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 130539c 页
卷一 第 1a 页 0414-010.png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一
盱 江 危 大 有 集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
始有名万物之母
何氏曰夫道者元气虚无混沌自然二仪
从之而生万有资之而形不可得而名强
为之名曰道故首章之首宜以道一字句
绝如经中道冲而用之之章亦是首揭一
道字尊而称之以示人于以见其高无上
卷一 第 1b 页 0414-011.png
其大无对名以道立故并标云下句可道
可名者所谓道术为天下裂以名为表者
也常道常名者所谓虚无生自然自然生
道绳绳不可名者也夫道乃常道则名乃
常名而可道可名皆其暂也曰可则有可
有不可云胡而常所谓强然即不然也曰
常则无可无不可云胡而变所谓自然即
常然也道其体而名其用也有固为名而
无亦名也道原于无窅然空然以名天地
之始物生于有油然勃然以名万物之母
卷一 第 2a 页 0414-012.png
○李氏曰虚无自然真常之道本无可道
可道之道非真常之道元始祖气化生诸
天随时应变之道也道本无形可名之名
非真常之名天地运化长养万物著于形
迹之名也○林氏曰道不容言才涉有言
皆落第二义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
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何氏曰无非暂无自古固然故曰常无列
子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气之始也太始
卷一 第 2b 页 0414-013.png
形之始也太素质之始也循之不得故曰
浑沦于无而观岂不微妙有非暂有无时
不然故曰常有列子易变而为一一变而
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复变而为一一者形
变之始又曰有形则复于无形于有而观
岂无归徼此徼字老列二注皆云归也乃
归宿之义庄子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
其宿此也一有一无欲于两者并观而得
之他有所不欲观者非其道也观此两者
本同也因出而异名经曰天下万物生于
卷一 第 3a 页 0414-014.png
有有生于无故本同而名异妙无非无妙
有非有故曰有常可使无无常可使有有
无同名为常故得同称为玄也有无一也
无固玄也有亦玄也故曰同玄经曰万物
并作吾以观其复复命曰常经中三观曰
妙曰徼曰复然后知观复之观徼妙一也
○林氏曰常无常有两句此老子教人究
竟处此两欲字有深意欲者要也要如此
究竟也有与无虽为两者虽有异名其实
同出能常无常有以观之则皆谓之玄玄
卷一 第 3b 页 0414-015.png
者造化之妙也以此而观老子何尝专尚
虚无若专主于无则不曰两者同出矣不
曰同谓之玄矣○倪氏曰无与有皆道之
常常无道之未形者也常有道之已著者
也道常无亦常有有无相生不可缺一道
之常无者欲人观道之妙也妙者精而在
其中者也道之常有者欲人观道之徼也
徼者粗而在边者也世谓老子专言无不
言有以此首章有无并举未尝偏有所取
舍也于首章言之可见其作书之意也诸
卷一 第 4a 页 0414-016.png
家说多以无欲有欲为句夫欲者道之蔽
也无欲可尔岂可有哉○吕氏曰观妙者
观于内也妙者神也神者妙万物而为言
也故内观者摄动心止欲念聚神光结正
气凝胎真也太上有内观定观之经仙真
有收视返听之诀真诰曰内观者为灵仙
之根也徼边隅也又归也○董氏曰凡远
而无所至极则其色必玄其在人心乃渊
默无象之义关尹子所谓不可测不可分
故曰天曰命曰神曰玄合曰道是也○或
卷一 第 4b 页 0414-017.png
曰诸家皆以常无欲常有欲句解之今独
取常无常有句解者何也曰诸家皆以常
无欲常有欲句解者理非不通也但与下
文同谓之玄意不相属若常有欲岂可谓
玄又曰有欲者亡身亡身为玄可乎又有
以常有欲为运用工夫此说非不妙亦未
免牵强耳不若常无常有句绝者平易而
理长也今故取之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何氏曰妙固妙也徼亦妙也故曰众妙○
卷一 第 5a 页 0414-018.png
林氏曰玄之又玄者赞言其妙也众妙即
易所谓妙万物者也门言其所自出也此
章人多只就天地上说不知老子之意正
要从心上理会○吕氏曰玄者微妙之极
