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八 第 1a 页 WYG0499-006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八
京畿
原范阳郡有独鹿鸣泽
原独鹿山在州西十五里下有鸣泽汉元封四年由回
中北出朝那萧关历独鹿鸣泽从西河还即此
等谨案独鹿鸣泽今其地名陶家屯土阜岿然
其下常有积水土人传以为即独鹿鸣泽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b 页 WYG0499-0064b.png

原石虎岗在州西五十里
等谨案石虎冈今无考
原山上有二石虎
原龙安山在州西五十里
等谨案据
大清一统志龙安山时有云气腾绕如龙山盖以此得
名今𨽻房山境
原龙安在郡西四十里回峦缭绕深谷逶迤自下而上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a 页 WYG0499-0065a.png

有纪有堂雨过则岚光欲滴
原龙安大房诸山之支陇也
原涿州西北五十里有恶峪汉世已有此名卢它人封
恶峪侯是也峪中云气㳽漫四时不绝
等谨案恶峪据两汉刋误补遗即亚谷今已无
此称惟考涿鹿记云崿峪在郡西北五十五里或
因字音相近今昔传闻互有讹异未可知也
原史记亚谷侯汉书作恶谷郑康成释书大传谓恶为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b 页 WYG0499-0065b.png

亚刘原父谓古亚恶二字通用
原崿峪在郡西北五十五里草木荣茂
原盘坡在郡西北三百里坡有上中下西为表而东为
里俨若画屏夕阳西坠紫绿万状
原驼罗口在州东北宋雍熙中围涿州辽主隆绪由驼
罗口应援即此
等谨案驼罗口今无可考
补王次仲隐居范阳变篆籀之体始为𨽻书秦始皇既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a 页 WYG0499-0065c.png

定天下三诏之使入秦不至复命使以槛车载之次仲
忽化一大鸟翻然出车使者惊拜曰无复命必见诛惟
神人悯之鸟徘徊空中拔堕三翮使者得之以进始皇
悔恨因名其地为落翮山
原灰洞在涿北燕南两傍皆高冈路极狭无风而尘土
坌积咫尺不辨人物
原涿水东北与阪泉合其水导源县之东泉魏土地记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b 页 WYG0499-0065d.png

曰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东一里有阪泉泉
上有黄帝祠晋太康地理记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东
北流与蚩尤泉会水出蚩尤城城无东面魏土地记称
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渊而不流霖雨并则
流注阪泉乱流东北入涿水
原涿流下滴也
原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经涿鹿县故
城南王莽所谓禠陆也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留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a 页 WYG0499-0066a.png

其民于涿鹿之阿即于是处
等谨案涿水诸书所记其说各异谓其源出涿
鹿山者水经注与方舆纪要也谓其源出范阳县
西土山下者寰宇记也谓从大同得胜堡入者名
胜志也按郦道元乃涿人其所著书于涿尤宜详
核可信但涿之为国为郡为州为县沿革不一即
今所谓涿城建自唐而唐以前水道之在城东西
南北皆不能悬拟又水之迁徙不常今昔殊轨兹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b 页 WYG0499-0066b.png

谨据
大清一统志所载并录之以备考
原涿郡南有涿水北至上谷为涿鹿河其支流塞外谓
之涿耶水
原涿水东北径涿县故城西流注于桃应劭曰涿郡故
燕汉高帝六年置其南有涿水劭又云涿水出上谷涿
鹿县按涿水自涿鹿东注湿水湿水东南径广阳郡与
涿郡分水汉高祖六年分燕置涿郡涿之为名当受涿
卷一百二十八 第 5a 页 WYG0499-0066c.png

水通称矣
原桃水东北与洹水会水上分涞水于良乡县之桃水
世谓之北涉沟故应劭曰洹水出良乡东径垣县故城
北史记音义曰涿有垣县汉景帝中元三年封降王赐
为侯国王莽之垣翰亭也
等谨案据
大清一统志拒马河在涿州西北自涞水县流入与琉
璃河合即古桃水也河流自十度村至砣石店历
卷一百二十八 第 5b 页 WYG0499-0066d.png

