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601-040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一
通政使司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601-0401a.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601-0401c.png

通政使司
国朝官制
通政使司通政使满洲汉人各一人
副使满洲汉人各一人
参议满洲
汉人各一人
掌受天下章奏校阅送阁稽其程限而按其违失
有不如式者劾论之顺治元年初设通政使满洲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601-0401d.png

汉人各一人左通政满洲汉人各一人右通政汉
人二人左参议满洲汉人各二人右参议汉人二
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汉人右参议一人五十二年
省汉人左参议一人乾隆十年省汉人右通政一
人十三年省右通政员额改左通政为通政副使
又省参议满洲汉人各一人并去左右衔
经历满洲汉人各一人知事满洲汉人各一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601-0402a.png

掌出纳文移承受案牍经历初称司务后改为经
历知事初置满洲二人汉军一人后省汉军员缺
乾隆十七年改满洲知事二人为满洲汉人各一
人
笔帖式满洲六人汉军二人
初制满洲八人汉军二人后省满洲二人
登闻鼓厅笔帖式满洲汉军各一人
凡军民实有冤抑所司不受理击登闻鼓陈诉者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601-0402b.png

由司覈实奏
闻下所司昭雪诬控越诉者论如法初顺治元年设登
闻鼓于都察院门日以御史一人监之十三年移
置长安右门外以给事中或御史一人更替管理
康熙六十一年始以其事并入通政使司置笔帖
式以掌之
历代建置
三代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601-0402c.png

周礼夏官大仆下大夫二人掌诸侯之复逆
小臣上士四人掌三公及孤卿之复
逆御
仆下士十有二人掌群吏之逆及庶民之复
谨案周官复逆大仆与小臣御仆实分之
盖以仆臣之朝夕王所者使
之出入传达以防壅蔽与今中外臣僚劄子由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601-0402d.png

奏事处呈递者其制实相吻合然当时入告之
体尚无所区分则大仆掌诸侯之复逆与今通
政司受督抚章疏者职掌亦为相近今故著之
于表至唐虞纳言出入王命为后世尚书之职
当如今之内阁及军机处旧说以通政使司当
之非也
秦
宋书百官志秦冇公车司马令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601-0403a.png

史记秦始皇本纪制曰可裴骃集解群臣有所奏
请尚书令奏之下有司曰制
谨案秦代上书之制史文不详裴骃此解特据
汉法以證之然尚书令实自秦始置以宦者为
之始皇本纪又称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车
中可其奏云云当即尚书令主章报之职盖在
廷诸臣有所奏请得由尚书通进也至公车司
马令汉志不详惟见于沈约宋书考资治通鉴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601-0403b.png

载二世三年章邯使长史司马欣请事至咸阳
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云云是当时郡县及
军中言事者皆当诣司马门而公车司马令主
受天下章奏并如汉制矣
汉
汉书百官公卿表卫尉属官有公车司马令丞颜
师古注汉官仪曰公车司马掌殿司马门天下上
事及阙下凡所徵召皆总领之令秩六百石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601-0403c.png

三辅黄图汉未央长乐甘泉宫四面皆有公车
○司马门凡言司马者宫垣之内兵卫所在
司马主武事故谓宫之外门为司马门按汉官卫
令诸出入殿门公车司马门者皆下不如令罚金
四两王莽改公车司马门曰王路四门分命谏大
夫四人受章疏以通下情百官表卫尉属官有公
车司马令丞汉官仪云公车司马掌殿司马门夜
檄宫史天下上事及阙下凡所徵召皆总领之令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601-0403d.png

秩六百石
程大昌雍录师古曰未央殿虽南向而上书奏事
谒见之徒皆诣北阙公车司马亦在此焉是似以
北阙为正门矣而又有东阙至于西南两面无门
阙矣关中记曰未央东有苍龙北有元武阙元武
阙即北阙已又有阊阖门止车门有门无阙也至
庙记则曰未央有白虎阙属车阙按汉书苍龙元
武既为东北阙名则夫白虎也者当为西阙矣不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601-0404a.png

知所记孰真也○禁中省中汉书章邯使长史请
事留司马门三日师古曰凡言司马门者宫垣之
内兵卫所在四面皆有司马司马主武事故总谓
宫之外门为司马门又初元五年令从官给事宫
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应劭曰司
马中者宫内门也司马主武兵禁之意也师古曰
司马门者宫之外门也卫尉有八屯卫候司马主
卫士徼巡宿卫每面各二司马故谓宫之外门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601-0404b.png

