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0601-066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五
钦天监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0601-0663a.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0601-0663c.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0601-0664a.png

钦天监
国朝官制
钦天监监正满洲一人西洋一人
监副满洲汉人各一人左右监副各西洋一人
掌测候推步之法观察星辰稽定节序占天象以
授人时所属有时宪天文漏刻三科初顺治元年
设钦天监监正等官皆以汉人除授康熙四年定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0601-0664b.png

置满洲汉人监正各一员满洲汉人左右监副各
二员八年以西洋人充汉监正员额寻又增置西
洋监副一员雍正三年以西洋人实授监正乾隆
十八年省监副满洲汉人员额各一增置西洋左
右监副为二员其总理监务王大臣自乾隆十年
以来始置皆由
特简无定员
时宪科五官正满洲二人蒙古二人春夏中秋冬五官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0601-0664c.png

正汉人各一人秋官正汉军一人五官司书汉人
一人博士满洲一人汉军二人蒙古二人汉人十
有六人
掌推天行之度验岁差以均节气凡时宪书之以
国书蒙古文译布者满洲蒙古五官正司之推算日
月交食七政相距冲退留伏交宫同度等事汉人
五官正司之推验日月五星相距等事汉军秋官
正司之校刋时宪书以颁四方五官司书司之博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0601-0664d.png

士岁以汉人二人直谯楼视更鼓之节馀各从其
长以分典厥事五官正满洲蒙古汉人员额俱康
熙四年定又初沿明制设有回回科顺治初裁革
以其职改𨽻汉军秋官正五官司书初置二人康
熙十四年省一人博士初置满洲蒙古共六人不
分员额除授又汉军三人汉人三十六人康熙四
年省汉人博士十有四人五年复增设汉人博士
二人乾隆四十七年定置满洲博士四人蒙古博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0601-0665a.png

士二人皆分𨽻三科焉
天文科五官灵台郎满洲二人蒙古一人汉军一人汉
人四人五官监候汉人一人博士满洲三人
汉人二人
掌视天象之垂书云物以协岁占每日以满洲汉
人官各一人率天文生十有五人登观象台考仪
器以窥乾象每时以四人分观四方昼夜轮直凡
八节风占及云气流星诸象当奏者送监密题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0601-0665b.png

闻五官灵台郎初置满洲蒙古共三人不分员额除授
乾隆四十七年定置满洲二人蒙古一人汉军汉
人灵台郎及五官监候各员额俱康熙四年定又
原设汉人五官保章正二人康熙十四年省
漏刻科五官挈壶正满洲蒙古各一人汉人二人
五官司晨汉军一人博士汉人六人
掌调壶漏测中星审纬度相阴阳以诹时日而卜
营建焉五官挈壶正初置满洲蒙古共二人不分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0601-0665c.png

员额除授乾隆四十七年定置满洲一人蒙古一
人汉人挈壶正员额康熙四年定五官司晨初置
汉军汉人各一人康熙十四年省汉人员额
主簿厅主簿满洲汉人各一人
掌章奏文移簿籍员额康熙四年定
食俸天文生满洲蒙古十有六人汉军八人汉人二十
四人食粮天文生汉人五十六人食粮阴阳生汉人十人
满洲蒙古汉军天文生俱以算学生选充视笔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0601-0665d.png

帖式食俸汉人天文生阴阳生以算学生暨肄业
生选充食俸者视从九品食粮者亦以九品顶带
给之均与世业子弟分班补用天文生分𨽻三科
各司推算观候之事阴阳生𨽻漏刻科主谯楼直更
监官以时考其术业而进退之
笔帖式满洲十有一人蒙古四人汉军二人
笔帖式员额俱康熙四年定
历代建置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0601-0666a.png

三代
春秋左氏传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摰之立也凤鸟
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元
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
也丹鸟氏司闭者也
国语楚语少昊氏之衰九黎乱德人神杂扰颛顼
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0601-0666b.png

