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六朝-卷八十六

卷八十六 第 240468a 页
卷八十六 第 1a 页 0751-056.png
太平经卷之八十六(原缺八/十七)传八
  来善集三道文书诀一百二十七
六方真人俱谨再拜前得天师教人集共上
书严敕归各分处结胸心思其意七日七夜
六真人三集议俱有不解三集露议者三睹
天流星变光一者见流星出天门入地户再
者见流星出太阳入太阴三者见列宿流入
天狱中因三并而共策之恐天师三道行书
为下所断绝使不得上通复令天怒重忿忿
上皇气不得来也令帝王道德之君固固承
卷八十六 第 1b 页 0751-057.png
负先王馀灾不绝而得愁苦焉咄咄六真人
为皇灵共来问事益精进天焉哉吾见诸弟
子言无可复以加诸真人也今试自说其流
星意六弟子愚蔽敢不言初始一流星出天
门入地户天门者阳也君也地户者阴也民
臣也今民臣其行不流而上附返上施恩于
下夫门户乃主通事今下户不上行返上门
通门而下知为下辞会见断绝不得上行也
善哉真人言吾无以加之也行虽苦复说二
事唯唯二事见太阳星乃流入太阴中太阳
卷八十六 第 2a 页 0751-058.png
君也太阴民臣也太阳明也太阴闇昧也令
闇昧当上流入太明中此比若民臣暗昧无
知困穷当上自附归明王圣主求见理冤结
今反太明下入闇昧中是象诏书施恩下行
者见断绝闇昧而不明下治内独乱而闇蔽
其上也又象比近下民所属长吏共蔽匿天
地灾变使不得上通冥冥与民臣共欺其上
共为奸之證也善哉善哉吾无以加六子言
也行虽苦复说其三事唯唯三事见列宿星
流入天狱中夫列宿者善正星也乃流入天
卷八十六 第 2b 页 0751-059.png
之狱狱者天之治罪名处也恐列士善人欲
为帝王尽力上书以通天地之谈返为閒野
远京师之长吏所共疾恶后返以他事害之
故列宿乃流入狱中也善哉精哉吾无以加
六子言今六子问事乃何一怒也独不懈惓
耶不敢也常见天师言真人为天来问事今
欲止恐天辞不通今凡人命属天地天地不
喜返且害病人则不得竟吾天年寿矣善哉
真人之言是也不失之也今吾为诸真人说
亦不敢遗懈止也吾与诸真人等耳俱命属
卷八十六 第 3a 页 0751-060.png
天地若闭不说说而中止也天地同且害我
故我说亦不敢妄道止也行且为六真人具
说之今六真人新出冗为天思可以除天病
者为有德君思可以除解灾安身者六真人
极共说其意尽心所欲言者令使不得闭绝
唯唯天师所敕不敢不尽雀鼠之智悉言之
不也大慊唯唯今天下所畏口闭为其不敢
妄诞今日月星应亲天之列宿神也尚相畏
是故日出星辄逃匿不敢见畏其威夫四境
之内有严帝王天下惊骇虽去京师大远者
卷八十六 第 3b 页 0751-061.png
里诏书不敢语也一州界有彊长吏一州不
敢语也一郡有彊长吏一郡不敢语也一县
有刚强长吏一县不敢语也一閒亭有刚彊
亭长尚乃一亭部为不敢语此亭长尚但吏
之最小者也何况其臣者哉皆恐见害焉各
取其解免而已虽有善心意不敢自达于上
也使道断绝于此今但一里有刚彊之人常
持一里之正者一里尚为其不敢语后恐恨
之得害焉但一家有刚彊武气之人常持政
尚一家为其不敢语也一家尚亲自共血脉
卷八十六 第 4a 页 0751-062.png
同种类而生尚乃相厌畏如此何况异世乎
今太上中古以来多失道德反多以威武相
治威相迫恊有不听者后会大得其害为伤
甚深流子孙故人民虽见天灾怪咎骇畏其
比近所属而不敢妄言为是独积久更相承
负到下古尤益剧小有欲上书言事自达于
帝王者比近持其命者辄杀之不即时害伤
后会更相属托而伤害之故民臣悉结舌杜
口为喑虽见愁冤睹恶不敢上通故今帝王
聪明绝也而天变日多是明證效也今民亲
卷八十六 第 4b 页 0751-063.png
得生受命于天地以天地为父母见其有灾
