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 170793b 页
卷二 第 1a 页 0551-092.png
混元圣纪卷之二与二
宋观复大师高士谢守灏编
太上老君乃大道之宗祖三才之本根也太
极之先寥廓何有道源肇启气母混成澒洞
溟津兆朕胚腪中有真精自然而生是为神
明强名虚皇潜司玄化道运御世一气分三
为玄元始三气混合氤氲渐著为万象之端
莫知其先强目曰元莫知其初强目曰始故
曰元始天尊三气相生九气混合化生诸天
成就世界莫知其大强目曰太莫知其高强
卷二 第 1b 页 0551-093.png
目曰上首出无极仰之曰老宰而无我主之
曰君故曰
无上三天玄元始三气太上老君焉初自一
气而分三气是为三天三气合生九气是为
九天
自大罗天生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三清
境也自三天下生郁单天襌善天须延天
兜术天不骄乐天洞元天梵辅天清明天
无想天此九大梵天也九天又各下生三
天合三十六天其外诸小梵天悉系属于
卷二 第 2a 页 0551-094.png
此大梵天也
次四种民天
犬极平育天龙变梵度天玉隆腾胜天太
虚常融天为种民天亦曰种人谓开劫之
初降为人种也释氏呼为四襌天此天上
取太清境三千三百万亿气下生八梵天
五千五百五十五万气凡一气三千里此
天出三界之上超阴阳之数故无年寿之
限水火风灾所不能坏也
次分三界
卷二 第 2b 页 0551-095.png
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也
次八梵天
始青天青元天始丹天太丹天始素天太
素天始玄天太玄天也
次人间世
北方清静世界东北长安世界东方纳善
世界东南用贤世界南方弃贤世界西南
仁静世界西方净行世界西北延贤世界
下置九地结为山岳融为海渎
第一垒润色泽地第二垒刚泽色地第三
卷二 第 3a 页 0551-096.png
垒脂色泽地第四垒润泽地第五垒金粟
泽地第六垒金刚铁泽地第七垒水制地
第八垒大风泽地第九垒洞泉无色纲维
地每垒一重土一重水一重风自上而下
也
阳精为日阴精为月分日月五行之精为星
辰二气交会则动植万汇更相产化
按开化置品经曰吾于无形无名濛澒溟
涬之中开道玄黄分灵散气从大罗下生
三境次生九天立九帝为三宝之玄律二
卷二 第 3b 页 0551-097.png
十七天为境界之修品三十六部为三境
之玄根下为三十六天之域宅次三十二
天三十二帝潜运开化下分三界傍贯璇
玑二十八宿五星躔度以明五方清气上
腾重浊下凝下生九地中生九人天地人
物无不备焉故阳和正气化生上圣高真
柔和冲静之气化生元君圣后仙妃玉女
刚烈英勇之气化生天丁力士神兵将吏
阴阳五行之气化生男女杂谬之气化生
飞禽走兽咸承一气万种不同随其化生
卷二 第 4a 页 0551-098.png
也
大劫之末九地之上至无色界三灾大作万
象消化种民天之上灾所不及元气复合再
为混沌历劫重开复命天人降为人种为君
为臣洪道建法随时布化已经无量浩浩之
劫悉皆如是
按上清经云天圆十二纲地方十二纪天
纲运关三百六十度为阳孛地纪推机三
千六百度为阴蚀天纲三百三十日运关
一周地纪三千三百日推机一度九千九
卷二 第 4b 页 0551-099.png
百度为天地气交名大阳九大百六亦名
大劫大运也以数乘之大凡三百三十年
一度阳孛此为小阳九之灾一百八万九
千年即天纲运关三万三千周地纪推机
三千三百度大运之交也夫天动地静阳
躁阴迟故有孛蚀之异耳此时天气穷于
太阴地气极于太阳阳极则孛阴极则否
阳极则其精化为水阴极则其精化为火
先焚为大火次漂以大水上至九天之下
下至九地之内金玉消化毫末无遗然后
卷二 第 5a 页 0551-100.png
元气复合谓之混沌混沌再分则三天上
圣四天种民下世教化亦如此劫之初三
皇五帝相承而治矣如此变革总名为元
气离合老君历此离合之数经无量劫故
西升经云动则有载劫自惟甚苦勤此之
谓也
又按九天生神章曰大运将期
数终甲申三官鼓笔料别种人考算功过
善恶当分自赤明以来至上皇元年依元
阳玉匮受度者应二十四万人开皇以后
卷二 第 5b 页 0551-101.png
数至甲申诸天选叙仙曹空废官僚不充
依元阳玉历当依三代更料有心积善建
功为三界所举五帝所保名在上天者取
十万人以充其任又当别举一十二万人
以充储官三官相应皆逆注种名
又九幽之府被东华青宫九龙符
命使拔九幽男女死魂宿名有善功德满
足应受开度者取三十二万人以充甲申
驱除之后开大有之民劫历皆然悉禀命
于老君也
卷二 第 6a 页 0551-102.png
天地之状象类鸡卵元气绕之如日之晕如
是天地有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亿重
各于其中立天文地理运阴阳五行列神祇
产万汇秉生成之柄镇造化之原故在天为
众圣之尊在世为万教之主谓之老子者道
之形也应既不一号亦无量或三十六号或
七十二名或号九天上皇或号洞真帝一君
或号高上玉帝或号长生大帝或号太平正
真太乙妙气皇君或号九玄帝君或号太千
法王或号九灵老子或号太上左玄真人或
卷二 第 6b 页 0551-103.png
号上清金阙三洞妙经大法师或号高上大
法王或号玄一真定光或号金阙后圣君或
号九老仙都君或号九气丈人或号太上丈
人或号千二百宫君或号太平上景君或号
无为父或号万物母其降生之时十方天神
空中称赞尊号有十曰太上老君圆神智无
上尊帝王师大丈夫大仙尊天人父无为上
人大慈仁者真元教主天人称赞亦有十号
曰无为之君无上玄老太上老君高上老子
天皇大帝玄中大法师有古大先生金阙帝
