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集注(二)--彭耜卷八

卷八 第 130167c 页
卷八 第 1a 页 0400-096.png
道德真经集注卷之八      巳三
    宋 鹤 林 彭 耜 纂 集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御注曰孟子所谓反乎尔者
 颍滨苏辙曰圣人用兵皆出不得已非不
 得已而欲以强胜天下虽或能胜其祸必
 还报之楚灵齐惛秦始皇汉武帝或以杀
 其身或以祸其子孙人之所毒鬼之所疾
 未有得免者也
卷八 第 1b 页 0400-097.png
 临川王安石曰明则人报之幽则天报之
 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
 其兄人报之也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
 之后必有凶年者天报之也
 刘概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故
 孔子对卫灵公之问则曰俎豆之事则尝
 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叶梦得曰古之善用兵者毒天下而民从
 之亡国而不失人心盖知祸之端不在我
 非以是为强也
卷八 第 2a 页 0400-098.png
 黄茂材曰使其胜之事且好还况有不胜
 者乎
 程大昌曰课其酬复其毙人乃以自毙也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御注曰下夺民力故荆棘生焉上违天时
 故有凶年
 颖滨苏辙曰兵之所在民事废故田不修
 用兵之后杀气胜故年谷伤凡兵皆然而
 况以兵强天下者耶
 黄茂材曰师之所处田事废故荆棘生大
卷八 第 2b 页 0400-099.png
 军之后和气伤故有凶年兵之为人害如
 此
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强焉
 御注曰以强胜人是谓凶德
 碧虚子陈景元曰兵之害物也人神共恶
 之然而明王圣主未尝去者其所自来上
 矣庚桑子曰有以咽药而死者欲禁天下
 之医非也有以乘舟而死者欲禁天下之
 船非也有以用兵丧其国者欲禁天下之
 兵非也夫兵之不可废譬水火焉善用之
卷八 第 3a 页 0400-100.png
 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是故怒笞不可
 偃于家刑罚不可偃于国征伐不可偃于
 天下古之圣王有义兵而无偃兵也故以
 道辅人主者当守雌静不敢以兵强天下
 若为敌所侵不得已而应之故曰善用也
 果犹勇也言善用师者勇于济难而已矣
 颍滨苏辙曰果决也德所不能绥政所不
 能服不得已而后以兵决之耳
 临川王安石曰用兵者不过胜而已故曰
 善者果而已果者胜之辞也
卷八 第 3b 页 0400-101.png
 程大昌曰果似强而非强强以力果以理
 揆之以理而不可已乃断然奋行无能沮
 遏之者是之谓果若理未可动虽兵力百
 倍亦不轻举此果者所以不肯为强也老
 氏之论兵也慈哀恬澹如不欲有兵然则
 敌之至殆将不忍与斗而以何立国故此
 章论果凡其开许用兵者惟此一路也其
 曰不敢以取强焉言善其事者一果之外
 势可以强亦不敢为也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
卷八 第 4a 页 0400-102.png
果而勿强
 颍滨苏辙曰勿矜勿伐勿骄不得已四者
 所以为勿强也
 程大昌曰矜者自扬其能也伐者自夸其
 功也骄者谓敌为不足畏也此三者皆出
 于尝战而胜乃始有之故从而戒之曰果
 可为也矜伐骄皆不可为也兵家之语曰
 难与虑敌而有识者则又曰有道之主能
 持胜皆虑其狃胜而锐于自恃则向焉迫
 不得已之果遂将转而入于怙力之强也
卷八 第 4b 页 0400-103.png
 故老氏逆以为戒
物壮则老是谓非道非道早已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草木之生也柔脆其
 壮极则枯落人之幼也柔弱其壮极则衰
 老以喻用兵壮武则雄力暴兴暴兴则败
 矣既败则不得谓之有道夫非道之事不
 可法则而行是知不如早止也故义兵王
 应兵胜忿兵死骄兵灭善用兵者决定果
 敢不矜不忿不贪不骄迫不得已而后应
 之义在除敌救人亦非恃力好战也治身
卷八 第 5a 页 0400-104.png
 解曰人之枯槁因不行道不行道者早死
 而已矣
 颍滨苏辙曰壮之必老物无不然者唯有
 道者成而若缺盈而若冲未尝壮故未尝
 老未尝死以兵强天下壮亦甚矣而能无
