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 1a 页 WYG0663-053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马政纪卷三
明 杨时乔 撰
俵马三
俵马者以种马骒驹表其良者起解以备用者也会典
太仆志载国初种马骒驹俱搭配补种馀即变价入官
以俟凑补给赏置厩之用未有解俵者正统十四年以
边警取马一时不至难应猝变始于孳牧内岁取备用
卷三 第 1b 页 WYG0663-0537b.png

马二万匹寄养京辅三府以备不时调兑是为起解之
始正德二年专于买俵犹系就种马额数出银买者至
隆庆二年半卖万历九年全卖之后则一槩将丁粮均
派徵银在官给马户买俵矣其俵解又令各府州县每
岁将应解马匹随数多寡分春秋二运会典载旧例不
蠲免自成化以来多所蠲免或全免或量免或缓徵或
永改折或暂改折定以分数年限各视其灾之轻重以
为等纪俵马三
卷三 第 2a 页 WYG0663-0538a.png

两京太仆寺额派备用俵马
正统十四年令岁取备用马二万匹北直𨽻河南山东
取七分南直𨽻取三分俱限八月以里解部发太仆寺
验印给俵
成化四年议备用马太仆寺取七分南京太仆寺取五
卷三 第 2b 页 WYG0663-0538b.png

分差官吏管解
成化二十一年奏准南京太仆寺所属地方备用马匹
从各府州县径解北京交俵如有拖欠及补完之数仍
行南京太仆寺照查
弘治三年题准暂取备用马一万匹
卷三 第 3a 页 WYG0663-0538c.png

弘治五年题准备用马每岁止取一万匹北直𨽻河南
山东并南直𨽻徐州所属俱解本色内永平府折色本
色中半庐州凤阳二府滁和二州解本色七分折色三
分淮阳二府应天江浦六合二县解本色四分折色六
卷三 第 3b 页 WYG0663-0538d.png

分应天府上元等县镇江太平宁国所属俱解折色
弘治七年题准每岁止取备用马一万匹北直𨽻各府
定限八月以里南直𨽻各府定限九月以里解部
卷三 第 4a 页 WYG0663-0539a.png

弘治九年令孳生马齿少力强而不及四尺以上者亦
听印俵
卷三 第 4b 页 WYG0663-0539b.png

正德二年奏准太仆寺岁取备用大马止照种马定额
每群派取一匹其种马生驹起俵变卖悉听自便
正德二年奏准派取各处备用马二万五千匹太仆寺
所属七分俱本色南京太仆寺所属取三分本折色中
半北直𨽻山东河南限六月终南直𨽻限七月终各差
管马官解俵
正德十一年奏准今后奏派寄养马不许更改加添积
有馀马作价收买不致泛滥多派难以徵解
卷三 第 5a 页 WYG0663-0539c.png

正德十二年奏准备用马除沛县免派外徐州止派六
十匹萧县三十匹砀山县四十匹丰县二十匹俱先尽
上中户内人丁每四十五丁岁朋出马一匹折徵银十
五两其宝应清河县各于原派数内减派二十五匹兴
化县高邮州各减派二十匹邳州江都宿迁凤阳桃源
卷三 第 5b 页 WYG0663-0539d.png

等县各减派一十匹俱先尽极贫无产下户
本年题准每年备用马匹额派本折色二万五千匹内
取本色马二万匹折色马五千匹本折相兼缓急备用
若各年寄养马匹除已兑过各边关营之外积有多馀
量再减派马政条例每年徵解备用马匹立为定例坐
派二万五千匹上年积有馀马下年量减本色扣加折
色积有馀银存留用马数多年分作价收买不致泛滥
卷三 第 6a 页 WYG0663-0540a.png

嘉靖四年令扣算寄养备用马匹岁常有二万之数不
必多派以累小民其起俵马驹酌量地方丰歉加派折
色送寺收贮以备临时买马
嘉靖七年题准以地方灾伤山东沂州鱼台郯单滕费
卷三 第 6b 页 WYG0663-0540b.png

等六州县备用马俱派折色其馀太仆寺所属地方量
派本色马三千匹馀马一万四千五百匹亦徵折色每
匹徵银一十五两均作二运南京太仆寺所属通派折
色每匹徵银一十四两俱作一运
嘉靖八年题准见在寄养马数多将岁派本色折色俱
照七年例原系折色者每匹徵银十八两本改折者每
匹二十两
嘉靖三十三年题准北直𨽻山东河南灾伤将预徵七
卷三 第 7a 页 WYG0663-0540c.png

