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 130655c 页
卷一 第 1a 页 0418-024.png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之一
碧虚子陈景元纂
道经
道可道非常道
夫道者杳然难言非心口所能辩故心困
焉不能知口辟焉不能议在人灵府自悟
尔谓之无为自然今标道者已是强名便
属可道既云可道有变有迁有言有说是
曰教与何异糟粕尝试举扬且从训释曰
道通也万物得之无所不通亦曰道蹈也
卷一 第 1b 页 0418-025.png
取道路以为称说文曰一达谓之道先贤
令人体而行之故曰道也至于仁义礼智
信皆道之用用则谓之可道可道既彰即
非常道常道者自然而然随感应变核物
不穷不可以言传不可以智索但体冥造
化含光藏晖无为而无不为默通其极耳
严君平曰可道之道道德彰而非自然也
今之行者昼不操烛为日明也日明者不
道之道常也操烛者可道之道彰也夫著
于竹帛镂于金石可传于人者可道之道
卷一 第 2a 页 0418-026.png
也若乃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
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
生天生地者常道之道也五千文之蕴发
挥自此数言实谓玄之又玄神之又神也
名可名非常名
道者体也名者用也用因体生名自道出
既标其名即可称用称用既立故曰可名
可名既著即非常名常名者谓应用无方
支离其德也严君平曰可名之名功名显
而非素真也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
卷一 第 2b 页 0418-027.png
者国君卿大夫视之犹众庶此真守常名
者也
无名天地之始
无名者指道而言也万化未作无以强名
及妙本之始既降浑沦之朴将离则易之
太极生两仪也严君平曰无名无朕与神
合体天下恃之莫知所以变于虚无为天
地始此体道者也
有名万物之母
有名者指天地而言也天施地化茂养万
卷一 第 3a 页 0418-028.png
物亭之毒之如母养子故曰有名万物之
母夫大道杳冥岂系乎有名无名哉圣人
约用立教以明本迹同异尔凡日新之道
皆曰无名是故始万物者为无名成万物
者为有名也严君平曰有名者之为化也
尊道德贵神明师太和则天地故为万物
母此用道者也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欲者遂境生心妙者要又微之极也徼边
隅也大道边有小路曰徼又归也夫虚无
卷一 第 3b 页 0418-029.png
之道寂然不动则曰无欲感孕万物则曰
有欲无欲观妙守虚无也有欲观徼谓存
思也尝谓真常即大道也无欲有欲即道
之应用也道本无物物感道生形而上者
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上士知微知章
睹其未然已尽其妙故曰常无欲以观其
妙中士因循任物见其群材乃得其用故
有万不同真理难测但觇其边徼耳又解
曰夫人常体大道之微守清静之要复性
命之极不为外物所诱则志意虚澹可以
卷一 第 4a 页 0418-030.png
观道之要妙造徼之至极严君平曰心如
金石形如枯木默默隅隅志如驹犊者无
欲之人复其性命之本也有欲之人贪遂
境物亡其坦夷之道但见边小之徼迷而
不返丧失真原先贤或以谓无欲者体道
内观化及群品无所思存忘其本迹也有
欲者从本起用施于可道立教应物成济
众务见物所终了知归趣前以约身为说
后以化民为言修身治国理无不备也
此两者同
卷一 第 4b 页 0418-031.png
此两者谓可道可名无名有名无欲有欲
也俱蕴于寂然不动湛尔之源体用未彰
善恶都泯故云同也
出而异名
出谓从本降迹可道渐分虽起自一人之
心而五常之用殊别贤愚有隔有变万端
寿夭存亡其名各异也
同谓之玄玄之又亥
玄者深妙也冥也天也所谓天者自然也
言此无名有名无欲有欲皆受气于天禀
卷一 第 5a 页 0418-032.png
性于自然中和浊辱形类万状盖由玄之
又玄神之又神所谓自然而然也若乃通
悟深妙洞达冥默者是谓有玄德也
众妙之门
谓道域也夫大道旷荡无所制围无门无
房四达皇皇也约身而论出则同众人入
则为妙本举教言则众真讲妙而出群圣
蕴妙而归化导无方湛然惟一独立不改
是曰知常既有出入之由故曰门耳庄子
曰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
卷一 第 5b 页 0418-033.png
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
出乎无有斯亦谓众妙之门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之为善斯不善己
美善生于妄情以情之所好为美情之所
恶为恶纵己妄情非恶而何以己之所是
为善己之所非为不善纵己是非安有美
乎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
卷一 第 6a 页 0418-034.png
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
而不益生也此谓止于实当也夫圣人岂
无美善盖有而不矜同于无也不矜则德
全同无则害远德全害远美善尽矣若以
美善化天下使知其美之为美盖未尽善
也经曰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是矣且天
