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六 第 1a 页 WYG0113-051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礼通考卷六十六 刑部尚书徐乾学撰
丧仪节二十九
国恤一
顾命
周书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
甲子王乃洮颒水相被冕服凭玉几
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
卷六十六 第 1b 页 WYG0113-0514d.png

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
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恐
不获誓言嗣兹予审训命汝
昔君
文王武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殷集
卷六十六 第 2a 页 WYG0113-0515a.png

大命
在后之侗敬迓天
威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
今天降疾殆弗兴弗
悟尔尚明时朕言用敬保元子钊弘济于艰难
柔远能迩安劝小大庶邦
思夫人自乱于威仪尔
卷六十六 第 2b 页 WYG0113-0515b.png

无以钊冒贡于非几
兹既受命还出
缀衣于庭越翼日乙丑王崩
卷六十六 第 3a 页 WYG0113-0515c.png
魏氏春秋时太子芳年八岁秦王九岁在于御侧明帝
执宣王手目太子曰死乃复可忍朕忍死待君君其与
卷六十六 第 3b 页 WYG0113-0515d.png

爽辅此宣王曰陛下不见先帝属臣以陛下乎
晋书元帝纪太宁三年八月壬午帝不愈召太宰西阳
王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
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阳尹温峤并受遗诏辅太子丁
亥诏曰自古有死贤圣所同寿夭穷达归于一概亦何
足特痛哉朕枕疾已久常虑忽然仰惟祖宗洪基不能
克终堂构大耻未雪百姓涂炭所以有慨尔不幸之日
敛以时服一遵先度务从简约劳众崇饰皆勿为也衍
卷六十六 第 4a 页 WYG0113-0516a.png

以幼弱猥当大重当赖忠贤训而成之昔周公匡辅成
王霍氏拥育孝昭义存前典功冠二代岂非宗臣之道
乎凡此公卿时之望也敬听顾命任托付之重同心断
金以谋王室诸方岳征镇刺史将守皆朕捍城推毂于
外虽事有内外其致一也故不有行者谁捍牧圉譬若
唇齿表里相资宜勠力一心若合符契思美焉之美以
缉事为期百辟卿士其总已以听于冢宰保祐冲幼弘
济艰难永令祖宗之灵宁于九天之上则朕没于地下
卷六十六 第 4b 页 WYG0113-0516b.png

无恨黄泉
成帝纪咸康八年夏六月庚申帝不愈诏曰朕以眇年
获嗣洪绪托于王公之上于兹十有八年未能阐融政
道剪除逋祲夙夜战兢匪遑宁处今遘疾殆不兴是用
震悼于厥心千龄眇眇未堪艰难司徒琅邪王岳亲则
母弟体则仁长君人之风允塞时望肆尔王公卿士其
辅之以祗奉祖宗明祀协和内外允执其中呜呼敬之
哉无坠祖宗之显命
卷六十六 第 5a 页 WYG0113-0516c.png

南齐书高帝纪建元四年三月庚申帝不豫召司徒褚
渊左仆射王俭诏曰吾本布衣素族念不到此因藉时
来遂隆大业风道沾被升平可期遘疾弥留至于大渐
公等奉太子如事吾柔远能迩缉和内外当令太子敦
穆亲戚委任贤才崇尚节俭弘宣简惠则天下之理尽
矣死生有命夫复何言
武帝纪永明十一年秋七月戊寅帝大渐诏曰始终大
期贤圣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复何恨但皇业艰难万几
卷六十六 第 5b 页 WYG0113-0516d.png

事重不能无遗虑尔太孙进德日茂社稷有寄子良善
相毗辅思弘治道内外众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共下
意尚书中是职务根本悉委王晏徐孝嗣军旅捍边之
略委王敬则陈显达王广之王玄邈沈文季张瑰薛渊
等百辟庶僚各奉尔职谨事太孙勿有懈怠知复何言
陈书天康元年夏四月癸酉世祖崩于有觉殿遗诏曰
朕疾苦弥留遂至不救脩短有命夫复何言但王业艰
难频岁军旅生民多弊无忘愧惕今方隅乃定俗教未
卷六十六 第 6a 页 WYG0113-0517a.png

弘便及大渐以为遗恨社稷任重太子可即君临王侯
将相善相辅翼内外协和勿违朕意
太建十四年春正月甲寅高宗崩于宣福殿遗诏曰朕
爰自遘疾曾未浃旬医药不瘳便属大渐终始定分夫
复奚言但君临寰宇十有四载诚则虽休勿休日慎一
日知宗庙之负重识王业之艰难而边鄙多虞生民未
乂方欲荡清四海包吞八荒有志莫从遗恨幽壤皇太
子叔宝继体正适年业韶茂纂统洪基社稷有主群公
卷六十六 第 6b 页 WYG0113-0517b.png

卿士文武内外俱罄心力同竭股肱送往事居尽忠诚
之节当官奉职弘翼赞之功务在叶和无违朕意凡厥
终制事从省约金银之饰不须入圹明器之具皆令用
瓦唯使俭而合礼勿得奢而乖度以日易月既有通规
公除之制悉依旧制在位百司三日一临四方州镇五
等诸侯各守所职并停奔赴
魏书高祖纪太和二十三年春三月庚子帝疾甚车驾
北次榖塘原甲辰诏司徒协徵太子于鲁阳践阼诏以
卷六十六 第 7a 页 WYG0113-0517c.png