卷二 第 7a 页 0551-104.png
君太上高皇虚无大真人复有至真无极大
道自然元始太上天尊道君无上天真天老
天师黄老玄宗世师神人真人仙人至人大
人道人圣人之号也
老君洞真极圣本无常形消则为气息则为
人或于太虚之中凝为真容体大无边相好
备足上无所攀下无所蹑或在云华之上身
如金色万真侍卫百灵宗奉或坐莲花之内
建七曜玲珑之冠披九色离罗之帔项负圆
光照曜天地或处宝堂金殿珠玉帷帐万帝
卷二 第 7b 页 0551-105.png
朝礼神兵卫轩或金容玉姿黄裳绣帔或素
服玄冠乘朱鬃白马或下治十天封掌兆民
居太微勾陈紫房中为天皇大帝或春化为
上景君长九千丈建七精宝华之冠衣玄黄
二气之服青锦飞裙手执虎符坐七色之云
或夏化为老翁戴九龙之冠衣黄纹之衣服
黄羽之裙手执金板立紫云之上或秋化为
童子衣五色之衣或乘狮子或坐青云或冬
化为苍玄青三色之光光明混沌更相缠绕
此则返金阙之气更受鍊飞玄通晨之精也
卷二 第 8a 页 0551-106.png
或化身为玄天大帝
经云八十二变为真武故佑圣真君启请
有云仰启玄天大圣者北方壬癸至灵神
金阙真尊应化身无上将军号真武也
其神通自在随感则现能白能黑能方能圆
能屈能伸能修能短能老能少能一能万纵
横反覆厥体靡常或为千二百老子应现诸
天或为百八十道君接引凡世分灵散景倏
忽周遍而真一之身湛然常寂常在太清太
极宫也老君尝以上和元年岁在庚寅九月
卷二 第 8b 页 0551-107.png
三日甲子化生于郁单北玄玉国天罡灵镜
山李谷之间上玄灵母九玄之房初母之始
孕梦玄云日月缠其形六气之电动其神遂
有妊既诞之辰有三日并出乃以谷为氏族
用曜景为名一名弘字子光一名玄水字山
渊
上和乃天上之纪年也如赤明朱灵清汉
天汉开皇上皇之类也而世俗之士秖知
甲子造于大挠年号始于汉武便以上和
等号皆谓之妄殊不知上天自亿劫以前
卷二 第 9a 页 0551-108.png
纪年不废世人无从而知耳自鬼谷子北
郭子张天师葛仙公等方引诸天之号以
配人间时代也不然则诸仙博古该今穷
幽宄微岂不知秦汉之前未有年号耶至
如开辟之初建立法度及世代因革悉由
上天数定时遣天真降教以传人世耳非
世人能先天而肇造也学者详之
于是敛魂研魄守胎宝神录精镇血固液凝
筋吞光饮霞咀嚼飞根内德圆充外累远判
形分百万变化无穷紫微上真天帝玉清君
卷二 第 9b 页 0551-109.png
遣八景琼舆来迎以登上清宫授蕊刚丹玉
凤玺金真玉光给神虎之符及飞行之羽朱
锦龙裙青帔虎带戴圆容神冠受书为金阙
后圣帝君
老君于龙汉元年分身于中央大福堂国出
真文赤书以化其民民皆长生又于南极赤
明之国出火炼真文故号洞阳之庭有流火
之池人炼其形皆成金色上置南昌之宫下
立朱陵之馆以主生成
老君以龙汉赤明上皇延康开皇五劫皆
卷二 第 10a 页 0551-110.png
运始青丹光中灵素华玄阳之气轮转而
为玉历龙汉以来渺渺亿劫混沌之中寥
廓无光载籍叵考赤明开图然后经典始
可得而推也真文者五方真气之精凝结
成文八角垂芒或为云篆之形或成飞走
之状即今之符文天真之信契也以上并
互见于三洞真经也
又于东极碧落之天浮黎之国书真文于空
青之林成紫字之文其林风声成音鸟食其
叶身生文章人得其羽即能飞行其民长生
卷二 第 10b 页 0551-111.png
安乐无为又于西极卫罗世界西那玉国出
真文于浮罗之岳以度国人玉池自生金精
流映人挹其水身生金光与天相毕又于北
方郁单之国书真文于洞灵之观以度兆民
其下寒池灵津自然流澳人得饮之无有终
极此五土之内皆禀老君灵宝之教以得长
生因命五老上帝以镇五方行道垂教和宁
群品也
隋书经籍志云元始天尊生于太无之先
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天地沦
卷二 第 11a 页 0551-112.png
坏劫数终尽而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
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
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
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
所说之经亦禀元一之气自然而有非所
造为亦与天尊常在不灭天地不坏则蕴
而莫传劫运若开其文自见乃命天真皇
人改转天音而辨析之自天真以下至于
诸仙展转节级以次相授诸仙得之始授
世人推其大旨盖亦归于仁爱清净积而
卷二 第 11b 页 0551-113.png
修习渐至长生自然神化或白日登仙与
道合体宋张商英道德经云劫运悠旷太
少格塞邪气失元散著群生因其九窍发
生情识情流识蔽宛转颠倒因流起爱蔽
爱生憎僧爱交攻前伏后起弃明趋昧积
昧为阴阴结为幽入幽为鬼神正为人形
傍为异趣啖食陵暴性不得静命不得延
黑气惨霾干犯霄极三清化主三帝天君
鉴观在下一念兴悲自然妙气络绎成文
灵风鼓奏自成音声至慈度厄至仁好生
卷二 第 12a 页 0551-114.png
至正摧邪至明破冥上列曹官下设岳洞
众真受职列仙分统真机既漏玉字乃出
火炼洞阳笔著空青玉检金版符箓咒诀
教授仙众威制魔群炼度魂魄役召万灵
太上道三上真道七中真道六下真道四
金口所说三师所授瑶函宝笥秘蓄天台
遗落人间太仓一稗修真之士集为三洞
无无上真名曰洞真幽深微妙名曰洞玄
灵奇隐显名曰洞神非真之真泯寂无文
非元之元妙体孤存非神之神欻忽无垠
卷二 第 12b 页 0551-115.png
此明三洞真文之旨趣也
老君又化身号静老天尊行教五方遂于东
华山九合玄台说法以授东极始老国王其
