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玄先生玄纲论--吴筠卷二

卷二 第 230648b 页
卷二 第 1a 页 0727-082.png
华阳陶隐居集卷下尊二
    昭台弟子傅霄编集
    大洞弟子陈桷校勘
   许长史旧馆坛碑
悠哉旷矣宇宙之灵也固非言象所传文迹
可记默然则后之人奚闻乎含吐万有化育
群生本其所由义归冥昧至于形域区分性
用殊品事限观听理穷数识者傥或可论山
之高海之广夫何故以其有容焉大天之内
复有小天三十六所并拓寓地空亘涂水脉
卷二 第 1b 页 0727-083.png
辟闱风岫通气云巘此山本号句曲其下是
第八洞宫名曰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
十里分置三府前汉元帝世有咸阳三茅君
得道来掌此任故称茅山具详传记至𣈆太
和元年句容许长史在斯营宅厥迹犹存宋
初长沙景王就其地之东起道士精舍梁天
监十三年敕贸此精舍立为朱阳馆将远符
先徵定详火历于馆西更筑隐居住址十四
年别创郁岗斋室追玄洲之踪十七年乃缮
勒碑坛仰述真轨真人姓许讳穆世名谧字
卷二 第 2a 页 0727-084.png
思玄本汝南平舆人后汉灵帝中平二年六
世祖光字少张避许相谀侠乃来过江居丹
阳句容都乡之吉阳里后仕吴为光禄勋识
宇亮拔奕叶才明祖尚字元甫有文章机见
吴中书郎父副字仲先器度淹通风格清简
𣈆剡令宁朔将军下邳太守西城侯长史副
第五子也正生少知名简文在藩为世表之
交起家太学博士朝纲礼肆儒论所宗出为
馀姚令勤恤民隐惠被邻邑徵入凯闱纳言
帝侧升平末除护军长史本郡中正外督戎
卷二 第 2b 页 0727-085.png
章内铨茂序遐邦肃律乡采砥行太和中迁
给事中散骑常侍蝉冕辉华事归尚德简文
践极方优国老倏值晏驾于焉告退专静山
庐以脩上道君虽搢绂朝班讽议庠塾而心
标象外志结霞门第四兄远游永和四年嘉
遁不反君尚想幽奇岁月弥轸恒与扬君深结
神明之契兴宁中众真降杨备令宣喻龙书
云篆佥然遍该灵谟奥旨于兹必究年涉悬
车遵行愈笃太元元年解驾违世春秋七十
有二子侄礼窆虚柩于县西大墓京陵之踪
卷二 第 3a 页 0727-086.png
未远飞剑之墩在焉谨按真诰君挺命所基
缘业已久乃周武王世九宫上相长里薛公
之弟也兼许肇遗功复应垂祉后胤故乘运
托生因资成道玉札所授为上清真人爵登
侯伯位编卿司理仙抚治佐圣牧民矣真传
未显于世莫得具述(杨君讳羲/事具真诰)
长史第三子讳玉斧世名翙字道翔正生母
陶威女先亡巳得在洞府易迁宫中君清颖
莹洁特绝世伦郡举上计掾不赴糠秕尘务
研精上业即弘景玄中之真师也恒居此宅
卷二 第 3b 页 0727-087.png
缮脩经法杨君数相从就亟通真感太和五
年于兹告逝时年三十真诰云后十六年当
度东华为上相青童君之侍帝晨受书为上
清仙公与谷希子并职(帝晨之仕/比世侍中)君长兄揆
世名圳次兄虎牙世名联并亦得道揆今有
玄孙灵真在山敕立嗣真馆以褒远祖之德
皇上乘弘誓本力来君此土焘育苍只范铸
群品导法裁俗随缘开教以隐居积蕴三真
经诰久栖华阳宜还旧宅供养修理乃敕工
匠建兹堂靖既仰只
卷二 第 4a 页 0727-088.png
帝则兼阐大猷东位青坛西表素塔坛塔之
间通是基址埋领掩瓦投锸便值紫烟白雾
缠徊荫盖宅南一井即长史所穿井南大塘
乃郭朝遗制源出田公之泉路通姜巴之轨
傍枕雷平前瞰下泊东际连岗北横长垄柳
汧阳谷俱会西垂四域之内皆谓之金陵地
肺者也长史所居尤为标胜方将驷云虬而
高骋驱奔鹤以追风望洪涛之浩汗眷故都
以浸远古人有言匪作奚传敢刊石颂永属
来贤浑枢骛气方只吐灵依性分境传识赋
卷二 第 4b 页 0727-089.png
形化通八宇功浃四溟巡迹电灭测体渊停
旋区岳立亘海云舒搏风泳水迹实凭虚亦
有幽匠开石架庐情高身丽天府地居萦峦
已曲画壤肺浮五闱面启九涂环周长隰旁
岭交汧比流乃称龙伏寔谓金丘昔在西汉
三茅来宾爰暨东𣈆二许怀真裁基浚井栖
道接神允膺辅圣锡兹侍晨参差年代絪缊
名氏书诰具宣精晖未弭甀甃将沦沉阶已
毁拱树霜摧脩庭草委肇馆华阳岁躔二纪
永观前猷聿遵鸿轨帝曰楙哉尔焉斯止经
卷二 第 5a 页 0727-090.png
之营之轮乎奂矣胜殿密响泻瓶杨芬瑶官
碧简绚采垂文琼函玉检绮幕绣巾兰釭烈
耀金垆飏薰桐柏双教方诸兼学并證心清
俱漏身浊离有离无且华且朴结号虚皇筌
法正觉药徵质莹禅感慧通飞行欻恍扪景
带虹振苦排鄣还明反聪物言是力我见无
功纷纭今古汗漫两仪三相幻惑舟壑自移
缘来则应不虑不为式题龟录人天鉴知
   吴太极左宫葛仙公之碑
道冠两仪之先名绝万物之始者固言语所
卷二 第 5b 页 0727-091.png
