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十二 第 1a 页 WYG0499-01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三十二
京畿
原金诸帝陵在县西北二十里云峰山下
等谨按云峰山金帝陵
本朝顺治初
特设守陵五十户每岁春秋致祭享殿前碑亭恭勒
世祖章皇帝御制碑文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b 页 WYG0499-0114b.png

圣祖仁皇御制碑文乾隆十六年
皇上命葺金太祖世宗二陵享殿及缭垣工竣
亲诣展谒并
御制谒金太祖世宗二陵诗恭载卷内
原金海陵焬王贞元三年三月乙卯命以大房山云峰
寺为山陵建行宫其麓五月乙卯命判大宗正事京等
如上京奉迁太祖太宗梓宫丙寅如大房山营山陵六
月乙未命左丞相布萨思恭大宗正丞哈布尔如上京
卷一百三十二 第 2a 页 WYG0499-0114c.png

奉迁山陵七月辛酉如大房山八月壬午如大房山甲
申启土赐役夫人绢一匹九月己未如大房山丁卯上
亲迎梓宫于沙流河亲射獐以荐十月戊寅奠梓宫于
东郊己卯梓宫至中都丁酉大房山行宫成名曰磐宁
十一月乙巳朔梓宫发丕承殿戊申山陵礼成
原正隆元年二月庚子谒山陵七月己酉命太保昂如
上京奉迁始祖以下梓宫八月丁丑如大房山行视山
卷一百三十二 第 2b 页 WYG0499-0114d.png

陵十月乙酉葬始祖以下十帝于大房山闰月己亥朔
山陵礼成
原世宗大定二十一年敕封山陵地大房山神为保陵
公册曰古之建邦设都必有名山大川以为形胜我国
家既定鼎于燕西顾郊圻巍然大房秀拔浑厚云雨之
所出万民之所瞻祖宗陵寝于是焉依仰惟岳镇古有
秩序皆载祀典矧兹大房礼可阙欤其爵号服章俾列
于侯伯之上庶足以称今遣官备物册命神为保陵公
卷一百三十二 第 3a 页 WYG0499-0115a.png

申敕有司岁时奉祀其封域之内禁无得樵采弋猎著
为令
原大定二十九年置万宁县以奉山陵明昌二年更奉
先县
原太祖葬睿陵太宗葬恭陵熙宗被弑葬于皇后费摩
氏墓中贞元三年改葬于大房山蓼香殿大定初追上
谥号陵曰思陵二十八年改葬于蛾眉谷仍号思陵海
陵炀王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兆域中大定二十年
卷一百三十二 第 3b 页 WYG0499-0115b.png

降为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睿宗于大定二年
改葬于大房山曰景陵显宗于大定二十五年十一月
葬大房山章宗即位号曰裕陵世宗葬兴陵章宗葬道
陵
补金太祖葬地号曰泰陵太宗所葬之坟山号曰豫陵
补金太祖陵曰睿陵太宗陵曰恭陵后改葬大房山名
仍其旧苗氏所纪特与史不同或者其初拟名也
卷一百三十二 第 4a 页 WYG0499-0115c.png

补金之先世卜葬于护国林之南迨亮徙燕始置陵寝
令司天台于良乡县西五十馀里大红山西大红谷曰
龙衔寺峰峦秀拔林木森密亮寻毁其寺遂迁祖父改
葬于寺基之上又将正殿元位之像凿穴以奉安太祖
太宗德宗其馀各随昭穆序焉
等谨按大红谷大金国志作大洪谷
原国初祖宗葬于护国林之东逮海陵徙燕令司天台
卜地得良乡县西五十里大红谷曰龙城寺峰峦秀出
卷一百三十二 第 4b 页 WYG0499-0115d.png

林木隐映遂筑陵迁葬于是惟熙宗葬于山阴
补金主亮离燕京诣诸陵祭享其俗相传谓之烧饭天
补淳熙十五年十二月癸酉谍报金人制曰朕惟熙宗
孝成皇帝以武元嫡孙受文烈顾命作其即位十有五
年偃兵息民中外安乂而海陵庶人亮包藏祸心觊觎
神器阴煽奸党遂成篡逆而又厚加诬诋降从王封亮
既得志肆其凶残不道之极至于杀母人怨神怒自底
卷一百三十二 第 5a 页 WYG0499-0116a.png

