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序例--寇宗奭卷二

卷二 第 170238c 页
卷二 第 1a 页 0535-004.png
十五种因而注释分为七卷唐显庆中监门
卫长史苏恭又摭其差谬表请刊定乃命司
空英国公李世绩等与恭参考得失又增一
百一十四种分门部类广为二十卷世谓之
唐本草国朝开宝中两诏医工刘翰道士马
志等相与撰集又取医家尝用有效者一百
三十三种而附益之仍命翰林学士卢多逊
李昉王祐扈蒙等重为刊定乃有详定重定
之目并镂板摹行由是医者用药遂知适从
而伪蜀孟昶亦尝命其学士韩保升等以唐
卷二 第 1b 页 0535-005.png
本图经参比为书稍或增广世谓之蜀本草
今亦传行是书自汉迄今甫千岁其间三经
撰著所增药六百馀种收采弥广可谓大备
而知医者犹以为传行既久后来讲求浸多
参校近之所用颇亦漏略宜有纂录以备颐
生驱疾之用嘉祐二年八月有诏臣禹锡臣
亿臣颂臣洞等再加校正臣等亦既被命遂
更研覈窃谓前世医工原诊用药随效辄记
遂至增多概见诸书浩博难究虽屡加删定
而去取非一或本经已载而所述粗略或俚
卷二 第 2a 页 0535-006.png
俗尝用而太医未闻向非因事详著则遗散
多矣乃请因其疏捂更为补注应诸家医书
药谱所载物品功用并从采掇惟名近迂僻
类乎怪诞则所不取自馀经史百家虽非方
饵之急其间或有参说药验较然可据者亦
兼收载务从该洽以副诏意凡名本草者非
一家今以开宝重定本为正其分布卷类经
注杂糅间以朱墨并从旧例不复厘改凡补
注并据诸书所说其意义与旧文相参者则
从删削以避重复其旧已著见而意有未完
卷二 第 2b 页 0535-007.png
后书复言亦具存之欲详而易晓仍每条并
以朱书其端云臣等谨按某书云某事其别
立条者则解于其末云见某书凡所引书以
唐蜀二本草为先他书则以所著先后为次
第凡书旧名本草者今所引用但著其所作
人名曰某人惟唐蜀本则曰唐本云蜀本云
凡字朱墨之别所谓神农本经者以朱字名
医因神农旧条而有增补者以墨字间于朱
字馀所增者皆别立条并以墨字凡陶隐居
所进者谓之名医别录并以其注附于末凡
卷二 第 3a 页 0535-008.png
显庆所增者亦注其末曰唐本先附凡开宝
所增者亦注其末曰今附凡今所增补旧经
未有者于逐条后开列云新补凡药旧分上
中下三品今之新补难于详辨但以类附见
如绿矾次于矾石山姜花次于豆蔻扶移次
于水杨之类是也凡药有功用本经未见而
旧注已曾引据今之所增但涉相类更不立
条并附本注之末曰续注如地衣附于垣衣
燕覆附于通草马藻附于海藻之类是也凡
旧注出于陶氏者曰陶隐居云出于显庆者
卷二 第 3b 页 0535-009.png
曰唐本注出于开宝者曰今注其开宝考据
传记者别曰今按今详又按皆以朱字别于
其端凡药名本经已见而功用未备今有所
益者亦附于本注之末凡药有今世已尝用
而诸书未见无所辨證者如葫芦巴海带之
类则请从太医众论参议别立为条曰新定
旧药九百八十三种新补八十二种附于注
者不预焉新定一十七种总新旧一千八十
二条皆随类粗释推以十五凡则补注之意
可见矣旧著开宝英公陶氏三序皆有义例
卷二 第 4a 页 0535-010.png
所不可去仍载于首篇云
  新旧药合一千八十二种
   三百六十种神农本经
   一百八十二种名医别录
   一百一十四种唐本先附
   一百三十三种今附
   一百九十四种有名未用
   八十二种新补
   一十七种新定
   图经序
卷二 第 4b 页 0535-011.png
昔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以救万民之疾苦后
世师祖由是本草之学兴焉汉魏以来名医
相继传其书者则有吴普李当之药录陶隐
居苏恭等注解国初两诏近臣总领上医兼
集诸家之说则有开宝重定本草其言药之
良毒性之寒温味之甘苦可谓备且详矣然
而五方物产风气异宜名类既多赝伪难别
以虺床当蘼芜以荠苨乱人参古人犹且患
之况今医师所用皆出于市贾市贾所得盖
自山野之人随时采获无复究其所从来以
卷二 第 5a 页 0535-012.png
此为疗欲其中病不亦远乎昔唐永徽中删
定本草之外复有图经相辅而行图以载其
形色经以释其同异而明皇御制又有天宝
单方药图皆所以叙物真滥使人易知原诊
处方有所依据二书失传且久散落殆尽虽