经十度亦名十度河然古拒马河水至涞县北折
而南其东分为桃水今拒马河直至州北涞水之
故渎亦绝与古不同矣洹水即今胡良河在涿州
北十里
原桃水东径涿县故城北王莽更名垣翰晋泰始元年
改曰范阳郡今郡理涿县故城城内东北角有晋康王
碑城东有范阳王司寇虓庙碑
等谨案晋康王碑及范阳王司寇虓庙碑无考
卷一百二十八 第 6a 页 WYG0499-0067a.png

馀详前卷
原桃水出涿县故城西南奇沟东八里大坎下数泉同
发东径桃仁墟北或曰因水以名墟则是桃水也或曰
终仁之居非桃水也按地理志桃水上承涞水此水所
发不与志同谓终为是
原巨马河出代郡广昌县涞水东过遒县北
原辽圣宗统和四年宋将曹彬米信北渡拒马河与裕
悦休格对垒南北列营长六七里五月战于岐沟关大
卷一百二十八 第 6b 页 WYG0499-0067b.png

败之追至拒马河
原燕京留守萧孝穆乞于拒马河接宋境上置戍长巡
察
原开泰七年沿拒马河宋界东西七百馀里特置戍长
司一员巡察
原至元二十一年四月涿州拒马河决冲突二十馀里
原至治元年七月滹沱河及范阳县拒马河溢
卷一百二十八 第 7a 页 WYG0499-0067c.png

增乾隆七年
御制过拒马河诗 十里琼瑶一色白马蹄踏碎人未
惜行行策渡拒马河滑笏春流初弄碧亦有流澌如半
壁珠玑洒落喷滩石谁能吊古论兴亡但觉光阴如过
隙此河几度乱流过前岁今春原不隔兴来还似坐玉
京豪咏心情那减昔溪头舴艋未易呼渡口车舆颇填
积似展江干积雪图燕氏文贵留真迹
增乾隆二十九年
卷一百二十八 第 7b 页 WYG0499-0067d.png

御制过拒马河诗 拒马来回度舆梁亘卧波近山原
野潦挟水遂成河
兴利非容易筹安竟若何迤
东注沽淀疏导可延俄
等谨案拒马河
御制诗恭载有关纪述事实者馀不备录
卷一百二十八 第 8a 页 WYG0499-0068a.png

原易水径出范阳县故城秦末张耳陈馀为陈胜略地
命燕蒯通说之范阳先下是也
原督亢陂在幽州范阳县东南十里径五十馀里
原方城有督亢亭
卷一百二十八 第 8b 页 WYG0499-0068b.png

原督亢膏腴之地
原督亢沟上承涞水于涞谷引之则长潭委注遏之则
微川辍流水德含和变通在我东南流径遒县北又东
径涿县郦亭楼桑里南
原督亢泽苞方城县县故属广阳后𨽻于涿郡郡国志
曰县有督亢亭孙畅之述画有督亢地图言燕太子丹
使荆轲赍入秦秦王杀轲图亦绝灭地理书上古圣贤
冢地记曰督亢地在涿郡今故安县南有督亢陌幽州
卷一百二十八 第 9a 页 WYG0499-0068c.png

南界也风俗通曰沆漭也言乎淫淫漭漭无崖际也沆
泽之无水斥卤之谓也其水自泽枝分东径涿县故城
南又东径汉侍中卢植墓前
原督亢之田在燕东甚良沃欲献秦故画其图而献焉
原卢文伟说刺史裴俊案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馀顷
人赖其利俊修立之功多以委之
原裴延俊转平北将军幽州刺史范阳郡有旧督亢渠
卷一百二十八 第 9b 页 WYG0499-0068d.png

