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明忠孝全书--黄元吉卷六

卷六 第 240648a 页
卷六 第 1a 页 0757-172.png
净明忠孝全书卷之六奉九
    净明法子玉隆陈天和编集
    庐陵徐慧校正
   中黄先生问答
或问奉道之士居处端庄斋戒沐浴以崇香
火可得谓之净乎
 答愚闻之师曰净不染物如上所问是谓
 外貌之净然就里必索要净方谓之内外
 交养大概无别说只要除去欲念便是净
 就里除去邪恶之念外面便无不好的行
卷六 第 1b 页 0757-173.png
 检前辈云通身要得无枝叶先向根头下
 一刀其次要惩忿据愚见观之忿亦只是
 欲以其有意必固我非欲而何淘汰到无
 的田地却是公心也公能生明所以曰欲
 净则理明但静观人被一私缠绕的则胸
 次之理顿昏矣尚且对人争辨曰我是公
 心殊不知众心以为不公矣只我自己道
 是公心怎济得事夫心如何肯印可又有
 人虽自信是公心行事往往发扬有过当
 处言语有不节省处俗语谓之无良公道
卷六 第 2a 页 0757-174.png
 名称便不中听了以其纵不贪利亦是贪
 名又有是假公行私的皆不合圣贤之道
 不合天心用得多了积得久了后地却有
 不美的招感上身来何如遇事触物时平
 心定气说出公道话来则人心自然畏服
 不肯为非矣但涉忒做作处便是不美若
 能方便以理化导是省多少气亦且上合
 天心无欲故净于此尤可信学到此时方
 得谓之能净
又问遇事接物必洞烛善恶邪正是非曲直
卷六 第 2b 页 0757-175.png
可得谓之明乎
 答愚闻之师曰明不触物此言极有味如
 前所问明矣未极明也若为己之学洞烛
 此理但行善的正的是的直的道子固是
 不差池了若侍他人之道洞烛其恶的邪
 的非的曲的不随他转为是此外不宜发
 明太尽恶讦为直是也但当生大慈怜悯
 的心方便譬喻引之归于正道不可则止
 毋自辱焉若忿嫉于顽极口攻之则是与
 之脩怨矣何取其为明哉先觉有言曰聪
卷六 第 3a 页 0757-176.png
 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慱辩
 大言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岂是
 明哲保身之道似此固能洞烛眼前而未
 能洞烛未来也故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学到此时方得谓之能明
又问生平未尝仕宦无致君泽民之事虽有
忠心将何所施
 答曰是何言欤如此则人人必仕宦而后
 用心于忠乎师曰人之心君为万神之主
 宰一念欺心即不忠也大概仕宦之人固
卷六 第 3b 页 0757-177.png
 当以致君泽民行事不仕宦者亦合念念
 在于不欺心不昩理紧要处先自不妄语
 始能如前哲所言方免为不忠之人为学
 至此方谓之能忠
又问事亲之礼冬温夏清昏定晨省口体之
养无不尽心可得谓之孝乎
 答曰此是孝道中一事耳当知有就里的
 孝道不可不行持大概吾身是父母遗体
 但向行住坐卧十二时中善自崇护不获
 罪于五藏方可谓之至孝有一种人心不
卷六 第 4a 页 0757-178.png
寻思公忠正直仁孝廉明的所为每朝每
日念念忧奸邪刁谲浇薄险恶千鬼万怪
惟务坑陷亏负他人这是获罪于心藏盖
是邪秽奸狡之念自涴灵台多矣若能醒
觉急忙荡涤与之更始可也又有立心虽
稍良善却不肯讲究卫生之道饮酒无算
广杀物命滋味求奇不知节约遂致病生
这是获罪于脾藏又有色欲偏重亡精灭
神至于殒躯这是获罪于肾藏又有立心
虽然公正情欲亦自澹泊然而嗔念独重
卷六 第 4b 页 0757-179.png
动不动是使血气多不中节甚至一朝之
忿忘其身教藏有云嗔怒无节令人心惛
目乱医书云盛怒伤肝谓肺主气使肺金
尅肝木令肝不摄血疾病生焉这是获罪
于肝肺二藏大概恣忿纵欲昩理三者于