鸿都秘府亦无其本天宝方书但存一卷类
例粗见本末可寻宜乎圣君哲辅留意于搜
辑也先是诏命儒臣重校神农本草等凡八
书光禄卿直秘阁臣禹锡尚书祠部郎中秘
阁校理臣亿太常博士集贤校理臣颂殿中
卷二 第 5b 页 0535-013.png
丞臣检光禄寺丞臣保衡相次被选仍领医
官秦宗古朱有章等编绎累年既而补注本
草成书奏御又诏天下郡县图上所产药本
用永徽故事重命编述臣禹锡以谓考正群
书资众见则其功易就论著文事出异手则
其体不一今天下所上绘事千名其解说物
类皆据世医之所闻见事有详略言多鄙俚
向非专一整此缘饰以文则前后不伦披寻
难晓乃以臣颂向尝刻意此书于是建言奏
请俾专撰述臣颂既被旨则裒集众说类聚
卷二 第 6a 页 0535-014.png
诠次粗有条目其间玉石金土之名草木虫
鱼之别有一物而杂出诸郡者有同名而形
类全别者则参用古今之说互相发明其荄
梗之细大华实之荣落虽与旧说相戾并兼
存之崖略不备则稍援旧注以足成文意注
又不足乃更旁引经史及方书小说以条悉
其本原若陆英为蒴藋花则据尔雅之训以
言之诸香本同则用岭表录异以證之之类
是也生出郡县则以本经为先今时所宜次
之若菟丝生于朝鲜今则出于冤句奚独生
卷二 第 6b 页 0535-015.png
于少室今乃来自三蜀之类是也收采时月
有不同者亦两存其说若赤箭本经但著采
根今乃并取茎苗之类是也生于外夷者则
据今传闻或用书传所载若玉屑玉泉今人
但云玉出于于阗不究所得之因乃用平居
诲行程记为质之类是也药有上中下品皆
用本经为次第其性类相近而人未的识或
出于远方莫能形似者但于前条附之若溲
疏附于枸杞琥珀附于茯苓之类是也又古
方书所载简而要者昔人已述其明验今世
卷二 第 7a 页 0535-016.png
亦常用之及今诸郡医工所陈经效之药皆
并载其方用天宝之例也自馀书传所无今
医又不能解则不敢以臆说浅见傅会其文
故但阙而不录又有今医所用而旧经不载
者并以类次系于末卷曰本经外类其间功
用尤著与旧名附近者则次于逐条载之若
通脱次于木通石蛇次于石蟹之类是也总
二十卷目录一卷撰次甫就将备亲览恭惟
主上以至仁厚德函养生类一物失所则为
之恻然且谓札瘥荐臻四时代有救恤之患
卷二 第 7b 页 0535-017.png
无先医术蚤岁屡敕近臣雠校岐黄内经重
定针艾俞穴或范金揭石或镂板联编悯南
方蛊惑之妖于是作庆历善救方以赐之思
下民资用之阙于是作简要济众方以示之
今复广药谱之未备图地产之所宜物色万
殊指掌斯见将使合和者得十全之效饮饵
者无未达之疑纳斯民于寿康召和气于穹
壤太平之致兹有助焉臣学不该通职预编
述仰奉宸旨深愧寡闻嘉祐六年九月日朝
奉郎太常博士充集贤校理新差知颍州军
卷二 第 8a 页 0535-018.png
州兼管内劝农及管句开治沟洫河道事骑
都尉借紫臣苏颂谨上
   开宝重定序
三坟之书神农预其一百药既辨本草存其
录旧经三卷世所流传名医别录互为编纂
至梁贞白先生陶弘景乃以别录参其本经
朱墨杂书时谓明白而又考彼功用为之注
释列为七卷南国行焉逮乎有唐别加参校
增药馀八百味添注为二十一卷本经漏功
则补之陶氏误说则證之然而载历年祀又
卷二 第 8b 页 0535-019.png
逾四百朱字墨字无本得同旧注新注其文
互阙非圣主抚大同之运永无疆之休其何
以改而正之哉乃命尽考传误刊为定本类
例非允从而革焉至如笔头灰兔毫也而在
草部今移附兔头骨之下半天河地浆皆水
也亦在草部今移附土石类之间败鼓皮移
附于兽皮胡桐泪改从于木类紫矿亦木也
自玉石品而取焉伏翼实禽也由虫鱼部而
移焉橘柚附于果实食盐附于光盐生姜乾
姜同归一说至于鸡肠蘩蒌陆英蒴藋以类
卷二 第 9a 页 0535-020.png
相似从而附之仍采陈藏器拾遗李含光音
义或讨源于别本或传效于医家参而较之
辨其臧否至如突屈白旧说灰类今是本根
天麻根解似赤箭今又全异去非取是特立
新条自馀刊正不可悉数下采众议定为印
板乃以白字为神农所说墨字为名医所传
唐附今附各加显注详其解释审其形性證
谬误而辨之者署为今注考文记而述之者
又为今按义既刊定理亦详明今以新旧药
合九百八十三种并目录二十一卷广颁天
卷二 第 9b 页 0535-021.png
下传而行焉
   唐本序礼部郎中孔志约撰
盖闻天地之大德曰生运阴阳以播物含灵
之所保曰命资亭育以尽年蛰穴栖巢感物
