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集义(二)--刘惟永卷三

卷三 第 140108b 页
卷三 第 1a 页 0433-004.png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三染六
   (凝远大师常德路玄妙观/提点观事刘惟永编集)
   (前朝奉大夫太府寺簿兼/枢密院编修丁易东校正)
  道可道章
 詹秋圃曰道可道至之门道可得而名言
 其道此非常久自然之道名可得而定名
 此非常久可贵之名道不可以抑扬立论
 于是上言无能名者天地混沌之始有可
 名者万物生育之母故常无欲而动心于
 内自足以观其要妙常有欲而动情于外
卷三 第 1b 页 0433-005.png
 但足以观其趣徼此两者同出于道而微
 显异名故同谓之玄玄之又玄而无不通
 是可以造其众妙之门户矣道妙难名故
 此章内则以有名而为生物之母以常有
 欲而为观妙之徼以同出谓玄玄之又玄
 而为造妙之门夫曰母曰徼曰门岂非由
 精达粗由体道而达妙用也欤
 张冲应曰道可道至之门大道无形生育
 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人不能体此自
 然之道而尚经术政教之道以希荣显利
卷三 第 2a 页 0433-006.png
 达之名所谓道者世所可得而道非长久
 不可磨灭之道也所谓名者世所可得而
 名非远久不可形容之名也体其不可名
 之道则为无名体其可名之道则为有名
 无名则其道大犹天覆地载混然其初而
 人不知其覆载之原有名则道小犹万物
 萌拆善善恶恶而各有所名其善恶之根
 是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人
 生天地间以血肉为躯心统五官运乎此
 体体道之际有能即我无欲而静之中以
卷三 第 2b 页 0433-007.png
 观不可道不可名之妙即有人欲而动之
 外以观可道可名之徼则我得其要而知
 夫人之所趣徼者矣此人我有无之欲同
 出于此心而异其名同谓之玄也我视无
 欲贵之为玄人视有欲亦贵之为玄观人
 有欲之玄反观我无欲之玄是为进修大
 道之要地斯曰众妙之门
 张灵应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本无名以气化而得名气出于无则无
 所可名天清地宁道从此始气结为有则
卷三 第 3a 页 0433-008.png
 有所可名枝叶种类各宗其母气以化物
 物以寓道人也只是一物原其始守其母
 这便是入道处
 白玉蟾曰道○如此而已可道非常道可
 说即不如此名强名曰道可名非常名谓
 之道已非也无○此即道已名天地之始
 道生一即是天地之初有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故有名万物之母一无生万有
 万有归一无故常无虚心无念欲以观其
 妙见物知道知道见心常有守中抱一欲
卷三 第 3b 页 0433-009.png
 以观其徼身有生死心无生死此两者万
 有一无一无亦无无中不无同出而异名
 万法归一一心本空同谓之玄道非欲虚
 虚自归一人能虚心道自归一玄之又玄
 虚里藏真无中生有众妙之门悟由此入
 用之无穷
 廖粹然曰道○元始可道字之曰道非常
 道不是寻常所言道者名太上可名强名
 曰道非常名不是汎汎所称名者无○无
 极名天地之始太初肇生有太极名万物
卷三 第 4a 页 0433-010.png
 之母动静互根常无这柱杖子时时提挈
 欲以观其妙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
 中畅于四肢常有只这眦子多守成欲以
 观其徼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
 道此两者同一气所生出而异名前三三
 后三三同谓之玄其归一揆玄之又玄○
  如是如是众妙之门散一成万聚万归
 一生生不穷之妙
 陈碧虚曰道可道非常道夫道者杳然难
 言非神口所能辨故心困焉不能知口辟
卷三 第 4b 页 0433-011.png
 焉不能议在人灵府之自悟尔谓之无为
 自然也今标道者已是强名便属可道既
 云可道有变有迁有言有说是曰教典何
 异糟粕尝试举扬不可沈默且从训释曰
