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文集-宋-程颢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1345-062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二程文集卷五
  明道文集五      宋 程颢 撰
 杂文
  南庙试佚道使民赋(民得终佚/劳固无怨)
人情莫不乐利圣政为能使民以佚道而敦敕俾当时
之服循教本于农虽极勤劳之事功收于后自无怨讟
之因厥惟生民各有常职劳而获养则乐服其事勤而
卷五 第 1b 页 WYG1345-0622d.png
无利则重烦其力惟王谨以政令驱之稼穑且为生之
本宜教使以良勤则从上也轻盖丰馀之自得蠢尔农
俗陶乎教风知所劳者为乎已图所利者存乎终莫不
勉勉以从令于于而劝功志在便人役以农畴之务时
虽毕役乐于岁事之丰虽复教令时颁科条日出严刑
以董其或惰加赋以戒其不一然而俗乐趋劝时无怨
疾择可劳而劳也敢惮初勤因所利而利焉自全终佚
大抵善治俗者率俗以敦本善使民者顺民而不劳道
卷五 第 2a 页 WYG1345-0623a.png
皆出于优佚令无勤于绎骚不夺其时导以厚生之利将
求其欲岂闻力穑之逃勿谓民之冥而无知勿谓农之劳
而不务趋其利则虽劳而乐害其事则虽冥而惧志取丰
益业其安固使尔农于垦殖纵极勤劬异有国之力征自
膺饶俗得非纳于丰富之道教以便安之途在服劳而虽
至顾有憾以曾无体兑彖之悦民下安其教同周诗之戒
事众乐而趋异夫虽上之行抑民所愿或躬籍以为率或
名官而申劝是皆俾民有乐佚之道焉虽劳何怨
卷五 第 2b 页 WYG1345-0623b.png
  南庙试九叙惟歌论
论曰民受天地之中而生者也水火金木土榖民所赖
而生者也树之君使修举其所赖而养之者也修之有
道行之有节上焉天顺之下焉民乐之正德焉利用焉
厚生焉此其所以秉统持正而制天下之命者也在书
禹之谟曰九功惟叙九叙惟歌其指言乎是也舜禹明
其道圣也后世不及焉功也万世所利焉宜其事有次
序而民歌乐之也噫舜之君禹之臣其歌之之民日闻
卷五 第 3a 页 WYG1345-0623c.png
其道日被其泽其见而知之或言或歌可矣今去圣久
远踰数千祀然可覆而举之者何也得非一于道乎道
之大原在于经经为道其发明天地之秘形容圣人之
心一也然当推本夫明其次著其迹者言之在洪范之
九章一曰五行次二曰五事统之以大中终之以福极
圣人之道其见于是乎盖五行者天之道也五事者人
之道也修人事而致天道此王者所以治也五事修五
行叙则其生材也美焉阜焉民居其中享其利而安焉
卷五 第 3b 页 WYG1345-0623d.png
岂非皇极之道用而致乎五材之生天也非人也五事
之修人也非天也虽然五事正则五材自然得其性矣
是则天之道亦王者之所为也王者既修五事而致五
材则又举正德之教而率之明利用之源而阜之开厚
生之道而养之五行恊于上六府利于下三事举于中
修焉其功之叙也和焉其德之行也如是则民浩浩然
于于然驩虞于下而歌颂其政矣或曰子之言五行然
矣然六府之兼乎榖何也答曰五行气也五材形也君
卷五 第 4a 页 WYG1345-0624a.png
之所致者气也民之所用者形也五气既叙五材既丰
民并用焉然榖者民之所生也不可一日无之此六府
所以兼榖也要其本则五气之生而已夫何惑焉窃原
春秋之文求圣人之志灾之书者十一大水之书者七
不雨之书者九大旱之书者二无麦苗大无麦禾之书
者各一盖言五行失其序则六府失其宜物失其宜则
