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 110902b 页
卷三 第 1a 页 0360-110.png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卷之三良三
登仩郎臣章安撰义
道经
宠辱章第十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御注曰宠者在下贵者在上居宠而以为
荣则辱矣处贵而以为利则患莫大焉以
富为是者不能辞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辞
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慄舍之则
悲兹宠辱所以若惊欤惨怛之疾恬愉之
卷三 第 1b 页 0360-111.png
安时集于体怵迫之恐欣欢之喜交溺于
心兹大患所以若身欤
臣义曰见宠于人而心为之荣辱孰甚焉
处贵于时而己为之利患莫大焉宠辱本
乎得失得失之来心之惊也惊于得失而
为荣辱故曰若惊以彼之贵为我之利固
而居之反累其心同乎有为之患而不能
自脱
何谓宠辱宠为下
御注曰龙之为物变化自如不可制畜可
卷三 第 2a 页 0360-112.png
豢养焉则志于豢养有辱之道古之善为
士者三旌之位不足易其介万钟之禄不
足迁其守居宠而思危在福而若冲则何
辱之有贪天位也慕天禄也知进而不知
退知得而不知丧则人贱之矣故受宠于
人则为下之道
臣义曰以彼之宠为荣则受宠者所为辱
此为下之道也况知进不知退知得不知
丧此所以履忧患而贻身灾人得而贱之
岂不为下
卷三 第 2b 页 0360-113.png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御注曰轩冕在身非性命之理也物之傥
来寄也寄之来不可拒故至人不以得为
悦其去不可圉故至人不以失为忧今寄
去则不乐受则喜之是得失累乎心能勿
惊乎柳下惠为士师三黜而不去正考父
三命循墙而走则异于是
臣义曰宠辱生于得失得失至而心为之
累神为之惊是惊于得失而为宠辱也无
得则无失无宠则无辱忘怀于得失则何
卷三 第 3a 页 0360-114.png
所惊也不惊则乌有所谓宠辱
何谓贵大患若身
御注曰据利势擅赏罚作福威天下畏之
如神明尊之如上帝可谓贵矣圣人则不
以贵自累故能长富贵而无患譬如人身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则无
入而不自得也世之人以物易性故累物
而不能忘势以形累心故丧心而不能忘
形其患大矣
臣义曰以贵自累者忘其自贵而有彼之
卷三 第 3b 页 0360-115.png
贵孰免于患惟圣人无我故履至贵而未
始以贵自累此所以长守贵而无人道之
患涉于有我则有身之患心向于贵而心
为之役身荣于贵而身为之累患之大也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
何患
御注曰人之生也百骸九窍五藏六府赅
而存焉吾谁与为亲认而有之皆惑也体
道者解乎此故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孟子曰夭寿不贰颜子曰回坐忘矣夫死
卷三 第 4a 页 0360-116.png
生亦大矣而无变于己况得丧祸福之所
介乎此古之至人所以不以利累形不以
形累心视万物与我将择焉而不可得则
吾身非吾有也上与造物者游下与外死
生齐终始者为友吾有何患且宠者世所
荣也而以为辱贵者人所乐也而以为患
盖外物之不可恃也理固然矣诚能有之
以无有则虽宠而不辱虽贵而无患伊尹
之不以宠利居成功尧之不以位为乐几
是已
卷三 第 4b 页 0360-117.png
臣义曰有吾故有身有身故有患无身则
吾固无矣吾且不有复有何患形不累于
物而至于形复乎无形心不累于形而至
于心复乎无心是以上与造物者游而吾
且无身矣下与外生死齐终始者为友而
有何患视宠为辱履贵知患则宠贵在彼
夫复何恃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
下若可托天下
御注曰天下大器也非道莫运天下神器
卷三 第 5a 页 0360-118.png
也非道莫守圣人体道故在宥天下天下
乐推而不厌其次则知贵其身而不自贱
以役于物者若可寄而已知爱其身而不
自贱以困于物者若可托而已故曰道之
真以治身绪馀以为国家土苴以治天下
世俗之君子乃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
夫
臣义曰圣人体道在天下其静也以道为
之守其动也以道为之运岂复以身任天
下之事为而反以为累乎天下乐推而不
卷三 第 5b 页 0360-119.png
