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第 130226b 页
卷十六 第 1a 页 0402-046.png
道德真经集注卷之十六 长二
宋 鹤 林 彭 耜 纂 集
天下皆谓章第六十七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御注曰肖物者小为物所肖者大道覆载
万物者也洋洋乎其大哉故似不肖若肖
则道外有物岂得为大乎
碧虚子陈景元曰肖似也天下之人皆言
我道虚无广大光而不耀盛德若愚无所
卷十六 第 1b 页 0402-047.png
象似犹如不贤我道虚无广大不为下士
所信故似不贤也若贤而使人称美之不
待于今亦已久矣若为人所称美其道岂
足为大耶细小也夫老子谓士成绮曰夫
巧智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此乃老氏
不以贤美为贵久矣宁武子其智可及其
愚不可及近之矣
涑水司马光曰言异于众人
颍滨苏辙曰夫道旷然无形颓然无名充
遍万物而与物无一相似此其所以为大
卷十六 第 2a 页 0402-048.png
也若似于物则亦一物矣而何足大哉
临川王安石曰夫道之大则不可以名故
似不肖小则可以名故若肖故曰若肖久
矣其细也夫
达真子曰凡以此肖彼则有形有体也有
形有体则必有形体之所胜而不能为无
敌之大也唯道无形无体凡所以言大者
莫能胜若肖则为更大之所胜终不免细
之名也故曰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黄茂材曰天下惟道为大又孰有肖似若
卷十六 第 2b 页 0402-049.png
有肖似则道亦是一物也何足以为道
程大昌曰特不与俗肖而与道肖也为其
不与世俗肖足以见其大
我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
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
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
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
碧虚子陈景元曰圣人以慈为行勇于济
物语曰仁者必有勇谓勇于救难水火可
蹈不惧之谓也俭约其用者必能广于赈
卷十六 第 3a 页 0402-050.png
施所谓节用而爱人也不敢先于天下则
必能成器用之长易曰用九见群龙无首
吉此所谓道大似不肖也
颍滨苏辙曰道以不似物为大故其莲而
为德则亦闷然以钝为利以退为进不合
于世俗今夫世俗贵勇敢尚广大夸进锐
而吾之所宝则慈忍俭约廉退此三者皆
世之所谓不肖者也世以勇决为贤而以
慈忍为不及事不知勇决之易挫而慈忍
之不可胜其终必至于勇也世以广大盖
卷十六 第 3b 页 0402-051.png
物而以俭约为陋不知广大之易穷而俭
约之易足其终必至于广也世以进锐为
能而以不敢先为耻不知进锐之多恶于
人而不敢先之乐推于世其终卒为器长
也盖朴散而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自
朴成器始有属有长矣勇广先三者人之
所共疾也为众所疾故常近于死
临川王安石曰慈则能柔柔则能胜天下
之至坚故能勇俭则知足知足则常足故
能广不敢为天下先则物莫为之先故能
卷十六 第 4a 页 0402-052.png
成其器长勇广先三者人之所共疾也为
众所疾故常近于死
清源子刘骥曰夫道之至大然有三宝可
以宝而持之慈以爱物应世之宝也俭以
自爱修身之宝也不敢为天下先则挫锐
解纷体道之宝也慈则果敢于济难故勇
俭则寡欲而易足故广不敢为天下先则
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故能成器长若
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三
者人之所共疾也则刚强之徒有死之道
卷十六 第 4b 页 0402-053.png
焉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
之
御注曰仁人无敌于天下故以战则胜民
爱其上若手足之捍头目子弟之卫父兄
效死而弗去故以守则固
碧虚子陈景元曰三宝之中慈最为贵故
偏叹美也且慈兵入于敌之境也则人知
有所庇矣兵至于国邑之郊不践果稼不
穴丘墓不残积聚不焚室屋得人虏而厚
卷十六 第 5a 页 0402-054.png
归之则人人悦之若孝子之见慈亲饿隶
