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四 第 1a 页 WYG0498-002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六十四
官署
原宣德七年八月行在太常寺奏永乐中本寺寄处故
元万寿宫承庆堂祭器神帛品物皆贮于内请别建置
上谕工部尚书吴中曰太常专奉神明亟寻洁净之居
徙之
原太常寺在皇城西后府之南东向中为崇正堂万历
卷六十四 第 1b 页 WYG0498-0020d.png

中董其昌为寺卿改书寅清堂扁后堂左右为官舍堂
后为香帛库库北为浴堂南为柴库右为祭器库
等谨按太常纪要谓寅清堂董书真迹已失今
所悬者乃后人补题犹仍其名耳又寺内有明代
题名碑礼部尚书于慎行撰文今尚存
增太常寺在西长安门外都察院之北满汉卿各一少
卿各一寺丞满汉共三博士满汉共三读祝赞礼郎典
卷六十四 第 2a 页 WYG0498-0021a.png

簿笔帖式库使满汉共五十馀人
等谨按太常寺公署
国朝即明旧址建堂左博士厅其前有漂牲库科神祠
右典簿厅其前有关帝庙及土地神祠堂额曰祇
肃明禋前列
训辞曰禋祀贵明洁凡钟簴豆笾洎裸荐兴俯之节罔
敢不祇肃
世宗御笔也雍正元年始
卷六十四 第 2b 页 WYG0498-0021b.png

命大臣总理寺事嗣经
奏准与鸿胪寺皆归礼部满尚书兼管
原太常寺在后府之南典簿厅附焉外有神乐观牺牲
所各祠祭署亦𨽻之
增神乐署东向正中凝禧殿后显佑殿殿后袍服库典
卷六十四 第 3a 页 WYG0498-0021c.png

礼署奉祀堂左门东通赞房恪恭堂正伦堂候公堂南
转穆佾堂右门东掌乐房协律堂教师房伶伦堂北转
昭佾所
增洪武二年置神牲所四年神牲所革立牺牲所永乐
中建于京师是后仓与牲房递加焉
增牺牲所建于神乐署之南南向五楹为
大祀牲房左三楹
太庙牲房有东晾牲亭及谷房右三楹
卷六十四 第 3b 页 WYG0498-0021d.png

社稷牲房有西晾牲亭及糖麦仓两仓之北为山羊房
西北羊房又北有榖仓豆仓有看牲房正牛房之北为
官廨廨东兔房鹿房前亦为晾牲亭又前石栅栏官廨
西为小仓东羊房后有新牛房及后牛房
皇上视牲日大臣止其中西羊房后为
大祀猪圈西房为中祀小祀猪圈亦有晾牲亭又北为
草厂
等谨按祀牲旧𨽻太常寺饲养乾隆二十六年
卷六十四 第 4a 页 WYG0498-0022a.png

始𨽻内务府每年
钦𣲖大臣监视之
等谨按以上各条叙太常寺
补元时翰林院以金乌珠第为之欧阳楚公诗翰林老
屋势深雄犹是金家兀术宫是也
原鳌峰者国史院庭中石名也伯宁御史为仆言自其
先公时与诸老名胜赋诗者盖数百篇今玉堂无本而
卷六十四 第 4b 页 WYG0498-0022b.png

御史家具有之
等谨按元之翰林国史院屡经迁徙至顺间赐
居北中书省旧署析津志称院内古木繁阴蔚然
森樾者是也自后遂为定制其地在凤池坊北钟
楼之西钟楼又在中心阁西俱见析津志按中心
阁址为今之鼓楼则元之翰林院在今鼓楼迤西与
今翰林院无涉第皆为玉堂故实今就原书所引
按时代先后编入又析津志云南省北省乃金时
卷六十四 第 5a 页 WYG0498-0022c.png