五藏皆有所伤而于本藏为尤甚凡获罪
于五藏的人皆是破裂元气作挞身己不
行孝道的所为静思父母全而生之子全
而归之言语有忝多矣所以曰不得罪于
五藏是名能孝此外却要理会得牧放心
卷六 第 5a 页 0757-180.png
 存夜气方谓之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即是
 穷取生身受气初的工夫脩学至此时却
 是最上品的孝道然不能养亲不能正心
 不能惜身但对人言我能穷取生身受气
 初便是孝道了是谓不修人道而脩仙道
 后地成就未可必而先获罪于所天矣当
 知九霄之上岂有不净不明不忠不孝的
 神仙也无如上能净能明能忠能孝四事
 学者努力进脩得到这地步又当知向上
 有真净真明真忠真孝不可不知不可不
卷六 第 5b 页 0757-181.png
 行若能深明性地不染一尘动静俱定应
 酬无伤是名真净澄湛心源冰壸水月映
 彻万象寤寐恒一是名真明不黍稷牺牲
 惟不欺为用小心翼翼昭祀
 上帝是谓真忠珍啬元气深知天命长养
 道胎继续正脉是谓真孝如上行持无忝
 庶几践形惟肖方谓之真人敢问真人之
 义云何答曰真者一真无伪人者异于禽
 兽净明教中所谓真人者非谓吐纳按摩
 休粮辟谷而成真也只是惩忿窒欲改过
卷六 第 6a 页 0757-182.png
 迁善明理复性配天地而为三极无愧人
 道谓之真人问曰践形惟肖此不过儒家
 之说是脩人道之工夫至于脩仙道之要
 是同是异答曰吾当为详言之大凡人生
 天地间恰如印下一个模子相似又如莲
 房有子中含藕根荷叶具体而微今夫人
 头圆象天天一也乾阳之数奇人皆一首
 足方象地地二也坤阴之数偶人皆双足
 须弥山为天地骨人有脊梁骨象之泥九
 居顶象大罗天宫两眼象日月三焦象三
卷六 第 6b 页 0757-183.png
 界五藏象五岳大小肠象江河心有七窍
 象七星中天北斗七星是二气五行之总
 会赋予人身为健顺五常之性脐居下表
 风轮水渊之境小水出乎前表水归东南
 海大腑居其后表酆都牢门向北按经云
 酆都在下方癸地处秽浊腥黑海中所以
 人间狱门皆作圜扉古人制狱者盖有所
 祖又曰酆都之山日月光所不照人两眼
 亦不及见其后人身如此可谓禀质阴阳
 肖貌天地者矣可不自重乎姑以形躯言
卷六 第 7a 页 0757-184.png
 之人当静坐时正其衣冠不动声色首体
 端直坐如碇石则一身镇静肖象乾坤是
 有多少尊贵处若轻浮躁动偃仆欹侧动
 股摇身坐不安席是有多少寒贱处是岂
 有志践形惟肖者哉形躯既能严整行正
 坐正睡卧亦端然又当思惟一身之中有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实不离乎
 中黄丹扃也能默悟此道而笃行之即是
 能充其形矣凡能如此为人者云为中不
 昩本性议论中皆有元气问如何是不昧
卷六 第 7b 页 0757-185.png
 本性一举一动作有义事如何是皆有元
 气口不忘大中至正之理问亦有人不理
 前语者如何法子读书明理闻见此语而
 不自重自爱者可谓不绍家业又谓之自
 外造化却怎弄人康节云还知虚过死万
 遍恰似不曾生一般然造化实未尝相外
 何以故但看顺理而行者自有无量福德
 背理而行者自有无尽忧苦由是观之立
 身穹壤间父乾母坤岂可不思践形克肖
 也哉
卷六 第 8a 页 0757-186.png
或问曰孟子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窒欲
之义愿闻何如
 答曰道书云人生十六岁为春十六岁为
 夏十六岁为秋十六岁为冬通成六十四
 岁以配六十四卦当春夏之年体春元夏
 亨之义元者始也元气浑沦宜善保护亨
 者通也元气宣通以淑其后此盖花开叶
 发比人朱颜青鬓时也然虽如此切忌过
 分庶几免病矣所以前贤有云少而寡欲
 颜常好孝不求名语亦真此两句甚有味
卷六 第 8b 页 0757-187.png