 道通也言万物得之无所不通无所不达
 亦曰道蹈也取道路以为称也说文曰所
 行道也一达谓之道先贤今人体而行之
 故曰道也至于仁义礼智信五常皆道之
 用也用则谓之可道可道既彰即非常道
 常道者自然而然随感应变拟物不穷者
卷三 第 5a 页 0433-012.png
 也不可以言传不可以智索但体冥造化
 含光藏晖无为而无不为默通其极其严
 君平曰可道之道道德彰而非自然也又
 曰今之持者画不操烛者为日明也夫日
 明者不道之道常道也操烛可道之道彰
 也夫著于竹帛镂于金石可传于人者可
 道之道也若乃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
 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
 鬼神帝生天生地者常道之道也五千文
 之蕴发挥自此数言实谓渊之又渊神之
卷三 第 5b 页 0433-013.png
 又神也名可名非常名夫道者体也名者
 用也用因体生名自道出既标其名即可
 称用称用既立故曰可名可名既著即非
 常名常名者谓其应用无方支离其德也
 严君平曰可名之名功名显而非素真也
 夫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
 大夫视之犹众庶此真守常名者也故道
 常无名此之谓也无名天地之始无名者
 指其道而言之也夫万化未作无其强名
 但妙本之始既降浑沦之朴将离则易之
卷三 第 6a 页 0433-014.png
 太极生两仪也严君平曰无名无朕与神
 合体天下恃之莫知所以变于虚无为天
 地始此体道者也有名万物之母有名者
 指天地而言之也天施地化茂养万物亭
 之毒之如母养子故曰有名万物之母也
 夫大道杳冥岂系于有名无名哉且圣人
 约用立教以明本迹之同异尔凡日新之
 道皆曰无名是故始万物者为无名成万
 物者为有名也严君平曰有名者之为化
 也尊道德贵神明师太和则天地故为万
卷三 第 6b 页 0433-015.png
 物母此用道者也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徼欲者逐境生心也妙者要也
 又微之极也徼者边隅也大道边有小路
 曰徼又归也夫虚无之道寂然不动则曰
 无欲感孕万物则曰有欲无欲观妙守虚
 无也有欲观徼谓存思也常谓真常即大
 道也无欲有欲即道之应用也夫道本无
 物物感道生且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
 者谓之器夫上士知微知彰睹其未然已
 尽其妙故曰常无欲以观其妙中士因循
卷三 第 7a 页 0433-016.png
 任物见其群材乃得其用故有万不同真
 理难测但觇其边微耳又解曰夫人常体
 大道之微守清静之要复性命之极不为
 外物所诱则志意虚憺可以观道之要妙
 造微之至极严君平曰心如金石形如枯
 木默默隅隅志如驹犊者谓无欲之人复
 其性命之本也且有欲之人贪逐境物亡
 其坦夷之道但见边小之徼迷而不反丧
 失真元先贤或以谓无欲者体道内观化
 及群品无所思存忘其本迹也谓有欲者
卷三 第 7b 页 0433-017.png
 从本起用施于可道立教应物成济众务
 见物所终了知归趣斯乃前以约身为说
 后以化民为言修身治国理无不备也此
 两者同此者指上事也两者谓可道可名
 无名有名无欲有欲也俱蕴于寂然不动
 湛尔之源体用未彰善恶都泯故云同也
 出而异者出谓从本降迹可道渐分虽起
 自一人之心而五常之用殊别贤愚有隔
 迁变万端寿夭存亡其名各异故曰出而
 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渊者深妙也冥
卷三 第 8a 页 0433-018.png
 也天也所谓天者自然也言此无名有名
 无欲有欲皆受气于天禀性于自然中和
 浊辱形类万状盖由渊之又渊神之又神
 所谓自然而然也若乃通悟深妙洞达冥
 默者是谓有渊德者也故严君平曰玄之
 又玄此之谓欤众妙之门谓道域也夫大
 道旷荡无所制围无门无旁四达之皇皇
 也约身而论出则同众人入则为妙本举
 教言则众真讲妙而出群圣蕴妙而归化
 导无方湛然惟一独立不改是曰知常既
卷三 第 8b 页 0433-019.png
 有出入之由故曰门耳庄子曰有乎生有
 乎死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
