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十八 第 1a 页 WYG0498-075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十八
京畿
原香河县在府东西一百二十里
等谨按香河县明洪武间省入漷县十三年复
置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
增县东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五十五里东至宝坻县
卷一百十八 第 1b 页 WYG0498-0756b.png

界三十里西至通州界十五里南至武清县界二十五
里北至三河县界三十里东南至武清县雀黄口营七
十里西南至武清县治六十里东北至蓟州界九十里
西北至通州治七十里
原在漕河之东八里
原香河本武清县之孙村辽于新仓置㩁盐院居民聚
集因分武清潞县置
增清泰三年晋祖以辽主有援立之劳遂以山前后十
卷一百十八 第 2a 页 WYG0498-0757a.png

六州遗辽改为燕京因置新仓镇其后居民渐聚成井
肆遂于武清北鄙孙村度地之宜分武清潞县三河之
民置香河县仍以新仓镇𨽻焉
等谨按辽之新仓镇即今宝坻县城也在香河
县东六十里金大定十二年始即其地置县辽时
宝坻境地亦属香河
增辽分武清三河潞县三邑于孙村置县县东南滨水
多生芰荷夏秋之间其香馥郁因名香河
卷一百十八 第 2b 页 WYG0498-0757b.png

补宣和四年更香河县名清化
等谨按宋更县名后不四年即入于金故清化
之名志沿革者𩔖不及之
增邑疆域本广自金大定十二年设宝坻县割邑以东
地始狭
原辽属析津府金初属大兴府承安三年属盈州元初
属大兴府至元十三年置漷州遂割以来属洪武元年
属漷州今𨽻北平府
卷一百十八 第 3a 页 WYG0498-0757c.png

原县旧为土城正德二年始易以砖嘉靖四十二年知
县事范经增高之城门四东曰淑阳南曰永明西曰迎
恩北曰拱极
等谨按县城于乾隆三十二年重修南门额改
曰永清馀仍旧
卷一百十八 第 3b 页 WYG0498-0757d.png

原县治在城之西儒学在县治之东洪武四年知县韩
琚所建也
增文庙在西街旧偪近市万历二十年知县陈增美议
更之至次年春大兴土木视前湫隘焕然闳深矣
等谨按县治儒学俱在城之西明邑令陈增美
重修儒学记载县志
本朝康熙八年邑令邱应登重修有通政使司通政使
邑人袁懋德碑记
卷一百十八 第 4a 页 WYG0498-0758a.png

增射圃在儒学东洪武五年创筑
等谨按射圃久废
增白潞河在城西八里南流经武清县境至小直沽入
于海
等谨按白潞河即运河也自邑之西北与通州
接壤处流入境至武清县界出境小直沽今𨽻天
津
增骆驼港在县北八里源自三河县之兔儿山流经县
卷一百十八 第 4b 页 WYG0498-0758b.png

界入白河
等谨按县北有前骆驼港距城十里后骆驼港
距城十四里三河之兔儿山在港西北
原扳罾口河源自通州之孤山麓流经县西入于白河
等谨按扳罾口在县西十里运河之旁每夏秋
水涨通州以南之水皆汇于窝头河至扳罾口入
运河非孤山之麓别有泉源也
卷一百十八 第 5a 页 WYG0498-0758c.png

增苍头河在城西北二十里
等谨按苍头河今名窝头河伏秋之交通州烟
郊以南之水皆汇于窝头分为二支一支南流入
扳罾口运河一支东流至吴村汇于百家湾蒲石
河等处经七里庄入宝坻界雍正四年
世宗宪皇帝命王大臣相度疏浚窝头河起县境之百
家湾至宝坻之八门城计长九十五里
原嘉靖十四年十一月香河县郭家庄自开新河一道
卷一百十八 第 5b 页 WYG0498-0758d.png

长一百七十丈阔五十一丈有奇较旧河近十馀里有
司以闻命祭告河神
等谨按郭家庄在县西北八十二里距运河北
岸不远明嘉靖中自开新河一道今湮
原百家湾在县北其水无源四时不竭相传有居人百
家沦没于此风雨昏晦尚闻鸡犬之声
增百家湾形如半璧深不可测夜晴月照万顷潆波明
万历壬午知县王访种红白莲勒碑铭镌诗词以志其
卷一百十八 第 6a 页 WYG0498-0759a.png

胜
增蒲石河在城东下流至宝坻县入于海
等谨按蒲石河在城东十五里又名蒲池河上
承百家湾见各庄骆驼港三处水下入牛家港达
宝坻境
原香河县境南有大龙湾小龙湾二水夏秋始合流经
宝坻县界入七里海相传辽时海运故道
等谨按大龙湾今名青龙湾在城南四十里小
卷一百十八 第 6b 页 WYG0498-0759b.png

龙湾在城南四十五里雍正八年奉
旨开青龙湾引河自县治南中营庄历宝坻境直达宁
河之宁车沽计长九十里境内之水藉以宣泄七
里海今在宁河县境
原至元十一年十一月以香河荒地千顷置中卫屯
等谨按元时中卫屯今废
原营州前屯卫在香河县治东本在旧大宁卫境永乐
元年移于此
卷一百十八 第 7a 页 WYG0498-0759c.png

等谨按明时卫署久废今城内东北隅尚有前
卫后卫地名
原隆安寺在县治东明成化中重修有礼部郎中直文
渊阁关西倪让碑中书舍人直文渊阁广昌王礼书
等谨按隆安寺在城西俗名东大寺以其在县
治之东故得此名也寺渐就颓圯明时倪让碑尚
存
卷一百十八 第 7b 页 WYG0498-0759d.png

增灵塔在隆安寺方丈塔废仅存铭石高四五尺许八
角阔径尺元时僧定仁塔也
增县治西隆兴寺前塔高十馀丈建自元时圮于明嘉
靖间仅存遗址至万历壬子知县徐一鸣垒石高之以
为文笔峰
等谨按隆兴寺在城西北隅俗名西大寺寺及
卷一百十八 第 8a 页 WYG0498-0760a.png

塔俱渐颓废明时邑教谕马如龙重修碑记万历
四十年立今尚存
原铁佛堂在县东南十六里
原香河铁佛寺旧有铁佛像高丈馀元至正中佛见梦
于僧曰吾缘法不当住此将辞汝去僧以铁锁锁佛臂
一夕竟移去东光寺独所锁臂存至今为寺供养
原香城塔在县南二十里
等谨按香城塔今尚存高五丈馀塔之左有寺
卷一百十八 第 8b 页 WYG0498-0760b.png

曰栖隐寺内有康熙六十一年住持僧德意重修
碑记称寺与塔系辽时建未知何据也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