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 120164b 页
卷三 第 1a 页 0369-106.png
道德真经传卷之三必七
资政殿学士吕惠卿传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
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
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
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
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
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
卷三 第 1b 页 0369-107.png
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传曰道之可道非常道则庸有得而有之
者乎上德者以无得为得唯其无得乃所
以得也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者
以不失之为得者也唯其不失故虽得而
非德故曰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
为非故无为也率德之自然而实无以为也
下德不知出此而为之故不能不有以为
也夫德无以为足矣而且有仁焉则是为
之也然上仁者之于仁无所事仁而仁者
卷三 第 2a 页 0369-108.png
也是为之而无以为也仁则不可独者也
必有义焉虽上义不得不为者也是为之
而有以为也仁者施之而已义则择所施
之宜者也未责所报也礼则施报矣来而
不往非礼往而不来亦非礼施报之义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以其
往而不来虽不以礼继之犹不为非礼以
礼之理固如是也上仁上义上礼犹如此
则其下者不论而见矣由是观之失道而
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
卷三 第 2b 页 0369-109.png
礼岂虚言哉礼之相责望者如彼则忠信
自此薄乱争自此起而智谋之所以用也
是礼虽所以治乱适所以首乱也前识虽
所以用智乃所以始愚也夫何故人之治
常生于厚厚则其性薄则其伪去性而作
伪未有不乱者也人之自知常在于明明
则其实智则其华离实而务华则未有不
愚者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
其实不居其华故忘仁义绝礼学遗智慧
而志于道德之大全是之谓去彼取此
卷三 第 3a 页 0369-110.png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
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
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
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
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贞
而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邪
非乎故致数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
石
卷三 第 3b 页 0369-111.png
传曰道一而已而得之则得之者与道为
二非一也唯其得之而无得故谓之得一
也昔之得一者莫不然也仰之而天也得
一以清故覆焉而不倾俯之而地也得一
以宁故载焉而不陷神无形而至寂者也
以得一故妙乎有生而灵谷有形而至虚
者也以得一故应乎所感而盈其众为之
物以得一故生而无极其尊为王侯以得
一故能制天下之动而贞夫一则一之不
可不致也如此故一者天之所以清地之
卷三 第 4a 页 0369-112.png
所以宁寂之所以灵虚之所以盈万物之
所以生而侯王之所以为天下贞者也使
天无以清则裂地无以宁则发神无以灵
则歇谷无以盈则竭万物无以生则灭而
侯王也无以为贞而唯贵高之知其得不
蹶邪故贵以贱为本则未有贵者乃贵之
所自而立也高以下为基则未有高者乃
高之所自而起也然则贵而无其贵高而
无其高乃侯王之所以为天下贞而不蹶
者邪是以孤寡不谷人之所恶而贱也而
卷三 第 4b 页 0369-113.png
贵高以为称者以其所本为在此也故致
数而极之以至于一则贵不异乎贱而卑
不离乎高而誉出于无誉矣誉无誉则毁
无毁矣誉无誉则不可得而贵毁无毁则
不可得而贱玉可贵故琭之石可贱故落
之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不可得而贵
贱之谓也
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卷三 第 5a 页 0369-114.png
传曰道之周行万物非不逝也而其动常
在于反所谓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者
是也运动乎天地非不强也而其用常在
于弱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于无间者是也故天下之物生于
有有生于无唯有为能生天下之物而无
又能生天下之有则道之动在于反而其
用在于弱可知已然则欲反而弱者无他
致一以极乎无而已矣
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
卷三 第 5b 页 0369-115.png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
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
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
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
