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二 第 1a 页 WYG0497-08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六十二
官署
等谨按都邑为四方归极之所百司庶府拱翊
宸居躔次星罗上符法象故宋敏求长安志备列
府寺规模潜说友临安志亦详行都廨宇盖即周
礼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之义也朱彝尊原本凡官
署建置皆散列于城市义例未臻尽善今谨析出
卷六十二 第 1b 页 WYG0497-0870b.png
别为一门其叙次悉以今制为准而以前代沿革
本末分丽其间其或昔置而今废者则附之于后
以备考订其间如内阁六科近依
禁籞与他官廨不同但既增官署一门自应荟萃成编
以昭画一其宫室门中不复琐缀但各标其方位
所在而已至诸司条格本与稽考古迹无关朱彝
尊沿孙承泽春明梦馀录天府广纪之例泛为辑
载因其蒐采颇博今亦并仍其旧至我
卷六十二 第 2a 页 WYG0497-0870c.png
国家立纲陈纪百度惟贞
大清会典及各部院则例诸书咸已勒为成典昭示无
疆凡制度文为实非是编所能胪具兹故不敢泛
载云
原正统七年四月建宗人府吏部兵部户部工部鸿胪
寺钦天监太医院于大明门之东翰林院于长安左门
之东
原宗人府在阙东吏部衙门之上西向考玉牒所载亲
卷六十二 第 2b 页 WYG0497-0870d.png
王二十四郡王二百五十一镇国辅国奉国将军七千
一百中尉八千九百五十一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七千
七十三庶人六百二十而未封未名与夫齐府之馀高
墙之庶皆不与焉
等谨按宗人府署后明碑二一为正德十四年
宗人条格记上党刘撰一为嘉靖四年宗人府
题名记馀姚孙清撰今皆已摧剥字画几不可辨
增宗人府
卷六十二 第 3a 页 WYG0497-0871a.png
皇城东西向设宗令及左右宗正宗人名一亲王郡王
贝勒贝子宗室公将军为之又设汉府丞一理事官副
理事官各四及主事经历等员
等谨按宗人府署
国朝顺治九年仍旧址而恢廓之左为经历司迤南为
左司迤北为右司又有黄档库黄档房银库
玉牒库并在其后堂额曰敦崇孝弟前列
训辞曰尧舜之道不外孝弟天潢繁衍尤宜亲逊恭顺
卷六十二 第 3b 页 WYG0497-0871b.png
风示臣民敦崇不可不讲
世宗御笔也
又按宗人府署理事官以下其初以宗室及满洲
兼用近年以来全用宗室惟主事中有汉缺二
增宗学左右翼各一雍正三年特建以教宗室子弟左
翼旧在大市街东今移灯市口右翼旧在瞻云坊北今
移绒线胡衕有正副总管及教习清汉书骑射各员并
选翰林官稽察之乾隆二十一年裁汉教习九人改为
卷六十二 第 4a 页 WYG0497-0871c.png
翻译教习
增觉罗学八旗各一所雍正十年建以教觉罗子弟
增觉罗学左翼在安定门香儿胡衕者为镶黄旗在南
小街新鲜胡衕者为正白旗在东四牌楼北十条胡衕
者为镶白旗在崇文门内大阮府胡衕者为正蓝旗右
翼在西直门内北卫儿胡衕者为正黄旗在阜成门内
内宫门口者为正红旗在承恩寺街者为镶红旗在玉
卷六十二 第 4b 页 WYG0497-0871d.png
带胡衕者为镶蓝旗
等谨按以上各条叙宗人府
原大学士直舍所谓内阁也在午门内东南隅外门西
向阁南向入门一小坊上悬圣谕过坊即阁也永乐初
开内阁于东角门简翰林待诏解缙为侍读中书舍人
黄淮王府审理杨士奇为编修进修撰胡广为侍读编