变善恶是天地之谈语欲有此言也人尚皆
骇畏且见害于比近所系属者不敢语言泄
事乃相敕教共背天地与共断绝不通皇天
后土所欲言也共蔽冤天地乃使其辞语不
通天地长怀恨悒而不达今帝王虽神圣一
人之源乃处百重人之内万里之外百重之
内虽欲往通言迫胁于比近不得往达也夫
帝王虽有万万人之仁圣人各迫劫畏事天
地极最神圣人乃仰视俯睹尚倚之当前自
卷八十六 第 5a 页 0751-064.png
解而已帝王安能神圣于天与地乎愚生六
人常逢猛虎于远方閒野六人俱止足不敢
移口不敢语头不敢动目不敢瞑夫人之所
迫胁所畏如此矣善哉善哉今见六真人言
承知天独久病苦冤辞语不得通虽为帝王
作万万怪变以为谈下会闭绝不得上达独
悒悒积久今故风诸真人教其丁宁敕此行
书之事故诸真人悚悚倦倦是天使也诺诺
吾其畏天威方为子思惟其要意而具说今
之六真人问此事常何一最剧也愚生六人
卷八十六 第 5b 页 0751-065.png
七日七夜共念此行书事三集议三睹流星
以为天告人教敕使人问也又六人俱食气
俱咽不下通气逆而更上当此之时耳目为
之眩瞑无睹俱怪而相从议之不知其为何
等大骇惊怖唯天师为愚生说之善哉诸真
人古变得具意见诸真人言乃知三道书真
人会且复见闭绝何乎愿闻其意决然夫九
窍乃象九州之分也今诸真人自言俱食气
乃㘉不通眩瞑无光明是九州大小相迫胁
下不得上通其言急事也夫气者所以通天
卷八十六 第 6a 页 0751-066.png
地万物之命也天地者乃以气风化万物之
命也而气㘉不通者是天道闭不得通达之
明效也天欲使真人丁宁此事故以此气动
感真人也子知之耶唯唯行子已知之矣诺
天告六真人教吾极言耶六子安坐为诸弟
子悉说之道之为畏其州郡长吏不敢言者
一州中诸善士贤明相索共集议于他州上
之畏其郡集议于他郡上之畏其县集议于
他县上之畏其乡亭集议于他乡亭上之畏
其里集议于他里上之皆悉在方其禁畏人
卷八十六 第 6b 页 0751-067.png
者以其所上罪变怪轻重罪之复加故罪一
等何其重也不应重也尚恐其轻今天地爱
有德帝王欲为其具谈人生于天地乃背天
地断绝天谈使天有病乃畜积不除悃悒不
得通言报其子是一大逆重罪也夫民臣乃
是帝王之使也手足也当主为君王达聪明
使上得安而无忧共称天心天喜说则使君
延年今返居下不忠背反天地闭绝帝王聪
明使其愁苦常自责治失正灾变纷纷危而
不安皆应不孝不忠不信大逆法不当得与
卷八十六 第 7a 页 0751-068.png
于赦今何重之有乎天谈不得通天地大怒
贼杀凡物乃为毁天地乃为太凶之岁国断
无聪明乃为大危之国此罪不可复名故为
当死过也真人知之耶唯唯行子已知之矣
吾所以敢不口口者见六子来问事致承知
为天使诸真人故敢不口口也子知之耶唯
唯今不口口之名为误上也德君见文皆令
敕上书者使其大口口有功者德赐之也如
此则天下莫不欢喜乐尽其力共上书言事
也勿得独有孤一人言也皆令集议一人言
卷八十六 第 7b 页 0751-069.png
或妄伪佞欺名为使上失实不可听大过也
比连年上书比比有信有大功者上士之人
众集者常病不多两三人集固固有有奸伪
多者无奸伪何也愿闻之然多者则其上书
者便自传相畏恐事漏泄见得长短反为欺
上为傍人所上故尽实核口口乃敢言之也
不口口不敢言又不敢有可隐皆畏恐有后
事是故悉信也比若一里百户共欺也男女
小儿巨人会有泄之者旁里会有知之者其
里贤明畏事者会不敢匿恐坐其事何况乃
卷八十六 第 8a 页 0751-070.png
一州一郡一县一乡一亭郡有非常事阳阳
何可隐犹为旁人所得长短故善恶都毕出
天乃大喜灾除去与流水无异也子知之耶
唯唯又大集议无敢欺者一两人欲欺馀人
会不从之也有欲欺不信者即时众共记之
上之其法应为背天地欺帝王诈伪大逆不
道之人也天怨之人恶之其罪不得与赦也
真人知之耶唯唯行子已觉矣已行上书还