之情盖寡范金揉木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
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沴易愆寒燠之
宜中外交侵形神分战饮食伺衅成肠胃之
眚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几缠肤腠莫知救
止渐固膏肓期于夭折暨炎晖纪物识药石
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草木咸得其性
卷二 第 10a 页 0535-022.png
鬼神无所遁情刳麝剸犀驱泄邪恶飞丹炼
石引纳清和大庇苍生普济黔首功侔造化
恩迈财成日用不知于今是赖岐和彭缓腾
绝轨于前李华张吴振英声于后昔秦政煨
燔兹经不预永嘉丧乱斯道尚存梁陶弘景
雅好摄生研精药术以为本草经者神农之
所作不刊之书也惜其年代浸远简编残蠹
与桐雷众记颇或舛驳兴言撰缉勒成一家
亦以雕琢经方润色医业然而时钟鼎峙闻
见阙于殊方事非佥议诠释拘于独学至如
卷二 第 10b 页 0535-023.png
重建平之防己弃槐里之半夏秋采榆人冬
收云实谬粱米之黄白混荆子之牡蔓异蘩
蒌于鸡肠合由跋于鸢尾防葵狼毒妄曰同
根钩吻黄精引为连类铅锡莫辨橙柚不分
凡此比例盖亦多矣自时厥后以迄于令虽
方技分镳名医继轨更相祖述罕能厘正乃
复采杜蘅于及己求忍冬于络石舍陟厘而
取莂藤退飞廉而用马蓟承疑行妄曾无有
觉疾瘵多殆良深慨叹既而朝议郎行右监
门府长史骑都尉臣苏恭摭陶氏之乖违辨
卷二 第 11a 页 0535-024.png
俗用之纰紊遂表请修定深副圣怀乃诏太
尉扬州都督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臣无
忌太中大夫行尚药奉御臣许孝崇等二十
二人与苏恭详撰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
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
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时非名实既爽寒温
多谬用之凡庶其欺已甚施之君父逆莫大
焉于是上禀神规下询众议普颁天下营求
药物羽毛鳞介无远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
萃遂乃详探秘要博综方术本经虽阙有验
卷二 第 11b 页 0535-025.png
必书别录虽存无稽必正考其同异择其去
取铅翰昭章定群言之得失丹青绮焕备庶
物之形容撰本草并图经目录等凡成五十
四卷(臣禹锡等谨按蜀本草序作五十三卷/及唐英公进本草表云勒成本草二十)
(卷目录二卷药图三十五卷图经七卷凡五/十三卷又英公序云撰本草并图经目录等)
(凡成五十三卷据此三者合作五十三卷又/据李含光本草音义云正经三十卷目录一)
(卷又别立图二十五卷目录一卷图经/七卷凡五十四卷二说不同令并注之)庶以
网罗今古开涤耳目尽医方之妙极拯生灵
之性命传万祀而无昧悬百王而不朽
   梁陶隐居序
卷二 第 12a 页 0535-026.png
隐居先生在乎茅山岩岭之上以吐纳馀暇
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心
故撰而论之旧说皆称神农本经余以为信
然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八卦以通鬼神
之情造耕种以省杀生之弊宣药疗疾以拯
夭伤之命此三道者历众圣而滋彰文王孔
子彖象系辞幽赞人天后稷伊尹播厥百谷
惠被群生岐黄彭扁振杨辅导恩流含气并
岁逾三千民到于今赖之但轩辕以前文字
未传如六爻指垂画象稼穑即事成迹至于
卷二 第 12b 页 0535-027.png
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
于桐雷乃著在于编简此书应与素问同类
但后人多更修饰之尔秦皇所焚医方卜术
不预故犹得全录而遭汉献迁徙晋怀奔迸