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传曰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则闻道者
死生固不足以累其心岂苟知之而已哉
上士闻道真闻之者也真闻之则无所复
疑特勤而行之而已矣夫道亦何以勤行
卷三 第 6a 页 0369-116.png
为哉曰观诸心以契其所闻则勤行之谓
也中士闻道闻之而未审焉者也故若存
若亡若存若亡则不能勤行之一出焉一
入焉而已矣下士闻道闻之而不信者也
故大笑之所以大笑者以情求之而不得
故也使道而可以情求则彼不笑之矣故
曰不笑不足以为道若古之建言者有之
凡皆不可以情求之谓也冥冥之中独见
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是之谓明道若
昧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则无物不然
卷三 第 6b 页 0369-117.png
无物不可是之谓夷道若类为道者日损
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是之谓进道若
退上德者无为而无以为者也然其应如
响斯不亦若谷乎大白者涤除玄览而无
疵者也然受天下之垢斯不亦若辱乎广
德者廓乎其无不容也而未尝自见自是
自矜自伐也斯不亦若不足乎善建者不
拔而建之以常无有非确然有见者也故
曰建德若偷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而
非所惊也故曰质真若渝大方体之无南
卷三 第 7a 页 0369-118.png
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
玄冥反于大通此大方之无隅也大成若
缺然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馀此大
器之晚成也大音者听之不可闻故希声
大象者视之不可见故无形凡此者皆道
也然谓之明而若昧谓之夷而若类谓之
进而若退以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
实常若相反故以道隐于无名而以名名
之则常若相反者也唯道为能如此故既
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而生之
卷三 第 7b 页 0369-119.png
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莫非
道也故曰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
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
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亦我义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
将以为教父
传曰道之在天下莫与之偶者莫与之偶
则一而已矣故曰道生一既谓之一则谓
卷三 第 8a 页 0369-120.png
之者与所谓为二故曰一生二有一有二
则有三矣故曰二生三故唯无名则已苟
谓之一则其适遂至于三三立而万物生
矣故曰三生万物凡幽而不测者阴也明
而可见者阳也有生者莫不背于幽而不
测之阴而向于明而可见之阳故曰万物
负阴而抱阳负则背之抱则向之也虽然
必有冲气以为之和盖阴与阳二也冲气
一也万物不得一无以生故也故人之所
欲者轩冕富贵也而其所恶者孤寡不谷
卷三 第 8b 页 0369-121.png
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也而
遂有之以为固则向阳而不知反之甚者
也古之制名者以其所恶而为王公之称
者欲其贵而不忘贱高而不忘下抱而知
所负向而知所反以不失乎冲一之和而
已故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满招损谦
受增时乃天道也人之所教亦我义教之
我之所教道也教而不以我义者则亦非
道而已盖唯通于道者为得一得一则无
我无我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
卷三 第 9a 页 0369-122.png
争反是死之徒而已君子之教人虽或不
同然至于反一而无我教之所自而生也
故曰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
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
益天下希及之
传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观于
物则水是也无有入于无间观于物则气
是也水以其柔弱故几于道然而不能无
卷三 第 9b 页 0369-123.png
形者也而犹攻坚强者莫之能先气以其
无质故合于神然而不能无气者也犹能
入于无间而况以无形之至柔太易之未
见气于以驰骋天下之至坚而入于无间
则孰不为之动而亦何入而不自得哉故
曰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而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是亦不知反其宗
而已矣
名与身章第四十四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
卷三 第 10a 页 0369-124.png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
殆可以长久
传曰列士之所徇者名也而至于残生伤
性则不知身之亲于名也故曰名与身孰
亲贪夫之所徇者货也而至于残生伤性
则不知身之多于货也故曰身与货孰多
所徇者名则世谓之君子所徇者货则世
谓之小人君子小人之所徇虽或不同而
亡其所存则一也然则得名与货而亡其
存则不知亡之病于得也故曰得与亡孰
卷三 第 10b 页 0369-125.png
病是故爱名欲以贵其身也以甚爱之故
并其良贵而失之是大费也蓄货欲以富
其身也以多藏之故并其至富而害之是
厚亡也夫唯有德者知至贵之在已而无
待于名也故知足而不辱知至富之在已
而无待于货也故知止而不殆不辱不殆
则可以长久矣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