二税赋宰相之庄曰南相庄北相庄㨿此则元之
北省后改翰林院者为金时北相庄乌珠亦称北
相庄可互證也
原翰林院在东长安门外北向其西则銮驾库东则玉
河桥元之鸿胪署也
等谨按㨿瀛洲道古录元时无鸿胪寺官名但
有侍仪司又析津志侍仪司署在都省之东水门
之西南仓之前今按都省即元之中书省以尚书
卷六十四 第 5b 页 WYG0498-0022d.png

省改设所谓南省也南仓即元之太仓亦见析津
志其迹虽皆不可考而以金水河水门按之元时
署在其西今则当其西北盖明时展筑南城水门
遂徙而南而署廨之萦带玉河则自元迄今未改
也
补孙氏春明梦馀录谓翰林院本元之鸿胪署焦氏玉
堂丛语载宣德七年以故鸿胪寺为翰林院考元史百
官志止有侍仪使无鸿胪所云故鸿胪寺当是永乐年
卷六十四 第 6a 页 WYG0498-0023a.png

问所建尔
等谨按㨿元史百官志侍仪使之使当作司析
津志同其称使者则司中之一官耳
原翰林院在玉河西岸四夷馆𨽻焉
原国初建官以本院为近侍衙门故公署虽在外而僚
属相聚恒在馆阁洪武初建翰林院于皇城内学士而
下晚朝即宿其中扁之曰词林永乐中行在本院官仍
在禁内供奉不别立公署正统七年八月诏建于长安
卷六十四 第 6b 页 WYG0498-0023b.png

左门外玉河西岸而东岸则为詹事府焉正堂三间中
设大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公座左为史官堂右为
讲读堂首领官房在仪门之外之右嘉靖戊子始建御
制五箴碑于敬一亭亭树于堂之南左则刘文定井井
之外为莲池右则柯竹岩亭亭之前为土山
增翰林院掌院学士满汉各一侍读侍讲学士及侍读
侍讲满汉各三修撰编脩检讨无定员典簿孔目待诏
卷六十四 第 7a 页 WYG0498-0023c.png

满汉各二笔帖式满洲四十人汉军四人俱掌翻绎
增翰林院
国初并于内三院词臣皆值宿
禁城后复专设院署院门北向第三重为登瀛门堂五
楹堂西偏为读讲厅东为编检厅左廊围门内为状元
厅右廊围门内南向者为昌黎祠北向为土谷祠
增堂之后为穿堂左为待诏厅右为典簿厅后为后堂南向中设
卷六十四 第 7b 页 WYG0498-0023d.png

宝座列
御屏
上临幸时所御也
等谨按翰林院仪门左有掌院学士题名碑堂
内恭悬
圣祖御书道德仁艺额左右列横屏各一左曰整齐严
肃右曰中正和平无款识岁月后堂左右壁恭勒
乾隆九年
卷六十四 第 8a 页 WYG0498-0024a.png

皇上御制示诸臣诗
增后堂东西屋二楹为藏书库院内东偏有井覆以亭
曰刘井西偏为柯亭
等谨按㨿后条焦竑玉堂丛语云清风亭下凿
池莳莲则柯亭当在池上今以后堂院内对刘井
者当之非其旧迹矣
增自后堂而南门内为敬一亭
等谨按敬一亭中恭贮
卷六十四 第 8b 页 WYG0498-0024b.png

圣祖御书赐陈廷敬龙飞凤舞四字及升平嘉宴诗石
刻各一壁间砻石刻
皇上柏梁赓韵诗及东壁图书府四十字分韵诗左右
碑亭各一旧碑则明嘉靖间所颁敬一亭箴范浚
心箴程子视听言动四箴也
增自刘井而东为清秘堂堂前为瀛洲亭亭下方池为
凤凰池池南为宝善亭堂后为成乐轩
等谨按清秘堂
卷六十四 第 9a 页 WYG0498-0024c.png

上临幸时更衣于此恭悬
御书集贤清秘额旧为东斋房以
赐额易今名
增自柯亭而西为
先师祠祠南为西斋房又南为原心亭
等谨按西斋房旧为
皇清文颖馆后又为功臣馆乾隆三十八年于院署置
钦定四库全书馆原心宝善二亭及西斋房皆为校雠
卷六十四 第 9b 页 WYG0498-0024d.png