也又曰玄天也玄之又玄则天中之天郁
罗箫台玉山上京在人乃天谷神宫也为
脑血之琼房津液之山源百灵之命宅自
已长生大君居之人能以神内观于天中
之天则胎仙自成天门自开万神从兹而
出入故曰众妙之门○柴氏曰乾坤阖辟
卷一 第 5b 页 0414-019.png
体用出入之所何莫由斯门也○刘氏曰
玄之又玄谓元之始自然也此乃众妙之
门户此章首论道次论天地又以次论人
心可谓尽之矣学者当默识之○董氏曰
理事皆从此出故云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
何氏曰夫道者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陶冶
变化天地之美具焉一阴一阳之道继善
卷一 第 6a 页 0414-020.png
成性知之者不如忘所知况天下皆知乎
哉故知美为美不如不知之美为至美人
皆知为美则美中有恶以知之浅也知善
之为善不如不知之善为至善人皆知为
善则善有不善以知之外也○吕氏曰夫
体道全德之士与物混成等其自然夭下
皆知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善者自善
吾不知其善大齐物我超乎对偶之外岂
有美恶善不善之为对哉世人不悟乎未
始有物溺于私见或以貌象声色为美功
卷一 第 6b 页 0414-021.png
名富贵为善妄心一起虽恶而美之虽不
善而善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昔之所是
今或非之则美与恶善与不善奚择焉○
吴氏曰美恶善不善之名相因而有以有
恶故有美以有不善故有善皆知此之为
美则彼为恶矣皆知此之为善则彼为不
善矣欲二者皆泯于无则无美恶善不善
矣○林氏曰此章即有而不居之意有美
则有恶有善则有不善美而不知其美善
而不知其善则无恶无不善矣
卷一 第 7a 页 0414-022.png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何氏曰夫言无必有言有必无相生也难
作于易易图于难相成也尺有所短寸有
所长相形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相倾也
鹤鸣子和如声音形动影随如前后善否
美恶常对立于天下凡小知小识有美有
善不如不识不知尽善尽美也○李氏曰
有生于无无生于有难事易易事难长则
短短则长才有高便有下有声音便相和
卷一 第 7b 页 0414-023.png
前随后后随前故有无难易互相倚伏有
美便有恶有善便有不善也○吕氏曰两
仪既立物物为对故相生之以有无相成
之以难易相形之以长短相倾之以高下
相和之以音声相随之以前后动涉有为
也○林氏曰此六句皆喻上面美恶善不
善之意○欧阳修曰前后之相随长短之
相形推而广之万物之理皆然也老子之
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卷一 第 8a 页 0414-024.png
何氏曰圣人能知无知道之枢机故人皆
事事我处无事之事于物与之为娱吾何
心于事人皆言言我行不言之言言未尝
言与人并立而使人化吾何心于言○吕
氏曰且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既
有对偶未免乎累是以圣人遗物离人独
立乎万物之上不与物为对经所谓独立
而不改物无能偶之者故能为无为事无
事忘言忘象默符自然岂假容声哉南华
言至为去为至言去言故曰处无为之事
卷一 第 8b 页 0414-025.png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
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何氏曰圣人作而万物睹万物作圣人乌
得而辞虽不辞生之为之之责而亦不有
不恃不居其成而功在圣人自不可却而
去者势也非圣人意也○林氏曰天地之
生万物千变万化相寻不已何尝辞其劳
万物之生盈于天地而夭地何尝以为有
如春生秋杀而造化何尝恃以为能故曰
卷一 第 9a 页 0414-026.png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其意只在于功成而
不居故以万物作焉而不辞三句发明之
作犹易坤作成物也此即舜禹有天下而
不与之意有其有者不能有无其有者能
有之书曰有其善丧厥善故曰夫惟不居
是以不去○李氏曰不辞不有不恃不居
彼此两忘有无不立是以真一常存而不
去也○吕氏曰圣人体道在己其用心也