王妃王子大臣五千馀人同修其道俱得地
仙乃建习仙宫习灵七正二馆令学仙者居
之二百年中国内白日升天者三千馀人其
王升为妙梵天主
按青童内文云始老国在东海之外也一
名清和国妙梵天主后以逸乐过度谪下
人间为罽宾国王老子化之为佛者是也
卷二 第 13a 页 0551-116.png
老君在天皇时号玄中大法师亦曰通玄天
师出洞真经一十二部以无极大道下教人
间在地皇时号有古大先生出洞玄经一十
二部化人以无上正真之道在人皇时号盘
古先生出洞神经一十二部化人以太平无
为之道
在伏牺时降于田野号郁华子授天皇内文
又降河图八卦之文教人以顺性之道在祝
融时降于恒山号广寿子授人皇内文教人
以安神之道俾陶铸为器以变生冷在神农
卷二 第 13b 页 0551-117.png
时降于济阴号大成子授地皇内文教人以
好生之道俾播植谷果以代烹杀和合方药
救疾养性略见唐纪在黄帝时降于崆峒山
号广成子帝即位二十九年忧天下之不治
乃往见广成子而问曰闻子达于至道吾欲
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又欲观阴
阳以遂其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问
者物之质也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汝治天
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
之光亦以荒矣而佞人之剪剪者又奚足以
卷二 第 14a 页 0551-118.png
语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顺下
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问曰闻吾子达于至
道敢间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蹙然
而起曰善哉问乎来余将语汝夫至道之精
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
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毋劳汝形毋摇
汝精少思寡欲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
闻心无所知神将守形形乃长生谨汝内闭
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彼
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彼至阴
卷二 第 14b 页 0551-119.png
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谨守汝身物将
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修身千二百岁
吾形未尝衰也黄帝再拜稽首曰吾子之谓
天矣广成子又谓黄帝曰来余语汝彼其物
无穷而民皆以为终彼其物不测而人皆以
为极得吾道者上为皇下为王失吾道者上
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上而返于
土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
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乃授帝阴符
经
卷二 第 15a 页 0551-120.png
老君于三皇时说经世谓之三坟之书久
失其传兼累世所说经多藏琼室瑶台或
秘龙宫海藏神真保护世莫得闻今所传
者太山一毫芒尔
久之又命西王母授帝元始天尊玉像帝置
于高观以敬奉之常有䌽云覆其上故号为
道观道观之号自此始也
按太平广记所引道经云在昔道气凝寂
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化生万物先以
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木公生于碧
卷二 第 15b 页 0551-121.png
海之上苍灵之墟以主阳和之气理于东
方号曰东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
而生金母以主元毓神玄奥于眇莽之中
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与东王木公
共理二气而毓养天地陶钧万物体柔顺
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号
曰西王母焉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
仙得道者咸所隶焉木公冠三维之冠服
九色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居于云房之
间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仙童侍立玉女
卷二 第 16a 页 0551-122.png
散香真僚仙官巨亿万计各有所职故男
子得道者名籍所隶焉时往谒九灵金母