分马匹改派灾重者改折色三分仍徵本色四分次灾
者改折色二分仍徵本色五分每折色一匹徵银二十
四两
嘉靖三十七年题准南直𨽻各府州县备用马匹以后
俱派折色内原系折色者徵银二十四两本改折者徵
银三十两
卷三 第 7b 页 WYG0663-0540d.png

本年又议准沂费郯滕峄五州县备用马以后俱改折
色
嘉靖四十二年题准各州县起解备用马匹每匹徵银
二十七两内二十二两给马户买马五两充为路费务
要看验合式
卷三 第 8a 页 WYG0663-0541a.png

嘉靖四十五年议准寄养马大约总计止用三万此外
不许多派俵
隆庆元年题准各处起解备用马匹每匹徵银三十两
全给马户买解不许扣留
隆庆四年议准本年备用马北直𨽻山东河南一万七
卷三 第 8b 页 WYG0663-0541b.png

千五百匹内本色八分折色二分南直𨽻七千五百匹
全派折色其本色马俱要拣选方许起俵折色照例不
分南北每匹徵银二十四两
万历元年题准北直𨽻山东河南备用马本折均配真
定大名济南开封卫辉彰德六府为一半保定顺德广
平永平河间东昌兖州归德八府为一半年半轮派一
半徵解折色一半徵解本色
万历六年议准南京庐州滁和为一年凤阳为一年轮
卷三 第 9a 页 WYG0663-0541c.png

派如北方例
万历七年题准南京庐凤滁和旧徵本色七分者今减
为六分
万历九年种马既革凤阳等府各属州县尚轮解大马
各数不等
万历十四年题准北直𨽻南直𨽻各灾伤地方于折色
二十四两曾减二两未免者皆全徵
万历十五年凤阳庐滁和各属州县轮解大马二百二
卷三 第 9b 页 WYG0663-0541d.png

十三匹尽行改折银三十两
各府州县每轮解俵备用马每岁额数
正统十四年于种马内起解备用马数以春秋二运起
解
直𨽻大名府二千一百七十六匹
保定府一千五百八十九匹
卷三 第 10a 页 WYG0663-0542a.png

顺德府七百四十三匹
广平府七百五十四匹
真定府三千五百二十七匹
河间府一千七百二匹
永平府九百三十四匹
河南开封府二百五十七匹
彰德府二百三匹
卫辉府八十三匹
卷三 第 10b 页 WYG0663-0542b.png

归德府考成县六匹
山东济南府二千八百一十二匹
东昌府六百七十六匹
军卫解俵马数
在京龙骧等原二十六卫后将义勇中左神武后三卫
俱改陵卫免养不解俵外共二十三匹
在外保定等四十六卫各解俵一匹共四十六匹
南太仆寺解俵本折马额数
卷三 第 11a 页 WYG0663-0542c.png

应天府各县并带徵滁州卫共九百三十一匹后减七
匹止九百二十四匹本色四十八匹折色八百八十四
匹
直𨽻凤阳府各州县共一千八百八十六匹内本色马
一千五百五十五匹折色三百三十一匹
扬州府除海门外九州县共一千四十五匹内本色五
百四十一匹折色五百四匹
淮安府各州县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匹内本色六百八
卷三 第 11b 页 WYG0663-0542d.png

匹折色五百八十九匹
庐州府除英山县外七州县共八百六十七匹原内本
色七百九十一匹折色一百五十一匹
滁州并各县又带徵滁州卫共二百一十五匹内本色
一百七十五匹折色四十匹
和州并含山县共一百二十八匹内本色一百四匹折
色二十四匹
徐州并萧砀山丰三县共一百五十匹俱折色共一百
卷三 第 12a 页 WYG0663-0543a.png

五十匹
广德州建平县一百六十匹俱折色一百六十匹
宁国府南陵县一百五十匹俱折色一百五十匹
镇江府各县共四百六十八匹俱折色四百六十八匹
太平府各县共二百九十匹俱折色二百九十匹
太仆寺买俵马
自万历九年尽卖种马后此为专徵银买俵之始以前
两太仆寺各俵分数买俵南京太仆寺以所买者解至
卷三 第 12b 页 WYG0663-0543b.png