 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斯亦谓众
 妙之门也
 谢图南曰道可道至常名何谓道经曰道
 法自然则道者自然而然非可以使然者
 也道本无名名之曰道者以其四通八辟
 可以共行如道路然孟子曰道若大路正
 谓此尔可道者犹曰可行也可名者犹曰
 可称也天下何莫由斯道而百姓日用而
卷三 第 9a 页 0433-020.png
 不知则可道可名之中又有非常之妙存
 焉中庸曰夫妇之愚可以与知及其至也
 圣人有所不知夫妇之不肖可以与行及
 其至也圣人有所不能此曰非常者其亦
 不可知不可能者欤无名至之母未有天
 地先有此道而道之名未立太极既分天
 地万物自道而生有母之义而道之名始
 显夫物之生虽有万不同而为母一也盖
 尝论之有形者有形形者有化者有化化
 者形者形矣而形形者未尝形化者化矣
卷三 第 9b 页 0433-021.png
 而化化者未尝化道之名乎后天即先天
 之未名者也古往今来形生气化无有纪
 极是孰使之然哉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寂
 兮寥兮独立不改无为而无不为无在而
 无不在岂非所谓无名者乎岂非所谓非
 常者乎吾故曰形形者未尝形化化者未
 尝化故常无至之门道母万物而人亦天
 地之一物也人本道以生则道在吾身矣
 故以有欲无欲反观乎吾身之道老子此
 言修身之本也妙者在内也本也徼者在
卷三 第 10a 页 0433-022.png
 外也末也人之一身所恃以立者惟精与
 神经曰窈窈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
 中有信方其无欲则寂然不动精神混合
 故可观其妙及其有欲则感而遂通精神
 相离故可观其徼精生于玄玄者天也天
 一生水水性润下自乾为首而至于坎为
 肾此玄实相流通也故曰同出异名由徼
 入妙则玄之下者复返乎上可与入众妙
 之门矣桓凯曰道妙之门实昆崙之上然
 则当于乾为首者求之盖尝论之一阴一
卷三 第 10b 页 0433-023.png
 阳之谓道自然而然者也人禀阴阳之气
 以生有欲无欲亦其自然者也精神同出
 本乎一天自妙而徼天者人矣譬之于水
 天一所生其源本同自源徂流同者始异
 故徼者其流也妙者其源也玄之又玄则
 沿流以溯源而与吾之天者一矣昔黄帝
 西游归而失其玄珠使明目人离娄求之
 不得使罔象求而得之知黄帝之玄珠则
 知老氏之玄玄矣
 林肤斋曰道可道至之门此章居一书之
卷三 第 11a 页 0433-024.png
 首一书之大旨皆具于此其意盖以为道
 本不容言才涉有言皆是第二义常者不
 变不易之谓也可道可名则有变有易不
 可道不可名则无变无易有仁义礼智之
 名则仁者不可以为义礼者不可以为智
 有春夏秋冬之名则春者不可以为夏秋
 者不可以为冬是则非常道非常名矣天
 地之始太极未分之时也其在人心则寂
 然不动之地太极未分则安有舂夏秋冬
 之名寂然不动则安有仁义礼智之名故
卷三 第 11b 页 0433-025.png
 曰无名天地之始其谓之天地者非专言
 天地也所以为此心之喻也既有阴阳之
 名则千变万化皆由此而出既有仁义之
 名则千条万端皆自此而始故曰有名万
 物之母母者言自此而生也常无常有两
 句此老子教人宄竟处处人世之间件件
 是有谁知此有自无而始若以为无则又
 有所谓莽莽荡荡招殃祸之事故学道者
 常于无时就无上究竟则见其所以生有
 者之妙常于有时就有上究竟则见其自
卷三 第 12a 页 0433-026.png
 无而来之徼徼即礼记所谓窍于山川之
 窍也言所自出也此两欲字有深意欲者
 要也要如此究竟也有与无虽为两者虽
 有异名其实同出能常无常有以观之则
 皆谓之玄玄者造化之妙也以此而观则
 老子之学何尝专尚虚无若专主于无则
 不可两者同出矣不曰同谓之玄矣玄之
 又玄众妙之门此即庄子所谓有始也者
 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
 也者但赞言其妙而已初无别义若曰一
卷三 第 12b 页 0433-027.png
 层上又有一层则非其本旨众妙即易所
 谓妙万物者也门言其所自出也此章人
 多只就天地上说不知老子之意正要就
 心上理会如此兼看方得此书之全意
 范应元曰道可道非常道道者自然之理
 万物之所由也可道者谓可言也常者久