司马门每面二司马是四面八司马也又张释之
为公车令大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释
之追上劾奏之如淳曰宫卫令诸卫出入殿门公
车司马门者皆下不如令罚金四两成帝永始四
年未央宫东司马门灾案此即是宫门四面皆有
司马门自司马门内则为禁中孝元之后父名禁
避讳改禁中为省中禁者有所禁止也省者察也
汉制官于禁中者皆有二尺竹籍记人之年名字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601-0404c.png

物色垂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初元之制凡
从官给事官司马门中得为亲属通籍则夫禁中
之门立籍以行案省者正以防禁省察为义也
汉书东方朔传待诏公车颜师古注公车令上书
者所诣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有男子自谓卫太子公车以闻
胡三省注公车主受章奏
后汉书百官志公车司马令一人六百石掌宫南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601-0404d.png

阙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丞尉
各一人
蔡邕独断凡群臣上书于天子有四名一曰章二
曰奏三曰表四曰駮议章者称稽首上书谢恩陈
事诣阙通者也奏者京师官但言稽首下言稽首
以闻其中所请若罪法案劾公府送御史台公卿
校尉送谒者台也表者上言臣某言下言臣某诚
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文多用编两行文少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601-0405a.png

以五行诣尚书通者也凡章表皆启封其言密事
得皂囊盛其有疑事公卿百官会议其独执异意
者曰駮议
谨案汉代上书之制据独断所言惟章以诣阙
通进当为公车令所受而奏以上御史谒者二
台表以上尚书皆径送台省似通达奏牍本非
一处然参考史传及两汉所遗金石刻文则当
时上事实无不由尚书者史记三王世家大司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601-0405b.png

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御史臣光
守尚书令奏未央宫制曰下御史六年三月己
亥御史臣光守尚书令丞非
下御史书到又洪适𨽻释
载后汉史晨祠孔庙碑前云建宁二年三月
己酉鲁相臣辰长史臣谦顿首死罪上尚书末云
臣晨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上尚书副
言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司农府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601-0405c.png

又无极山碑前云光和四年某月壬子太常
臣耽丞敏顿首上尚书末云臣耽愚戆顿首顿
首上尚书制曰可太常承书从事十七日丁丑
尚书令忠奏雒阳宫光和四年八月辛酉朔十
七日丁丑尚书令忠下云云二书所载皆当日
文疏格式可知内外章奏每事必经尚书传达
御史虽称受公卿奏事而三王世家所列乃与
尚书令联衔则亦仍以尚书为主其谒者奏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601-0405d.png

惟见于汉书魏相传所引明堂月令之文
疑本汉初旧制其后谒者
职司傧赞则所受者但当为公卿朝贺请谢之
事而它无预焉故汉之尚书奏下众事其职实
如今之内阁及奏事处也惟是尚书地居禁近
非外僚所得出入而公车令总领天下上事当
必先受之以送尚书如今本章送阁之比则公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601-0406a.png

车令正如今之通政使司而所谓副言三公府
者乃如今之揭帖耳
又案汉章奏之式有二其一不加函封如今之
中外题本后汉书李云传露布上书章怀太子
李贤注露布谓不封之即独断所谓章表皆启
封者是也其一实封进御如今之摺子盖始自
宣帝令吏民得奏封事其后相承言密事者皆
得封上蔡邕传以皂囊封上窦武传武奏收曹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601-0406b.png

节长乐五官史朱瑀盗发武奏是也又边郡兵
事警急则有奔命书由驿驰送如今之军报考
丙吉传称驭吏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
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
知匈奴入云中代郡云云是驿上之书亦由公
车进纳足知公车司马令实上书者之总汇矣
三国
三国魏志管宁列传元年十一月被公车司马令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601-0406c.png

所下州郡八月甲申诏书徵臣
谨案曹魏亦承汉制章奏由尚书通进曹爽传
称爽白天子转宣王为太傅欲令尚书奏事先
来由已得制其轻重又称爽得宣王奏事不宣
迫窘不知所为侍中许允说爽早自归罪乃通
宣王奏事是其明證也至公车令惟见于管宁
传当亦在司马门主受章奏之官而徵召诏书
并由其行下则又兼司出纳之事矣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601-0406d.png