诛灭惟皇天春佑于我家肆予一人缵成先绪暴其罪
恶贬为庶人仍黜其殡于兆域之外仰惟熙宗号位宜
正是以间者稽合礼文升祔太室复加美谥尊而崇之
惟是葬非其所盖尝怃然爰命有司卜地涓日奉迁梓
宫已于十月初八日备礼葬于思陵庶几有以慰在天
之灵也大定二十八年十一月日熙宗即亶也
朱昆田原按此制金史失载
原瑞云宫在金太祖陵侧遗址仅存
卷一百三十二 第 5b 页 WYG0499-0116b.png

等谨按金史地理志又称奉先县有磐宁宫今
亦无可考
增
世祖章皇帝御制金太祖世宗陵碑文 朕惟自古膺
图受箓咸有大功德于天下及其没也弓剑之藏后世
重焉匪特阴阳之所景贶实亦遐迩之所绎思故世代
虽遥崇礼不替若声教被于当年园寝湮于异世非所
以昭德追远也朕抚有九有于前代陵墓未尝不惓惓
卷一百三十二 第 6a 页 WYG0499-0116c.png

于心申敕所在守护惟谨惟金朝之陵在房山者前我
师克取辽东故明惑于形家之说疑与本朝王气相关
遂斸断其地脉又己巳岁我
太宗文皇帝统师入关念金朝先德遣王贝勒大臣诣
陵致祭明复如摧毁且建立关庙为厌胜之术夫不达
天命之有归而谬委灵于风水移灾于林木何其诞也
金朝垂祚百有馀年英主哲辟实光史册乃异代之后
兆域荒圯祀典缺废抚今追昔慨焉兴叹金太祖世宗
卷一百三十二 第 6b 页 WYG0499-0116d.png

已经享祀帝王庙其陵寝命地方官虔供春秋外兹特
谕礼臣耑官省视修其颓毁俾规制如初并令有司时
祭无斁呜呼庙猊既崇特景仰于往哲封壤重焕用昭
示于来兹爰勒贞珉以垂不朽云尔
增
圣祖仁皇帝御制金太祖世宗陵碑文 朕惟自古膺
图受箓咸有大功德于天下其没也弓剑之藏后世重
焉匪特阴阳之所景贶实亦遐迩之所绎思故时代虽
卷一百三十二 第 7a 页 WYG0499-0117a.png

遥崇礼不替若声教被于当年园寝湮于异世非所以
昭德追远也朕抚有九有于前代陵墓未尝不惓惓于
心申敕所在守护惟谨惟金朝之陵在房山者前我师
克取辽东故明惑于形家之说疑与清朝王气相关天
启元年罢金陵祭祀二年拆毁山陵斸断地脉三年又
建关庙于其地为厌胜之术从来国运之兴衰关乎主
德之善否
上天降鉴惟德是与有德者昌无德者亡于山陵风水
卷一百三十二 第 7b 页 WYG0499-0117b.png

原无关涉有明末造政乱国危
天命已去其时之君臣昏庸迷谬罔知改图不思修德
勤民挽回
天意乃轻信虚诞之言移咎于异代陵寝肆行摧毁迨
其后流寇猖獗人心离叛国祚以倾既与风水无与而
前此之厌胜摧毁又何救于乱亡乎古之圣王掩骼埋
胔泽及枯骨而有明君臣乃毁及前代帝王山陵其舛
谬实足贻讥千古矣夫金朝垂祚百有馀年英君哲辟
卷一百三十二 第 8a 页 WYG0499-0117c.png

实光史册天聪三年
太宗文皇帝统师入关知金太祖世宗二帝陵寝在兹
追念鸿烈特遣王贝勒大臣诣陵致祭盖我
太宗文皇帝吁谟伟略度越前王乘舆所至威德布昭
表遗徽而钦往哲诚非常之盛事也泊
世祖章皇帝定鼎中原随享金太祖世宗于历代帝王
庙复命地方官春秋致祭陵寝又谕礼臣耑官省视修
其颓毁俾规制如初朕缵承丕绪缅溯前徽特命所司
卷一百三十二 第 8b 页 WYG0499-0117d.png