之遇美食归降者若强弩之射深谷也如
是则何必陈兵于野战而后胜重门击柝
以为守固哉天道福善祸淫善人则自天
祐之吉无不利经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所以天将救助之者以其主将能用慈仁
卫护于士卒人民也此皆道大似不肖者
也
颍滨苏辙曰以慈御物物之爱之如己父
母虽为之效死而不辞故可以战可以守
卷十六 第 5b 页 0402-055.png
天之将救是人也则开其心志使之无所
不慈无所不慈则物皆为之卫矣
达真子曰慈则众无不归故以战则胜无
不共力故以守则固凡天将拯救其人者
必使有慈以卫之也
叶梦得曰虽然我自处己易物无所不济
难故即三者推慈以为先而终复明之以
为以战则胜以守则固是今之所急也天
若救斯民必使有为慈者出而卫之此老
氏之所怛然有期于天下者欤
卷十六 第 6a 页 0402-056.png
清源子刘骥曰三宝之中慈最为贵所以
再言之慈以爱人爱人者人常爱之为之
效死可以无敌于天下故慈以战则胜以
守则固天将救之则使之无所不慈无所
不慈则物皆为之卫矣
黄茂材曰慈爱之人无害物之心物亦无
害之者岂特战则胜守则固哉物无害之
则可以长生故曰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程大昌曰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
乎尔者也我能慈人且为我勇故遇战则
卷十六 第 6b 页 0402-057.png
胜遇守则固设有不及天且以其慈而加
佑助焉去邠而岐周以兴是其救也
善为士章第六十八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
善用人者为之下
颖滨苏辙曰士当以武为本行之以怯若
以武行武则死矣圣人不得已而后战若
出于怒是以我故杀人也天必殃之以吾
不争故能胜彼之争若皆出于争则未必
胜矣人皆有相上之心故莫能相为用诚
卷十六 第 7a 页 0402-058.png
能下之则天下皆吾用也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勇而不武威而
不怒不争者胜贪先动者必败谦下则人
与为用忽慢者人不为力
程大昌曰老氏论兵常恶乎争胜于两阵
之交而贵夫图全于未战之前正其重用
人命焉耳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
之极
涑水司马光曰德与天合自生民以来无
卷十六 第 7b 页 0402-059.png
以加也
黄茂材曰老子言兵皆有为而发故曰是
谓配天古之极然非深知兵者安能言之
熟论此篇之义正使太公穰苴孙武之俦
亦不过此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
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御注曰感之者为主应之者为客迫而后
动不得已而后起谓之应兵不嗜杀人故
卷十六 第 8a 页 0402-060.png
难进而易退
碧虚子陈景元曰老氏痛当世用兵以好
战为本夫兵者必以先举为主后应为客
且圣人之兵常为不得已而用之故应敌
而后起应敌而后起者所以常为客也进
少而退多者是沈机密用重敌之意也夫
行师在乎止敌贵乎不争虽行止敌不行
杀心既无杀心即我之师徒抱义以守故
行无行也又将奋臂而先登则若无臂而
可奋以其恶杀而尚慈也夫有道之君纵
卷十六 第 8b 页 0402-061.png
有凶暴之寇妄动而来则告之以文德示
之以义兵彼必闻义而退自然无敌虽有
仍引之威而无敌可引故曰仍无敌敌既
远退干戈戢藏虽有持执之仪而无兵可
执故曰执无兵
涑水司马光曰主谓以强兵为己任客谓
人加于己己不得已而应之
颍滨苏辙曰主造事者也客应敌者也进
者有意于争者也退者无意于争者也无
意于争则虽用兵与不用均也苟无意于
卷十六 第 9a 页 0402-062.png
争则虽在军旅如无臂可攘无敌可因无
兵可执而安有用兵之咎耶
达真子曰不能不有其己不能不专其性
莫甚于用兵也故用兵有言可以托其至
道之心矣设若虽用兵之时犹不敢为主
而为客则是不自有其己不自专其性心
不事于杀伐者也不敢进寸而退尺心不
勇于胜敌者也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
哀者胜矣
卷十六 第 9b 页 0402-063.png
御注曰轻敌则好战好战是乐杀人也乐
杀人者丧其慈而失仁民爱物之心不可
得志于天下矣圣人用兵救民于水火之