晋
晋书职官志卫尉统公车令
晋书齐王囧列传囧率众入洛顿军通章署
谨案晋制初以通事舍人掌呈奏案而南史王
韶之传称晋帝自孝武以来常居内殿武官主
书于中通呈则后又改用武人然此皆居中呈
进之职其在外受章奏者史不详为何官以历
代通制考之当亦属之公车令也至齐王囧传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601-0407a.png

所云通章署疑即通章表之地故有此名而规
制已不可考今附见于此以备参核焉
宋齐梁陈
宋书百官志公车令一人掌受章奏𨽻侍中
南齐书百官志公车令一人属起部亦属领军
隋书百官志梁卫尉卿统公车司马令陈承梁皆
循其制官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601-0407b.png

南史颜师伯列传师伯子举周旋寒人张奇为公
车令上以奇资品不当使兼市买丞以蔡道惠代
之
谨案刘宋公车令𨽻侍中后世以通进银台司
属门下省者权舆盖本于此至宋孝武以公车
令资品失序至亲为择人除授当亦因其有通
呈章奏之责故特重其选耳
北魏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601-0407c.png

魏书杨津列传转振威将军领监曹奏事令
魏书崔挺列传挺为中书侍郎转登闻令
谨案魏世奏事令登闻令二职俱不载于官氏
志仅列传中一见之循名核实奏事令当主受
章奏盖即前代公车令之职登闻令当掌达冤
诉则如今之登闻鼓厅也
北齐
隋书百官志后齐卫尉寺领公车署令掌尚书所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601-0407d.png

不理有枉屈经判奏闻
谨案北齐公车令专令奏闻枉屈则所司仅如
后世之监登闻鼓院逮隋而益为冗职无复秦
汉受纳章疏之任矣
后周
隋
隋书百官志炀帝置谒者台大夫一人通事谒者
二十人寻诏门下内史御史司𨽻谒者五司监受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601-0408a.png

表以为恒式不复专谒者矣
谨案南北朝中外章疏居中通呈者大抵属之
中书门下省而在外受事之职则其制不详至
隋而以门下内史御史司𨽻谒者五官同主受
表则所掌益纷意当时必各有应行承受之事
分析立制观隋书纪传所载有于朝堂上表者
有于建国门上表者
并非一地殆亦以所主者之不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601-0408b.png

耳至张虔威传称虔威为谒者大夫淮南太守
杨綝与十馀人同见帝问虔威首立者为谁虔
威下殿审视而答帝曰卿为谒者不识参见人
何也对曰臣非不识但虑不审所以不敢轻对
据此则凡朝参引对皆谒者司之正如今之奏
事处又不但传达章奏已也
唐
唐六典唐朝废谒者台改谒者谓通事舍人𨽻四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601-0408c.png

方馆属中书省掌朝见引纳凡四方通表皆受而
进之
谨案唐通事舍人据六典掌朝见引纳则兼今
奏事处之职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则引以进
退而告其拜起出入之节则兼今鸿胪寺之职
华夷纳贡受而进之则兼今四译馆之职惟四
方通表受而进之则今通政使之职也
晏殊类要旧仪四方馆于通事舍人中以宿长一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601-0408d.png

人总知馆事谓之馆主凡四方贡纳及章表皆受
而进之唐自中世以后始以他官判四方馆事
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唐制凡四方章表皆閤门受
而进之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三年五月国子司业韦
殷裕诣閤门告郭淑妃弟敬述阴事上大怒杖杀
殷裕閤门使田献铦夺紫改桥陵使以其受殷裕
状故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601-0409a.png

谨案唐代四方馆及閤门俱得受四方章表而
不详其异同之制考唐自中世以后京僚上奏
大抵在閤门投进如韩愈集沂国公先庙碑称
诣东上閤门拜疏辞谢元微之集论西川讨贼
等表吕温集进农书表文苑英华载于邵论潘
炎表俱云诣东上閤门拜表以闻其閤门使则
以宦者为之当属内诸司使之一盖唐诸帝常
御大明宫而东上閤门西上閤门在宣政殿左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601-0409b.png

右次西曰延英门宣政之北曰紫宸门其右光
顺门其内紫宸殿殿东曰左银台门西曰右银
台门当时奏事自閤门以外亦有诣延英门者
亦有
诣光顺门者而右银台门
亦有客省以处上书言事者据通鉴
于頔上表请罪閤门以无印引不受是必诸司
门籍内引各有定所故分地承受而以閤门总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601-0409c.png