 也道一而已有体用焉未有不得其体而
 知其用者也先体立然后用有以行老氏
 说经先明其体常者言其体也可道者言
 其用也体用一源非有二道也今夫仁义
卷三 第 13a 页 0433-028.png
 礼智可言者也皆道之用也人徒知恻隐
 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
 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而不
 知其体之一则是道也分裂四出末流不
 胜其弊也惟先知其体之一则日用常行
 随事著见无有不当皆自然之理也如是
 则久而无弊矣故凡道之可以言者非常
 久自然之道也夫常久自然之道有而无
 形无而有精其大无外故大无不包其小
 无内故细无不入无不通求之于吾心之
卷三 第 13b 页 0433-029.png
 初则得之矣人物莫不由此而生圣贤莫
 不体此而立然此道虽周行乎事物之际
 相传乎典籍之中而其妙处事物莫能杂
 言辩莫能及故人鲜造诸于是老子应运
 垂教不得已而发明之岂容离乎言哉故
 首曰道可道非常道意欲使人知常久自
 然之道不在言辞当反求诸己而自得之
 于吾心之初也名可名非常名名者犹人
 之有名也凡名之可以名字者皆其可道
 者非常久自然之道也且如万物生来未
卷三 第 14a 页 0433-030.png
 常有名亦只是昔人与之名以分别之尔
 万物有形固可以道可以名惟常久自然
 之道为万物之母而无形故不可道不可
 名也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之先元有此道
 浑沦未判孰得而名有名万物之母浑沦
 既判天地人物从此而生圣人见是万物
 之母而无形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
 大因其无名强为之名俾一切人假此有
 名探其无名以复其初也故常无欲以观
 其妙常无绝句观去声谛视也妙微妙也
卷三 第 14b 页 0433-031.png
 常久自然之道自古固存然而无形无声
 微妙难穷故谓之常无则欲要使人以观
 其微妙也惟人也由此道而生为万物之
 最灵诚能回光反视于吾身之中悟一真
 体虽至虚而物无不备则道之微妙可得
 而观矣如是乃知一理包乎万殊凡物凡
 事不可违自然之理也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有绝句观平声徼循也境也归也大道
 自然化生万物在天则成日月星汉等之
 象在地则成山川草木等之形在人则成
卷三 第 15a 页 0433-032.png
 身体发肤等之质故谓之常有则欲要使
 人以观其境也惟人也中天地而立为三
 才之一果能仰观俯察于两仪之内悟万
 物形虽不同而理无不在则道之境致可
 得而观矣夫如是乃知万殊归于一理凡
 物凡事固当循自然之理也此两者至谓
 之玄两者常无与常有也玄者深远而不
 可分别之义盖非无不能显有非有不能
 显无无与有同出而异名也以道为无则
 万化由之而出以道为有则无形无声常
卷三 第 15b 页 0433-033.png
 常不变故曰常无常有也无有之上俱著
 一常宇乃指其本则无有不二深远难穷
 故同谓之玄也窃尝谓有无固不足以论
 道然自其微妙而言不可不谓之常无自
 其著见而言不可谓之常有分而言之妙
 是微徼是显合而言之无与有同出而异
 名妙徼皆一道也此老氏所以兼有无贯
 显微合同异而为言也人能如是观之则
 妙与徼相通物与我浑融表里洞然本无
 留碍亦无差别也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常
卷三 第 16a 页 0433-034.png
 久自然之道亦不可以名言今既强字之
 曰道矣且自其微妙而谓之常无又自其
 著见而谓之常有复自其本之有无不二
 深远难穷而同谓之玄是皆不免乎言焉
 玄之又玄则犹云深之又深远之又远非
 无非有非异非同不知所以然而然终不
 可得而名言分别之也然万化由斯而出
 各各具妙故曰众妙之门老氏悯夫世人
 逐末忘本寖失真源不得已而应机垂训
 又恐人溺于言辞弗能内观故复示人以
卷三 第 16b 页 0433-035.png
 深意必使反求诸己欲其自得之而入众
 妙之门以复其初又能体是而行以辅万
 物之自然而同归于一也唯人为万物之
 最灵诚能反观则是道也湛然常存夫何
