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第 140384b 页
卷十六 第 1a 页 0442-120.png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之十五羊四
唐广成先生杜光庭述
致虚极章第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
注虚极者妙本也言人受生皆禀虚极妙
本及形有受纳则妙本离散今欲令虚极
卷十六 第 1b 页 0442-121.png
妙本必致于身当须绝弃尘境染滞守此
雌静笃厚则虚极之道自致于身矣
疏虚极者妙本也言人受生皆禀虚极妙
本是为正性
义曰虚极者妙本之道也人之受生禀道
为本所禀之性无杂无尘故云正也既生
之后其正迁讹染习世尘沦迷俗境正道
乃丧邪幻日侵老君戒云修道之士当须
息累欲之机归静笃之趣乃可致虚极之
道尔笃厚也
卷十六 第 2a 页 0442-122.png
疏及受生之后六根受染五欲奔竞则正
性离散失妙本矣
义曰禀道之性本来清静及生之后渐染
诸尘障翳内心迷失真道六根者一曰眼
根能见诸境二曰耳根能闻诸声三曰意
根能生攀缘四曰鼻根能辨香臭五曰舌
根能知诸味六曰身根能生诸恼以此六
种生诸罪因展转相生障弊真性喻如草
木结花吐实相生不穷寻其所起不离六
种如根生物名曰六根五欲者眼欲诸色
卷十六 第 2b 页 0442-123.png
耳欲诸声鼻欲诸香口欲诸味心生众欲
障弊五情烦恼萦缠皆由此起内心悦慕
谓之爱外境著心谓之染因境生心谓之
欲制止不已谓之奔意想交侵谓之竞正
性流散随念生邪以生邪故乖失正本
疏欲令虚极妙本必自致于身者当须守
此雌静笃厚性情而绝欲无狭而不厌则
虚极妙本自致于身
义曰随念生邪既云失道欲其妙道却复
于身者当须守雌柔贞静之行笃厚恬和
卷十六 第 3a 页 0442-124.png
之性以制其情情者末也性者本也自性
而生情则随境为欲自情而养性则息念
归元归元则五欲不生六根不动无厌其
气无狭其心则妙本之道自致于身矣无
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德经第三十四章
之词也西升经曰心之虚也则和气归
疏亦由水之流湿火之就燥矣致者令必
自来如春秋致师之义
义曰水流湿火就燥者易乾卦九五爻词
也言水火二者无情之物而以形气相感
卷十六 第 3b 页 0442-125.png
水流其地先就于湿火焚其物先就于乾
无识无情犹感应如此况虚心静虑而不
能致道乎固可不求而道自至也致师者
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围郑旬有七日
郑人卜行成不吉国人大临楚庄退师郑
人修城围之三月克之郑伯肉袒牵羊以
逆楚王既而许之平潘尪入盟子良出质
夏六月晋师救郑及敖鄗之间楚庄乃求
成于晋盟有日矣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
右欲单车挑战示不欲和以致晋师许伯
卷十六 第 4a 页 0442-126.png
曰吾闻致师者御靡旌麾累而还乐伯曰
致师者左射之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
掉鞅而还摄叔曰致师者右入垒折馘斩
俘而还皆行其所闻而复晋人逐之乐伯
左射马右射人逐不能进时魏锜赵旃有
憾于晋请使于楚皆欲晋败彘子又不设
备战于邲晋师败绩焉以此致师师必成
敌亦犹以静致道道必可求也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注老君云何以知守此雌静则能致虚极
卷十六 第 4b 页 0442-127.png
乎但观万物动作云为及其归复常在于
静故知耳
疏此明守静笃必致虚极之意夫万物万
形动作不同观其归复常在于本
义曰物虽动作万殊必复归其本人能虚
心念道道必集其虚故戒令虚心以念于
道也
疏易曰雷在地中复复者反本之谓也故
静则归复动则失本
义曰易复卦象曰雷在地中复者雷是动
卷十六 第 5a 页 0442-128.png
物复卦以动息为主故曰雷在地中先王
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皆取动
息之义以复其本也万物并作者动也以
观其复者息也当息而动当动而息则失
其本矣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注又云所以知万物归复常在于静者为