民使复旧章无相侵渎其后尧复育重黎之后不
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
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
授人时孔安国传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
四时之官孔颖达疏少昊五鸠氏即周世卿官别
有凤鸟氏为历正班在五鸠之上是上代以来皆
重历数故知尧于卿官之外别命羲和掌天地于
时羲和似尊于诸卿后世以来稍益卑贱周礼太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WYG0601-0666c.png

史即古羲和之任也
谨案史记封禅书称黄帝迎日推策而左传所
纪少昊时有司分至启闭之官嗣后颛顼命重
黎帝尧命羲和说者谓羲即重之后和即黎之
后世掌天地盖古圣人奉若天道大戴礼记所
谓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序四时之顺
逆者其事甚钜故特重其官皆以上卿掌之良
以抚辰凝绩人道正而万事成实王政之最大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WYG0601-0666d.png

者自后世算家但工术数司马迁至谓文史星
历近乎卜祝之间而其职乃视上古较轻矣今
采掇唐虞以前经传所徵信者录冠三代之首
以明敬天授时其所从来者远也
尚书胤征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孔安国传羲
氏和氏自唐虞至三代世职不绝
吕氏春秋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如商
礼记曲礼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太史郑康成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0601-0667a.png

此盖殷时制也
淮南子氾论训殷太史令向艺先归文王
周礼春官太史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府四人史
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掌建邦之六典正岁年以
序事颁之于官府及都鄙颁告朔于邦国太史抱
天时与大师同车冯相氏中士二人
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掌十有二岁十
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0601-0667b.png

事以会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
保章氏中士二人下
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掌天星以志星辰
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
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以十有
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
旱降丰荒之祲象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
别之妖祥凡此五物者以诏救政访序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0601-0667c.png
周礼夏官挈壶氏下士六人掌挈壶
礼记月令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
行宿离不贷
谨案周太史为史官及日官之长故后世典秘
书及天文者皆以为出于太史之职然记言记
动有内史外史以分任之而太史明于天道所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0601-0667d.png

掌在建典辨法并不司典籍策书实与今翰林
不同惟其正岁年颁告朔正如今之造时宪书
以颁行四方故与钦天监职掌较为相合汉魏
以来置太史曹监局以掌天时星算其源流盖
出于此至鲁语称太史司载纠虔天刑韦昭注
云载天文也司天文谓冯相保章氏盖此二官
皆太史之属分治术数太史不过总揽纲维而
已孔颖达月令正义谓冯相氏主日月五星年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0601-0668a.png

气节候推步迟疾审知所在之处若今之司历
主其算术保章守天之文章谓度数失常次妖
孽吉凶所在若今天文家惟主变异其言最为
明晰以今制相准冯相氏当如今之时宪科而
保章氏则如今之天文科也
周礼春官大卜下大夫二人掌三兆之法三易之
法三梦之法以邦事作龟之八命卜师上士四人
卜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掌开龟之四兆占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0601-0668b.png

人下士八人掌占龟以八簭占八颂簭人中士二
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
谨案周以前重卜筮国有大事所以决疑求正
故特设官以掌之而以太卜为之长秦汉以降
亦有太卜令𨽻属太常但后世龟策既废改用
占式官民通用由来已久周礼太史抱天时与
太师同车郑司农云抱式以知天时是即三式
之法所自始虽为术各别而审阴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0601-0668c.png

阳生剋以定吉凶则初无二义今凡一切礼仪
营建之事皆由钦天监漏刻科选择日时审度
向背盖亦犹周太卜之职也
春秋左氏传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
以底日礼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服虔注
日官日御典历数者也居卿者使卿居其官以主
之重历数也
春秋左氏传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辰在申司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0601-0668d.png

历过也再失闰矣
谨案日官日御皆司天之职故郑康成以为即
周礼之太史后汉书张衡传衡复为太史令曰
曩滞日官今又原之其义与郑氏相同史记有
日者列传当亦因日官主日故善卜者因以为
名也至古之典天文算数者皆世业相传重黎
羲和历代备职周官冯相保章贾公彦亦谓世
守其法故名官曰氏史记则谓之畴人盖即管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0601-0669a.png

