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 120155c 页
卷二 第 1a 页 0369-054.png
道德真经传卷之二必六
资政殿学士吕惠卿传
绝圣弃智章第十九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
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
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传曰圣人知天下之乱始于迷本而失性
唯无名之朴为可以镇之绝圣弃智绝仁
弃义绝巧弃利乃所以复吾无名之朴而
镇之也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则不以美与
卷二 第 1b 页 0369-055.png
善累其心矣绝巧弃利则不以恶与不善
累其心矣内不以累其心而外不以遗其
迹则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固其
理也盖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不尚贤之尽
也绝而弃之则非特不尚而已绝巧弃利
不贵难得之货之尽也绝而弃之则非特
不贵而已人之生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则
有至足之富能绝圣弃智而复其初则其
利百倍矣民复孝慈则六亲皆和而不知
有孝慈矣盗贼无有则国家明治而不知
卷二 第 2a 页 0369-056.png
有忠臣矣不尚贤使民不争民利百倍民
复孝慈则非特不争而已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盗贼无有则非特不为盗而
已圣智也仁义也巧利也此三者以为文
而非质不足而非全故绝而弃之令有所
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乃其所属也见素
则知其无所与杂而非文抱朴则知其不
散而非不足素而不杂朴而不散则复乎
性而外物不能惑而少私寡欲矣少私寡
欲而后可以语绝学之至道也
卷二 第 2b 页 0369-057.png
绝学无忧章第二十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
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怕兮其
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
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纯纯
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忽若晦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
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传曰上绝弃乎圣智仁义之善下绝弃乎
卷二 第 3a 页 0369-058.png
巧利之恶不以累其心则绝学矣绝学则
无为无为则神神也者鼓万物而不与圣
人同忧者也故曰绝学无忧唯之与阿出
于声一也其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离乎道
一也其相去何若此所以虽圣智犹绝而
弃之不以累其心也忧悔吝者存乎介震
无咎者存乎悔则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也
荒兮其未央哉未央者以言其大而无极
而不独畏人之所畏也君子小心则畏义
而法大则天而道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所
卷二 第 3b 页 0369-059.png
以同乎人也荒兮其未央哉所以同乎天
也众人熙熙则不知塞其兑闭其门也如
享太牢则不知夫淡乎其无味也如春登
台则不知夫视之不足见也我独怕兮其
未兆若婴儿之未孩则塞其兑闭其门而
无味之足嗜无见之足悦也乘乘兮若无
所归以言唯万物之乘而在已无居也众
人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故皆有馀我独怕
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故独若遗凡此
者以言其遗物而离形也我愚人之心也
卷二 第 4a 页 0369-060.png
哉以言其无知也纯纯兮以言其不杂也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则异乎俗人之昭昭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则异乎俗人之察察
矣忽若晦晦则都无所见也都无所见则
非特若昏闷闷而已其动也乘乘兮若无
所归其静也寂兮似无所止俗人昭昭俗
人察察故皆有以我独若昏我独若闷故
顽似鄙凡此者言其去智而忘心也夫视
听思虑道之所自而生者也故于道为子
而道则为之母而众人逐物役智以资其
卷二 第 4b 页 0369-061.png
视听思虑则养其子而已而我则遗而去
之凡贵养母故也故曰我独异于人而贵
食母夫老君神矣何所事养而与众人俗
人为异而已欲使为道者知如此而后可
以至于道故也然则绝学之大指可知矣
而先儒以谓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其
未知所以绝学无忧之意矣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
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
卷二 第 5a 页 0369-062.png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
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
此
传曰其遗物离形至于若遗其去智忘心
至于若鄙则其容之甚德者也夫将何从
哉唯道之从而已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方
惚而恍恍则不昧不昧则明明则疑于有
物也然其中有象象者疑于有物而非物
也故曰无物之象又曰大象无形方恍而
惚惚则不皦不皦则晦晦则疑于无物也
卷二 第 5b 页 0369-063.png
然其中有物物者疑于无物而有物者也