 远之有此章直指此心之初自然之理使
 不惑于有无同异得意忘言升玄及妙乃
 入道之门立德之基实一经之总也宜深
 味之
 徐君约曰道可道至之门首四句言道不
 可以言语道说不可以名字题号但古之
卷三 第 17a 页 0433-036.png
 知道者欲因言语以示人则不得不立为
 名字非其本来固有也故次四句承上而
 言曰无者所以名天地之始曰有者所以
 名万物之母始者谓未有天地之先专言
 形而上之道道不可谓之无然无声臭无
 形状借此而强名之耳夫既名之曰道矣
 又曰无名可乎万物之母谓既有天地之
 后兼言形而下之器道非至此而后有但
 既丽于器则有实迹有定位对无而为言
 耳若指此为有名何者为无名乎以名字
卷三 第 17b 页 0433-037.png
 绝句义理不通又次四句则言体道之人
 反求诸己先以故字发之常无欲则纯是
 道理生而静者也于此而观其妙妙者微
 妙而不可见然谓之观则必有昭然而不
 昩人所不知而已独知者常有欲则是人
 心感物而动者也人自禀生赋形而后耳
 目口鼻四肢之欲皆有所当然而不能无
 于此而观其徼徼者循也亦谓边境尽处
 循其心之所欲而极其所至之境有以观
 之而不至于沦陷也是道与器不相离人
卷三 第 18a 页 0433-038.png
 所以异于物处在天地间则谓之无谓之
 有在人之身则谓之无欲谓之有欲若并
 以无有字绝句却亦未当此两者同出而
 异名同谓之玄其名虽异其出则同也玄
 者深远之义而又结之曰玄之又玄众妙
 之门者若曰是道也冲漠无朕至深至远
 而动静阴阳之机万事万物之变所从出
 也老子言道先于此章亦莫要于此章但
 吾圣贤语道曰无声无臭无体而不直谓
 之无耳若以下章有物混成者推之彼岂
卷三 第 18b 页 0433-039.png
 直以道为无哉言无言有意不相害知道
 者默而识之然后知无极而太极之言至
 为精当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也
 薛庸斋曰道可道非常道寂然不动常道
 也感而遂通可道也喜怒哀乐未发谓之
 中常道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道也常
 道体也可道用也自诚而明体之于用也
 自明而诚用之于体也文玄先生曰读老
 子不知体用难与入矣名可名非常名无
 名之名常名也有名之名可名也无名至
卷三 第 19a 页 0433-040.png
 万物之母道本无名失天地故云始道既
 有名生万物故云母常无欲至观其徼无
 名有名言其道无欲有欲言乎人无欲观
 其妙静而观其体也有欲观其徼动而观
 其用也不知体用则徼妙皆一偏也此两
 者至同谓之玄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
 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若使异同
 一致徼妙两忘可以谓之玄矣玄也者道
 之本理之极也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固
 难知知则犹有所待故以又玄捐去之若
卷三 第 19b 页 0433-041.png
 夫玄而不玄物我融然大同万化皆由此
 而出矣
 休休庵曰道可道至非常名虚明湛寂无
 相无名空而有灵是谓真空有而无相是
 谓妙有真空妙有灵妙无穷大达者尊而
 称之曰道道本无言因言显道可以说也
 非寻常之道妙道也大道也妙也者大包
 无外细入无内无为而普应无私无始而
 灵妙无竭无相而现一切相无名而立一
 切名大也者无极无上至尊至贵为一气
卷三 第 20a 页 0433-042.png
 之母是三才之祖名可名者虚明无相故
 无名也一气动而清浊判二仪位而阴阳
 显三才立焉万物生焉可得而名矣非常
 名者妙道也大道也三才之大本也何谓
 大本灵妙气清者刚在上成象曰天灵妙
 气浊者柔居下成形曰地得灵明至真中
 和之气其刚柔者人也虚明灵妙在人曰
 心为一身之主为万法之王亦曰性即命
 也天命之谓性者久也无名至之母无相
 而极虚明有灵而无声色一气于其中发
卷三 第 20b 页 0433-043.png
 现是谓天地之元始三才由是而立三生
 万物故有名万物之母世界成矣万物虽
 殊承恩一也大道无为至德显矣道体也
 德用也用无体不生体无用不妙无为而
 有妙用者道也常无至之门老子以自利
 之皆普利世人曰常舍诸缘一念不生绝