不得辩称谓所莫能筌焉可以文字述云何
以金石传古其遂休也则日月空照遂默也
则生人长昏是故出关导以两卷将升犒其
五文令怀灵抱识之士知杳冥之有精焉自
时厥后奕代间出云篆龙章之牒炳发于林
岫壤辞丽气之旨藻蔚于庭筵其可以垂轨
范著谣诵者迄于兹辰昔在中叶甘左见骇
于魏王象奉擅奇于吴主至如葛仙公之才
英俊迈盖其尤彰彰者矣公于时虽历游名
岳多居此岭此岭乃非洞府而跨据中川东
卷二 第 6a 页 0727-092.png
视则连峰入海南眺则重嶂切云西临江浒
北旁郊邑斯潜显之奥区出处之关津半寻
石井日汲莫测其源三足白麂百龄不异其
质精灵之所弗渝神只之所司卫麻衣史宗
之俦相继栖托后有孙慰祖亦嗣居弥岁山
阴潘洪字文盛少秉道性志力刚明前住馀
姚四明隩国为立观直上百里榛途险绝既
术识有用为物情所怀天监七年郡邑豪旧
遂相率舆出制不由已以此山在五县冲要
舍而留止于兹十有五载将欲移憩坛上先
卷二 第 6b 页 0727-093.png
有一空碑久已摧倒洪意以为荫其树者尚
爱其枝况仙公真圣之遗踪而可遂沦乎乃
复建新碑于其所愿勒名迹以永传隐居不
远千里寓斯石而鑴之仙公姓葛讳玄字孝
先丹阳句容都乡吉阳里人也本属琅耶后
汉骠骑僮侯庐让国于弟来居此土七代祖
艾即骠骑之弟袭封僮侯祖矩安平太守黄
门郎从祖弥豫章等五郡太守父焉字德儒
州主簿山阴令散骑常侍大尚书代载英哲
族冠吴史公幼负奇操超绝伦党神挺标峻
卷二 第 7a 页 0727-094.png
精晖卓逸坟典不学而知道术才闻已了非
复轨仪所范思识所该特以域之情理之外
置之言象之表而已吴初左元放自洛而来
授公白虎七变炉火九丹于是五通具足化
道无方孙权虽爱赏仙异而内怀猜害翻琰
之徒皆被挫斥敬惮仙公动相咨禀公驰涉
川岳龙虎卫从长山盖竹尤多去来天台兰
风是焉游憩时还京邑视人如戏诡谲倜傥
纵倒河山虽投凫履坠叱羊石起篾以加焉
于时有人漂海随风眇漭无垠忽值神岛见
卷二 第 7b 页 0727-095.png
人授书一函题曰寄葛仙公令归吴达之由
是举代翕然号为仙公故抱朴著书亦云余
从祖仙公乃抱朴三代从祖也俗中经传所
谈云已被太极铨授居左仙公之位如真诰
并葛氏旧谱则事有未符恐教迹参差适时
立说犹如执戟侍䏶岂谓三摘灵桃徒见接
神役鬼安知止在散职一以权道推之无所
复论其同异矣仙公赤乌七年太岁甲子八
月十五日平旦升仙长往不返恒与郭声子
等相随久当授任玄都只秩天爵佐命四辅
卷二 第 8a 页 0727-096.png
理察人只瞻望旧乡能无累累之叹顾盻后
学庶垂汲引之慈敢藉邦族末班仰述真仙
遗则云尔九陔夐绝七度虚悬分空置境聚
气构天物滋数后化起象前命随形转神寄
业传霜野于衰竹柏翠微泉墟共往彭羡独
归生因事摄年以学祈如金在冶如帛在机
仙公圭警临龆发颖襄童比迹项孺联影濯
质绮闱凝心黛岭虎变已摅龙辀遂骋竭来
台霍偃蹇兰穹碧坛自肃玉水不穷巡芳沐
道怀古恻衷表兹峻碣永扇高风兰风寓憩
卷二 第 8b 页 0727-097.png
已勒丰碑此土旧居未鑴贞琰今之远裔仰
慕清尘敬思刊树传芳来叶
   解官表
(臣)闻尧风冲天颖阳振饮河之谈汉德括地
商阴峻餐芝之气(臣)栖迟早日簪带久年仕
岂留荣学非待禄恒思悬缨象阙孤耕垄下
席月涧门横琴云际始奉中恩得遂丘壑今
便灭影桂庭神交松友一出东阙故乡就望
眷言兴念临波泻泪(臣)舟棹巳遄无容躬诣
不任仰恋之诚谨奉表以闻
卷二 第 9a 页 0727-098.png
   诏答
卿遗累却粒尚想清虚山中闲静得性所乐
当善遂嘉志也若有所须便可以闻仍赐帛
十疋烛二十挺又别敕朕月给上茯苓五斤
白蜜二斗以供服饵
   进周氏冥通记启
某启去十月将末忽有周氏事既在斋禁无
由即得启闻今谨编成事迹凡四卷如别上
呈但某覆鄣疑网不早信悟追自咎悼分贻
刻责渊文口具陈述伏愿宥以闇惰谨启
卷二 第 9b 页 0727-099.png
   诏答
省疏并见周氏遗迹真言显然符验前诰二
三明白益为奇特四卷今留之见渊文并具
一二唯增降叹
   告游篇
性灵昔既肇缘业久相因即化非冥灭在理
淡悲欣冠剑空衣影镳辔乃仙身去此昭轩
侣结彼瀛台宾傥能踵留辙为子道玄津
 残文
   云上之仙风赋
卷二 第 10a 页 0727-100.png
缥缈遥裔亘碧海而飏朝霞凌青烟而溥天
际出龙门而激水度葱关以飞雪于是汉区
动御月轨惊文浮虚入景登空泛云一举万
里鲁不浃辰此列子有待之风也若乃绵括
宇宙苞络天维周流八极回环四时气值节
而动律位涉巽而离箕徒见去来之绪莫测
终始之期此太虚无为之风也
   茅山长沙馆碑
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之育百法纷凑无越
三教之境榗绂之士饰礼容于闱閤耿介之