修杨荣为修撰户科给事中金幼孜桐城知县胡俨为
检讨入直文渊阁办事以备顾问终永乐之世士奇荣
卷六十二 第 5a 页 WYG0497-0872a.png
官止五品盖宣德以前内阁与外九卿为平交至宣德
后三杨眷重渐柄朝政英宗九岁登极凡事启太后太
后不欲专多令内阁议行此内阁票旨之所由始也
原阁制初甚隘嘉靖十六年命工相度以阁中一间奉
孔子四配像旁四间各相间隔开户于南以为阁臣办
事之所阁东诰敕房装为小楼以贮书籍阁西制敕房
南面隙地添造捲篷三间以处各官书办而阁制始备
卷六十二 第 5b 页 WYG0497-0872b.png
原殿阁大学士虽设自洪武中然同在内阁视事则自
永乐年始其坐次不敢正席者以车驾所尝临幸故也
天顺中大学士李贤欲正席而坐同列彭时不可乃止
原文渊阁在午门之内迤东文华殿南磗城凡十间皆
覆以黄瓦西五间中揭文渊阁牌牌下置红匮藏实录
副本尽前楹设凳东西坐馀五间皆后列书匮隔前楹
卷六十二 第 6a 页 WYG0497-0872c.png
为退休所李公令人移红匮壁后欲设公座予曰不可
殿阁皆至尊所御原设官之意止可侍坐以备顾问无
正坐礼李语塞意犹未已踰数日上遣太监傅恭送范
铜饰金孔子并四配像一龛来置于中间又数日遣太
监裴富送圣贤画像一副来悬龛后壁上乃罢不设焉
等谨按旧文渊阁在内阁傍当文华殿之前明
时已燬于火乾隆四十年
卷六十二 第 6b 页 WYG0497-0872d.png
皇上命于文华殿后度地创建藏书之阁仍名曰文渊
详见宫室门
增太和门之左为昭德门东南隅为内阁公署其正衙
御书额曰调和元气
等谨按内阁门西向二门南向满汉本堂盖黄
瓦票签房及蒙古堂典籍厅稽察房皆用常瓦规
制宏敞较前明所云东阁五间白昼秉烛者气象
迥不同焉
卷六十二 第 7a 页 WYG0497-0873a.png
原国初设符玺郎后改曰尚宝司曰奉天之宝惟祀天
地用之凡诏若赦则用皇帝之宝以册封及赐劳则用
行宝诏亲王大臣调兵则用信宝册上尊号则用尊亲
之宝敕谕亲王则用亲亲之宝祀山川鬼神则用天子
之宝封外藩及赐劳则用天子行宝诏外调兵则用天
子信宝曰诰则用诰命之宝曰敕则用敕命之宝奖臣
工则用广运之宝谕来朝官员则用敬天勤民之宝凡
宝之用必请命而后发焉天子飨祀郊庙视学籍田勋
卷六十二 第 7b 页 WYG0497-0873b.png
卫扈从当值则给金牌虎贲巡城则给铜符九门守卫
则给铜牌锦衣校尉入直则给铜鱼京官朝参者则给
牙牌牌有圆花长花长素之别
原明制各宝皆内尚宝监女官掌之遇用宝则尚宝司
以揭帖赴尚宝监尚宝监请旨然后赴内司领取
原每年三月二十九九月二十九为用宝之期请出宝
洗涤尚宝太监用大黄绒绦两手恭捧挂于项尚宝卿
以金盆盛水濯之次日乃用
卷六十二 第 8a 页 WYG0497-0873c.png
原尚宝司在午门外西兵科之上
等谨按明代用宝之制尚宝司以揭帖赴尚宝
监得旨乃赴内司领取考明史宦官十二监有尚
宝监女官六局有尚服局领司四一曰尚宝此其
职也永乐后女官之职移于宦官遂成秕政
本朝定制内阁奏用宝之数内阁学士率侍读学士侍
读及典籍等官同总管内务府大臣赴
卷六十二 第 8b 页 WYG0497-0873d.png
乾清门总管内监奉宝出阁臣等验用其外司与内监
内司之职悉汰除之典守既极尊严法制益徵清
肃矣
原故事禁中不得举火虽阁老亦退食于外一日宣宗
过城上令内监覸阁老何为曰方退食于外上曰曷不
就内食对曰禁中不得举火上指庭中隙地曰是中独
不可置庖乎今烹膳处是也自是得会食中堂又一日
过城上覸阁老何为曰方对奕问何以不闻落子声对
卷六十二 第 9a 页 WYG0497-0874a.png