 无所欲以观其妙自妙至玄廓达大道儒
 以大道曰大本指其要曰喜怒哀乐未发
 谓之中中宇是寄宣此道也不可以字义
 伦如标月指也向一念未萌时著眼乃可
卷三 第 21a 页 0433-044.png
 悟达释以大道曰实相曰真如曰如来地
 曰无生法忍指其要曰不思善不思恶回
 光自看忽然悟明三教之旨见道一也常
 有欲以观其徼者举念之际机将发时见
 闻觉知中动静施为处返观灵变亦可悟
 达所谓常无欲是无念从理入常有欲是
 有念从事入有念无念同出于心而名异
 矣同谓之玄真心无相视之不见听之不
 闻玄之又玄者极虚明而不可以智知不
 可以识识绝思议无譬喻真空妙有阴阳
卷三 第 21b 页 0433-045.png
 妙此发现三才自此而立万物自此而生
 三纲五常法度刑政治世语言工巧伎艺
 资生之业种种德行出世经书力量神通
 光明寿量智慧辩才玄机妙用清净世界
 浊恶世界总由是而出现故曰众妙之门
 褚伯秀曰道可道至之门道本至无不容
 称道所可道者御世之迹道本至寂无以
 命之所可名者强为之辞人非生知理籍
 言教因迹明心从权显实使之进道复常
 而阶乎玄妙也夫道寓于物混成无间此
卷三 第 22a 页 0433-046.png
 常道也道散为物辩物制名非常道也常
 道如日昱乎昼光出自然而无限量可道
 如烛炳乎夜光出人为而有尽也可名常
 名其义亦然世以不变曰常不知能变亦
 其常无有常而不变无有变而不常究极
 而言之谓大常无名即常道常名不涉形
 气虚极神生是为天地始有名即可道可
 名兆萌理具气见象陈是为万物母天地
 始即道万物母即天地也人能反观身中
 天地之始而得其生生化化之主诸幻既
卷三 第 22b 页 0433-047.png
 灭真常犹存则无欲有欲皆不离道有欲
 谓最初一念善之始萌万事万理所从出
 也无欲则真性湛然天理冲彻一尘不立
 鬼神莫窥者也道之精妙舍此何观徼犹
 边际指成心之初将与物接便当反照以
 遏其源善念亦不欲况非善乎无欲则寂
 然不动有欲则感而遂通体用一源机在
 动静动静多寡凡圣分焉夫妙为道本徼
 为物初生化所资不离日用妙非绝无而
 旷荡也从虚化气有一未形者是已徼非
卷三 第 23a 页 0433-048.png
 实有而充塞由静而动几微可测者是巳
 细论此理有如空虚而忽见鸢飞水静而
 忽闻鱼跃顿发深省开天之天飞往跃馀
 见闻何有声迹虽泯而见见闻闻者未尝
 泯此吾之先天太极混元祖师密传心印
 也人存常心初于此观照世念无间可入
 离徼而纯归乎妙则所谓欲者龟毛兔角
 耳徼妙同出乎道而理有精粗譬夫源泉
 出山润涤灌溉善利非一清泠澄湛其本
 性也风日有捐恃源无穷常观二途源可
卷三 第 23b 页 0433-049.png
 复矣玄者道之至理幽眇精微若存此见
 犹被法缚法尚应舍始契又玄众妙之理
 悉从此出故谓之门此门无关无楗惟知
 道者能入焉妙虽众而皆出于玄则众妙
 一妙也一妙众妙也造玄者知之
 牛妙传曰道可道至非常名道者视之不
 见听之不闻虚无自然者也出于五太之
 先鸿濛未始惟溟涬大梵辽廓无光莫可
 测也当此始云太易太易者谓未有气也
 渐而云太初太初者谓气之兆生也渐而
卷三 第 24a 页 0433-050.png
 云太始太始者谓有气而未成质也渐而
 云太素太素者谓有质而未成形也渐而
 云太极太极者谓形质已具既极则判轻
 清之气上升为天重浊之气下凝为地中
 和之气为人绪馀土苴散而为万物其神
 功妙用广大恢洪莫可纪极太上说经无
 言而言故强为之名曰道也夫道者虽有
 情而有性然无思而无为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
 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
卷三 第 24b 页 0433-051.png
 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然其用
 也大得之而成大小得之而成小以言乎
 迩则周流秋毫而有馀焉以言乎远则弥
 纶太虚而不足焉为声之声为响之响为
 形之形为影之影方者得而静圆者得而
 动无适而不通无可无不可故云可道也
 非者无也常者定也盖道之为用应化多
 端无有常定在天为天在地为地在四序
 为四序在五行为五行太空不可言其无
 品汇不可称为有方而不规圆而不矩来
卷三 第 25a 页 0433-052.png
 者莫见往焉莫追乾以之高坤以之卑云