卷二 第 10b 页 0727-101.png
夫扬旌麾于山裔铭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皇王受命三才乃理惟圣感神惟神降祉德
被歌钟名昭图史友于兄弟敬惟西宣言追
茂实用表遗先敢巡奋制有革杂章刊石弗
朽奕代留芳
   太平山日门馆碑
日门馆者东霞启晖开岩引烛以为名也先
是吴郡杜徵君声高两代德冠四区教义宣
流播乎数郡拓宇太平之东结架菁山之北
爰以此处幽奇别就基构栖集有道多历世
卷二 第 11a 页 0727-102.png

   茅山曲林馆铭
层岭外峙邃宫内映仄穴旁通萦泉远镜尚
德依仁祈生翊命且天且地若凡若圣连甍
比栋各谓知道参差经术跌宕辞藻孰如曲
林独为劲好掩迹韬功守兹偕老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
岸石壁立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
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
卷二 第 11b 页 0727-103.png
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虞仲书
栖玄翮于荆枝望绮云于青汉者有日于兹
矣而春华来被草石开鲜辞动情端志交衿
曲信知邻德之谈无虚往椟夫子虽迹躔朱
阁而心期岱岭岂但散发乎高岫以将飞霜
于绝谷良为钦哉野人幸得托形崇阜息影
长林每对月流叹临风轸慨徒事累可豁而
发容难待自非齐生死于一致者能不心热
者乎举世悠悠孰云同此傥遇知己相与共
卷二 第 12a 页 0727-104.png
忧朅来虞公兹焉可迈何为栖栖空劳鼓缶
迨及暇日有事还童不亦皎洁当年而无忸
前脩也
   答赵英才书
子架学区中飞才何外不肯扫门觅仕复懒
弹铗求通故偃蹇园巷从容郊邑昔所谓傲
宾者此其是乎岩下鄙人守一介之志非敢
蔑荣嗤俗自致云霞盖任性灵而直往保无
用以得闲垄薪井汲乐有馀欢切松煮术此
外何务然亦以天地栋宇万物同于一化死
卷二 第 12b 页 0727-105.png
生善恶之能闻
   相经序
相者盖性命之著乎形骨吉凶之表乎气猊
亦犹事究谋而后动心先动而后应表里相
感莫知所以然且富贵寿夭各值其数董贤
甫在弱冠便位过三公赀半于国而才出三
十身摧家破冯唐裤穿郎署扬雄壁立高阁
而并至白首或垂老玉食而官不过尉史或
颖惠若神仅至龆龀或不辩菽麦更保黄耇
此又明其偏有得也
卷二 第 13a 页 0727-106.png


华阳陶隐居集卷下







卷二 第 13b 页 0727-107.png










卷二 第 14a 页 0727-108.png
二篇同卷尊六
 宗玄先生玄纲论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


进玄纲论表
道士(臣)筠言(臣)闻道资虚契理藉言彰臣曩
栖岩穴之时辄撰修行之事伏以重玄深而
难赜其奥三洞秘而罕窥其门使向风之流
浩荡而无据遂总括枢要谓之玄纲冀循流
卷二 第 14b 页 0727-109.png
泒而可归其源阐幽微而不泄其旨至于高
虚独化之兆至士登仙之由或前哲未论真
经所略用率鄙思列于篇章伏惟
开元天宝圣文神武證道孝德皇帝䏶下为
至道之主弘自然之训品物咸熙于陶钧之
际黎元辑宁于仁寿之域岂纤尘有裨于崇
岳爝火能助于太阳然刍荛虽微明圣不弃
敢陈菲薄希烛天光所述旧文谨随表奉进
轻渎宸扆伏增战越(臣)筠诚惶诚恐顿首顿
首谨言天宝十三载六月十一日中岳嵩阳
卷二 第 15a 页 0727-110.png

观道士臣筠表上








卷二 第 15b 页 0727-111.png










卷二 第 16a 页 0727-112.png
宗玄先生玄纲论
 上篇明道德(凡九章)
   道德章第一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
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
无对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
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
音以之成生者有极成者必亏生生成成今
古不移此之谓道也德者何也天地所禀阴