子所谓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乃习为常业
之意周末丧乱其子弟虽分散四方而史记封
禅书载有周太史儋见秦献公论周秦离合之
事则其职亦未为尽失矣
秦
杜佑通典秦为太史令
汉
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常属官有太史令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0601-0669b.png

汉书司马迁传父谈为太史公注如淳曰汉仪注
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上天下计书先上太史
公副上丞相迁死后宣帝以其官为令行太史公
文书而已师古曰谈为太史令迁尊其父故谓之
公如说非也晋灼曰百官表无太史公在丞相上
又卫宏所说多不实未可以为正
史记太史公自序谈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司马
贞索隐博物志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年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0601-0669c.png

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也
王应麟玉海茂陵中书谈以太史丞为太史令
汉书律历志武帝诏典星射姓等造汉
历姓奏不能为算乃选治历邓平及长乐司马可
酒泉侯宜君等凡二十馀人都分天部遂用邓平
历以平为太史丞后太史令张寿王上言宜更历
诏下主历使者鲜于妄人诘问寿王不服妄人请
与治历大司农中丞麻光等杂候钩校奏可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0601-0669d.png

刘知几史通自古太史之职虽有述著为宗而兼
掌历象日月阴阳气数司马迁既没后之续史记
者褚先生刘向冯商扬雄之徒并以别职来知史
务于是太史之署非复记言之司故张衡单飏王
立高堂隆等其当官见称惟知占候而已
谨案汉书百官表不载太史令禄数而博物志
称司马迁为令六百石汉书律历志载丞相御
史劾太史令张寿王吏八百石古之大夫是昭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0601-0670a.png

宣以后已渐增其秩然皆未及千石亦足见汉
仪注所言位在丞相上者为不可信矣至典星
治历乃汉官仪所谓待诏皆属于太史令汉书
天文志元光中天星摇问候星者西域传武帝
诏太史治星望气皆以为吉盖即其职而主历
使者治历大司农中丞等官则以他官兼领此
事正如今总理监务之大臣也
后汉书百官志太史令一人六百石掌天时星历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0601-0670b.png

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
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丞一人
明堂及灵台丞一人二百石二丞掌守明堂灵台
灵台掌候日月星气皆属太史
刘昭后汉书志注汉官仪曰太史待诏三十七人
其六人治历三人龟卜三人庐宅四人日时三人
易筮二人典禳籍氏许氏典昌氏各三人嘉法请
雨解事各二人医一人灵台待诏四十二人其十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0601-0670c.png

四人候星二人候日三人候风十二人候气三人
候晷景七人候钟律一人舍人
玉海汉太史有望郎三十人掌故二十人
后汉书律历志元和元年待诏候钟律殷彤元和
二年治历编䜣李梵永平九年太史待诏董萌张
隆永元中典星待诏姚崇并毕等熹平中治历郎
梁国宗整太史治历郎中郭香刘固舍人冯恂等
通典秦汉以来太史之任盖并周之太史冯相保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0601-0670d.png

章三职
谨案后汉太史丞始分太史灵台为二职今时
宪天文各为一科盖本于此至待诏职员甚多
如典星治历候钟律望气舍人之类皆见于前
后汉书其或称治历郎及治历郎中乃是为郎
而待诏者耳并非别有是官后汉书注引袁山
松书刘洪以校尉应太史徵拜郎中所云太史
徵者即谓徵至太史为待诏盖当时司天之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0601-0671a.png

多由辟举故待诏之善于其术者亦得转为令
丞如邓平以治历待诏为太史丞是也
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常有太卜令丞武帝太初元
年初置
唐六典汉武置太卜博士
后汉书百官志太常有太卜令六百石后省并太
史
史记龟策列传高祖时因秦太卜虽父子畴官世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0601-0671b.png

世相传其精微深妙多所遗失至今上即位
博开艺能之路数年之间太卜大集
史记日者列传褚先生曰臣为郎时与太卜待诏
为郎者同舍言曰孝武时聚会占家有五行堪舆
建除丛辰历天人太乙家制曰以五行为主
谨案秦汉因周制别置太卜官至后汉而省并
太史故后汉志载太史职守有祭祀丧娶之事
掌奏良日一节而汉官仪所记太史待诏亦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9a 页 WYG0601-0671c.png

