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广圣义--杜光庭卷五十

卷五十 第 140558c 页
卷五十 第 1a 页 0448-140.png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之四十九行十二
    唐广成先生杜光庭述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疏前章明强/梁必招损以)
   (示天道之喻此章明柔弱则受益故/赞水德之能初五句标水之胜功次)
   (四句叹莫能行者又五句證释前义/后一句转结上文○义曰前明圣人)
   (不恃不处之行此举水德胜刚胜强/之能守柔弱则谦光为强梁则屈抑)
   (所以国君以含垢为大立名以不祥/为先配圣德乃允叶厥中闻俗耳则)
   (虽正若反嗣以执契之/理更彰与善之方尔)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疏水之为性善下不争动静因时方圆随
卷五十 第 1b 页 0448-141.png
 器故举天下之柔弱者莫过于水矣而攻
 坚强莫之能胜者夫水虽柔而能穴石石
 虽坚而不能损水若以坚攻坚则彼此而
 俱损以水攻石则石损而水全故知攻坚
 伐强无先水者故云莫之能胜
 义曰水之为用其体至柔其性善下万川
 委输百谷朝宗霏湛露以淩虚贯昭回而
 上汉言其大也古今注海而不盈言其细
 也毫末禀生而有润故老君配之于道焉
 三能不让七德备周包裹造化贯穿形兆
卷五十 第 2a 页 0448-142.png
 处浊受污随方任圆此其至柔也故物莫
 能伤焉及其泛十洲浮八极沦藏日月涵
 贮乾坤陵谷由之而革迁鲲鹏托之而变
 化摧山穴石无所不能此其至强也故物
 莫能制焉然而强柔相制强者必损亦由
 六欲缠性三业萦身结搆日增坚固难解
 以至柔之道至静之真销而解之渐除坚
 执久久行之则廓然清净虚室生白矣此
 所谓至柔攻坚莫之能胜也
其无以易之
卷五十 第 2b 页 0448-143.png
 注以坚攻坚故两坚俱损以柔制强者则
 强损柔全故用攻坚者无以易于水矣
 疏夫水虽至柔用攻坚强之物无能易之
 者岂不以其有不争之德而无守胜之心
 乎理国修身亦当如此
 义曰不争处下攻于坚强万物之中无易
 于水冲和之气澹寂之心攻除嗜欲莫先
 于道所以道之于身则却尘除垢于国则
 纳污荡瑕万有所以归仁六欲所以销涤
 者矣
卷五十 第 3a 页 0448-144.png
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注柔弱之道胜于刚强天下之人无不知
 有此道而不能行
 疏柔弱之道胜于刚强天下之人皆知此
 义但惑于自贤以己为尚无能行其所知
 者故云莫能行
 义曰柔弱之胜刚强人皆知矣虽知其事
 谁能体柔修性用道修心挫其刚强习其
 虚寂耶有能体而修者道何远哉
是以圣人言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
卷五十 第 3b 页 0448-145.png
祥是谓天下王
 注引万方之罪是受国之垢浊称孤寡不
 谷是受国之不祥其德如此则社稷有奉
 故天下之人归往矣
 疏举圣人之言證成上义此即能行以柔
 胜刚之行者垢秽辱也言人君能含受垢
 秽引万方之罪在己则人仰德美而不离
 散社稷有奉故云是谓社稷之主也受国
 不祥是谓天下王者祥善也人君能谦虚
 用柔受国之不善称孤寡不谷则四海归
卷五十 第 4a 页 0448-146.png
 仁是谓天下王矣
 义曰惟水之德上配于道次配于王道以
 化育无私王以君临有德夫有德之主用
 道居尊罪己撝谦责躬引咎罪己即是受
 国之垢也受国不祥也四方向化六合宅
 心可以常奉社稷而为王矣社稷者帝王
 立国左宗庙而右社稷宗庙者尊祖配天
 之位也社稷者尊稼穑备粢盛为生民粒
 食之本也言人以食为天故有国必先社
 稷故王者社稷主也引万方之罪者尚书
卷五十 第 4b 页 0448-147.png
 汤诰云万方有罪在余一人余一人有罪
 无以汝万方是也孤寡不谷已具此经第
 三十九章解矣
正言若反
 注受国之垢为社稷主受国不祥为天下
 王是必正言初若反俗故云正言若反
 疏此一句结上文也夫受国垢浊却为社
 稷主受国不祥却为天下王其言乖背不
 同于俗故老君详质云是必真正之言行
 之而信但常俗闻之初若乖反尔
卷五十 第 5a 页 0448-148.png
 义曰闻之若反于俗行之则合于道故俗
 耳所闻是正言若反也灵宝经云修道之
 士舍富乐弃荣华栖遁山林备受劳顿及
 其功成證道羽驾云车享年长久自苦而
 得其乐也帝王孤寡不谷以为其名引罪
 责躬以化于俗此受其不祥凶恶之事而
 人乐推故能长主社稷此正言若反斯之
 谓乎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疏前章明柔弱/则受益故赞水)
   (德之能此章明法令即生弊必为馀/怨之迹初明立教和怨未足为善次)
卷五十 第 5b 页 0448-149.png
   (是以下明有德执契其怨不生后天/道下明天道无亲惟善是与○义曰)
   (前以圣人体彼虚玄法兹上善以奉/社稷临御配天此则执契乘时和怨)
   (为美乃明惟善是与以表天道无亲/至于弃舟舆而不乘除甲兵而不用)
   (玄契大道/此其旨乎)
和大怨必有馀怨
 注与身为怨对之大者情欲也和谓调和
 也此言人君欲以言教调和百姓使无情
 欲故云和大怨
 疏厥初生人身心清净而今耽染尘境失
 道沦胥者情欲之所为也则知与身为怨
卷五十 第 6a 页 0448-150.png
 之大者其惟情欲乎和调和也此言百姓
 已困于情欲而生矫伪人君不能以我无
 为令其自化方欲设教立法制其奸诈而
 和之故曰和大怨必有馀怨者设教立法
 不能无迹斯迹之弊还与为怨故云必有
 馀怨
 义曰语之于身则情欲为怨礼记乐记篇
