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第 50180a 页
卷十四 第 1a 页 0141-092.png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十四河四
周义山
紫阳真人姓周名义山字季通汝阴人也汉
丞相勃七世之孙以冠族播流世居贵宦祖
玄汉昭帝元凤元年为青州刺史父秘为范
阳令时君始生焉父后积秩累迁官至陈留
刺史君时年十六随从在郡始读孝经论语
周易为人沉重少言笑喜怒不形于色好独
坐静处不结名好然精细微密所存必感常
卷十四 第 1b 页 0141-093.png
以平旦之后日出之前正东向立漱口咽液
服气百数向日再拜旦旦如此为之经年父
怪而问之所行何等事君长跪对曰义山中
心好日光长景之晖是以拜之尔至月朔旦
之日辄游市及闾阎陋巷之中见穷乏饥饿
之人解衣给食时时登陟名山喟然悲叹或
入石室中欢然独笑时陈留大儒名士闻君
盛德体性沉美咸往诣焉君辄称疾不见宾
客汉侍中蔡咸陈留高士亦颇知道闻君德
行数往诣君每称疾不欲见之父乃大怪怒
卷十四 第 2a 页 0141-094.png
责之督切使出见之既不得已遂出相见咸
大发清谈及论神仙之道变化之事君乃凝
默内闭敛神虚静颔而和之一不答也是岁
大旱斗米千钱路多饥莩君乃倾财竭家以
济其困阴行之人亦不知是君之慈施也对
万物如临赤子斯积德仁爱之施矣后遇陈
留黄泰告君曰闻君好道阴德流行用思微
妙诚感于我是以相诣吾是中岳仙人须林
字子玄也本卫人灵公末年生少好道德受
学于岑先生见授炼身消灾之道术后又遇
卷十四 第 2b 页 0141-095.png
仇公见教以服气之法还神守魂之事吾行
之甚验大得其益子少知还阳精髓不泄又
知导引伏气吞景咽浆不复须阴丹内术补
胎之益也然犹三虫未坏三尸未死故导引
服气不得其理可先服制虫细丸以杀谷虫
虫有三名一名青古二名白姑三名血尸谓
之三虫三虫在内令人心烦满意志不开所
思不固失食则饥悲愁感动精志不至仍以
饮食不节断故也虽复断谷人体重滞淹淹
淡闷所梦非真颠倒反错邪俗不除皆由此
卷十四 第 3a 页 0141-096.png
虫在内摇动五脏故也其方用附子五两麻
子七升地黄六两术七两茱萸根大者七寸
桂四两云芝英五两凡七种先取菖蒲根煮
浓作酒使清淳重美一斗半以七种药㕮咀
内器中渍之亦可不用㕮咀三宿乃出暴之
之燥又取前酒汁渍之三宿又出暴之须酒
尽止暴令燥内铁臼中捣之极细筛令成粉
取白蜜和之令可丸以平旦东向初服二丸
如小豆渐益一丸乃可至十馀丸也治腹内
弦实上气心胸结塞益肌肤令体轻有光华
卷十四 第 3b 页 0141-097.png
尽一剂则虫死虫死则三尸枯三尸枯则自
然落矣亦可数作不限一剂也然后合四镇
丸加曾青黄精各一两以断谷毕若导引服
气不得其理可先服食众草苣胜茯苓术桂
天门冬黄连地黄大黄桃糖及皮任择焉虽
服此药以得其力然不得九转神丹金液之
道不能飞仙也但可为延年益寿尔君按次
为之服食术五年身生光泽彻视内见五脏
乃就仙人求飞仙要诀仙人曰药有数种仙
有数品有乘云驾龙白日升天与太极真人
卷十四 第 4a 页 0141-098.png
为友拜为仙官之主其位可同真公定元公
大生公及中黄大夫九气丈人仙都公此皆
上仙也或为仙卿大夫上仙之次也游行五
岳或造太清役使鬼神中仙也或受封一山
总领鬼神或游翔小有群集清虚之宫中仙
之次也若食谷不死日中无影下仙也或白
日尸解过死太阴然后乃仙下仙之次也我
受涓子秘要是中仙耳子名上金书当为真
人我之道非子真人所学也今以守三一之
法灵妙小有之书二百事传子石菌朱柯若
卷十四 第 4b 页 0141-099.png
乾芝与子服之吾道毕矣子可远索师也君
再拜受教退而服神芝五年目视千里外日
行五百里遂巡行名山寻索仙人闻蒙山栾
先生能读龙蹻经遂往寻之遇衍门子于是
授龙蹻经及三皇内文登王屋山遇赵陀子
授芝图十六首及五行秘符又遇黄先生受
黄素神方五帝六甲左右灵飞之书四十四
诀登嶓冢山遇上卫君授太素传左乙混洞
东蒙之录右庾素文摄杀之律登嵩高山遇