厌复有何患苟未及乎此知以道贵其身
而不失己于苟贱之地则知自贵矣故可
以受天下之寄知以道爱其身而不徇物
于自弃之域则知自爱矣故可以受天下
之托天下之寄托本乎道也知贵爱以身
虽不及乎体道之全然知以道自贵自爱
故曰若可寄托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
御注曰目主视视以辨物夷则平而无辨
卷三 第 6a 页 0360-120.png
非视所及故名曰夷太易未见气是已
臣义曰视则用明见则有物以我之明见
彼之物目力所及尔万法一致物我玄同
非视所及复何所见
听之不闻名曰希
御注曰耳主听听以察物希则概而有间
非听所闻故名曰希大音希声是已
臣义曰声之所起物之所感既属诸有故
可听可闻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曰大音
希声希声独闻则概而有间矣故曰希
卷三 第 6b 页 0360-121.png
抟之不得名曰微
御注曰微乎微乎至于无形孰得而抟之
大象无形是已
臣义曰物之可抟而得者丽乎形器无物
之可抟欲抟而不得所谓大象者如此无
形之中独见有焉故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御注曰太易未判孰分高下大音希声孰
辨清浊大象无形孰为巨细目无所用其
明耳无所施其聪形无所竭其力道之全
卷三 第 7a 页 0360-122.png
体于是乎在穷之不可究探之不可得也
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混而为一虽然既
已为一矣且得无言乎
臣义曰视之听之抟之则非无也不见不
闻不得则非有也曰夷曰希曰微则若有
若无也若有若无故不可以一诘故混而
无间同有于无同无于有所谓混一如此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御注曰形而上者阴阳不测幽而难知兹
谓至神故不皦皦言明也形而下者一阴
卷三 第 7b 页 0360-123.png
一阳辨而有数兹谓至道故不昧昧言幽
也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臣义曰涉于形器者有阴阳之辨故上皦
下昧理之固然至神之所妙故上不知其
皦至道之所行故下不知其昧不皦不昧
不离于一也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御注曰道之体若昼夜之有经而莫测其
幽明之故岂貌象声色可得而形容乎故
复归于无物
卷三 第 8a 页 0360-124.png
臣义曰一者道之经也合有无上下而冥
于一则道之不可名也绳则有所合而为
之绳绳言其不已也一之又一又玄之义
复乎未始有物故曰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御注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恍兮惚其中
有物惚兮恍其中有象犹如太虚含蓄万
象而不睹其端倪犹如一性灵智自若而
莫究其运用谓之有而非有谓之无而非
无若日月之去人远矣以鉴燧求焉而水
卷三 第 8b 页 0360-125.png
火自至水火果何在哉无状之状无物之
象亦犹是也
臣义曰无状之状有而不见无物之象有
而不可得既复归于无物则未始有物也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则又非无物也谓之
有而非有谓之无而非无恍惚之谓也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御注曰其始无首其卒无尾故迎之随之
有不得而见焉
臣义曰丽乎出入始终之机则有首尾前
卷三 第 9a 页 0360-126.png
后之辨道复乎无体孰有首尾道藏乎无
物孰有前后其来也不可迎其去也不可
随孰知其始孰知其终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御注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师天而无地者
或蔽于道之动而凭其强阳师阴而无阳
者或溺于道之静而止于枯槁为我者废
仁为人者废义岂古之道哉古之道不可
致诘而非有是谓恍惚而非无执之以御
世则变通以尽利鼓舞以尽神而无不可
卷三 第 9b 页 0360-127.png
者道之大常无易于此所谓自古以固存
者欤故曰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臣义曰古之道一而已执一以为用则天
下之有可得而御谓之今者以际于事之
时言之谓之古者以未离乎一之时言之
能知古始者知道之一复乎无纪无纪之
