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八 第 1a 页 WYG0497-066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四十八
城市
原京师试院改旧礼部为之乃正统年间事
原贡院在城东隅元礼部旧基也永乐乙未改为贡院
制甚偪隘嘉靖中议改创西北隙地卒未果至万历二
年因故址拓旁近地益之
等谨按改旧礼部为贡院涌幢小品作正统间
卷四十八 第 1b 页 WYG0497-0663b.png

事春明梦馀录作永乐间事两说互异
卷四十八 第 2a 页 WYG0497-0663c.png
卷四十八 第 2b 页 WYG0497-0663d.png

原永乐三年令北直𨽻府州县于顺天乡试
卷四十八 第 3a 页 WYG0497-0664a.png
卷四十八 第 3b 页 WYG0497-0664b.png

原天顺七年五月朔修试院
卷四十八 第 4a 页 WYG0497-0664c.png

朱彝尊原按是年宗室子朱慎銎登进士榜先太
卷四十八 第 4b 页 WYG0497-0664d.png

傅文恪公请于朝优选京秩遂除慎銎为中书舍
人宗室举进士前此未有盖始于是科也
卷四十八 第 5a 页 WYG0497-0665a.png
卷四十八 第 5b 页 WYG0497-0665b.png

等谨按明季乡试分南北卷北止五处而南则
十处会试分南北中卷广东置南卷而安庆置中
卷偏枯之弊自所不免我
朝法制乡试不特八旗之满洲蒙古汉军及顺天直𨽻
生监各有一定之数即各省之来试京师者分定
南北中皿额会试则于三场卷子截数之后开单
卷四十八 第 6a 页 WYG0497-0665c.png

进呈各省中额皆自
皇上钦定
卷四十八 第 6b 页 WYG0497-0665d.png
卷四十八 第 7a 页 WYG0497-0666a.png
卷四十八 第 7b 页 WYG0497-0666b.png
卷四十八 第 8a 页 WYG0497-0666c.png

增贡院为元礼部旧基永乐时改为贡院万历初因故
址拓地重建
本朝三年大比屡加增葺益为宏备云
增贡院在崇文门内观星台西北南向外东西磗门各
一乾隆二十七年增南面磗门二磗门外设五城巡墙
官厅三楹东磗门内有明经取士牌楼一点名厅六楹
守备厅三楹监试厅九楹外厅三楹西磗门内有为国
求贤牌楼一外供给所房九楹进题公馆六楹点名厅
卷四十八 第 8b 页 WYG0497-0666d.png

六楹守备厅三楹监试厅九楹外厅三楹又东西侧设
内磗门房三楹东西官厅三楹南面照壁一中有天开
文运牌楼一第一龙门五楹有贡院墨字扁一内东侧
五魁祠三楹西向第二龙门五楹第三龙门有龙门金
字扁一东侧都统参领房十二楹西侧都统参领房二
十八楹第三龙门至至公堂甬道中有明远楼二重下
马牌上悬
谕旨东西井三堂七楹扁曰至公中悬
卷四十八 第 9a 页 WYG0497-0667a.png

御书旁求俊乂四字联曰立政待英才慎乃攸司知人
则哲与贤共天位勖哉多士观国之光
御制四诗勒石堂中护以朱栏至公堂前抱厦五楹回
廊三面设木栅栏堂之东西设大库东西更道各长二
十丈栅栏各一榜曰东西文场自至公堂至第三龙门
以内东西号房各五十七连共九千六十四间东文场
内又设官生号房六十一间西北隅小号房四十连共
八百三十六间至公堂后内龙门门内聚奎堂七楹中
卷四十八 第 9b 页 WYG0497-0667b.png

有聚奎扁一其东西二楹总裁官居之堂之两旁各三
楹副总裁官居之堂后有穿堂三楹两侧刷印刻字房
各五间最后会经堂五楹有会经堂扁一两旁御史住
房各一楹又两旁经房各四楹东西经房各五楹凡经
房十八同考官居之供事收掌房各三间庭中井一至
公堂东御史厅三楹提调房二层每层三楹誊录所六
层每层五楹大供给所二层每层十楹东厢房二层每
层三楹南面大厨房四间饭房四间庭中井一至公堂
卷四十八 第 10a 页 WYG0497-0667c.png

西监试大厨房四间收掌房三楹御史厅二层每层三
楹受卷所二层每层四楹弥封所二层每层四楹又侧
座三楹东西南北瞭望楼四周围外棘墙一墙高一丈
五尺内棘墙一墙高一丈遇乡试年大兴宛平二县详
顺天府咨行工部修理
等谨按贡院旧制惟设东西两磗门其南向之
大门二门向亦俱止三楹乾隆二十七年
皇上轸念士子守候唱名迟滞
卷四十八 第 10b 页 WYG0497-0667d.png