径五十里渔阳燕郡有故戾陵诸堰广袤三十里皆废
毁多时莫能修复时水旱不调民多饥馁俊谓疏通旧
迹势必可成乃表求营造遂躬自履行相度水形随力
分督未几而就溉田百万馀亩为利十倍百姓至今赖
之
原齐孝昭皇建中平州刺史嵇曜建议开幽州督亢旧
陂长城左右营屯岁收稻粟数十万石北境得以周赡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0a 页 WYG0499-0069a.png

原督亢陂在范阳县东南十里郡国志云陂见有海龙
王神祠在焉
等谨案州东南十五里今有海神塘村村南有
海龙神庙
原陂旧有亭遗址高丈馀周七十步土人掘其处尚多
古瓦砾金钱
增乾隆二十二年
御制督亢陂揽古诗 督亢广衍旧膏腴计使荆轲献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0b 页 WYG0499-0069b.png

地图持短入长奚济事害成延祸竟亡躯马迁作史失
辞驳刘向传经具政模引水开田言则易推行得当竟
谁乎
等谨案督亢陂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原亭南有月池广三顷其形如月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1a 页 WYG0499-0069c.png

原月池在郡西南二十里约数十源泓以成溪湾以成
池斗折蛇曲毂回轮转清莹洞彻每秋清气爽芰荷盛
开鸥鹭浮沈锦鳞游泳可谓游观之盛所矣
等谨案月池在州西南十五里房树村之西今
池已涸惟洼地数顷有小庙碑文剥落不可考相
传为月池寺旧址云
增乾池在涿州西十五里其地洼下为众流所归然未
尝盈溢为患一名百尺乾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1b 页 WYG0499-0069d.png

原柳河在州南南务里泉四时不竭
原范阳陂在范阳城西十里方一十五里俗亦谓之为
盐台陂
等谨案范阳陂今无其名惟州城西南多引渠
灌田疑即所谓陂者又按方舆纪要称范村在州
西南今亦无此村名
原范水在州南自易水涞水县流入境下流合于拒焉
河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2a 页 WYG0499-0070a.png

原范水在州西南水北曰阳范阳郡名以此
原武遂津北对长城门谓之汾门史记赵世家孝成十
九年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
平野与赵即此也又谓之梁门易水东分为梁门陂在
范阳城西南十里
等谨案梁门陂今城西南无此地名但考文天
祥经刘先主宅诗云我过梁门城楼桑在其北则
在南宋时犹存其名实为涿之故迹矣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2b 页 WYG0499-0070b.png

原拒马水又东郦亭沟水注之水上承督亢沟水于遒
县东东南流历紫渊东余六世祖乐浪府君自涿之先
贤乡爰宅其阴西带巨川东翼兹水枝流经通缠络墟
圃匪直田渔之赡可怀信为游神之胜处也其水东南
流又名之为郦亭沟
等谨案郦亭先贤乡皆无考又州志载州西南
十五里有紫池堡或即紫渊遗迹今亦莫详其处
原紫水其泥亦紫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3a 页 WYG0499-0070c.png

原挟河水出良乡县西甘泉源东谷东径西乡县故城
北王莽之移风也世谓之都乡城又东径良乡城南又
东北注圣水世谓之挟活河
等谨案据
大清一统志挟河一作侠又水经注侠河世谓之挟活
河盖挟侠二字通用也
原涿水源从大同得胜堡入至老班沟一之涞水县一
之涿州沙水俱活东西不定故谓之挟活水又谓之圣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3b 页 WYG0499-0070d.png

水也督亢亭州南一带至新城皆是其北乃涿水所入
卢文伟修为陂故道犹存
原挟河自房山县东南流与胡良河合
原挟河在县西北二十里亦名拒马河
朱彝尊原案挟河或谓源自大同边界入或谓源
出良乡房山或云即圣水或云即拒马河难以臆
定也
原胡良河在州东北二十里源出房山县大安山东麓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4a 页 WYG0499-0071a.png