反其家有怨其行上书欲害者即左方之名
为怨章罪过不除如是则三道行书已通无
卷八十六 第 8b 页 0751-071.png
敢闭绝者也如是则天地已悦矣帝王承负
之灾厄已大除去天下太平矣上皇气悉来
到助德君治矣口口不负六真人也唯唯行
六真人精已大进为天除病矣为帝王除厄
会矣功已著于天矣王者已日彊明矣六真
人为善已得其数矣宜勉力慎之慎之唯唯
愿问一大诀惟天师示之欲知行书乃出入
究洽于神灵未岂可闻乎然自有大验天道
不欺人也各以其类相求索令德君数遣信
吏问民间有疽疠疥者无有者多少有疽疠
卷八十六 第 9a 页 0751-072.png
疥者行书未究洽于神灵自苦有馀虫食人
虫乃食人即虫治人也固固下有馀无道德
臣民比若虫矣反食于人是使虫治人之效
也无有疽疠疥者即皆应善人在位无复虫
也此者万不失一善哉善哉独以此明之耶
复有馀耶凡天下灾异皆随治而起各有可
为但精思其事且自知之也何独以疽疠疥
言之乎其馀灾尚但见于万物虫反食人最
剧故以效之也善哉善哉向不力问于天师
无从得知之也观诸真人今且说已自知之
卷八十六 第 9b 页 0751-073.png
矣但引谦耳不敢不敢愚生六人重得天师
严教各归居便间处惟思其要意今天师书
文悉使小大下及奴婢皆集议共上书道灾
异善恶曾不太繁耶哉异生愿闻其意善哉
子六人为天问事详慎乎天使诸真人言也
然所以使下及庶人奴婢者今天之法界万
里异天地五千里复小异千里异风气五百
里复小异百里异阴雨五十里复小异一县
异变灾怪善恶也夫皇天有灾怪变非必常
当处帝王之宅县官之庭长吏之前也灾变
卷八十六 第 10a 页 0751-074.png
异之见常于旷野民间庶贱反先知之也各
为其部吏讳不敢言吏复各为其君讳而不
敢言反共断绝天地谈人人欲誉其长吏使
其名善而高功疾迁共作无道互天地之灾
异变怪令闭塞不得通达帝王之前使帝王
无故断绝无聪明不得天地心意其治危乱
难安得愁苦焉夫帝王天所父命生以天为
以地为母帝王为天子民臣共为无道乃断
人父母谈语不得通于其子其罪莫大焉为
共断绝天地之谈共欺其上为人民臣不忠
卷八十六 第 10b 页 0751-075.png
信遇乃如斯罪当轻重宁可名字耶子觉未
唯唯又凡民臣奴婢皆得生于天长于地得
见养理于帝王以此三事为命无此三事则
无缘得生长自养理也而反下皆共欺其上
共无知天与地使帝王无聪明闭塞罪皆应
万死尚复有馀罪何其重也真人其愚闇不
解何哉人得生于天长于地天地愁苦有病
故作怪变以报其子欲乐见理愚民反共断
绝天辞天地大怒之帝王民臣之父母也民
臣反共欺其父母使其常用心意愁困而不
卷八十六 第 11a 页 0751-076.png
能平其治咎莫大焉天地开辟已来承负之
厄会大积悉起于是故使民间上书也今阳
明德君治天难愁苦之故使吾言也善哉善
哉行今为真人道之今天下日蚀极天下之
大怪也尚或有睹或有不睹天下之灾异怪
变万类皆天地阴阳之变革谈语也或国不
睹而州睹或州不睹而郡睹或郡不睹而县
睹或县不睹而乡亭睹或乡亭不睹而民间
人睹或甲里不睹而乙里睹故古者贤圣之
治下及庶贱者乐得异闻以称天心地意以
卷八十六 第 11b 页 0751-077.png
安其身也故其治独常安平与天合同也今
太平盛气至有一事不得辄有不和即天正
气为不至比若愚民竭水而渔蛟龙为不见
此之谓也今故悉使民间言事乃不失天心
丝发之问乃治可安也民间自力集上书部
诸长吏亦且恐后民言事且力遣吏问民间
所睹疾复上之则变灾无有失也如是皇天
后土为其大喜爱其帝王以何明之乎然有
證乃日月为其大明列星守度不乱错行是
天喜之證也地喜则百川顺流不妄动出万
卷八十六 第 12a 页 0751-078.png
物见养长好善也即是地之悦喜之證也真
人知之耶唯唯天师幸哀愚生得其事者进
问缘见待厚乃得悉问所疑今使民间记灾