特命于南照壁增辟磗门二偏东者曰东南磗门偏西
者曰西南磗门俾应试者四门分入其大门二门
亦易三楹为五楹以免搜检拥滞作人
德意即此可以仰窥万一矣
增乾隆九年
御制十月二十七日幸翰林院赐大学士及翰林等宴
因便阅贡院乃知云路鹏程诚不易易也得诗四首
翰苑琼筵酌令辰棘闱来阅凤城闉百年士气经培养
卷四十八 第 11a 页 WYG0497-0668a.png

寸晷檐风实苦辛自古曾闻观国彦从今不薄读书人
白驹翙羽传周雅佐我休明四海春 尽道文章接上
台菁莪乐育济时才千秋得失非虚也咫尺云泥亦幻
哉若有泪眶啼桂落那无笑口对花开凤池多少簪毫
者都向龙门烧尾来 万里扶摇正翮抟飞龙利见岂
为干志贤圣志应须立言孔孟言大是难见说经纶推
国士从来桃李属春官但令姓氏朱衣点那惜三条泪
烛残 周遭围棘院沉沉景物当前总入吟材拟圭璋
卷四十八 第 11b 页 WYG0497-0668b.png

方特达文归雅正薄艰深禹门鱼变辞凡水乔木莺迁
出故林寄语至公堂里客莫教冰鉴负初心
等谨按聚奎堂有明代王图庚戌取士诗天启
四年其子淑卞和之刻石壁间
增凡试有定期岁在子午卯酉以八月乡试丑辰未戌
以三月会试均于九日十有二日十有五日锁闱三试
之
等谨按向例会试以二月入场雍正五年岁闰
卷四十八 第 12a 页 WYG0497-0668c.png

天寒是科
特旨改于三月并令嗣后会试之期遇有闰月该部先
行奏
闻乾隆十年乙丑科始奉
旨以三月会试永为定例而士子入闱自雍正八年定
例每人给□祓一件时既春深
赐兼挟纩
圣朝体恤士子可为至矣
卷四十八 第 12b 页 WYG0497-0668d.png

增凡试文艺乡会试均第一场书艺三论一第二场经
艺四五言八韵诗一第三场策五
增乾隆二十一年奉
旨嗣后第一场试以书文三篇第二场经文四篇第三
场策五道其论表判概行删省会试第二场经文之外
加试表一道
增乾隆二十二年奉
上谕会试二场表文易以五言八韵唐律诗一首
卷四十八 第 13a 页 WYG0497-0669a.png

增乾隆二十二年御史袁芳松
奏自乾隆己卯科乡试为始于第二场经文之外一体
试以五言八韵唐律一首奉
旨准行
增乾隆二十三年御史吴龙见
奏宋儒性理与六经四书相羽翼
御纂性理精义特加按语大启关键请嗣后乡会试第
一场出四书文三题之后仍出性理论一题奉
卷四十八 第 13b 页 WYG0497-0669b.png

旨准行
增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副都御史觉罗巴彦学
奏准嗣后乡会试将第二场排律诗一移置第一场制
艺后即以第一场之性理论一道移置二场经文后三
场五策照旧举行奉
上谕本日大学士九卿科道等将从前任克溥条陈诸
弊会议具奏摺内称现在纲纪肃清前代秕政俱已革
除净尽惟在大小臣工实力奉行自不致有因循废弛
卷四十八 第 14a 页 WYG0497-0669c.png

之弊此语朕疑信半焉亦惟日慎一日所其无逸耳至
副都御史巴彦学有请更定科场诗论以杜关节以端
士习之言所言实为深切时弊不虚朕降旨之意已依
议行矣盖诗题系朕所命且律句谨严难以揣摩又若
头场诗文既不中选则二三场虽经文策问间有可取
亦不准复为呈荐倘同考官仍蹈故辙监试官即可指
名参处如此则防弊之一端巴彦学此奏殊可嘉尚又
御史郑澄摺内所称论内易藏关节一款已于巴彦学
卷四十八 第 14b 页 WYG0497-0669d.png

摺内准行其馀各款仍着各该部议奏朕宵旰勤求孜
孜不倦凡有益于政治官方民生国计者莫不虚中采
纳即今年逾古稀每岁临幸山庄藉举秋狝大典亦不
肯少自暇逸内外大小臣工皆当仰体朕怀悉心讲度
勿谓已治已安稍萌因循懈弛之意即如巴彦学条陈
诸事其中颇有切中时弊者我君臣当相警惕期于弊
绝风清以副朕畴咨亮采之至意巴彦学郑澄摺并发
将此通谕知之钦此
卷四十八 第 15a 页 WYG0497-0670a.png