流入州境又南与挟河合流入良乡县界注于琉璃河
原湖梁在郡北十里垂杨树堤蒲苇夹岸晓月升时渔
郎欸乃樵夫牧子逍遥于回塘曲渚之间不少佳致
等谨案胡良今志亦作湖梁
原万历甲戍有诏发帑金为桥涿之胡良渡大司空朱
公衡力争又建玉女祠于涿以内帑二千召司空修之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4b 页 WYG0499-0071b.png

司空又争太后为武清治第费以数万司空稽故事多
所裁抑太后颇衔之
增拒马河桥在涿州北郭外又胡良桥在州北十里俱
明万历初建各长三十馀丈
增巨马河桥在涿州北门外又胡良河桥在涿州北十
里俱明万历二年敕建大学士张居正碑记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5a 页 WYG0499-0071c.png

增永济桥在涿州北郭外
等谨案永济桥旧名拒马河桥明万历二年建
十六年重修天启六年复修后河舍桥南徙
本朝乾隆二十五年奉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5b 页 WYG0499-0071d.png

旨于旧河桥南移建新桥凡九空延筑石堤下涵洞二
十有二旧桥颓废者改葺为堤下为涵洞一十有
八桥堤共长二百丈有奇
赐名曰永济并
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恭载卷内
增
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 徒杠舆梁月令所著则桥之
设与夫毁而修乃王政所必先而非浮屠氏漫举因果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6a 页 WYG0499-0072a.png

利人所可同日语也涿州为畿南要郡万方玉帛诸生
计偕以及官吏商贾携孥负贩之徒往来所必经郡城
北胡良拒马二河汇焉明时各就其上建桥顾北方之
水流无定桥建而河徙桥乃跨陆河则仍资舟楫与无
桥同庚辰春允地方大吏请于旧桥南移建九空新桥
仍筑石堤下有涵洞廿有二属之城北门其旧桥之颓
废者葺之改为涵洞十八以泄夏秋霖潦通新旧桥堤
长二百丈有奇至八月而功成大吏请为碑记以记岁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6b 页 WYG0499-0072b.png

月其辞曰涿之城诞拱皇京胡良拒马自西东注厥初
跨河桥营其所不合桥短而堤长北方水流无恒及齧
堤堤败桥反陆置往来之人嗟行潦以徂征堕者扶之
堙者疏之俾水有就下之路而不与堤争斯王政之一
端以就旧材亦不大费司农或曰宫阃布施或曰珰竖
威福缅遗迹犹致恨夫前明君何为者乃若是焉宜彼
社之屋吾于是凛殷鉴而兢兢
增乾隆二十六年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7a 页 WYG0499-0072c.png

御制永济桥诗 范阳郡古梯航并辏燕都督亢
陂遥襟带斜联涿水葺胜朝之废轨咨疆吏以传鼛昨
者镌珉纪事具见大端兹焉行仗成诗重赓七字 蜿
蜒长桥跨涿河重修工竣此经过多疏涵洞防秋涨已
看洪川吸众波万国共球兹会极九瀛壶峤始盈科舆
梁亦可通为政君子名言忆孟轲
等谨案永济桥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7b 页 WYG0499-0072d.png

原琴高者赵人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
游冀州涿郡间二百馀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弟
子期之曰皆洁斋候于水旁设祠屋果乘赤鲤来坐祠
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馀复入水去
等谨案今州境有琴高池详见
御制诗恭载卷内
补琴高执笏于宋康
原琴高既仙去设祠奉之时乘赤鲤来享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8a 页 WYG0499-0073a.png

增乾隆十八年
御制琴高池诗 古迹是谁徵菁池乍泮冰浮波见赤
鲤想像个人乘 涓彭术已就汗漫游燕赵至今风
浪声犹作水仙操
等谨案琴高池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原至治二年九月作层楼于涿州鹿顶殿西
等谨案层楼鹿顶殿无可考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8b 页 WYG0499-0073b.png