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
卷三 第 11a 页 0369-126.png
清静为天下正
传曰万物始乎是终乎是是大成也然始
无所始终无所止故若缺唯其若缺故其
用日新而不敝万物酌焉而不竭是盈也
然益之而不加益故若冲唯其若冲故其
用日给而不穷大直者曲之而全枉之而
直者也故若屈大巧者刻彫众形而不为
巧者也故若拙大辩者不言而辩者也故
若讷如是无它凡以有本故也本者何也
今夫寒热者天地之所为有形之所不免
卷三 第 11b 页 0369-127.png
也而一躁焉则可以胜寒一静焉则可以
胜热以一时之躁静犹可以胜天地之所
行况夫体无为之清静以为天下正则安
往而不胜者乎故以言其成则若缺而不
敝以言其盈则若冲而不穷其直若屈而
伸其巧若拙而工其辩若讷而谕此之谓
有本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
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
卷三 第 12a 页 0369-128.png
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传曰天下有道民之智能已于耕食之间
而盗争销于无欲之际而其死已脱矣故
曰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见可欲以为造
兵之本虽有封疆之界不能定也故曰戎
马生于郊然则罪之所由生者何耶可欲
而已矣故曰罪莫大于可欲由可欲故不
知足则虽有馀而不止也平为福有馀为
祸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由不知足故欲
得欲而得之则怨咎之招而兵之所以不
卷三 第 12b 页 0369-129.png
已也故曰咎莫大于欲得故不知足者虽
足而不足则知足之足常足也可知矣
不出户章第四十七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
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
而成
传曰天下之所以为天下者果何邪知天
下之所以为天下则不出户而知之矣天
道之所以为天道者果何邪见天道之所
以为天道则不窥牖而见之矣今夫天下
卷三 第 13a 页 0369-130.png
之大固无穷也必待出而后知之则足力
之所及者寡矣所知者几何哉天道之远
固不测也必待窥而后见之则目力之所
及者寡矣所见者几何哉故曰其出弥远
其知弥少是以圣人知天下之所以为天
下故不行而知见天道之所以为天道故
不见而名夫何故以其备于我故也知之
于所不行名之于所不见则不为而成矣
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为学曰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
卷三 第 13b 页 0369-131.png
为无为而无不为故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
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传曰为学者未闻道者也未闻道而求之
则不得不抟故曰益为道者已闻道者也
已闻道者而为之则期至于无为而已故
曰损而损之者未免乎有为也并其损之
者而损焉而后至于无为无为者无有而
已无不为者乃所以无无也此之谓绝学
无忧无忧之谓神神也者物物而非物者
也则取于天下也何有由此观之取天下
卷三 第 14a 页 0369-132.png
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观庄
周之所以应帝王者而深求之则可知已
圣人无常心章第四十九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
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
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
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传曰人心其神矣乎操则存舍则亡出入
无时莫知其乡操存舍亡则无常体之可
测出入无时则非今昔之可求莫知其乡
卷三 第 14b 页 0369-133.png
则非方所之可得神则若是人心亦然圣
人先得我心之尽者也故无常心而以百
姓心为心犹之鉴也无常形以所应之形
为形而已圣人之视已心也如此则其视
百姓心亦若是而已则善不善信不信亦
何常之有哉故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
善之知其心之善不善无常而以德善之
故也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知其
心之信不信亦无常而以德信之故也物
得以生之谓德形体保神各有仪则之谓
卷三 第 15a 页 0369-134.png
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则德者性之所
自出则无不善不信明矣圣人之在天下
惵惵然不已为百姓浑其心浑其心也者
使信善者不以自异而不善不信者不自
弃故也百姓皆注其耳目唯圣人之为视
听而圣人皆孩之孩之也者遇之以慈待
之以厚虽有不善不信犹善而信之知其
心之无常犹已而已矣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
卷三 第 15b 页 0369-135.png
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
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
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
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传曰生者死之徒死者生之始则生死相
为出入而已矣生之徒十有三则由生而
得生非幸生者也死之徒十有三则由死
而得死非不幸而死者也民之生动之死