中央黄老君合会仙人在其上太室洞门之
卷十四 第 5a 页 0141-100.png
内君顿首拜乞长生度世老君曰子存洞房
之内见白元君邪君对曰实存洞房尝见白
元君黄老君曰子道未足未见无英君也且
复游行受诸要诀当以上真道经授子矣见
白元君下仙之事可寿三千年见无英君乃
为真也可寿一万年矣君再拜受教而退游
行天下名山大泽西登白空山遇沙野帛先
生授太清上经登峨嵋山入空洞金府遇宁
先生授大丹隐书八禀十诀登岷山遇阴先
生授九赤斑符登岐山遇臧延甫授忧乐曲
卷十四 第 5b 页 0141-101.png
素诀登梁山遇淮南子成受天关三图登牛
首山遇张子房授太清真经登九嶷山遇李
伯阳授李氏幽经登钟山遇高丘子授金丹
方二十七首登鹤鸣山遇阳安君授金液丹
经九鼎神丹登猛山遇青精先生授黄素传
登陆浑山潜入伊水洞室遇李子耳授隐地
八术登戎山遇赵伯玄授二九素女术登阳
洛山遇幼阳君授青要紫书登霍山遇司命
君授经命青图上皇民籍登鸟鼠山遇墨翟
子授紫度炎光内视图中经登曜名山遇大
卷十四 第 6a 页 0141-102.png
帝候夜神童授金根之经登委羽山遇司马
季主授石精金光藏景化形登大度山遇刘
子先授七变神法登都广建木遇谷希子授
黄气之法太空之术阳精三道之要登桐柏
山遇王乔授素奏丹符登太华山遇南岳赤
松子授上元真书登太冥山遇九老仙都君
授黄水月华四真法登合黎山遇皇人授八
素真经太上隐书登景山遇黄台万毕先生
授九真中经登玄垄羽山遇玉童十人九气
丈人授白羽紫盖眼黄水月华法到桑木登
卷十四 第 6b 页 0141-103.png
扶广山遇青真小童君授金书秘字南行朱
火登丹陵山遇龚仲阳授仙忌真记西游登
空山见无英君视西眼洞房中无英君处其
左白元君处其右黄老君处其中无英君服
金精朱碧玉绫之袍光赤朝霞流景曜天要
太上灵气之章佩九帝驱邪之策戴翠上紫
灵之冠盖太玄丹灵上元赤子之祖父也左
连青宫之气气冠万神乃未有天地先自虚
空而生矣白元君服丹玉之锦云罗重袍白
光内朱流景参天垂晖映神玄黄彻虚要太
卷十四 第 7a 页 0141-104.png
上灵精之章佩玄元摄魔之策戴招龙皂冠
盖玉房云庭上元赤子之父右英皓青之室
朝运生者也中央黄老君是太极四真王之
师老矣上摄九天中游昆崙黄阙来其外紫
户在其内下与二君入洞房圆三寸威仪具
焉夫至思神见得为真人若见白元君得为
下真寿三千岁若见无英君得为中真寿万
岁若见黄老与天相倾上为真人列名金台
君既诣之乃再拜顿首乞与上要诀黄老君
曰可还视子洞房中君乃暝目内视良久果
卷十四 第 7b 页 0141-105.png
见洞房之中有二神人无英白元君也被服
状如在空山中者黄老君笑言曰微乎深哉
子用意思之精也白日升天之道子还登常
山授子上真之道君乃还常山石室中斋戒
念道复积九十馀年中白元君无英君黄老
君遂使授之大洞真经三十九篇有玉童二
十一人玉女二十一人皆侍真烧香昼夜习
之积十一年遂乘云驾龙白日升天上诣太
微宫受书为紫阳真人佩黄旄之节八威之
策带流金之铃服自然之衣食玉醴之饴饮
卷十四 第 8a 页 0141-106.png
金液之浆治葛衍山金庭铜城所谓紫阳宫
也紫阳有八真人君处其右一日三登昆崙
一朝太微帝君以嶓冢为紫阳别宫所谓洞
庭潜宫也嶓冢山有洞穴潜行通王屋清虚
小有天亦潜通阆风也
道一曰周义山称疾养晦积德累仁终
始一诚广参众妙真神仙之博学者也观
汉侍中蔡咸陈留高士诣之咸大发清谈
论神仙之道变化之事义山乃凝默内闭
敛神虚静颔而和之一不答也道德经曰
卷十四 第 8b 页 0141-107.png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义山之意也
王褒
清虚真人王君名褒字子登范阳襄平人也
安国侯七世之孙君以汉元帝建昭三年九
月二十七日诞焉洪基大业世籍贵盛君父
讳楷以德行懿美比州所称举茂才除议郎
转中垒大夫上党太守黄门侍郎侍中左将
军雁门太守楷正色彤管坦诚献替纳言推
谟披襟拔领率职莅民政以礼成舍刑宽赋
卷十四 第 9a 页 0141-108.png