之所遂移功臣馆于状元厅
原宣德七年六月赐御制翰林院箴今揭于院之后堂
朱髹榜字用金涂之
补翰林院设于长安门外为斋宿委积之所内有东阁
学士聚焉为朝退会揖之地史馆为讲读史官所聚集
皆无公座至修史之日旋设十馆于东角门之右事竣
去之
原宣德七年以故鸿胪寺为翰林院落成诸殿大学士
卷六十四 第 10a 页 WYG0498-0025a.png

皆至学士钱习礼不设西杨南杨座或问之应曰此非
三公府也三杨以闻上命工部设座礼部叙位次二杨
始自内阁出坐诸学士上
补建置官署必立土榖祠翰林院所祀昌黎伯韩子
也古称乡先生殁而祭于社夫以土谷名祠亦祭社之
义宜以乡先生主之京师燕地窃谓祀昌黎伯不若易
以常山太傅婴也
等谨按自乾隆九年重脩祠宇已分昌黎土谷
卷六十四 第 10b 页 WYG0498-0025b.png

为二祠矣
原京师翰林院门左石各积有飞沙高三四尺并枑梐
若短墙然微风一动则坌起出入者厌之世庙中掌院
某尝令除去官僚罢谪几空沙还积如故或以为形势
宜尔
原第三厅史官厅也又曰槐厅即今翰林院正厅之西
偏史官所居是也
原嘉靖五年十月上制敬一箴及注范浚心箴程颐视
卷六十四 第 11a 页 WYG0498-0025c.png

听言动四箴颁赐大学士费宏等宏等疏谢请敕工部
于翰林院筑亭立石以垂永久从之
原七年二月敬一亭成
原刘井学士刘定之所浚在公署后堂之左柯亭学士
柯潜所建在公署后堂之右前后二间凡八楹后堂有
二柏亦潜所种
原柯潜既综院章就词林后圃结清风亭亭下凿池莳
莲决渠引泉公退偃坐其中翛然若真登瀛洲者
卷六十四 第 11b 页 WYG0498-0025d.png

原廖道南游翰林院见有亭一区曰柯亭有柏二株曰
柯学士柏叹曰流风遗泽令人永矢勿谖
原瀛洲亭在翰林院内堂之右故有隙地一区万历秋甃
为方池搆亭中央额曰瀛洲池逼近玉河堤闻先是亦
常引河水一勺入池而今遂湮塞无敢以上请者
卷六十四 第 12a 页 WYG0498-0026a.png

原宝善亭三楹在翰林院东偏轩窗虚豁旁临玉河环
荫乔木学士大夫静观之所也
原翰林院尊道堂修吉堂瀛洲亭宝善亭原心亭成乐
轩大小门窗竹帘钩俱工部器皿厂办送
原杨晋庵守随掌翰林院院之后庭有巨柳数章参天
蔽日民之输廪米者欲曝于庭患柳阴之翳之也请伐
其最钜者公不许作伐老柳赋示意
卷六十四 第 12b 页 WYG0498-0026b.png

原甲戍五月翰林院中吏舍有白燕一双献之内阁又
池中莲花早开相君并以献上温旨谕答之
原万历二年翰林院中白燕双乳辅臣以献进两宫并
赏焉
原南昌张直阁位在翰苑尝上疏请令史官行人奉使
四方各求遗书一部送国学翰林收藏得旨允行
原翰林直房在右阙门内锦衣卫直房之次凡三间每
卷六十四 第 13a 页 WYG0498-0026c.png

早朝时诸阁老分坐北楹诸学士居中楹其馀居南楹
俟门吏报三鼓乃俱赴左掖门
增乾隆八年冬
上以翰林院署岁久倾圯
诏颁太府金重加修葺九年十月
御书稽古论思集贤清秘二额颜其堂并
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贮宝善亭
敕所司诹吉日送掌院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进院
卷六十四 第 13b 页 WYG0498-0026d.png

