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第 1a 页 WYG1073-044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别本韩文考异卷十四
宋 王伯大 重编
杂著
郓州溪堂诗
宪宗之十四年始定东平三分其地
以华州刺史礼部尚书
兼御史大夫扶风马公为郓曹濮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1073-0444d.png
节度观察等使镇其地既一年褒其军号
曰天平军上即位之二年召公入且将用之以其人之
安公也复归之镇上之三年公
为政于郓曹濮也适四年矣治成制定众志大固恶绝
于心仁形于色竱心一力以供国家之职
于时沂密始分而残其帅
其后幽镇魏不
悦于政相扇继变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1073-0445a.png
复归
于旧徐亦乘势逐帅
自置同于三方惟郓也
截然中居四邻望之若防之制水恃以无恐
然而皆曰郓为虏巢且六十年将彊卒武曹濮于郓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1073-0445b.png
州大而近军所根柢皆骄以易
怨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馀剥肤椎髓公私扫地赤
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
之其功为大若幽镇魏徐之乱不扇而变此功反小何
也公之始至众未熟化以武则忿以憾以恩则横而肆
一以为赤子一以为龙蛇惫心罢
精磨以
岁月然后致之难也及教之行众皆戴公为
亲父母夫叛父母从仇雠非人之情故曰易于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1073-0445c.png
是天子以公为尚书右仆射封扶风县开国伯以褒嘉
之公亦乐众之和知人之悦而侈上之赐
也于是为堂于其居之西北隅号曰溪堂以飨士大夫
通上下之志既飨其从事陈曾谓其众言公之畜此邦
其勤不亦至乎此邦之人累公之化惟
所令之不亦顺乎上勤下顺遂济登兹不亦休乎昔者
人谓斯何今者人谓斯何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
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于道也乃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1073-0445d.png
使来请其诗曰
帝奠九廛有叶有年有荒不条河岱之间及
我宪考一收正之视邦选侯以公来尸公来尸之
人始未信公不饮食以训以徇孰饥无食孰呻孰叹孰
冤不问不得分
愿孰为邦蟊节根之螟
羊狠狼贪以口覆城吹之喣之摩手拊之箴之石之
膊而磔
之凡公四封既富以彊谓公吾父孰违公令可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1073-0446a.png
以师征不宁守邦
公作溪堂播播流水浅有蒲莲深有蒹苇公以宾
燕其鼓骇骇
公燕溪堂宾校醉饱流有跳鱼岸
有集鸟既歌以舞其鼓考考公在溪堂公御琴瑟公暨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1073-0446b.png
宾赞稽经诹律施用不差人用不屈溪有
蘋菰有龟有鱼公在中流
右诗左书无我斁遗
此邦是庥
猫相乳
司徒北平王家猫有生子同日者其一死焉
有二子饮于死母母且死其鸣咿咿其一方乳其
子若闻之起而若听之走而若救之衔其一置
于其栖又往如之反而乳之若其子然噫亦异之大者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1073-0446c.png
也夫猫人畜也非性于仁义者也其
感于所畜者乎哉北平王牧人以康伐罪以平
理阴阳以得其宜国事既毕家道乃行父父子子兄兄
弟弟雍雍如也愉愉如也视外犹视中一家犹一人夫
如是其所感应召致其亦可知矣易曰信及豚鱼非此
类也夫愈时获幸于北平王客有问王之德
者愈以是对客曰夫禄位贵富人之所大欲也得之之
难未若持之之难也得之于功或失于德得之于身或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1073-0446d.png
失
于子孙今夫功德如是祥祉如是其善
持之也可知巳既巳因叙之为猫相乳说云
进士策问十三首
问书称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以至于庶人
龟筮考其从违以审吉凶则是圣人之举事兴为无不
与人共之者也
于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1073-0447a.png
易则又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
害成而春秋亦有讥漏言之词如是则又似不与人共
之而独运者书与易春秋经也圣人于是乎尽
其心焉耳矣其文相戾悖如此欲人之无疑不可得巳
是二说者其信有是非乎抑所指各殊而学者不之能
察也谅非深考古训读圣人之书者其何能辨之
此固吾子之所宜无让君愿承救焉
问古之人有云夏之政尚忠殷之政尚敬而周之政尚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1073-0447b.png
文是三者相循环终始若五行之与四时焉原其所以
为心皆非故立殊而求异也各适于时救其弊而巳矣
夏殷之书存者可见矣至周之典籍咸在
考其文章其所尚若不相远然焉所谓二者之异云乎
抑其道深微不可究欤将其词隐而难知也不然则
是说为谬矣周之后秦汉蜀吴魏晋之兴与霸亦有尚
乎无也观其所为其亦有意云尔循环之说安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1073-0447c.png
在吾子其为所隐焉
问夫子之序帝王之书而系以秦鲁及次列国之风而
宋鲁独称颂焉秦穆之德不踰于二霸宋鲁之
君不贤乎齐晋其位等其德同升黜取舍如是之相远
亦将有由乎愿闻所以辨之之说
问夫子既没圣人之道不明盖有杨墨者始侵而乱之
其时天下咸化而从焉孟子辞而辟之则既廓如也
今其书尚有存者其道可推而知不可乎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1073-0447d.png
其所守者何事其不合于道者几何孟子之所以
辞而辟之者何说今之学者有学于彼者乎有