虔申禋祀以昭继述阐扬之意呜呼庙猊既崇特景仰
于往哲封壤重焕用昭示于来兹爰勒贞珉以垂不朽
云尔
增乾隆十八年
御制谒金太祖睿陵诗 开国金源肇自东一时攀附
会云风丕承肆伐追辽帝善任知人𩔖沛公史策鸿猷
传赫奕睿陵佳气閟茏葱建康前岁犹亲奠况复龙兴
渤海同
卷一百三十二 第 9a 页 WYG0499-0118a.png

增又
御制过金世宗陵留句 牧扰樵侵不忍言重瞻宰树
郁陵园事殷不袭三分迹称
侄何殊一统尊君德已臻小尧舜国风每溯旧根源爱
民勤政心无斁景仰高山志所存
等谨按金世宗陵修建享殿并重加修葺详见
御制诗注谨编载卷内金太祖陵同时修葺详前按内
卷一百三十二 第 9b 页 WYG0499-0118b.png

原贾岛谷在房山县西内有石室世传为岛所居
增乾隆十八年
御制贾岛故里诗 闻说阆仙里依然在范阳不因逢
吏部终是托空王幸有遗编在难寻宿学荒一家言自
就僻瘦定何妨
等谨按贾岛故里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载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0499-0118c.png

原房山县石口村有贾岛庵云是岛为僧时所栖负山
临壑最为幽胜
原贾岛墓在县南一十里
原岛初祝发于瀛州法善寺后居房山西峪峪有石庵
是岛故宅后举进士授长江簿卒于蜀归葬房山墓在
县城南十里
原弘治中御史卢某访唐诗人贾岛墓得断碑于石楼
村乃辟地植碑大学士李东阳别树一碑记焉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0499-0118d.png

等谨按李东阳贾岛墓碑记无考
原岛初赴名场日以八百举子所业悉不如已往往独语旁
若无人或闹市高吟或长衢啸傲韩愈与之为布衣交赠诗
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閒天恐文章声断绝再
生贾岛向人间贾又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公卿恶之与礼
闱议奏岛与平曾等风狂挠扰贡院逐出关外号为十恶后
为僧名无本入京投蜀僧悟达国师院中潜于钟楼安下宣
宗微行聆钟楼有吟咏声遂登楼于岛案上取吟次诗欲看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0499-0119a.png

岛不识帝攘臂睨帝遽于帝手夺之曰郎君何会耶帝惭
赧下楼岛寻追悔欲投钟楼帝惜其才亟诏释罪谓岛曰方
知卿薄命矣遂御札墨制除岛为长江主簿敕曰比者礼部
奏卿风狂遂且令关外将息今郤携卷轴潜至京城遇朕微行
闻卿高咏睹其志业可谓屈人是用显我特恩赐尔墨敕宜
从短簿别俟殊科可守剑南道遂州长江县主簿仍便赍敕
乘驿赴官大中八年九月七日岛自长江迁普州司仓至老无
子因啖牛肉得疾终于簿署后程锜评事倅岳阳日为诗悼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0499-0119b.png

之因创墓在岳阳山上岳阳普州地名山下有岳阳池
原贾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韩愈教其为
文去浮屠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
昌初以普州司仓迁司户未受命卒
原岛初赴举在京在驴上得句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
退之为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左右拥
至尹前退之遂与并辔归为布衣交后累举不第乃为
僧号无本居法乾寺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2a 页 WYG0499-0119c.png

吟声遂登楼于岛案上取诗卷览之岛攘臂夺之曰郎
君何会此耶宣宗既去岛知亟谢罪乃除遂州长江簿
后迁普州司仓卒故程锜以诗悼之有骑驴冲大尹夺
卷忤宣宗之句
原贾岛太和中尝跨驴张盖横截天街时秋风正厉黄
叶可扫岛吟曰落叶满长安求一联不可得不知身之
所从因冲京兆尹刘栖楚节被系一夕释之又尝遇武
宗于寒水精舍岛尤肆慢武宗讶之曰令与一官授长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2b 页 WYG0499-0119d.png