太仆寺交验至万历十四年尽行改折惟有北直𨽻河
南山东十四府之马解寺故此纪太仆寺专买本色马
而南京太仆寺专解折色银分而纪之于下以便稽考
者
万历九年始议尽卖种马徵银买俵起解收发寄养
卷三 第 13a 页 WYG0663-0543c.png

万历十八年题准其起俵马匹不行用心拣选任其瘸
小不堪听凭积贩包揽俵解者寄养马匹不行加意查
验以致瘠损倒死数多或应买补不行追补或任马户
以小马抵换原发大马或以生作死私卖重价希图轻
价买补者通计其马数以为分数三分以上者罚俸五
分以上者住俸候下次查验臕壮买补总计至八分以
卷三 第 13b 页 WYG0663-0543d.png

上始请开复本部仍咨吏部将马政修举者行取擢用
以示劝牧事废弛者附簿劣处以示惩若州县佐贰首
领有科尅马户事发有实迹者听该寺提问至于解户
各衙门需索务裁损以省繁费寄户鞍花镫花量为宽
禁以塞骗局相应悉如议行
万历二十年题准预派期俱于本年九月以内不再得
过期以致民累
卷三 第 14a 页 WYG0663-0544a.png

万历二十年题准内称查得万历二年题准将保定顺
德广平河间永平兖州东昌归德八府与真定大名济
南开封卫辉彰德六府各一年轮派本色又查得万历
六年本色四分其三年六分五厘十六年三分十八年
五分二厘十九年五分九厘各分数不等已而又为帮
派带派科条详而弊愈滋夫派无定数则小民以不均
而受累法无画一则吏书得因缘而为奸以故州县往
往加赋不止抚按无所覈其数有司不得明其守方今
卷三 第 14b 页 WYG0663-0544b.png

边境多事之时正为马政修举之日合无斟酌节年马
数定为成规通融于保定等十四府原额内普派本色
三分以后量年分灾伤及两路缺马随量行增减自二
分至四五六分以上并临时裁酌
万历二十一年题准俵马务要足二万之数于直𨽻山
东河南三省真定等十四府均派本色马匹其或灾伤
年分待各抚按衙门奏勘明白兵部覆奉行寺照依减
卷三 第 15a 页 WYG0663-0544c.png

派本色或折色转行各府属分派各州县依旧例头二
运俵解
卷三 第 15b 页 WYG0663-0544d.png

万历二十二年题准照万历二十年马以十分为率普
派本色三分折色七分定例权于各府本色三分之内
分别灾伤轻重极重者本色尽改折色稍轻者少派本
色无灾者多派本色其河间等各府所属各州县灾重
者本色三分俱暂改折色保定等七府所属各州县被
灾稍轻者派本色三分暂改折色一分兖州东昌二府
卷三 第 16a 页 WYG0663-0545a.png

被灾又次者派本色三分五厘暂改折色五厘永平彰
德卫辉三府原系无灾仍量派本色三分所派原系本
色暂改折色者每匹徵银三十两其馀原额七分折色
每匹徵银二十四两
卷三 第 16b 页 WYG0663-0545b.png

万历二十三年为寄养缺乏照额数题准保定等府普
派本色四分折色六分以后年分普派三分或二分几
厘又本年北直𨽻山河诸府派数甚多民力难胜乃将
蓟州折色马馀二百八十三匹外其七百馀匹暂派南
直应镇宁太庐六府以示均平
卷三 第 17a 页 WYG0663-0545c.png

万历二十二年议定九月内本寺派定各府分数呈部
题奉钦依覆行本寺转行各府照奏内分数分派各属
照旧如有分数内不足买一匹者本府径自议支原徵
本色在库者凑足三十两令买一匹起解仍预先申明
以便查收
万历二十四年题议俵马见行
卷三 第 17b 页 WYG0663-0545d.png
卷三 第 18a 页 WYG0663-0546a.png
卷三 第 18b 页 WYG0663-0546b.png
卷三 第 19a 页 WYG0663-0546c.png
卷三 第 19b 页 WYG0663-0546d.png

买俵本折额数
大名府二千一百六十九匹
保定府一千四百六十一匹
顺德府七百三十八匹
卷三 第 20a 页 WYG0663-0547a.png

广平府七百四十九匹
真定府三千四百三十六匹
河间府一千六十七匹
永平府九百二十四匹
河南开封府二百五十七匹
彰德府二百三匹
卫辉府八十三匹
归德府考城六匹
卷三 第 20b 页 WYG0663-0547b.png