纪道之太常故曰道纪
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御注曰古之士与今之士异矣善为士则
卷三 第 10a 页 0360-128.png
与不善为士者异矣故微则与道为一妙
则与神同体玄有以配天通有以兆圣而
藏用之深至于不可测究书曰道心惟微
则微者道也易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
则妙者神也易曰天玄而地黄则玄者天
之色传曰事无不通之谓圣则通者圣之
事水之深者可测也穴之深者可究也古
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名实不入而机发
于踵其藏深矣不可测究列御寇居郑圃
四十年人无识者老子谓孔子曰良贾深
卷三 第 10b 页 0360-129.png
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其谓是欤
臣义曰古者物之初始道未离乎一也继
道者善则善者道之出也事道者士则士
者道之任也今则向于事物之时士亦以
事为之任尔此古之士所以与今之士异
也惟其出乎古始以善继道可以复道以
身任道可以载道故能微能妙能玄能通
深不可识也其微与道为一者言道之深
也其妙与神同体者言神之深也配天之
玄而任其自然造理之深也兆圣之通而
卷三 第 11a 页 0360-130.png
达于玄为适事之深也其机浅者俄而可
度也其藏深者孰可识哉
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御注曰天之高不可俄而度也地之厚不
可俄而测也曰圆以覆曰方以载者拟诸
其容而已强为之容岂能真索其至
臣义曰深不可识则不容声矣孰可拟议
强为之容故有所窃比若川至乎若浊者
是也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卷三 第 11b 页 0360-131.png
御注曰豫者图患于未然犹者致疑于已
事古之体道者以内游为务不以通物为
乐恐惧修省不得已而后应若冬涉川守
而不失已若畏四邻易所谓以此斋戒者
是也
臣义曰有物采之迫而后应非乐于通物
也先事而戒曰豫已事而畏曰犹冬涉者
言其不得已逡巡而进非所欲者也畏四
邻者言其可畏之密迩于我而不相离戒
而不敢纵也
卷三 第 12a 页 0360-132.png
俨若容
御注曰语曰望之俨然记曰俨若思庄子
曰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全
德之人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故其状
义而不朋
臣义曰俨者端庄凝重之形容者变动不
一之貌以其庄重故记称其若思以其不
一故庄子谓之正容俨若客形忘而容寂
也
涣若冰将释
卷三 第 12b 页 0360-133.png
御注曰水凝而为冰冰释而为水其实一
体蔽于执一者如水之凝通于大同者如
冰之释易曰涣离也遗物离人而无所系
较所以为涣
臣义曰滞于形体则碍于有游于物初则
复于无遗物离人所以为涣也若冰将释
所以为玄同也水凝为冰释复为水不离
当体圆融会通
敦兮其若朴
御注曰敦者厚之至性本至厚如木之朴
卷三 第 13a 页 0360-134.png
未散为器
臣义曰复性命之至厚故曰敦如木浑全
而未散于器故曰
朴旷兮其若谷
御注曰旷者广之极心原无际如谷之虚
受而能应
臣义曰心复乎无心旷然同乎太虚广之
极也如彼空谷能容能应
浑兮其若浊
御注曰不刿雕以为廉不矫激以为异浑
卷三 第 13b 页 0360-135.png
然而已故若浊与修身以明污者异矣
臣义曰物我混一同然无间若彼浊流藏
垢纳污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御注曰有道之士即动而静时骋而要其
宿定而能应至无而供其求故静之徐清
而物莫能浊动之徐生而物莫能安易曰
来徐徐徐者安行而自适之意至人之用
心非以静止为善而有意于静非以生出
为功而有为于生也因其固然付之自尔
卷三 第 14a 页 0360-136.png
而无怵迫之情遑遽之劳焉故曰徐静之
徐清万物无足以挠其心故孰能浊动之
徐生万物无足以系其虑故孰能安安有
止之意为物所系则止矣岂能应物而不
伤
臣义曰静者非能动而之静而动未尝不
静也动者非离静而之动而静未尝不动
也动静两得者道在于事也故古之事道
者其动也浊而不离乎静故徐自清也而
物莫能浊其静也安而未始不动故徐自
卷三 第 14b 页 0360-137.png
生也而物莫能安安有止意止于物则非
所谓变动不居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御注曰有积也故不足无藏也故有馀至