近于彼者乎其已无传乎其无乃化而不自知乎其无
传也则善矣如其尚在将何以救之乎
诸生学
圣人之道必有能言是者其无所为让
问所贵乎道者不以其便于人而得于已乎当周之衰
管夷吾以其君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戎狄以微京师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1073-0448a.png
以尊四海之内无不受其赐者天下诸侯奔走其政令
之不暇而谁与为敌此岂非便于人而得于已乎
秦用商君之法人以富国以彊
诸侯不敢抗及七君而天
下为秦使天下为秦者商君
也而后代之称道者咸羞言管商氏何哉庸非求其名
而不责其实欤愿与诸生论之无惑于旧说
问夫子之言盍各言尔志又曰居则曰不吾知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1073-0448b.png
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今之举者不本于乡不序于庠
一朝而群至乎有司有司之不之知也宜矣今
将自州县始请各诵所怀聊以观诸生之志死者可作
其谁与归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
仁者敢问诸生之所事而友者为谁乎所谓
贤而仁者其事如何哉言及之而不言亦君子之所不
为也
问春秋之时百有馀国皆有大夫士详于传者无国无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1073-0448c.png
贤人焉其馀皆足以充其位不闻有无其人而阙其官
者春秋之后其书尤详以至于吴蜀魏下及晋
氏之乱国分如
锱铢读其书亦皆有人焉
今天下九州四海其为
土地大矣国家之举士内有明经进士外有方维大臣
之荐其馀以门地勋力进者又有倍于是其为门户多
矣而自御史台尚书省以至于中书门下省咸
不足其官岂今之人不及于古之人邪何求而不得也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1073-0448d.png
夫子之言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诚得忠信
如圣人者而委之以大臣宰相之事有不可乎
况于百执事之微者哉古之十室必有任宰相大
臣者今之天下而不足士大夫于朝其亦有说乎
问夫子曰洁净精微易教也今习其书不识四者之所
谓盍举其义而陈其数焉
问易之说曰乾健也今考乾之爻在初
者曰潜龙勿用在三者曰夕惕若厉无咎在四者亦曰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1073-0449a.png
无咎在上
曰有悔卦六位一勿用二苟得无咎一有悔
安在其为健乎又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乾之
四位既不为易矣坤之爻又曰龙战于野战之于事其
足为简乎易六经也学者之所宜用心愿
施其词陈其义焉
问人之仰而生者谷帛谷帛丰无饥寒之患然
后可以行之于仁义之途措之于安平之地此愚智所
同识也今天下谷愈多而帛愈贱人愈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1073-0449b.png
困者何也
耕者不多而谷有馀蚕者不多而帛有
馀有馀宜足而反不足此其故又何也将以救之其说
如何
问夫子言尧舜垂衣裳而天下理又曰无为而理者其
舜也欤书之说尧曰亲九族又曰平章百姓又曰协和
万邦又曰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又曰洪水怀山襄
陵下人其咨夫亲九族平百姓和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1073-0449c.png
万邦则天道授人时愁水祸非无事也而其言曰垂衣
裳而天下理者何也于舜则曰慎五典又曰叙百揆又
曰宾四门又曰齐七政又曰类上帝禋六宗望山川遍
群神又曰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五载一巡狩又曰
分十二州封山浚川恤五刑典三礼彰施五色出纳五
言呜呼其何勤且烦如是而其言曰无为而
理者何也将亦有深辞隐义不可晓邪抑其年代已远
失其传邪二三子其辨焉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1073-0449d.png
问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通其业成就其道德者也
由汉氏已来师道日微然犹时有授经
传业者及于今则无闻矣德行若颜回言语若子贡政
事若子路文学若子游犹且有师非独如此虽孔子亦
有师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是也今之人不及
孔子颜回远矣而且无师
然其不闻有业不通
而道德不成者何也
问食粟衣帛服仁行义以俟死者二帝三王之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1073-0450a.png
所守圣人未之有改焉者也今之说者有神仙不死之
道不食粟不衣帛薄仁义以为不足为是诚何道邪圣
人之于人犹父母之于子有其道而不以教
之不仁其道虽有而未之知不智仁与智且不能又乌
足为圣人乎不然则说神仙者妄矣
争臣论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1073-0450b.png
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
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
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
居于位五年矣
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
其心哉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
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
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
躬之故夫不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1073-0450c.png