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若矫其治迹窃而
侮之斯为恶矣君平曰昭昭不常存冥冥
不常然荣华扶疏始于仲舂荠麦阳物生
于秋分冬至之日万物滋滋夏至之日万
卷一 第 6b 页 0418-035.png
物愁悲谓其盛必有衰美必有恶阴阳尚
尔况于人乎斯戒其矜夸美善者也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
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此六事因矜美善动入有为有为既彰偏
执斯起残贼互生物失其性故结以圣人
无为而玄德不去夫有无之性本不相生
今言有必出于无论无必生于有故曰有
无之相生也难易之法本不相成譬如陶
者易于治埴必难于治木匠人易于治木
卷一 第 7a 页 0418-036.png
必难于治埴彼此相易则难就各守其工
则易成故曰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本不
相形见鹤而知凫胫之短观凫而识鹤胫
之长以此相因物皆如是故曰长短之相
形高下之名本不相倾名位不足故有倾
夺之心若处高而不骄贵故无下之者在
下而不卑辱故无高之者若企羡交驰则
递相倾覆故曰高下之相倾音声之鸣本
不相和是犹天籁自鸣自已而世谓音律
声气合成歌曲以相和鸣故曰音声之相
卷一 第 7b 页 0418-037.png
和前后之时本不相随有如日夜相代昨
夜是今日之前今日乃昨夜之后又如前
后行步之迹举足下足何先何后迁易相
随无有穷尽故曰前后之相随也君平曰
无以有亡有以无形难以易显易以难彰
寸以尺短尺以寸长山以谷摧谷以山倾
音以声别声以音停先以后见后以先明
故无无则无以见有无有则无以知无无
难无以知易无易无以知难无长无以知
短无短无以知长无山无以知谷无谷无
卷一 第 8a 页 0418-038.png
以知山无音无以知声无声无以知音无
先无以知后无后无以知先凡此数者天
地之验自然之符陈列暴慢然否相随终
始反覆不可别离神明不能遁阴阳不能
违由此观之帝王之事不可以有为为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此言上古无为之君不以美善治天下而
天下自治也无为者非拱默闲堂也谓美
善都忘灭情复性自然民任其能物安其
分上下无扰故也行不言之教者以身帅
卷一 第 8b 页 0418-039.png
导正容悟物随时举事因资立功理契言
忘之谓也
万物作而不辞
作动也圣人在宥天下无事无为故百姓
耕而食织而衣含餔而熙鼓腹而游乐其
性分而动皆饮无为之化也故圣人任之
而不辞夫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此
乃上德不德之风也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万物自生卓然独化不为己有群品营为
卷一 第 9a 页 0418-040.png
各适其性不恃己德功成事遂道洽于物
心游姑射之山不居万民之上此圣人之
全德也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夫圣人功同造化使万物咸得其极而忘
名忘已也不居者不以位为己有故民莫
觉莫知是以其道不丧其德不去也鸿烈
解曰楚将子发攻蔡踰之宣王郊迎列田
百顷而封之执圭子发辞不受曰治国立
政诸侯入宾此君之德也发号施令师未
卷一 第 9b 页 0418-041.png
合而敌遁此将军之威也兵陈战而胜敌
者此庶民之力也夫乘民之功劳而取其
爵禄非仁义之道也故辞而弗受此功成
不居之谓也
不尚贤使民不争
夫人君之谦下雌静不矜尚已之贤能则
民之从化如风摩草柔逊是守何有争乎
经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又解曰人君静大臣明刑不避贵泽不隔
卷一 第 10a 页 0418-042.png
下贤不肖各当其分则士无争矣若人君
依违大臣回佞虽尚贤求士外忠内僻情
毒言和之才至至则奸伪生而交争起君
平曰盛德者为主微劣者为臣贤者不万
一圣人不世出夫天生之贤匪由尚出也
又曰譬如使驽马骅骝并驰于夷道鸿鹄
鹑鴳双翼于青云则贤不肖可知矣此乃
自然非由尚也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难得之货谓金玉珠犀也言上化清静民
卷一 第 10b 页 0418-043.png
务耕织藏金于山捐珠于渊不利货财不
近贵富则民无贪盗之心矣又解曰骊龙
夜光之珠金玉锦绣之玩君王不贵臣民
无贪盗贼于何而有语曰苟子之不欲虽
赏之不窃也鸿烈解曰引神农之法曰丈
夫力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
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
自织以为天下先其导民也不贵难得之
货矣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卷一 第 11a 页 0418-044.png
可欲者谓外物惑情令人生可尚爱欲之
心也而日不见者非远绝不见也谓不以
见为见而为无为也若乃人君见外物而
无可尚爱欲之心者是不为色尘所染乱
则性原清静恬澹而复其真一矣人君能
守乎真一则使民心不乱而淳朴之风可
致矣君平曰世不尚贤则民不趋不趋则
不争不争则不为乱世不贵货则民不欲
不欲则不求不求则不为盗世绝三五则
民无喜无喜则无乐无乐则不淫乱此自