侍中护军将军北海王详为司空公镇南将军王肃为
尚书令镇南大将军广阳王嘉为尚书左仆射尚书宋
弁为吏部尚书与侍中太尉公禧尚书右仆射任城王
澄等六人辅政顾命宰辅曰粤尔太尉司空尚书令左
右仆射吏部尚书惟我太祖丕丕之业与四象齐茂累
圣重明属鸿历于寡昧兢兢业业思纂乃圣之遗踪迁
都嵩极定鼎河瀍庶南荡瓯吴复礼万国以仰光七庙
俯济苍生困穷早灭不永乃志公卿其善毗继子隆我
卷六十六 第 7b 页 WYG0113-0517d.png

魏室不亦善欤可不勉之
北齐书孝昭帝皇建二年十一月崩遗诏曰朕婴此暴
疾奄忽无逮今嗣子冲眇未闲政术社稷业重理归上
德右丞相长广王湛研几测化体道居宗人雄之望海
内瞻仰同胞共气家国所凭可遣尚书右仆射赵郡王
睿喻旨徵王统兹大宝其丧纪之体一同汉文三十六
日悉从公除山陵施用务从俭约
周书明帝武成二年夏四月庚子大渐诏曰人生天地
卷六十六 第 8a 页 WYG0113-0518a.png

之间禀五常之气天地有穷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长
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处必然之理脩短之
间何足多恨朕虽不德性好典坟披览圣贤馀论未尝
不以此自晓今乃命也夫复何言诸公及在朝卿大夫
士军中大小督将军等并立勋效积有年载辅翼太祖
成我周家令朕缵承大业处万乘之上此乃上不负太
祖下不负朕躬朕得启手启足从先帝于地下实无恨
于心矣所可恨者朕享大位可谓四年矣不能使政化
卷六十六 第 8b 页 WYG0113-0518b.png

循理黎庶丰足九州未一二方犹梗顾此怀恨目用不
瞑唯冀仁兄冢宰洎朕先正先父公卿大臣等协和为
心勉力相劝勿忘太祖遗志提挈后人朕虽没九泉形
体不朽今大位虚旷社稷无主朕儿幼稚未堪当国鲁
国公邕朕之介弟宽仁大度海内共闻能弘我周家必
此子也夫人贵有始终公等事太祖辅朕躬可谓有始
矣若克念世道艰难辅邕以主天下者可谓有终矣哀
死事生人臣大节公等思念此言令万代称叹朕禀生
卷六十六 第 9a 页 WYG0113-0518c.png

俭素非能力行菲薄每寝大布之被服大帛之衣凡是
器用皆无雕刻身终之日岂容违弃此好丧事所须务
从俭约敛以时服勿使有金玉之饰若以礼不可阙皆
命用瓦小敛讫七日哭文武百官各权辟衰麻且以素
服从事葬日选择不毛之地因地势为坟勿封勿树且
厚葬伤生圣人所诫朕既服膺圣人之教安敢违之凡
百官司勿异朕此意四方州镇使到各令三日哭哭讫
悉权辟凶服还以素服从事待大例除非有呼召各案
卷六十六 第 9b 页 WYG0113-0518d.png

部自守不得辄奔赴阙庭礼有通塞随时之义葬讫内
外悉除服从吉三年之内勿禁昏娶饮食一令如平常
也时事殷猥病困心乱止能及此如其事有不尽准此
以类为断死而近思古人有之朕今忍死书此怀抱
武帝宣政元年六月丁酉疾甚还京其夜崩于乘舆遗
诏曰人肖形天地禀质五常脩短之期莫非命也朕君
临宇县十有九年未能使百姓安乐刑措罔用所以昧
旦求衣分宵忘寝昔魏室将季海内分崩太祖扶危翼
卷六十六 第 10a 页 WYG0113-0519a.png

倾肇开王业燕赵榛芜久窃名号朕上述先志下顺民
心遂与王公将帅共平东夏虽复妖氛荡定而民劳未
康每一念此如临冰谷将欲包举六合混同文轨今遘
疾大渐气力稍微有志不申以此叹息天下事重万几
不易王公以下爰及庶僚宜辅𨗳太子副朕遗意令上
不负太祖下无失为臣朕虽瞑目九泉无所复恨朕平
生居处每存菲薄非直以训子孙亦乃本心所好丧事
资用须使俭而合礼墓而不坟自古通典随吉即葬葬
卷六十六 第 10b 页 WYG0113-0519b.png

讫公除四方士庶各三日哭妃嫔以下无子者悉放还家
隋书仁寿四年秋七月丁未高祖崩遗诏曰嗟乎自昔
晋室播迁天下丧乱四海不一以至周齐战争相寻年
将三百故割疆土者非一所称帝王者非一人书轨不
同生人涂炭上天降鉴爰命于朕用登大位岂关人力
故得拨乱反正偃武修文天下大同声教远被此又是
天意欲宁区夏所以昧旦临朝不敢逸豫一日万几留
心亲览晦明寒暑不惮劬劳匪曰朕躬盖为百姓故也
卷六十六 第 11a 页 WYG0113-0519c.png