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
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
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
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
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
言及于政
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
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1073-0450d.png
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
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
不得其职则去有言
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言乎哉得其
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
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
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
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
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1073-0451a.png
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
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或曰否非若此也
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
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书曰尔
有嘉谟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
斯猷惟我后之德夫阳子之用心亦若此
者愈应之曰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1073-0451b.png
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
君出则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
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
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
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
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
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
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1073-0451c.png
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或曰
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
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
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
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
矻矻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
突
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
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1073-0451d.png
使自有馀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
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
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
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
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
以自暇逸乎哉或曰吾闻君子不
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1073-0452a.png
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
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
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
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人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
好尽言于乱
国是以见杀
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
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道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
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1073-0452b.png
改葬服议
经曰改葬缌春秋谷梁传亦曰改葬之礼缌举下缅也
此皆谓子之于父母其他则皆无服何以识其必然经
次五等之服小功之下然后著改葬之制更无轻重之
差以此知惟记其最亲者其他无服则不记也若主人
当服斩衰其馀亲各服其服则经亦言之不当惟云缌
也傅称举下缅者缅犹远也下谓服之最轻者也
以其远故其服轻也江熙曰礼天子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1073-0452c.png
诸侯易服而葬以为交于神明者不可以纯凶况其缅
者乎是故改葬之礼其服惟轻以此而言则亦明
矣卫司徒文子改葬其叔父问服于子思子思
曰礼父
母改葬缌既葬而除之不忍无服送至亲也非父母无
服无服则吊服而加麻此又其著者也文子又曰丧服
既除然后乃葬则其服何服子思曰三
年之丧未葬服不变除何有焉然则改葬与
未葬者有异矣古者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1073-0452d.png
逾月无故未有过时而不葬者也过时而不葬谓之不
能葬春秋讥之若有故而未葬虽出三年子
之服不变此孝子之所以著其情先王之所以必其时
之道也虽有其文未有著其人者以是知其至少也
改葬者为山崩水涌毁其墓及葬而礼不备者若文
王之葬王季以水齧其墓鲁隐公之葬惠公以有宋师
太子少葬故有阙之类是也丧
事有进而无退有易以轻服无加以重服殡于堂则谓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1073-0453a.png
之殡瘗于野则谓之葬近代已来事与古异或游或仕在
千
里之外或子幼妻稚而不能自还甚者拘以阴
阳畏忌遂葬于其土及其返葬也远者或至数十年近者
亦出三年其吉服而从于事也久矣又安可取未葬不变
服之例而反为之重服欤在丧当葬犹宜易以轻服况既
远而反纯凶以葬乎若果重服是所谓未可除而除不当
重而更重也或曰丧与其易也宁戚
虽重服不亦可也曰不然易之与戚则易固不如戚矣虽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1073-0453b.png
然未若合礼之为懿也俭之与奢则俭固愈于奢矣虽然
未若合礼之为懿也过犹不及其此类之谓乎或经称改
葬缌而不著其月数则似三月而后除也子思之对文子
则曰既葬而除之今宜如何曰自启至于既葬而
三月则除之未三月则服以终三月也
曰妻为夫何如曰如子无
吊服而加麻则何如曰今之吊服
犹古之吊服也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1073-0453c.png
斋郎职奉宗庙社稷之小事盖士之贱者也执豆笾骏
奔走以役于其官之长不以德进不以言扬盖取其人
力以备其事而已矣奉宗庙社稷之小事执豆笾骏奔
走亦不可以不敬也于是选大夫士之子弟未爵命者
以塞员填关而教之行事其勤虽小其使之不
可以不报也必书其岁岁既久矣于是乎命之以官而
授之以事其亦微矣哉学生或以通经举或以能文称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1073-0453d.png
其微者至于习法律知字书皆有以赞于教化可以使
令于上者也自非天姿茂异旷日经久以所进业发闻
于乡闾称道于朋友荐于州府而升之司业则不可得
而齿乎国学矣然则奉宗庙
社稷
之小事任力之小者也赞于教化可以使令于上者德
艺之大者也其亦不可移易明矣今议者
谓学生之无所事谓斋郎之幸而进不本其意因谓可
以代任其事而罢之盖亦不得其理矣今夫斋郎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1073-0454a.png
之所事者力也学生之所事者德与艺也以德艺举之
而以力役之是使君子而服小人之事且非国家崇儒
劝学诱人为善之道也此一说不可者也抑又有大不
可者焉宗庙社稷之事虽小不可以不专敬之至也古
之道也今若以学生兼其事及其岁时日月然后授其
宗彝罍洗其周旋必不合度其进退必不得宜其思虑
必不固其容貌必不庄此其无他其事不习而其志不
专故也非近于不敬者欤又有大不可者其是之谓欤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1073-0454b.png
若知此不可将令学生恒掌其事而
隳坏其本业则是学生之教加少学生之道益贬而斋
郎之实犹
在斋郎之名苟无也大凡制度
之改政令之变利于其旧不什则不可为已又况不如
其旧哉考之
于古则非训稽之于今则非利寻其名而求其实则失
其宜故曰议罢斋郎而以学生荐享亦不得其
理矣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1073-0454c.png
禘祫议
右今月十六日敕旨宜令百僚议限五日内闻奏者将
仕郎守国子监四门博士臣韩愈谨献议曰伏以陛下
追孝祖宗肃敬祀事
凡在拟议不敢自专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1073-0454d.png
聿求厥中延访群下然而礼文
繁漫所执各殊自建中
之初迄至今岁屡经禘祫未合适从臣生遭圣明涵泳
恩泽虽贱不及议而志切效忠
今辄先举众议之非然后申明其说一曰献懿
庙主宜永藏
之夹室臣以为不可夫祫者合也毁庙之主皆当
合食于太祖献懿二祖即毁庙主也今虽藏于夹室至
禘夹之时岂得不食于太庙乎名曰合祭而二祖不得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1073-0455a.png
祭焉不可谓之合矣二曰献懿庙主
宜毁之瘗之臣又以为不可
谨按礼记天子立七庙一坛一墠其毁庙之
主皆藏于祧庙虽百代不毁祫则陈于太庙而飨焉自
魏晋以降始有毁瘗之议事非经据竟不可施行今国
家德厚流光创立九庙以周制推之献懿二祖犹在坛
墠之位况于毁瘗而不禘祫乎三曰献懿庙
主宜各迁
于其陵所臣又以为不可二祖之祭于京师列于太庙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1073-0455b.png
也二百年矣今一朝迁之岂惟人听疑惑抑恐二祖之
灵眷顾依迟不即飨于下国也
四曰献懿庙主宜附于兴圣庙而不禘祫臣又
以为不可传曰祭如在景皇帝虽太祖其于属乃献懿
之子孙也今欲正其子东向之位废其
父之大祭固不可为典矣五曰
献懿二祖宜别立庙于京师臣又以为不可夫礼有所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1073-0455c.png