万物花叶芸芸生性皆复归于其根本或
有作云云者云云动作也言夫物芸芸动
作者及其归复皆在于根本尔
卷十六 第 5b 页 0442-129.png
疏此举喻明观复之意也根者本所受气
而生也今观万物花叶芸芸乃其生性皆
复归于其根而生
义曰芸芸茂盛貌也百草众木芸芸茂盛
及其枯落则各归其根而更生茂盛动作
也归根复息也物理皆然矣人禀道而生
本源澄静既生于世利欲所牵妍丑盛衰
富贵贫贱万途千虑劳性役神或转地回
天有非常之势或立功懋绩有不世之名
或扛鼎拔山或伸钩索铁或轻车肥马或
卷十六 第 6a 页 0442-130.png
高盖朱轮权倾于许史金张荣迈于五侯
七贵芸芸之盛固不可偕及其数极势移
俄为丘垄此以归其根而静矣若能厌弃
荣禄了悟浮华虚心谷神静虑思道岂不
能致道哉
疏虚极妙本人之所禀而生也今观性欲
熙熙能守静致虚则正性归复命元而长
久矣本作云云者如注释之
义曰熙熙佚乐之貌也人之情欲熙熙如
华叶茂盛也茂盛则不久枯落熙熙则必
卷十六 第 6b 页 0442-131.png
致伤生故令去欲闭情以复于道云云者
或为众多之貌尔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注花叶者生性归根则静止矣人能归根
至静可谓复所禀之性命也
疏物归根则安静人守静则致虚木之禀
生者根归根故复命之人禀生者妙本今
能守静致虚可谓归复所禀之性命也
义曰物以茂盛为动作凋落为归根人以
逐欲而动则迁情息念而静则合道迁情
卷十六 第 7a 页 0442-132.png
则流遁合道则还元所以静而致道者是
复归所禀妙本之性命也
复命曰常
疏能守雌静笃厚以致虚极妙本致虚则
复命可谓得常矣
义曰去情欲守冲和复契章首致虚守静
之教则得其常矣
知常曰明
注守静复命可谓有常知守常者更益明
了也
卷十六 第 7b 页 0442-133.png
不知常妄作凶
注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失常妄作穷凶必
然矣
疏能知守常是曰明了失常妄作可谓无
恒不恒其德穷凶必矣注云不恒其德或
承之羞者易恒卦文也
义曰常者垂久不移之义也天地曰月得
常而清宁久照人君理国得常而贞正无
为人能守常则终始不易故常者道德之
纪也去欲守静复命得常可谓照明了达
卷十六 第 8a 页 0442-134.png
矣反于此者乃是妄作非道故致灾凶不
恒其德者易恒卦九三曰不恒其德或承
之羞恒常也处不得中进退不定虽在恒
中而乖恒体实可耻恶故曰或承之羞彖
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知常容
注知守真常则心境虚静如彼空谷无不
含容
疏知常曰明明则鉴物物来必应无不含
容故曰知常容
卷十六 第 8b 页 0442-135.png
义曰恒常其德即有所容此反契前彖词
之义也得常体道玄鉴无遗应物顺常含
弘光大也
容乃公
注含容应物应物无心既无私邪故为公
正矣
公乃王
注能公正无私者则为物所归往
疏能含容应物乃公正无私则天下归往
是为王矣
卷十六 第 9a 页 0442-136.png
义曰知常顺道故能公正而为王也有道
之人不言而自化不召而自来故天下归
往也王者以物归往为义
王乃天
注群物乐推如天之覆则与天合德矣
天乃道
注王德如天乃能行道
疏惟天为大惟王则之其德同天而无不
覆故曰王乃天王德如天则无为而理道
化乃行故云天乃道
卷十六 第 9b 页 0442-137.png
义曰以物归往乃可配天子育万方告类
上帝法天广覆法地无为王以法天天以
法道也
道乃久
注道行天下乃可以久享福祚矣
殁身不殆
注同天行道则终殁其身长无危殆之事
疏言守静致虚归根复命其德如此可以
为王王德合天乃能行道道行乃久享福
祚天下之人就之如日戴之如天泽之如
卷十六 第 10a 页 0442-138.png
雨望之如春故终殁其身复何危殆之事
故曰殁身不殆
义曰此教人君积德之谓也人君虽承平
御极握纪临人若乖道德岂能长久所以
先虚其心次守其静虚静致道乃复于常
而能公正无私人所归往应天合道行道
化人道化大行天下欣戴故能运祚长久
不殆不危如日之照临如天之覆育如雨
之润泽如春之温和虽终殁其身盛德不
泯如今之歌咏尧舜鼓舞义农矣戴之如
卷十六 第 10b 页 0442-139.png
天就之如日者尧之德也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之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