江簿至普州司仓卒
原韦庄奏请追赠近代人不及第者孟郊李贺皇甫松
李群玉陆龟蒙赵光远李甘刘得仁陆逵傅锡平曾贾
岛刘稚圭顾邵孙沈佩顾蒙罗邺方干诸人俱无显遇
皆有奇才丽句清词遍在时人之口衔冤抱恨竟为冥
路之尘伏乞宣赐中书门下追赠进士及第各赠补阙
拾遗
原长江在东蜀境内贾浪仙冢于此处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3a 页 WYG0499-0120a.png

原长江县贾岛谪为主簿有墓在焉
原贾岛墓在安岳县岛迁普州司户参军卒葬此安岳
有大云山昔有雍州李洞避朱泚之乱入蜀隐此凿石
为洞读易其中尝师事贾岛云
原新书谓岛先为浮屠后举进士遗史谓后因不第乃
为僧摭言谓吟落叶满长安句冲京尹刘栖楚节遗史
谓得僧敲月下门句冲京尹韩退之节新书谓文宗时
坐飞谤贬长江簿遗史谓夺诗卷忤宣宗除长江簿摭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3b 页 WYG0499-0120b.png

言又谓肆慢武宗纷纷之论不同如是今集中载大中
八年墨制若是则岛出仕于宣宗之时矣考苏绛所撰
墓志则曰会昌癸亥岁终于郡官舍岛既死于武宗之
世宣宗墨制疑后人所拟以附会遗史之说不然则太
和误为大中亦未可知也
原大中墨敕九十四字旧刻石祠堂中唐书传云文宗
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迁司户参
军墓志亦记罹飞谤解褐责授长江簿会昌癸亥终于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4a 页 WYG0499-0120c.png

普州官舍苏绛当时人志必不差摭言载武宗时谪去
亦非也然则大中恐是太和字不敢辄改俟知者辨之
绍兴二年闰月辛卯朝议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平阳
王远跋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4b 页 WYG0499-0120d.png
朱彝尊原按贾岛墓本在普州安岳县移风乡苏
绛志文足㨿何光远亦云墓在岳阳山上岳阳普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5a 页 WYG0499-0121a.png

州地名则岛墓在普州无疑而郑都官又有长江
县经岛墓诗祝和父亦称岛谪长江簿有墓在焉
或长江与普壤地相接故尔李频诗一宦终遐徼
千山隔旅坟李洞诗旅葬新坟小归魂故国遥曹
松诗已葬离燕骨难招入剑魂皆悯其远葬于蜀
明一统志乃载入房山蒋仲舒遂谓贾卒于蜀归
葬房山不知何所本也
原姚广孝墓在县治东北四十里太平里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5b 页 WYG0499-0121b.png

原圣冈在卢沟桥西二十里北有姚少师塔塔前有御
制碑文右为长罗寺司礼监太监王安墓在其后
原宣德元年五月立故少师荣国公姚广孝神道碑初
广孝卒太宗皇帝亲制碑文命有司营葬并树碑神道
碑已具而文未刻至是其养子继以请上出永乐中御
制文付之曰其即刻碑以成皇祖嘉念功臣之志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6a 页 WYG0499-0121c.png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6b 页 WYG0499-0121d.png

补高尚书彦敬西域人善画青山白云甚有远致诗亦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7a 页 WYG0499-0122a.png

有唐人意度有绝句云无限红尘随马足春光更比路
人忙坟今在房山羊头冈下
补高尚书画在元时推为第一临川危素赠诗云房山
居士高使君系出西域才超群河东张翥云老笔精神
如米虎此山秀气敌天台鄱阳周伯琦云西域才人画
似诗云山高下墨淋漓闻尚书有墓在羊头冈故西岩
姚庸诗有云月射羊冈玉树林山斋犹在白云深今土
人已无知其处者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7b 页 WYG0499-0122b.png