 老乎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道贵于生兵战
 杀伤是谓不道既知战非保生之道早已
 谓宜早止
 黄茂材曰兵强者必败物壮者必老皆为
卷八 第 5b 页 0400-105.png
 非道不能长存
 程大昌曰使哀诏而弃轮台在未筑朔方
 之前则文景之富庶不虚耗矣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

 御注曰吉事有祥兵凶器也故曰不祥兵
 戢而时动有道者耀德不观兵故不处
 颍滨苏辙曰以之济难而不以为常是谓
 不处
卷八 第 6a 页 0400-106.png
 达真子曰佳兵者兵之善者也佳兵者不
 祥之器言其惊异于常矣以佳兵惊异于
 常虽飞潜窜伏之物犹且恶而避之而况
 有道者乎故曰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言不处心于此也
是以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
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故不美也若美必乐之乐之者是乐杀人也
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御注曰左为阳而主生右为阴而司杀阳
卷八 第 6b 页 0400-107.png
 为德阴为刑君子贵德而畏刑故曰恬淡
 为上无心于胜物则兵非所乐也故不美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安其危而利其菑乐
 其所以亡者怨之所归祸之所集也
 临川王安石曰夫战非得已也非得已则
 虽胜犹不足以为善胜而为善者乐致人
 于死矣此所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是也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左阳也阳好生
 右阴也阴主杀老子再言不祥之器是戒
 用兵
卷八 第 7a 页 0400-108.png
 黄茂材曰有道之世民各安其居乐其业
 物无有害之者何尝识兵革当是时也有
 人言兵岂不恶之指为不祥之器至于不
 得已而用之志在恬淡非乐于杀人此其
 与吾养生之说有以异乎无以异乎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处左上将
军处右言居上势则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
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御注曰易以师为毒天下虽战而胜必有
 被其毒者故居上势与战胜者以丧礼处
卷八 第 7b 页 0400-109.png
 之
 碧虚子陈景元曰左为阳主生故居常则
 尚左吉也右为阴主死故丧礼则尚右凶
 也礼记檀弓曰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
 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学
 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夫
 上将军专杀则处右偏将军不专杀故处
 左言用兵之道同于丧礼尚右今上将军
 居右者是以丧礼处置之尔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兵行即杀非丧
卷八 第 8a 页 0400-110.png
 者何
 叶梦得曰易以聪明睿智而不杀者谓之
 神武季康子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孔子
 告之曰子为政焉用杀夫虽无道而亦不
 可杀战胜而处以丧礼宜也
 黄茂材曰夫兵之不可去者以盗贼敌国
 之为人害非兵不除而不善用者杀人之
 祸乃甚于盗贼敌国故此凡三致意焉皆
 戒于用兵而不及于盗贼敌国然则有道
 之士虚无恬淡无所慕悦又何虑于外物
卷八 第 8b 页 0400-111.png
 声色之欲有以害吾也哉
   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
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
而自均
 御注曰道者天地之始岂得而名朴以喻
 道之全体形名而降大则制小道之全体
 不离于性小而辨物庄周所谓其有真君