中取其残而已神武不杀而以慈为宝故
仁眇天下而无不怀义眇天下而无不畏
是谓常胜
碧虚子陈景元曰书曰抚我则后虐我则
雠若然者则天下皆敌也一国亦吾敌也
一乡亦吾敌也一家亦吾敌也一身亦吾
敌也故王者不遗卑小之臣即得万国之
卷十六 第 10a 页 0402-064.png
欢心公侯不侮于鳏寡即得百姓之欢心
志士不忘于修身即神悦而天乐然后可
以全吾宝几亡吾宝者何哉我本慈爱不
乐杀人不得已而至于无敌非吾志也抗
举也夫两国举兵相加也哀者慈爱发于
哀诚之谓也则由其君之有道也若夫上
存慈爱之心不失使臣之礼下输忠臣之
节尽得事君之义则何向而不胜哉
颖滨苏辙曰圣人以慈为宝轻敌则轻战
轻战则轻杀人丧其所以为慈矣两敌相
卷十六 第 10b 页 0402-065.png
加而吾出于不得已则有哀心哀心见而
天人助之虽欲不胜不可得矣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轻敌必败之因
也失计则死得计则生其所系之大者莫
若于生与邦家之重非宝者何以兵相抗
爱士则哀其临敌以身视士卒不以斗战
杀人贪功为乐必胜也
黄茂村曰自周之衰大道不明人伪长而
天真失天下之人溺于声色嗜欲以丧其
生者十常八九故曰轻敌者几丧吾宝老
卷十六 第 11a 页 0402-066.png
子所以再三言之不已深哀其祸惨于兵
矣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御注曰道炳而易见也故载之言则甚易
知要而易守也故见之事则甚易行孟子
曰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故道无难而天
下无不能有难不能者不知反求诸己耳
碧虚子陈景元曰经曰常无欲以观其妙
又曰少则得又曰为无为事无事又曰不
卷十六 第 11b 页 0402-067.png
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又曰行不言
之教并是无为分内简易之道言则不烦
行则不劳是易知易行也莫能知行者下
士也
颍滨苏辙曰道之大复性而足而性之妙
见于起居饮食之间耳圣人指此以示人
岂不易知乎人能体此以应物岂不易行
乎然世常患日用而不知知且不能而况
行之乎
王雱曰凡天地之难事皆起于舍本逐末
卷十六 第 12a 页 0402-068.png
与妄为构故内外交乱奇物滋出而智者
不能胜也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至简至易无出
于道平易逍遥何可难行以其至简非思
虑拟议之能喻故莫能知以其至近非步
骤迟速之能至故莫能行
清源子刘骥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者以
其见善不明用心不刚败道于有为丧生
于多方
言有宗事有君
卷十六 第 12b 页 0402-069.png
御注曰言不胜穷也而理为之本事不胜
应也而道为之主顺理而索循道而行天
下无难矣
碧虚子陈景元曰宗本也君主也百家之
言虽殊途而同归于理得理者忘言故言
以不言为宗本万绪之事虽异趣而同会
于功成功而遣事故事以无事为君主此
以不言无事为教岂不易知易行耶
颍滨苏辙曰言者道之筌也事者道之迹
也使道可以言尽则听言而足矣可以事
卷十六 第 13a 页 0402-070.png
见则考事而足矣唯言不能尽事不能见
非舍言而求其宗遗事而求其君不可得
也
刘概曰天下莫能知吾之易而知其难者
盖有宗莫之知也天下莫能行吾之易而
行其难者盖有君莫之知也
达真子曰天下适于详而不能反约离其
本而不能归要故曰莫能知莫能行言有
宗为言有宗主所谓约也事有君为事有
君领所谓要也
卷十六 第 13b 页 0402-071.png
陈象古曰宗君强名也在知其要而已
清源子刘骥曰百家之言不胜穷也当舍
其言以求其意得意则言可忘忘言者事
之宗也万绪之事不胜应也当弃其事以
求其理穷理则事无事无事者事之君也
言得其宗事得其君则知一气之动作为
变化之枢机炼形中之神修神中之真内
澄一景万气流行恍恍惚惚其中化物窈
窈冥冥其中育精
程大昌曰宗者族之总也君者臣之总也
卷十六 第 14a 页 0402-072.png
道者事之总也
夫惟无知是以不吾知也
御注曰小夫之智不离简牍虽曰有知实
无知也夫岂足以知道
碧虚子陈景元曰不我知犹不知我也不
知我之道大而谓似不肖也
涑水司马光曰有知则知道矣
颍滨苏辙曰盖古之圣人无思无为而有
漠然不自知者存焉此则思虑之所不及
是以终莫吾知也
卷十六 第 14b 页 0402-073.png
黄茂材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墟