尚何次叙之有乎民失其所则尚何歌咏之有乎可以
见圣人之心重时政而谨民事勤勤乎如是也由是言
卷五 第 4b 页 WYG1345-0624b.png
之则舜之德其至也地平天成矣万世永赖矣其民陶
其教遂其生九功之德皆歌之矣戒之用休董之用威
劝之以九歌俾勿坏其终之之道也道是而已矣或问
行于后者当如何曰五事本也谨而明之六府外也时
而治之教之以德节之以政古之五正各司其方可复
也周之六官各主其事可用也此其略也其道则具于
经矣推而明之勤而修之是亦舜之政也夫何远哉顾
力行何如尔谨论(此篇经为道道是而/已矣两处疑有脱误)
卷五 第 5a 页 WYG1345-0624c.png
  南庙试策五道
   第一道
 问礼曰凡养老五帝宪三王有乞言厚人伦之义
 也是以鳏寡孤独皆有养后世则不然教化之不明
 衣食之不足黎民老而不得其养饥寒转死于沟壑
 者往往而是今将考古养老之礼而行之惟帝尧而
 上不可闻已虞夏商周之时其所养何老所处何学
 所衣何服所食何礼一岁凡几行之宜诵所闻悉著
卷五 第 5b 页 WYG1345-0624d.png
 于篇
对王者高拱于穆清之上而化行于裨海之外何修何
饰而致哉以纯王之心行纯王之政尔纯王之心纯王
之政(此疑/缺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
纯王之心也使老者得其养幼者得其所此纯王之心
也尚虑其未也则又尊国老而躬事之优庶老而时养
之风得海流民陶其化孰有怠于亲而慢于长者哉虞
夏商周之盛王由是道也人伦以正风俗以厚鳏寡孤
卷五 第 6a 页 WYG1345-0625a.png
独无不得其养焉后世礼废法坏教化不明播弃其老
饥寒转死者往往而是呜呼率是而行而欲王道之成
犹却行而求及前抑有甚焉尔今朝廷清明政教修举
方欲稽讲坠典以风天下明执事欲将明上意故访诸
生以古之道俾讲求其说敢不道其所闻以裨一二哉
盖古者择三公之有年德者天子以父事之谓之三老
孤卿之有年德者天子以兄事之谓之五更皆一人尔
大夫士之以年致仕者亦皆养之于其乡里之庠序焉
卷五 第 6b 页 WYG1345-0625b.png
所处则有虞氏国老养于上庠庶老养于下庠夏后氏
国老养于东序庶老养于西序商人国老养于右学庶
老养于左学周人国老养于东胶庶老养于虞庠是也
所服则深燕缟玄之衣四代所服也所食则飨燕食之
礼三代之制也周人修而兼用之一岁所行之数则礼
所谓春飨孤子秋飨耆老与夫释菜释奠之礼亦其时
乎此古之略也若夫润饰之则在乎时矣谨对
  第二道
卷五 第 7a 页 WYG1345-0625c.png
 问昔者孔子伤时王之无政而作春秋所以褒善贬
 恶为后王法也自去圣既远诸儒异论圣人之法得
 之者寡至唐陆质学于啖赵号为达者其存书有纂
 例微旨义统今之学者莫不观焉若夫诸儒之所失
 与陆氏之所得学者必有所取舍也试为条其大要
 庶以质其是非
对春秋何为而作哉其王道之不行乎孟子有言曰春
秋天子之事是也去圣踰远诸儒纷纭家执异论人为
卷五 第 7b 页 WYG1345-0625d.png
殊说互相弹射甚于仇雠开元秘书言春秋者盖七百
馀家矣然圣人之法得者至寡至于弃经任传杂以符
纬胶固不通使圣人之心郁而不显吁可痛也独唐陆
淳得啖先生赵夫子而师之讲求其学积三十年始大
光莹绝出于诸家外虽未能尽圣作之蕴然其攘异端
开正途功亦大矣惜夫其书之粹者在乎集传而世微
其传矣今所存者请槩言其一二亦可以观其道之所
至焉春秋之法大者在乎侵伐战取围入执杀盟会如
卷五 第 8a 页 WYG1345-0626a.png