一岁再游其宫共较定男女真仙皆品功
行以升降之天地劫历阴阳代谢时运兴
废阳九百六举善黜恶靡不由之总其箓
籍而上奏元始中关玉晨以禀命于老君
故老君授道于黄帝乃命金母示以元始
之像焉
老君又命帝陟王屋山开石函发玉笈得九
鼎神丹飞雪炉火之道帝遂铸鼎荆山炼丹
卷二 第 16b 页 0551-123.png
成服之有云龙来迎帝乘龙上升时群臣侍
女同得升天者七十有二人其馀小臣不及
上争持龙髯攀堕黄帝弓与鼎皆抱之号泣
世谓之乌号之弓臣民无所追慕遂取其遗
物于巴山造坟以藏之号巴陵又于桥山葬
其衣冠号黄帝陵鼎所堕处谓鼎湖焉
今处州缙云县仙都山其巅有鼎湖无路
可缘上生金莲其叶尝飘堕于双溪故名
金华县古以帝氏缙云故以名其邑信不
虚也
卷二 第 17a 页 0551-124.png
初老君垂世立教故示有修證之诀师资传
授之格乃以上皇元年甲子七月二日出游
西河时见元始天尊乘八景玉舆驾九色玄
龙三素飞云导从群仙浮空而来同会西河
之上天尊吐洞玄内观玉符以授老君老君
稽首承教服符三部八景神身中并见金书
玉字二十四图空中自明洞彻无穷罗缕自
然即命主图上仙依而画之金书紫字丹简
玉章于此成立自南极上元九光太真王夫
人东西二华南北真公五岳神仙清虚真人
卷二 第 17b 页 0551-125.png
所授真文并出于老君焉其图分为上中下
三品上品一神仙沐浴东井图二五岳真形
图三通灵诀精八史图四六甲通灵图五九
宫紫房图六元始太清图七真道混成图八
西升保箓图中品一神仙通微灵化图二蹑
虚九灵图三九变天图四常存图五守一养
身图六守神含景图七寂嘿养真守志图八
芝英玉女图下品一神仙六阴玉女图二九
九道仙图三导引图四洞中洪保图五变化
隐测图六采芝开山图七明镜图八无极太
卷二 第 18a 页 0551-126.png
一图凡二十四图皆修身长生之术并洞玄
元始之气化成也
老君又典领玉晨神虎符图智慧素经凡上
清大洞真经召灵威魔神符玉章莫不掌录
焉此经皆结飞玄自然之气以成其道高妙
众经之尊总统万灵匡御群仙秘于九天之
上大有之宫铸金为简以撰灵文刻玉丹书
以明其篇或藏太微灵都琼宫玉房之内咸
卫以巨兽捍以毒龙神虎七千备于玉阙金
晨玉童素灵玉女各三千人侍卫灵文众真
卷二 第 18b 页 0551-127.png
宴礼万圣朝轩玉晨大道君常谓老君曰大
劫之周择授上贤自无其人累劫不传后学
求仙不知道原徒劳思存损疲形神夫欲寻
本当归其根失根求生万不得全上皇玉文
子择人而传其法宝秘深不可言当依明科
承而奉焉中皇元年壬戌三月一日老君于
玉天琼房推较本元撰集灵篇以为宝经三
百卷符图七千章玉诀九千篇以授东海方
诸宫青童大君使传后学玉名合真之人大
君既受宝经位登上相金华玉女紫晨玉童
卷二 第 19a 页 0551-128.png
各三千人俱侍卫焉秉灵符之节麾命魔灵
幡逍遥紫虚之馆徘徊青华之房灭六天于
末运剪万精于群山采后学于金简校青箓
于方诸延万帝于曲宇赞宝诀于妙章撰独
立于齐真严四极以检运普统九天九地五
岳名山亿兆万真莫不咸隶生死图籍细无
不关末学之子欲受经及修行皆宜先奏金
简于青宫投玉札于上清典箓玉司常阴察
人精粗其有勤苦乃得玄授焉
老君又传太虚真人南岳赤君使授学道宿
卷二 第 19b 页 0551-129.png
有金名玉字高阁刻名当为真人者又传天
真皇人太真王夫人等或封于西玄王屋山
中或刻于蓬莱府北室金柱玉璧上又以五
色玉为简各封五岳石笥中须壬辰告会后
圣君来下当出以付四辅使教上真之才
按后圣李君列记云后圣李君四辅上相
方诸宫青童大君上保太丹宫南极元君
上傅白山宫太素真君上宰西城宫总真
王君
凡欲求仙当寻其文得其本原道无不成苟
卷二 第 20a 页 0551-130.png
不知道所出与宝诀所生谓之投暗而学无
有祖宗真不为降道亦不行也
老君曰夫三洞宝经皆三清上道也吾昔授
之于元始天尊于今七亿万劫天地成坏万
品生灭惟吾道独存今犹修之于景云之上
常以玉清玄简出付真公于无量寿天又付
方诸青童大君依九天品格万劫一出自开
皇以来传付后学应为真者九千年听传三
人或四十九年中遇有其人听顿传人欲受
吾经当依四极明科赍信诣师受以佩身闭
卷二 第 20b 页 0551-131.png
心修行慎勿轻传
考之经科受经之格年限不同盖上古淳
和万劫一出末代浇薄拯救尤切四十九
年得人即传皆以斋戒为先阴功为务以
拔九祖之罪以度群品之厄后及己身立
功布德上遵天宪以期超升故有二十七
品斋科三十六品醮法上即以清虚简寂
为用次即以吐纳服御为阶末即以洗心
悔过为宗普即以后己先人为要功行三
千白日登天斯言有證者也
卷二 第 21a 页 0551-132.png
又曰欲修行上法宜先修高上洞真三元斋
直三元合真上应九祖凡欲修行大洞真经
三十九章雌一玉检五老宝经玄母八十二
上愿佩神虎金虎符豁落七元流金火铃销
魔隐祝威制万灵飞步五星存注七元思真
行道上求天仙合服神丹飞腾灵丸当修上
元之法九日九夜清斋念神未至一日五香
沐浴宿结斋心上至九人下至三人主客丹
祷每事精勤欲修中元斋直六日六夜以赎
己身积滞之愆解过于天真谢罪于三元宿
卷二 第 21b 页 0551-133.png
愆既散高上降真书名玄图尅成上仙学而
无法徒劳损功无感于自然欲修下元之法
三日三夜解拔九祖令飞魂更生出离三涂
上升南宫释结解滞断灭恶根七祖既惧身
自成仙其法高妙非真勿传斋直毕然后行
上道常当沐浴清斋盛洁法服并漱荡口腹
令内外清虚口无馀味腹无馀薰眼无馀秽
体无尘染淡泊静嘿惟道是身然后修行法
事焉
夫学上道不奉三百大戒而诵经行咒佩符
卷二 第 22a 页 0551-134.png
思神合丹服药隐处山林求升仙之举恐未
可希也若能戒全于内和光于外乃庶几于
灵标之崖矣非修道难奉戒难耳子能全戒
及十方太上将保尔登仙也戒今而诵宝经