变怪云何哉然善乎子问事也然当见之时
支日晏蚤户记之月尽者共集议之可上而
上之未足上者复待后月灾异如此县邑长
吏且取晏蚤之时于民间也则可谓为不失
天之灾丝发之间也克亦畏民民亦畏吏两
相畏恐所上皆得实不失铢分之间则令帝
王安坐幽室无忧矣民臣百姓大小尽忠信
卷八十六 第 12b 页 0751-079.png
得达其情实矣天下莫不欢喜如有止者即
共记之皆应奸臣不忠孝之民无知天地共
欺其上使上聪明断绝是大过也故当共急
记之真人知之耶唯唯行去有疑来问之今
六真人俱归慕思惟天师使长吏民间共记
灾异变怪皆当共记何等者哉善乎六子问
事详善不失天心不负德君是为有功于天
地万物莫不被蒙之也所以然者乃其为天
问事口口悉究竟详善故不失铢分天地阴
阳三光五行四时神祇万物所欲言悉得见
卷八十六 第 13a 页 0751-080.png
故为大有功也子知之耶唯唯行今为六真
人陈之详自随而记之唯唯然夫大灾异变
怪者是天地之大谈也中灾异变怪者是天
地之中谈也小灾异变怪者是天地之小谈
也子欲乐知其大意要比若人大事大谈中
事中谈小事小谈此大小皆有可言也不空
见也天地不妄欺人也见大善瑞应是其大
悦喜也见中善瑞应是其中悦喜也见小善
瑞应是其小悦喜也见大恶凶不祥是天地
之大怒也见中恶凶不祥是天地之中怒也
卷八十六 第 13b 页 0751-081.png
见小恶凶不祥是天地之小怒也平平无善
变亦无恶变是其平平亦不喜亦不怒子知
之耶唯唯灾异变怪大小记之勿失铢分也
何其悉详乎真人何其愚也过大小尽当见
知善恶大小亦悉当见知也善者当谢其功
以善踰异之过者数让之以称天地之心意
子欲知其效者天比若人君长也一小言不
见从则小恨更中言中言不见从则更大恨
更大言则为害矣故当大小记之不当使天
地恨怒也善哉善哉愿闻所记意记变怪灾
卷八十六 第 14a 页 0751-082.png
异疾病大小多少风雨非常人民万物所病
苦大小皆集议而记之所以使其共记之者
吏自相知长短民民自相知长短迫近山阜
而居者知山阜变近市城郭而居者知市城
郭变近平土而居者知平土变近水下田而
居者知水下田变高下外内悉得知之故无
失也是立致太平之术也而帝王所宜用不
失大心之法也真人知之耶唯唯行子已知
之矣天地开辟以来所以多承负之灾者由
其记事不及民间大小共集记之故也有变
卷八十六 第 14b 页 0751-083.png
怪反乃他所长吏来行之比近各为其部界
长吏讳不言共匿之因使天地辞语断绝不
得上通达其帝王为害甚深令天悒悒灾为
之复增益咎在此也他所长吏来考事安知
民间素所苦者乎或相与厚善反复相与共
隐匿之或得素有所不比之家反复增加灾
妄增益其事故之也共匿之则使天地谈断
绝加故共冤无罪之人复今下比货财相随
此三事皆为大害冤结气复更增其灾害也
故其治殊不可平也令夫太阳兴平气盛出
卷八十六 第 15a 页 0751-084.png
德君当治天下太平莫不各得其所者是故
六真人来为其具问事吾为其悉语也子知
之耶唯唯是故天将兴祐帝王皆令自有意
从古到今将兴祐之辄为奇文异筴令可案
以治故所为者悉大吉也将不祐利之悉断
之奇文异筴使不得之也如得之又使其心
愚不知策而用之也将兴利之使其心旷然
开通而好嬉用之也此者天之格法也不欺
人也故凡人将兴者多好善将衰者多好恶
也将吉者易开导也将凶者好抵冒人也不
卷八十六 第 15b 页 0751-085.png
可开导也真人知之耶唯唯是故天者常祐
善人道者思归有德故天者不肯祐恶人道
者不肯附于愚蔽人也故常敕真人以付归
有德之君也所以悉记其灾异变怪大小善
恶外内远近者欲令上有德之君与众贤原
其灾异所起夫天下变怪灾异皆象其事法
其行缘类而生众贤共集议思之旷然如其
意以其事类考问之则得之矣则天地日为
其大喜帝王日为其大安如此则德究洽于
神祇莫不响应欲知其大效天下所疾苦灾