不肃而敬天子贤之迁殿上三老使宾皇太
子讲春秋尚书论语礼易恢恢仁长循循善
诱遂名沸绝圃声驰京夏君即闲夜之感喟
然悲叹曰人间尘蔼趋竞得失利害相攻有
踰鹓雏之视老燕矣遂决志辞亲入华山中
九年一日夜半忽闻林泽中有人马箫鼓之
声须臾渐近仰而望之见千乘万骑浮空而
至神人乘三素云辇手把虎符宋钺启途握
节执旄曲晨倾荫锦旗蔽虚神人暂停驾而
言曰吾太极真人西梁子文也闻子好道劬
卷十四 第 9b 页 0141-109.png
劳山林未该真要诚可悯也勤企长生实为
至矣君乃驰诣轮毂之下扣头自搏而言曰
褒以肉人愚顽庸贱少好生道莫知隐诀真
人曰夫学道无师无缘自解我太极真人神
仙之司主试校学者领举正直尔子玄录上
清金书东华名编清虚位登小有必当掌括
宝籍为天王之任但注心四景勤慕上业道
自成也后隐阳洛山中感南极夫人西城真
人授君以太上宝文八素隐书大洞真经灵
书八道紫度炎光石精玉马神真虎文高仙
卷十四 第 10a 页 0141-110.png
羽玄凡三十一卷依科立盟结誓而付乃将
君观玄洲须臾而至四面大海悬涛千丈洲
上宫阙楼观琼室瑶房不可称记西城真人
曰此仙都之府太上丈人处之乃将君入紫
桂宫见丈人著流霞羽袍冠芙蓉之冠腰带
神光手把火铃侍女数百龙虎卫阶太上丈
人与西城真人相礼而已相携共坐君时侍
侧焉太上丈人曰彼所谓王子登乎学道遭
逢良师将得之矣西城真人笑因命君拜拜
毕太上丈人使坐北向丈人乃设厨膳呼吸
卷十四 第 10b 页 0141-111.png
立具灵殽千种丹醴湛溢燔烟震檀飞节玄
香陈钧天之大乐击金璈于七芒崆峒启音
彻朗天丘于是龙腾云崖飞凤鸣啸山阜洪
鲸涌波凌涛云起太虚风生广辽灵歌九真
雅吟空无玉华作唱西妃折腰尔乃众仙挥
袂万神迁延羽童拊节庆云缠锦于是太上
丈人会二十九真人皆玄洲之太真公也其
第一真人自称主仙道君指君而向西城真
人言曰视此子心眸澄邈神停形凝圆晨丕
涣六景发华殆真人之美者小有之贤王也
卷十四 第 11a 页 0141-112.png
西城真人答曰盖闻性发乎天而命成乎人
也于是主仙道君命侍女范运华赵峻珠王
抱台等发琼笈披绿韫出上清隐书龙文八
灵真经二卷授君又以云碧阳水晨飞丹腴
二升赐君君拜服之真人遂将君还西城九
年道成给飞飙之车东行渡启明沧海登广
桑山入始晖庭诣大帝君稽首再拜大帝授
以龙景九文紫凤赤书上清神图八道玉箓
次南行渡渤海丹海登长离山诣南极紫元
夫人华盖上公授以五云夜光云琅水霜次
卷十四 第 11b 页 0141-113.png
西行渡庾丘巨海沈羽之津登丽农山诣紫
盖晨夫人景真三皇道君授以玉道绿字回
曜太真隐书次北游渡彫柔玄海济饮龙上
河匏瓜津登广夜山诣高上虚皇大道玉君
会其出游驾日月之晨乘紫始之光郁霭黄
素之云勃蔚八景之曜飞真万亿不可称数
君再拜道侧乃诣上清玉晨帝君玄清六微
元君二君授以宝洞飞霄绝玄金章及赐太
极隐书龙明宝珠绛和云芝君拜而饮之即
身金色项映圆光七曜散华流焕映形又退
卷十四 第 12a 页 0141-114.png
登阆风之野玄圃之宫诣中皇玉帝受解形
遁变流景玉经乃越郁绝济弱河西诣龟台
谒九灵太真上清夫人退更清斋三月受三
华宝曜琼文琅书灵晖上录七晨素经退又
清斋三年浮浩汗之河登白空虞山山周回
三万里游行翌日趋诣紫清太素琼阙即太
素三元上道君所治焉处丹灵白玉宫飞映
绝曜紫霞落焕七光交陈结于云宇之上奇
丽玄黄不可名字仙童玉女侍右真人盖无
数也君稽首再拜诣琼阙之下久时太素三
卷十四 第 12b 页 0141-115.png
元上道君乃使绣衣命者西林藻授君金真
玉光流金火铃豁落七元八景飞霞又使清
真左夫人郭灵盖右阳玉华仲飞姬赍神策
玉玺授君以为太素清虚真人领小有天王
三元四司右保上公治王屋山洞天之中给
玉童玉女各三百人主领上清玉章太素宝
玄太极上品九天灵文六合秘籍山海妙经
悉主之又总括洞内明景三宝得乘虎旂龙
辇金盖琼轮八景飞舆出入上清受事太素
寝宴太极也
卷十四 第 13a 页 0141-116.png
梅福
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明尚