地十有三则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
其外而病攻其内非不以生为事顾不得
卷三 第 16a 页 0369-136.png
其道而动之死地者也夫何故以其生生
之厚盖由生得生由死得死者固不必论
而以生为事而反之死地其失为在此也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
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
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老子之
于此言固已体之而言盖以疑之言闻以
质之何也此庄周所谓重言耶尝试论之
人之所以遇虎兕被甲兵而虎兕甲兵之
所以能伤人者以吾有身故也今我视吾
卷三 第 16b 页 0369-137.png
心莫知其乡则吾心不可得吾心不可得
则吾身与物亦不可得内不见有身外不
见有物则孰为死地孰为虎兕甲兵而投
其角措其爪容其刃哉然则善摄生者夫
何以加此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
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
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
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
卷三 第 17a 页 0369-138.png
谓玄德
传曰万物之生常本于无名之物而其畜
常在于一而未形而物得以生之际无名
者道也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者德也及其
为物则特形之而已非其所以生且畜也
已有形矣则裸者不得不裸鳞介羽毛者
不得不鳞介羽毛以至于幼壮老死不得
不幼壮老死皆其势之必然也故曰道生
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然则势出于形
形出于德德出于道道德本也形势末也
卷三 第 17b 页 0369-139.png
本尊而末卑本贵而末贱是以万物莫不
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
常自然此其所以能以无为之柔弱而胜
形势之刚强则王侯之所以宾化万物者
在此而不在彼也然则虽曰道生之德畜
之物形之势成之至本而言之则生之畜
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莫非道
也而道终无名焉故曰生而不有为而不
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卷三 第 18a 页 0369-140.png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塞其兑闭其
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
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
是谓袭常
传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则经所谓吾
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者是也无名天地之
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常无名而为天下母
何也盖有名徒为万物母而未足为天下
母无名天地之始则自天而下皆生于无
卷三 第 18b 页 0369-141.png
名故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也闻道易
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今我既得其母以
与心契矣非特闻之而已也则知天下之
物皆我之所出也知天下之物皆我之所
出而我常守之而不失则天下孰能以其
所出而害其所自出哉此其所以殁身不
殆也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此则守其
母之谓也心动于内而吾纵焉是之谓有
兑有兑则心出而交物我则塞其兑而不
通不通则心不出矣物引于外而吾纳焉
卷三 第 19a 页 0369-142.png
是之谓有门有门则物入而扰心我则闭
其门而不纳不纳则物不入矣内不出外
不入虽万物之变芸芸于前各归其根而
不知矣夫何勤之有哉古之人有能废心
而用形者以此道也若开其兑而不塞济
其事而不损则我之心直为物之逆旅莫
适守者何恃而不亡哉此所以终身不救
也夫惟守其母者每见其心于动之微则
寂然不动矣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
故故曰见小曰明守无形之至柔而物莫
卷三 第 19b 页 0369-143.png
之能胜也故曰守柔曰强既用其光以照
其动之微复归其明以反于寂然也则未
尝开兑济事以至于不救何殃之有哉如
是则袭于知和而深不可见矣故曰用其
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
夷民甚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
带利剑厌饮食资财有馀是谓盗誇非道也
哉
卷三 第 20a 页 0369-144.png
传曰君子之于道不可以不刳心心刳而
无馀虽万变陈于前而不足以挠吾之静
夫何施而畏哉使我不能刳心而有介然
之知行于大道则唯施是畏求其周行不
殆不可得也况夫开其兑济其事者耶大
道之为体不知而知则夷之甚者也而民
乃欲以有知求之是好径而不知所由也
人之生以食为本而食必出于田田治而
仓实仓实而食足食足而财丰财丰而廷
治以知其本之所自出故也今以介然有
卷三 第 20b 页 0369-145.png
知之心而行于大道则已不得其母不得
其母则其子非吾有也非吾有而取之犹
之洒扫其庭内芜其田虚其仓而服文采
带利剑厌饮食资财有馀亦非其有而取
之矣非盗誇无以为也岂道也哉
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馀修之乡
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