等谨按旧制第一场书艺三篇经艺四篇第二
场论表各一篇判五条第三场策五道康熙二年
停止书艺经艺改乡会试为二场头场策五道二
场四书论一篇经论一篇表一道判五条康熙七
年仍复旧制乾隆二十一年易表以诗而去论判
且移经文于二场乾隆二十三年复于第一场增
性理论一篇乾隆四十七年始改今制于是首场
四题皆由
卷四十八 第 15b 页 WYG0497-0670b.png

钦命益昭慎重矣
增四书题目第一题用论语第二题用中庸第三题用
孟子如第一题用大学则第二题用论语第三题仍用
孟子
增凡会试及顺天乡试书义三题诗题皆由
钦命试前一日礼部侍郎顺天府尹恭领诣贡院交知
贡举提调送入内帘经义策论皆正副考官公定
增康熙二十四年会试三场毕主考等官遴选试卷十
卷四十八 第 16a 页 WYG0497-0670c.png

本缮写进呈
御览自第一名至第十名俱
钦定名次仍送场内拆号填榜以后会试及顺天乡试
并同
等谨按凡乡会试应
进试卷之期如恭遇
驻跸热河或
巡幸各省则免其进
卷四十八 第 16b 页 WYG0497-0670d.png

呈即令考官酌定填入榜中
增凡考官乡试正副各一人由礼部开列侍郎以下编
修检讨中允赞善给事中御史中书评事博士以上官
会试正副考官各二人间用正一人副二人或正二人
副一人开列大学士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侍郎左副都
御史
等谨按乡试考官历科正副皆止一人惟乾隆
庚子顺天乡试
卷四十八 第 17a 页 WYG0497-0671a.png

皇上特命恊办大学士尚书蔡新为正考官而以侍郎
杜玉林学士嵩贵副之为他科所无云
增凡经理试事乡试顺天监临以府尹提调以府丞内
外监试以御史会试知贡举以礼部侍郎提调以仪制
司司官
增凡执事乡试会试受卷弥封誊录对读四所暨收掌
试卷均以主事等官
增凡出榜乡会试由考官诹日豫行知贡举监临届期
卷四十八 第 17b 页 WYG0497-0671b.png

内帘启门及外帘各官会于一堂出中式朱卷对内号
检校墨卷无讹乃按名书榜毕各官朝服望
阙行三跪九叩礼乡试于顺天府署前会试于礼部署
前悬榜三日
增凡中额乡试顺天八旗满洲蒙古汉军直𨽻诸生及
直省贡监生肄业太学者皆分编字号取中
增顺天乡试分满字合字贝字南皿北皿夹字旦字承
字号取中会试分各省临时奏请
卷四十八 第 18a 页 WYG0497-0671c.png

钦定中额
等谨按顺天乡试分编字号八旗满洲蒙古为
满字八旗汉军为合字顺天直𨽻生员为贝字江
南浙江福建江西湖广贡监为南皿顺天直𨽻山
东山西河南陜西奉天贡监为北皿云南四川贵
州广东广西贡监为中皿奉天生员为夹字宣化
生员为旦字承德生员为承字又长芦商籍生员
康熙年间编设卤字号乾隆十八年御史魏涵辉
卷四十八 第 18b 页 WYG0497-0671d.png

奏裁
增顺治八年定议举行翻译乡会试至十四年停止雍
正元年奉
旨以翻译考试秀才举人进士嗣因乡试举人中式无
多定议会试不必另为一场止于文闱会试二场时另
编号舍一同考试乾隆十九年翻译举人进士奉
旨停止
等谨按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奉
卷四十八 第 19a 页 WYG0497-0672a.png

上谕以乾隆戊戌年八月考翻译举人己亥年三月考
翻绎进士盖翻绎生员尚仍旧制而考试翻译举
人进士必奉
特旨也又乾隆三十四年御史五正额条奏凡教习及
各馆誊录翻译笔帖式诸途应试者满百人俱就
号舍考试其满洲蒙古汉军生童顺天学政岁科
两试并入院应试
增武乡会试头场二场试马步箭弓刀石取为好字号
卷四十八 第 19b 页 WYG0497-0672b.png

者准入三场试孙子吴子司马法论一篇策一道
等谨按旧例双单好字号及合式者俱准入三
场乾隆二十七年侍郎王际华条奏裁汰合式字
号奉
旨准行著为例
原灵藏寺旧名观音寺正统十一年重修天顺元年改
今名
等谨按灵藏寺在观音寺胡衕今名灵藏观音
卷四十八 第 20a 页 WYG0497-0672c.png