龟卜庐宅时日诸科盖即太卜所司并入太史
者今钦天监兼主选择是其例也
三国
三国蜀志后主传景耀元年史官言景星见
谨案陈寿作后主传评称国不置史注记无官
而传中又有史官言景星见事盖当时所阙者
载笔之职而太史令之主天文者则依旧备官
晋书律历志称刘氏在蜀仍汉四分历亦可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19b 页 WYG0601-0671d.png

日官推步之法固未尝废矣
晋书律历志魏文帝黄初中太史令高堂隆太史
丞韩翊
晋书天文志明帝太和初太史令许芝
裴松之三国志注太史上汉历不及天时更为太
和历诏高堂隆与尚书郎杨伟太史待诏骆禄参
共推校
唐六典魏太史令吏员有望候郎二十人候部郎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0a 页 WYG0601-0672a.png

十五人掌候天文有灵台丞主候望颁历
三国魏志周宣传宣占梦十中八九文帝以为中
郎属太史
谨案魏太史有令丞及待诏大扺皆与汉制相
同其周宣以中郎属太史亦即待诏之职也
三国吴志吴范传权以范为骑都尉领太史令
三国吴志韦曜传孙亮即位曜为太史令
三国吴志刘惇传太史丞公孙滕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0b 页 WYG0601-0672b.png

隋书天文志三国时吴太史令陈卓始列甘氏石
氏巫咸三家星官著于图录
谨案吴因汉制有太史令丞而吴范以骑都尉
领太史令则当如今之兼管监事又裴松之三
国志注载孙权呼知星者问分野星气孙皓时
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是吴灵台所属尚当有
候星候气诸待诏盖犹沿汉之旧也
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1a 页 WYG0601-0672c.png

晋书百官志太常统太史令太史又别置灵台丞
唐六典晋太史令品第七秩六百石铜印墨绶进
贤一梁冠绛朝服丞一人秩二百石太史吏员有
典历四人望候郎二十人候部吏十五人江左高
莹以侍中陈卓以义熙守吴道欣以殿中侍御史
兼领太史
谨案自汉末以天文为秘学专门授受具有源
流故虽十六国瓜分云扰之时而为日官者尚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1b 页 WYG0601-0672d.png

多能工其术史传所载如汉有太史令宣于修
之康相弁广明台产赵有太史令赵揽前秦有
太史令康权前燕有太史令黄泓南燕有太史
令成公绥北燕有太史令闵盛前凉有太史令
贾曜郭黁后凉有太史令刘梁张衍皆以占候
著名亦其一时风尚所在也
宋齐梁陈
宋书百官志太史令一人丞一人掌三辰时日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2a 页 WYG0601-0673a.png

瑞妖灾岁终则奏新历
南齐书百官志太史令一人丞一人
隋书百官志梁太常统太史令丞太史别有灵台
丞
通典太史宋齐并属太常梁陈亦同
唐六典梁陈太史丞三品勋位宋齐梁陈皆有灵
台丞典历史阙其员品
宋书律历志元嘉二十年何承天奏漏刻改用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2b 页 WYG0601-0673b.png

十五箭请台勒漏郎将考验施用
谨案漏郎将沈约百官志无此官盖郎将之司
漏刻者如今挈壶正之职也
北魏
魏书术艺传魏太祖太宗时太史令王亮苏坦高
祖时太史令赵樊生并知天文后太史赵胜赵翼
赵洪庆胡世荣胡法通等二族世掌天官
册府元龟后魏太史丞史失其品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3a 页 WYG0601-0673c.png

魏书官氏志太史博士太卜博士大常日者从第
七品下太史助教第九品中
魏书礼志太祖天赐三年占授著作郎王宜弟造
兵法
唐六典后魏有典历史阙其员品
谨案魏书官氏志不言太史所𨽻而册府元龟
则系之秘书监下今考魏秘书有钟律占授诸
郎皆与太史职事相连故律历志载上谷张明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3b 页 WYG0601-0673d.png