卷八十六 第 16a 页 0751-086.png
异悉尽民臣悉善应诏书而行不失铢分下
不欺其上之明效也有馀多害自若多欺者
少害少欺者无一馀害无一欺者常安观下
所上以占民臣大小忠信与不以其事对之
比若窥明镜相对而面语神哉为道如斯此
乃天祐上德之君子其治天下之明镜也真
人知之耶唯唯行去付上德之君急急一人
独上书名为投书治事付一信名为大欺与
皇天为重怨天道为其常乱也二人共上书
名为太阴合奸共欺二猾人固固相敕戒或
卷八十六 第 16b 页 0751-087.png
共有可怨恶共上之共为虚伪也与地为咎
地道为其大乱也三人共上书固固尚不实
三人固固可相敕教共有所疾共上事以公
报私固固为共欺其上也与中和为仇令和
气大乱也四人共上书中辄有畏事不真者
为傍人所得长短为罪名固固耶将似类真
也其不信者乱四时也五人共上书似真未
信口口也其不信者辄乱五行也六人共上
书将真未信也其不信者辄乱六合也七人
共上书似信八人近真九人近实十人而小
卷八十六 第 17a 页 0751-088.png
口口今天师何其疑之多也愿闻其要意然
所以疑之多者或五方好猾人俱自有私怨
咎以公报私固固可共相与为大欺猾奸人
乱天地道而误上故未疾纯敢信之也但为
小口口是故使众人老小贤不肖男女下及
奴婢者大小集议不可得以伪其以公报私
也中会有不安而言之者或有不肖或有轻
口不能匿或有老人寿在旦暮不复忌讳或
有妇女小儿行言不能隐匿共为奸也故其
事会泄故无奸悉得真也得真则天地心调
卷八十六 第 17b 页 0751-089.png
真人知之耶唯唯本帝王所以连连相承负
之过责治常失天心流灾不绝绝者复起皇
天不安多害气疾病不得久大乐须臾乐者
复恶其大咎正在此猾奸人共背天地而欺
帝王人乃以天地为命以帝王为父母愚人
及背其命而共欺其父母故天地共憎之帝
王恶之其法恶死有馀罪当流后生也是故
灾不绝害日多人寿日少万物常乱也正咎
在是也岂真人已大觉重知之耶唯唯子可
谓已知之矣是故吾知皇天深疾恶是故吾
卷八十六 第 18a 页 0751-090.png
使是文复重口口为其平遗失其一事一事
可起失之于前得之于后此事尤重天大恶
之也吾知其口口以示敕真人以付归上道
德之君得而行之与神无异也乃且太平上
皇正气立自来也吾之文不敢负天地不负
上德君不负后生下古之人不负万物行之
立效善哉善哉愿闻一人上书何故乱天二
人何故乱地然此者各从其家并策相应者
相感动此自然法子知之耶唯唯行子已知
之矣天下之事各从其类也愿问天师今应
卷八十六 第 18b 页 0751-091.png
此文言为之宁能尽实核天下悉信耶然天
下悉信矣愿闻其意然且语真人大要说今
是主者长吏亦畏民泄其事而生之六考问
长得其信也民亦畏县官得其短亦复信也
县官长吏居民亦畏行于他方上书者得其
短亦信也行上书者亦畏县长吏居民得其
短也亦信也更相畏非敢有妄语者也亦非
有可隐也是故使三处上书县官与居民与
行者悉旦三相应不失铢分也神哉为道如
此愿闻到也所集议人当于何期乎善哉子
卷八十六 第 19a 页 0751-092.png
之言悉记于太平来善之宅下何必于此然
其有奇方殊文可使投于太平来善宅中因
集议善恶于其下而四方共上事也为一人
议中悔而止或为旁人所止上书便在方道
中止意以其所匿事罪之如此书者天下已
得矣帝王已长游矣善哉善哉今天师文积
备多当尽何投之其文独为上出者止于上
悉为天下事出者悉出之子知之耶唯唯行
去夫上德之君天自使有圣心且缘是自有
善意自有善令仪此为天法不失丝发也事
卷八十六 第 19b 页 0751-093.png
亦不可胜记常苦文行去唯唯
 右天告六真人使重知三道行文书诀


太平经卷之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