曰棋用纸上笑曰何陋也明日赐象牙棋一副至今藏
阁中
原成化中始赐内阁两连椅藉之以褥又赐漆床绵绮
衾褥以便休息阁门则夏秋悬朱筠帘冬春紫毡帘
原文渊阁印不得下诸司下诸司以翰林院印
原文渊阁印银铸方一寸七分厚六分其文玉箸篆也
各衙门印皆用于行移中独内阁印惟机密文字钤封
卷六十二 第 9b 页 WYG0497-0874b.png
进至御前开拆始用之
原永乐初选翰林文学之臣六七人直文渊阁参典机
务诏册制诰皆属之而誊副缮正则中书分直更入事
竣辄出宣德间三杨始置厨馔于阁之东偏而选能书
者处以阁之西小房谓之西制敕房诸学士则居阁之
东五楹专管诰敕具藁定正于阁老乃付中书缮进谓
之东诰敕房而带知制诰衔则惟阁老与诸学士而已
中书等官不敢僭也
卷六十二 第 10a 页 WYG0497-0874c.png
原翰林旧选学士六七人直内阁掌诰敕居阁之东号
东诰敕房以阁西小房处中书能缮写者为西制敕房
诸学士晨与阁老会食至陈循时刘铉过自逊避会食
之例遂废后止轮一人专掌多挨次入阁者吴宽以司
制诰久虽不相例称阁老苏郡阁老坊见存嘉靖中罢
今为中书官供事之所
原成化年间中书与阁下如同僚然投刺俱平交盖一
堂共处今之西房即文渊阁也阁臣居中中书居东西
卷六十二 第 10b 页 WYG0497-0874d.png
两房各办其事已撤内库十间以西五间居阁下谓之
文渊阁以东五间藏书籍而东房中书亦迁居之故今
以阁下称中堂而东西非房矣犹称两房者沿旧名耳
原中书舍人每大朝会则与翰林史官上殿东西班侍
立东宫朝贺文华殿导驾侍班其初本与翰林宫坊六
科同为侍从之臣诸司无相并者
原文渊阁本翰林内署非衙门名故朝廷之宣召诸司
卷六十二 第 11a 页 WYG0497-0875a.png
之文移虽事关机务亦止称翰林院或称会同翰林堂
上官初不以内阁名
原王文端直题梁用之诗后谓内阁在东角门内常人
所不能到其外为文渊阁则翰林诸公所处也今内阁
傍文渊而不在东角门之内诸学士所处则在左顺门
之南廊而傍为东阁云
增旧制辅臣直阁率辰入申出崇祯间出必二鼓始议
轮一人宿精微科候票
卷六十二 第 11b 页 WYG0497-0875b.png
原会极门在皇极门之东凡京官上下接本俱于此处
南入为内阁辅臣票本地也宣庙赐有文渊阁印一颗
凡封进票本揭帖圣谕敕稿用此钤之万历中为人开
内阁锁盗去上命补铸赐之
补东阁五间夹为前后十间前中一间供先圣位为诸
辅臣分本公叙之所阁辅第四员以下则居后房虽白
昼亦秉烛票拟薛韩城当国特凿一牖复开门构数椽
以通日色及韩城赐死说者谓破坏风水然韩城即不
卷六十二 第 12a 页 WYG0497-0875c.png
破坏风水能免此祸哉
补永乐初内阁官遇常朝立金台东锦衣卫在西后因
不便移下贴御道东西对立后因雨各衙门俱上奉天
门奏事五府立西檐柱外六卿序立东檐柱内内阁遂
无地可立景泰二年秋以户部尚书兼学士陈循奏始
令常朝内阁学士与锦衣卫官东西对立
补文渊阁在奉天门东庑之东文华殿之前前对皇城
深严禁密百官莫敢望焉吏人无敢至其地阁中趋侍
卷六十二 第 12b 页 WYG0497-0875d.png
使令惟厨役耳防漏泄也禁密文书一小匣在几上钥
之而不合大学士暮出钥其门匙悬门上恐禁中不时
有宣索也
增永乐初命编修等官于文渊阁参预机务谓之内阁
渐升至学士诸职洪熙元年或加师保及尚书侍郎卿
仍兼学士大学士衔自后因之称内阁大学士凡大学
士加三师则为一品加尚书二品侍郎三品若未加升
而止系大学士者则仍正五品
卷六十二 第 13a 页 WYG0497-0876a.png
原永乐四年上视朝之暇御便殿阅书史问文渊阁经