不劳其应物也无方故万物并作随感而
应若谷应声美恶皆赴无所辞也故曰万
卷一 第 9b 页 0414-027.png
物并作而不辞自形自色自生自化各极
其小大而遂其性孰有之哉关尹子物非
我物不得不应我非我我不得不养故应
物而未尝有物养我而未尝有我故曰生
而不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覆载天地而
不为大故曰为而不恃功盖天下而似不
自己出认之则惑矣故曰功成不居有居
则有去古今是也在已无居物莫迁也惟
其不自居不自有不自恃所以与物翱翔
于万物之上而自若未始或去也○吴氏
卷一 第 10a 页 0414-028.png
曰作谓物将生不辞不有不恃不居此天
地无为之事也不去常存也天地不居成
物之功故其功常久而不去○董氏曰此
章进学者于名迹两忘之地也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李氏曰不矜自己之贤能则民淳不贵奇
货则民富不见可欲则心定○吴氏曰尚
谓尊崇之贵谓宝重之见犹示也不尚之
卷一 第 10b 页 0414-029.png
不贵之是不示之以可欲使民之心不争
不为盗是不乱也○林氏曰尚矜也我以
贤为矜尚则必起天下之争禹惟不矜天
下莫与汝争能便是此意我以宝货为贵
则民皆有欲得之心其弊将至于为盗人
惟不见其所可欲则其心自定
是以圣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李氏曰虚其心全性也实其腹全命也弱
其志全神也强其骨全形也○吕氏曰前
言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即是虚其心
卷一 第 11a 页 0414-030.png
也不尚贤即是弱其志若曰止是虚其心
则恐泥于顽空若曰止是弱其志则恐不
能自立故复言圣人之治身也须虚其心
更须实其腹既弱其志更须强其骨虚者
实之对弱者强之敌灵台朗彻虚室生白
不受一尘是虚其心也心既虚矣不能吐
纳太和咀嚼沆瀣饮玄英之气母食大梵
之夭粱以实其腹徒守性空安能脱胎神
化白日上升也哉由是观之虚心实腹不
可偏废也明矣以谦自下以卑自牧是弱
卷一 第 11b 页 0414-031.png
其志也志既弱矣然闻道不能锐于力行
则无所卓立安得如易所谓天行健君子
以自强不息内鍊之士或斡旋溯流上通
三关而补于脑脑满则骨强矣弱志强骨
不可偏废也亦明矣○何氏曰虚心者清
本超原也实腹者积精累气也离虚坎实
之道其神全矣弱志者专气致柔也强骨
者闻道勤行也坤顺乾健之道其德全矣
○柴氏曰无自贤无贵货无所欲则心中
自虚灵腹中气自实心虚无物志自柔和
卷一 第 12a 页 0414-032.png
腹中有养骨自强健矣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
为则无不治
何氏曰神与德俱全自有不言之化使民
由之而不自知也昔有知而今无知昔有
欲而今无欲庄子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
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岂敢
自私用智而他为哉下之人则不敢为上
之人则为无为薰然至治之感无迹可寻
○林氏曰古者其民淳朴而无所知无所
卷一 第 12b 页 0414-033.png
欲虽其间有机巧心者所知虽萌于心而
亦不敢有作为也圣人之治天下也如此
圣人于世亦无所容心其为治也皆以无
为为之所以无不治也○吕氏曰无为即
道也圣人以道唱于上百姓以道和于下
朝斯夕斯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非道
不行非道不言凡所作为则无为之道若
为于有所为则心劳形役而终于惫矣为
之于无所为者虽服饵英华嘻吸天气漱
咽云液运鍊玄珠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妙
卷一 第 13a 页 0414-034.png
用纵横神凝迹移百体俱理矣故曰为无
为则无不治○董氏曰此章言忘贵尚泯
思虑则复于无为而合至理也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吴氏曰或疑辞不敢必也道之体虚人之
用此道者亦当虚而不盈盈则非道矣渊
深不可测也宗者宗祖之宗族之统也道
者万物之统也故曰万物之宗似者亦不
敢必之辞也○何氏曰冲虚也道贵以冲
卷一 第 13b 页 0414-035.png
虚为至用也庄子知无用而始可言用如