上亲临锡宴以张说东壁图书府五律字为韵
上赋东字音字二首敕诸臣各分一字赋诗又以人数
为字所限未能遍及从臣
命复赋柏梁体一篇
上首倡诸臣依次分韵俾凡籍翰林及既改官晋秩而
旧为翰林者皆与焉凡百六十有五人
增乾隆九年
御制东字音字诗二首 乾隆九年十月重葺翰林院
卷六十四 第 14a 页 WYG0498-0027a.png

落成车驾临幸锡宴送大学士掌院事鄂尔泰张廷玉
进署以张说东壁图书府五律字为韵赋东字音字二
首敕诸臣各分一字赋诗 抚序权居北占星壁在东
斯干歌翰苑于乐鬯儒风改殿当年异登瀛此日同三
台司道筦二老亮天功乐具卿云奏筵开湛露融底希
光旧史长此赞微躬 木天临翠辇鸳侣集华簪广学
心常切因文道可寻横汾阴岂昔来泮水犹今礼乐于
焉盛觥罍取次斟诗惭得珍字辞喜献官箴返辔重城
卷六十四 第 14b 页 WYG0498-0027b.png

暮犹闻歌诵音
增又
御制柏梁体诗首句 重开甲子文治昌
佐文赞治资贤良以
圣继
圣垂经常于赫
太上示清行绳武弼基繄我
皇四聪四目开明堂野无遗贤始
卷六十四 第 15a 页 WYG0498-0027c.png

悦康楩楠杞梓松柏桑珣玕
琪映璆琳琅从龙从虎云风翔
葭徵王管迨初阳集贤落成隆桷杗
连延䆗窱以辉煌老槐蔽景
绿庭廊夺暑却寒温又凉法
度既备丹雘彰谆诲故老宜徜徉
展也宴寝凝清香将作入奏报克
襄
卷六十四 第 15b 页 WYG0498-0027d.png

帝曰朕其鸿厥庆来游来歌雅所臧
况今二老民之望爰飞
神翰拂缣缃金壶墨沈流淋浪
璇题双贲日月光仙毫雄健摆礌硠
笔势一落千丈强劲力外爽神内藏
点蹲芒玉磔回冈金薤倒披贯柳
鲂鸾鹤交翥上银潢烟云舒
卷难形相荣光属天莫可量
卷六十四 第 16a 页 WYG0498-0028a.png

未许常侍拟登床飞白赐苏让美芳
矧乃仙巢署苍筤吉日庚午日
之刚遂移
天屣下阖阊警跸骇顾陛楯郎龙鸾
和铃鉴复锵扬金鍐而拖玉镶
云䍐俾倪导缨纕叶叶秀文覆仪锽
纷敷旖旎从风扬历天捎
星耀日铓紫烟煜爚御道黄
卷六十四 第 16b 页 WYG0498-0028b.png

瀛池俨立千鸳鸯金紫银艾簪截肪
入门升阶和以庄吉辉真气溢圆方
六章五䌽葱衡玱如天启门日在房
冯翼孝德瞻颙卬
王多吉士咸对敡尊师九拜谒
素王回过刘井憩东厢昌黎文伯社兹
乡北门学士奠椒浆编钟鼖鼓韶
濩纲崇牙树羽虡趪趪高管噭
卷六十四 第 17a 页 WYG0498-0028c.png

啸龙耶凰象凤翼笙班管长玫瑰
作柱朱丝张翿籥繁会相低昂绕
风停云慨矣慷人声谐律相和倡
分刌节度穷窈茫欣与人心犁然当
鸟为拊翼鱼闯防如轩张乐洞庭旁
元臣稽首鸣珩璜敬上千秋万岁觞
于胥乐兮无怠荒一献百拜礼则
详朱虎熊罴与殳斨雍雍肃肃济
卷六十四 第 17b 页 WYG0498-0028d.png

