一百二十一 第 5a 頁 WYG0678-0542c.png

康成而晦盖康成之於經一則以緯説汨之一則以
臆説汨之周官之意晦矣是以學者不得不疑
王應麟曰鄭康成注經以緯書亂之以臆説汨之而
聖人之微㫖晦焉徐氏微言謂鄭注誤有三王制漢
儒之書今以釋周禮其誤一司馬法兵制也今以證
田制其誤二漢官制皆襲秦今引漢官以比周官小
宰乃漢御史大夫之職謂小宰如今御史中丞如此
之類其誤三 又曰唐禮志云纎緯亂經鄭玄主其
卷一百二十一 第 5b 頁 WYG0678-0542d.png

説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此天也玄以為天皇大帝者
北辰耀魄寳也兆五帝於四郊此五行精氣之神也
玄以為靈威仰赤熛怒含樞紐白招拒汁光紀者五
天也由是有六天之説顯慶二年禮官議六天出緯
書南郊圜丘一也玄以為二郊及明堂祭天而玄以
為祭太微五帝啟蟄而郊郊而後耕而玄謂周祭感
生帝靈威仰配以后稷因而祈穀皆謬論也
周禮音
卷一百二十一 第 6a 頁 WYG0678-0543a.png

一卷
佚
魏了翁曰康成以漢制解經以賦為口率出泉三代
安有口賦王介甫用之以誤熈寧皆鄭注啟之
王氏周官禮注
隋志十二卷
佚
周禮音
卷一百二十一 第 6b 頁 WYG0678-0543b.png

一卷
佚
陸徳明曰肅著三禮音各一卷七錄惟云撰禮記音
司馬氏周官寧朔新書
唐志八卷
佚
晉書琅琊武王伷字子将起家為寧朔将軍進封琅
琊王有平吴之功
卷一百二十一 第 7a 頁 WYG0678-0543c.png

按隋志梁有周官寧朔新書八卷晉燕王師王
懋約撰唐志作懋約注書以寧朔名當從唐志
傅氏周官論評
唐志十二卷
佚
晉書傅玄字休奕北地泥陽人弘農太守典農校尉
封鶉觚男武帝為晉王以玄為散騎常侍進爵為子
加駙馬都尉泰始中年為御史中丞遷太僕卒諡曰
卷一百二十一 第 7b 頁 WYG0678-0543d.png

剛追封清泉侯
唐書注陳邵駮
陳氏周官禮異同評
隋志十二卷
佚
晉書陳邵字節良東海襄賁人以儒學徴為陳留内
史累遷燕王師撰周禮評甚有條貫行於世
徐氏周禮音
卷一百二十一 第 8a 頁 WYG0678-0544a.png

一卷
佚
李氏周禮音
一卷
佚
虞氏周官駮難
七錄三卷
佚
卷一百二十一 第 8b 頁 WYG0678-0544b.png

隋志孫琦問干寳駮虞喜撰
干氏周官禮注
隋志十二卷
佚
答周官駮難
唐志五卷
佚
陸徳明曰宫正以下鄭總列六十職序干注則各於
卷一百二十一 第 9a 頁 WYG0678-0544c.png

其職前列之
按干氏周官禮注陸氏釋文多引之又初學
記引干氏注周官籩人之職羞籩之實糗餌
粉餈云糗餌者豆未削末而烝之以棗豆之
味今餌䭔也
伊氏周官禮注
隋志十二卷
佚
卷一百二十一 第 9b 頁 WYG0678-0544d.png

宋氏周官音義
佚
晉書韋逞母宋氏不知何郡人家世以儒學稱宋氏
幼喪母其父躬自養之及長授以周官音義謂之曰
吾家世學周官傳業相繼此文周公所制經紀典誥
百官品物偹於此矣吾今無男可傳汝可受之勿令
絶世屬天下喪亂宋氏諷誦不輟其後為石季龍徙
之於山東宋氏與夫在徙中推鹿車背負父所授書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0a 頁 WYG0678-0545a.png

到冀州逞時年少宋氏晝則樵采夜則教逞逞遂學
成名立仕苻堅為太常堅嘗幸太學憫禮樂遺闕博
士盧壼對曰廢學已乆書傳零落比年綴㯢正經麁
集惟周官禮注未有其師竊見太常韋逞母宋氏世
學家女傳其父業得周官音義今年八十視聴無闕
自非此母無可以傳授後生於是就宋氏家立講堂
置生員百二十人隔絳紗幔而受業號宋氏為宣文
君周官學復行於世時稱韋氏宋母焉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0b 頁 WYG0678-0545b.png