佩大符而行事若复不仙则天下无有不死
之道矣我之所慨世求其人难得耳夫有经
而无戒犹涉海而无舟楫犹有口而无舌何
缘度兆身耶夫道要在行合冥科积善内足
然后始涉大道之境界弗能尔者皆为徒劳
于风尘无益于生命之修短也
卷二 第 22b 页 0551-135.png
老君复授青童大君灵书紫文修行二十四
事其略曰采服飞根吞日气之法先服开明
符常思见日初出时叩齿阴咒日魂之名日
中五帝之字存见日中五色流霞来接一身
咒咽如法当觉体生玉泽面有流光次采服
阴华吞月精之法先服太玄阴生符常思见
月初出时叩齿阴咒月魄之名月中五夫人
之字存见月中五色流晶来接一身咒咽如
法当觉体生玉光目有飞精次拘三魂以三
魂弃身游遨飙逝本室或为他魂留制或为
卷二 第 23a 页 0551-136.png
魅物收录当拘而留之使无游逸其法常存
心中有赤气转大以覆身变而为火洞照内
外叩齿呼咒如法则三魂拘留矣次制七魄
以七魄流落游走秽浊或交通血食往来鬼
魅或共死尸相关或言人之罪欲人之败皆
魄之疾也其法生晦朔弦望及庚申日存鼻
端有白气渐大以冠身九重又变作四灵之
兽匝绕一身呼咒如法则七魄制炼矣又人
身中有三元宫上元丹田泥丸宫其神赤子
字元先一名帝乡中元丹田绛宫其神真人
卷二 第 23b 页 0551-137.png
字子丹一名光坚下元丹田命门宫其神婴
儿字元阳一名玄谷此三一之神上一服紫
衣中一赤衣下一黄衣皆如婴儿之状欲拘
制魂魄当先阴呼其名并存服色次第分明
又命门宫中有大君名桃康字合延衣朱衣
冠芙蓉冠三魂侍侧暮卧常存大君祝守如
法一十八年大君能左激三田右御三气呼
阳六甲召阴六丁来侍人也又行郁仪结璘
奔晨之道服灵飞六甲阴阳符佩神虎金虎
销魔豁落流金之章诵大洞真经存三部八
卷二 第 24a 页 0551-138.png
景二十四神服琅玕华丹挹黄水月华徊水
玉精环刚之果即头生七色之气分形变化
千乘万骑白日升天皆学道修行要文乃太
微天帝紫微上真天帝玉清君口传之诀以
紫玉为简青金为文龟母执笔金童佛筵天
妃侍香玉童结篇名曰灵书紫篇以付上相
青童大君使下授玄宫玉名为真人者于是
青童大君清斋千日稽伏膝行捧首北面依
科盟授以还方诸霄宫其后传西城王君使
下授骨相之子焉
卷二 第 24b 页 0551-139.png
按经云始自大罗天开张万范摄生十方
先立九圣各分九等从凡迁仙有八十一
等本为三界迷暗参差故立三乘以为修
品上中下殊普令开悟昔于龙汉初时以
圣道传九天丈人九天真皇次于赤明劫
时以其道传虚皇玉帝次于上皇劫时以
仙道传万始先生太真玉皇此上圣传其
道也太易时以德授太帝君太始时授天
帝君太初时授太微帝君太极时授太微
天帝太素时授金阙帝君上相青童君此
卷二 第 25a 页 0551-140.png
中真传其德也下代传教者应化法门十
二等事一者三洞本文二者神符告信三
者玉诀秘讳四者灵图图写五者历代授
道六者戒律防非七者威仪庠序八者方
法修行九者术数隐景十者记传传示十
一者赞咏歌颂十二者章表奏请三洞通
达应感符證此下代传其教也
老君在少皞时复降于崆峒山号随应子说
庄敬经教以顺时行令在颛顼时降于衡山
号赤精子说微言经教以忠顺之道在帝喾
卷二 第 25b 页 0551-141.png
时降于江滨号录图子说黄庭经教以清和
之道又命九天真王三天真皇执九光之节
景云之符下牧德台授帝喾以九天真灵三
天宝符上以奉天使二仪无遗下以营人使
年命无坠帝乃祭天于北河之坛藏符钟山
之峰后升天为玄宫真人老君是时传道与
赤松子被衣子王倪齧诀
按魏书释老志云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先
天地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
在紫微为飞仙之主千变万化有德不德
卷二 第 26a 页 0551-142.png
随感应物厥迹无常授轩辕于峨嵋教帝
喾于牧德大禹问长生之诀尹喜授道德
之旨丹书紫字升玄飞步之经玉石金光
妙有洞灵之说如此之文不可胜记魏證
隋书经籍志云自古黄帝帝喾夏禹之俦
并遇神人咸受道箓年代既远经史无闻
焉又曰方外之教圣人之远致也俗士为
之不通其旨多杂以迂怪斯所以为弊也
故中庸之教是所罕言然亦不可诬也
在帝尧时降于姑射山号务成子说玄德经
卷二 第 26b 页 0551-143.png
教以谦逊之道在帝舜时降于河阳号尹寿
子说道德经教以无为之道又传道与彭祖
唐纪
按太平广记载集仙录云女道士王妙想
居苍梧九嶷山辟谷服气时念黄庭朝谒
精诚忽有灵香郁烈祥云满庭天乐震空
光烛坛殿千乘万骑浮空而来旌幢鹤盖
导九龙之辇下降坛前见一仙官羽衣宝
冠佩剑曳履升殿而坐身有五色光妙想
即往瞻谒仙官谓妙想曰吾乃往昔有虞
卷二 第 27a 页 0551-144.png
氏之君帝舜也劳厌万国养道此山每欲
诱掖后人使之知道而世无可教授者夫
道在于内不在于外道在尔身不在他人
玄经曰所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也顷者
地司奏汝居此山三十馀岁初终如一守
道不邪存念精诚遵禀玄戒若无所成證
此乃道之弃人也玄经云常善救物而无
弃物道之布惠周普物物皆欲成人人人
皆欲度之但世人福德卑微道气肤浅不
能精专勤久道气未应而已中怠是人自
卷二 第 27b 页 0551-145.png
弃道非道弃人也以精诚一至期以百生
千生望于所證不怠不退深可悯也吾昔
遇太上老君示以道德真经理国理身度
人行教可以亘天地塞乾坤通九天贯万
物为行化之要修證之本非言可喻但世
俗浮诈嗤谦光为懦怯轻退身为迂劣笑
绝圣弃智为荒唐鄙绝仁弃义为径庭盖
末世之迷妄也玄圣之意将欲还淳复朴