故曰无状之状又曰有物混成恍惚则不
测不测则神矣窈冥者神之又神者也神
之又神而能精焉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
精精者得道之一而不杂者也天下之物
真而不伪信而不忒常而不变未有加于
此而天下之始吾于是乎阅之故曰其精
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
众甫故为道者不皦不昧存其恍惚无视
无听致其窈冥有象此有物有物此有精
卷二 第 6a 页 0369-064.png
有精此有信为道至于有信则与吾心符
而至物得矣欲知天地万物之所以为天
地万物者莫不始于此而已故曰吾何以
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曲则全章第二十二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
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
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钦故长夫唯
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
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卷二 第 6b 页 0369-065.png
传曰能知众甫之然则能抱一致柔能抱
一致柔则能曲能枉能洼能敝矣曲者曲
之自然者也枉者曲之使然者也天下之
物唯水为几于道一西一东而物莫之能
伤是曲则全也避碍万折而必东是枉则
直也善下而百谷归之是洼则盈也受天
下之垢而莫清焉是敝则新也唯得一者
为足以与此故曰少则得众人所以不能
然者以其不一故也故曰多则惑制财用
必有式传土木必有式所持者约而所应
卷二 第 7a 页 0369-066.png
者博也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亦如是而
已故可以曲可以枉可以洼可以敝无往
而非一也故因天下之所见而见之而我
不自见也则所见无不察故曰不自见故
明因天下之所是而是之而我不自是也
则所是莫之能盖故曰不自是故彰归天
下以功而我不自有也故有功任万物以
能而我不自矜也故长如是者无他得一
则无我无我则不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
与之争矣古之所谓曲则全其要如是而
卷二 第 7b 页 0369-067.png
已知所以曲则全则知所以枉则直洼则
盈敝则新矣而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皆由是也岂
非所谓全而归之哉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
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
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
失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德者德亦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卷二 第 8a 页 0369-068.png
传曰听之不闻名曰希言而知其所以言
则言出于不言而听之不闻矣故曰希言
希言者以道言也故曰自然飘风骤雨成
之暴戾非出于常然也故虽天地为之尚
不能自终朝终日之久人之言而不出于
自然则多而数穷宜矣故唯从事于道者
为能无我无我则道也德也失也吾不见
其所以异故道者我则同于道德者同于
德失者同于失而恢诡谲怪通为一也夫
唯不见其所以异而与之同则彼虽有以
卷二 第 8b 页 0369-069.png
异我而未尝去我也故曰同于道者道亦
得之同于德者德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
得之唯其信不足则于是乎有道有德有
失而不同矣故曰信不足有不信
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
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馀
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传曰跂之为立非立之常也跨之为行非
行之常也则不可久故虽立不立虽行不
卷二 第 9a 页 0369-070.png
行也道固无我无我则不争则夫自见自
是自矜者亦非其常也故其于道也为馀
食赘行而已夫俗人皆嗜之矣而吾复取
焉是馀食也性本无是而特侈之是赘行
也馀食赘行物或恶之则有道宜其不处
也夫道处众人之所恶而曰物或恶之故
有道者不处何也盖卑虚柔弱者众人之
所恶而去之者也故有道者处之见是矜
伐者众人之所恶而争之者也是以不处
则或处或不处其为不争一也
卷二 第 9b 页 0369-071.png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
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
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
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传曰有气也有形也有质也而天地人之
位分可闻也可见也可抟也而耳目心之
官辩是物也未见气与形质者也气形质
浑沦而未相离者也而视之不可见听之
卷二 第 10a 页 0369-072.png
不可闻抟之不可得则其形不可得而见
也故吾不知其名而命之其义可言也故
字之曰道不知其名以心契之也字之曰
道以义言之也道之为物用之则弥满六
虚而废之莫知其所则大岂足以名之哉
强为之名而已大则周行而无不在不止
于吾身而已故大曰逝逝则远而不禦故
逝曰远远而不禦则吾求其际而不可得
也复归其根而未始离乎吾身也故远曰
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在六合之外则
卷二 第 10b 页 0369-073.png
大不足以言之所谓四大者域中而已王
者人之复命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者也
故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王者人道之