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
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岂非其无知
故不吾知耶
知我者稀则我贵矣
御注曰有高世之行者见非于众有独智
之虑者见骜于民故有以少为贵者
涑水司马光曰道大故知之者鲜
颍滨苏辙曰众人之所能知亦不足贵矣
临川王安石曰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
卷十六 第 15a 页 0402-074.png
闻道则大笑之惟其大笑故知我者稀惟
其若存故知我者贵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知我者稀则我
之道不与世相往来我乃贵矣若人皆知
我则我不足贵也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御注曰圣人藏于天而不自衒鬻
颍滨苏辙曰圣人外与人同而中独异耳
清源子刘骥曰被褐则和光同尘外与人
同怀玉则抱道蕴奇中与人异
卷十六 第 15b 页 0402-075.png
程大昌曰褐者日用之不可无举世所共
也玉者难得之货富者所独也知我者稀
固足以见吾道之上矣而圣人不以自异
也还以圣不可知之妙而藏诸日用共由
之间以期乎人之皆能也此孔子所谓二
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也
知不知章第七十一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圣人之禀气纯粹而
天性高明内怀真知而万事自悟虽能通
卷十六 第 16a 页 0402-076.png
知而不以知自矜是德之上也故曰知不
知上夫中下之士受气昏浊而属性刚强
内多机智而凡事夸大实不知道而强辩
饰说以为知之是德之病也故曰不知知
病此亦所谓知者不言而言者不知也
涑水司马光曰知之如不知则远怨不知
而强知则招患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虽知谦而曰不
知是实胜于名故为上不知而曰知是名
过于实故为病
卷十六 第 16b 页 0402-077.png
清源子刘骥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
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所以至人无
为大圣不作无知而无不知无为而无不
为通于一而万事毕其知出于不知故知
不知尚矣众人务多知而乐通物于不知
而知之弊精神役思虑以文灭质以博溺
心故不知知病矣
黄茂材曰夫深知道者与道为一尚何有
知哉此为知之之至若夫世人未尝知道
乃自以为知知之之病又甚于不知者焉
卷十六 第 17a 页 0402-078.png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
是以不病
御注曰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
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
灵
涑水司马光曰病人能自知其病斯不甚
病矣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能知病为病则
终不为病圣人缘何不病圣人知病为病
终日循省是以不病
卷十六 第 17b 页 0402-079.png
清源子刘骥曰圣人所以不病以病其病
而去其病也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御注曰小人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
恶积而不可掩易曰荷校灭耳凶
碧虚子陈景元曰大威谓死兆也君子有
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夫人立
身以忧畏为本若以小恶为无伤而不忧
畏遂积之盈贯以致乎大威至而不可逃
卷十六 第 18a 页 0402-080.png
也严君平曰大威已至乃始为善当是之
时道德不能救天地不能解非天之罪也
颖滨苏辙曰夫性自有威高明光大赫然
物莫能加此所谓大威也人常患溺于众
妄畏生死而惮得丧万物之威杂然乘之