聘禘郊蒸尝归复入纳灾异赋役焉然诸家之论前矛
后盾未见其能一也其间书侵者五十七伐者二百一
十三书围者四十四入者二十七圣人之意其详其备
也如是岂苟然哉盖诛其祸乱之道耳彼岂有是哉先
儒徒随事而传之三传往往从而美之者有矣未有一
言发明圣人诛之之心者也独陆君用啖氏之说曰春
秋纪师何无曲直之辞曰一之也不一则祸乱之门辟
矣若夫其差者甚者则在乎其文矣此则见圣人绝恶
卷五 第 8b 页 WYG1345-0626b.png
之源原情之法此表里之论也其馀若盟若会其法皆
用是也禘郊之义诡谲殊状左氏之文略而不解公榖
之论泥而失真何杜之流汎汎其间耳陆氏之学独能
斥先郑之失明诸侯之僭谓禘为王者之祭明郊非周
公之志皆足以见其所存之博大得圣师救乱明上下
之心也馀若书郑伯之克谓克下之辞明君臣之义异
乎所谓如二君与能杀者屑屑之论矣书次于郎则言
非有俟而次则意将为贼尔防兵乱之源殊乎所谓过
卷五 第 9a 页 WYG1345-0626c.png
信次止者区区之谈矣发言侵言伐之例则曰无名行
师与称罪致讨之异远乎阔略之言贼害之语矣且取
邑之条则云力得之不是其专夺异乎不用师徒不宜
取之浅矣其馀称将称师纪名纪氏之类亦皆度越于
诸家远甚旨义之众莫可历数要其归以圣人之道公
不以已得他见而立异故其所造也远而所得也深噫
圣门之学吾不得而见焉幸得见其几者矣则子厚之
愿扫其门宜乎对问之下不能详悉故献其略谨对
卷五 第 9b 页 WYG1345-0626d.png
  第三道
 问官之有属犹身之有臂臂之有指也自建官以来
 未有无属焉者也举今之官则治其小者有属治其
 大者无属外郡县内群有司此治其小者内公府外
 刺部此治其大者治其小且有属治其大乃无属何
 其轻重劳佚之不侔哉岂因其故常而恬莫之举欤
 抑举之未见其益欤刺部之属向尝增之直与其长等
 尔非所谓属也公府之属今或存之直他官而已非
卷五 第 10a 页 WYG1345-0627a.png
 所谓属也请悉陈前古治大有属之法可施于今者
 皆何名何选何职古何以有而今何以无古何以可而
 今何以不可详之于说以究当今之便
对窃观治天下之道如构室焉其大者栋也梁也栋梁岂
能独立哉其所与相助而承上者榱桷也置官亦如是
矣古之三公之府诸侯郡国各有其属以成其政后世改
易不常今则外之一郡一邑内之一官一局各有属焉至于
公府机务之烦外台刺举之重则反无之此诚小大重轻
卷五 第 10b 页 WYG1345-0627b.png
之贸焉非必谓无益而莫之为也直因循故常未之更尔
向者漕计之司尝为之置副矣副则诚亚其长者也其下
亦尝创宾从之名者矣是亦其属也第旋去之耳近世宰相
之官兼门下之目则府以其省名矣今其属者乃省官尔非丞
相之属策谓前古治大有属之法可施于今者则周冢宰之
职有小宰焉小宰之下皆其属也其馀五官亦各有属焉
然其爵位有尊卑之差矣外则牧伯之国今刺举之任也
其属则其臣尔汉之三公府则有长史司直焉东曹西曹
卷五 第 11a 页 WYG1345-0627c.png
之掾焉内则御史外则刺部亦各自用其吏为掾属其选之
之道则周六官以下其属皆命于天子牧伯之臣则其卿而
下其君选于其国尔汉之三公开府辟召唐之藩镇亦自
荐延其位其职则系其长之所任而分治之耳今公
府任其小事者非无也直无若三公之孤六卿之丞共
其事者尔其治文书掌劳役者备矣其职亦几矣苟欲
慎其选清其流而易其官之名则可矣若欲夫预闻政
事则贤明之佐谟谋于庙堂之上又何细吏之间焉若
卷五 第 11b 页 WYG1345-0627d.png
夫刺举之属则在选任之尔谨对
  第四道