盈则中不虚其用小矣似者杳乎难正言
之也虚之至也○林氏曰冲虚也道体虽
虚而用之不穷或盈或不盈随时而不定
也似者以疑辞赞美之也万物之宗即庄
子所谓大宗师也○李氏曰道冲而用之
或不盈谓不自满也不自满者必受益挫
锐解纷虚中忘我之谓也○吕氏曰天一
生水其用在中故曰冲冲字从水从中言
气中有真一之水是名为冲冲者气也和
卷一 第 14a 页 0414-036.png
也金华真人曰冲和入体以活谷神能知
冲用飞升昆崙正言道以冲气为用也严
君平曰冲以虚为宅和以无为家以虚无
为之用自然不至于盈溢也惟其不盈故
能渊兮似万物之宗夫渊者至深而不可
测至静而莫能动之谓也万物之宗即至
道尔宗者祖也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则
道者岂不为万物之宗祖乎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吴氏曰夫锐者必钝光者必暗犹盈者之
卷一 第 14b 页 0414-037.png
必溢道不欲盈故锐者挫之而不欲其锐
光者和之而不欲其光此四句言道之用
不盈也○林氏曰挫其锐言其磨砻而无
圭角也解其纷言处其纷扰之中而秩然
有条也光而不露故曰和其光无尘而不
自洁故曰同其尘○李氏曰挫锐解纷和
光同尘者虚中忘我之谓也○吕氏曰挫
其锐者摧挫其刚锐名利之气澹泊自居
不露圭角之谓也解其纷者解释其纷哗
扰乱之心沉默自处不与物交之谓也光
卷一 第 15a 页 0414-038.png
者光华也尘者尘俗也庄子曰宇泰定者
发乎夭光儒者曰充贪而有光辉之谓大
今也以冲为用则云腴夭光日精月华流
入四肢内既充实光辉自然发越莫不粹
然见面而盎背其与常人亦异矣冲和既
实于内神光又发于外直须温柔平易混
世同尘并处杂居而不决择不然则人将
指为傲世怪诞不经之人也○何氏曰其
虚云何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也
此四者泯然无迹则心如太虚谷以虚应
卷一 第 15b 页 0414-039.png
道以冲用此章两言似或者所谓活句宜
详味
湛兮似或存
吴氏曰湛澄寂之意道之体虚故其存于
此也似或存而非实有一物存于此也此
一句言道之体虚也○吕氏曰湛澄清莹
彻似或存者如在而非在非有非无之象
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然在
后是也○林氏曰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故
曰湛兮似或存也
卷一 第 16a 页 0414-040.png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吴氏曰吾不知谁之子问辞也象帝之先
答辞也象言天有象帝言天之主宰也夭
亦由道而生故曰象帝之先○李氏曰象
帝之先者太极未分前也○吕氏曰黄庭
经问谁家子在我身即所谓吾不知谁之
子也即自己性真自古以固存长于上古
而不为老故曰象帝之先○董氏曰此章
言妙本冲虚而其用不测也
第五章
卷一 第 16b 页 0414-041.png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
为刍狗
吴氏曰仁谓有心于爱之也刍狗缚草为
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
顾惜之意夭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
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
故以刍狗为喻盖圣人之心虚而无所倚
著若有心于爱民则心不虚矣○林氏曰
生物仁也天地虽生物而不为功与物相
忘也养民仁也圣人虽养民而不以为恩
卷一 第 17a 页 0414-042.png
与民相忘也不仁不有其仁也刍狗祭则
用之已祭则弃之喻其不著于意而相忘
尔经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不仁犹不德
也庄子大仁不仁又曰至德之世相爱而
不知以为仁也亦是此意○吕氏曰天地
无恩而大恩生圣人不仁则大仁成以其
无私也故谓之不仁夭无私覆地无私载
圣人无私化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惟元气
之所运天地圣人未尝容心于其间譬犹
刍狗耳刍者草也束刍为狗以供祭祀当
卷一 第 17b 页 0414-043.png
其用也盛以中箧被以文绣尸祝斋戒以
