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卜算子 钦谱
卜算子 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苏轼词有“缺月挂疏桐”句,名《缺月挂疏桐》。秦湛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名《百尺楼》。僧皎词有“目断楚天遥”句,名《楚天遥》。无名氏词有“蹙破眉峰碧”句,名《眉峰碧》。

卜算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苏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仄平平仄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仄平平仄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石词之多押两韵,徐、黄、张、杜四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苏词别首前段第二句“长忆吴山好”,“长”字平声。谱内据之,其馀可平可仄,悉参下词。

格二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石孝友

  见也如何暮 别也如何遽 别也应难见也难 后会难凭据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去也如何去 住也如何住 住也应难去也难 此际难分付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此与苏词同,惟前后段两起句各用韵异。

格三 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徐俯

  胸中千种愁 挂在斜阳树 绿叶阴阴自得春 草满莺啼处 
  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不见凌波步 空想如簧语 门外重重叠叠山 遮不断 愁来路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亦苏词体,惟后段起句用韵,结句添一字作折腰句法异。《古杭杂纪》无名氏词前结“把定纤纤手”,后结“瞒不得、桥头柳”,正与此同。

格四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黄公度

  薄宦各东西 往事随风雨 先是骊歌不忍闻 又何况 春将暮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愁共落花多 人逐征鸿去 君向潇湘我向秦 后会知何处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此亦苏词体,惟前段结句作六字折腰句法异。《古今词话》无名氏词前结“终不似、伊家好”,后结“满目围芳草”正与此同。 按,黄童和此词前段结句“奚止朝朝暮暮”句法又异。

格五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张先

  梦短寒夜长 坐待清霜晓 临镜无人为整妆 但自学 孤鸾照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楼台红树杪 风月依前好 江水东流郎在西 问尺素 何由到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亦苏词体,惟前后段两结句俱六字异。杜安世“尊前一曲”词正与此同。 按黄庭坚此调词前后段两起句“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见”字、“泪”字俱仄声,连用四“不得”字,皆以入替平之法,因谑词不入。

格六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杜安世

  深院花铺地 淡淡阴天气 水榭风亭朱明景 又别是 愁情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有情奈无计 漫惹成憔悴 欲把罗巾暗传寄 细认取 斑点泪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此与张词同,惟前后段起句俱用韵异。 按《玉照新志》“蹙破眉峰”词正与此同,但此词前后段第三句第七字仄声,各家则用平声也。

格七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花草粹编》无名氏

  幽花带露红 湿柳拖烟翠 花柳分春各自芳 惟有人憔悴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寄与手中书 问肯归来未 正是东风料峭寒 如何独自教人睡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词见《花草粹编》,《本清湖三塔记》,亦苏词体,惟后段结句七字,添二衬字异。
龙谱
卜算子 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卜算子 定格 苏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


格二 定格(加衬字) 苏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定寂寞沙洲冷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仄中仄平平仄


搜韵君按:据原书例词,补录此词格。
历代作品
共1015,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续上)
黄之柔 一首
吴绡 一首
王睿(智长) 一首
顾瑶华 一首
张振 一首
张玉珍 二首
孙汝兰 一首
庄盘珠 二首
庄焘 一首
屈蕙纕 二首
顾贞立 三首
叶鹤栖 一首
周祖同 一首
俞士彪 三首
鲍之芬 二首
陆震 一首
王芬(蕙田) 一首
陆恒 一首
曹景芝 一首
顾千里 一首
曹慎仪 一首
戴延介 一首
陈珍瑶 一首
住迹已难成,胜事犹能说。
只为王孙两句诗,今古留明月。