书谷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汉成帝委
任大将军王凤凤专执擅权而京兆尹三章
素忠直讥刺凤为凤所诛王氏浸盛灾异数
见群下莫敢正言楅复上书讥切王氏上不
纳又成帝久亡继嗣楅以为立建三统封孔
子之世以为殷后复上书终不见纳是时楅
居家读书养性为事至平帝元始中王莽专
政福一朝弃妻子去九江为吴市门卒云
卷十四 第 13b 页 0141-117.png
道家云梅福得道仙去豫章职方乘云梅
岭在西山极崇峻羊肠而上五里至顶山下
有梅仙观今号阳灵观观之上有梅仙坛旧
说梅子真弃南昌尉学道于此梅岭之下白
石源水出焉又云墨池在南昌县治东汉南
昌县尉梅福故宅基因立为观水竹幽茂晋
王右军羲之典临川郡日每过此盘礴久之
不能去因号墨池宋谢灵运亦尝居此一年
著老子经隐述并疏一部唐太宗贞观中号
太一观礼迎万天师居之高宗龙朔二年来
卷十四 第 14a 页 0141-118.png
致醮祭夜有云降殿上至晓而散坛上有仙
灯之祥玄宗开元间即为开元观玄宗自书
额宋徽宗崇宁二年为崇宁万寿观后又曰
天宁十道四蕃志载梅楅池楅种莲华池中
叹曰生为我酷身为我梏形为我辱妻为我
毒遂弃妻入洪崖山岂墨池即此池与如抚
州之梅山梅仙观隆兴府丰城县之梅仙观
有仙坛丹井在焉临江军新淦县之玉笥山
承天宫瑞州新昌县之梅墩宅仙观梅仙观
皆梅福经由修真之地建宁府梅山在城南
卷十四 第 14b 页 0141-119.png
三里方舆记梅福尝炼丹于此有升仙坛梅
仙事实云梅君求师慕道访雁荡诸山游南
闽入支提山又入仙霞山乃武夷之东也遂
于岩上结庵积年遇空同仙君授以内外丹
法乃至鸡笼山修炼不成次至毛竹洞入演
仙山复往玉华山次至乌石山至剑江西岭
再遇空同仙君降谓曰汝之道缘在飞鸿山
也梅君遂至飞鸿山结庵修炼千日功成神
游体外丹光烛天梅君服丹讫趣装登途复
回九江只见祥光射日紫雾浮空云中仙乐
卷十四 第 15a 页 0141-120.png
嘹亮金童执节玉女持幡力士控鸾侍仙捧
诏梅君拜诏谢恩乘青鸾飞升而去自后飞
鸿山号曰梅仙山也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
敕梅楅在汉之际以孤远极言天下之事其
志壮哉晚而家居读书养性卒于遗化高蹈
世传为仙今大江之西实存庙像祷祠辄应
能泽吾民有司上闻是用锡兹显号光灵不
泯其服朕恩宜特封寿春真人高宗绍兴二
年闰四月敕朕向巡狩于南国以豫章为东
朝母后率掖庭而行舟楫冒风波之险凡所
卷十四 第 15b 页 0141-121.png
经涉必有护持爰锡褒恩以答神贶洪州丰
城县大江北岸梅福升仙坛观寿春真人正
谏不用高名独存悯汉室之不纲去吴市而
莫返既严祠馆亦锡封名兹复益以美称盖
少敷于新渥其歆异数少慰平生可特封寿
春吏隐真人
臣道一曰道德经曰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吾见其不得已此如汤武革命顺天而应
人者也又曰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
之此如新室王莽犯分而窃位者也以汤
卷十四 第 16a 页 0141-122.png
武之仁犹不免见讥议于后世况以乱臣
贼子专权擅柄以谋篡弑之事乎善乎梅
楅之上书□诋王氏朝夕之渐其虑患也
深矣其为纲常之计密矣惜乎当时人主
不能用其言卒成其祸为奸伪之倡遂使
后世如桓玄侯景之徒纷纷皆是也道德
经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岂非梅福
欲以斯道增乎三纲五常之重而不幸乎
道德经又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
伪斯言尽之矣
卷十四 第 16b 页 0141-123.png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