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九 第 140554a 页
卷四十九 第 1a 页 0448-112.png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之四十八行十一
唐广成先生杜光庭述
民之饥章第七十五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卷四十九 第 1b 页 0448-113.png
注天下之所以饥乏不足以其君上食用
赋税之太多故尔
疏夫人国之本也若政烦赋重而人贫乏
则国本斯弊弊则危矣是以下人不足由
君上食用赋税之太多是以令其饥乏尔
义曰立法垂宪古有明文食也充君之庖
税也输国之赋什一之税务在其轻赋重
则人贫赋轻则人足人足则国泰人贫则
国危理在酌中法无太酷所以铸刑书而
物怨作兵赋而邦贫齐侯以重敛致亡田
卷四十九 第 2a 页 0448-114.png
氏以厚施威霸皎然在目居之鉴焉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注天下之人所以难化者以其君上之有
为有为则多杂多杂则诈兴是以难理
疏蠢尔苍生资君以理为理之本谅在无
为故我无为而人自化今人所以难理者
由君上之有为有为则政烦而人扰动生
大伪是以难理
义曰君之理人本乎清静不作无益之事
不兴无用之功不矜威武之能不尚淫奢
卷四十九 第 2b 页 0448-115.png
之巧无为自化恬澹居先则诈伪不生祸
乱不作法作而人去之殷人作誓而民始
叛周人作盟而人始疑今其外施威武有
挽运之劳内事淫奢有诛求之苦上有玉
食繁华之厌下有糟糠不足之悲纲密令
苛求理难矣
人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注天下之人所以轻死者以其违分求生
太厚之故是以轻死
疏人之所以轻入死地丧其生者皆以其
卷四十九 第 3a 页 0448-116.png
违分求生养生太厚不顾刑网以徇所求
是以轻死
义曰皇天育人生有定分降年有永有不
求必在养之得所任以自然但虚心则道
臻窒欲则心守泰定然后发乎天光则不
求其永自延永矣若厚于奉养力以求生
或饵金石以毒其中或因鼓怒而伤其气
但营难得之货或求过分之能本欲希生
反之于死是生生之厚也所以栖鸟于火
林之上未念其寒养鱼于沸鼎之中本哀
卷四十九 第 3b 页 0448-117.png
其冷养之失理及以伤生世愚之情斯可
哀矣圣人欲去其厚而适其分则道可得
矣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注自然之分足则生全若过养其分分过
则生亡故夫唯无以厚其生为者是贤于
矜贵其生也
疏夫生也有涯安分则足贶不可违亦不
可加若营生于至富之外则惑矣故不厚
其生而生全求厚其生而生丧故知夫无
卷四十九 第 4a 页 0448-118.png
以生为忧者是贤胜于矜贵其生之人
义曰禀生有分赋命有常守其分则可以
永全失其常必之死地是以圣人垂戒不
欲厚以求生贤士知微自可任于天授此
所以戒人君违分则国伤人弊守文则物
泰时康顺道循常斯为当矣可谓贤于贵
生明于用道也
民之生章第七十六
卷四十九 第 4b 页 0448-119.png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疏人之生也和气流行百骸以之柔弱人
之死也和气流散四支以之坚强言此者
示柔弱坚强为生死之戒
义曰人禀冲气百骸以之和柔百神卫于
百关六气行于六府所贵者存神养气体
道怀柔著生品于南宫削死名于北府延
卷四十九 第 5a 页 0448-120.png
生久视其在兹乎如其神魄潜飞冲和稍
散遽同草木委化泥沙失彼至柔斯为痛
矣
万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疏此举喻也万物草木气聚而生故枝叶
敷荣而柔脆气竭而死则条干变衰而枯
槁前明有识此举无情无情者以气聚散
为荣枯有识者以道存亡为生死