文籍焚靡(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作爢音糜)千不遗一今之所
存有此四卷(臣禹锡等谨按唐本亦作四卷/韩保升又云神农本草上中下)
(并序录合四卷今按四字当作三传写之误/也何则按梁七录云神农本草三卷又据今)
(本经陶序后朱书云本草经卷上卷中卷下/卷上注云序药性之源本论病名之形轸卷)
(中云玉石草木三品卷下云虫兽果菜米食/三品即不云三卷外别有序录明如韩保升)
(所云承据误本妄生曲/说今当从三卷为正)是其本经所出郡县
卷二 第 13a 页 0535-028.png
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又有桐君
采药录说其花叶形色药对四卷论其佐使
相须魏晋已来吴普(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云普广陵人也华佗弟)
(子撰本/草一卷)李当之(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云华/佗弟子修神农旧经而世少)
(行/用)等更复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
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
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
能备见则智识有浅深今辄苞综诸经研括
烦省以神农本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
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三十
卷二 第 13b 页 0535-029.png
种精粗皆取无复遗落分别科条区畛物类
兼注诏时用土地所出及仙经道术所须并
此序录合为七卷虽未足追踵前良盖亦一
家撰制吾去世之后可贻诸知音尔
   本草经卷上(序药性之源本论病名/之形轸题记品录详览)
   (施/用)
   本草经卷中(玉石草/木三品)
   本草经卷下(虫兽果菜米食三/品有名未用三品)
右三卷其中下二卷药合七百三十种各别
有目录并朱墨杂书并子注今大书分为七
卷二 第 14a 页 0535-030.png
(唐本注汉书艺文志有黄帝内外经班固/论云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原疾病之深)
(浅乃班固论经方之语而无本草之名惟梁/七录有神农本草三卷陶据此以别录加之)
(为七卷序云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岂使草木品虫兽共条披览既难)
(图绘非易今以序为一卷例为二卷玉石三/品为三卷草三品为六卷木三品为三卷禽)
(兽为一卷虫鱼为一卷果为一卷菜为一卷/米谷为一卷有名未用为一卷合二十卷其)
(十八卷中药合八百五十种三百六十一种/本经一百八十一种别录一百一十五种新)
(附一百九十二/种有名未用)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
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
本上经
卷二 第 14b 页 0535-031.png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
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
者本下经
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
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
(臣禹锡等谨按本草例神农本经以朱书/名医别录以墨书神农本经药三百六十)
(五种今此言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是并名/医别录副品而言也则此一节别录之文也)