尽者也人以有形而合于无形于地亦然
则地之所至人亦至焉故曰人法地天之
所至地亦至焉故曰地法天道之所至天
亦至焉故曰天法道道则自本自根未有
天地自古以固存而以无法为法者也无
法也者自然而已故曰道法自然
重为轻根章第二十六
卷二 第 11a 页 0369-074.png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
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
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传曰轻者先感重者后应应者感之所自
生则重为轻之根矣静者役物躁者役于
物躁常为静之所役则静为躁之君矣是
以君子终日之间其行为可以约赍矣然
犹不离辎重则轻之不可以无重也虽有
荣观为足以适矣而必有超然之燕处则
躁之不可以无静也终日之行与其荣观
卷二 第 11b 页 0369-075.png
犹且如此况乎万乘之主任重道远以观
天下其可不静且重乎盖迫而后动感而
后应不得已而后起则重矣无为焉则静
矣苟其动常在于得已之际而不能无为
则是以身轻天下而不重不重则躁而不
静矣故曰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
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
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
不主盖轻则任臣之劳而代之而臣则无
为而与上同道则不臣不臣则是失臣也
卷二 第 12a 页 0369-076.png
躁则忘君之逸而为天下用则君亦有为
而与下同道则不主不主则是失君也故
曰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善行章第二十七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算善
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
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
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
是谓要妙
卷二 第 12b 页 0369-077.png
传曰车行则有辙徒行则有迹则行固不
能无辙迹者也知行之所以行则行出于
不行故曰善行无辙迹知者不言言者不
知则言固不能无瑕谪者也知言之所以
言则言出于不言故曰善言无瑕谪一与
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
算唯得一而忘言者为能致数致数则其
计不可穷矣故曰善计不用筹算天门无
有辟阖在我我则不辟谁能开之故曰善
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天下有常然者约束
卷二 第 13a 页 0369-078.png
不以缠索因其常然而结之故曰善结无
绳约而不可解故行而不以此则行不能
无辙迹言而不以此则言不能无瑕谪计
也闭也结也而不以此则虽用筹算而乱
虽有关楗而开虽有绳约而解所以存于
已者不能无敝其何暇人物之救哉圣人为
能体道以善此五者是以常善救人而无
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矣何则此五者
性命之理所同然者也唯圣人以知常之
明而救之于所同然之际虽行之言之计
卷二 第 13b 页 0369-079.png
之闭之结之而莫知其所以然则其明袭
而不可得见故曰是谓袭明唯其善救也
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明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哉虽然致道者忘心
善人者虽不善人之师而吾不知其师之
为可贵也不善人虽善人之资而吾不知
其资之为可爱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则
虽智有所不知而远迷矣夫唯以智求之
而不得此道之所以为要妙也故曰虽智
大迷是谓要妙
卷二 第 14a 页 0369-080.png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
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
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
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
割
传曰雄动而雌静雄刚而雌柔雄倡而雌
和知其雄守其雌则笃静致柔和而不倡
者也故为天下溪溪之为物受于谷而输
卷二 第 14b 页 0369-081.png
于江海受而不拒输而不积物之能通而
无迕者也能通则常德不离矣人之生也
常德内全与物无迕及为物之所迁则日
益以离唯能笃静致柔和而不倡则常德
不离而复归于婴儿矣白于色为受采于
物为明于行为金于数为四黑于色为不
受染于物为晦于行为水于数为一知其
白守其黑不受万物之染若晦若水终之
于抱一抱一则能曲能枉能洼能敝故可
以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无枉而非一则常
卷二 第 15a 页 0369-082.png
德不忒矣不离者不离其故处而已而未
必能不忒也不忒则不差矣婴儿之为物
专气致柔不失其一体之和而已复归于
无极则婴儿不足以言之也草木之蕃也
为荣其谢也为辱人之所以为荣辱亦若
是而已知其荣守其辱去华归根虽被以
天下之所甚恶而不能累焉故为天下谷
谷之为物虚而能盈应而不藏而江海之
源所自出者也能为天下谷则反乎其源
矣故常德乃足则又非特不忒而已复归
卷二 第 15b 页 0369-083.png
其朴朴者真之全而物之混成者也唯其
混成而未为器故能大能小能曲能直能
短能长能圆能方无施而不可则无极不
足以言之也然则守其雌守其黑守其辱
足矣安用知其雄与白与荣哉盖守之以
为母知之以为子守之以为经知之以为
变也朴散则为器器之为物能大而不能
小能曲而不能直能短而不能长能圆而
不能方故圣人用之为官长而已非容乃
公公乃王之道也若夫抱朴以制天下其
卷二 第 16a 页 0369-084.png
视天下之理犹庖丁之视牛未尝见全牛
也行之于所无事而已恢恢乎其于游刃
固有馀地矣何事于割哉故曰大制不割
将欲章第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