 以之行雨以之施千变万化无适而不有
 也老君曰道非在我万物皆有之昔东郭
 子问于庄子曰道恶乎在庄子曰无往而
 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曰在蝼蚁曰何
 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
 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盖道之为用
 无乎不在初无常定故云非常道也名者
 道也或曰道本无形何名之有然以此而
 言之则固有是说也以愚之所见岂得无
卷三 第 25b 页 0433-053.png
 名乎盖太上说经以明夫道著书立言以
 启迪后人不假其名将何以言之盖名不
 正则言不顺是以名之耳清静经云大道
 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
 知其名强名曰道此庸之所以云名者道
 也盖本此耳可名者亦道也盖道之用覆
 天载地高不可际深不可测植之则塞乎
 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卷之而不盈一握
 舒之而幎于六合约而能张幽而能明柔
 而能刚弱而能强大包无外细入毫芒可
卷三 第 26a 页 0433-054.png
 久可大随圆随方万物以之各得其宜取
 之无禁用之不竭此大道之用也盖道之
 为物无往而不在无适而不可以道名之
 不亦可乎故云可名者亦道也非常名者
 亦道也盖道之在天地间万于事物无有
 定名在四序则名春夏秋冬在四大则名
 火风地水于五行则名金木水火土在五
 常则名仁义礼智信在天文则名日月星
 辰在地理则名山川河海在日则名为昼
 夜晦明在人则名为视听言动在万物则
卷三 第 26b 页 0433-055.png
 名荣枯消长在一气则名动静刚柔名有
 不可胜数多皆道之发施初无定名故曰
 非常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无者道之体也
 盖道之为体出于太空之先隐乎空洞之
 中无光无象无色无名无形无绪无音无
 声玄黄未朕太朴未浑但寂兮寥兮惟恍
 惟惚耳所以经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既
 云不可见闻于视听顾非无而何耶老君
 曰道象无形端恍惚亡若存譬如种木未
 生时不见枝叶根此皆无之为说也始者
卷三 第 27a 页 0433-056.png
 亦道也当其大易太始之时天地未根日
 月未光幽幽冥冥无祖无宗三色混沌乍
 存乍亡迨至运推数极三气开光气清高
 澄积阳成天气结凝渍积滞成地九气列
 正日月星宿阴阳五行人民品物并受生
 成此庸之所以谓天地之始乃道也本此
 说耳有名万物之母有者道之用也盖道
 之为用从不有中有夫不有者无也无则
 必有有者太极是也太极判而然后有天
 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
卷三 第 27b 页 0433-057.png
 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君
 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悉自无而方有自
 无而有也非道而何耶故云有者道之用
 也母者道也何以言之易系曰盈天地之
 间者万物且如根荄而植柯叶而茂芽而
 萌穗而实翼而飞足而走鳞而跃喙而鸣
 且啄息而食且齧千态万状皆自道而生
 夫谚称生我者父母今既云万物之母非
 道而何内观经云有以无为母无以虚为
 母虚以道为母道者万物之母也是非之
卷三 第 28a 页 0433-058.png
 谓欤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无者道之体也
 盖大道之体故常于无当其混沌太无之
 时在上则无高天无曰月无星辰无云霞
 无雾露无雷霆无风雨无霜雪不过杳杳
 而冥冥在下则无厚地无山川无河海无
 溪谷无草木无兽无禽无人无邦国不过
 默默而昏昏乃大道之体故云常无也妙
 者道之体也前所谓常无之说是也常无
 者谓其寂然不动也然其寂然不动之体
 渊微莫测蕴奥难见此其所以云常无耳
卷三 第 28b 页 0433-059.png