 又要理会得宜尔室家者是名正欲此外
 有犯是名邪淫又名非道行淫儒家谓之
 踰礼越禁冒犯宪章仙佛书中谓之极重
 恶业堕落轮回正欲者只是嗣续人道继
 承胄系作有义事若犯邪淫则是作无义
 事认苦为乐或疾病或夭折皆是不重遗
 体于孝道有亏且使神识日堕幽阴秽浊
 之境而不自觉良可哀悯前辈曰作有义
 事是明悟心作无义事是狂乱心明悟不
 惛者得人道之正狂乱不改者殆非人类
卷六 第 9a 页 0757-188.png
 矣若珍护元气至秋时宜渐收敛传曰秋
 者揫也揫敛之象草木黄落比如人身须
 发渐白草木当此乃归根复命之时元气
 归宿于根本所以逢春生意勃然至十六
 岁冬时尤宜深藏秘固如霜降水涸河冰
 地冻故谓之秋收冬藏何以人而不如物
 乎大概古先圣贤体天法道与四时合其
 序于宇宙间俯仰无愧今之学者自当依
 而行之去道不远更有年华虽老自漏不
 止元气不复归根遂至自已神识随流倾
卷六 第 9b 页 0757-189.png
 堕寒庭幽境冥冥长夜未见其有生意良
 可惜也问亦有人当夏秋之时嗣续未立
 则如之何曰固有不获已于秋冬之时方
 有嗣息然亦贵自撙节念念以景迫桑榆
 为惧免致放肆而无忌惮问四时后犹馀
 年岁属之春乎冬乎曰道书云卦数已满
 精神有限惟安谷气而生但名者寿六十
 五后至于瞑目之际无非穷冬腊尽之时
 若此生中恣忿纵欲曲昩道理则精神魂
 魄意五者皆归于阴受诸苦报未能托胎
卷六 第 10a 页 0757-190.png
 更生人间譬如无根之草木虽以腊尽春
 回而斩无生意若此生中忿惩欲窒天理
 不昩则精神魂魄意五者俱在阳光之中
 生意盎然身谢之后随其福业或生天上
 或生人间恰如腊尽而春即回也
或问曰今有学者久别父母求仕于千里之
外自以立身扬名显亲藉口果可谓之孝乎
 答曰唐阳城为国子司业一旦引诸生告
 之曰学者所以学为忠孝也诸生有久不
 省亲者乎明日还养者二十辈有三年不
卷六 第 10b 页 0757-191.png
 归侍者斥之观前辈此等教法诚可为准
 的由是观之但知仕宦不顾父母之养者
 为得谓之孝道
或问如何谓之三界保举
 答曰学者常以忠孝二字贴在额头上要
 念不妄动身不妄为言不妄发律已须索
 严正待人却合宽厚所谓和而不同和而
 不流积日久久间则上品中品下品的人
 便自然心悦诚服语言之间不待思惟说
 出来便相信了诘其根源只是就诚字上
卷六 第 11a 页 0757-192.png
 做出世人三等既相信天地鬼神亦相与
 矣何患不成仙也因告之曰学道之士若
 行得三十分工夫时天心方印可行法则
 法有灵验办道则道有成就第一要践履
 十分端正第二要守道十分静工第三要
 临事十分诚敬无有不应若无此三者纵
 是参到天涯海角见了无数宗师只恐虚
 老岁月又曰胸中不可无明镜一面以其
 能洞照事理云为不昩又不可无利剑一
 张以其见事能断制无复狐疑犹豫之情
卷六 第 11b 页 0757-193.png
 又不可无官称一枝以其知轻识重不差
 分毫具此三物方可保其学至圣贤神仙
 地位也
或问净明之道尚神奇变化否
 答曰大道无名无形无情所以曰平常心
 是道又曰万般祥瑞不如无平常安稳却
 合道学者但当行持能净能明能忠能孝
 久久至于真净真明真忠真孝感格霄穹
 自有成就成变化行鬼神虽举意皆如然
 而终不失正念其道莫大焉世俗所谓神
卷六 第 12a 页 0757-194.png
 怪之事实非所尚也
或问罪福因果之事有之乎
 答曰未须广引仙经佛教但以儒书言之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积善之
 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言悖
 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即此便
 是罪福因果所以先儒有云天地间只是
 一个此感彼应又曰逼塞虚空无非此理