王公卿士每日阙庭刺史以下三时朝集何尝不罄竭
心府诫敕殷勤义乃君臣情兼父子庶藉百僚智力万
国欢心欲念率土之人永得安乐不谓遘疾弥留至于
大渐此乃人生常分何足言及四海百姓衣食不丰教
化刑政犹未尽善兴言念此唯以留恨朕今年踰六十
不复称夭但筋力精神一时劳竭如此之事本非为身
止欲安养百姓所以致此人生子孙谁不爱念既为天
下事须割情勇及秀等并怀悖恶既知无臣子之心所
卷六十六 第 11b 页 WYG0113-0519d.png

以废黜古人有言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若令勇秀
得志共治国家必当戮辱遍于公卿酷毒流于人庶今
恶子孙己为百姓黜屏好子孙足堪负荷大业此虽朕
家事理不容隐前对文武侍卫具已论述皇太子广地
居上嗣仁孝著闻以其行业堪成朕志但令内外群官
同心勠力以此共治天下朕虽瞑目何所复恨但国家
事大不可限以常礼既葬公除行之自昔今宜遵用不
劳改定凶礼所须才令周事务从节俭不得劳人诸州
卷六十六 第 12a 页 WYG0113-0520a.png

总管刺史以下宜各率其职不须奔赴自古哲王因人
作法前帝后帝沿革随时律令格式或有不便于事者
宜依前敕修改务当政要呜呼敬之哉无坠朕命
明英宗实录天顺八年正月己巳帝大渐召皇太子及
太监牛玉傅恭裴当王顺周善至榻前谕之曰自古人
生必有死今朕疾已深傥有不讳东宫速择日即皇帝
位过百日成昏皇后钱氏名位素定当尽孝养以终天
年德王等王俱与善地俾之国殉葬非古礼仁者所不
卷六十六 第 12b 页 WYG0113-0520b.png

忍众妃不要殉葬敛时须沐浴洁净棺内装用袍服系
腰绦环皇后同东宫 带皮鞋者易以绦鞋衣服不
须多纵多亦无用择好地建陵寝皇后他日寿终宜合
葬惠妃亦须迁来以后诸妃次第袝此言俱遵行毋违
孝宗实录弘治十八年五月庚寅帝大渐晓刻遣司礼
太监戴义召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甚急至乾
清宫东煖阁御榻前帝燕服坐龙床御榻上健等入至
床上榻前叩头问安帝曰热甚不可耐命左右取水以
卷六十六 第 13a 页 WYG0113-0520c.png

布拭舌既乃曰朕嗣祖宗大统一十八年今年三十六
岁乃得此疾殆不能起健等跪奏曰皇上偶违和何以
遽言及此臣等仰观圣体神气充溢万寿无疆幸宽心
调理帝自叙即位始未甚详欲有所纪录于是太监扶
安李璋捧纸及砚义执朱笔跪于榻前陈宽萧敬李荣
俱跪于床下帝命义书于片纸曰朕昔侍太皇太后宫
闱及长蒙先皇厚恩选配昌国公张峦女为后于弘治
四年九月二十四日诞生皇子册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卷六十六 第 13b 页 WYG0113-0520d.png

年已长成主器昏配不可久虚礼宜择配可于今年举
行皆逐句宣授间有改易粲然成章书讫上执健手又
曰先生辈辅导辛苦朕备知之又曰东宫聪明但年尚
幼先生可常常请他出来读书辅导他做个好人健等
皆饮泣对曰东宫天性睿智今年尽勤学望圣上宽心
息虑以膺万福语久玉音渐清反覆告谕若不忍释前
后数百言不能悉记谨识其大者如此时距升遐一日
而圣论谆切神思不乱盖圣性之涵养有素故终始之
卷六十六 第 14a 页 WYG0113-0521a.png

际一得其正云帝召皇太子至前面谕曰朕不豫皇后
与东宫做礼仪悉从先帝遗典祭用素羞东宫务遵守
祖宗成法孝奉两宫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毋怠毋荒永
保贞吉
穆宗实录隆庆六年五月己酉帝疾大渐召大学士高
拱张居正高仪至乾清宫受顾命拱等疾趋至宫左右
奏召辅臣至帝倚坐御榻上中宫及皇贵妃咸在御榻
边东宫立于左拱等跪于御榻下命宣顾命曰朕嗣祖
卷六十六 第 14b 页 WYG0113-0521b.png

宗大统今方六年偶得此疾遽不能起有负先皇付托
东宫幼小朕今付之卿等三臣宜协心辅佐遵守祖制
保固皇图卿等功在社稷万世不泯拱等咸痛哭叩首
而出是时上疾已亟口虽不能言而熟视诸臣颔之属
托甚至盖自孝庙顾托三臣之后仅再见也
光宗实录万历四十八年八月甲戌帝召见辅臣方从
哲刘一燝韩爌及英国公张惟贤尚书周嘉谟李汝华
孙如游黄嘉善黄克缵左都御史张问达给事中范济
卷六十六 第 15a 页 WYG0113-0521c.png

世杨涟御史顾慥于乾清宫诸臣问安毕上仍论册立
皇贵妃从哲等对以策储原卜期宜移近早竣吉典以
慰圣怀帝目顾今上论曰卿等辅佐为尧舜又语及寿
宫辅臣以皇考山陵工有次第对帝指自云是朕寿宫
诸臣言圣寿无疆何遽及此上仍谕𦂳要者再因问有
鸿胪寺官进药何在辅臣奏鸿胪寺寺丞李可灼自云
仙丹臣等未敢轻信上即命中使傅宣诸臣退出可灼
至同进诊视具言病及治法甚合上喜甚命进药诸臣
卷六十六 第 15b 页 WYG0113-0521d.png

