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中中中中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中中中句中仄平平仄韵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中中中中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中中中句仄仄平平仄韵
见也如何暮 别也如何遽 别也应难见也难 后会难凭据
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去也如何去 住也如何住 住也应难去也难 此际难分付
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胸中千种愁 挂在斜阳树 绿叶阴阴自得春 草满莺啼处
平平平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不见凌波步 空想如簧语 门外重重叠叠山 遮不断 愁来路
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句平仄仄读平平仄韵
薄宦各东西 往事随风雨 先是骊歌不忍闻 又何况 春将暮
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句仄平仄读平平仄韵
愁共落花多 人逐征鸿去 君向潇湘我向秦 后会知何处
平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梦短寒夜长 坐待清霜晓 临镜无人为整妆 但自学 孤鸾照
仄仄平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句仄仄仄读平平仄韵
楼台红树杪 风月依前好 江水东流郎在西 问尺素 何由到
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平仄平句仄仄仄读平平仄韵
深院花铺地 淡淡阴天气 水榭风亭朱明景 又别是 愁情味
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仄句仄仄仄读平平仄韵
有情奈无计 漫惹成憔悴 欲把罗巾暗传寄 细认取 斑点泪
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句仄仄仄读平仄仄韵
幽花带露红 湿柳拖烟翠 花柳分春各自芳 惟有人憔悴
平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句平仄平平仄韵
寄与手中书 问肯归来未 正是东风料峭寒 如何独自教人睡
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仄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仄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仄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定寂寞沙洲冷
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仄平句仄中仄平平仄韵
共1017,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清(续上) 姚燮 1805 - 1864 二首袁绶 三首 龙启瑞 1814 - 1858 一首 周寿昌 1814 - 1884 一首 杜文澜 1815 - 1881 一首 左锡璇 二首 蒋春霖 1818 - 1868 二首 薛时雨 1818 - 1885 一首 姚辉第 二首 关锳 三首 周星誉 1826 - 1884 一首 刘履芬 1827 - 1879 一首 李慈铭 1830 - 1894 一首 谭献 1830 - 1901 一首 许德蘋 一首 勒方锜 二首 冯煦 1842 - 1927 一首 樊增祥 1846 - 1931 十二首 | 南北复东西,踪迹知何定。 夜夜风咽断续啼,月照低徊影。 愁宿更愁飞,此意怜孤省。 江上潮生荻雪寒,天上霜华冷。 去岁此花开,红缀枝头小。 不是殷勤爱护深,那得重娇好。 今岁此花开,独占春光早。 一夜东风度玉钩,香影重重绕。 去日柳依依,来日何憔悴。 柳色经秋尚减姿,多少行人泪。 愁与路同长,病与愁相倚。 若问何时带病愁,客路三千里。 苔翠画墙青,荷粉生衣白。 风漾疏帘一缝开,时有凉云入。 荒枕小藤床,睡思清来极。 谁蹴筝弦唤客醒,窗外芭蕉折。 灯背夜情孤,墙脚春愁重。 十二年如水样过,不尽分飞痛⑴。 郎似豆花骢,妾似桐花凤。 但想夫怜到白头,胜作钧天梦。 ⑴ 「孤行一千里,小胆偏粗,远别十二年,狂夫不谅。」诗序中句。 镜里绕馀香,花落风无定。 流水依然傍画栏,不见徘徊影。 愁语堕苍茫,今日重思省。 曲罢无声似有人,只觉梁尘冷。 楚甸晚萧萧,橘柚寒无际。 断续清砧断续猿,实下三声泪。 月暗女萝丛,山鬼窥镫至。 巴峡秋涛下汨罗,犹似申申詈。 北河一妓度曲毕,余劳之曰:“辛苦。”妓微叹曰:“那是辛苦,直命耳。”吾辈腼颜事人,簿书期会,日不暇给。汪容甫曰:“幸而为男,差无床笫之辱,外此复何所异。”酒后为谱是词,既念此豸,行自念也。 火里种青莲,根蒂在何许。 尽道莲心彻底红,谁识心头苦。 薄命始为花,何况花无主。 除是应官走马人,知我伤心语。 卿是雨中花,侬是风中絮。 花絮飘飖不自由,万事凭天付。 俱是(一本作不是。)不如人,岁月风尘误。 红袖青衫泣数行,点点花梢露。 带露昨宵来,听鼓明朝去。 不独卿怜我自怜,付与檀槽诉。 命也不如人,文采都成误。 卿作鸳鸯我作仙,归结知何处。 水驿蓦相逢,夜久疏星度。 怀里逤逻烛下人,门外垂杨树。 生长北河滨,近在墙东住。 二月梨花薄媚时,记我销魂处。 伯熙有朝云之悼,避居涞水,爽翁属仿坡公“缺月疏桐”之制以慰故人。前四章述瘗玉之哀,后四章玉观空之理。铁面秀见之,不当复以绮语见诃也。 生长绿杨城,萧槭白杨树。 枉学朝云忏六如,不伴端明住。 鸾背六铢衣,亸袖禁风露。 禅智山光一段云,是妾还家路。 狼籍玉台诗,悽断珠帘秀。 鹦鹉愁将小字呼,替诵心经咒。 响屧百弓廊,灯影书窗透。 缟袂归来月下魂,苦念萧郎瘦。 月榭闲风亭,尽是伤心地。 旧绣鸳鸯不忍看,宛转相回避。 卧病易涞间,山学秋蛾翠。 白日萧萧易水寒,都化胭脂泪。 妾貌雨中花,妾命霜前草。 雨打霜欺是玉成,不使红颜老。 枕角觅金钿,琴尾寻银爪。 买断檀奴一世心,祇为怜娇小。 解脱有情天,即是忘忧国。 生是红蚕缚茧丝,化去成仙蝶。 碧玉小家娘,来侍王孙栉。 月姊天孙尽妒伊,一世无亏缺。 松柏有凋时,何况章台柳。 兜率天边白尚书,翻落杨枝后。 两世抱衾来,此事韦郎有。 再掷黄金买玉箫,郎比青山寿。 老去对花枝,奈此星星发。 云样衣裳玉样人,总是明经蜡。 两屦一蒲团,久作茅庵衲。 扫尽人天挂碍心,秋水生明月。 夜校百行书,早卜百钱卦。 尽道悬壶市里人,莫是神仙也。 且枕石头眠,休忆梅庵话。 红豆穿丝作念珠,提起还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