金斝亦寻常。
彩笔真奇绝。
如此楼台岂一家,寂寂都灰灭。
谁种白莲花,秋到花开处。
陶令腾腾醉欲归,香满庐山路。

莫笑出青泥,心净还如许。
一片琉璃照影空,常向波中住。
风急雁书空,露冷蛩吟户。
莫道秋来便可怜,有恨凭谁诉。

记起意中情,惹却心头苦。
咒得银河不肯明,坐到三更鼓。
残雪压南枝,月上黄昏静。
疑是林逋处士家,清浅溪边影。

寂寂暗香浮,幽意无人省。
为占江南最早春,耐尽风霜冷。
绣户锁春晖,画阁飞烟缕。
底事朝来暗恼人,叶叶芭蕉雨。

衫薄不禁寒,梦觉还无语。
小鸟枝头只管啼,不管人愁绪。
何处问春光,飞上瑶台矣。
密密疏疏几许情,写出吟毫底。

认取墨痕香,瘦影临清沚。
不是江妃是玉妃,独占群芳里。
不奈泬寥天,又遇黄昏雨。
冷冷清清滴到明,蛩语人无语。

旧恨并新愁,此际纷然起。
断送华年白发新,只在秋声里。
郎去采莲花,侬去收莲子。
莲子同心共一房,侬可如莲子。

侬去采莲花,郎去收莲子。
莲子同房各一心,郎莫如莲子。
晓雨弄新晴,蝶梦花梢醒。
一路垂杨到画桥,过尽春衫影。

日暮欲归来,风约虚帘定。
花顶泠泠月一痕,还怯黄昏冷。
秋色著人浓,门外鸦啼晓。
几叶疏杨几个蝉,各为秋烦恼。

烦恼几多时,剩我长烦恼。
不是斜阳便是霜,多少青山老。
积雨喜新晴,小院风初定。
月满芳阶露气浮,花动雕阑影。

宝鼎篆烟微,幽梦残灯省。
忽逐钟声度小桥,不管春衣冷。
梁燕话春愁,飞絮穿帘幕。
忆否金铃昨夜声,红惜庭花落。

春去几曾回,梦醒眠难著。
罗袖双垂避晓风,冷惜衫儿薄。
淡月照疏窗,铃语风初定。
曲曲阑干梦亦迷,俏倚梨花影。

旧事去如云,脉脉闲追省。
香霭空濛夜色深,露湿云鬟冷。
木叶下庭皋,针线无心理。
闲向黄花说可怜,依约纤腰细。

孤雁泣楼头,明月人千里。
十二阑干独自凭,尝遍愁滋味。
蛩语杂寒砧,欲睡如何睡。
翠冷芙蓉小帐空,慵整馀香被。

无赖倚阑干,多少思乡忆。
滴沥芭蕉一夜声,尽是愁人泪。
翠被拥无眠,睡鸭沉烟缕。
闲对梅花说断肠,窗外连宵雨。

屈指十年寒,此景平分取。
静掩金铺老岁华,谙尽愁滋味。
隔岸柳犹眠,对面孤帆远。
说与君心慎莫醉,世事如巉巘。

忆昨会连宵,难忍今离散。
两地相思唯此杯,饮罢江天晚。
暮色挂征帆,帆外云罗剪。
芦荻萧萧乍感秋,便把西风恋。

旧约负闲鸥,作客天涯惯。
才是离家第一程,别意荒江满。
小袖依高楼,半露梅红色。
才掩纱窗却又开,此意无人识。

深锁玉阑干,再见无由得。
惟有雕梁紫燕儿,泥语妆台侧。
近水碧窗明,隔柳珠帘细。
残月看看又过西,有个人儿倚。

燕子已空来,红粉曾轻坠。
藏得离愁有万千,天末浮云起。
帘外晓风寒,恼杀郎催起。
昨夜眠时已四更,略再教侬睡。

绣带不曾拴,且挽乌云髻。
记得曾簪玳瑁钗,怎在衾儿里。
裘敞山肩叠,惟拥诗肠热。
宝鸭温香不敌寒,更榾柮、金炉爇。
酒暖香芬烈,茶熟烟凝结。
旋贮阳和虚室春,凭它一尺门前雪。
帘幕朔风寒,冻结毫如刺。
定国安邦不用伊,何必锋芒利。

暖气借吹嘘,渐转融和意。
墨沈方浓酒正酣,挥洒龙蛇势。
杯酒虽欢聚。
不惯他乡住。
荒村寂寂水漫漫,又重盼、来时路。
·向夕停舟处。
风雨声偏楚。
何似当初径不来,而今也不还家去。
偶向庭前立,又报双星节。
只容今夜一相逢,莫话长离别。

银汉鹊桥低,金井瓜盘设。
素娥今夕定多愁,掩却天边月。
几度怯临风,有恨无人识。
一寸相思一寸灰,只剩红冰结。

悄地背人弹,着雨菱花湿。
待把真珠慰寂寥,点点凝愁血。
明月照纱窗,可似当时景。
几度思量欲见君,没处寻君影。

独坐更无聊,掩上菱花镜。
只为思君不见君,添我恹恹病。
闻道彩鸾踪,骤返餐芝境。
妆阁重寻写韵看,零落琼戋冷。

为语比肩人,莫但离愁耿。
好采生香叶叶芸,护取铢衣影。
微雨湿红蕉,台径飞香满。
百丈游丝漾晓风,怎说春难绾。

六曲小回栏,帘影花边捲。
试问愁心几许长,宛宛垂杨短。
荷叶小于钱,解覆双栖翼。
瞥见微波飒飒生,蓦地吹欹侧。

春去暗愁牵,春到愁重叠。
风卷飞花似扫愁,愁里花狼藉。
雨霁碧天清,暑退新凉足。
高卷风廊十二帘,烟袅茶刚熟。

翻阅白云篇,得意从头读。
蓦见西窗竹影斜,月转阑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