 然夫此理人皆有之但于妄念顿除之顷
 默然静坐之时心若太虚一毫无翳当此
 之际道即我矣我即道也岂不妙欤欲观
 者谓探索其蕴奥也常有欲以观其徼常
 有者道之用也谓混茫分判天地裁形三
 光棋布于上穹五纬经躔于分度阴阳升
 降寒暑往来雨露沾濡风雷号令五行生
 剋四序推迁至如九州八纮五湖四海国
 王侯伯乡社人民草木山川群类万物常
 盈于天地之间皆道气周流不息方能常
卷三 第 29a 页 0433-060.png
 有故云常有者道之用也徼者道之用也
 前所谓常有之说是也然则何谓常有哉
 如天长地久四时行百物生未尝有一息
 愆期故云常有也且人身者号小天地也
 头圆象天足方象地目号日月发为星辰
 四时五行阴阳升降卉木丛林万物皆备
 人能观夫道之体道之用而行之则此身
 即道也道即此身矣此两者至之玄两者
 谓徼妙二字本同一个道字上流出故立
 异名以彰其体用故云同谓之玄也然道
卷三 第 29b 页 0433-061.png
 之为体虽杳冥无形然有体则必有用也
 如无极者乃其体也太极乃其用也体者
 静也用者动也何以言之濂溪曰无极而
 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动极复静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合而言之乃道也故曰同谓之玄也玄之
 至之门此太上赞道之辞也玄者谓道之
 为物微妙难思心困焉不能知口辟焉莫
 能辩竭西江之水不足以书其善穷宇宙
 之口不足以称其玄难议难思至玄至妙
卷三 第 30a 页 0433-062.png
 一言以蔽故云玄之又玄也众妙者万物
 也门者理也理者道也且夫天地之间凡
 一物各有一理凡一理各有一门门者出
 入之户也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
 斯道也世称八万四千门门各有其理独
 此一门万理兼该无物不备称众妙之门
 也
 杨智仁曰道可道至之门道者本无名字
 始先天而不为始终后天而不为终可道
 则非也常道者日用常行皆道也饮食衣
卷三 第 30b 页 0433-063.png
 服卧具医药皆道也名者天地未始无名
 可称古云唤作一物即不中若可名即非
 谓道也名者曰天地曰日月曰阴阳曰万
 物曰人曰鬼皆谓之常名也无名天地之
 始者乃无极也无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故谓之无极谓之始也有者太极也形象
 备见是太极判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也天无欲而四气朗清人无欲而湛然
 常寂此乃返观之妙也人若有欲者于应
 机接物之间无忘回光返照此两者同出
卷三 第 31a 页 0433-064.png
 而异名者也乃曰用发生动静之间玄妙
 备于斯矣庄子曰夫道者有情有性无为
 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
 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
 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
 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
 而不为老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
 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厚于德
 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
 德而已矣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
卷三 第 31b 页 0433-065.png
 观分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
 君治以道汎观而万物之应备故通于天
 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