人无积亦虚而已保此道而以天下之美
为尽在己者亦已小矣故不欲盈经曰大
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臣义曰事道者忘心于道苟有而矜之虽
有存焉鲜矣故不欲盈也盈者矜其有而
自满矣满则覆理之必然也其能保乎
卷三 第 15a 页 0360-138.png
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御注曰有敝故有新有成故有坏新故相
代如彼四时成坏相因如彼万物自道而
降丽于形数者盖莫不然惟道无体虚而
不盈故能敝能新能成能坏超然出乎形
数之外而未尝敝未尝坏也故曰夫惟不
盈故能敝不新成木始荣而终悴火初明
而末熄以有新也故敝随之日中则昃月
满则亏以有成也故坏继之有道者异乎
此
卷三 第 15b 页 0360-139.png
臣义曰盈则必覆自满故也以满自矜而
必于新成此敝坏之理乘随之矣孰能保
其盈乎新则有故成则有亏相代相因如
循环也能新能成向于事而有为者也能
敝则复乎道而无为者也物之新成则适
乎用而向于事物至于敝则时之所弃而
复于道能敝不新成何盈之有此道之所
以保也
致虚极章第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
卷三 第 16a 页 0360-140.png
御注曰莫贵乎虚莫善乎静虚静者万物
之本也虚故足以受群实静故足以应群
动极者众会而有所至笃者力行而有所
至致虚而要其极守静而至于笃则万态
虽杂而吾心常彻万变虽殊而吾心常寂
此之谓天乐非体道者不足以与此
臣义曰虚者道之会静者道之复虚则不
为物累故为群实之所寓静则不与物杂
故为群动之所宗惟虚与静故足以为天
地之鉴万物之照而万态万变无足以挠
卷三 第 16b 页 0360-141.png
之者极者道之至中而众之所会也笃者
道之勤行而力之所至也以一致虚而至
于极致之至也以一守静而至于笃守之
至也致之未至则实或妨道守之未至则
动或违性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御注曰万物之变在道之末体道者寓乎
万物之上焉物之生有所乎萌也终有所
乎归方其并作而趋乎动出之涂吾观其
动者之必静及出者之必复而因以见天
卷三 第 17a 页 0360-142.png
地之心则交物而不与物俱化此之谓观
其复
臣义曰万物赋形于天地之间阴阳以气
帅而出入劳于天机役于神化趣向乎有
生之涂并作而不能自已者也即动以观
静缘出以观复体道者能之故要观复于
万物并作之际天地之心且得见矣况万
物乎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御注曰芸芸者动出之象万物出乎震相
卷三 第 17b 页 0360-143.png
见乎离则芸芸并作英华发外说乎侃劳
乎坎则去华就实归其性宅命者性之本
而性其根也精者神之母而神其子也精
全则神王尽性则至于命
臣义曰芸芸者物之所生根本者物之所
复发为英华缘根而生归于性宅复归其
根本大则末茂故根者物之命也芸芸归
根所以复命也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御注曰流动而生物物生成理谓之形形
卷三 第 18a 页 0360-144.png
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未形者有分且
然无间谓之命命亘古今而常存性更万
形而不易全其形生之人去智与故归于
寂定则知命之在我如彼春夏复为秋冬
体性抱神中以自考此之谓复命
臣义曰芸芸者动之华形之所分也归根
者静之至命之所复也万物受命于无而
成形于有故有命然后有生有生斯有性
有性斯有情情响于动则流于物流于物
则徇末而伤本逐物而失性而命以故灭
卷三 第 18b 页 0360-145.png
矣夫惟形忘而不知其所生心忘而不知
其所起观复于并作之时而理以穷矣芸
芸而各归其根而性已尽矣理穷性尽而
返乎静一复乎至无故曰复命
复命曰常
御注曰常者对变之辞复命则万变不能
迁无间无歇与道为一以契天地以袭气
母
臣义曰常者不见亲故无有终始不丽于
形不堕于数与道为一而不迁于变道之
卷三 第 19a 页 0360-146.png
真常也非复命不足以与此
知常曰明
御注曰知道之常不为物迁故六彻相因
足以鉴天地足以照万物
臣义曰知不以心而得道之常是真知也
视不以目而见于无形性觉自见者也故
曰明真知则不为物迁明故能鉴照天地
万物
不知常妄作凶
御注曰圣人知道之常故作则契理每与
卷三 第 19b 页 0360-147.png
吉会不知常者随物转徙触涂自患故妄
见美恶以与道违妄生是非以与道异且
不足以固其命故凶易曰复则不妄迷而
不知复兹妄也已
臣义曰知命之复则知常矣不知命之复