宗道黜邪斜径既除至道自显淳朴已立
浇竞自祛则裁制之义无所施兼爱之慈
卷二 第 28a 页 0551-146.png
无所措昭灼之圣无所用机谲之智无所
行天下混然归乎大顺此玄圣之大旨也
吾以历数既往归理兹山常以久视无为
之道分命仙官下教于人盖上圣高真悯
劫历不常代运流转阴阳倚伏生死推迁
俄尔之间又及阳九百六之会孜孜下教
以救于人尤切于世人之求道也世人求
道若存若亡系念存心万中无一天真悯
俗常在人间隐景化形随方开悟此山九
降皆有宫室真官主之其下有宝玉五金
卷二 第 28b 页 0551-147.png
灵芝神草三天所镇之药太上所藏之经
或在石室洞台云崖嵌谷皆有灵司主掌
无毒螫鸷攫之物可以度世可以养生可
以修道可以登真也汝居山以来未尝游
览四表俯睇岑峦固不得而知也勉之修
之伫俟驾景策空然后倒景而研其本末
也于是命侍臣以道德二经及驻景灵图
授之而去自是一年或三五降于黄庭观
后数年妙想白日升天所居观改为营道
观兹山以舜修道之所故曰道州老君尝
卷二 第 29a 页 0551-148.png
以道德授舜于此可验故河上公云吾者
此书已一千七百岁也
在夏禹时降于商山号真行子教以勤俭之
道授九畴书又命宛委山之神玄夷使者授
以玉书灵宝五符治水真文及罡步劾召鬼
神之法初禹治水随山浚川老君遣云华夫
人往阴相之时禹驻巫山之下大风卒至崖
谷振损力不可制忽遇云华夫人禹拜而求
助夫人即敕侍女授禹策召鬼神之书因命
其神狂章虞馀黄麾大翳庚辰童律巨灵神
卷二 第 29b 页 0551-149.png
等助其斩石疏波决塞导阨禹尝谒云华于
崇巘之巅顾盻之际化而为石或倏然飞腾
散为轻云油然而止聚为夕雨或为游龙或
为翔鹤千态万状不可亲也禹疑其狡狯怪
诞非真仙也问诸童律曰天地之本者道也
运道之用者圣也圣之品次真人仙人也其
有禀气成真不修而得道者木公金母是也
盖二气之祖宗阴阳之原本仙真之主宰造
化之元先云华夫人者金母之女也受书为
云华上宫夫人主领教童真之士理在玉映
卷二 第 30a 页 0551-150.png
之台隐见变化盖其常也亦曰凝气成真与
道合体非寓胎禀化之形乃西华少阴之气
也且气能弥纶天地经营动植大包造化细
入毫发在人为人在物为物岂止于龙鹤飞
鸿腾凤哉禹然之往诣焉忽见云楼玉台琼
阙森然灵官侍卫不可名识狮子抱关天马
启途毒龙电兽八威备轩夫人宴坐于瑶台
之上禹稽首问道召禹坐而谓曰夫圣匠肇
与剖大混之一朴判为亿万之体发大蕴之
苞散为无穷之物故步三光而立乎晷景对
卷二 第 30b 页 0551-151.png
九域而制乎邦国刻漏以分昼夜寒暑以成
岁纪兑离以正方面山川以分阴阳城郭以
聚民器械以卫众舆服以表贵贱禾黍以备
凶歉凡此之制上禀乎星辰而取法乎神真
下以养于有形之物也是故日月有幽明生
煞有寒暑雷电有出入之期风雨有动静之
常类气浮乎上而众精散于下废兴之数治
乱之运贤愚之质善恶之性刚柔之气寿夭
之命贵贱之位尊卑之序吉凶之感穷达之
期此皆禀之于道悬之于天而圣人为纪也
卷二 第 31a 页 0551-152.png
性发乎天而命成乎人立之者天行之者道
道存则有道去则无非道则物不可存也非
修则道不可致也太上有言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将自复谓归于道而常存也道之用也
变化万端而不足其一是故天参玄玄地参
混黄人参道德去此之外非道也哉长久之
要者天保其玄地守其物人养其气所以全
也则我命在我非天地煞之鬼神害之失道
而自逝也志乎哉勤乎哉子之功及于物矣
勤逮于民矣善格乎天矣而未闻至道也吾
卷二 第 31b 页 0551-153.png
昔于紫清之关受书宝于勤之我师三元道
君曰上真内经天真所宝封之金台佩之太
微则云轮上往神虎抱关振衣瑶房遨宴希
林长招仙公右栖白山而下盻太空汎乎天
津则乘云骋龙游此名山则天人诣房万神
奉卫千精伺迎动有八景玉轮静则宴处金
台亦谓之太上玉佩金珰之妙文也汝将欲
越巨海而无飙轮渡飞砂而无云轩陟阨涂
而无所舆涉泥波而无所乘陆则困于远绝
水则惧于漂沦将欲以导百谷而浚万川也
卷二 第 32a 页 0551-154.png
危乎悠哉太上悯汝之至将授汝以灵宝真
文陆策虎豹水制蛟龙斩馘千邪检驭群凶
以成汝之功也其在乎阳明于天矣吾所授
宝书亦可以出入水火啸叱幽冥收束虎豹
呼召六丁隐沦八地颠倒五星久视存身与
天相倾也因命侍女陵容华出丹玉之笈开
上清宝文以授禹仍命狂章巨灵等神助禹
诛为民害人力不能制者戮防风氏于会稽
锁淮涡之神无支秖于龟山皆其力也禹后
入阳明洞天为紫庭真人藏真文于包山之
卷二 第 32b 页 0551-155.png
墟
按玉笥山太秀法乐洞天乃太上授禹灵
宝真文之所遗迹存焉今太湖中洞庭山
林屋洞天即禹藏真文之所一名包山吴
王阖闾十二年正月登包山之上命隐者
龙威丈人入包山之洞宄其深远见金城
玉屋题曰天后别宫太阴之堂于玉室几
上得素书一卷凡百七十四字而还阖闾
不识其书使使问仲尼云赤乌衔书以授
于王仲尼曰吾昔游于西海之上闻童谣
卷二 第 33a 页 0551-156.png
曰吴王出游观震湖龙威丈人名隐居北
上包山入灵墟乃造洞庭窃禹书天帝大
文不可舒此文长传六百初今强取出丧
国庐丘按谣言乃龙威丈人洞中得之赤
乌所衔非丘所知也吴王惧复归其书也
在商汤时降于潜山号锡则子说长生经教
以恭爱之道今潜山天祚宫前龙堂之址即
其所也
老君虽历代应见而未有诞生之迹将欲和
光同尘以立世教乃先命玄妙玉女降为天
卷二 第 33b 页 0551-157.png
水尹氏之女名益寿适仙人李灵飞玄妙玉
女即无上元君也灵飞本皋陶之后至商时
父子相承得修生之道父庆宾年百岁馀常
有少容周游五岳诸山一旦云龙下迎白日
升天灵飞感父升天之事精修大道亦百馀