山东济南府二千六百六十八匹
兖州府二千七十八匹
东昌府六百七十六匹
卷三 第 21a 页 WYG0663-0547c.png

按考本寺每岁全徵折色银仅四十万馀岁派买本色
或三分或四分万一有事必五分以外一至三分则所
徵银已支去四十万中之半矣况五分以外则又支过
卷三 第 21b 页 WYG0663-0547d.png

于一半之外矣即此仅能岁徵一十馀万合南直𨽻一
十八万有零岁不过三十馀万计尔以此三十馀万之
入应补各边近日买马年例尚为匮缺况如近日本寺
及言官所疏兴师十万即以骑步中分则五万骑兵用
马五万匹如遇本寺有寄养马犹可征调如一时缺少
则每疋以三十两数计约费银一百五十万始足应此
今以所入三十馀万总计之当其时将以此补各镇年
例乎抑以之买马以应五万骑之需乎至是计安所出
卷三 第 22a 页 WYG0663-0548a.png

窃恐事变忽来在民间非特无马可卖在本寺亦无银
可买是两穷矣至是始责本寺则本寺前此今此仅为
职守库藏而于厩牧之议一皆系于兵部并未预闻附
议虽欲于临事责之无及亦无益也是以僣有占前虑
后之意谨槩书于此
军卫折俵额数
万历十八年以万历九年裁革种马惟军卫以种马买
俵者照旧不革本年题准今照旧改解折色不得解马
卷三 第 22b 页 WYG0663-0548b.png

在京龙骧等卫各俵一匹徵银数如宽河等各徵银三
十两
在外保定等四十六卫各俵一匹徵银如东胜右忠义
中镇朔遵化兴州左营州右营州前兴前前州
兴州中涿鹿左涿鹿中涿鹿定边营州
中营州后营州左兴州后武清通州右通州左
卷三 第 23a 页 WYG0663-0548c.png

神武中
南京太仆寺折俵马
南京太仆寺旧解俵既而买俵起解俱与太仆寺同自
成化二年始有折银然特一二县尔自隆庆二年半卖
万历九年全卖后尚买解二百数十匹犹有存羊之意
至万历十五年则尽去矣自是后本寺有银无马惟岁
将部寺移文行于各属督率徵收解销已尔此在承平
可称清署民亦谓不扰万一有事需马其何以应缓急
卷三 第 23b 页 WYG0663-0548d.png

哉语在南太仆寺志中
成化二年兵部奏准南直𨽻府州县养马地方递年起
解儿马来京多矮小不堪征操今后江南该解马匹其
不堪不敷之数每匹徵银十两类解太仆寺收贮随时
收卖寄养给操
成化二十三年镇江知府熊佑奏革种马盖为镇江一
府而奏兵部尚书余子俊议养马骒驹祖宗百年之成
法解徵价银官府一时之权宜今若尽去种马岁出银
卷三 第 24a 页 WYG0663-0549a.png

二千两以抵马价然必有种马乃可骒驹既卖种马复
徵马价是无田而徵租也遂停止
弘治十四年兵部奏南直𨽻各府州县解到备用马多
不堪给军骑操收之则累顺天府寄养之民退之则解
马人户往来艰苦请将验中者仍发顺天府寄养不堪
者退回变卖并各年拖欠未解者俱每匹徵银十五两
解部付太仆寺市马发府寄养
弘治十五年兵部派取备用马一万五千匹太仆寺所
卷三 第 24b 页 WYG0663-0549b.png

属七分南京太仆寺所属三分于内折色一半照旧徵
银十两其本色马匹果系孳生马驹齿岁身量相应者
方许起解不足之数不必重价买补每匹徵银十五两
解部发寺收贮买马
弘治十六年都御史彭礼礼科右给事中王绩各题称
应天府属及太平镇江等府俱在大江以南风土不产
好马难备军前应用欲弛旧例以图实用每年印烙马
驹务要逐一点闸查审不必拘于八分果有孳生好驹
卷三 第 25a 页 WYG0663-0549c.png

量与印烙听候补种取用如遇倒失追赔本色不堪之
数不必印烙每匹令其变卖银三两倒死徵银亦如其
数亏欠者徵银六两敢有迁延过年不纳或亏欠捏作
倒死事发各追银十两备开数目解部发寺买马支用
弘治十七年兵部㩀直𨽻徐州丰县知县田良等奏本
县拖欠各年马匹数多所产瘦小不堪解俵乞照例折
收价银题准通将江北府州县自成化十二年起至十
五年终止拖欠备用马匹俱折价收纳
卷三 第 25b 页 WYG0663-0549d.png