原易水出西山宽中谷东径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
谭不同王莽之政子兴生五子并避时乱隐居此山故
其旧居世以为五大夫城即此岳赞云五王在中庞葛
连续者也易水东左与子庄溪水合水北出子庄关南
流径五公城西屈径其城南五公犹王兴之五子也光
武即帝位封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侯显才蒲
阴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谓中山之五王也
等谨按五大夫城基址今存尚有五条道口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8a 页 WYG0499-0122c.png

原范阳五侯寺后魏有僧诵法华为常业初死权殓堤
下后改葬骸骨并枯惟舌不坏
等谨按五侯寺今圮
原五侯村在房山县西南二十里
等谨按五侯村今尚沿旧名
原茶楼顶在县西二十里上有金章宗歇凉台
等谨按茶楼顶山名金章宗歇凉台台圮尚存四
石柱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8b 页 WYG0499-0122d.png

原县东十里徐村有塔
等谨按徐村塔今圯
原白犬村在县西南七十里
等谨按白犬村疑是白带村之讹
原房山县西南五十里有舜庙
原隆阳宫在县西南五十里
原白云窝在县西南五十里又五里斑竹寨有白云寺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9a 页 WYG0499-0123a.png

原乱塔寺近栗园村在县东北四十里
原福胜寺在县治东北明洪武十五年建
等谨按福胜寺今存
原弘业寺在县西三里有塔
等谨按弘业寺塔今圮
原磨碑寺在县西南四十五里
原白水寺俗名大佛寺在县西北十二里上元游人甚
众
卷一百三十二 第 19b 页 WYG0499-0123b.png

等谨按白水寺又名兴隆寺成化元年重修僧
道深撰文住持净广立石
原玄元观在县治西北隅
等谨按玄元观今圯
原龙含峪在县西二十五里下有清和观遗迹
卷一百三十二 第 20a 页 WYG0499-0123c.png

原龙门台去县二百里上曰玉河台四面皆山其下深
涧莫测南有龙王祠
原梁贞明三年秋辽兵围幽州城中危困李嗣源阎宝
李存审步骑七万自易州北行踰大房岭循涧而东嗣
源与养子从珂将三千骑为前锋距幽六十里与辽遇
辽兵惊郤晋兵翼而随之辽兵行山上晋兵行涧下每
至谷口辽兵辄邀之嗣源父子力战乃得进至山口辽
卷一百三十二 第 20b 页 WYG0499-0123d.png

以万骑遮其前嗣源跃马奋挝三入其阵斩辽酋长一
人后军齐进辽兵郤晋兵始得出至幽州
原宋垂拱中吏部尚书宋琪上疏请复幽燕其略曰循
孤山之北涞水以西挟山而行援粮而进涉涿水并大
房抵桑乾河出安礼寨此是周德威收燕之路然终宋
之世卒未能复也
原刘仁恭倚燕强且远无所惮意自满从方士王若讷
学长年筑馆大安山掠子女充之又招浮屠与讲法以
卷一百三十二 第 21a 页 WYG0499-0124a.png

墐土为钱敛真钱穴山藏之杀匠灭口禁南方茶自撷
山为茶号山曰大恩以邀利
增大安馆在房山县西北大安山刘仁恭师事方士王
若讷于此
原仁恭幸世多故骄于富贵筑宫大安山选燕美女充
其中又与道士鋉丹药冀可不死令燕人用墐土为钱
悉敛铜钱凿山而藏之已而杀其工以灭口后人皆莫
知其处
卷一百三十二 第 21b 页 WYG0499-0124b.png

原仁恭虑幽州城不固筑馆于大安山曰此山四面悬
绝可以少制众其栋宇庄丽拟于帝者
卷一百三十二 第 22a 页 WYG0499-0124c.png
卷一百三十二 第 22b 页 WYG0499-0124d.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二 第 23a 页 WYG0499-0125a.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三十二举正
护国林原书护讹作获 林木森密原书木讹作本
今俱改
衔冤原书衔讹作冲今改
文章闳丽原书丽讹作严今改
卷一百三十二 第 23b 页 WYG0499-0125b.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三十二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