(当作墨书矣盖传写浸久朱墨错乱之所致/耳遂令后世览之者捃摭此类以谓非神农)
卷二 第 15a 页 0535-032.png
(之书乃后人附托之/文者率以此故也)
 右本说如此今按上品药性亦皆能遗疾
 但其势力和厚不为仓率之效然而岁月
 常服必获大益病既愈矣命亦兼申天道
 仁育故云应天一百二十种者当谓寅卯
 辰已之月法万物生荣时也中品药性疗
 病之辞渐深轻身之说稍薄于服之者祛
 患当速而延龄为缓人怀情性故云应人
 一百二十种者当谓午未申酉之月法万
 物成熟时也下品药性专主攻击毒烈之
卷二 第 15b 页 0535-033.png
 气倾损中和不可常服疾愈即止地体收
 杀故云应地一百二十五种者当谓戌亥
 子丑之月法万物枯藏时也兼以闰之盈
 数加之
凡合和之体不必偏用之自随人患参而共
行但君臣配隶依后所说若单服之者所不
论尔
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用一君二
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右本说如此今按用药犹如立人之制若
卷二 第 16a 页 0535-034.png
 多君少臣多臣少佐则气力不周也而检
 仙经世俗诸方亦不必皆尔大抵养命之
 药则多君养性之药则多臣疗病之药则
 多佐犹依本性所主而兼复斟酌详用此
 者益当为善又恐上品君中复各有贵贱
 譬如列国诸侯虽并得称制而犹归宗周
 臣佐之中亦当如此所以门冬远志别有
 君臣甘草国老大黄将军明其优劣皆不
 同秩自非农岐之徒孰诠正应领略轻重
 为其分剂也
卷二 第 16b 页 0535-035.png
药有阴阳配合(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云凡/天地万物皆有阴阳大小各)
(有色类寻究其理并有法象故毛羽之类皆/生于阳而属于阴鳞介之类皆生于阴而属)
(于阳所以空青法木故色青而主肝丹砂法/火故色赤而主心云母法金故色白而主肺)
(雌黄法土故色黄而主脾磁石法水故/色黑而主肾馀皆以此推之例可知也)子母
兄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云若榆/皮为母厚朴为子之类是也)根茎花
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
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
此七情合和时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
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
者不尔勿合用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云/凡三百六十五种有单行)
卷二 第 17a 页 0535-036.png
(者七十一种相须者十二种相使者九十种/相畏者七十八种相恶者六十种相反者十)
(八种相杀者三十六种/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右本说如此今按其主疗虽同而性理不
 和更以成患今检旧方用药亦有相恶相
 反者服之乃不为害或能有制持之者犹
 如寇贾辅汉程周佐吴人体既正不得以
 私情为害虽尔恐不如不用今仙方甘草
 丸有防己细辛俗方玉石散用栝蒌乾姜
 略举大体如此其馀复有数十条别注在
 后半夏有毒用之必须生姜此是取其所
卷二 第 17b 页 0535-037.png
 畏以相制尔其相须相使者不必同类犹
 如和羹调食鱼肉葱豉各有所宜其相宣
 发也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及有毒无毒阴乾暴乾采进时月生熟土地
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右本说如此又有分剂秤两轻重多少皆
 须甄别若用得其宜与病相会入口必愈