领之盖如今之奏事处至四方馆所受章表则
惟主在外之节镇州郡以至藩国朝贡而京官
不与焉盖如今之通政使司也
又案裴庭裕东观奏记载李珏左迁下邳令丁
母忧免丧诸侯羔雁四府齐至门皆不就牛僧
孺为武昌节度使奏章先达银台授殿中侍御
史掌书记而刘肃大唐新语亦称李辅国栖止
帷幄宣传诏命常于银台门决事盖唐之银台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601-0409d.png

门在紫宸殿左右迫近元武门密迩内禁门外
又有客省以处上书言事之人疑閤门所受章
奏由此通进者为多故文人纪事每举此以为
词而宋遂采其名以为官号也
唐六典知匦使掌申天下之冤滞以达万人之情
状立匦之制一房四面各以方色东曰延恩怀材
抱器希于闻达者投之南曰招谏匡正补过裨于
政理者投之西曰申冤怀冤负屈无辜受刑者投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601-0410a.png

之北曰通元献赋作颂谕以大道及涉于元象者
投之初置有四门其制稍大难于往来后遂小其
制度同为一匦依方色辨之其匦出以辰前入以
未后
旧唐书职官志知匦使天后置匦以达冤滞其制
一房四面各以方色东曰延恩西曰申冤南曰招
谏北曰通元所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
盖古进善旌诽谤木之意也天宝九年改匦为献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601-0410b.png

纳乾元元年复名曰匦垂拱已来常以谏议大夫
及补阙拾遗一人充使受纳诉状每日暮进内而
晨出之也
新唐书百官志武后垂拱四年铸铜匦四涂以方
色列于朝堂青匦曰延恩在东告养人劝农之事
者投之丹匦曰招谏在南论时政得失者投之白
匦曰伸冤在西陈抑屈者投之黑匦曰通元在北
告天文秘谋者投之以谏议大夫补阙拾遗一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601-0410c.png

充使知匦事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为理匦使其
后同为一匦天宝九载元宗以匦声近鬼改理匦使
为献纳使乾元元年复旧宝应元年命中书门下
择正直清白一人知匦以给事中中书舍人为理
匦使建中二年以御史中丞为理匦使谏议大夫
一人为知匦使投匦者使先验副本开成三年知
匦使李中敏以为非所以广聪明而虑幽枉也乃
奏罢验副封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0601-0410d.png

谨案唐创置匦函列于朝堂设官掌之以达冤
滞盖即今登闻鼓厅所自始然考文苑英华载
李邕妻温氏为夫请罪表有云匦使朝堂潜皆
守捉号天诉地谁肯为闻则是当时虽有此制
抱冤者仍多为权势遏抑不能自通而新唐书
宦官传载李涉投匦言吐突承璀等冤状致为
知匦使孔戣诘责不受则宵人反得借此以行
私于立法之意殊为乖剌至册府元龟载河南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601-0411a.png

参军郑铣朱阳丞郭仙舟投匦献诗而扬谭进
孝乌颂杜甫进西岳赋亦尝投延恩匦则其后
并为文人媒衒之地益非达情纳谏之本指矣
刘肃大唐新语大理寺直王景初与刑部郎中唐
枝议谳不平景初坐贬潭州司户参军制下景初
挝登闻鼓称冤再贬昭州司户制曰不遵严谴辄
冒登闻以惩不恭也
雍录登闻鼓肺石唐六典大明宫有含元殿有两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0601-0411b.png

阁左曰翔鸾右曰栖凤两阁下皆为朝堂东朝堂
置肺石西朝堂置登闻鼓太极宫之太极殿其朝
堂亦皆夹殿而左右对出故鼓石皆在殿旁朝堂
之内也即六典所叙谓大明悉同承天之制者也
沈括笔谈曰唐长安故宫阙前有唐肺石尚在其
制如佛寺所击响石甚大可长八九尺形如垂肺
即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者也原其义乃伸
冤者击之如今挝登闻鼓也括之此言必有所本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0601-0411c.png

然朝堂不在殿门之外此石何由外出岂其唐亡
宫殿已废或欲移而它之缘重而弃乃在阙外耶
因其言而知肺石形象亦略有补然恐沈未得确
也唐之有登闻鼓自高宗始会要曰时有抱屈人
赍鼓于朝堂诉事乃命东西廊朝堂皆置鼓则不
独太极大明两宫有之虽东洛朝堂亦有也按通
典刑法门载隋文帝制曰四方冤讼州县及省不
为治者听挝登闻鼓有司录状以闻然则晋隋问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0601-0411d.png