义曰万物与人同资于道道以运气气以
致和虽有识无情肖形各异生之与死禀
卷四十九 第 5b 页 0448-121.png
受不殊而道在则能生道去则为死故经
冬之草覆之可以延期夭脆之年修之何
妨降永所要服勤于鍊饵岂宜甘委于幽
泉违道强梁可为之戒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注生之柔弱和气全也死之坚强和气散
也欲明守柔弱者全生保年为强梁者亡
身失性
疏此结前义也言草木生则柔脆死则坚
强知人为坚强之行者是入死之徒为柔
卷四十九 第 6a 页 0448-122.png
弱之行者是出生之类
义曰圣人念彼强梁重为戒训举草木生
死之喻为人伦强弱之规强梁为入死之
阶所宜授革柔弱为出生之要必务坚持
无旷精修自投死地
是以兵强则不胜
注见哀者胜故知恃强者必败
疏此下转结前义也用兵有言以慈为主
故云恃强则败欲明人恃强则死矣
义曰夫兴师问罪薄伐禦戎先之以三令
卷四十九 第 6b 页 0448-123.png
五申教之以六韬金版贶定前偏后伍仍
资地利人和盖不获已而行岂欲矜于剿
戮符坚百万秦缪二崤疋马不回只轮莫
返此兵强侮敌败也宜乎
木强则共
注木本强大故处于下枝条柔弱共生于
上盖取其柔弱者在上强梁者在下也
疏木本强大故处于下枝条柔弱共生于
上盖取其柔弱者在上强梁者在下也
义曰木以本大居下固其宜然末大于本
卷四十九 第 7a 页 0448-124.png
固非其称谚曰尾大不掉国之所戒赵氏
以之倾晋田氏以之易齐子之致疑于燕
太叔见败于郑岂非末大于本臣强于君
守理非顺也合手曰拱昔桑縠生于殷朝
七日大拱秦伯怒于蹇叔墓木拱矣皆木
大合拱之谓也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疏结上文木根本强大则枝叶共生其上
之义欲明强梁之人常在柔弱之下矣
义曰人以谦让能制猛毅之夫枝惟纤柔
卷四十九 第 7b 页 0448-125.png
遂居大本之上所宜克崇谦静深戒刚强
吞七国之羸秦竟亡匕鬯统千夫之盗蹠
终丧形躯然后止水莹心清恬养性处不
争之地居自得之乡翥景乘风斯可得矣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卷四十九 第 8a 页 0448-126.png
注天道玄远非喻不明故举张弓以彰其
用
疏此法喻双举也夫天道玄远非喻不明
故举张弓以昭天德张弓之法其如下文
义曰夫苍旻在上广覆原缺七宇
虚无之气指喻斯见可明高下之规盖以
人道乖真灭不足而为事天道惟正损有
馀而表均所以举下抑高类彼遏强抚弱
不居不恃晦智韬贤法喻双标此其旨矣
天道远人道迩者子产语祀灶欲禳火之
卷四十九 第 8b 页 0448-127.png
词也且天道虽远而历象可观将戒于人
举天道以为喻盖欲世人遵仰上玄稽考
天意禀而为戒理在必行尔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
之
注张弓如此乃能命中是犹天道亏盈益
谦欲令人君法天字人故示举下抑高之
道
疏夫弓之为用当合材定体弛张调利高
者抑之下者举之者为架箭之时准的也
卷四十九 第 9a 页 0448-128.png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为发矢之时远
近也如此则能命中矣天道亦然日月寒
暑一往一来来者损其有馀往者与其不
足则成岁功矣人君者当法于天道抑强
扶弱损有利无故举亏盈益谦欲令称物
平施尔
义曰天道玄微也而阴阳自运清浊皎分
寒暑晦明靡差于晷度纬候躔次无爽于
洪纤大则橐籥万殊牢笼海岳细则推迁
黍累通贯毫氂诚哉信哉不紊不忒其比
卷四十九 第 9b 页 0448-129.png
喻也以天道恶盈满张弓之抑高人道好
谦和若张弓之举下欲使人挫减高亢执
守谦卑尔夫为弓者必品乎木性审以骍
文合轻重之宜无偏邪之失然后贞金镞
矢神胶拂弦中则主皮射无虚发所谓举
下抑高为准也天道君德上下相应故当
法天之用如弓之法焉人君所以振滞烛
凶者抑高也如此则赏刑允当名器不愆
幽兴灭继绝者举下也曷强禁暴挫锐摧