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
卷二 第 16b 页 0727-113.png
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群生不
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
谓德也然则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
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
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
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莫
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眹谓之
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元气章第二
太虚之先寂寥何有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
卷二 第 17a 页 0727-114.png
真一运神而元气自化元气者无中之有有
中之无旷不可量微不可察氤氲渐著混茫
无倪万象之端兆眹于此于是清通澄朗之
气浮而为天浊滞烦昧之气积而为地平和
柔顺之气结而为人伦错谬刚戾之气散而
为杂类自一气之所育播万殊而种分既涉
化机迁变罔穷然则生天地人物之形者元
气也授天地人物之灵者神明也故乾坤统
天地精魂御人物气有阴阳之革神无寒暑
之变虽群动紏纷不可胜纪灭而复生终而
卷二 第 17b 页 0727-115.png
复始道德之体神明之心应感不穷未尝疲
于动用之境矣
   真精章第三
天地不能自有有天地者太极太极不能自
运运太极者真精真精自然惟神惟明寔曰
虚皇高居九清乃司玄化总御万灵乾以之
动坤以之宁寂默无为群方用成空洞之前
至虚靡测元和澄正自此而植神真独化匪
惟巨亿仰隶至尊咸有所职丹台瑶林以游
以息云浆霞馔以饮以食其动非心其翔非
卷二 第 18a 页 0727-116.png
翼听不以耳闻乎无穷视不以目察乎无极
此皆无祖无宗不始不终含和蕴慈悯俗哀
蒙清浊体异真凡莫同降气分光聿生人中
贤明博达周济为功为君为长俾物咸通爰
历世纪玄勋允充德掞天壤名书帝宫于是
运绝北都命标南府元真乃降是为形主阴
气既落世尘自阻鍊胎易质革秽除腐神形
合契白日轻举所谓反我乡归我常与道无
疆而孰知其方
   天禀章第四
卷二 第 18b 页 0727-117.png
夫道本无动静而阴阳生焉气本无清浊而
天地形焉纯阳赫赫在乎上九天之上无阴
也纯阴冥冥处乎下九地之下无阳也阴阳
混蒸而生万有生万有者正在天地之间矣
故气象变通晦明有类阳以明而正其粹为
真灵阴以晦而邪其精为魔魅故禀阳灵生
者为睿哲资阴魅育者为顽凶睿哲惠和阳
好生也顽凶悖戾阴好杀也或善或否二气
均合而生中人三者各有所禀而教安施乎
教之所施为中人尔何者睿哲不教而自知
卷二 第 19a 页 0727-118.png
顽凶虽教而不移此皆受阴阳之纯气者也
亦犹火可灭不能使之寒冰可消不能使之
热理固然矣夫中人为善则和气应为不善
则害气集故积善有馀庆积恶有馀殃有庆
有殃教于是立
   性情章第五
夫生我者道禀我者神而寿夭去留匪由于
巳何也以性动为情情反于道故为化机所
运不能自持也将超迹于存亡之域栖心于
自得之乡道可以为师神可以为友何为其
卷二 第 19b 页 0727-119.png
然乎夫道与神无为而气自化无虑而物自
成入于品汇之中出乎生死之表故君子黜
嗜欲隳聪明视无色听无声恬澹纯粹体和
神清虚夷忘身乃合至精此所谓返我之宗
复与道同与道同则造化莫能移鬼神莫能
知而况于人乎
   超动静章第六
夫道至无而生天地天动也而北辰不移含
气不亏地静也而东流不辍兴云不竭故静
者天地之心也动者天地之气也心静气动
卷二 第 20a 页 0727-120.png
所以覆载而不极是故通乎道者虽翱翔宇
宙之外而心常宁虽休息毫釐之内而气自
运故心不宁则无以同乎道气不运则无以
存乎形形存道同天地之德也是以动而不
知其动者超乎动者也静而不知其静者出
乎静者也故超乎动者阳不可得而推出乎
静者阴不可得而移阴阳莫能变而况于万
物乎故不为物之所诱者谓之至静至静然
后能契于至虚虚极则明明极则莹莹极则
彻彻者虽天地之广万物之殷而不能逃于
卷二 第 20b 页 0727-121.png