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
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
人去甚去奢去泰
传曰圣人抱朴以治天下故大制不割则
其取天下常以无事而已取之也者得天
卷二 第 16b 页 0369-085.png
下之心使之不去者也则将欲取天下而
为之者非所以取天下也非所取而取之
吾是以见其不得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
而下者谓之器天下之为器神器也唯神
道为可以御神器神无思也无为也而为
之则御之非其道矣故不可为也为者所
以求成而适足以败之执者所以求得而
适足以失之也尧非有人而非见有于人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凡此者
真知所以取天下者也非为而执之者也
卷二 第 17a 页 0369-086.png
是以凡物有行则有随有呴则有吹有强
则有羸有载则有隳事势之相生不得不
然也则安可以执而为之哉是以圣人去
甚去奢去泰凡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已其
敢为也哉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
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
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
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卷二 第 17b 页 0369-087.png
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传曰人主者无为者也佐人主者有为者
也取天下不能无事而为之不已其弊至
于以兵强之虽佐人主者任在于有为犹
为不以道也况于主道之无为乎所以然
者以其事好还而已以道服天下则天下
莫敢不服而以兵强天下亦将阻是而抗
我矣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师之所处荆
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师之毒天下
如此故善用兵者果而已果者剋敌者也
卷二 第 18a 页 0369-088.png
敌而剋之造攻自呜条朕哉自亳剋敌之
谓也出于不得已非所恃以取强也果而
勿矜其能果而勿伐其功果而勿骄其势
其果常出于不得已是乃果而勿强之道
也如果而矜其能果而伐其功果而骄其
势则是果于强非果于不得已者也凡少
则壮壮则老物之情也道也者贵于守柔
以为强乃所以久而不殆者也若以兵强
天下则是弃柔而用壮壮而必老则物而
已岂道之所以物物哉故曰物壮则老是
卷二 第 18b 页 0369-089.png
谓不道不道早已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惑恶之故有道者不
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
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
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
可得志于天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
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
以悲哀泣之战胜则以丧礼处之
传曰文觌而武匿者天地之道阴阳之理
卷二 第 19a 页 0369-090.png
也兵而佳之是乃器之不祥而物之或恶
也是以有道者不处故君子居则贵左用
兵则贵右其所贵异乎平居之时则是固
以不祥之器处之而非君子之器也非所
以佳之也必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故
胜而不美也非所以佳之也天将救之以
慈卫之慈者天之所以乐推而不厌也则
杀人者岂非乐哉而美之则是乐杀人也
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也故吉事尚
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
卷二 第 19b 页 0369-091.png
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
以丧礼处之夫以丧礼处之则是不祥之
器而不美之可知已以悲哀泣之则是不
乐杀人也可知已老君之察于礼学如此
而谓老君绝灭礼学者岂知其所以绝灭
之意乎
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
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
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
卷二 第 20a 页 0369-092.png
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
海
传曰道常无名名之为道则与道乖矣方
其无名固未始有物也其朴可谓小矣而
天下不敢臣夫何故天地资之以始万物
恃之以生则天下孰有敢臣其所自始与
其所自生哉夫是乏谓真君万物莫不有
真君焉是之谓也侯王若能守则是以真
君君万物万物孰有得其真君而不宾者
乎故曰圣人作而万物睹至阴肃肃至阳
卷二 第 20b 页 0369-093.png
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
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天
地相合以降甘露则交通成和之至也侯
王执道纪而万物宾之也亦若是而已孰
得见其形哉故人莫之令而自均也无名
之朴无思也无为也工宰一动则始制有
名而名亦既有矣于是之时亦将知止则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
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则何始之有
哉此侯王所以守之之道也譬道之在天
卷二 第 21a 页 0369-094.png