史子集皆备否解缙对曰经史粗备子集尚多阙上曰
士人家稍有馀赀尚欲积书况于朝廷乎遂召礼部尚
书郑赐命择通知典籍者四出购求遗书且曰书籍不
可较值惟其所欲与之又顾缙等曰置书不难须常览
阅乃有益凡人积金玉亦欲遗子孙金玉之利有限书
籍之利岂有穷也
原永乐辛丑北京大内新成敕翰林院凡南内文渊阁
卷六十二 第 13b 页 WYG0497-0876b.png
所储书自有一部至百部各取一部送北京时修撰陈
循如数取进得一百匮督舟十艘载以赴京
原十九年四月三殿灾火势猛烈奉天门东庑切近秘
阁学士杨荣麾武士三百人将御书图籍舁至东华门
河次是时书籍淆乱无纪典籍周翰理淆葺乱逾二载
而后复旧今馆阁书目盖永乐间定也
原宣德四年十月上临视文渊阁少傅杨士奇太子少
傅杨荣太子少保金幼孜学士杨溥曾棨王直王英侍
卷六十二 第 14a 页 WYG0497-0876c.png
读李时勉钱习礼侍讲陈循等侍上命典籍取经史亲
自披阅与士奇等讨论已询以时政从容密勿者久之
命中官出尚膳酒馔赐士奇等并赐纂修实录等官士
奇等叩首谢上曰朕闻有道之朝愿治之主崇礼儒硕
讲求治道卿等为朕傅保与诸学士皆处秘阁朕躬至
访问冀有所闻耳稍暇当复至卿等必有所陈论也已
而亲制诗赐士奇等
原中秘书在文渊阁之署约二万馀部近百万卷刻本
卷六十二 第 14b 页 WYG0497-0876d.png
十三抄本十七阁凡五楹中一楹当梁栱间𥪡一金龙
柱宣庙常幸其地与阁臣翻阅咨询故史臣不得中立
设坐
原正统六年六月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
士奇行在翰林院侍讲学士马愉侍讲曹鼐上言文渊
阁见贮书籍有祖宗御制文集及古今经史子集之书
自永乐十九年南京取来向于左顺门北廊收贮未有
完整书目近奉旨移贮于文渊阁东阁臣等逐一点勘
卷六十二 第 15a 页 WYG0497-0877a.png
编置字号辑成文渊阁书目请用广运之宝钤识仍藏
于文渊阁永远备照庶无遗失奉旨是次日于左顺门
用宝讫
原弘治五年大学士邱浚请于文渊阁近地别建重楼
不用木植但用砖石以累朝实录御制玉牒庋于楼上
内府藏书庋之下层每岁曝书委翰林堂上官查验封
识上嘉纳之
原弘治九年三月大学士徐溥以内阁书籍浩繁请以
卷六十二 第 15b 页 WYG0497-0877b.png
翰林待诏潘辰管典籍事仍乞命吏部于教官内选除
典籍一员与之共事从之因以河南息县教谕夏赉为
翰林院典籍
原正德十年十一月大学士梁储等言内阁并东阁藏
书年久残阙必须专官管理方可次第修补诰敕房办
事中书舍人胡顺序班刘伟俱堪委用宜令顺仍旧伟
改典籍同原管主事李继先管理前项书籍从之由是
其书为继先等所盗亡失者多矣
卷六十二 第 16a 页 WYG0497-0877c.png
原初永乐大典书成贮之文楼及三殿灾上命左右趣
登文楼出大典甲夜中谕凡三四传是书遂得不毁嘉
靖四十一年选善书人礼部儒士程道南等百人重录
一部命高拱张居正等校理之
增文渊阁藏书十九皆宋板但历朝以来所失已强丰
正德十年乙亥命原管主事李继先查校由是更攘取
其精者所亡益多向来传闻俱云杨升庵太史因父为
相潜入窃去然乙亥则新都公方忧居在蜀升庵又安
卷六十二 第 16b 页 WYG0497-0877d.png
得阑入禁地
原文渊阁藏书皆宋元秘阁所遗虽不甚精然无不宋
元板者因典籍多资生既不知爱重阁老亦漫不检省
往往为人窃去今所存仅千百之一矣
朱彝尊原按宋靖康二年正月金人索秘书监文
籍节次解发见丁特起孤臣泣血录而洪容斋随
笔亦云宣和殿太清楼龙图阁所储书籍靖康荡