豫以钟律郎擢为太史令疑当时太史已属秘
书省册府元龟或当有所据也
北齐
隋书百官志后齐太常统太史署令丞掌天文地
动风云气色律历卜筮等事太史兼领灵台太卜
二局丞灵台掌天文观候太卜掌诸卜筮
唐六典北齐有典历史阙其员品
谨案隋志称后齐武平中有广平人刘孝孙张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4a 页 WYG0601-0674a.png

孟宾二人同知历事并无官号盖犹汉之以知
星人待诏太史者也
后周
通典后周官品正五命春官太史中大夫正四命
春官太卜下大夫正三命春官冯相保章小卜等
上士正二命春官冯相保章等中士
唐六典后周春官府置太史中大夫一人掌历家
之法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4b 页 WYG0601-0674b.png

谨案隋书庾季才传季才在周武帝时以车骑
大将军仪同三司迁为太史其职甚重盖当时
六官并建故太史为中大夫次于六卿非前代
之𨽻属太常者比也至隋书律历志有周太史
上士马显保章上士任悦在隋初议历事而通
典载周官品独不及太史上士之职殊为阙略
又隋书来和传称和在周为少卜上士而通典
作小卜亦微有不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5a 页 WYG0601-0674c.png

隋
隋书百官志高祖置秘书省领太史曹置令丞各
二人司历二人监候二人其历天文漏刻视祲各
有博士及生员太史令从七品太史丞正九品太
史监候太史司历从九品左右武候府置司辰师
四人漏刻生一百一十人司辰师正九品炀帝三
年改太史局为监进令阶为正五品又减丞为一
人置司辰师八人增置监候十人其后又改监少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5b 页 WYG0601-0674d.png

监为令少令
唐六典隋改典历为司历取左传司历为名天文
博士掌教习天文气色天生观生掌昼夜在灵台
伺候天文气色漏刻博士掌教漏刻生漏刻生掌
习漏刻之节以时唱漏
谨案隋以太史属秘书盖本周礼史官日官同
职之意其司辰监候诸职亦皆昉于隋而至今
沿之至隋书所载如庾季才以通直散骑常侍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6a 页 WYG0601-0675a.png

领太史令张胄元以员外散骑侍郎领太史令
盖皆如今之加衔留任而胄元初以云骑尉直
太史参议律历事则如汉之待诏唐初以李淳
风直太史尚循其例又律历志有历助教傅俊
成珍等而百官志无此职殆暂置即罢故史文
从略欤
唐
旧唐书百官志司天台旧太史局𨽻秘书监龙朔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6b 页 WYG0601-0675b.png

二年改为秘阁局久视元年改为浑仪监景云元
年改为太史监复为太史局𨽻秘书乾元元年三
月十九日敕改太史监为司天台改置官属旧置
于子城内秘书省西今在永宁坊东南角也
通典大唐初改监为局置令龙朔二年改太史局
为秘书阁改令为郎中丞为秘书阁郎咸亨初复
旧久视元年改为浑天监不𨽻麟台改令为监置
一人其年又改为浑仪监长安二年复为太史局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7a 页 WYG0601-0675c.png

又𨽻麟台其监复为太史局令置二人景龙二年
复改局为监而令名不易不𨽻秘书开元二年复
改令为监改一员为少监十四年复为太史局置
令二人复𨽻秘书后又改局为监乾元元年又改
其局为司天台掌天文历数风云气色有异则密
封以奏
旧唐书肃宗本纪乾元元年三月太史监为司天
台取永宁坊张守圭宅置仍补官员六十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7b 页 WYG0601-0675d.png

新唐书百官志司天台监一人正三品少监二人
正四品上丞一人正六品上主簿二人正七品上
主事一人正八品下监掌察天文稽历数凡日月
星辰风云气色之异率其属而占有通元院以艺
学召至京师者居之凡天文图书器物非其任不
得与焉每季录祥眚送门下中书省纪于起居注
岁终上送史馆岁颁历于天下○春官夏官秋官
冬官中官正各一人正五品上副正各一人正六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8a 页 WYG0601-0676a.png

