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一 第 1a 页 WYG0497-086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六十一
城市
原正南坊有保安寺响鼓庙崇兴寺
增保安寺在米市衙衕北口保安寺街
卷六十一 第 1b 页 WYG0497-0860b.png

增玉皇庙在保安寺街
等谨案玉皇庙内大学士成克巩碑今犹峙殿
庭之左
卷六十一 第 2a 页 WYG0497-0861a.png

增崇兴寺明天顺四年敕建后比丘尼居之
等谨案崇兴寺在粉坊街北口崇兴寺街栋宇
已颓敝存铁磬二明成化二十年三月造
增响鼓庙在崇兴寺街迤南
等谨案张爵五城坊巷胡衕集有响鼓庙亦古
刹也庙北距崇兴寺数十武踞高阜前后神宇各
三楹纵横不踰半亩僧云庙之旧制如此存铁磬
一勒款曰万历癸未孟秋信官沈铨等铸
卷六十一 第 2b 页 WYG0497-0861b.png

原晋阳庵出宣武门二里许内有古铜观世音像高三
尺馀下有款识云大唐贞观十四年尉迟敬德监造黎
秘书民表𨽻书古佛庵三字极工后移置稽山会馆
增晋阳庵在宣武门外有古铜大士像高三尺馀下有
款识后移受水塘古佛庵庵坏移稽山会馆
增晋阳庵在宣武门外有古铜大士像高三尺馀妙相
卷六十一 第 3a 页 WYG0497-0861c.png

慈颜具丈夫概下有款识云大唐贞观十四年尉迟敬
德监造后移受水塘古佛庵庵坏移稽山会馆今浙绍
会馆即稽山会馆内有眼药庵供铜大士一尊并铸莲
花宝座左右列善才龙女亦皆铜像僧言他处移供于
此然细验法身并无尉迟款识字样而铜质古润法像
端严洵是旧物
等谨案晋阳庵在潘家河沿南口稽山会馆在
虎坊桥东今皆属北城至馆中铜观世音像谛审
卷六十一 第 3b 页 WYG0497-0861d.png

之未睹唐代款识或系后人更换抑或本属相沿
附会之说朱彝尊原书未暇深辨耳
原黑龙潭岁旱于此祷雨
补京师三黑龙潭一在城西画眉山一在房山县一在
南城黑窑厂皆祷雨之地也黑窑厂潭一方池尔水涸
时中有一井以石甃之
等谨案外城之黑龙潭在
祈榖坛西偏有
卷六十一 第 4a 页 WYG0497-0862a.png

龙王亭亦为祈祷雨泽之地
国朝以来屡加修葺乾隆三十六年
皇上复命鸠工庀治益昭整洁焉
增
祈谷坛西积水十馀顷四时不竭每旦有群凫游泳其
间因名之曰野凫潭
增黑窑每中窑一座砖瓦之属二千二百计匠八十八
工五尺围芦柴八十八束
卷六十一 第 4b 页 WYG0497-0862b.png

等谨案黑窑厂为明代制造砖瓦之地曰黑窑
别于琉璃亮瓦二窑也
本朝之制琉璃亮瓦窑皆仍明旧至各工程砖瓦于康
熙三十三年奉
旨均交窑户备办俾归简易而黑窑遂废其地坡陇高
下蒲渚参差都人士登眺者往往而集焉
增慈悲庵在黑窑厂庵西偏为陶然亭
等谨案慈悲庵康熙二年重修侍读北平田种
卷六十一 第 5a 页 WYG0497-0862c.png

玉碑谓创于元沿于明则招提胜境由来旧矣碑
曰观音庵而壁间工部郎中汉阳江藻石刻诗序
则曰慈悲殆一庵而二名也庵北院内有辽寿昌
五年慈智大德师佛顶尊胜大悲陀罗尼幢并记
又庭前有金天会九年四月石幢四面各镂佛像
其三隅刻咒文皆用西域梵书而标以汉字曰净
法界陀罗尼观音菩萨甘露陀罗尼智炬如来心
破地狱陀罗尼惟一隅漫漶仅辨年月耳
卷六十一 第 5b 页 WYG0497-0862d.png

增慈悲庵西院内有辽慈智师石幢
卷六十一 第 6a 页 WYG0497-0863a.png

增陶然亭康熙乙亥江郎中藻所建取白居易更待菊
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卷六十一 第 6b 页 WYG0497-0863b.png
卷六十一 第 7a 页 WYG0497-0863c.png