方寸之鉴矣
   同有无章第七
夫道包亿万之数而不为大贯秋毫之末而
不为小先虚无而不为始后天地而不为终
升积阳而不为明沦重阴而不为晦本无神
也虚极而神自生本无气也神运而气自化
气本无质凝委而成形形本无情动用而亏
性形成性动去道弥远故溺于生死迁于阴
阳不能自持非道存而亡之也故道能自无
而生于有岂不能使有同于无乎有同于无
卷二 第 21a 页 0727-122.png
则有不灭矣故生我者道灭我者情苟忘其
情则全乎性性全则形全形全则气全气全
则神全神全则道全道全则神王神王则气
灵气灵则形超形超则性彻性彻则返覆流
通与道为一可使有为无可使虚为实吾将
与造物者为俦奚死生之能累乎
   化时俗章第八
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帝王者
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也而有今
古浇淳之异尧桀治乱之殊者何也夫道德
卷二 第 21b 页 0727-123.png
无兴衰人伦有否泰古今无变易性情有推
移故运将泰也则至阳真精降而为主贤良
辅而奸邪伏矣时将否也则太阴纯精升而
为君奸邪弼而贤良隐矣天地之道阴阳之
数故有治乱之殊也所以古淳而今浇者亦
犹人幼愚而长慧也婴儿未孩则上古之含
纯粹也渐有所辩则中古之尚仁义也成童
可学则下古之崇礼智也壮齿多欲则季世
之竞浮伪也变化之理时俗之宜故有浇淳
之异也覈其所以源其所由子以习学而性
卷二 第 22a 页 0727-124.png
移人以随时而朴散虽然父不可不教于子
君不可不治于人教子在乎义方治人在乎
道德义方失则师友不可训道德丧则礼乐
不可理虽加以刑罚益以鞭楚难制于奸臣
贼子矣是以示童蒙以无诳则保于忠信化
时俗而以纯素则安于天和故非执道德以
抚人者未闻其至理者也
   明本末章第九
夫仁义礼智者帝王政治之大纲也而道家
独云遗仁义薄礼智者何也道之所尚存乎
卷二 第 22b 页 0727-125.png
本故至仁合天地之德至义合天地之宜至
礼合天地之容至智合天地之辩皆自然所
禀非企羡可及矫而效之斯为伪矣伪则万
诈萌生法不能理也所以贵浮古而贱浇季
内道德而外仁义先素朴而后礼智将敦其
本以固其末犹根深则条茂源浚则流长非
弃仁义薄礼智也故道丧而犹有德德衰而
犹有仁仁亏而犹有义义缺而犹有礼礼坏
则继之以乱而智适足以凭陵天下矣故礼
智者制乱之大防也道德者抚乱之宏纲也
卷二 第 23a 页 0727-126.png
然则道德为礼之本礼智为道之末执本者
易而固持末者难而危故人主以道为心以
德为体以仁义为车服以礼智为冠冕则垂
拱而天下化矣若尚礼智而忘道德者所为
有容饰而无心灵则虽乾乾夕惕而天下敝
矣故三皇化之以道五帝抚之以德三王理
之以仁义五伯率之以礼智故三皇为至治
五伯邻至乱故舍道德而专任礼智者非南
面之术是以先明道德道德明则礼智薄矣
老子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以智治国
卷二 第 23b 页 0727-127.png
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此谓礼亏则乱
智变则诈故塞其乱源而绝其诈根而扬雄
班固之俦咸以道家轻仁义薄礼智而专任
清虚者盖世儒不达玄圣之深旨也
 中篇辩法教(凡一十五章)
   神道设教章第十
九玄之初二象未构灵风集妙空洞凝华宝
章结于混成玉字标于独化挺乎有无之际
焕乎玄黄之先日月得之以照临乾坤资之
以覆载于是无上虚皇命元始天王编之于
卷二 第 24a 页 0727-128.png
金简次之于玉章初秘上玄末流下土降鉴
有道乃锡斯文故伏羲受图轩辕受符高辛
受天经大禹受洛书神道设教兆于兹矣又
玄元悯俗历为帝师人伦浇浮则陈道德以
示朴鬼神杂扰则演盟威以荡邪爰及苏茅
周王裴魏杨许莫不躬接玄圣亲传宝经故
西台无隐于灵文东华不秘于真诀是以龙
章云篆渐降人间师资相承经法弥广然可
以周览难可以尽行何者以一人之心兼累
圣之道神疲形倦莫究其微故周览以绝疑
卷二 第 24b 页 0727-129.png
约行以取妙则不亏于修习无废于闲和道
在至精靡求其博尔
   学则有序章第十一
道虽无方学则有序故始于正一次于洞神
栖于灵宝息于洞真皆以至静为宗精思为
用斋戒为务慈惠为先故非至静则神不凝
非精思则感不彻非斋戒则真不应非慈惠
则功不成神凝感彻真应功成者是谓陟初
仙之阶矣然后吐纳以鍊藏导引以和体怡
神以宝章润骨以琼醴皆承奉师诀研味真
卷二 第 25a 页 0727-130.png