弘治二十二年都御史刘璋奏称淮扬二府滁和二州
虽在江北实与江南地方相去不远所产马匹矮小不
堪骑操本年分暂照江南事例每匹折收价银十两解
部秤收买马
本年太仆寺寺丞刘镛题准南北直𨽻府州县拖欠备
用马匹自十六年至二十年止各以十分为率一半照
依江南事例每马一匹折银十两解部发寺听给边方
买马支用一半照旧起解本等马匹其二十一年以后
卷三 第 26a 页 WYG0663-0550a.png

拖欠者仍令买俵
弘治二十三年都御史周鼐王克复各奏称庐凤二府
所属并应天府江浦六合二县所产马匹矮小准照灾
伤每匹收银十二两以后照旧
正德八年奏准每折色一匹徵银一十五两原系本色
改徵折色每匹徵银一十八两
正德十四年应天府通判张海奏准江浦六合二县原
派本色马四十八匹暂改折色每匹折银一十八两解
卷三 第 26b 页 WYG0663-0550b.png

太仆寺买马支用
正德十六年南京工科给事中王纪等奏南方水乡所
产马匹不堪边用要免其牧养种马定立岁办额数量
徵价值解寺收贮从便买用该兵部议宁国太平镇江
三府广德并徐州俱免
十六年南京兵部议应天淮扬庐凤五府滁和二州虽
有本色之数亦有折色中半必欲通将南直𨽻备用马
匹俱派折色徵解诚恐边方卒有警报骑征官军奏
卷三 第 27a 页 WYG0663-0550c.png

兑不给纵使发银收买一时岂能济事仍照先年例本
折中半
嘉靖元年兵部题准地方灾伤行南直𨽻挂欠马匹州
县自正德十六年以前曾经起解到部送寺俵验不堪
退回马匹听从变卖每匹照依南京太仆寺卿潘希曾
所拟徵银一十八两解部发寺收贮买马支用
嘉靖六七等年兵部题南直𨽻凤阳等府地方解到马
匹俱各身量矮小不堪俵兑暂准嘉靖元年分备用马
卷三 第 27b 页 WYG0663-0550d.png

匹南京太仆寺所属取三分俱折色原系折色者每匹
照旧徵银一十八两原系本色者每匹加银二两共徵
银二十两起解收贮
嘉靖十五年都御史周金题准抚属地方连年灾伤民
困至极将淮扬庐凤四府滁和二州嘉靖十六十七年
分该备用本色马匹暂准照例折价以后年丰照旧额
本折中半
嘉靖十七年兵部题本年分备用马匹照常年该派二
卷三 第 28a 页 WYG0663-0551a.png

万五千匹但各处有水灾起解与喂养不前若派不足
又恐调用不敷准量派备用马挤乳马共七千匹其馀
照先年题例原系折色者每匹仍徵银一十八两原系
本色今该折色者每匹仍徵银二十两
嘉靖三十年兵部题准边陲多警北方乏马收买今后
南直𨽻起解折色不分永改及暂改俱徵银二十四两
解部发寺收贮买马
隆庆四年奏准要将庐凤二府本色马匹一体改徵折
卷三 第 28b 页 WYG0663-0551b.png

价姑候五六年后再行议派
万历十年以后各州县悉照买俵旧额一切徵银照依
九年所定例轮年买马
万历十五年本寺以庐凤滁和等处所解大马矮小不
卷三 第 29a 页 WYG0663-0551c.png

堪又题覆免解止折银三十两兵部议将此二百七十
二匹折徵价银三十两类解本寺贮库候买马自后南
太仆寺各府祗有银无马解寺
万历二十二年题准泗州水灾将马价自二十一年起
至二十三年止暂免三年少苏民困
卷三 第 29b 页 WYG0663-0551d.png

万历二十二年因北方灾伤寄养马缺乏将直𨽻山河
各府多派本色发养将给发蓟镇折色马价一千匹俱
令凤庐扬应镇宁太七府派徵
折俵本折额数
应天府本折马八百三十四匹
凤阳府本折马一千八百八十七匹
扬州府本折马一千四十四匹
淮安府本折马一千一百九十七匹
卷三 第 30a 页 WYG0663-0552a.png

