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义枢--孟安排卷七

卷七 第 240830a 页
卷七 第 1a 页 0763-114.png
道教义枢卷之八
    青溪道士孟安排集
  理教义第二十六
  境智义第二十七
  自然义第二十八
  道性义第二十九
   理教义第二十六
义曰理教者明教之为教示言则无言忘筌
者入其虚源得环者归其妙旨此其致也道
经云行不言之教也
卷七 第 1b 页 0763-115.png
释曰理是旨趣为义教是化导为义又理是
四忘教是言辩今明非离言教有四忘即悟
言教无言教为四忘耳若了言教无言教亦
识四忘非四忘也今示理教略有二种一者
方便二者究竟开方便门令得悟入其方便
理教者如戒诠戒理施诠施理究竟理教者
即总六度诸教七部等经以教为法秪悟戒
非戒文非文文字性空为究竟经舍于言教
得无言之理今明秪了言教即无言教名为
得理非离言外别有无言之理升玄经云仙
卷七 第 2a 页 0763-116.png
道无不无有不有此即其义又理教机缘渐
顿义者随机作教略有五种一者渐顿自浅
之深为渐一时具说为顿如初示太清次至
太平此为渐教也如尹生即说道德此顿教
也钝机须渐利根须顿二详略者说广文繁
为详粗举要径为略略如八字之音详如七
部之说三浅深者谈极理为深说近事为浅
浅如丹符小术深如空玄妙理四权实者因
修旧理为实反常合道为权亦由缘有难易
易者示之以实难者化之以权五废兴者除
卷七 第 2b 页 0763-117.png
彼邪法为废隆此正教为兴兴如三天隆于
盛汉废如六天息于诸夏
   境智义第二十七
义曰境智者缘教之深名心理之殊号境称
唯二义在两忘智照有三言归四绝此其致
也智慧者标源摄流知归不惑也
释曰境以境界为义智以决了为义照有为
智识空为慧又境智体义者境是顽法智是
四绝知若四忘则会真境今明智是境智不
可定知境为智境当是顽法者若谓智定智
卷七 第 3a 页 0763-118.png
谓境定境非真境顽在智亦顽若知不智而
智不境而境非真智在境亦知道以无知之
知无所不知斯则了于一切然则不境之境
境义在外不智之智智则在内内则一切智
心外则一切境法内外不二境智无殊不殊
而殊不二而二耳智慧凡有三章谓本智观
智生智也本智寂然不动空有双观权实并
照本智之中而有二用照空为观智照有为
生智宋法师云道智实智权智是为三智道
智者即起本无谓始自生成次能化道实智
卷七 第 3b 页 0763-119.png
者即观身守一之智谓道即无形应便有体
则以观身为教令存于神权智者谓方便之
力遍于万境广开法教随病受药亦云义者
宜也曲成物宜又三智义用者一成我大哀
者观于众生本皆非无非有众生倒惑起有
无见乖本逐末沦于苦海所可哀二所以化
物者众本若不是非无非有圣则不化以其
本非有无所以得化三说道正性者以众生
本性非是有无毕竟清净是真道性罢除偏
执者以凡滞有圣人一性说无以治有病若
卷七 第 4a 页 0763-120.png
玄悟者即知有不有无亦非无又三分身者
不二而二故一身无量身二而不二故无量
身一身也如是既知二不二亦导自然宜治
此也四治常计者物谓皆有本性必应成道
执计我人以为常实
    自然义第二十八
义曰自然者本无自性既无自性有何作者
作者既无复有何法此则无自无他无物无
我岂得定执以为常计绝待自然宜治此也
释曰示因缘者强名自然假设为教故自是
卷七 第 4b 页 0763-121.png
不自之自然是不然之然不然之然无所不
然不自之自无所不自无所不自故他亦成
自无所不然故他亦成然他既成然亦是他
然然则他之称然亦是不然之然然之称他
亦是不他之他不他之他无所不他故自亦
成他不然之然亦无所不然故自亦成然是
则自之与他俱有然义今但明自然者以他
语涉物义成有待自名当已宜以语绝也故
本际经云是世间法及出世法皆假施设悉
是因缘开方便道为化众生强立名字耳
卷七 第 5a 页 0763-122.png
   道性义第二十九
义曰道性者理存真极义实圆通虽复冥寂
一源而亦备周万物烦惑所覆暂滞凡因障
累若消还登圣果此其致也太玄经云言道
性者即真实空非空不空亦非不空道性众
生皆与自然同也
释曰道以圆通为义谓智照圆通性以不改
为名谓必成圆果裴君道授竟而谓之妙成
而谓之道用而谓之性今言见者取其观境
之义成者證果显时用者在因隐日以物资
卷七 第 5b 页 0763-123.png
真性其用乃成故在因时目之为用亦曰真
性道名在果即指圆极法身性语在因谓有
得果之性此解虽强亦未通理若道定在果
性定在因则性非真道真道非性何谓众生
有道性耶今明若碍心解者一解一病正意
道性真性不有不无何在不在西升经云为
正无处此何所在又云正自居之复何不在
故无在而无所不在在因即因在果即果在
因即为因性在果即为果性且寻道性正理
非有非无何名何性既以不性为性不名为
卷七 第 6a 页 0763-124.png
名亦不通言通不别言别也论其别致义类
无边收来而言略开五种一正中者中是不
偏之名正是不邪之目正道真性不生不灭
非有非无无名正中道二因缘性者因是能
生者是由藉故设境教为悟解之因缘由此
因缘生智成道三观照性者因也通名即有
无二观照有无二境因有入无明照真境发
生妙观四智慧性者即是极果冥寂玄通大
智慧源五无为性者即是智慧断除因果二
累神无之无为也又道也又道性体义者显
卷七 第 6b 页 0763-125.png
时说为道果隐时名为道性道性以清虚自
然为体一切含识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
道性也究竟诸法正性不有不无不因不果
不色不心无得无失能了此性即成正道自
然真空即是道性升玄经云臣知道反俗何
以故法性空故经云贷气禀气者此明众生
之本本来清净颠倒妄起因知有识神一念
神起即滞染故欲凡业既弱不能自生须假
应气贷生接引既生之后方假研修智慧若
圆即成至道譬犹竹笋未起之日事在虚无
卷七 第 7a 页 0763-126.png
一念笋生即带皮出生力既弱不能自生须
假天雨助令成笋及其作竹渐渐除皮皮尽
竹成无皮如本竹成之日不更生皮亦论智
圆之时不更起倒也西升经云道非独在我
万物皆有之是据有知不论异识也今未安
此释若有知有性无知无性则应道在有知
不在无知若有知与无知大道无不在亦应
有知与无知理实皆有性若有知无知皆有
性亦应有识无识皆成道若有识与无识遂
有成道不成道亦应有知与无知而得有性
卷七 第 7b 页 0763-127.png
有无性也今意者道性不色不心而色而心
而心故研习可成而色故瓦砾皆在也



道教义枢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