奥则气液通畅形神合同不必金丹玉芝可
俟云軿羽盖矣若独以嘘吸为妙屈伸为要
药饵为事杂术为利者可谓知养形不知宝
神矣不知宝神者假使寿同龟鹤终无冀于
神仙矣
   阳胜则仙章第十二
阳与阴并而人乃生魂为阳神魄为阴灵结
胎运气育体搆形然势不俱全全则各𨑰其
本故阴胜则阳竭而死阳胜则阴销而仙柔
和慈善贞清者阳也刚狠嫉恶淫浊者阴也
卷二 第 25b 页 0727-131.png
心澹而虚则阳和袭意躁而欲则阴气入明
此二者制之在我阳胜阴伏则长生之渐也
渐也者陟道之始不死之阶也
   虚明合元章第十三
道不欲有心有心则真气不集又不欲苦忘
心苦忘心则客邪来舍在于平和恬澹澄静
精微虚明合元有感必应应而勿取真伪斯
分故我心不倾则物无不正动念有属则物
无不邪邪正之来在我而已虽所尚虚漠遗
形能虑非精感遐彻则不能通玄致真故上
卷二 第 26a 页 0727-132.png
学之士怠于存念者阴尸之气胜也忻于勤
锐者阳和之神胜也一怠一勤者其战未决
也决之者在于尅节励操务违懈慢之意使
精专无辍于斯须久于其事者则尸销而神
王神王者谓之阳胜阳胜者道其邻乎
   以阳鍊阴章第十四
阳火也阴水也冰炭不同器胜负各有所归
道俗反其情人各有所鍊众人则以阴鍊阳
道者则以阳鍊阴阴鍊阳者自壮而得老自
老而得衰自衰而得耄自耄而得疾自疾而
卷二 第 26b 页 0727-133.png
得死阳鍊阴者自老而反婴自浊而反清自
衰而反盛自粗而反精自疾而反和自夭而
反寿渐合真道而得仙矣是以有纤毫之阳
不尽者则未至于死有锱铢之阴不灭者则
未及于仙仙者超至阳而契真死者沦太阴
而为鬼是谓各从其类所以含元和抱淳一
吐故纳新屈伸导引精思静默潇洒无欲者
务以阳灵鍊革阴滞之气使表里虚白洞合
至真久于其事者仙岂远乎哉
   形动心静章第十五
卷二 第 27a 页 0727-134.png
夫形动而心静神凝而迹移者无为也闲居
而神扰恭默而心驰者有为也无为则理有
为则乱虽无为至易非至明者不可致也夫
天地昼亦无为夜亦无为无为则一而理乱
有殊者何哉昼无为以明故众阳见而群阴
伏夜无为以晦故群阴行而众阳息是以主
明而无为者则忠良进奸佞匿而天下治也
主闇而无为者则忠良隐奸佞职而天下乱
也故达者之无为以慧蔽者之无为以昏慧
则通乎道昏则同乎物道与物俱无为也奚
卷二 第 27b 页 0727-135.png
可以一致焉故至人虽贵乎无为而不可不
察也察而无为者真可谓无为也
   神清意平章第十六
上学之士时有高兴远寄陶然于自得之境
为真仙可接霄汉可升者神之王也虽曰神
王犹恐阳和之气发泄阴邪之气乘袭耳可
入静室夷心抑制所起静默专一则神不散
而阳灵全慎无恣其乐康之情以致阴邪之
来耳古人所谓乐往则哀来阳衰则阴胜若
有时躁竞而烦悖者此乃形中诸魄为阳灵
卷二 第 28a 页 0727-136.png
之气所鍊阴尸积滞将散故扰于绛宫之真
矣可入室静虑存一握固激其滓浊候神清
气平然后省巳悔过务令自新则转合于虚
静之途此亦洗心之一术尔
   行清心贞章第十七
行欲清心欲贞言勿过乎行行无愧乎心则
游于四达之衢四达之衢者涉道之通逵也
行之不已则天地爱之神明祐之凶横无由
加鬼神不能扰若言清而行浊名洁而迹污
虽丑蔽于外而心惭于内心惭于内者天地
卷二 第 28b 页 0727-137.png
疾之神明殛之虽力强于道不可致也故宁
受人之毁无招天之谴人毁由可弭天谴不
可逭也
   真人为俦章第十八
道之所至忌者淫杀阴贼此诚易戒至于小
小喜怒是非可否人之常情甚难慎也都不
欲有纤芥之事关乎方寸之中虑静神闲则
邪气不能入我志不扰则真人为俦又好誉
而憎毁者贤达之所不免然审巳无善而获
誉者不祥省躬无疵而获谤者何伤以此论
卷二 第 29a 页 0727-138.png
之得失在乎巳而靡由其他故泰然忘情美
恶不动乎衷者至人哉至人哉
   仁明贞静章第十九
夫仁明而贞静博达而英秀者皆天人分气
降生以济时利物也积世功备则丹台著名
元贞潜运于上玄正气密集于关府自然魄
鍊而尸灭神凝而体清阴滓都销则合形而
轻举故古之仙者未始非天人也使行尸同
其所好不亦难乎有积修累行而不获升举
者何也前功未著也有不因修习而自得仙
卷二 第 29b 页 0727-139.png
者往行克充也夫功无虚搆善不徒施不可
见为而不得则于我生怠睹自然羽化则谓
功不由人皆失之远矣
   立功改过章第二十
功欲阴过欲阳功阴则能全过阳则可灭功
不全过不灭仙籍何由书长生非可冀然功
不在大遇物斯拯过不在小知非则悛不必
驰骤于立功奔波于改过过在改而不复为
功惟立而不中倦是谓日新其德自天祐之
若尔者何必八节三元言功悔过神真明察
卷二 第 30a 页 0727-140.png
固其常焉又谢过祈思务在精诚恳志注心