济跄炊金馔玉出禁坊太清红云
员峤霜翠涛醁醽酏醴䣼粔籹蜜
饵有餦餭猩唇旄约隽翠膷越骆
菌和阳朴姜江橘梦柚常山棠远
方口实导择将鼎中变化尹对汤
微纤精妙大官湘炙三弋五应未尝
帝歌卿云宫绕商八伯咸进拜手飏韵
得燕公五字章联吟更仿汉柏梁式瞻
卷六十四 第 18a 页 WYG0498-0029a.png

天藻萃圭璋圆龙方虎排明珰日星胸
回锦绣肠薰风晨露相颉颃烛龙
衔曜光四炀冲波激岳声嶈嶈昭
融至道若雨旸
天光下济濡荄芒五色秀华流戴匡
披条振藻六艺场风来鼓舞物苍苍
镌勒琬琰传胶庠流播乐府谐
笙簧从臣才艺花发菖驽骀
卷六十四 第 18b 页 WYG0498-0029b.png

步武龙腾骧蓬莱望见风引樯
桃开郁水满磅磄圣涯游泳涵纮沧
淼不可即空徬徨乃知
天文元气航
圣处不须一苇杭雕虫篆刻宜惭惶
越玉五重厕匏□分㚇立仗老肃爽
泰华千仞登跛牂学优得文
愧应玚春兰秋菊杂藏莨风
卷六十四 第 19a 页 WYG0498-0029c.png

松奚用引蜩螗迫窘诘屈走踣僵
愿归夜读发青箱畋献二酉罗三
仓天禄石渠居就粮易参肃弼
诗申苌斟羹哜胾饫膏梁研味
道腴弃秕糠博闻为馈贫之粻
学海万里去鸣榔珊瑚结网丽鲨鲿
宁甘决起抢榆枋不离省闼希
文彊温恭朝夕莫或遑烟霞沷濯
卷六十四 第 19b 页 WYG0498-0029d.png

玉雪装效愚千虑一赞勷中
夜起舞不能忘
圣人端拱垂衣裳调和玉烛握珠囊
淳风沕穆恩滂洋钤辖不动矢直狼
化被万国通狼䐠远致赤兔来白獐
不但蛮夷与戎羌
皇仁旁鬯风泱泱
上天降丰岁其穰六气无易盛德禳
卷六十四 第 20a 页 WYG0498-0030a.png

十雨五风绝旱蝗引恬引养无胥戕
际兹休明敢不蘉旁招俊乂匪
其彭涣群元吉马匹亡橘徕
服兮甘在瓤素丝五緎风羔羊
朝黻永无鹈咮妨泰交一德凛复隍
永膺万福储千祥天人和乐
未渠央冬日晏温下红墙戛
然清韵传风篁
卷六十四 第 20b 页 WYG0498-0030b.png

六龙回跋摇镂钖拜送遥胆豹尾枪
都人抃舞喜若狂作歌赓拜追虞唐
不数横汾与长杨蓼彼萧斯零露
瀼
恩深如海奚以偿玉堂盛事垂无疆
增又
御制是日复得诗四首并示诸臣 欢腾芸署小阳春
此日崇文引席珍顾我惭为房杜主岂伊独数马邹臣
卷六十四 第 21a 页 WYG0498-0030c.png

石渠典故应增旧璧宿光华更睹新影丽花砖争到八
尽教沾醉酒三巡 瑞旭曈昽霭扇鸾筵开翰墨会衣
冠五车四库从来纪刘井柯亭次第看玉版挥毫盈凤
沼花瓷赐茗擘龙团济川自古资舟楫便欲因寻学海
澜 昌辰天禄集鹓联欣咏斯干小雅篇鸟革翚飞跻
君子诵诗讲易共高贤光凝黼座垂华藻篆绕猊炉散
瑞烟咫尺玉堂亲切地底誇瀛岛说登仙 百年礼乐
庆昭融保泰常持惕若衷漫以新诗鸣豫大谁将忠告
卷六十四 第 21b 页 WYG0498-0030d.png