降情有所杀是故去庙为祧去祧为坛去坛为墠去墠
为鬼渐而之远其祭益稀
昔者鲁立焬宫春秋非之以为不当
取已毁之庙既藏之主而复筑宫以祭今之所议与此
正同又虽违礼立庙至于禘祫也合食则禘无其所废
祭
则于义不通此五说者皆所不可
故臣博采前闻求其折中以为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1073-0455d.png
殷祖玄王周祖后稷太祖之上皆自为帝又其代数已
远不复祭之故太祖得正东向之位子孙从昭穆之列
礼所称者盖以纪一时之宜非传于后代之法也
传曰子虽齐圣不先父食盖言子为父屈也景
皇帝虽太祖也其于献懿则子孙也当禘祫之时献祖
宜居东向之位景皇帝宜从昭穆之列祖以孙尊孙以
祖屈求之神道岂远人情又常祭甚众合祭
甚寡则是太祖所屈之祭至少所伸之祭至多比于伸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1073-0456a.png
孙之尊废祖之祭不亦顺乎
事异殷周礼从而变非所失礼也臣伏
以制礼作乐者天子之职也陛下以臣议有可采粗合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1073-0456b.png
天心断而行之是则为礼如以为犹或可疑乞
召臣对面陈得失庶有发明谨议
省试颜子不贰过论
论曰登孔氏之门者众矣三千之徒四科之目孰非由
圣人之道为君子之儒者乎其于过行过言
亦云鲜矣而夫子举不贰过惟颜氏之子其何故哉请
试论之夫圣人抱诚明之正性根中庸之正德苟发诸
中形诸外者不惟思虑莫匪规矩不善之心无自入焉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1073-0456c.png
可择之行无自加焉故惟圣人无过所谓过者非谓发
于行彰于言人皆谓之过而后
为过也生于
其心则为过矣故颜子之过此类也不贰者盖能止之
于始萌绝之于未形不贰之于言行也中庸曰自诚明
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自诚明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圣人也无过者也自明诚者择善而固执之
者也不勉则不中不思则不得不贰过者也
故夫子之言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1073-0456d.png
服膺而不失之矣又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言犹未
至也而孟子亦云颜子具圣人之体而微者皆谓不能
无生于其心而亦不暴之于外考之于圣人之道差为
过耳颜子自惟其若是也于是居陋巷以致其
诚饮一瓢以求其志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
易其心确乎不拔浩然自守知高坚之可尚忘钻仰之
为劳任重道远竟莫之致是以夫子叹其不幸短命今
也则亡谓其不能与巳并立于至圣之域观
教化之大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1073-0457a.png
行也不然夫行发于身加于人言发乎迩见乎远
苟不慎也败辱随之而后思欲不贰过其于
圣人之道不亦远乎而夫子尚肯谓之其殆庶几孟子
尚复谓之具体而微者哉则颜子之不贰过尽在是矣
谨论
与李秘书论小功不税书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1073-0457b.png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1073-0457c.png
曾子称小功不税则是远兄弟终无服也而可乎郑玄
注云以情责情今之士人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1073-0457d.png
遂引此不追服小功小功服最多亲则叔父之
下殇与适孙之下殇与昆弟之下殇尊则外祖父母
常服则从祖祖父母礼沿人情其不可不服也明矣
古之人行役不踰时各相与处一国其不
追服虽不可犹至少今之人男出
仕女出嫁或千里之外家贫讣告不及时则是不服小
功者恒多而服小功者恒鲜矣君子之于骨肉死则悲
哀而为之服者岂牵于外哉闻其死则悲哀岂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1073-0458a.png
有间于新故死哉今特以讣告不及时闻死出其日数
则不服其可乎愈常怪此近出吊人见其颜色戚戚类
有丧者而其服则吉问之则云小功不税者也
礼文残缺师道不传不识礼之所
谓不税果不追服乎无乃别有所指而传注者失其宗
乎伏惟兄道德纯明躬行古道如此之类必经于心而
有所决定不惜示及幸甚幸甚泥水马弱不敢出不果
鞠躬亲问而以书悚息尤深愈再拜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1073-0458b.png
太学生何蕃传
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馀年矣
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1073-0458c.png
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
业祭酒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馀事
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
生以荐蕃名文说者不可选纪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
立莫为礼部为礼部者率蕃
所不合者以是无成功蕃淮南人父母具全初入
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
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1073-0458d.png
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乃闭蕃空舍中于是
太学六馆之士百馀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
生城请谕留蕃于是太学阙祭酒会阳先生
出道州不果留欧阳詹生言曰蕃仁勇人也
或者曰蕃居