增龙泉寺在黑窑厂西
等谨案龙泉寺东距黑窑厂半里许碑载明成
化间僧智林修复
本朝康熙间僧海曑重修其为缁流挂锡之地旧矣此
外附近窑厂者如毗卢庵清慈庵太清宫三清庙
遗址已圮废又率皆明代监厂内官所建其人其
卷六十一 第 7b 页 WYG0497-0863d.png

事无可采录则屏而弗录焉
卷六十一 第 8a 页 WYG0497-0864a.png

原正西坊自正阳门外西河沿至宣武门响闸桥东六
牌二十四铺有延寿寺云峰寺观音寺云居寺万善寺
抬头庵
等谨案延寿寺观音寺抬头庵今皆属北城云
卷六十一 第 8b 页 WYG0497-0864b.png

居寺已见中城云峰寺万善寺无考
原辽圣宗统和六年四月幸延寿延洪二寺
原十二年四月以景宗石像成幸延寿寺饭僧
原十五年四月幸延寿寺
原兴宗重熙十一年十二月幸延寿寺饭僧诏宋使观
击鞠
原燕京兰若相望大者三十有六然皆律院自南僧至
始立四禅寺曰大觉招提竹林瑞像延寿院主有质坊
卷六十一 第 9a 页 WYG0497-0864c.png

二十八所僧职有正副判录或呼司空
原童贯蔡攸帅师入燕号抚定勒碑于延寿寺以纪功
将佐姓名皆列于碑留十日乃回
原太上北至燕山寓上延寿寺
原道君以丁未五月十八日到燕山于延寿寺驻跸所
取本朝辂辇逍遥子俱在延寿寺安放七月中旬郑后
体违和渊圣诸后同来延寿寺候问
原京师延寿寺凡五六所大约皆为祝釐而建惟琉璃
卷六十一 第 9b 页 WYG0497-0864d.png

厂东北一区明正统六年开渠得断碑上有延金延寿
字可辨太原僧湛然因为重建而翰林检讨四明汪奉
为之记此当是辽金旧址也寺在辽金时称巨刹辽主
尝临其地见游幸表金人以栖道君汴京所获车辇悉
置于寺意今之厂地皆昔寺之基而今之寺特其一隅
焉尔
等谨案周筼析津日记所云四明汪奉碑今尚
存又有嘉靖二年敕赐延寿寺记字迹漫剥惟岁
卷六十一 第 10a 页 WYG0497-0865a.png

月及篆额差可辨耳
增观音寺在观音寺街
等谨案观音寺街以寺得名则寺之由来久矣
卷六十一 第 10b 页 WYG0497-0865b.png

而寺内今无片碣可考前殿仅存明成化丙午六
月钟一
增抬头庵在观音寺街后胡衕内
等谨案抬头庵载在张爵五城坊巷胡衕集今
比邱尼居之旧迹无一存者庭前古槐一株大数
围腹空而枝叶茂蔚数百年物也
增五道庙在虎坊桥路东迤北
等谨案五道庙旁有玉帝殿明兵部尚书新
卷六十一 第 11a 页 WYG0497-0865c.png

城王象乾撰记立石以斯地为正阳宣武二
门龙脉交通之地因括其意名其碑曰交龙
云
卷六十一 第 11b 页 WYG0497-0865d.png

原明教寺在正西坊有敕建碑
原宣北坊有海波寺永光寺永兴寺圆通寺
等谨案宣北坊寺观𨽻西城者为多兹卷祗录
其现属北城者
增海波寺今废其地尚名海波寺街在清厂迤北
卷六十一 第 12a 页 WYG0497-0866a.png

等谨案海波寺街旧有古藤书屋朱彝尊尝居
此有移居及赠别诸诗
卷六十一 第 12b 页 WYG0497-0866b.png

原永光寺元大万寿寺也曹洞下青州辨公居之寺有
大万寿寺开山传法历代宗师实迹碑记文字磨泐又
明正统十一年一碑本山住持本恩立石昭化寺住持
妙清碧潭篆额碑称辨公居此湛然屏山居士为其上
首外护湛然即耶律文正王楚材屏山金李翰林纯甫
也
原万寿寺有许道宁画屏
卷六十一 第 13a 页 WYG0497-0866c.png

朱彝尊原案寺东清厂有巨潭易之诗所云清凉
白玉池者疑即是也
增永光寺在顺承门外东南永光寺街殿三层前殿有
景泰年碑二胡濙撰文中殿有万寿寺开山传法历代
宗师实迹二石碣仅存万寿辨公等字可辨许道宁画
屏已久湮矣
卷六十一 第 13b 页 WYG0497-0866d.png