赞钦崇傅岩梦赉应无藉唐室赓歌讶许同心喜百僚
知我意不将高议诩升中
卷六十四 第 22a 页 WYG0498-0031a.png
卷六十四 第 22b 页 WYG0498-0031b.png
卷六十四 第 23a 页 WYG0498-0031c.png

等谨按元时翰林院在今鼓楼以西非今之院
署已详前条今并𩔖编虞集以下各诗备一代掌
故云
卷六十四 第 23b 页 WYG0498-0031d.png
卷六十四 第 24a 页 WYG0498-0032a.png
卷六十四 第 24b 页 WYG0498-0032b.png

朱彝尊原按今院中先师庙庭古桑尚存当即西
涯所赋也
卷六十四 第 25a 页 WYG0498-0032c.png
卷六十四 第 25b 页 WYG0498-0032d.png

增康熙九年初置
起居注馆于
太和门西庑五十六年停馆雍正元年复设
日讲起居注官满六人汉十有二人满主事二人满笔
帖式十有四人汉军笔帖式二人十二年增汉主事一
人乾隆元年增满
卷六十四 第 26a 页 WYG0498-0033a.png

曰讲起居注官二人
增
起居注官均兼
日讲官自掌院学士詹事以下坊局编检以上皆得以
原官充补
增记注册籍书明月日及该值官姓名每月满汉文各
一册至次年按月排纂册中用翰林院印钤缝贮以铁
匦岁十二月题明记注官会同内阁学士藏之内阁大
卷六十四 第 26b 页 WYG0498-0033b.png

库
增明初甲辰年设起居注秩正四品以宋濂魏观为之
吴元年改正五品后革十四年复设改正七品以单仲立
为之久复革万历初张位始请复设江陵相定议以
修撰编检史官充日讲者日轮一员记注起居兼录圣
谕诏册等今日之制即本江陵遗意也盖明初起居注
别为专官而万历后乃归之史官尔然今制自掌院掌
詹以下皆得充起居注官不专史官此其异也按唐六
卷六十四 第 27a 页 WYG0498-0033c.png

典起居郎二人从六品上掌录天子之动作法度以修
记事之史属门下省起居舍人二人亦从六品上掌录
天子之制诰德音以修纪言之史属中书省此即古左
右史之分职至明而合为一官今仍之耳
补永乐二年始选进士杨相等为庶吉士就文渊阁进
学宣德九年命于翰林院读书以后或间科一选或连
科屡选或数科不选或合三科同选或重阅殿试卷取
选或限年三十五以下或不限年
卷六十四 第 27b 页 WYG0498-0033d.png

补教习庶吉士翰林院行户部给灯油钱兵部拨皂𨽻
刑部给纸劄工部拨房屋顺天府给笔墨光禄寺给酒
饭
原京官俱不用伞惟考试官入场状元归第乃得用之
原国初庶吉士或在中书省或在文华殿后改置翰林
原故事自十月朔日始赐庶吉士酒至四月晦止岁以
卷六十四 第 28a 页 WYG0498-0034a.png

为常
原永乐中召试庶吉士文艺多在文华殿宣德八年上
御文华殿召庶吉士诣文渊阁亲试第其高下取十三
人盖因永乐之旧也
增教习庶吉士满汉各一人以掌院学士或内阁学士
领其事大学士尚书侍郎之不兼掌院事者亦得掌之
于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内择学问优长者为小教
习
卷六十四 第 28b 页 WYG0498-0034b.png

等谨按庶吉士无定员每科馆选后掌院学士
择其年三十以上者八九员分习
国书馀俱习诗赋馆中月给廪饩以资膏火实
国家培养人才之渥典也
增往时教习庶吉士未有专馆就院中閒旷屋宇及大
堂廊庑居之为肄业之所雍正十一年
世宗宪皇帝特赐官房一区于正阳门内迤东当翰林
院之西南面城门南向堂西向堂侧东西屋各一堂后
卷六十四 第 29a 页 WYG0498-0034c.png