岁当老君未诞而升天至商十有八世王阳
甲践祚之十七年庚申岁老君自太清仙境
分神化气乘日精驾九龙化为五色流珠下
降时尹氏昼寝梦天开数丈众仙捧日出良
久见日渐小从天而坠为五色珠大如弹丸
卷二 第 34a 页 0551-158.png
因捧而吞之觉而有娠今亳州天静宫有流
星坛即其处
由是容颜益少神气安闲所居之宰六气和
平冬无凝寒夏无祁暑祥光照室众恶不侵
八十一年不觉其久至商二十二王武丁之
九年庚辰岁二月建寅十五日卯时圣母因
攀李枝忽从左腋降生
仙传所载皆云在胎八十一年唯内传云
上帝之师元君感日精入口因娠经七十
二年剖左腋而生二说虽或不同然亦有
卷二 第 34b 页 0551-159.png
由虞宣出塞记云老子复命胞中七十二
年举候九年则亦八十一年也
是时阳景重辉祥云荫庭万鹤翔空九天称
庆玉女跪捧九龙荐水以浴圣姿龙出之池
因成九井
按汉伏滔北征记云老君庙中有九井水
皆相通故每汲一井九井皆动降生之初
即行九步步生莲花因指李树曰此吾姓
也
老君尝于多劫之前降生于北玄玉国李谷
卷二 第 35a 页 0551-160.png
之间因以姓李今又降生李氏之家李木之
下生而知其姓故指以示人非今方以李为
姓也
谥曰聃
老君耳高于项厚而且坚下有垂珠中有
三门天神之表与凡迥异故以为谥或作
儋者汉字通用也故史记亦作太史儋如
今儋州曰儋耳也或作耽者音讹也或谓
其吐舌舑然而谓之舑此又传闻之谬也
名耳字伯阳或曰伯阳父者尊老之称也一
卷二 第 35b 页 0551-161.png
名雅字伯宗一名志字伯光一名石字孟公
一名重字子文一名定字元阳一名元字伯
始一名显字元生一名德字伯文
按九宫经三五经元辰经云人各有厄会
若易名字以随元气之音可以延年度厄
今世有道者亦多如此又列记云李君二
千五百年辄易名字老君在世最久故名
字稍多尝告尹喜曰吾姓字渺渺从劫至
劫非可悉纪也
老君降生九日身有九变皆天冠天衣自然
卷二 第 36a 页 0551-162.png
被体仍有七十二相八十一好七十二相者
头圆如天面光象日伏犀蟠起玉碗穹隆皓
发如鹤长七尺馀眉如北斗其色翠绿虎髭
龙髯素结如丝耳有垂珠中有三门高平于
顶厚而且坚河目日月方瞳绿筋鼻有双柱
准骨隆隆口方如海唇赤如丹气有紫色其
香如兰齿如编贝其坚如银数有六八上下
均平舌长且广形如锦纹其音如玉其响如
金颧高而起颐方若矩日角月渊金容玉姿
龙颜肃肃凤视闲闲额有光象三午上达天
卷二 第 36b 页 0551-163.png
庭平坦金匮充盈颊有白志颐有玉丸项有
三约鹤素昂昂垂臂过膝手握十纹其指纤
长各有策文爪有玉甲身有绿毛胸有偃骨
背有河魁脐深馀寸腹软如绵心有锦纹腹
有玄志眼有轮文足蹈二卐指有乾坤身长
丈二遍体芳香面方而泽上下三停体如金
刚貌若琉璃行如虎步动若龙趋此其相也
左扶青龙右据白虎前导朱雀后从玄武头
荫紫云足履莲花项负双景五明耀日身有
圆象动照九天兼全仙相光色奇妍总八十
卷二 第 37a 页 0551-164.png
一谓之好也寄胎八十一年极太阳九九之
数生而皓首故号为老古人称师为子又子
者男子之通称故号老子
一说老者长年之称子者幼稚之号故谓
之老又是初生故谓之子又乃白首故兼
二仪而称之曰老子也唐尹文操论曰老
子者即道之身也迹有内外不同由能应
之身或异也其内号者即至一真一玄一
皇一元一帝一太一天一正一等是也至
一者妙而无质也真一者淳粹湛然也玄
卷二 第 37b 页 0551-165.png
一者通灵不滞也皇一者光明无上也元
一者万道之长也帝一者百神之圣尊也
太一者长生之大主也天一者司阴之真
宰也正一者明威之法王也谓兹九义同
出异名既契玄机故咸言一矣其外号者
则郁华大成广寿广成随应赤精录图务
成尹寿真行锡则燮邑育成经成郭叔等
子是也郁华者道化光盛也大成者玄德
普资也广寿者怡神术赡也广成者摄生
功博也随应者感通无碍也赤精者矜灵
卷二 第 38a 页 0551-166.png
丹著也录图者符命冥合也务成者庶绩
充遂也尹寿者公正身康也真行者精诚
淳粹也锡则者仁惠有方也燮邑者风教
变俗也育成者牧养克谐也经成者正训
常全也郭叔者廓清累代也此并随教得
名既降为国师故同称子也
居于东国苦县濑乡曲仁里涡水之阴
按史记云楚苦县濑乡曲仁里人刘向列
女传云陈人皇甫谧高士传云楚之相人
家于涡水之阴或曰谯人濑或作厉其说
卷二 第 38b 页 0551-167.png
不同者盖其地乃太皞伏牺氏之墟宛丘
之侧颛帝亦都焉禹贡属颍州之分商汤
复都之谓之亳商周武王克商封舜后妫
汭于宛丘是谓陈国熊绎始封地连于陈
为楚国鲁宣公十一年楚灭陈申叔时谏
乃复立之昭公八年楚又灭陈遂县之至
十三年楚复封陈至襄公十七年卒为楚
所灭陈遂属楚楚顷襄王为秦所伐失兵
鄢郢都陈秦灭楚陈属颍川郡至汉为淮
阳国居陈领九县如苦相谯厉等皆属焉
卷二 第 39a 页 0551-168.png
后汉章帝时改为陈郡今为亳州也苦县
徐广云晋名谷阳齐省谷阳隋复置焉苦
县东谷阳故城即古之厉乡城也县东北
有古相城即楚之相县也战国之末并相
为苦唐乾封元年改为真元县今为卫真
县北近涡水东四十里有古谯城即汉之
谯县也故老子或称陈人楚人相人谯人
也厉乡者即濑乡也左氏传云楚成王伐
徐秦师伐厉以救之杜预云厉楚之与国
也地理志云属淮阳王莽改曰赖陵裴松
卷二 第 39b 页 0551-169.png
之北征记郦善长水经阚骃十三州已并
图经皆作赖为其地近涡水俗遂转而为
濑焉
圣母既诞育道身将返天阙复元君之位欲
示世人以师资传授之道乃告老君曰夫人
受生于天地中有清有浊气之清者聪明慈
仁气之浊者愚痴凶虐明者因修以成性昧
者恣欲以伤命性者身之原也命者生之根
也是故修学之人鍊身于九丹解结于五神
引气于本生灭根于三关九鍊十变百节开
卷二 第 40a 页 0551-170.png