而驰骋于外接构于物忘其性命道德之
本汨于美恶是非之末舍彼真实流于妄
假丧精失灵曾不知返迷不知复孰免凶
患
知常容
卷三 第 20a 页 0360-148.png
御注曰知常则不藏是非美恶故无所不
容
臣义曰知常则复乎至无与道同体容之
至也
容乃公
御注曰无容心焉则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何私之有
臣义曰无所不容冥与道契物我不立何
复有私
公乃王
卷三 第 20b 页 0360-149.png
御注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天下乐
推而不厌
臣义曰与道为公则天下之所归往也故
乐推不厌
王乃天天乃道
御注曰通天地人而位乎天地之中者王
也一而大在上而无不覆者天也天地人
莫不由之者道也尽人则同乎天体天则
同乎道
臣义曰天下之所归往而不知其所归往
卷三 第 21a 页 0360-150.png
付之自然大无不覆而同乎天忘其所以
然而然而复归于无此尽人体天而同乎
道者此也
道乃久没身不殆
御注曰道者万世无弊庶物得之者昌关
百圣而不穷蔽天地而不息故没身不殆
殆近凶几近吉不殆则无妄作之凶非知
常者无与
臣义曰惟道故能久久者道之常也道藏
于无故能久身堕于形故有没虽没而不
卷三 第 21b 页 0360-151.png
殆者虽死而未尝死况有妄作之凶乎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
御注曰在宥天下与一世而得惔怕焉无
欣欣之乐而亲誉不及无悴悴之苦而畏
侮不至莫之为而常自然故下知有之而
已
臣义曰至治之世上无为也知标技然故
天下同焉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
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徒知有其上而曾不
卷三 第 22a 页 0360-152.png
知上之何力于我也
其次亲之誉之
御注曰泽加乎民法传于世天下爱之若
父母故亲之贵名起之如日月故誉之此
帝王之治亲誉之迹彰而大同之道亏矣
庄子曰舜有膻行百姓悦之诗于灵台所
以言文王之民始附也
臣义曰仁义之政施于有为有恩可亲而
得以归附有德可怀而得以称誉虽治迹
善于一时而道德之全已散于物假
卷三 第 22b 页 0360-153.png
其次畏之侮之
御注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故畏之举天
下以赏其善者不劝举天下以罚其恶者
不沮诸侯有问鼎大小轻重如楚子者陪
臣有窃宝玉大弓如阳虎者此衰世之俗
故侮之
臣义曰治不知要而事于形迹至于为仁
为义而仁义之化有不得而行故畏之以
刑威而治之以法制法出而生奸令下而
起诈诸侯至于问鼎陪臣至于窃宝故曰
卷三 第 23a 页 0360-154.png
畏之侮之
故信不足焉有不信
御注曰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缠索此
至信也商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会而
民始疑信不足故也太上下知有之则当
而不知以为信其次畏之侮之则知诈颉
滑机变之巧生而有不信者矣
臣义曰治不本乎道而上不信道至于假
法制以立威而期人之畏而不侮信不足
也上信不足则下有不信而日以偷薄乱
卷三 第 23b 页 0360-155.png
之大者其孰能治
犹兮其贵言
御注曰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则言岂
可易哉戒慎而弗敢轻也故言而世为天
下道行言自为而天下化
臣义曰贵言则不轻于言言且不轻岂轻
于为乎云为不轻则信于道也以其不信
底乱故犹兮其贵言也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御注曰帝王之功圣人之馀事也使民甘
卷三 第 24a 页 0360-156.png
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而馀事足以
成帝王之功然谓我自然而已曰帝力何
有于我哉此之谓太上之治
臣义曰涉于事为而弊精神于蹇浅虽曰
为治而曰底于乱治不以道故也本乎性
命而遂生成于自然虽曰无为而帝力何
知贵言则治之以不言而化之以道故帝
王之功应世之事既成既遂而百姓莫得
而形容皆谓我之自然岂知上之治哉知
有其上而已
卷三 第 24b 页 0360-157.png
大道废章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