已尝置鼓矣会要谓抱屈人赍鼓诣堂当是唐人
知隋世已自有鼓许之诉事故赍鼓自诣也然则
朝堂置鼓已在唐前矣沈独以鼓例石是但知登
闻院有鼓而不知西洛朝堂已自有石也六典于
刑部又曰冤滞不达听挝登闻鼓又茕独老幼不
能自伸者乃立肺石之下立石者左监门卫奏闻
挝鼓者右监门卫奏闻然则鼓可挝矣而肺不可
击也但见人立石旁即知其有冤欲直也垂拱元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0601-0412a.png

年敕朝堂登闻鼓及肺石不须防守其有挝鼓立
石者令御史受状为奏则与沈语又复乖异也沈
以意料而六典会要自载其时制法其可疑可信
固有间矣
五季
马端临文献通考石晋有为卿监专掌判四方馆
者
谨案五季制度草略而判四方馆一官尚沿唐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0601-0412b.png

旧当亦兼掌四方章表及外藩朝贡之事今故
互见于此
五代史萧希甫列传明宗召希甫为谏议大夫复
置匦函以希甫为使希甫建言自兵乱相乘侵凌
欺夺何可胜纪匦函一出投诉必多乃自天成元
年四月以前大辟已上皆赦除之然后出匦函以
示众
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0601-0412c.png

宋史职官志通进司𨽻给事中掌受三省枢密院
六曹寺监百司奏牍文武近臣表疏及章奏房所
领天下章奏案牍具事目进呈而颁布于中外进
奏院𨽻给事中掌受诏敕及三省枢密院宣劄六
曹寺监百司符牒颁于诸路凡章奏至则具事目
上门下省若案牍及申禀文书则分纳诸官司凡
奏牍违戾法式者贴说以进熙宁四年诏应朝廷
擢用材能赏功罚罪事可惩劝者中书检正枢密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0601-0412d.png

院检详官月以事状录付院誊报天下元祐初罢
之绍圣元年诏如熙宁旧条靖康元年诏诸道监
司帅守文字应边防机密急切事许进奏院直赴
通进司投进旧制通进银台司知司官二人两制
以上充
永乐大典宋会要通进司在垂拱殿门内堂受银
台司所领天下章奏案牍閤门京百司文武近臣
表疏进御复颁布之内侍二人领之又有枢密院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0601-0413a.png

令史四人银台司掌受天下奏状案牍抄写条目
进御发付糺其违失枢密院知事二人书令史八
人贴房十一人掌之太宗淳化四年八月二十一
日诏银台司承受奏状批凿事宜发付中书枢密
院三司外仍逐日具所承领奏都数一本进内所
发逐处奏状系急速事限五日常事限半月仍令
逐处行遣讫旋具事宜关报银台司点检勾凿有
稽滞者依条举奏其年闰十月诏中书枢密院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0601-0413b.png

司各置急慢公事板簿急事限次月六日慢事限
次月十六日送银台司重行点检自是止令据板
簿检勘更不关报
江少虞事实类苑银台司兼门下封駮乃给事中
之职当𨽻门下省故事乃𨽻枢密院下寺监皆用
劄子寺监具申虽三司亦言上银台主判不以官
品初冬独赐翠毛锦袍学士以上自从本品行案
用枢密院杂司人吏主判食枢密厨盖枢密院子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0601-0413c.png

司也
文献通考唐藩镇皆置邸京师以大将主之谓之
上都留后大历十二年改为上都知进奏院官宋
缘旧制皆本州镇补人为进奏官逐州就京师各
置进奏院太平兴国六年简知后官得李楚等百
五十人并充进奏官命供奉官张文璨提辖诸道
进奏院监官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掌受诏敕
及诸司符牒辨其州府军监以颁下之并受天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7b 页 WYG0601-0413d.png

章奏案牍状牒以奏御及分授诸司中兴以来𨽻
门下后省给事中点检讫乾道九年依旧𨽻后省
合传报事今后省录付报行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国初州郡自置邸吏散在都
下外州将吏不乐久居京师又符移行下率多稽
迟或漏下机事太平兴国初起居郎何保枢奏置
钤辖诸道都进奏院以革其弊人给铜朱印一纽
魏泰东轩笔录庆历中苏舜钦提举进奏院至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0601-0414a.png