卷一 第 11b 页 0418-045.png
然之数也鸿烈解曰令尹子佩请饮楚庄
王王许之子佩疏揖北面立于殿下曰昔
者君王许之今不果往意者臣有罪乎庄
王曰吾闻子具于彊台彊台者南望料山
以临方皇左江而右淮其乐忘死若吾薄
德之人不可以当此乐也恐留而不能反
故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传奕音义曰古
本作使民心不乱河上公开元御本作使
心不乱亦通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
卷一 第 12a 页 0418-046.png
圣人之治先治其身然后及于家国也虚
其心者谓无邪思也不役心逐暗泊然内
寂嗜欲顿消神物自定则其心虚矣庄子
曰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谓心虚则纯白自
生福庆留止也
实其腹
圣人道德内充五神安静憺怕自足贪爱
不生故曰实其腹
弱其志
志者心之事事在心曰忘欲令举心行事
卷一 第 12b 页 0418-047.png
当守谦静柔弱则道全矣
彊其骨
骨者体之干夫淳和足则体润精神壮则
骨彊亦自然之理也
常使民无知无欲
圣人所以常修身虚心者欲令百姓反朴
守淳俛然自化也语曰苟正其身矣于从
政乎何有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民虽有贵尚之知饰伪之迹者然已被其
卷一 第 13a 页 0418-048.png
清静之风淳朴之化而自灰心槁体不敢
兴动有为之欲心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为无为犹言行无为之道也无为者谓不
越其性分也性分不越则天理自全全则
所为皆无为也物物无为则贵尚贪求之
心泯然都忘故淳风大行谁云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盈古本作满冲虚也又中也或不定之辞
卷一 第 13b 页 0418-049.png
又常也言道以冲虚为用夫和气冲虚故
为通用王者得冲虚之用故万乘遗其富
匹夫得冲虚之用故环堵忘其贫身在庙
堂之上心同岩穴之下躬服刍牧之陋不
异轩冕之华此深得冲虚之用而不盈满
也君平曰为冲者不冲为和者不和不为
冲和乃得冲和冲以虚为宅和者无为家
能虚能无至冲有馀能无能虚常与和俱
斯真得大道冲和之用而不盈满者也中
者所用在于和也或者不敢建言其道也
卷一 第 14a 页 0418-050.png
渊兮似万物之宗
渊深静也兮者深叹咏道之词也明此冲
虚之道不亏不盈体性凝湛深不可测故
谓之渊也夫不测之理非有非无难以定
名故寄言似也群生日用注酌湛然体含
万象善恶斯保动植咸归故为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
挫抑止也又折其锋曰挫锐铦利也又进
也解释散也纷多扰也言铦利进趣功名
之人当念道冲虚抑止贪妄而不自见也
卷一 第 14b 页 0418-051.png
或偾憍奔驰内外纷扰能体道渊静释缚
解纷湛尔澄清以复其性纷河上公作忿
曰结恨也谓阴贼瞋恚忿恨牢结若存道
冲和乃涣然冰释也
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虚极之道以冲和为用其所施用无乎不
可在光则能和与光而不别在尘则能同
与尘而不异应物则混于光尘归根则湛
然不染寻其妙本杳然而虚约其施为昭
然而实故曰湛兮似或存
卷一 第 15a 页 0418-052.png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吾者老氏自称也象似也我观至道杳冥
冲用不测匠成万物今古常存道既无祖
无宗谁敢言孙言子彷佛深思似出乎天
帝之先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
为刍狗
刍草也谓东刍为狗古人用以祭祀除祓
不祥用已而弃之言当用之时不甚爱及
卷一 第 15b 页 0418-053.png
乎弃之亦不为憎也故刍狗因神明而成
神明无用于刍狗也无用则无私无私则
无恩是以天地无恩而大恩生圣人不仁
而天仁成不仁者谓无情于仁爱非薄恶
之谓也故天地无情视万物如刍狗不责
万物之报圣人无情视百姓如刍狗不责
百姓之报盖天地之自然也君平曰天高
而清明地厚而顺宁阴阳交通和气流行
怕然无为万物自生焉天地非倾心移意
劳精神务有事悽悽恻恻流爱加利布恩
卷一 第 16a 页 0418-054.png
施厚成遂万物而有以为也此所谓天地
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明王圣主秉道统
和清静不改一以变化神明默达与道同
仪天下应之万物自化圣人非竭智尽能
扰心滑志损精费神不释思虑徨徨显显
仁生事利领理万民而有以为也此所谓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者鞴也谓以橐鼓风而吹火也籥者笛
也言大地之间虚空无为生物无私以喻
卷一 第 16b 页 0418-055.png
圣人之心虚廓渊静应世不逆若橐之怀
风鼓之以成器物籥之舍声吹之而调音
律应用不绝而终不可屈也以况圣人无
私无心而不事爱利也君平曰天地释虚
无而事爱利则变化不通物不尽生圣人
释虚无而事爱利则德泽不普海内不并
思不下究事不尽成何则仁爱之为术也
有分而物类之仰化也无穷操有分之制
以授无穷之势其不相赡由川竭而益之
以冱也又曰虮虱动于毛发则寐为之不
卷一 第 17a 页 0418-056.png