于三清之上如面奉金阙之前不必屈伏形
体宣通言辞若徒加拜跪扣搏诵课平常之
文者可谓示人以小善实未为感激之弘规

   制恶兴善章第二十一
阳之精曰魂与神阴之精曰尸与魄神胜则
为善尸强则为恶制恶兴善则理忘善纵恶
则乱理久则尸灭而魄鍊乱久则神逝而魂
销故尸灭魄鍊者神与形合而为仙神逝魂
卷二 第 30b 页 0727-141.png
销者尸与魄同而为鬼自然之道也
   虚白其志章第二十二
神魂好洁尸魄好秽常欲虚白其志澡雪其
形则神魂乐康尸魄鍊灭神康尸灭者日益
清爽虽未轻举吾必谓之仙矣又悲哀感恚
者与阴为徒欢悦忻康者与阳为徒故心悲
则阴集志乐则阳散不悲不乐恬澹无为者
谓之元和非元和无以致其道也
   委心任运章第二十三
夫目以妖艳为华心以声名为贵身好轻鲜
卷二 第 31a 页 0727-142.png
之饰口欲珍奇之味耳欢妙美之声鼻悦芳
馨之气此六者皆败德伤性秪以伐其灵根
者也故有之即可远无之不足求惟衣与食
人之所切亦务道者之一弊耳然当委心任
运未有不给其所用且天地之生禽兽也犹
覆之以羽毛供之以虫粒而况于人乎必在
忘其所趣任之自然尔
   虚凝静息章第二十四
觉与阳合寐与阴并觉多则魂彊寐久则魄
壮魂彊者生之徒魄壮者死之徒若餐元和
卷二 第 31b 页 0727-143.png
彻滋味使神清气爽至于昼夜不寐唯虚凝
而静息者善无以加焉
下篇析凝滞凡九章
   会天理章第二十五
或问曰夫人之心久任之则浩荡而忘返顿
栖之则超跃乎无垠任之则弊乎我性栖之
则劳乎我神使致道者奚方而静愚应之曰
性本至凝物感而动习动滋久胡能遽宁既
习动而播迁可习静而恬晏故善习者寂而
有裕不善习者烦而无功是以将躁而制之
卷二 第 32a 页 0727-144.png
以宁将邪而闲之以贞将求而抑之以舍将
浊而澄之以清优哉游哉不欲不营然后以
玄虚为境域以澹漠为城阙以太和为宫观
以寂照为日月惟精惟微不废不越行如是
息如是造次于是逍遥于是习此久者则物
冥乎外神鉴于内不思静而已静匪求泰而
弥泰即动寂两忘而天理自会矣故履霜乃
坚冰之始习静为契道之阶古人岂不云乎
积习生常其斯之谓欤
   畏神道章第二十六
卷二 第 32b 页 0727-145.png
或问曰人有善恶天地神明岂悉知之乎愚
应之曰是何言欤是何言欤夫心者神灵之
府神栖于其间苟心谋之即神知之神知之
则天地神明悉知之矣未有为善恶不谋于
心者既谋于心则神道所察无逃于毫分无
逃于毫分则福善祸淫其不差矣曰何为颜
生夭冉子疾盗蹠寿庄蹻富楚穆霸田恒昌
乎愚应之曰天道远人道迩报应之效迟速
难量故君子遭命小人有幸然吉凶紏缠岂
止于一形乎故经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又
卷二 第 33a 页 0727-146.png
曰其事好还则报应之道可明矣何必一切
徵之于目前乎
   率性凝神章第二十七
或问曰神主于静使心有所欲何也愚应之
曰神者无形之至灵者也神禀于道静而合
乎性人禀于神动而合乎情故率性则神凝
为情则神扰凝久则神止扰极则神还止则
生迁则死皆情之所移非神之所使曰然则
变性为情者为谁乎曰内则阴尸之气所悖
外则声色之态所诱积习浩荡不能自宁非
卷二 第 33b 页 0727-147.png
神之所欲动也
   道反于俗章第二十八
或问曰人情之所至爱者皆道家之所至忌
何也愚应之曰夫福与寿人之所好祸与夭
人之所恶不知至爱者招祸致夭无欲之介
福永寿若斯而过求自害何迷之甚乎且燕
赵艳色性之冤也郑卫淫声神之諠也珍馔
旨酒心之昏也搢绅绂冕体之烦也此四者
舍之则静取之则扰忘之则寿耽之则夭故
为道家之至忌也
卷二 第 34a 页 0727-148.png
   专精至道章第二十九
或问曰古之学仙者至多而得道者至少何
也愚应之曰常人学道者千而知道者一知
道者千而志道者一志道者千而专精者一
专精者千而勤久者一是以学者众而成者
寡也若知道能绝俗绝俗者能立志立志者
能专精专精者能勤久未有学而不得者也
曰然则理世者绝望于仙乎曰不然若特禀
真气大庇群生者则无妨于理世若中人好
道志慕轻举必藉于栖闲故太昊袭气母轩
卷二 第 34b 页 0727-149.png
辕升云軿颛顼处玄宫文命游紫府斯皆抚
俗而得道者也若乃玄元寄柱史南华吏漆
园王乔莅叶县方塑登金门此亦佐时而得
道者也又仙欲隐密道贵无名或昭其踪或
秘其迹不可以一途而察不可以一理而推
按真诰及抱朴子元始上仙记咸云自古至
忠至孝至真至廉有大功及物者皆有所得
不同常流尧舜周孔伊吕昔诸圣贤皆上擢
仙职斯所谓死而不亡者寿又白华自以随
世畏死而希仙没为灵官其骨不朽功充之
卷二 第 35a 页 0727-150.png
后灵肉附骸返魂还形倏忽轻举若尔者则