复出令可灼与御医各官商确未决辅臣一燝言其乡
两人同用此丸一损一益非全药礼臣如游言此大有
关系未可轻易而乳妪至上趣和药诸臣复入可灼调
药进上饮汤辄喘逆药进乃受上喜甚称忠臣者再诸
臣出宫门外俟少顷中使傅言圣体用药后煖甚舒畅
思进饮膳诸臣欣跃而退可灼及御医各官留时日已
午比申未可灼出辅臣邀询之可灼言上恐药力竭欲
再进一丸诸臣言不宜骤上令中使傅趣益急因再进
卷六十六 第 16a 页 WYG0113-0522a.png

讫辅臣亟问药后何状云圣体傅安如前先是可灼来
閤门言有仙丹欲具本进辅臣出所具问安揭中有进
药宜慎及不效伤害等语遂谕之去是日早辅臣恭视
篆大行皇帝册宝两内监在云有鸿胪寺官李某在思
善门具本进药辅臣答以难信俄蒙召见盖可灼时从
诸御医往来思善门中使遍闻以达于上其傅奏姓名
莫可得而问是日仍以问安赐诸银币烧割可灼与焉
次日五鼓内宣召急诸臣趋进而龙驭以卯刻上宾天
卷六十六 第 16b 页 WYG0113-0522b.png

矣盖九月一日也
嗣天子奠殡即位
商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
奉嗣王祗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
百官总已以听冢宰伊尹乃明言
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
卷六十六 第 17a 页 WYG0113-0522c.png

周书顾命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
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
卷六十六 第 17b 页 WYG0113-0522d.png

丁卯命作册度
越七日癸酉伯相命士须材
狄设黼扆缀衣
卷六十六 第 18a 页 WYG0113-0523a.png

牖间南向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
西序东向敷重底
席缀纯文贝仍几
东序西向敷重丰席画纯雕玉仍几
西夹南向敷重笋席玄纷纯漆仍
几
卷六十六 第 18b 页 WYG0113-0523b.png

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
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胤之
舞衣大贝鼖鼓在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
房
卷六十六 第 19a 页 WYG0113-0523c.png

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
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
二人雀弁执惠立
卷六十六 第 19b 页 WYG0113-0523d.png

于毕门之内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一人冕执
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一人冕执戣立于
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
卷六十六 第 20a 页 WYG0113-0524a.png

王麻冕黼裳由宾阶隮卿士邦君麻冕蚁裳
入即位
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
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阶隮太史秉书由宾阶
隮御王册命
卷六十六 第 20b 页 WYG0113-0524b.png

曰皇后凭
玉几道扬末命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
下用荅扬文武之光训
王
卷六十六 第 21a 页 WYG0113-0524c.png

再拜兴荅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
威
乃
受同瑁王三宿三祭三咤上宗曰飨
卷六十六 第 21b 页 WYG0113-0524d.png

太保受同降盥以
异同秉璋以酢授宗人同拜王荅拜
太
保受同祭哜宅授宗人同拜王荅拜
卷六十六 第 22a 页 WYG0113-0525a.png

太保降收诸侯出庙门俟
康王之诰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
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
卷六十六 第 22b 页 WYG0113-0525b.png

皆布乘黄朱
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
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荅拜
卷六十六 第 23a 页 WYG0113-0525c.png

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
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惟
周文武诞受羑若克恤西土
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
敬之哉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
王若曰庶邦侯甸男卫惟予一人钊报诰昔君文武
丕平富不务咎底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则亦有熊罴
卷六十六 第 23b 页 WYG0113-0525d.png

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用端命于上帝皇天用训
厥道付畀四方乃命建侯树屏在我后之人今予一二
伯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虽尔身在外
乃心罔不在王室用奉恤厥若无遗鞠子羞
群公既皆听命相揖趋出王释冕反丧
服
卷六十六 第 24a 页 WYG0113-0526a.png
卷六十六 第 25a 页 WYG0113-0526c.png
卷六十六 第 25b 页 WYG0113-0526d.png
朱子语类或问居丧朝服曰麻冕乃是祭服顾命用
之者以其为后继统事于宗庙故也受册用之者以
其在庙而凶服不可入故也若朝服则古者人君亮
阴三年自无变服视朝之礼第不知百官总已以听冢
宰冢宰百官各以何服涖事尔想不至便用玄冠黑
带也后世既无亮阴总已之事人主不免视朝听政
则岂可不酌其轻重而为之权制乎又况古者天子
卷六十六 第 26a 页 WYG0113-0527a.png

皮弁素积以日视朝衣冠皆白不以为嫌则今在丧
而白布衣冠以临朝恐未为不可但入太庙则须吉
服而小变尔 又或问康王释丧服而被冕裳且受
黄朱圭币之献诸家以为礼之变独苏氏以为礼之
失何也对曰天子诸侯之礼与士庶人不同故孟子
有吾未之学之语盖谓此类尔如伊训元祀十二月
朔亦是新丧伊尹奉嗣王见厥祖固不用凶服矣汉
唐新主即位皆行册礼君臣亦皆吉服追述先帝之
卷六十六 第 26b 页 WYG0113-0527b.png