御注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
后义仁以立人义以立我而去道也远矣
韩愈不原圣人道德之意乃以谓仁与义
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老子之小仁义其
所见者小也庄子所谓蔽蒙之民
臣义曰大道无名物我俱泯复于至无不
容声矣有仁有义离道已远德之分也仁
以爱人而未能遗人义以立我而未能忘
卷三 第 25a 页 0360-158.png
我仁义之名立而我人之为累向于事为
而道之所废也
智慧出有大伪
御注曰民智力竭则以伪继之
臣义曰以知之智以心之慧将以笼络世
变出而有为则民以智巧交相胜而伪乱
起矣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御注曰名生于不足故也庄子曰孝子不
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卷三 第 25b 页 0360-159.png
臣义曰六亲和则不知其所以为孝慈也
国家治则不知其臣之忠也惟和与治则
孝之与忠亦常也无孝慈然后有孝慈之
名有不忠然后有以称其忠
绝圣弃智章第十九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御注曰道与之性一而不杂离道为德是
名圣智圣智立而天下始有乔诘卓鸷之
行惊愚而明污誉尧而非桀则圣智之利
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绝而弃之与道
卷三 第 26a 页 0360-160.png
同体则各安其性命之情其利博矣
臣义曰圣智之名离道而分于德也民性
丧其真纯而离于朴古故圣智出焉圣以
能化为体智以知人为用上以圣智临下
则民争事于圣智之迹而不知所自贵者
逐末反本重为民害圣智无所用而退藏
于绝弃之域则民将自得于大顺忘所慕
尚而足于性分故其利博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御注曰孝慈天性也蹩躠为仁踶跂为义
卷三 第 26b 页 0360-161.png
而以仁义易其性矣绝仁弃义则民将反
其性而复其初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其于孝慈也何有
臣义曰孝慈者仁义之实也仁义之名立
而民性失矣民性本足乎孝慈而累于仁
义之名谆谆孑孑名实交纠所以乱性惟
绝弃于仁义之迹则民将浑然完其天性
诚焉相与而忘其情伪故复其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御注曰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有欲利
卷三 第 27a 页 0360-162.png
之心者不顾其义是皆穿窬之类
臣义曰尚巧则竭其智而无所不至何耻
之有尚利则贵其货而期于必得何义之
顾巧绝然后民食力而易足利弃然后民
用俭而有馀故盗贼也何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御注曰先王以人道治天下至周而弥文
及其弊也以文灭质文有馀而质不足天
下举失其素朴之真而日沦于私欲之习
老氏当周之末方将祛其弊而使之反本
卷三 第 27b 页 0360-163.png
故攘弃仁义绝灭礼学虽圣智亦在所摈
彼其心岂真以仁义圣智为不足以治天
下哉先王之道若循环救文者莫若质故
令有所属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也
臣义曰圣智仁义巧利三者文存质灭故
民失其利孝慈不复盗贼多有由信不足
而文具尔故有所弃绝弃绝其文则天下
不至于失真而流伪故老氏祛其文弊而
使之反本令有所属也见素抱朴少私寡
欲所属如此
卷三 第 28a 页 0360-164.png
见素
御注曰语曰绘事后素素未受色见素则
纯粹而不杂
臣义曰性本纯素动为物染则杂而不一
性静则纯一无物自见如此故曰见素
抱朴
御注曰经曰朴散则为器朴未尝斲抱朴
则静一而不变庄子曰同乎无欲是谓素
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臣义曰朴者木之浑全而未散于器者也
卷三 第 28b 页 0361-004.png
民性全于自然而未向于物一而不变守
而不脱故曰抱朴
少私寡欲
御注曰自营为私而养心莫善于寡欲少
私寡欲则定乎内外之分辨乎真伪之归
德全而性复圣智之名泯矣
臣义曰私欲胜则失已于物也少私寡欲
则内省物轻知所自贵而全乎天德德全
而复乎性初何事圣智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