 身安寿延若冷热乖衷真假非类分两违
 舛汤丸失度当差反剧以至殒命医者意
卷二 第 18a 页 0535-038.png
 也古之所谓良医者盖善以意量得其节
 也谚云俗无良医枉死者半拙医疗病不
 如不疗喻如宰夫以鳝鳖为莼羹食之更
 足成病岂充饥之可望乎故仲景云如此
 死者愚医杀之也
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
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
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违越
 右本说如此又按病有宜服丸者服散者
 服汤者服酒者服膏煎者亦兼参用察病
卷二 第 18b 页 0535-039.png
 之源以为其制也
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腑
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
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右本说如此按今自非明医听声察色至
 乎诊脉孰能知未病之病乎且未病之人
 亦无肯自疗故桓侯怠于皮肤之微以致
 骨髓之痼今非但识悟之为难亦乃信受
 之弗易仓公有言曰病不肯服药一死也
 信巫不信医二死也轻身薄命不能将谨
卷二 第 19a 页 0535-040.png
 疮瘿赘疣子又治产后阴不能合浓煎汁
 熏洗解酒味酸令不坏治酒毒暖水脏倍
 胜炉灰又名锻石
 雷公云凡使用醋浸一宿漉出待乾下火
 锻令腥秽气出用瓶盛密盖放冷拭上灰
 令净用
 别本注云烧青石为灰也有两种风化水
 化风化为胜
 禹锡云谨按蜀本云有毒堕胎○药性论
 云石灰治瘑疥蚀恶肉不入汤服止金疮
卷二 第 19b 页 0535-041.png
 血和鸡子白败船茹甚良
 抱朴子内篇古大墓中多石灰汁夏月行
 人有疮者见墓中清水因自洗浴疮偶愈
 于是诸病者闻之悉往洗之转有饮以治
 腹内疾者
 丹房镜源云石灰伏硫黄去锡上晕制雄
 黄制硇砂可用之
 圣惠方治蝼蛄咬人用石灰醋和涂之
 又方治大肠久积虚冷每因大便脱肛收
 不能入方炒石灰令热故帛裹坐其上冷
卷二 第 20a 页 0535-042.png
 所以共成其害如此者岂得关于神明乎
 惟当勤于药术疗理尔
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
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
 右本说如此按今药中单行一两种有毒
 物只如巴豆甘遂之辈不可便令至剂尔
 如经所言一物一毒服一丸如细麻二物
 一毒服二丸如大麻三物一毒服三丸如
 胡豆四物一毒服四丸如小豆五物一毒
 服五丸如大豆六物一毒服六丸如梧子
卷二 第 20b 页 0535-043.png
 从此至十皆如梧子以数为丸而毒中又
 有轻重且如狼毒钩吻岂同附子芫花辈
 邪凡此之类皆须量宜也臣禹锡等谨按
 唐本旧云三物一毒服三丸如小豆四物
 一毒服四丸如大豆五物一毒服五丸如
 兔屎注云谨按兔屎大如梧子等差不类
 今以胡豆替小豆小豆替大豆大豆替兔
 屎以为折衷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
药鬼疰虫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风湿
卷二 第 21a 页 0535-044.png
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
 右本说如此又按药性一物兼主十馀病
 者取其偏长为本复应观人之虚实补泻
 男女老少苦乐荣悴乡壤风俗并各不同
 褚澄疗寡妇尼僧异乎妻妾此是达其性
 怀之所致也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
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