命以告嗣君盖易世傅授国之大事
当严其礼而王侯以国为家虽先君之丧犹以为己
私服也五代以来此礼不讲则始终之际殊草草矣
乾学案伊训祠于先王是冢宰摄行奠殡之
礼而成王亲受同祭咤郑氏言太甲踰月即
位而康王受册度在成王崩后八日盖商周
之礼己微有不同顾命所载乃周公所制也
苏氏议康王失礼谓当用丧服受册见群臣
卷六十六 第 27a 页 WYG0113-0527c.png

是轻议周公也可乎哉至引丧服行冠礼及
叔向对子皮之语尤为比拟失伦夫冠礼通
乎士庶因丧而变自无不可若夫子皮欲见
新君子产已知其非易服见宾乃必无之事
子皮聊以谢客尔即位何事乎而可以同日
语哉朱子曰易世傅授国之大事当严其礼
王侯以国为家虽先君之丧犹以为己私服
也斯言得之矣
卷六十六 第 27b 页 WYG0113-0527d.png
卷六十六 第 28a 页 WYG0113-0528a.png
卷六十六 第 28b 页 WYG0113-0528b.png
卷六十六 第 29a 页 WYG0113-0528c.png
卷六十六 第 29b 页 WYG0113-0528d.png
卷六十六 第 30a 页 WYG0113-0529a.png
春秋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卷六十六 第 30b 页 WYG0113-0529b.png
卷六十六 第 31a 页 WYG0113-0529c.png
卷六十六 第 31b 页 WYG0113-0529d.png
定公元年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
榖梁传殡然后即位也定无正见无以正
也踰年不言即位是有故公也言即位是无故公也即
位授受之道也先君无正终则
后君无正始也先君有正终则后君有正始也戊辰公
即位谨之也定之即位不可不察也公即位何以日也
戊辰之日然后即位也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何为戊
卷六十六 第 32a 页 WYG0113-0530a.png

辰之日然后即位也正君乎国然后即位也
沈子曰正棺乎两楹之间然后即
位也内之大事日即位君之大事也
其不曰何也以年决者不以日决也此则其日何也著
之也何著焉踰年即位厉也于厉之中又有义焉
未殡虽有天子之命犹不敢况临诸臣乎
周人有丧鲁
人有丧周人吊鲁人不吊周人曰固吾臣也使人可也
卷六十六 第 32b 页 WYG0113-0530b.png

鲁人曰吾君也亲之者也使大夫则不可也故周人吊
鲁人不吊以其下成康为未久也君至尊
也去父之殡而往吊犹不敢况未殡而临诸臣乎
乾学案春秋二条虽诸侯之礼而诸儒所述
伊训顾命皆天子之事而正棺两楹之间又
后世柩前即位之仪所从出也并次于此备
观览焉
后汉书礼仪志三公奏尚书顾命太子即日即天子位
卷六十六 第 33a 页 WYG0113-0530c.png

于柩前请太子即皇帝位皇后为皇太后奏可群臣皆
出吉服入会如仪太尉升自阼阶当柩御坐北面稽首
读策毕以傅国玉玺绶东面跪授皇太子即皇帝位中
黄门掌兵以玉具随侯珠斩蛇宝剑授太尉告令群臣
群臣皆伏称万岁或大赦天下遣使者诏开城门宫门
罢屯卫兵群臣百官罢入成丧服如礼
殇帝纪延平元年八月辛亥帝崩癸丑殡于崇德前殿
年二岁
卷六十六 第 33b 页 WYG0113-0530d.png

安帝纪帝肃宗孙父清河孝王庆延平元年庆始就国
邓太后特诏留帝于清河邸殇帝崩太后与兄车骑将
军邓骘定策禁中其夜使骘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斋
于殿中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群臣陪位引拜
帝为长安侯皇太后诏曰先帝圣德淑茂早弃天下朕
奉皇帝夙夜曕仰日月冀望成就岂意卒然颠沛天年
不遂悲痛断心惟平原王素被痼疾念宗庙之重思继
嗣之统惟长安侯祐质性忠孝小心翼翼能通诗论笃
卷六十六 第 34a 页 WYG0113-0531a.png

学乐古仁惠爱下年已十三有成人之志亲德系后莫
宜于祐礼昆弟之子犹己子春秋之义为人后者为之
子不以父命辞王父命其以祐为孝和皇帝嗣奉承祖
宗案礼仪奏又作策命曰惟延平元年秋八月癸丑皇
太后曰咨长安侯祐孝和皇帝懿德巍巍光于四海大
行皇帝不永天年朕惟侯孝章帝世适皇孙谦恭慈顺
在孺而勤宜奉郊庙承统大业今以侯嗣孝和皇帝后
其审君汉国允执其中一人有庆万民赖之皇帝其勉
卷六十六 第 34b 页 WYG0113-0531b.png