安蚊虻著于皮肤则精神骚动思虑不通
外伤蜂虿之毒则中心为之惨痛末害于
耳目而百节为之不用此言爱利存于胸
中岂得无屈挠纯和耗蠹血气乎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多言者谓多有兼爱之言也多则施行难
遍故数穷屈而不遂若法天地之虚静同
橐籥之无心抱守中和其自然皆足矣亦
在乎不言之教也鸿烈解曰王寿负书而
行见徐冯于周徐冯曰事者应变而动变
卷一 第 17b 页 0418-057.png
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书者言之所出
也言出于知者知者藏书于是王寿乃焚
其书而舞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夫大人以太虚为空谷以造化为至神空
谷至神乃道之体用岂有死乎不死之理
既甚深冥又能母养故曰玄牝或谷喻天
地神喻大道今说者以山谷响应为喻不
其小哉且人能怀豁无方法太虚之广存
卷一 第 18a 页 0418-058.png
任神真资造化之灵自然形与道合何死
之谓乎如是则冥然茂养物受其赐故曰
玄牝河上公章句谷音育训养也人能养
神则不死神谓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
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人能清静虚空以
养其神不为诸欲所染使形完神全故不
死也若触情耽滞为诸境所乱使形残神
去何道之可存哉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夫太虚造化万类由之以出入既有出入
卷一 第 18b 页 0418-059.png
之名故谓之门根者本也天地虽大不能
逃其有形有形之类咸以虚空太和为其
根本故曰天地根河上公曰不死之道在
于玄牝玄天也于人为鼻牝地也于人为
口夭食人以五气从鼻入藏于心五气清
微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其鬼曰魂魂者
雄也主出入人鼻与天通故鼻为玄也地
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味浊辱为
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
主出入人口与地通故口为牝也根者元
卷一 第 19a 页 0418-060.png
也言鼻口之门乃是通天地之元气所从
往来也上言谷神不死者劝人养神之理
此曰玄牝之门者示人鍊形之术也故形
神俱妙者方与道同也夫人有身有神则
有生有死有生有死不可言道也流动无
常岂得言静也若乃空其形神忘其物我
是以出无根故气聚不以为生入无窍故
气散不以为死不死不生其谷之神也生
死无常其浮动之物也幽深雌静湛然不
动其玄牝之谓也
卷一 第 19b 页 0418-061.png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绵绵不绝之貌此结上养神鍊形之义也
夫养神则深妙冥极清静虚空绵绵若存
感物而起无有绝时鍊形则呼吸太和导
接血气饮难终之泉咀延年之草使其支
节宣畅而不勤劳此方可与天地同根众
妙共门也
天长地久
标也天以气象广覆古今不倾故称长也
地以形质厚载终始永固故言久也结喻
卷一 第 20a 页 0418-062.png
成义在乎下文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
生
结义也夫天所以长清地所以久宁者以
其覆载万物长育群材而皆资禀于妙本
反其冲虚复其杳冥不自矜其生成之功
而守其常德故能长生也又解曰天地万
物卓然独化咸禀自然而不求饶益其生
故能长生此垂诫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卷一 第 20b 页 0418-063.png
圣人无为身在庙堂而心游姑射法天地
之覆载而均养无私大有处谦而不敢为
天下先其百姓欣戴而不重乐推而不厌
故身先也又能忘功忘名外身寡欲其天
下爱之如父母神明祐之若赤子故身存
也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生育万物而圣人外已全民皆不以
仁恩自恃岂有自私之心乎实无私也无
私故能长能久以其长久故如能成其私
卷一 第 21a 页 0418-064.png
者也李约曰夫能不私于己而私于人人
之私未必成而己之私已成矣鸿烈解曰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休不
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不受何也答曰
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
鱼不能自给鱼无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
长自给鱼此明于为人为己者也故曰非
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河上公严君平
本作以其无私王弼古本作不以其无私
邪开元御本作非以其无私邪互有其义
卷一 第 21b 页 0418-065.png
读者详之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