原华阳台在州城内西北隅
等谨案华阳台今废惟城西北有洼地十馀亩
中有土阜高数尺周数十步土人指为台之遗址
又北门之西有土隆然附城而上高于城丈许俗
呼为烟墩或谓即华阳台然俱无可取證
原旧传燕丹与樊将军置酒华阳馆出美人奇马即此
处
原荆轲与太子游东宫池轲拾瓦投蛙太子捧金丸进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9a 页 WYG0499-0073c.png

之又共乘千里马轲曰千里马肝美即杀马进肝太子
与樊将军置酒于华阳台出美人能鼓琴轲曰好手也
断以玉盘盛之
原展台在州西南二十里相传燕昭王展礼贤士于此
等谨案展台今为村名其地有土台高二丈许
东西广九丈南北袤十二丈有奇旧有佛寺今废
原西乡废县在州西北二十里汉置属涿郡后汉省或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9b 页 WYG0499-0073d.png

谓之都乡城
等谨案西乡废县在州西二十里长沟村北有
土城遗址土人呼为古城或即其地但无碑记可
考
原西乡侯国莽曰移风
原故广阳国城汉置今废故城在今范阳县西南
等谨案州西南十八里松林店西偏有城遗址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0a 页 WYG0499-0074a.png

然无碑记可考
原广阳城在州西南十五里后汉封刘良于此
原昭烈帝庙在楼桑村建于唐乾宁四年金承安初重
修黄华老人有记明洪武初更新之至弘治二年知州
事张逊重搆殿三楹旁翼二配殿
原楼桑里昭烈之旧里也
原汉昭烈宅在涿州楼桑村昭烈在民间所居有桑层
荫如楼因曰楼桑今尚在其下留题甚多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0b 页 WYG0499-0074b.png

增涿州西南十五里道右大桑高十丈层荫如楼其荫
百亩汉昭烈故居桑也昭烈儿时与宗中儿戏桑下指
谓帝王羽葆后因名村千五百年矣椹大倍于恒桑实
时土人相馈遗也桑侧昭烈古庙唐乾宁五年建者前
将军关桓侯张配焉像不君臣坐列而兄弟列象其侧
陋时也
原楼桑村在涿州西南十五里云是汉先主故宅村故
有三义庙祀汉先主而以关侯张侯配焉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1a 页 WYG0499-0074c.png

原先主少孤与母贩屦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
树生高五丈馀遥望见幢幢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
树非凡
原涿人李定云此家必出贵人
原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
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原蜀先主庙碑唐郭筠撰正书乾宁四年立石今在涿
州楼桑村庙中文已剥蚀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1b 页 WYG0499-0074d.png

等谨案州志唐乾宁四年碑乃郭筠撰金石文
字记偶阙其名耳
增乾隆二十二年
御制汉昭烈庙诗 春秋氏族著承尧嗣服中山瓞派
昭鼎一足三成帝业牛黄腹白应童谣欲信大义心资
亮还定全秦志赖萧千载楼桑尚遗恨其如安乐自逍
遥
增乾隆三十年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2a 页 WYG0499-0075a.png

御制楼桑村二首 汉室王孙志本雄指桑葆盖诩诸
童可怜不及舂陵业二世偏安祇蜀中 豫州一旅得
成军见说英雄独使君千戴枌榆犹故社谁称李定与
周群
等谨案昭烈庙楼桑村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2b 页 WYG0499-0075b.png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3a 页 WYG0499-0075c.png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3b 页 WYG0499-0075d.png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4a 页 WYG0499-0076a.png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4b 页 WYG0499-0076b.png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5a 页 WYG0499-0076c.png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5b 页 WYG0499-0076d.png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6a 页 WYG0499-0077a.png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6b 页 WYG0499-0077b.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7a 页 WYG0499-0077c.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八举正
封降王赐原书赐讹作胜今据水经注改
赵与燕易土原书土讹作上今据史记改
挟活水原书活讹作括今改
昭烈帝原书书名今改
其父老过其祠下原书其讹作之老讹作子今据陵
川集改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7b 页 WYG0499-0077d.png

关圣原书书名今改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八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