之哉读策毕太尉奉上玺绶即皇帝位
乾学案成王以乙丑崩癸酉康王即位相距
九日郑氏曰天子七日而殡于死为八日癸
酉殡之明日也榖梁传曰正棺于两楹之间
而后即位范宁曰先君未殡嗣君不得即位
盖奠殡而后即位实古制也汉人天子嗣世
必进尚书顾命盖有意法古矣然历考史傅
若惠帝继高祖文帝继惠帝宣帝继昭帝哀
卷六十六 第 35a 页 WYG0113-0531c.png

平以后制于贼莽以及顺帝继安帝冲质桓
灵献以次相继或有故而变常或自外藩徵
入皆不可律以典制文帝以己亥崩乙己葬
丁未景帝即位差为近古然大行已出葬嗣
君不得受命于殡又非矣武帝以丁卯崩于
五柞宫入殡未央宫戊辰昭帝即位受命于
殡矣而殡期又迫至于武帝明帝章帝和帝
殇帝冲帝皆以大行崩日即位非治殡之草
卷六十六 第 35b 页 WYG0113-0531d.png

略则捐殡而见群臣皆非礼之尤者也若宣
帝以甲戌崩癸巳元帝即位相距二十日元
帝以壬辰崩己未成帝即位相距二十八日
成帝以丙戌崩丙午哀帝即位相距二十一
日又病于太缓愚谓古人奠殡即位凡有二
意一则附身之事经营未毕则孝子之心不
能以即安故虽君命有所不赴必无遽临群
臣之理一谓尸未入柩则故君犹在尸既入
卷六十六 第 36a 页 WYG0113-0532a.png

柩则故君已亡是以未殡而先即位与既殡
而缓即位者皆非傅受之正也三代之制至
汉已不可问矣
陈书陈高祖永定三年六月丙午崩遗诏徵世祖入纂
甲寅至自南皖入居中书省皇后令曰昊天不吊大行
皇帝奄弃万国诸孤藐尔及国无期须立长王以宁寓
县侍中安东将军临川王旧体自景皇属惟犹子建殊
功于牧野敷盛业于戡黎宜奉大宗嗣膺宝录未亡人
卷六十六 第 36b 页 WYG0113-0532b.png

假延馀息婴此百罹寻绎缠绵兴言感绝世祖固让至
于再三群公卿士固请其日即帝位于太极前殿
魏书延昌四年正月宣武帝崩于式乾殿侍中中书监
太子少傅崔光等奏迎太子于东宫入自万岁门至显
阳殿哭踊久之欲须明乃行即位之礼崔光曰天位不
可暂旷何待至明光等请太子止哭立于东序领军将
军于忠黄门郎元昭扶太子西向哭十数声止光捧册
进玺绶太子跪受服皇帝用衮冕之服御太极前殿光
卷六十六 第 37a 页 WYG0113-0532c.png

等降自西阶夜直群官立于庭中北面稽首称万岁
卷六十六 第 37b 页 WYG0113-0532d.png
乾学案顾命为天子顾托大臣辅佐嗣君之
命册度则大臣傅遗命以告于嗣君者汉人
策命当即册度之意而史不傅其文独安帝
卷六十六 第 38a 页 WYG0113-0533a.png

即位有皇太后策而陈文纂统亦有皇后令
虽非大行顾命亦可髣髴知其体裁矣
旧唐书苗晋卿傅玄宗崩肃宗诏晋卿摄冢宰上表固
辞曰臣闻古者殷高宗在谅闇之中百官听于冢宰更
无事迹但存文字且一时之事礼不相沿今残寇犹虞
日殷万务皆缘兵马屯守讨袭善算良谋立胜擒敌陛
下若行古之道居丧不言苍生何依百事皆废伏读国
家起居注亦于礼部检见旧敕恭惟太宗高宗大行皇
卷六十六 第 38b 页 WYG0113-0533b.png

帝在位之日皆有国哀视事不辍以为君临天下难徇
常情今遗诏有处分皇帝宜三日而听政陛下遵太宗
故事则无冢宰遵大行皇帝遗诏便合听朝万姓颙颙
不胜大愿伏惟陛下知理国之重顺人心之切以义断
恩从宜无改今朝臣一命以上皆言臣心昏貌朽皆以
疾病事有急速断在须臾凡圣不同岂合受诏陛下发
哀已五日矣愿准遗诏听政则四裔万国无任悲幸肃
宗时疾弥留览表殒绝乃许数日肃宗晏驾代宗践阼
卷六十六 第 39a 页 WYG0113-0533c.png

又诏晋卿摄冢宰晋御上表恳辞曰臣以昔者天子居
丧之时百官听于冢宰者盖君幼小御极事殷情理当
然沿革不一今古异同而周武汉文合于通变垂范作
则可举而行又士或墨衰时遇金革岂非衔恤谓义在
断恩且百善之至无加于孝也其有容瘁心绝指景悼
生此匹夫守节之常情殊王者嗣续之大计昨二十日
陛下于大行皇帝柩前即位是承先帝遗顾之言亦前
代不易之典则知所略不为害所存是适权防微灭端
卷六十六 第 39b 页 WYG0113-0533d.png

所利者大陛下因心纯至天地明察伏以报劬劳之恩
申罔极之思终身之痛岂计朝夕但以一日之内万务
在中须达宸聪始成国政百寮万姓及僧道耆寿等相
顾聚言以臣老且无能愚岂测圣况久无居摄臣不敢
奉诏特乞陛下遵遗命三日而听政臣博听众情不胜
恳愿伏望割痛抑哀则天下悲幸上号泣从之
乾学案天子居丧大臣摄冢宰唐时尚有其
制录之以备一代之典故然自殷高宗以来
卷六十六 第 40a 页 WYG0113-0534a.png