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
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
不任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欧阳詹生曰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1073-0459a.png
朱泚之乱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
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惜乎蕃之居下其
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
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
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
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亦待
于彼者欤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
蕃欤吾是以言之无亦使其无传焉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1073-0459b.png
答张籍书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1073-0459c.png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1073-0459d.png
愈始者望见吾子于人人之中固有异焉
及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1073-0460a.png
聆其音声接其辞气则有愿交之志因缘幸会遂得所
图岂惟吾子之不遗抑仆之所遇有时焉耳近者尝有
意吾子之阙焉无言意仆所以交之之道不至也
今乃大
得所图脱然若沈痾去体洒
然若执热者之濯清风也然吾子所论排释老不若著
书嚣嚣多言徒相为訾若仆之见则有异乎此也
夫所谓著书者义止于辞耳宣之于口书之于简何
择焉孟轲之书非轲自著轲既殁其徒万章公孙丑相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1073-0460b.png
与记轲所言焉耳仆自得圣人之道而诵之排前
二家有年矣不知者以仆为好辩也然从而化者亦有
矣闻而疑者又有倍焉顽然不入者亲以言谕之不入
则其观吾书也固将无得矣为此而止吾岂有爱于力
乎哉然有一说化当世莫若口传来世
莫若书又惧吾力之未至也三
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吾于圣人既过之犹恐不及矧今
未至固有所未至耳请待五六十然后为之冀其少过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1073-0460c.png
也吾子又讥吾与人人为无实驳杂之说此吾所以为
戏耳比之酒色不有间乎吾子讥之似
同浴而讥裸裎
也若商论不能下气或似有之当
更思而悔之耳博塞之讥敢不承教其他俟相见薄晚
须到公府言不能尽愈再拜
重答张籍书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1073-0460d.png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1073-0461a.png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1073-0461b.png
吾子不以愈无似意欲推而纳诸圣贤之域拂其
邪心增其所未高谓愈之质有可以至于道者浚其源
导其所归溉其根将食其实此盛德者之所辞让况于
愈者哉抑其中有宜复者故不可遂已昔者圣
人之作春秋也既深其文辞矣然犹不敢公传道之口
授弟子至于后世然后其
书出焉其所以虑患之道微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1073-0461c.png
也今夫二氏之所宗而事之者下乃公卿辅相
吾岂敢昌言排之哉
择其可语者诲之犹时与吾悖其声哓哓
若遂成其书则见而怒之者必多矣必且以我为狂
为惑其身之不能恤书于吾何有
夫子圣人也且曰自吾得子路而恶声
不入于耳其馀辅而相者周天下犹且绝粮于陈畏于
匡毁于叔孙奔走于齐鲁宋卫之郊其道虽尊其穷也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1073-0461d.png
亦甚矣赖其徒相与守之卒有立
于天下向使独言之而独书之其存也可冀乎今夫二
氏行乎中土也盖六百年有馀矣其植根固其流波漫
非所以朝令而夕禁也自文王没武王周公成康相与
守之礼乐皆在及乎夫子未久也自夫子而及乎孟子
未久也自孟子而及乎杨雄亦未久也
然犹其勤若此其困若此而后能有所立吾其可易
而为之哉其为也易则其传也不远故余所以不敢也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1073-0462a.png
然观古人得其时行其道则无所为书书者皆所为不
行乎今而行乎后世者也今吾之得吾
志失吾志未可知俟五六十为之未失也天不欲使兹
人有知乎则吾之命不可期如使兹人有知乎非我其
谁哉其行道其为书其化今其传后必有在矣吾子其
何遽戚戚于吾所为哉前书谓吾与人商论不
能下气若好胜者然虽诚有之抑非好已胜也好已之
道胜也非好己之道胜也已之道乃夫子孟轲杨雄所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1073-0462b.png
传之道也
若不胜则无以为道吾岂敢避是
名哉夫子之言曰吾与回言终日
不违如愚则其兴众人辨也有矣驳杂之讥前书尽之
吾子其复之昔者夫子犹有所戏诗不云乎善戏谑兮
不为虐兮记曰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恶害于道哉吾
子其未之思乎
卷十四 第 37a 页 WYG1073-0462c.png
孟君将有所适思与吾子别庶几一来愈
再拜
卷十四 第 37b 页 WYG1073-0462d.png
别本韩文考异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