 存焉道足以为物之主则物自宾服万物
 而不以威刑几是已纯素之道守而勿失
卷八 第 9a 页 0400-112.png
 匪特物将自宾上际于天下蟠于地上下
 与天地同流则交通成和而万物咸被其
 泽甘露者天地之和气传曰帝王之德上
 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甘露降
 涑水司马光曰侯王守道则物服气和民
 化
 颍滨苏辙曰朴性也道常无名则性亦不
 可名矣故其为物舒之无所不在而敛之
 不盈毫末此所以虽小而不可臣也故匹
 夫之贱守之则尘垢秕糠可以陶铸尧舜
卷八 第 9b 页 0400-113.png
 而侯王之尊不能守则万物不宾矣冲气
 升降相合为一而降甘露吻然被于万物
 无不均遍圣人体至道以应诸有亦如露
 之无不及者此所以能宾万物也
 临川王安石曰道常无名矣名者强名之
 也朴者道之本而未散者也小者至微而
 不可见者也朴未散则虽小足以为物之
 君朴散则为器器则虽圣人足以为官长
 而已故曰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陆佃曰朴者藏于无名之域而与神明居
卷八 第 10a 页 0400-114.png
 与造化游所以为天下贵者也岂复有加
 之者哉故曰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者
 万物之主而万物之所视而效者也苟为
 寄于万物之上而守之以无名之朴则万
 物将自宾而人与天地之和应也天地相
 合以降甘露所谓天地之和而人莫之令
 而自均所谓人和也夫惟以道致平而人
 与天地之和应矣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朴非器位名数
 无上下之定分先于品物故不能臣之若
卷八 第 10b 页 0400-115.png
 能抱朴守真无为拱默万物自服天地交
 泰甘露乃降和之至也甘露效祥人莫能
 使之而然上下交感阴阳之气自和矣
 清源子刘骥曰道之真常天地之始造化
 之先不可得而名故谓之朴朴以喻道之
 大全所谓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也虽覆
 载天地弥满六虚然反求诸己不离乎方
 寸之中可谓眇乎小哉故言朴虽小视之
 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窈兮冥兮难测
 难识天地不能犯圣智不能干故天下莫
卷八 第 11a 页 0400-116.png
 能臣乃万物之所系一化之所待也故侯
 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守而勿失与道为
 一上际于天下蟠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
 物生焉故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甘露者天
 地之和气也人莫之令而自均出于自然
 也
 黄茂材曰朴亦道也道无名谓之朴皆强
 名也域中四大而道为先孰能臣之古之
 侯王无有不知道者天地合而降甘露和
 气所致也人身中阴阳之交感水火之相
卷八 第 11b 页 0400-117.png
 济盖亦有不约而同者均同也
 程大昌曰雨之于露皆天地交感之气而
 泽之所被均与不均则不同也东州之涝
 西州之暵通天下观之未尝或能周遍也
 此固不得不云交感若夫露也者不与雨
 同矣无远无近无希无骤亘四时有之虽
 甚旱而渊谷皆竭其莫夜之滋濡厌浥轻
 细均齐天下如一此盖天地腾降而有常
 者也故老氏取象于均而求原于合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
卷八 第 12a 页 0400-118.png
不殆
 碧虚子陈景元曰始者道也无名也道常
 无名也有名者万物之器用也夫道始无
 名能制御有名之物是谓朴散则为器圣
 人用之则为官长名器者亦尽为王者之
 所有名分既立尊卑是陈不可越乎上下
 故亦将知所止足能知止足者是自知曰
 明既明且哲岂有危殆乎河上公本作天
 亦将知之言人能法道行德天亦将知之
 随注解释义理相通
卷八 第 12b 页 0400-119.png
 涑水司马光曰圣人得道必制而用之不
 能无言虽以有名教民亦务简要勿令滋
 彰
 颍滨苏辙曰圣人散朴为器因器制名岂
 其徇名而忘朴逐末而丧本哉盖亦知复
 于性是以乘万变而不殆也
 临川王安石曰名者非道之本也以其始
 有所制则于是有名矣论语尧曰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以其有所制也故名随之故