载诸史策者周公霍光而下亦仅见此而卒
未行也
唐顺宗实录贞元二十一年正月癸巳德宗崩丙申上
即位太极殿册曰维贞元二十一年岁次乙酉正月辛
未朔二十三日癸巳皇帝若曰于戏天下之大实维重
器祖宗之业允属元良咨尔皇太子诵睿哲温恭宽仁
慈惠文武之道秉自生知孝友之诚发于天性自膺上
嗣毓德春闱恪慎于厥躬祗勤于大训必能诞敷至化
卷六十六 第 40b 页 WYG0113-0534b.png

安劝庶邦朕寝疾弥留弗兴弗悟是用命尔继统俾绍
前烈宜陟元后永绥兆人其令中书侍郎平章事高郢
奉册即皇帝位尔惟奉若天道以康四海以熙庶功无忝
我高祖太宗之休命上自二十年九月得风疾因不能
言德宗忧戚形于颜色二十一年正月朔含元殿受朝
还至别殿诸王亲属进贺独皇太子疾不能朝德宗为
之涕泣因感疾恍惚日益甚二十馀日中外不通两宫
安否朝臣忧惧不知所为二十三日上知内外忧疑乃
卷六十六 第 41a 页 WYG0113-0534c.png

紫衣麻鞋不俟衣冠出九仙门召见诸军使京师少安
二十四日宣遗诏上衰服见百寮二十六日即位以检
校司空平章事杜佑摄冢宰兼护山陵使中丞武元衡
为副使宗正卿李纾为案行山陵使刑部侍郎郑云逵
为卤簿庚子百寮请听政曰自汉以来丧期之数以日
易月而皆三日听政我国家列圣亦克脩奉罔有或违
况大行皇帝酌于故实重下遗诏今日至期而陛下未
亲政事群臣不敢安宜存大孝以宁万国不许二月癸
卷六十六 第 41b 页 WYG0113-0534d.png

卯朝百寮于紫宸门佑前跪进曰陛下居忧过礼群臣
惧焉愿得睹圣颜左右乃为皇帝举帽百寮皆再拜
唐鉴二十一年正月太子病不能言帝疾甚凡二十馀
日中外不通莫知两宫安否癸巳帝崩仓猝召翰林学
士郑絪卫次公等至金銮殿草遗诏宦官或曰禁中议
所立尚未定众莫敢对次公遽言曰太子虽有疾地居
冢适中外属心必不得已犹应立广陵王不然必大乱
絪等从而和之议始定
卷六十六 第 42a 页 WYG0113-0535a.png
卷六十六 第 42b 页 WYG0113-0535b.png
乾学案唐太宗五月己巳崩于含风殿以羽
檄发六府甲士四千卫皇太子入于京师六
月甲戌即皇帝位于柩前高宗十二月丁巳
崩于贞观殿遗诏皇太子即皇帝位甲子皇
太子即皇帝位肃宗四月丙寅崩于长生殿
卷六十六 第 43a 页 WYG0113-0535c.png

乃迎太子见群臣于九仙门明日发丧己巳
即皇帝位于柩前代宗五月辛酉崩癸亥皇
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宪宗正月庚子崩
辛丑遗诏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司空兼中书
令韩弘摄冢宰闰月丙午皇太子即位于太
极殿戊申始听政穆宗正月壬申崩癸酉门
下侍郎平章事李逢吉摄冢宰丙子皇太子
即位于太极殿二月辛巳始听政敬宗十二
卷六十六 第 43b 页 WYG0113-0535d.png

月辛丑崩乙巳江王即位于宣政殿戊申始
听政武宗疾大渐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马元
贽立光王为皇太叔三月甲子崩光王即位
于柩前四月乙亥始听政宣宗八月癸巳崩
立郓王为皇太子癸巳即位于柩前庚子始
听政懿宗七月辛巳崩立普王为皇太子辛
巳即位于柩前八月癸巳始听政诸帝即位
皆在大行殡后有遗诏又每以大臣摄冢宰
卷六十六 第 44a 页 WYG0113-0536a.png

髣髴古制矣而顺宗实录出于昌黎集视诸
帝为尤详其遗诏朱子以为即古册度之类
备载之以资参考惟听政之期不待除服是
不可解杜氏以为汉人旧制三日听政未知
何据也
卷六十六 第 44b 页 WYG0113-0536b.png
卷六十六 第 45a 页 WYG0113-0536c.png
卷六十六 第 45b 页 WYG0113-0536d.png
新君谒庙
南齐书永泰元年有司议应庙见否尚书令徐孝嗣议
嗣君即位并无庙见之文蕃支纂业乃有虔谒之礼左
丞萧琛议窃闻祗见厥祖义著商书朝于武宫事光晋
册岂有正位居尊继业承天而不虔觐祖宗格于太室
毛诗周颂篇曰烈文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郑注云新
卷六十六 第 46a 页 WYG0113-0537a.png