明胞结断灭乃知本真而成上仙也若不修
学则邪魔入身百痾竞生死不尽命痛乎难
言夫仙由心学心诚则仙成道贵内求内密
则道来能致静以学真积虚以通神则仙日
近矣苟心竞神劳体烦不专动静丧精耳目
旷明徒积稔索道道愈远也寄寓天地间少
许时耳若能摄气营神辛苦注真久将得道
则与天地共寄寓于太无中也能洞虚体无
则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乃与道合真矣老子
曰今泾迹尘寰欲常存不死随世度人可乎
卷二 第 40b 页 0551-171.png
元君曰吾有秘宝非圣不传有能修之可以
长存老君曰愿闻其致元君曰至道渊奥深
不可识匪有匪无匪声匪色视之不见搏之
不得囊括天地至人无极近在诸身莫知能
测能知其则是谓玄德老君曰其道亦有卫
以致之乎元君曰道者虚通之至真术者变
化之玄技道因术以济人人因修而会道则
变化无穷矣夫道之要者无为而自然术之
秘者符与气药而已符者三光之灵文天之
其信也药者五行之华英地之精液也气者
卷二 第 41a 页 0551-172.png
阴阳之和粹万物之灵爽也人虽得一事未
毕要资符药道乃讫此吾之秘宝尔能兼之
可以长存度人无量矣老君曰身者得道之
器也气者致命之根也根拔则命终器败则
道去今欲修之令命固道隆可得闻平元君
曰人禀骨肉之质犹陶家坯也坯木冶则败
速身未炼则命促理固然也纵使德冠群有
神疏太玄而身犹恐未免乎老死夫何故哉
由化致然不得不然也惟药能炼形符能致
神神归则心通而性逸形坚则气固而命全
卷二 第 41b 页 0551-173.png
然后化气变精洞入无形飞行虚空存出自
然乃能长存得道之人虽遭劫交天地崩沦
而灾不能及所以贵乎符药者由此也老君
曰服神丹而得长生者神灵佑之乎将药之
力也耶元君曰长生之功由于丹丹之成由
于神故将合丹必正其心不履罪过神明佑
之作丹必成神丹入口寿命无穷已天地明
察道归仁人万兆蠢蠢名曰行尸不信长生
之可学谓为虚诞从朝至暮但作求死之事
天岂能强生之乎恣心尽欲奄忽辄死千金
卷二 第 42a 页 0551-174.png
送葬何所益哉神丹道成不惟长生而已亦
可作世之宝也知此道者亦安用天下为人
有以国易吾方而非其人不传也老子稽首
曰愿闻其旨元君乃仰天而啸倏忽有紫云
如盖自天奄至中有五色蕴光明八达仙人
涓子侍之元君披出神图宝章变化之方还
丹伏火水汞金液之术凡七十二篇以授老
君其文曰一为玄白生金公太阳流珠入华
池斤内五两文姜□赤盐白雪成雄雌五符
九丹得之飞真道在此人不知五符者一曰
卷二 第 42b 页 0551-175.png
玄白二曰金精三曰飞符四曰金华五曰三
五青龙精九丹者一曰白雪九转还丹二曰
雌雄九转还丹三曰金液九转还丹四曰白
华九转还丹五曰丹华九转还丹六曰五色
九转还丹七曰泥汞九转还丹八曰金精九
转还丹九曰九鼎极耀还丹此九丹得一则
可以长生不在遍作也神丹之道皆三化五
转至九而止得服之者与吾等矣神仙之道
不在祭祀祷鬼神不在导引与屈伸不在咒
愿多语言不在精思自苦勤长生之要在神
卷二 第 43a 页 0551-176.png
丹知之甚易为寔难于能行之可长存此之
道成立得仙吾亦学得非自然老子再叩头
稽首曰九丹之道既奉慈训矣切闻求仙不
得金液虚自苦辛愿示直要元君曰大哉子
之问也九丹金液同为升天之道然九丹中
金液为上所以尔者服九丹之人或三年或
二年或一年或半年或百日六十日三十日
十日三日乃有仙官云龙来迎惟服金液者
入口则身色紫金立生羽翼升天为仙官矣
凡欲服之维先长斋断谷一年乃得服之自
卷二 第 43b 页 0551-177.png
非有玄中之箓及不死之名者终不得闻九
丹金液之道也其法依前合丹金成而液之
其道毕矣此吾之秘宝也凡有千二百诀吾
于往劫尘沙天地之先受之元始天尊奉而
行之得居无上元君之位吾昔以传至真大
圣天帝上帝太微太一元君今又授汝尔其
勉之老君受记复请曰万兆芸芸动之死地
今以此道广济如何元君曰悠悠之徒耽荣
嗜欲死者若坠石投川往而不返甚可痛伤
然道不虚行必授真人此道高妙秘于九玄
卷二 第 44a 页 0551-178.png
琼台云笈万年一行贻诸玄箓玉名耳自非
宿命骨相合仙之人不得闻也愚人多过为
得违天科而妄传乎吾道尽止将去矣当遣
太和元君语汝言讫即有千乘万骑五帝上
真拥八景玉舆迎之升天
今太清神丹经其法乃出于无上元君其
神能调和阴阳役使风雨进退五星斟酌
寒暑骖驾九龙十二白虎天下众仙皆仰
隶焉人之生死咸由之犹言服丹所致也
老君乃远游山泽求炼神丹行经劳山果遇
卷二 第 44b 页 0551-179.png
太一元君乘五色班麟从官十人老君从之
问道元君曰道之要在乎还丹金液耳遂且
授秘诀他年之历山复会大一元君因谢神
丹之方元君曰君是群仙之尊万道之主玄
灵秘术本玄分也奚辱谢焉老君曰凡民无
知死者甚众抚心泣血见之伤悲欲给以神
药令皆长生可乎元君曰不可生道至重必
授大贤及孝顺笃信之士天生万物有善有
恶善者宜生恶者宜除不足给药令皆长生
也君已知之不可轻泄
卷二 第 45a 页 0551-180.png
圣纪赞曰老君体寂太无德资妙有成道
亿劫造化万天自然而然不由积学降九
皇而设教委历帝以为师独立紫清谁与
为先今乃请圣母而寄学从元君而访道
欲显真道玄妙非学不成神仙高奇修之
可获俾夫尊师贵德存牝守柔表上圣之
灵规垂将来之妙范所以随机示教奖善
惩迷文始抱朴既述之于前今更赞之于
其后
老君以神仙之道必假修炼欲垂法以劝来
卷二 第 45b 页 0551-181.png
世故存真抱一炼丹复气然后乘空陵虚出
有入无随意所适人莫能测一日乘白鹿履
庭桧而升天
混元圣纪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