 如此则感应之道昭昭矣大凡人作善者
卷六 第 12b 页 0757-195.png
 譬如下五谷种子分明是春种秋收作恶
 者譬如弯弓入阵决定有报箭来但上品
 之士决不肯犯中根之人吃拳后方省记
 打拳时愚暗者全然不省问亦有作善作
 恶无报者乎曰果熟然后蒂落未熟时勿
 讶其不落也前贤诗云冬去冰须泮春来
 草自生请公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或问许吴十二真君向来修仙道皆是出家
高士否
 答曰谨按仙传云都仙许真君少时剋意
卷六 第 13a 页 0757-196.png
 为学博通经史不求闻达乡党化其孝友
 交游服其德义郡举孝廉不就晋朝屡加
 礼命乃以太康元年起为蜀郡旌阳县令
 吴君仕吴为西安县令(今分宁/是也)天性至孝
 陈君周君皆世族儒生甘君乃草泽布衣
 施君初为乡壮士弓剑绝伦彭君举孝廉
 仕晋累迁尚书左丞旴君钟离君皆都仙
 姊氏之子黄君实都仙之婿任青州从事
 如上皆坐家脩行之士也此外惟有曾君
 时君从少为黄冠上士然皆慕孝道之教
卷六 第 13b 页 0757-197.png
 而成真焉由是观之道由心悟玄由密證
 得其传者初不拘在家出家但有志节无
 不成就何况日月二君元传净明忠孝之
 道不必废人伦外名教绝俗离群而吾师
 玉真先生遇都仙亦以在俗之身焉学者
 无间道俗勉之勉之
或问都仙真君既是
太阳上帝化生而于晋朝仕不显融止举孝
廉除县令何哉
 答曰大凡得道至人皆神灵变化隐显莫
卷六 第 14a 页 0757-198.png
 测不以官职崇卑为拘也所以葛稚川神
 仙传云老子乃天之精魂无世不出如上
 三皇时为玄中法师黄帝时为广成子周
 文王时为守藏史武王时迁柱下史之类
 又如梓潼帝君生周宣王时为大夫张仲
 孝友是也又如玄天上帝出现宋朝为狄
 招讨马前曾现示龟蛇之形则化身为将
 军矣又如纯阳真君生唐时不过一进士
 道成之后自称前生乃九天御史盖诸圣
 贤往往皆如藏教中所云道果已成回入
卷六 第 14b 页 0757-199.png
 尘劳退位度生岂凡夫所能测度哉
或问玉真语录所载铁柱之事云是地之精
华涌出何以今古相传图画明明作役使鬼
神用工下手之状亦必有所据
 答曰世间此等事说来煞有曲折但须探
 造道妙智周万物无所不通者可与语此
 按藏教中有云譬如一种饮食现前天人
 鬼畜四类所见自是不同谓各随其福业
 故耳天神见是酥酡妙馔世人见是平日
 饮食饿鬼享之为吞火食炭禽兽食之则
卷六 第 15a 页 0757-200.png
 止充饥而无味所以一切山林屋舍舟船
 车舆等彼四类见之种种各别又云恒河
 中水人见则分明是波浪业重之鬼见之
 颠倒以为烟焰矣又旧记雷书有三种鬼
 囚皆是凡夫所犯殁后料拣罪状当入此
 数一是挽运雨泽谓运水逆升虚空助龙
 行雨二者摙汲溟波俗谓之推潮鬼三者
 伐薪煮泉诸处汤泉是也以人观之则云
 雨自天降潮是海涌汤泉是土地所出那
 有许多事而冥冥中所见如此今夫铁柱
卷六 第 15b 页 0757-201.png
 当涌出地时
 都仙宴息真净妙明境中不过微作念耳
 盖成道护生时节因缘应如是也此即关
 尹子所谓道无鬼神独往独来的境界今
 此教中谓之深造真净妙明之心学若凡
 夫肉眼当时自见有许多鬼工现前铃槌
 炉鞲靡所不有若业龙蛟蜃之类则当时
 自见有铁柱铁锁制伏拘束弥密牢固畏
 惧退缩略不敢动作矣无他只是有道之
 士心境虚明微妙所见自然轻清无许多
卷六 第 16a 页 0757-202.png
 繁扰粗重纵有所作皆神动天随不过性
 海中一浮沤发耳若凡夫蛟蜃辈业力浓
 厚所见自然粗重恶浊便有许多境界现
 前所以上圣高真往往指此辈为妄见妄
 听之徒如此则人间相传安得而不为图
 画哉



净明忠孝全书卷之六
卷六 第 16b 页 0758-0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