左右厢东为学掌厅其西吏人居之后堂侧东西屋如
外制东西厢各有楼
等谨按庶常馆门榜曰
恩赐教习庶常馆乾隆三十三年重加修葺
皇上御书额曰芸馆培英
又按旧制门南向堂西向今新葺之门与堂皆南
向又省去堂后之左右厢即以后堂侧之东屋为
学掌厅其东西厢之楼亦省惟后堂内有楼仍旧
卷六十四 第 29b 页 WYG0498-0034d.png

制也
增后堂之内复有楼以贮
赐书中后堂为教习庶吉士大臣讲课之所馀东西从
房皆庶吉士居之
等谨按以上各条叙翰林院
原正统七年十一月建詹事府于玉河东堤
原詹事府在皇城东玉河岸上西向左右春坊司经局
皆列署府中
卷六十四 第 30a 页 WYG0498-0035a.png

增詹事府设詹事满汉各一少詹事满汉各一主簿属
焉堂之左为春坊设左右庶子掌坊事满汉各一左右
中允赞善满汉各二堂之右为司经局设洗马掌局事
满汉各一
增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衔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左
庶子兼侍读右庶子兼侍讲洗马兼修撰中允兼编修
赞善兼检讨
等谨按旧制满汉少詹事各二人满汉谕德各
卷六十四 第 30b 页 WYG0498-0035b.png

二人中允赞善各四人正字各二人后陆续裁满
詹事一人满汉谕德各一人满汉中允赞善各二
人满正字一人乾隆十三年复裁汉少詹事一人满
汉谕德各一人三十六年裁汉正字一人遂为定制
增詹事府署在玉河之东西向明代所建我
朝仍其旧制门内南偏为土地祠大堂之南厅事左右
春坊官居之北厅事司经局官居之堂之后为穿堂又
后为退堂穿堂之南有厅事为府中官僚视事之所退
卷六十四 第 31a 页 WYG0498-0035c.png

堂之后为
先师祠其旁为斋房祠前古松二株
等谨按詹事府署门榜康熙十四年重立堂内
恭悬
圣祖御书额曰德业仁义又
先师祠有碑恭镌
圣祖康熙十六年所
赐御书存诚二字
卷六十四 第 31b 页 WYG0498-0035d.png

增署内春坊题名主簿厅题名碑各一
等谨按詹事府署明黄锦石刻一尚存又近时
修葺府署于主簿厅旧址得扁石曰一枝轩明王
百榖书也
补詹事府署在玉河之东西向临玉河门二重中堂五
楹堂后屋三间南北夹窗连后堂其旁孔子庙庙前松
二株颇奇古中为圆殿回廊前后共二十八间左右春
坊司经局前后各有堂三楹又有科房宴房印书房岁
卷六十四 第 32a 页 WYG0498-0036a.png

久尽毁矣詹事府题名碑一崇祯十二年十一月立詹
事黄锦撰文左春坊题名碑一万历三十四年二月立
少詹事全天叙撰文主簿厅题名记一碑已残阙失撰
书人姓氏
原端门左有直房五间系坊局官候朝公会及收贮卷
箱之所凡东宫官属侍班讲读亦于此伺候
增翰林院记正统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
卷六十四 第 32b 页 WYG0498-0036b.png

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如合会儒
臣则本院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国子监皆与
国朝制凡大事及章奏会议内则亲王亲勒大臣外则
九卿詹事科道而内阁翰林院不与詹事府凡事皆得
与坊局不与
卷六十四 第 33a 页 WYG0498-0036c.png
卷六十四 第 33b 页 WYG0498-0036d.png
卷六十四 第 34a 页 WYG0498-0037a.png
卷六十四 第 34b 页 WYG0498-0037b.png
卷六十四 第 35a 页 WYG0498-0037c.png

等谨按以上各条叙詹事府
卷六十四 第 35b 页 WYG0498-0037d.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