 曰人生而静天之性感物而动性之欲物
 至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智诱
 于外不能反穷天理灭矣物之感人无穷
卷五十 第 6b 页 0448-151.png
 故不可节矣且夫受生之始情欲已兴积
 习既深难于除绝若凝玄守素尚虞试难
 之侵或混世随流未达恬愉之趣未能尽
 遣是有馀怨也语之于国则兴灭继绝是
 曰至公推亡固存亦为巨惠而武庚起祸
 几覆周宗是有馀怨也
安可以为善
 注贶有馀怨则不可以为善
 疏设教立法其迹生弊既有馀怨则安可
 以为善是知善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者
卷五十 第 7a 页 0448-152.png
 尔若能上化清静无事无为人有淳朴之
 风迹无馀怨之弊方可为善矣
 义曰立教绳人欲除积习之弊胡可得哉
 惟陶以无为率以虚寂饮以淳和之气混
 其冲漠之心与道相冥反覆为一者可无
 馀怨之弊洞合重玄之趣尔俗学以求复
 其初者庄子缮性篇云俗学是仁义之门
 初者是不生之本今人贶学仁义已乱其
 心而求不生其欲将复内明之照不可得
 也
卷五十 第 7b 页 0448-153.png
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
 注左契者心也心为阳藏与前境契合故
 谓之左契尔圣人立教则必有迹有迹则
 是馀怨故执持此心使令清静下以化人
 则无情欲不烦诛责自契无为也
 义曰圣人以立教诱人未能澄其情欲执
 心虚室可以契彼清玄心契则无为无为
 则人化不烦设法混合真修固无馀怨之
 迹矣修心之法执之则滞著忘之则失归
 宗在于不执不忘惟精惟一尔心法之中
卷五十 第 8a 页 0448-154.png
 唯定观经得其旨矣经曰夫欲修道先能
 舍事外事都绝无起于心然后安坐内观
 心起若觉一念心起即须除灭随动随灭
 务令安静惟灭动心不灭照心于此修之
 务其长久久而习者则心有五时身有七
 候心五时者第一时心动多静少第二时
 心动静相半第三时心静多动少第四时
 心无事时静事触还动第五时心与道冥
 触亦不动心至于此始得安乐罪垢灭尽
 无复烦恼此五者于所修之中即为行相
卷五十 第 8b 页 0448-155.png
 其七候者即为修行所得之果身七候者
 心得定已觉无诸尘漏举动顺时容色和
 悦一也宿病普消身心轻爽二也填补天
 损回年复命三也延数千岁名曰仙人四
 也鍊形为气名曰真人五也鍊气成神名
 曰神人六也鍊神合道名曰圣人七也圣
 人设教本为众生为其生死轮回展转系
 缚流浪恶趣永失真常故出我心以灭他
 心上士若能法圣人之心去住任运不贪
 物色不著有无能灭动心了契于道既契
卷五十 第 9a 页 0448-156.png
 道已复忘照心动照俱忘然可谓长生久
 视升玄之道尔夫仙果虽證而有气象所
 拘年运所主自初天證位寿九百万岁每
 进一天即寿加一倍凡二十七倍至无色
 界极上秀乐天合寿一千二百七万九千
 七百七十五万五千二百万岁此其所以
 有年岁之数者在阴阳二气之内三界迁
 变之中其人有形有气有神三者周备虽
 变化不测坐在立亡隐显自由神通无碍
 须待鍊形为气方出三界之外然无年寿
卷五十 第 9b 页 0448-157.png
 之数尔其鍊神成气已为真人鍊气成神
 即为圣人其真人圣人永超数运无复变
 迁以亿劫为斯须以万天为指掌道果所
 极皆起于鍊心故西升经云生我者神杀
 我者心以其心有人我故形有生死无心
 者可阶道矣灵宝经云道为无心宗是也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注司主也彻通也言有德之君主司心契
 则人自化无德之主将立法以通于人为
 法之弊故未为善也
卷五十 第 10a 页 0448-158.png
 疏司主也彻通也言有德之君主司心契
 人将自化无德之主不能虚心而忘己唯
 欲作法以通人作法则弊生故为无德尔
 义曰执心契则易化立法教则难通执契
 为有德之君可至于道立法乃无德之主
 未始通玄矣此圣主所解也今窃谓有德
 者下古之君也无德者玄古之君也有德
 之君德既有名以心契理物物虽化善不
 能得道玄古之君德大无名化民于道朝
 彻而后能见独无思无为玄契大道故能
卷五十 第 10b 页 0448-159.png
 臻于定观忘心之要證超真入圣之阶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注司契则清净立法则凋残皇天无亲惟
 德是辅故人君者常思淳化放无为不可
 立法而生事
 疏虽天道平施与善不欺司契清静者天
 福其善则吉无不利立法残伤者天降以
 殃则孽不可逃岂非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者乎
 义曰司契之道由中以明故清静而易化
卷五十 第 11a 页 0448-160.png
 立法之本自外而制故凋弊而难通立法
 方为弊源去善弥远司契潜谐道要乃善
 之宗降福降殃可以明矣降殃者尚书伊
 训曰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
 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矣皇天
 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篇云天之于民
 无有亲疏惟有德者则辅祐之民心于上
 无有常主惟爱己者则归之所谓抚我则
 后虐我则雠是也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之四十九
卷五十 第 11b 页 0448-16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