将之敬之至也及其已事行者践之爨者
焚之抑无用之弃物耳夭地于春生夏长
之时疑若仁爱之厚及其凋落之际天地
所不能生圣人于矜怜抚养之时疑若仁
爱之厚及其死亡之际圣人所不能救亦
犹尊刍狗于未祭之前而弃之于已祭之
后未祭之前所当敬也已祭之后所当弃
也故以刍狗为万物百姓生杀之喻不如
是则不足以见天地圣人之无私因其不
卷一 第 18a 页 0414-044.png
仁乃所以见天地之大也○李氏曰天覆
地载化民育物可谓至仁言不仁者忘其
所自也圣人爱民治国亦复如是修身养
命亦复如是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吴氏曰橐籥嘘风炽火之器也天地间犹
橐籥者橐象太虚包含周遍籥象元气氤
氲流行之用不屈谓其动也直愈出谓其
生不穷惟其橐之虚而籥之化化者常伸
卷一 第 18b 页 0414-045.png
故其籥之动而橐之生生者日富在天地
之间如此其在人也则惟心虚无物而气
之道路不壅故气动有常而虚中之生出
益多数犹速也穷谓气乏人而多言则气
耗损是速其匮竭也不如虚心固守其神
使外不入内不出则其中虚也无涯而所
生之气亦无涯矣○林氏曰橐籥用而风
生其体虽虚而用之不屈动则风生愈出
愈有天地之间其生万物也亦然橐籥之
于风何尝容心焉天地之于生物亦何尝
卷一 第 19a 页 0414-046.png
容心焉故以此喻之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者意谓天地之道不容以言尽多言每每
至于自穷不如默然而忘言孔子曰子欲
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正此
意也○李氏曰此章乃结上章道冲而用
之之义夭地之间其犹橐籥者虚中也虚
而不屈者无心也动而愈出者应变无穷
也不如守中者亦虚中而已○陆氏释屈
作竭文始妙道真人问老子曰道德修身
至要在于何章老子曰在于守中抱一深
卷一 第 19b 页 0414-047.png
根固蒂曰何谓守中老子曰中者中宫也
原夫赤子在母腹中脐蒂与母脐蒂相连
暗注母气母呼亦呼母吸亦吸绵绵十月
气足神备脱蒂而生亦犹果之受气既足
脱蒂而下也脐间深入三寸谓之中宫亦
曰黄庭男子谓之气海女人谓之子宫吾
昔受太上道君诀曰勤守中莫放逸外不
入内不出还本元万事毕勤守中者一意
以守元海也不出入者令往来之息兀然
注于中宫气海勿使息之出入也还本元
卷一 第 20a 页 0414-048.png
者脐间乃一万二千五百息之源五脏六
腑生气之本以息还归本源以神御之使
息定息住也右此乃吕氏本所载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吕氏曰谷者天谷也神者一身之元神也
天之谷含造化容虚空地之谷容万物载
山川人与天地同所禀亦有谷焉其谷藏
真一宅元神是以人之头有九宫上应九
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又名紫府九宫之
卷一 第 20b 页 0414-049.png
外别有一宫亦有数名一名寥天又名天
关又名玉京山昆崙顶太渊池又名天谷
乃元神所住之宫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
谓之谷神神存则生神去则死且日之接
于物夜则交于梦者神不安其居也使其
去而不还游而不返则死生之途隔矣由
是观之人不能生而神生之人不能死而
神死之然谷神所以不死者由玄牝也玄
阳也天也牝阴也地也玄者夭之色纯阳
虚无之气轻清而浮于天其字从无从火
卷一 第 21a 页 0414-050.png
自无而生居于玄元之宫故为玄也牝者
地之性也纯阴谷实之气重浊而沉于地
其字从气从米自有而生居于牝元之府
故为牝也二气升降于呼吸之间有法以
制之逆其所顺使阴不得而长还其所生
使阳不得而微以无为有易有为无以坤
元谷实之气升而出之以天元虚无之气
降而归之天气既归于身则阴滓自然荡
尽复为纯阳之人矣故曰还将上夭气以
制九天魂然则玄牝二气各有深旨非遇
卷一 第 21b 页 0414-051.png
至人授以口诀不可得而知也苟知二气
之所由则知玄牝之妙食其太和袭其气
母以养其神神依其气得以归其谷而不
死岂非玄牝之功乎故曰谷神不死是谓
玄牝灵枢神景内经天谷元神守之自真
上下玄牝子母相亲又曰玄牝乃天地之
器夺之以神得之以真升降之道也○何
氏曰谷虚也神所舍也人自壮趍老自老
趍死以精神耗散不知安静颐神虽日宴
坐而驰心于外则谷不虚而神不存何以
卷一 第 22a 页 0414-052.png
不死惟求精于杳冥求物于恍惚形神洞