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右本说如此按其非但药性之多方其节
卷二 第 21b 页 0535-045.png
 适早晚复须调理今方家所云先食后食
 盖此义也又有须酒服者饮服者冷服者
 暖服者服汤则有疏有数煮汤则有生有
 熟各有法用并宜审详尔
夫大病之主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
乱大腹水肿肠澼下痢大小便不通贲豚上
气咳逆呕吐黄疸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症瘕
惊邪癫痫鬼疰喉痹齿痛耳聋目盲金疮踒
折痈肿恶疮痔瘘瘿瘤男子五劳七伤虚乏
羸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蚀虫蛇蛊毒所
卷二 第 22a 页 0535-046.png
伤此大略宗兆其间变动枝叶各宜依端绪
以取之
 右本说如此按今药之所主止说病之一
 名假令中风乃有数十种伤寒證候亦有
 二十馀条更复就中求其类例大体归其
 始终以本性为根宗然后配合诸證以合
 药尔病之变状不可一概言之所以医方
 千卷犹未尽其理春秋已前及和缓之书
 蔑闻而道经略载扁鹊数法其用药犹是
 本草家意至汉淳于意及华佗等方今时
卷二 第 22b 页 0535-047.png
 有存者亦皆条理药性惟张仲景一部最
 为众方之祖又悉依本草但其善诊脉明
 气候以意消息之尔至于刳肠剖臆刮骨
 续筋之法乃别术所得非神农家事自晋
 代已来有张苗宫泰刘德史脱靳邵赵泉
 李子豫等一代良医其贵胜阮德如张茂
 先裴逸民皇甫士安及江左葛洪蔡谟商
 仲堪诸名人等并研精药术宋有羊欣元
 徽胡洽秦承祖齐有尚书褚澄徐文伯嗣
 伯群从兄弟疗病亦十愈其八九凡此诸
卷二 第 23a 页 0535-048.png
 即易之
 外台秘要元希声侍郎治卒发疹秘验方
 石灰随多少和醋浆水调涂随手即减
 肘后方治产后阴道开不闭石灰一斗熬
 之令可烧草以水二斗投灰中适寒温入
 水中坐
 梅师方治产后阴肿下脱肠出玉门不闭
 取石灰一斗熬令黄以水三斗投灰中放
 冷澄清取一斗二升暖洗
 孙用和方治误吞金银或钱在腹内石灰
卷二 第 23b 页 0535-049.png
 一杏核大硫黄一皂子大同研为末酒调
 下
 斗门方治刀斧伤用石灰上包定痛止血
 立差
 崔氏方治血痢十年方石灰三升熬令黄
 以水一斗搅令清澄一服一升日三服
 衍义曰石灰水调一盏如稠粥拣好糯米
 粒全者半置灰中半灰外经宿灰中米色
 变如水精若人手面上有黑黡子及纹刺
 先微微以针头拨动置少许如水精者于
卷二 第 24a 页 0535-050.png
 亦有焉性大热置水中令水不冰又坚而
 拒火烧之一日夕但解散而不夺其坚市
 人多取洁白石当之烧即为灰也此药攻
 击积聚痼冷之病为良用之须真者乃佳
 又有特生礜石生西域张华博物志云鹳
 巢中者为真即此特生礜石也然此色难
 得人多使汉中者
 药性论云礜石使铅丹为之使味甘有小
 毒主除胸膈间积气去冷风湿痹瘙痒忌
 羊血
卷二 第 24b 页 0535-051.png
 陶隐居云今蜀汉亦有而好者出南康南
 野溪及彭城界中洛阳城南堑常取少室
 生礜石内水中令水不冰如此则生亦大
 热今以黄土泥苞炭火烧之一日一夕则
 解碎可用疗冷结为良丹方及黄白术多
 用之此又湘东新宁及零陵皆有白誉石
 能柔金
 博物志云鹳伏卵时取誉石周围绕卵以
 助暖气方术家取鹳巢中礜石为真也
 胡洽大露宿丸主寒冷百病方礜石炼乾
卷二 第 25a 页 0535-052.png
 闻风竞往自有新学该明而名称未播贵
 胜以为始习多不信用委命虚名谅可惜
 也京邑诸人皆尚声誉不取实事余祖世
 已来务御讳方药本有范汪方一部斟酌
 详用多获其效内护家门傍及亲族其有
 虚心告请者不限贵贱皆摩踵救活数百
 千人自余投缨宅岭犹不忘此日夜玩味
 常觉欣欣今亦撰方三卷并效验方五卷
 又补葛氏肘后方三卷盖欲承嗣善业令
 诸子侄不敢失坠可以辅身济物者也
卷二 第 25b 页 0535-053.png


图经衍义本草上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