品上掌司四时各司其方之变异冠加一星珠以
应五纬衣从其方色元日冬至朔望朝会及大礼
各奏方事而服以朝见○五官保章正二人从七
品上五官监候三人正八品下五官司历二人从
八品上掌历法及测景分至表准○五官灵台郎
各一人正七品下掌候天文之变五官挈壶正二
人正八品上五官司辰八人正九品上漏刻博士
六人从九品下掌知漏刻凡孔壶为漏浮箭为刻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8b 页 WYG0601-0676b.png

以考中星昏明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
唐六典隋置司辰师唐朝因之贞观元年除师字
长安四年始置挈壶正省历博士置保章正以当
之省天文博士置灵台郎以当之
旧唐书职官志太卜署令一人从八品下丞一人
卜正二人卜博士二人掌卜筮之
法辨其象数通其消息以定吉凶
谨案唐司天官属唐六典及旧唐书职官志新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9a 页 WYG0601-0676c.png

唐书百官志员名多寡互有不同盖六典所载
乃开元中旧制故尚称太史局未有司天台之
名旧志所载则乾元新改之制故其官额尚多
至六十人惟新志所载自监以下诸官共三十
七人乃后来增损定式宜据以为准今故著之
于篇而六典旧志则仅节取其沿革大略而已
至太史局本属秘书省自改司天台以后已别
为一署无所𨽻属与唐初之制殊矣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29b 页 WYG0601-0676d.png

五季
五代史马重绩传晋有天下拜重绩太子右赞善
大夫迁司天监天福三年重绩创新法以唐天宝
十四载乙未为上元雨水正月中气为气首诏下
司天监赵仁琦张文皓等考覆得失乃下诏班行
之
五代史赵延义传延义事周为太府卿判司天监
谨案五季制度率陋惟司天监所掌算数犹未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0a 页 WYG0601-0677a.png

失其官故马重绩等皆以术显观重绩上新法
而赵仁琦等为之考覆其职皆司天监则当时
所设殆不止一员特史文不备无由知其详耳
又晋高祖本纪载天福三年九月己未归司天
鸡叫学生殷晖于契丹其名亦未经见考唐六
典挈壶正下有漏刻典事十六人漏刻生三百
六十人典钟二百八十人典鼓一百六十人则
鸡叫学生当即漏刻生之掌报昏晓者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0b 页 WYG0601-0677b.png

宋
宋史职官志太史局掌测验天文考定历法凡日
月星辰风云气候祥𤯝之事日具所占以闻岁颁
历于天下则预造进呈祭祀冠昏及大典礼则选
所用日其官有令有正有春官夏官中官秋官冬
官正有丞有直长有灵台郎有保章正其判局及
同判则选五官正以上业优考深者充保章五年
直长至令十年一迁惟灵台郎试中乃迁而挈壶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1a 页 WYG0601-0677c.png

正无迁法其别局有天文院测验浑仪刻漏所掌
浑仪台昼夜测验辰象○钟鼓院掌文德殿钟鼓
楼刻漏进牌之事○印历所掌雕印历书南渡后
并同𨽻秘书省长贰丞郎轮季点检
章俊卿山堂考索宋初置司天监以他官兼判又
有同判之名以朝官充元丰官制行置太史令总
一局之事而正与丞为之贰
宋史律历志熙宁间司马光沈括皆尝提举司天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1b 页 WYG0601-0677d.png

监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提举太史局者旧率
以近臣兼之熙丰间司马公王和甫继居是任后
不复置绍兴五年十月复置以命薛象先明年何
自然以非旧典为言遂罢去太史局日官旧止于
五官正孝宗时始增春夏秋冬中五官大夫
沈括梦溪笔谈国朝置天文院于禁中设漏刻观
天台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每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2a 页 WYG0601-0678a.png