达与道合真可以长生玄天也虚也牝地
也静也人能积虚以通神致静以养真则
玄牝不死之道得矣○李氏曰谷神不死
虚灵不昩也玄牝者一阴一阳也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吕氏曰既以升降为玄牝则门者乃玄牝
二气出入之门户也泥丸宫之前有明堂
明堂下通于鼻故鼻为玄门鼻通六府出
入者轻清之气以接于夭故谓之夭根牝
卷一 第 22b 页 0414-053.png
元宫之上有黄庭黄庭通重楼而至口故
口为牝门口通五脏出入者重浊之气以
接于地故谓之地根世人不穷其本不究
其源便以鼻为玄口为牝则玄牝之门又
将何以名之此由不造其妙也○何氏曰
致虚极守静笃入得此门夭地之根尽在
是矣盖天付以气地付以精聚而为神此
其根也根不拔则命可久也故曰我命在
我不在夭地又曰我与夭地分一气而治
自守根本是也○倪氏曰玄者阳也乾也
卷一 第 23a 页 0414-054.png
天玄是也牝者阴也坤也牝马是也门者
所由出入乾坤一阖一辟也根者犹木之
根生之本也易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又曰乾坤易之门是也○李氏曰一阖一
辟生天生地○刘氏曰玄阳也牝阴也门
者二气橐籥之门如前章云众妙之门亦
如语云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未
有天地先有元气是谓天地之根也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吕氏曰绵绵者不绝如线之谓也当其玄
卷一 第 23b 页 0414-055.png
牝二气入乎其根闭极则失之于急任之
则失之于荡皆非正也欲其绵绵续续勿
令间断若存而非存若无而非无真息来
臻于泰定之中如龟之藏如蛇之蛰未尝
至于勤劳迫切也庄子云古之真人其息
深深息之以踵灵枢内经混沌灵感升云
炼根绵绵不息用之胡勤○何氏曰绵绵
永存绳绳不穷湛兮似或存也用之虽不
可既终身有不勤者勤则劳且竭矣太史
公曰几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太
卷一 第 24a 页 0414-056.png
用则竭形太劳则弊形神离则死○吴氏
曰绵绵谓长久不绝存谓神之存勤劳也
凡气用之逸则有养而日增用之勤则有
损而日耗言神长存于中则气不消耗也
○李氏曰一阖一辟往来不息莫知其极
动静不惑不劳功力生生化化而无穷也
列子全载此章乃曰黄帝书曰云云按葛
仙公内传黄帝时老君为广成子为帝说
此经故帝著书乃引此章云
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
卷一 第 24b 页 0414-057.png
生故能长久
何氏曰天地一于生物而不自生经曰生
而不有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皆言夭地不
自生乃能长生故曰博厚所以载物高明
所以覆物悠久所以成物记三言物皆主
于生物而不言天地之自生○李氏曰天
不自天地不自地故生不息○林氏曰此
章以天地喻圣人无容心之意天地之生
万物自然而然无所容心故千万岁犹一
日也
卷一 第 25a 页 0414-058.png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
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何氏曰圣人配夭地而无疆奉覆载以无
私以劳天下岂不以夭地与我同根万物
与我同体人皆取先己独取后自后而人
先之人皆取实己独取虚形外而道存之
又曰圣人以道为身而无身何私之有此
其所以参天地而无穷欤○吴氏曰后谓
卑贱在下先谓尊高在上外谓清静无为
存谓长生住世无私谓后其身外其身成
卷一 第 25b 页 0414-059.png
其私谓身先身存圣人非欲成其私也而
自有身先身存之效假设众人有心成其
私者言之则为能成其私也○李氏曰圣
人不自圣故与天地合德○林氏曰圣人
之修身无容心于先后无容心于内外故
莫之先而常存是以无私而能成其私此
一私字非公私之私也若以为公私之私
则不得谓之无容心矣此语是老子诱人
为善之意及释氏翻出来则曰真空实有
真空便是无私之意实有便是能成其私
卷一 第 26a 页 0414-060.png
之意○河上公曰人以为私者欲以厚己
也圣人无私而己自厚故能成其私
道德真经集义卷之一
卷一 第 26b 页 0414-06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