王即政必以朝享之礼祭于祖考告嗣位也又篇曰闵
予小子嗣王朝庙也郑注云嗣王者谓成王也除武王
之丧将始即政朝于庙也则隆周令典焕炳经记体适
居正莫若成王又二汉由太子而嗣位者西京七主东
都四帝其昭成哀和顺五君并皆谒庙文存汉史其惠
景武元明章六君前史不载谒事或是偶有阙文理无
异说议者乃云先在储宫已经致敬卒哭之后即亲奉
时祭则是庙见故无别谒之礼窃以为不然储后在宫
卷六十六 第 46b 页 WYG0113-0537b.png

亦从郊祀若谓前虔可兼后敬开元之始则无假复有
配天之祭矣若以亲奉时祭仍为庙见者自汉及晋支
庶嗣位并皆谒庙既同有烝尝何为独修繁礼且晋成
帝咸和元年改号已谒庙咸康元年加元服又更谒夫
时非异主犹不疑二礼相因况位隔君臣而追以一谒
兼敬宜远纂周汉之盛范近黜晋宋之乖义展诚一庙
骏奔万国奏可
南史沈文阿傅陈文帝即位尅日谒庙尚书左丞庾持
卷六十六 第 47a 页 WYG0113-0537c.png

奉诏遣博士议其礼文阿议曰人物推移质文殊轨圣
贤因机而立教王公随时以适宜夫千人无君不败则
乱万乘无主不危则亡当隆周之日公旦叔父吕召爪
牙成王在丧祸几覆国是以既葬便有公冠之仪始殡
受麻冕之策斯盖示天下以有主虑社稷之艰难逮乎
末叶从横汉承其弊虽文景刑厝而七国连兵或踰月
即尊或崩日称诏此皆有为而为之非无心于礼制也
今国讳之日虽抑哀于玺绂之重犹未序于君臣之仪
卷六十六 第 47b 页 WYG0113-0537d.png

古礼朝庙退坐正寝听群臣之政今皇帝拜庙还宜御
太极前殿以正南面之尊此即周康在朝一二臣卫者
也其壤奠之节周礼以玉作贽公侯以圭子男执璧此
玉作瑞也奠贽竟又复致享天子以璧王后用琮秦烧
经典威仪散灭叔孙通定礼尤失前宪奠贽不圭致享
无帛公王同璧鸿胪奏贺若此数事未闻于古后相沿
袭至梁行之夫称觞奉寿家国大庆四厢雅乐歌奏欢
欣今君臣吞哀兆庶抑割岂同于维新之礼乎且周康
卷六十六 第 48a 页 WYG0113-0538a.png

宾称奉圭无万寿之献此则前准明矣愚以今坐正殿
止行荐璧之仪无贺酒之礼谨撰谒庙还升正寝群臣
陪荐仪注如别诏可施行
乾学案嗣王即位奠殡见于殷周之书者章
章可据矣自秦至六代蔑尔无闻马贵与言
西汉人主嗣位见高庙其仪亦不傅至齐永
泰初徐孝嗣始请庙见旋即停罢陈始有即
位谒庙之礼见于沈文阿传陈之告庙虽异
卷六十六 第 48b 页 WYG0113-0538b.png

于殷周之奠殡然亦犹其遗意也故因类而
附著之
宋史礼志孝宗即位择日朝享太庙礼部言牲牢礼料
酒齐等物并如五享行之绍熙五年宁宗即位时有孝
宗之丧闰十月浙东提举李大性言自汉文帝以来皆
即位而谒庙陛下龙飞已阅三月未尝一至宗庙行礼
銮舆屡出过太庙门而不入揆之人情似为阙典乞早
择日恭谒太庙乃诏遵用三年之制吏部员外郎李谦
卷六十六 第 49a 页 WYG0113-0538c.png

请以来年正月上日躬行告庙之礼礼寺以为俟皇帝
从吉讨论施行
文献通考案古者宗庙之祭有正祭有告祭皆人主亲
行其礼正祭则时享禘祫是也告祭则国有大事告于
宗庙是也如即位而告庙则自舜禹受终以至太甲之
见祖成王之见庙皆是也虽西汉时人主每嗣位亦必
有见高庙之礼而自唐以来则人主未尝躬谒宗庙致
祭以告嗣位宋朝唯孝宗光宗以亲受内禅特行此礼
卷六十六 第 49b 页 WYG0113-0538d.png

而其他则皆以丧三年不祭之说为拘不复举行然自
以日易月之制既定谅闇之礼废久矣何独于嗣位告
祭一事以为不可行乎
乾学案伊训顾命但云奠殡无谒庙之事盖
古制丧三年不祭不应入庙诸家每引周颂
闵予小子诗据诗序闵予小子嗣王朝于庙
也郑笺成王除武王之丧将始即政朝于庙
也孔疏此朝庙早晚毛无明说王肃谓周公
卷六十六 第 50a 页 WYG0113-0539a.png

致政成王嗣位始朝于庙之乐歌是成王朝
庙乃在三年丧毕之后与夫初丧奠殡事不
侔矣惟昭成哀三纪即位之下即书谒高庙
可知汉人已有此失礼之举但不知其失始
于何时也 再案家礼武王崩成王年十有
二而嗣立周公居冢宰摄政以治天下明年
夏六月既葬冠成王而朝于祖以见诸侯亦
为君也周公命祝雍作颂是成王未除丧己
卷六十六 第 50b 页 WYG0113-0539b.png

朝庙矣
读礼通考卷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