夜天文院具有无谛见云物禨祥及当夜星次须
令于皇城门未发前到禁中门发后司天占状方
到以两司奏状对勘以防虚伪近岁皆是阴相计
会符同写奏习以为常其来已久中外具知之不
以为怪其日月五星行次皆只据小历所算躔度
誊奏不曾占候有司但备员安禄而已熙宁中予
领太史尝按发其欺免官者六人未几其弊复如
故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2b 页 WYG0601-0678b.png

谨案宋志载英宗时有司天监生石道陈遘南
渡后有太史局生阮兴祖盖即如今之天文生
也
辽
辽史百官志司天监有太史令有司历灵台郎挈
壶正五官正丞主簿保章正监候司辰刻漏博士
典钟典鼓
谨案辽史百官志所载南面朝官大都皆以唐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3a 页 WYG0601-0678c.png

制准之非必尽有实證惟司天一监穆宗纪应
历十一年有司天王白李正等进历事景宗纪
保宁九年有司天奏日当食不亏事其职掌皆
可考见可知灵台官守犹未失也
金
金史百官志司天台提点正五品监从五品掌天
文历数风云气色密以奏闻少监从六品判官从
八品教授旧设二员正大初省一员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3b 页 WYG0601-0678d.png

司天管勾从九品
长行人五十人天文科
女直汉人各六人算历科八人三式科四人测验
科八人漏刻科二十五人
右属秘书监
元
元史百官志太史院秩正三品掌天文历数之事
至元十五年始立院置太史令等官一员至大元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4a 页 WYG0601-0679a.png

年升从二品设官十员延祐三年升正二品设官
十五员后定置院使五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
品佥院二员从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
正五品经历一员从五品都事一员从七品管勾
一员从九品令史三人译史一人知印二人通事
一人宣使二人典吏二人春官正兼夏官正一员
正五品秋官正兼冬官正中官正一员正五品保
章正五员正七品保章副五员正八品掌历二员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4b 页 WYG0601-0679b.png

正八品腹里印历管勾一员从九品各省司历十
二员正九品印历管勾二员从九品灵台郎一员
正七品监候六员从八品副监候六员正九品星
历生四十四员挈壶正一员从八品司辰郎二员
正九品灯漏直长一人教授一员从八品学正一
员从九品校事郎二员正八品○司天监秩正四
品掌凡历象之事提点一员正四品司天监三员
正四品少监五员正五品丞四员正六品知事一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5a 页 WYG0601-0679c.png

员令史二人译史一人通事兼知印一人属官提
学二员教授二员并从九品学正二员天文科管
勾二员算历科管勾二员三式科管勾二员测验
科管勾二员漏刻科管勾二员并从九品阴阳管
勾一员押宿官二员司辰官八员天文生七十五
人中统元年因金人旧制立司天台设官属至元
八年以上都承应阙官增置行司天监十五年别
置太史院与台并立颁历之政归院学校之设𨽻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5b 页 WYG0601-0679d.png

台二十三年置行监二十七年又立行少监皇庆
元年升正四品延祐元年特升正三品七年仍正
四品○回回司天监秩正四品掌观象衍历提点
一员司天监三员少监二员监丞二员品秩同上
知事一员令史二员通事兼知印一人奏差一人
属官教授一员天文科管勾一员算历科管勾一
员三式科管勾一员测验科管勾一员漏刻科管
勾一员阴阳生一十八人世祖在潜邸时有旨徵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6a 页 WYG0601-0680a.png

回回为星学者扎玛里鼎等以其
艺进未有官署至元八年始置司天台秩从五品
十七年置行监皇庆元年改为监秩正四品延祐
元年升正三品置司天监二年命秘书卿提调监
事四年复正四品
元史郭守敬传守敬拜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
事大德七年诏内外官年及七十并听致仕独守
敬不许其请自是翰林太史司天官不致仕定著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6b 页 WYG0601-0680b.png

为令
谨案元代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然推步测算
之事皆归太史院司天监特备官而已至回回
星学始见于唐之九执历元则有扎玛里鼎作
万年历遂特设回回司天监以传衍其术明亦
别置回回科与大统参用迨
本朝顺治二年以西洋监正汤若望奏请裁撤回
回科今汉军秋官正专司日月五星相距等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7a 页 WYG0601-0680c.png