 曰始制而有名有名矣不止则用有时而
卷八 第 13a 页 0400-120.png
 竭身有时而殆故尧老而舜摄也故曰夫
 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王雱曰名迹既立则名将遂而不反枝叶
 横生源流派别而性命烂熳矣故始制有
 名当即知止而终无争夺之危制者判朴
 成器之谓
 陆佃曰天下之名吾皆得而有之故曰始
 制有名名亦既有然而功成名遂身退天
 之道也故曰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初以无名之朴
卷八 第 13b 页 0400-121.png
 制于有名之者使高卑不乱名分以定各
 有所属过此以往近于烦细事成息念亦
 当知其止息矣不尽虑以忧人亦休心而
 适己息念保身终身不困
 陈象古曰天地既判名从此制必有资始
 资生之繁岂无名而可言乎物既众而名
 既多在知止以御之不知止则物穷而塞
 所以危亡之几生焉
 清源子刘骥曰体道至此始制有名始谓
 道也其道能制御有名之物所谓物物而
卷八 第 14a 页 0400-122.png
 不物于物也既有其实必有其名虽和光
 同尘毋近于名而名自彰故名亦既有既
 有其名若不知止则舍己从人以卖名声
 于天下而失其本心知止则恬然自足于
 内淡然无求于外故不殆
 黄茂材曰始制有名自无而始适有也处
 群有中不知所止将逐物而忘返其危矣
 哉故庄子曰吉祥止止
 林东曰圣人散朴以为器因器以制名虽
 势所必至又岂徇名而忘朴逐末而丧本
卷八 第 14b 页 0400-123.png
 故能知止而不至于危殆正所谓大曰逝
 逝曰远远曰反之意
譬道之在天下由川谷之与江海也
 御注曰天下一性也道之在天下以性而
 合由川谷之与江海以水而聚同焉者得
 类焉者应圣人之临莅何为哉因性而已
 矣
 颍滨苏辙曰江海水之钟也川谷水之分
 也道万物之宗也万物道之末也皆水也
 故川谷归其所钟皆道也故万物宾其所
卷八 第 15a 页 0400-124.png
 宗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江海水之宗川
 谷水之派异流终返于源百虑同归于道
 黄茂材曰人之于道如川谷之赴江海无
 有不至惟其不知道之所在故有横流绝
 港之患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御注曰传曰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
 不能自见其睫察人之邪正若辨白黑是
卷八 第 15b 页 0400-125.png
 智之事知人而已易曰复以自知传曰内
 视之谓明智以知人则与接为构日以心
 斗复以自知者静而反本自见而已天地
 之鉴也万物之照也
 碧虚子陈景元曰知人善恶而分别之之
 谓智故曰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是谓适
 人之智而已矣而不自知者也自知而默
 守之之谓明故曰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
 是谓自适其明而已矣此可以超乎智之
 上也
卷八 第 16a 页 0400-126.png
 颍滨苏辙曰分别为智蔽尽为明分别之
 心未除故止于知人而不能自知蔽尽则
 无复分别故能自知而又可以及人也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智以达外但能
 知人明以照内自灵于身
 叶梦得曰自知者见性知人者未必能见
 性为智而已智者有别乎外也故见性而
 后为明明则无所不照也
 清源子刘骥曰知人则有见于外故曰智
 自知则反照于内故曰明
卷八 第 16b 页 0400-127.png
 黄茂材曰人之情伪无穷吾之智有限乌
 得而尽知之一人之情千万人之情也如
 能自知敦能逃吾所知故智不如明
 程大昌曰庄子曰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
 彼也自见而已夫不自见而见彼是得人
 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此则智明之辨
 也
 林东曰智则不无于窥伺揣度而明则如
 日月之容光必照者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卷八 第 17a 页 0400-128.png
 御注曰至人尚德而不尚力自胜而不务
 胜人智者诈愚勇者若怯此胜人也而所
 恃者力胜己之私以直养而无害
 颍滨苏辙曰力能及人而不能及我我能