等谨案永光寺内元大万寿寺实迹碑虽字迹
已剥而碑尚完好屹立明景泰间二碑半没于土
正统时碑不复存
补永兴寺在宣北坊柳巷之南寺东向南行约五十步
折而东有兴仁寺南向其建置年月无考
等谨案今南柳巷有永兴庵门东向当即寺之
遗址特改寺称庵稍异其名耳殿三楹无幢碣可
考惟正德十五年钟一而勒款云本观弟子某某
卷六十一 第 14a 页 WYG0497-0867a.png

又云京都大兴县黄华坊奉道信士某则又系道
观之器未知何时移置此庵也至沈进行国录所
称兴仁寺已废
增圆通庵在棉花五条胡衕
等谨案圆通庵即旧圆通寺比丘尼居之
国朝乾隆十一年重修壁间有刑部尚书汪由敦记刻
石
卷六十一 第 14b 页 WYG0497-0867b.png
卷六十一 第 15a 页 WYG0497-0867c.png

增琉璃厂每窑装二样板瓦坯凡二百八十计匠七工
五尺围芦柴三十束每窑装色凡二百八十计匠六工
五尺围芦柴三十束
等谨案琉璃窑
本朝设满汉监督各一董其事厂地南北狭而东西长
约二里许
增胡氏经籍会通云燕中书肆多在礼部门外拱辰门
卷六十一 第 15b 页 WYG0497-0867d.png

西花朝后三日则移于灯市每朔望并下浣五日则徙
于城隍庙中今京师书肆皆在正阳门外西河沿馀唯
琉璃厂间有之
增灯市在东华门崇文街今亦在琉璃厂
增
敕建火神庙在琉璃厂东
等谨案琉璃厂东旧有火神庙乾隆乙未年步
军统领衙门
卷六十一 第 16a 页 WYG0497-0868a.png

奏请发所存备赏银以两计者五千八百有奇委员监
修得
旨俞允以丙申年正月经始九月工竣凡重修正殿前
殿各三楹东配殿十五楹又增建西配殿及东西
庑各三楹
又案厂东有仁威观明正统年建正德年修厂西
有真武殿万历年修以其皆系内监等鸠葺兹不
具录
卷六十一 第 16b 页 WYG0497-0868b.png

增琉璃厂东有辽御史大夫李内贞墓
卷六十一 第 17a 页 WYG0497-0868c.png

等谨案辽李内贞志石乃乾隆三十六年工部
郎中孟浩得之窑厂取土处以其为古墓所在因
复封识存其旧
原京师赏花人联住小城南古辽城之麓其中最盛者
曰梁氏园园之牡丹芍药几十亩每花时云锦布地香
冉冉闻里馀论者疑与古洛中无异
原小南城梁家园往时芍药最盛人多携酒赏之后其
家废无一本在者
卷六十一 第 17b 页 WYG0497-0868d.png

原梁园在京城之西南废城边引凉水河入其中亭榭
花木极一时之盛
等谨案凉水河今流经南苑由张家湾入白河
在外城之外孙承泽春明梦馀录所称梁园引水
故道不复存矣
原梁氏园在今京师西南五六里其外有旧城旧城者
唐藩镇辽金别都之城也元迁都稍东于是旧城东半
遂入于朝市间全无迹可见而西半犹存号为萧太后
卷六十一 第 18a 页 WYG0497-0869a.png

城即梁氏园所在也萧太后者辽后皆以萧为姓有子
为帝则太后别居宫城统部属故其亡也末帝淳之妻
犹得独存称太后以主其国踰年乃灭也或谓此虽辽
金都城而非唐藩镇城不然也唐时此为范阳藩镇安
史反后改名卢龙而所治幽州蓟县不改今移蓟以名
州移卢龙以名县各去此数百里其实唐之卢龙与蓟
在此也恶得非唐藩镇旧城乎辽金不因藩镇以为都
而曷因乎且稽诸载记辽金亦何尝创建都城乎今其
卷六十一 第 18b 页 WYG0497-0869b.png

城仅存土尔甓皆为人取去今取者未已其土皆真黄
土人取之和煤炭以烧亦有即之作墓者以其高坚也
增梁家园在宛平县西南宣武门东南旧城边明时都
人梁氏建亭榭花木极一时之盛今废
增万明寺在香厂
等谨案万明寺为元代水淅庵遗址
本朝康熙年间都司谷之麟碑载其事殿宇颇崇丽称
卷六十一 第 19a 页 WYG0497-0869c.png

巨刹焉
卷六十一 第 19b 页 WYG0497-0869d.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