赛承例卖拆封纸以充
谨案宋初置通进银台司以两制以上二人充
其任于是承受章疏始有专曹今通政司之称
银台其源盖本于此然当时令其检察稽滞则
兼有今内阁稽察房六科注销事件之职不独
通呈奏牍也至进奏院本出于汉之郡国置邸
京师朱买臣传买臣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
食则已设官主之盖即所谓邸吏在唐为进奏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8b 页 WYG0601-0414b.png

院主诸道邸务各领以大将亦称邸官而唐季
藩镇跋扈邸官皆得入见天子
至五季而进奏官恣横益甚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9a 页 WYG0601-0414c.png

宋太宗始以京朝官充监官
为六院官之一
国朝定制各省设在京提塘官𨽻于兵部以本省
武进士及候补侯选守备为之由督抚遴选送
部充补三年而代凡疏章邮递至者提塘官恭
送通政司通政使副使参议校阅封送内阁五
日后以随疏赍到之牒应致各部院者授提塘
官分投若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29b 页 WYG0601-0414d.png

赐于其省之大吏亦提塘官受而赍致之
谕旨及奏疏下阁者许提塘官誊录事目传示四方
谓之邸抄盖即如唐宋之进奏院而法制详慎
其奉职倍为谨凛矣
宋史职官志登闻检院𨽻谏议大夫登闻鼓院𨽻
司谏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凡言朝
政得失公私利害军期机密陈乞恩赏理雪冤滥
及奇方异术改换文资改正过名无例通进者先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0a 页 WYG0601-0415a.png

经鼓院进状或为所抑则诣检院并置局于阙门
之前
王栐燕翼贻谋录唐有理匦使五代以来无闻太
宗皇帝淳化三年五月辛亥诏置理检使以钱若
水领之其后改曰登闻院又置鼓于禁门外以达
下情名曰鼓司真宗景德四年三月戊申诏改鼓
司为登闻鼓院登闻院为检院应上书人并诣鼓
院如本院不行则诣检院以朝官判之判院之名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0b 页 WYG0601-0415b.png

始于此
谨案宋祁集张咏行状称咏于景德三年已判
登闻检院与此岁月差互未详孰是
谢维新合璧事类登闻鼓院国朝曰鼓司以内臣
掌之鼓在宣德门南街北廊至道三年命太子中
舍王清勾当鼓司用朝臣勾当自此始景德四年
诏改为登闻鼓院建炎三年𨽻检院登闻检院雍
熙七年改匦为检景德四年改为登闻检院命枢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1a 页 WYG0601-0415c.png

密直学士张咏判仍差内品监门不得关预公事
掌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皆受以通达凡进状
者先鼓院若为所抑则诣检院外有理检使今不
置始于淳化三年置理检使于朝元门之西北廊
以知制诰钱若水领之复唐制也至道三年废天
圣七年上因请唐史见匦函达下民冤枉之事乃
谓左右曰天下九州之大岂无冤枉之人若至京
师检院鼓院理雪者必是州县吏提点刑狱转运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1b 页 WYG0601-0415d.png

使不能理雪又若不为申理则赤子无告矣乃置
匦函仍专命御史中丞为理检使
谨案宋世臣僚閤门封奏由通进司纳入者例
有定格其不能在閤门上章者则别置登闻鼓
院登闻检院以受之非若前世之袛达冤诉也
至内官转对及外官过阙入对者亦得面进奏
疏对御宣读又不在通进登闻所受之数李焘
长编载仁宗天圣七年六月命资政殿学士晏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2a 页 WYG0601-0416a.png

殊等看详转对章疏及登闻检院所上封事类
次其可行者以闻据此则其所陈必关系时政
得失若诸司公事取旨则固专在閤门矣
辽
辽史百官志门下省通进司有左通进右通进登
闻鼓院有登闻鼓使匦院有知匦使
金
金史百官志登闻鼓院知登闻鼓院从五品同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2b 页 WYG0601-0416b.png

登闻鼓院事正六品掌奏进告御史台登闻检院
理断不当事承安二年以谏官兼知法二员从八
品登闻检院知登闻检院从五品同知
登闻检院正六品掌奏御进告尚书省御史台理
断不当事知法从八品
元
谨案金元二代通章奏者史无其官惟元之中
书省置有直省舍人三十三员史称其掌奏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3a 页 WYG0601-0416c.png