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
卷三 第 21a 页 0369-146.png
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以此
传曰凡物以建而立者未有不拔者也唯
为道者建之以常无有则善建而不拔矣
凡物以抱而固者未有不脱者也唯为道
者抱神以静则善抱而不脱矣夫唯所建
所抱者如此则其传岂有穷哉此子孙所
以以祭祀不辍也世之所谓修德者或修
之于天下国家而不知其本真乃在吾身
也故曰修之身其德乃真或修诸其身而
卷三 第 21b 页 0369-147.png
不能推之于天下国家者故曰修之家其
德乃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
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也庄周以为道之
真以治身其绪馀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
天下其说出于此也然则何观而修之身
哉以身观身而已矣何谓以身观身今吾
观吾身之所有何自也则知吾身之所自
而有矣又观吾身之所以观者何自也则
知吾观之所自而观矣既知吾身之所自
而有又知吾观之所自而观则所以修之
卷三 第 22a 页 0369-148.png
身者已足而无待于外也以家观家以国
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亦若是而已矣古之
所以藏天下于天下者用是道也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
为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
䘒作精之至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知和
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
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传曰人之初生其德性至厚也比其长也
卷三 第 22b 页 0369-149.png
耳目交于外心识受于内而益生日益多
则其厚者薄矣为道者损其所益生性修
反德德至同于初故曰含德之厚比于赤
子夫赤子之为物特以其受冲气之和积
而未散而犹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
搏况夫充纯气之守通乎物之所造而其
和大同于物者夫孰能害之魏文侯之问
卜啇是也盖唯精为能致和何以言之今
夫赤子不知所取而握固不知所与而䘒
作则精也使赤子也介然有取与之知则
卷三 第 23a 页 0369-150.png
不一而粗矣其能知是乎故曰骨弱筋柔
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䘒作精之至无
所忧愠故虽终日号而嗌不嗄则和也使
赤子也有所忧愠则气戾而不和其能若
是乎故曰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夫形
全精复与天为一精而又精反以相天精
而至于相天则其充冲气之和以至大同
于物不足异也故致道之极则至于复命
复命曰常含德之厚则至于知和知和亦
曰常则道德虽有间及其会于常则同也
卷三 第 23b 页 0369-151.png
知常则常因其自然而不益生动不知所
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
灰奚以心使气为哉故益生则曰祥祸福
无有则无人灾祥者祸福兆于此而人灾
随之矣心使气则曰强强梁者死之徒夫
致虚而守柔者道也道乃久没身不殆致
实而强则物而已物壮则老其道也哉故
曰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
卷三 第 24a 页 0369-152.png
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不可得而
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
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传曰知至于知常则知之至也知之至则
默而成之而无不理也何所容心哉苟为
不能无言则不能无我虽知之非真知者
也故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
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
同则默而成之之道也若然者万物一府
死生同状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故不可得
卷三 第 24b 页 0369-153.png
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就利不违害故不可
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荣通不丑穷故不
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夫可得而亲疏利
害贵贱者则贵在于物而物能贱之不可
得而亲疏利害贵贱者贵在于我而物不
能贱也其为天下贵不亦宜乎然则知道
者固终不言故曰今以言言道则言非道
也而知者乃以言为知则是知知矣斯言
所以不得不出也以其言出于无言虽言
犹不言也夫道岂默然也哉
卷三 第 25a 页 0369-154.png
以正洽国章第五十七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
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
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
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
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
民自朴
