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 210398a 页
卷四 第 1a 页 0661-090.png
黄帝素问灵枢集注卷之四
本神第八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
脉营气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
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
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
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岐伯
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
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
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
卷四 第 1b 页 0661-091.png
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
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
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
至长生久视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
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
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
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
而不收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
卷四 第 2a 页 0661-092.png
失破䐃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脾愁忧而不
解则伤意意伤则恍乱四支不举毛悴色夭
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
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
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
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
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
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
季夏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
精时自下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
卷四 第 2b 页 0661-093.png
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是
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
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
营舍意脾气虚则四支不用五藏不安实则
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
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
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
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必审五藏
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卷四 第 3a 页 0661-094.png
悗乱怵阳
终始第九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藏为纪阴
阳定矣阴者主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
阴受气于五藏故写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
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藏为
阴六府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
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谨奉天道请
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
知阴阳有馀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
卷四 第 3b 页 0661-095.png
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
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
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
是谓平人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
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写
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
剂如此者弗炎不已者因而写之则五藏气
坏矣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
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
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
卷四 第 4a 页 0661-096.png
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
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
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
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
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
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
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
者与之短期人迎一盛写足少阳而补足厥
阴二写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
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写足太阳补足少阴
卷四 第 4b 页 0661-097.png
二写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
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写足阳明而补足太
阴二写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
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写足厥阴而补足少
阳二补一写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
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写足少阴而补足太
阳二补一写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
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写足太阴而补足
阳明二补一写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
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
卷四 第 5a 页 0661-098.png
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人迎与脉
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
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藏内
伤如此者因而炎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凡
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写阳音气益彰耳目
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所谓气至而有效者
写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
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
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
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写则虚痛虽
卷四 第 5b 页 0661-099.png
不随针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
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
实不相倾取之其经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
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
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故一刺则阳邪
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
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写而虚故以
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
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写则虚痛虽不随针
病必衰去矣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写其
卷四 第 6a 页 0661-100.png
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写其阳
而和之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必审其实虚
虚而写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
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写之虚而徐
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动也阳明在上
厥阴在中少阴在下膺腧中膺背腧中背肩
膊虚者取之上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手屈
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
在骨守骨在筋守筋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
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
卷四 第 6b 页 0661-101.png
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邪气来也紧
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
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
脉独出其邪气刺诸痛者其脉皆实故曰从
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
足太阴阳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
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
之腘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
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春
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
卷四 第 7a 页 0661-102.png
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故刺肥人者秋
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病痛者阴也
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
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病
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
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刺热厥者留针反
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刺热厥者二阴
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
阴也一阳者一刺阳也久病者邪气入深刺
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必先
卷四 第 7b 页 0661-103.png
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凡刺之法必
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
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深居静处
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
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
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
休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凡刺之禁
新内勿刺 新刺勿内 已醉勿刺 已刺勿醉
新怒勿刺 已刺勿怒 新劳勿刺 已刺勿劳
卷四 第 8a 页 0661-104.png
已饱勿刺 已刺勿饱 已饥勿刺 已刺勿饥
已渴勿刺 已刺勿渴
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
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
行十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
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
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
谓伐身形体淫泺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
五味是谓失气也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
折瘛疭其色白绝皮乃绝汗绝汗则终矣少
卷四 第 8b 页 0661-105.png
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目系绝一日
半则死矣其死也色青白乃死阳明终者口
目动作喜惊妄言色黄其上下之经盛而不
行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
塞上下不通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嗌乾喜
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太阴终者
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
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焦
而终矣
缪刺男内女外淫泺
卷四 第 9a 页 0661-106.png
齿长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