下无偏党之非上叶太平之化矣周礼弓
卷四十九 第 10a 页 0448-130.png
人为弓聚干角筋胶丝漆六材以其时六
材既聚巧者和之相干欲赤黑而阳声射
远者用势射深者用直相角欲青白而丰
末凡角秋杀者厚春杀者薄稚牛之角直
而泽老牛之角弥而碏三色贶具戴者为
良则可以冬扸干夏理筋春液角秋合丝
胶漆寒定体则张之不流材美工巧为之
以时谓之三均均三谓之九和上制六尺
六寸中制六尺三寸下制六尽于是控引
有往来之体迟速有安危之名故有危弓
卷四十九 第 10b 页 0448-131.png
安矢安弓危矢焉荆干燕角材之美也和
弓垂矢古之宝也矢之法凡矢人为矢兵
矢田矢二前三后三分其长而杀其一五
分其长而羽其一水之以辩阴阳夹阴阳
以设其比夹其比以设其羽三分其羽以
设其刀夹而摇之视其丰杀之节挠之视
其鸿杀之称茀矢三分一前二后杀矢七
分三前四后前弱则勉后弱则翔中弱则
纡中强则扬羽丰则迟杀则躁笴欲生而
搏材美工巧虽疾风亦不之惮矣弓矢之
卷四十九 第 11a 页 0448-132.png
制选材俟时因工施巧乃能命中况于人
乎亏盈益谦者易谦卦云天道亏盈而益
谦谓减损盈满增益谦退亦如日昃月亏
是抑高举下之义也又称物平施亦谦卦
之词言物之先多者而得其施物之先者
亦得其施多之与少皆得其益亦云多者
用谦以裒之少者因谦以益之谦之施与
皆不失平也
天之道损有馀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
不足以奉有馀
卷四十九 第 11b 页 0448-133.png
注天道平施裒多益寡人则违天翻损不
足也
疏此明人道不能同天损益注云裒多益
寡者易谦卦之词也
义曰天道均平有馀必损不足必与人道
反此灭不足而奉有馀所以富室饫其珍
鲜贫者歉其藜藿则违于道矣裒多益寡
者易谦卦之象地中有山谦君子裒多益
寡裒聚也寡少也益与也多者得谦物更
裒聚弥益其多寡者用谦物更进益是谓
卷四十九 第 12a 页 0448-134.png
均平之道亦云裒取也减取多者益于寡
者乃合举下抑高亏盈益谦之义理国和
民之要修身合道之规此其特也
孰能以有馀奉天下惟有道者
注谁能以己之有馀以奉天下之不足者
乎独有道者能也
疏孰谁也老君疾时不能同天道下济以
恤于人光大其德故举天道以劝云谁能
同天之道损其有馀以赒奉不足者乎惟
有道之君乃能然尔
卷四十九 第 12b 页 0448-135.png
义曰恤赈救也损抑减也赒赡也天道下
济者易谦卦彖词也世人所行反于天道
减其不足奉彼有馀岂独害人况乃违道
诛敛无已冻馁莫哀老君涣发圣言悯其
无告曰孰能灭己有馀恤人不足顺天育
物者惟有道之君乎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注圣人法天称物均施施平于物而不恃
其功
疏此引圣人以證上有道之义恃犹矜恃
卷四十九 第 13a 页 0448-136.png
也圣人法天平施德被于物不见其功故
云不恃
义曰圣人圆通智慧因物为心犹天地之
发生不言其德类阳和之煦妪不恃其恩
虽不恃不处而其道愈广矣称物平施已
见上解也
功成不处
注推功于物不恃其成者贤能也
疏圣人知功成而处天必损之故虽道洽
寰区功济天下归美名于群材而不处其
卷四十九 第 13b 页 0448-137.png
功绩尔
义曰举圣人之德况有道之君皆以法道
为顺天平施泽及物而不恃功配天而不
居道德巍巍与天并矣
其不欲见贤
注圣人所以推功不处者不欲令物见其
贤能也
疏此结释不恃不处之意也其不欲见贤
者圣人虽盛德内充而嘉声外隐所以不
恃为不处功者正欲隐德晦名不欲令物
卷四十九 第 14a 页 0448-138.png
见其贤能尔此亦损有馀之意也
义曰大圣之德冥合玄功而内照应微外
混于物盖恐德彰则慈爱立慈著则功用
存将欲隐功行于已成潜德化于不宰符
举下抑高之旨契正言若反之文也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之四十八
卷四十九 第 14b 页 0448-13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