传曰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其来久矣
则其所以治国用兵者固不同也治国者
不可以不常且久者也故以正而不以奇
卷三 第 25b 页 0369-155.png
正者所以常且久也兵者不祥之器非君
子之器故有道者不处兵而常且久则是
处之也故以奇而不以正奇者应一时之
变者也以其故不能不有以为以正故不
以智治国国之福也治国而无所事智则
有事之不可以取天下也明矣故曰以正
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何以知无
事之足以取天下哉以有事不足以取天
下而知之也夫唯为不出于无为而至于
有事则天下多忌讳以避其所恶则失业
卷三 第 26a 页 0369-156.png
者众而民弥贫人多利器以趋其所好则
下难知而国家滋昏民弥贫而多利巧国
家滋昏而奇物滋起此法令所以滋彰而
盗贼多有也法禁于法之所加而不能禁
于法之所不加令行于令之所听而不能
行于令之所不听民贫而多利巧则令有
所不听矣国家昏而奇物滋起则法有所
不加矣此所以滋彰而盗贼多有也若然
者凡以有事取天下之过也故圣人云我
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
卷三 第 26b 页 0369-157.png
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此则取天下
常以无事之證也盖我无为而民自化我
好静而民自正则民多利巧奇物滋起法
令滋彰盗贼多有未之有也我无事而民
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则天下多忌讳而
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亦未之有也
盖其失之也由有事故天下多忌讳而民
弥贫人多利器而国家滋昏唯其如此故
民多利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也其复之也由无为故好静无为故民自
卷三 第 27a 页 0369-158.png
化而绝巧弃利奇物不起好静故民自正
而盗贼无有由无为好静故无事而无欲
以无事故民自富而无忌讳之贫以无欲
故民自朴而无利器之昏其序然也
其政闷闷章第五十八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
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民之迷其曰固久是以
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
耀
卷三 第 27b 页 0369-159.png
传曰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则其政闷
闷闷闷者言其不以察为快也故其民淳
淳淳淳者言其不浇于薄也以智治国以
有事为天下则其政察察察察者反闷闷
者也故其民缺缺缺缺者言其不全于朴
也淳淳故安于德性而不为祸福奇正善
妖之所迁是不浇于薄也缺缺故避祸而
未必免求福而未必得以为正也而有时
乎为奇以为善也而有时乎为妖而祸福
奇正善妖未知孰在也徒令智多而难治
卷三 第 28a 页 0369-160.png
是不全于朴也何则时有终始世有变化
祸福淳淳至有所拂者有所宜有所拂者
世所谓祸而有所宜则福所倚也有所宜
者世所谓福而有所拂则祸所伏也则孰
知其极而避就之耶自殉殊面有所正者
有所差则所谓正者果未可知也今为正
者后或为奇此为奇者彼或为正善与妖
亦然则天下之祸福正奇善妖果未可定
也民自有知以来迷而执之其日久矣奈
何重之以察察之政而使之不得反朴而
卷三 第 28b 页 0369-161.png
全乎是以圣人方而不割故不以一人断
制利天下廉而不刿故胜物而不伤直而
不肆故能曲全而枉直光而不耀故用其
光复归其明此无它取此闷闷而去彼察
察故也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治人事天莫如啬夫唯啬是谓早复早复谓
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
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
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卷三 第 29a 页 0369-162.png
传曰治人而不以人之所以为人者而治
之则人不可得而治矣事天而不以天之
所以为天者而事之则天不可得而事矣
精神四达并流而无所不极化育万物其
名为同帝则人之所以为人而天之所以
为天者也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
与神为一则人其有不可得而治天其有
不可得而事者乎故曰治人事天莫如啬
也夫唯啬其精神而不用则早复者也苟
为不啬而费之至于神弊精劳虽欲反其
卷三 第 29b 页 0369-163.png
精神亦无由入矣其于复也不亦晚乎故
曰夫唯啬是谓早复人之生也固足于德
夫诚能啬而早复之则德日益以充故曰
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德之至者也
至德者火不能热水不能溺寒暑不能害
而禽兽不能贼则安往而不克哉故曰重
积德则无不克夫有所不克则其道有时
而极也无所不克则孰知其极哉故曰无
不克则莫知其极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
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莫
卷三 第 30a 页 0369-164.png
知其极则不物而能物物者也虽有土而
无其累矣故曰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既得
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
不殆故曰有国之母可以长久然则啬之
为道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也精
神者生之根啬而藏之则根深而生长矣
长生者视之蒂卫而保之则蒂固而视久
矣
道德真经传卷之三
卷三 第 30b 页 0369-16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