片善不失而况专以神仙为务者乎
   长生可贵章第三十
或问曰道之大旨莫先乎老庄老庄之言不
尚仙道而先生何独贵乎仙者也愚应之曰
何谓其不尚乎曰老子云死而不亡者寿又
曰子孙祭祀不辍庄子曰孰能以死生为一
条又曰圣人以形骸为逆旅此其證乎愚答
曰玄圣立言为中人尔中人入道不必皆仙
是以教之先理其性理其性者必平易其心
卷二 第 35b 页 0727-151.png
心平神和而道可冀故死生于人最大者也
谁能无情情动性亏秪以速死令其当生不
悦将死不惧翛然自适忧乐两忘则情灭而
性在形殁而神存犹愈于形性都亡故有齐
死生之说斯为至矣何为乎不尚仙者也夫
人所以死者形也其不亡者性也圣人所以
不尚形骸者乃神之宅性之具也其所贵者
神性尔若以死为惧形骸为真是修身之道
非修真之妙矣老子曰深根固蒂长生久视
之道又曰谷神不死庄子曰千载厌世去而
卷二 第 36a 页 0727-152.png
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又曰故我修身千
二百岁而形未尝衰又曰乘云气驭飞龙以
游四海之外又曰人皆尽死而我独存又曰
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斯则老庄之言长生不
死神仙明矣曷谓无乎又道德经南华论多
明道以训俗敦本以静末神仙之奥存而不
议其幽章隐书鍊真妙道秘于三洞非贤不
传故轻泄者获戾于天官钦崇者纪名于玄
录殃庆逮乎九祖升沈系乎一身何可使行
尸之徒悉闻悉见耳
卷二 第 36b 页 0727-153.png
   道无弃物章第三十一
或问曰物自道生道无弃物何独得道者灵
长失道者灭亡乎愚应之曰夫龙之与鱼同
育于水明之与暗俱生于道龙则兴云施雨
出有入无鱼则在藻而乐失泉而枯龙则得
水之妙而能化于水鱼不得水之妙而不能
化于水也上士则栖神鍊气逸于霄汉之上
下士则伐性损寿沦乎幽壤之下上士得道
之妙而能化于道下士不得道之妙而不能
化于道也故鱼不知水之生乎巳而弃之非
卷二 第 37a 页 0727-154.png
水之弃鱼也人不知道之生乎巳而弃之非
道之弃人也或曰龙鱼异质明暗殊禀安能
使鱼化于水凡化于道乎愚答曰若鱼能潜
深渊匿幽穴不贪饵及其大也即奋鳞激鬣
超吕梁而为龙矣人能游崆峒息澹泊绝嗜
欲及其至也即含微契虚蹈真境而为仙矣
所恨藏身不密保神不固而水之与道岂负
鱼之与人哉
   明取舍章第三十二
或问曰仙者人之所至美者也死者人之所
卷二 第 37b 页 0727-155.png
至恶者也而历代之君子罔有不知而从俗
者至多习仙者至少何也愚应之曰此有二
理一者所禀之气非高即所希之志难广故
溺于近务忘乎远见为声名所汩嗜欲所昏
终絷伏于世网竟无蹈于真域二者虽禀气
萧遐神襟秀迈而济物之功未备登仙之路
犹远是以迟回人爵未解帝悬耳若夙勋已
著名入丹台则超迹绝尘物所不能累也又
问曰仙必有骨无骨不可学仙奈何愚应之
曰夫工者必因其材而施乎巧学者必有其
卷二 第 38a 页 0727-156.png
骨而志乎道故冰不可镂愚不可仙自然之
理也所以神不清骨不峻者皆非禀阳灵之
气也非禀阳灵之气者必无慕仙之心也苟
有慕仙之心者未有不夙挺夫仙骨者也曰
然则有仙骨不修而可致乎曰有骨而不学
者亦如有材而无工故金藏于矿也不冶而
为石道在于人也不鍊而为凡虽无骨而不
仙亦不可恃骨而待轻举也
   以有契无章第三十三
或问曰道本无象仙贵有形以有契无理难
卷二 第 38b 页 0727-157.png
长久曷若得性遗形者之妙乎愚应之曰夫
道至虚极也而含神运气自无而生有故空
洞杳冥者大道无形之形也天地日月者大
道有形之形也以无系有以有合无故乾坤
永存而仙圣不灭故生者天地之大德也所
以见六合之广三光之明者为吾有形也若
一从沦化而天地万物尽非吾有即死者人
伦之荼毒也是以鍊凡至于仙鍊仙至于真
鍊真合乎妙合妙同乎神神与道合即道为
我身所以升玉京游金阙能有能无不终不
卷二 第 39a 页 0727-158.png
殁何为理难长久乎若独以得性为妙不知
鍊形为要者所谓清灵善爽之鬼何可与高
仙为比哉曰然则古有仙矣胡为既隐而不
复见乎曰清浊殊流真凡异境安可得而见
邪虽然令威千载而暂归玄元至今而屡降
何为不复见乎曰然则今之仙者为谁乎曰
自我唐以来可略而言矣刘庆云举于蜀土
韦俊龙腾于嵩阳道合蝉蜕于太一洞玄骨
飞于冀方其馀晦迹遁世得道轻举者不可
胜纪此皆接于闻见讵可诬而蔽之盖知道
卷二 第 39b 页 0727-159.png
者稀故得仙者寡至音不娱于俚耳悲夫



宗玄先生玄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