终身惴慄之不暇虽有大威而无自知也
苟诚知之一生死齐得丧坦然无所怖畏
则大威熚然见于前矣
刘概曰诗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盖众人
不知畏天之威故大威至矣
卷十六 第 18b 页 0402-081.png
清源子刘骥曰世俗之人不知天命不畏
天威以小恶为无伤而不知忧畏然积之
足以灭身以至大威至而无所逃于天地
之间大威谓死兆也
黄茂材曰夫民冒险而行死亡有所不顾
何威之畏不畏威则大威及之孰为大威
不有人祸必有天殃是也
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
厌
御注曰居者性之宅人之性至大不可围
卷十六 第 19a 页 0402-082.png
而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狭其所居故也
扩而充之则充满天地包裹六极无自而
不可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生者气之聚
人之生通乎物之所造而厌其所生者旦
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夜气
不足以存彼保合太和而无中道夭者无
厌其所生故也
碧虚子陈景元曰古本作狎狎习也所居
谓所居之处也厌恶也所生谓道也言畏
慎之人凡居处当择善邻无习恶友清静
卷十六 第 19b 页 0402-083.png
自守使灾祸莫干形全神王斯所谓畏慎
之深也人不可厌恶其道当服勤尊仰则
可以永保元吉也若纵其欲恶厌道慢德
则祸不旋踵矣
颍滨苏辙曰性之大可以包络天地彼不
知者以四肢九窍为己守也守之而不厌
是以见不出视闻不出听蕞然其甚陋也
故教之曰无狭其所居彼知之者知性之
大而吾生之狭也则愀然厌之欲脱而不
得不知有厌有慕之方囿于物也故教之
卷十六 第 20a 页 0402-084.png
曰无厌其所生夫惟圣人不狭不厌与人
同生而与道同居无广狭净秽之辨既不
厌生而后知生之无可厌也
刘概曰无狭其所居德之地也无厌其所
生德之本也德之地尽性也德之本至命
也
清源子刘骥曰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所以畏威也居者性之宅也扩而充之无
狭其所居则居天下之广居与万物同其
情与虚无同其体生者气之聚也宝而持
卷十六 第 20b 页 0402-085.png
之无厌其所生则含太虚之至精与天地
合其德与曰月合其明曲士不可语于道
或狭其所居或厌其所生也小智自私惑
于存想狭其所居者也弃有著空蔽于断
灭厌其所生者也夫道不弃人人自弃道
人若不厌道道亦不厌人故夫惟不厌是
以不厌
黄茂材曰无厌其所生欲其好生也夫能
好生则能长保其生何厌之有
程大昌曰不厌之一语方且重复言之者
卷十六 第 21a 页 0402-086.png
其一在上其一在下也夫惟不厌者君上
不厌也是以不厌者民多赖也故曰夫惟
不厌是以不厌也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
取此
御注曰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见以矜
其能有自爱之仁而不自贵以临物若是
者处物不伤物物莫之能伤也方且乐天
而无忧何威怒之足畏乎圣人之所去取
抑可见矣
卷十六 第 21b 页 0402-087.png
碧虚子陈景元曰若夫去彼自见自贵之
憍纵而取此自知自爱之畏威得其尊道
奉天之理而天道亦不厌恶于人是故威
罚外消而生道内足也
颖滨苏辙曰圣人虽自知之而不自见以
示人虽自爱之而不自贵以眩人恐人之
有厌有慕也厌慕之心未忘则犹有畏也
畏去而后大威至矣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自知消息损益
惟道是从不自见功能求显于世保身自
卷十六 第 22a 页 0402-088.png
爱内自修鍊不自贵其身而耀俗彼谓外
物此谓自真
达真子曰所居不能无狭所生不能无厌
者盖由乎自见其自知之性自贵其自爱
之心也唯虽自知也不自见虽自爱也不
自贵则所居不狭而广所生不厌而善故
圣人去彼自知自爱之情取此不自见不
自贵之心也
黄茂村曰知者在心见者在目故知可自
而见不可自爱者在我贵者在人故爱可
卷十六 第 22b 页 0402-089.png
自而贵不可自去彼去其自见自贵者也
取此取其自知自爱者也
道德真经集注卷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