析之馀尽归于燕元之平金也杨中书惟中于军
卷六十二 第 17a 页 WYG0497-0878a.png
前收集伊洛诸书载送燕都及平宋王承旨构首
请辇宋三馆图籍宋之实录正史皆完当时敕平
章政事太原张易兼领秘书监事有诏许京朝官
假观由是言之文渊阁藏书乃合宋金元所储而
汇于一益以明永乐间南都所运百匮考正统六
年编定目录凡四万三千二百馀册而列朝实录
宝训不下数千卷若永乐大典一书多至二万二
千九百三十七卷皆藏诸皇史宬不与焉缥缃之
卷六十二 第 17b 页 WYG0497-0878b.png
富古所未有其后典守不严岁久被窃万历三十
三年内阁制敕房办事大理寺左寺副孙能传中
书舍人张萱等奉阁谕校理纂辑书目则并累朝
续添书籍入焉大半残阙校之正统目录十仅存
二三尔崇祯甲申之变散佚转多秘本罕得欲复
香厨四库之盛戛戛其难矣
补永乐十七年三月上在北京遣侍讲陈敬宗至南京
起取文渊阁所贮古今书籍自一部至百部以上各取
卷六十二 第 18a 页 WYG0497-0878c.png
一部北上皇太子乃遣修撰陈循如数赍送其馀封贮
本阁
等谨按此条与原采青溪暇笔略同但奉命取
书者陈敬宗而陈循则系太子遣送书籍其纪载
较前条尤明晰耳
又按明代文渊阁逼迩内阁庳狭暗黑所藏宋元
以来秘籍典籍官既不知爱惜阁臣又无暇留心
故积久阙失无复香厨四库之盛我
卷六十二 第 18b 页 WYG0497-0878d.png
皇上稽古右文搜宛委之奇发嫏嬛之秘
命儒臣纂校四库全书
几暇亲为釐订
特建文渊阁为珍贮之府有领阁直阁事及校理检阅
诸职文治光昭旷古罕俪矣
卷六十二 第 19a 页 WYG0497-0879a.png
卷六十二 第 19b 页 WYG0497-0879b.png
卷六十二 第 20a 页 WYG0497-0879c.png
卷六十二 第 20b 页 WYG0497-0879d.png
卷六十二 第 21a 页 WYG0497-0880a.png
卷六十二 第 21b 页 WYG0497-0880b.png
增内阁后门东为红本库又东为尊藏
实录库及书籍表章库俱北向
诰敕房在
卷六十二 第 22a 页 WYG0497-0880c.png
协和门之南
增雍正八年于
隆宗门外设
上谕事件处乾隆元年移
昭德门外东廊议政处
原中书科直房在午门外之西
等谨按今中书科在
午门外西朝房凡六楹
卷六十二 第 22b 页 WYG0497-0880d.png
又按以上各条叙内阁
增东华门内
国史馆南向旁列书库即前此恭修
实录及会典处也续三通馆在西华门内
咸安宫垣后方略馆在
武英殿垣后俄罗斯文馆在东华门外北池街西
等谨按会典载
国史馆在
卷六十二 第 23a 页 WYG0497-0881a.png
熙和门西南盖旧制如此后因
实录馆地较宽广复移置今处云
又按以上一条叙各馆
卷六十二 第 23b 页 WYG0497-0881b.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六十二
卷六十二 第 24a 页 WYG0497-0881c.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六十二举正
露华原书讹落花今据颐庵集改
卷六十二 第 24b 页 WYG0497-0881d.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六十二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