下犹川谷之与江海则其有不归之者耶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
不亡者寿
传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然后能知
人则明者固智之所自出也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自胜然后能胜人则强者固力
之所自出也复命曰常而知常曰明不能
自知非所以知常也则知常者乃所以自
卷二 第 21b 页 0369-095.png
知也明至于自知则其于知人也何有守
柔曰强与接为构曰以心斗非所以守柔
也则守柔者乃所以自胜也强至于自胜
则其于圣人也何有有自知之明则知万
物莫不备于我而无待于外慕也故曰知
足者富有自胜之强则于道也勤行而已
矣无事于他求也故曰强行者有志知其
足于已而强行之则能存其所存而不为
物之所迁矣故曰不失其所者久能存其
所存则虽死而未尝亡也故曰死而不亡
卷二 第 22a 页 0369-096.png
者寿
大道汎兮章第三十四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功成不居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
于小万物归焉而不知主可名于大是以圣
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传曰可以左而不可以右可以右而不可
以左在物一曲者非大道也大道则无乎
不在故汎兮其可左右也凡物之大者则
不可名于小小则不可名于大是道也以
卷二 第 22b 页 0369-097.png
其可以左右也故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功成不居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夫唯不居
不为主故常无欲常无欲则妙之至者也
故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知主则容之
至者也故可名于大虽然既大矣而可名
于小则非大也既小矣而可名于大则非
小也非大非小此道之所以隐于无名也
然则道之所以为大也果不在大也圣人
体道者也则其所以能成其大者岂自大
也哉
卷二 第 23a 页 0369-098.png
执大象章第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于饵过
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
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传曰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万物
归焉而不知主是无形也无形也者大象
也则孰将保我而不往哉故曰执大象天
下往失道而天下往则去之而已则其往
也不能无害执道而天下往则虽相忘于
道术而未尝相离也故往而不害安平泰
卷二 第 23b 页 0369-099.png
平者安之至而泰者平之至有乐之可乐
有饵之可嗜则止者过客而已矣道之出
言淡乎其无味则非饵之可嗜视之不足
见听之不足闻则非乐之可乐若然者用
之岂可既乎过客止则为之蘧庐而已非
可久者也用之不可既则百姓日用而不
知而安平泰之所自出也岂特过客止而
已哉
将欲歙之章第三十六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
卷二 第 24a 页 0369-100.png
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
微明柔弱胜刚彊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
不可以示人
传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
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
与之天之道物之理人之事其势未尝不
如此者也于张知歙于强知弱于兴知废
于与知夺非知几者孰能与于此哉故曰
是谓微明然则能歙之张之弱之强之废
之兴之夺之与之者无形而柔弱者也为
卷二 第 24b 页 0369-101.png
其所歙所张所弱所强所废所兴所夺所
与者有形而刚强者也则柔弱之胜刚强
也明矣人之不可以离柔弱犹鱼之不可
以脱于渊鱼脱于渊则获人离于柔弱则
死之徒而已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
至坚无有入于无间驰骋天下之至坚而
入于无间则器之利者也操利器以驭天
下国家则其所以图回运动者常在于无
形之际安可使知其所自来哉故曰国之
利器不可以示人
卷二 第 25a 页 0369-102.png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
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
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传曰万物皆有名也而道常无名则有名
者莫不为之宾故言万物将自宾则以无
名言之虽然此知无为而已无为而无不
为则未尝有夫无为也故万物将自化自
化则我与万物莫非道也孰知万物之宾
与其所以宾哉故方其自宾也始制有名
卷二 第 25b 页 0369-103.png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者复于无名
之朴而已方其自化也化而欲作吾将镇
之以无名之朴而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也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则岂特无为而已而
亦未始有夫无为者也天下之动正夫一
者也侯王守道以至于此则可谓不欲以
静矣天下其有不自正者乎夫老君真人
也宜不弊弊然以天下万物为事而于侯
王之间如此其谆谆何也道以修之身为
真而以修之天下为普使王侯者知而守
卷二 第 26a 页 0369-104.png
之则修之天下不亦普乎夫不啬其道而
欲与天下同之仁也欲同之天下而先之
侯王义也而学者顾见其言有绝弃仁义
则曰老君槌提吾仁义而小之也吾所不
取呜呼彼不见其所以绝弃之意宜其不
取焉耳
道德真经传卷之二
卷二 第 26b 页 0369-10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