庐州府本折马八百七十六匹
滁州本折马二百一十五匹
和州本折马一百二十七匹
徐州折色马一百五十匹
广德州折色马一百四十二匹
宁国府折色马一百三十四匹
镇江府折色马四百一十六匹
太平府折色马二百六十一匹
卷三 第 30b 页 WYG0663-0552b.png

按考南京太仆寺志曰国之大事在戎而戎之所重在
马周制六军车乘悉出于民而校人所掌者特给公家
卷三 第 31a 页 WYG0663-0552c.png

之用而已当时不闻其乏马而马之在民者亦未闻其
为害自秦人首开阡陌历汉唐以下兵车不取之田赋
戎马各从官给及宋罢监牧改保甲出马遂为民病岂
古今土地生牧相辽绝哉李觉云养马之卒有罪无利
是以驹子生乃驱令嗅灰而死盖喂养多而草料不赀
其害必至于破产彼亏欠倒失赔罚不过数缗孰肯肥
公家以剥己膏耶且户配一马分日而饲絷之维之其
可以蕃息乎此文潞公所以痛言于宋也我朝赋牧于
卷三 第 31b 页 WYG0663-0552d.png

民蠲其科徭即复卒之遗意初行江淮数郡至永乐十
九年都北京则又行于山东河南并北直𨽻七府圣谟
神算榜示利病岂无惩于宋事耶第承平日久玩愒乘
之加以官吏点视刑责科罚百端害之所在人所必避
故百姓惟恐息驹贻害不谋为之隐讳则谋为之冲落
所以生息日微纵有所产卒多矮小卒不免宋人之弊
者势则然也而因噎止餐者遂谓江淮不宜产欲革去
种马科户出钱应买是无田而责其租为无名之徵矣
卷三 第 32a 页 WYG0663-0553a.png

岂知圣祖藏赋于民之深意耶况江淮自春秋以前列
国不相通所用之马皆取于本国而已观申公巫臣使
吴教吴乘车蹙楚是吴亦自有马也又宋南渡以后凡
中国宜马之地悉为金有惟市于淮郡而张韩刘岳之
出战亦未闻其乏马则知牧马之政修之由人不在于
地余靖已言之于宋矣使必拘之地产则钱氏置监于
婺女昔何号为马海彼卫騋牝三千鲁䮐䮐牡马至今
又何寥如也且起俵马匹类买于贩徒凡以得之民民
卷三 第 32b 页 WYG0663-0553b.png

一也甘于售马贩而不乐于为官养是可不深求其故
耶虽前后建白如通折价便寄养要亦因时灾伤暂通
其变以宜民而已于定制不敢改也使孳牧有道则田
野尽精骑朝发而夕可至矣又何必市之马贩徒以罔
民已哉是在典牧者加之意而已
南京太仆志又曰愚尝读书至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
乃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然
犹修周官牧圉之政于岐丰镐京等处以及井甸所至
卷三 第 33a 页 WYG0663-0553c.png

莫不有马其所以制治于未乱者何其深且远也我圣
祖龙飞淮甸驻跸滁阳及天戈所向殪汉踣吴遂乘胜
长驱刬削群雄奄有四海于是归马于滁阳视归马华
阳与王至自丰者益焯有光矣又括江淮为京辇神皋
修马复令岂不为万年丰镐图耶然谛观形胜北控鲁
魏南尽吴越东届海壖西联汝汴自春秋以来世为争
战之地如鲁以车徒克淮夷吴以偏乘灭钟离灌婴以
骁卒蹙项羽于东城谢玄以步骑败苻坚于淝水是江
卷三 第 33b 页 WYG0663-0553d.png

淮之地未始不以马取胜而或者谓非骑所能展奋然
则圣谟睿算其所以亲定于滁至再至三者果无见于
此耶且设立本寺专司江淮牧政实强干弱枝之道当
时北直𨽻一带不过以行太仆寺寄之与今之辽东山
陜寺卿一也及定鼎北京守土者遂欲弛南牧以要市
于民甚或管马官员巧避本职希营别差于牧政漫不
讲求则此法可终罢哉昔王禹偁云宋自太宗继业天
下一家议者乃合江淮诸郡撤武备三十馀年万一窃
卷三 第 34a 页 WYG0663-0554a.png

发何以枝梧呜呼今岂无禹偁之虑乎
卷三 第 34b 页 WYG0663-0554b.png
马政纪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