给使差遣之役似当主呈奏之职然其官仅中
书掾属则所奏者乃中书众事未必中外章疏
悉由之以通达也今故不著于表
明
明史百官志通政使司通政使一人左右通
政各一人誊黄右通政一人左右参议各一
入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知事一人
通政使掌受内外章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3b 页 WYG0601-0416d.png

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
写诉告缘由赍状奏闻凡天下臣民实封入递即
于公厅启视节写副本然后奏闻即五军六部都
察院等衙门有事关机密重大者其入奏仍用本
司印信凡诸司公文勘合辨验允当编号注写公
文用日照之记勘合用验正之记关防之凡在外
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并受之于早朝汇而进
之有径自封进者则参驳午朝则引奏臣民之言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4a 页 WYG0601-0417a.png

事者有机密则不时入奏有违误则籍而汇请凡
抄发照驳诸司公移及勘合讼牒勾提件数给繇
人员月终类奏岁终通奏凡议大政大狱及会推
文武大臣必参预初洪武三年置察言司设司令
二人掌受四方章奏寻罢十年置通政使司以曾
秉正为通政使刘仁为左通政谕之曰政犹水也
欲其常通故以通政名官卿其审命令以正百司
达幽隐以通庶务当执奏者勿忌避当驳正者勿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4b 页 WYG0601-0417b.png

阿随当敷陈者勿隐蔽当引见者勿留难十二年
拨承敕监给事中殿廷仪礼司九关通事使𨽻焉
建文中改司为寺通政使为通政卿通政参议为
少卿寺丞增置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各一人成祖
复旧制成化二年置提督誊黄右通政不理司事
录武官黄卫所袭替之故以徵选事万历九年革
陆容菽园杂记通政司所以出纳王命为朝廷之
喉舌宣达下情广朝廷之聪明于政体关系甚重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5a 页 WYG0601-0417c.png

也洪武永乐间实封皆自御前开拆故奸臣有事
即露无倖免者自天顺间有投匿名书言朝廷事
者于是始有关防然其时但拘留进本人在官候
旨旨出即纵之未尝窥见其所奏事也后不知始
于何年乃有拆封类进及副本备照之说一有讦
奏左右内臣及勋戚大臣者本未进而机已泄被
奏者往往经营倖免原奏者多以虚言受祸祖宗
关防奸党通达下情之意至是无复存矣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5b 页 WYG0601-0417d.png

孙承泽春明梦馀录登闻鼓院在西长安门小厅
三间东向傍一小楼悬鼓俾冤民击之每日科道
官各一员锦衣卫官一员轮司其事民有冤抑有
司不为审理具状通政司又不为转奏审实列其
状以闻
谨案周官复逆之职以大仆小臣御仆三官分
任厥事诚以职亲地近凡事皆可旋至立达故
奸蔽无自而生秦汉始置公车司马令主受章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6a 页 WYG0601-0418a.png

表而奏事乃悉由尚书汉书魏相传称故事诸
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
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故霍山等得籍以行
其私意自宣帝从相所白令群臣得奏封事不
关尚书而权奸始克败露盖职太专而权太重
其流弊有已见于汉时者明太祖创置通政使
司以承受本章列于九卿职守较前代为益隆
然委寄过重凡四方章疏必先由司启视而后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6b 页 WYG0601-0418b.png

奏闻甚至事关机密重大亦必用本司印记乃
得入奏若径自封奏则参駮随之是以通政一
官竟为朝廷喉舌之总汇其后纪纲废弛为通
政者多出政府亲昵往往视其意指为之遏抑
谠言其或白简所弹则阴泄事机俾得营求苟
免迟速高下百弊丛生明史奸臣传称严嵩念
已过恶多得私人在通政劾疏至可预为计故
以赵文华任之即其显证营私蠹政实有视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7a 页 WYG0601-0418c.png

之副封而尤甚者我
国家达聪明目规制周详凡臣工封事皆许诣
宫门由奏事处恭递直达
御前其向来题本奏本槩并为题本在内各部院则
径送内阁在外督抚等则通政使司校阅送阁
条格益昭简备
皇上躬亲
批答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二十一 第 37b 页 WYG0601-0418d.png

听览曰勤银台閤门无不凛遵定制恪守官常诸弊
肃清洵为超轶万古矣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