 问今天下费益广财益匮食加冗农加困货愈笼文
 愈密而旱乾水溢无岁无之又未尝得清源端本之
 术少纾其弊虽有智者或任非其责噤不出一语呜
 呼忍而视斯民之残也今欲使财无匮农无困文无
 密以拯斯民之残敢问何策之为先何修而后可勿
 疏勿泛以直所论
卷五 第 12a 页 WYG1345-0628a.png
对天下大器群生重畜惟君上所制养焉今土地之广
人民之众较之近代未为甚盛也然近岁费益广财益
匮食加冗农加困货愈笼文愈密者何也殆基本似有
所未立法度似有所未举尔三代之制今不能收功于
旦夕也试取其切近于体务者言之今财之匮食之冗
农之困货愈笼文愈密者弊虽烦而其原一而已其始
在费益广也费益广则取于民者众实于府者鲜财不
得不匮农不得不困矣彼食冗者亦费之一端尔费既
卷五 第 12b 页 WYG1345-0628b.png
广财既匮农既困则货不得不笼货之笼则文不得不
密矣所谓费益广者不曰待哺之兵众乎戍守之费重
乎游食之徒烦乎无用之供厚乎为今之计兵之众岂
能遽去之哉在汰其冗而择其精兵戈之遗岂能遽绝
之哉在备于我而图其后游食之徒烦则在禁其末而
驱之农无用之供厚则在绝其源而损其数然其所以
制之者有其道也夫水利之兴屯田之制府兵之复义
仓之设皆济时之大利顾缙绅议之熟矣惟不以为旧
卷五 第 13a 页 WYG1345-0628c.png
说之迂而忽之则财以丰食以足货利可宽文法可损
矣虽旱乾水溢之变系乎岁数之常亦吾有备焉尔谨

  第五道
 问子曰苟有用我者三年有成何其效之疾欤又曰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何其效之迟欤
 又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必世云者较诸善人则
 己疾合诸圣人则已迟三者之效不能齐一然则圣
卷五 第 13b 页 WYG1345-0628d.png
 何道而疾善何术而迟王何务而必世愿以前代已
 然之迹质于此三者
对圣人之道无所苟而已矣以圣人之才施于天下其
易矣犹必曰三年而有成也然方之善人之效则圣人
之治其疾也远矣仲尼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
去杀矣夫善人者所谓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者也既不
循前人之弊而守之又不得圣人之道而行之宜其远
且久也有人焉相继而往则百年而后可至治矣所谓
卷五 第 14a 页 WYG1345-0629a.png
王者必世而后仁则蒙谓作礼乐之时尔夫民之情不
可暴而使也不可猝而化也三年而成大法定矣渐之
仁摩之义浃于肌肤沦于骨髓然后礼乐可得而兴也
盖礼乐者虽上所以教民也然其原则本于民而成于
上尔则圣人之效所以疾善人之效所以迟与夫王者
之仁其道可见矣复请以前代已然之迹而明之孟子
曰小国七年大国五年可为政于天下此圣人之效也
若仲由谓三年使知方伯禽之三年报政虽不能若圣
卷五 第 14b 页 WYG1345-0629b.png
人之道醇且具也然亦承圣师之教奉周公之政其庶
乎其次也若汉之业创乎高祖因循乎吕惠文帝守之
以淳俭孝景绍之以恭默当时汉之兴几百年矣其风
俗宽厚几致措刑亦胜残去杀之效乎周承文王之业
历武王之治至成王之世而周公作礼乐焉此必世后
仁之效乎谨对
 
  二程文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