 克己复性则非力之所及故可谓强矣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胜人者谓有形
 质才力胜己谓能胜于情欲性正而神强
 陈象古曰智与力行于外者也明与强行
 于内者也明则省己无遗强则进道有渐
 叶梦得曰自胜者克己胜人者未必克己
卷八 第 17b 页 0400-129.png
 为有力而已故克己而后为强强则无所
 不敌也
 清源子刘骥曰智足以知人则能胜人而
 不为人物所惑故曰力明足以自知则能
 自胜而不为情欲所使故曰强
 黄茂材曰有力者可以胜人力所不及乌
 能胜人吾能自胜不与物争强莫甚焉
知足者富
 碧虚子陈景元曰谓止其欲也
 颖滨苏辙曰知足者所遇而足则未尝不
卷八 第 18a 页 0400-130.png
 富矣虽有天下而常挟不足之心以处之
 则是终身不能富也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虽贫若富也
 陈象古曰得一不求二自足于心所以为
 富不在多也
 叶梦得曰求富者终无已也苟以为足则
 箪食瓢饮亦可以为富矣
 清源子刘骥曰既有胜人之力又有自胜
 之强则知取足于身而万物皆备于我其
 有万不同之富何以加焉易曰富有之谓
卷八 第 18b 页 0400-131.png
 大业亦此之谓也
 黄茂材曰鹪鹑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
 饮河不过满腹人而知足其用无穷故谓
 之富
强行者有志
 御注曰自强不息斯志于道
 碧虚子陈景元曰强行者谓勤而行之也
 颍滨苏辙曰不与物争而自强不息物莫
 能夺其志也
 临川王安石曰上士闻道谨而行之故强
卷八 第 19a 页 0400-132.png
 行者有志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大道虽远强行
 不息曰进曰近不觉与道混而为一凡有
 志者无事不集
 黄茂材曰自强不息所以体天行健非有
 志者孰能之
 林东曰有志于行则凡物莫能夺其志而
 自强不息之效可与天同其健
不失其所者久
 御注曰立不易方故能久于其道与时推
卷八 第 19b 页 0400-133.png
 移与物转徙者可暂而已
 涑水司马光曰得所则安
 颍滨苏辙曰物变无穷而心未尝失则久
 矣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外安其分内存
 于道未有不久者也
 陈象古曰得其所则安于道安于道则可
 久
 叶梦得曰所者人之所安也人之所安莫
 大于道易曰艮其止止其所也所犹有在
卷八 第 20a 页 0400-134.png
 道变通不穷则无所不在随所在而安之
 孰不可为久者所谓道乃久也
 黄茂材曰新故相代变化不停吾能不失
 其常故吾往而新吾至是为长久
死而不亡者寿
 御注曰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原始反
 终故知死生之说圣人通乎昼夜之道而
 知死之未始异于生故其形化其神不亡
 与天地并而莫知其极非寿而何
 涑水司马光曰身没道存
卷八 第 20b 页 0400-135.png
 颍滨苏辙曰死生之变益大矣而其性湛
 然不亡此古之至人能不生不死者也
 临川王安石曰圣人死而不亡者无异于
 生故曰死而不亡者寿
 王雱曰贤人死曰鬼尽其道以反真者也
 圣人死曰神未尝死未尝生也愚人死曰
 物虽生犹死耳尽道养形之人虽形体万
 变而真性湛然无所终极可谓寿矣此至
 于命者也
 陆佃曰言死生之未始有异也夫唯死生
卷八 第 21a 页 0400-136.png
 同状而万物一府故夫身如蜩甲蛇蜕寓
 之而已矣盖蜩之甲已死而其蜩未尝亡
 蛇之蜕已腐而其蛇未尝丧何则有真者
 虽死不灭也又曰佛氏之不灭与此同意
 道真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形骸有极妙者
 长存
 陈象古曰死不可免形气澌尽有生者之
 常也其不亡者因自知胜知足强行不
 失其所而有存焉此为之实也非世人
 百岁之所可同日而语
卷八 第 21b 页 0400-137.png
 清源子刘骥曰四肢百体将为尘垢死生
 终始将为昼夜以其入于不死不生而死
 生无变于己故死而不亡者寿非深造于
 道者敦能与此
 黄茂材曰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
 其出不诉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
 而已夫如是又乌有死生哉
 本来子邵若愚曰形虽死而性不亡处于
 不生灭之乡万劫常存者是谓寿
道德真经集注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