盖犹其旧职也
明
明史职官志钦天监监正一人监副二人
其属主簿厅主簿一人春夏中秋冬官正
各一人五官灵台郎八人五官保
章正二人五官挈壶正二人
五官监候三人五官司历二人五
官司晨八人漏刻博士六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7b 页 WYG0601-0680d.png

监正副掌察天文定历数占候推步之事凡日月
星辰风云气色率其属而测候焉有变异密疏以
闻凡习业分四科曰天文曰漏刻曰回回曰历自
五官正下至天文生阴阳生各分科肄业每岁冬
至日呈奏明岁大统历送礼
部颁行其御览月令历七政躔度历六壬遁甲历
四季天象录并先期进呈凡历注御历注三十事
民历三十二事壬遁历七十二事凡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8a 页 WYG0601-0681a.png

祭日前一年会选以进移知太常凡营建征讨冠
婚山陵之事则选地而择日立春则预候气于东
郊大朝贺于文楼设定时鼓漏刻报时司晨鸡唱
各供其事日月交食先时算其分秒时刻起复方
位以闻下礼部移内外诸司救之仍按占书条奏
监官毋得改他官子
孙毋得徙他业乏人则移礼部访取而试用焉五
官正推历法定四时司历监候佐之灵台郎辨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8b 页 WYG0601-0681b.png

月星辰之躔次分野以占候天文之变观象台四
面面四天文生轮司测候保章正专志天文之变
定其吉凶之占挈壶正知刻漏孔壶为漏浮箭为
刻以考中星昏旦之次漏刻博士定时以漏换时
以牌报更以鼓警晨昏以钟鼓司晨佐之明初即
置太史监设太史令通判太史监事佥判太史监
事校事郎五官正灵台郎保章正副挈壶正掌历
管勾等官以刘基为太史令吴元年改监为院秩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9a 页 WYG0601-0681c.png

正三品
洪武元年徵元太
史张祐张沂等十四人改太史院为司天监设监
令一人少监二人监丞一人主簿
一人主事一人五官正五人五官
副五人灵台郎二人保章正二人
监候三人司辰八人漏刻博士六人
又置回回司天监设监令一人少监二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39b 页 WYG0601-0681d.png

监丞二人徵元回回司天监郑阿里
等议历二年改司天监为钦天监四年
诏监官职专司天非特旨不得升调又定监官散
官
十四年改钦天监为正五品设令
一人丞一人俱从品级授以文
职散官二十二年改令为监正丞为监副三十一
年罢回回钦天监以其历法𨽻本监明初又置稽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40a 页 WYG0601-0682a.png

疑司以掌卜筮未几罢
谨案自尧命羲和舜察玑衡观象授时为王政
之首务然上古日官虽立而测验尚疏观礼记
曾子问所称朝聘祭祀已入庙内而不得成礼
者日食居其一与雨沾服失容一例是待其既
食而后知非预为推算也春秋时史官失职置
闰无法食或违朔两纪日南至先天者二三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40b 页 WYG0601-0682b.png

说者谓梓慎裨灶史墨之徒长于禨祥短于推
算汉初犹踵行之东汉末迄隋唐渐有改更而
交食往往不验至明代而承用元之授时法者
二百七十馀年气朔渐差献议者纷纷请改而
台官拘泥旧闻当事惮于改作其时瓯罗巴法
已入中土徐光启等讲求虽切终未施行
国家法天齐政首定时宪书颁行寓内
圣祖仁皇帝生知天纵达象纬之本原探河洛之妙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41a 页 WYG0601-0682c.png

考定成法勒为谟典
御制历象考成律吕正义数理精蕴诸书无不包括会
通发千古未发之秘钥分毫不爽密合天行
皇上复命诸臣续加讨论
钦定律吕正义历象考成后编及天文正义协纪辨
方仪象考成诸书博大精深推阐愈密洵足正
百代之旧章贻万世之成宪唐虞以来盖至今
日而范围莫越矣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三十五 第 41b 页 WYG0601-0682d.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