劉氏周禮音
隋志三卷
佚
顔之推曰李登聲類以系音羿劉昌宗周官音讀乘
若承此例甚廣必須考校
陸徳明曰周官巾車為䌆戚袞云檢字林蒼雅及説
文皆無此字衆家亦不見有音者惟昌宗音廢以形
聲㑹意求之實所未了當是廢而不用乎非其音也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1a 頁 WYG0678-0545c.png

孫氏周官禮駮難
隋志四卷
佚
崔氏集注周官禮
隋志二十卷
佚
沈氏周官禮義疏
隋志四十卷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1b 頁 WYG0678-0545d.png

佚
王氏周禮音
一卷
佚
陸徳明曰江南無此書不詳何人
戚氏周禮音
佚
浙江通志袞字公父鹽官人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2a 頁 WYG0678-0546a.png

聶氏周官注
佚
按陸氏釋文引之云沈重依其文
亡名氏周官禮義疏
隋志十九卷
佚
周官禮義疏
隋志十卷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2b 頁 WYG0678-0546b.png

佚
周官禮義疏
隋志九卷
佚
周官分職
隋志四卷
佚
周官禮圖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3a 頁 WYG0678-0546c.png

隋志十四卷
佚
賈氏周禮疏
唐新舊志五十卷
存
公彦序畧曰少皥以前天下之號象其徳百官之號
象其徴顓頊以来天下之號因其地百官之號因其
事事即司徒司馬之類是也若然前少皥氏言祝鳩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3b 頁 WYG0678-0546d.png

氏為司徒者本名祝鳩言司徒者以後代官况之顓
頊及堯官數雖無明説可畧言之顓頊氏有子曰犂
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為社稷田
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
亦為稷自商以来祀之故外傳犂為髙辛氏之火正
此皆顓頊氏之官也髙辛氏之世命重為南正司天
犂為火正司地重犂事顓頊又事髙辛若稷契與禹
事堯又事舜是以昭十七年服注顓頊之下云春官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4a 頁 WYG0678-0547a.png

為木正夏官為火正秋官為金正冬官為水正中官
為土正髙辛氏因之故傳云遂濟窮桑窮桑顓頊所
居是度顓頊至髙辛也至於堯舜官號稍改楚語云
堯復育重犂之後重犂之後即羲和也是以堯典云
乃命羲和注云堯育重犂之後羲氏和氏之子賢者
使掌舊職天地之官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又云分
命羲仲申命羲叔分命和仲申命和叔使分主四方
注仲叔亦羲和之子堯既分陰陽四時又命四子為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4b 頁 WYG0678-0547b.png

之官掌四時者字曰仲叔則掌天地者其曰伯乎是
有六官按分命仲叔注云春為秩宗夏為司馬秋為
士冬為共工通稷與司徒是六官之名見也周官云
唐虞稽古建官惟百明堂位云有虞氏官五十夏后
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鄭注云有虞氏官盖六十夏
百二十殷二百四十周三百六十不得如此記也昏
義云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鄭云盖夏
制殷官二百四十雖未具顯按下曲禮云六大五官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5a 頁 WYG0678-0547c.png

六府六工之等鄭皆云殷法至於屬官之號亦蔑云
焉按昏義云三公九卿者六卿并三孤而言九其三
公又下兼六卿故書傳云司徒公司馬公司空公各
兼二卿按顧命太保領冢宰畢公領司馬毛公領司
空别有苪伯為司徒彤伯為宗伯衛侯為司宼則周
時三公各兼一卿之職與古異矣但周監二代郁郁
乎文所以象天立官而官益備此即官號沿革麁而
言也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5b 頁 WYG0678-0547d.png

舊唐書賈公彦洺州永年人永徽中官至太學博士
晁公武曰公彦洺州人永徽中仕至太學博士史稱
著此書五十卷今并為十二卷世稱其發揮鄭學最
為詳明
董逌曰公彦此疏據陳邵異同評及沈重義為之二
書並見唐藝文志今不復存
朱子曰五經中周禮疏最好詩與禮記次之
陳振孫曰其序周禮廢興言鄭衆以為書周官即此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6a 頁 WYG0678-0548a.png

周官失之書止一篇周禮乃六篇文異數萬非書類
是則然矣但周禮六官實本於周官周官舉其凡周
禮詳其目則鄭衆之説未得為失而其可疑者則邦
土邦事之不同也
王應麟曰公彦事張士衡撰次章句甚多
陸氏周禮釋文
二卷
存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6b 頁 WYG0678-0548b.png

王氏周禮義決
唐志三卷
佚
經義考卷一百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