寺有明翰林院编修陈文华撰碑寺内藤胎海潮
观音像一相传明时出之内府者
原般若庵在明时坊有敕建碑
等谨按般若庵今废
原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慕容俊铸铜为马
因名铜马门今大厅前石函长二尺高一丈历代不敢
开铭曰泰建二年造铜虎符
增铜马门在旧城东南隅昔慕容俊铸铜马置之东掖
卷四十八 第 20b 页 WYG0497-0672d.png

门后人因名铜马门为坊
增东掖门铜马慕容俊据燕有马骏而力爱之遂铸铜
马像置于东掖门外今有铜马坊
等谨按铜马门今废以元一统志所记考之当
卷四十八 第 21a 页 WYG0497-0673a.png

在此也
增双忠祠在崇文门内石大人胡衕
本朝乾隆十六年建合祀都统赠一等伯谥襄烈傅清
左都御史赠一等伯谥壮果拉布敦
御书扁曰勇烈双垂
增
御制双忠祠诗 乾隆十五年驻藏都统傅清左
都御史拉布敦诛叛臣朱尔墨特那木扎尔其党罗藏
卷四十八 第 21b 页 WYG0497-0673b.png

札什率兵助逆二臣死焉赠以伯爵优恤而归其丧于
京师亲临奠醊建专祠祀之命曰双忠并纪以诗 卫
藏西南夷极边入我王化百馀年始犹羁縻后执赆置
兵为守防呼韩蒙古习俗尚
黄教得失视此为转旋其何小丑背厚泽夜郎自大轻
王臣托词承平劳物力示之大信休兵屯戕兄虐下遂
无忌更与外贼为牵援血人于牙攫财贿中梗驿路军
书传
卷四十八 第 22a 页 WYG0497-0673c.png

惟时奉命监彼土曰傅清暨拉布敦目睹逆势日猖獗
炎炎不息将燎原战守不可兵力弱官军万里阻蜀门
国事为重馀度外二人同心利断金知无一生有九
死但期济事酬深恩朱尔墨特那木札汝来示汝大义
存天无二日尔二日尔忘尔父叨藩翰凶渠稔祸力已
张藐视二人何有焉笼中之鸟砧上鱼西藏指日据
卷四十八 第 22b 页 WYG0497-0673d.png

有全挺身来见忽疑虑旋呼群丑施戈鋋傅卿直前扼
其臂逆王命者诛无延拉卿拔刀剚其脰罪在魁首无
牵连罗藏札什其羽翼走险叫呶豕突然桀犬吠尧各
为主蜂屯蚁聚来獽狿吁嘻二臣力不逮如归视死双
躯捐小丑乌合旋就缚骈首就戮长竿悬逆诛顺抚妖
氛靖卫藏万众如一言忠臣报主有如此智勇兼济诚
通天昔每椎心今吐气如披云雾瞻苍旻不劳一旅剪
渠寇岂止万命免沉沦尸祝社祭众夙志虔伸绝域千
卷四十八 第 23a 页 WYG0497-0674a.png

秋传灵舆肃肃归故里建祠临奠恩频宣锡爵赐封延
后世志予哀悼旌勋贤双忠之气浩千古双忠之力敌
万军骂贼有似奋常山诱致大异斩楼兰双忠迹略传
斯篇他年以待信史编
原黄华坊四牌二十一铺有武学王府仓禄米仓武德
卫兴武卫豹韬卫神策卫龙虎卫智化寺二郎庙
等谨按武德等卫俱无考武学久废今智化寺
卷四十八 第 23b 页 WYG0497-0674b.png

西民居尚存石狮二云即武学遗址也禄米等仓
详官署门
原天顺元年四月诏复王振官刻木为振形招魂以葬
塑像智化寺北祠之敕赐祠曰旌忠
原正德二年五月升僧录司右觉议性道为右讲经佥
押管事兼智化寺住持寺乃故太监王振所建天顺初
赐振碑文立旌忠祠于寺内以僧官主之至性道三传
矣刘瑾欲效振所为故乞升性道
卷四十八 第 24a 页 WYG0497-0674c.png

等谨按智化寺今存在禄米仓东王振祠及像
明典汇谓在智化寺北实录谓在智化寺内其实
在寺中之北非两处也振以阉竖误国罪不容诛
英宗复位刻像立祠勒碑寺中其惑已甚
本朝乾隆八年御史沈廷芳奏
闻奉
旨毁像及碑
卷四十八 第 24b 页 WYG0497-0674d.png

等谨按二郎神庙在今灯市口大街东存小殿
一楹
本朝康熙三十五年重修
原靖恭寺维摩庵俱在黄华坊有敕建碑
等谨按靖恭寺今废维摩庵在小雅宝胡衕今
存明万历三十八年左光斗撰碑
卷四十八 第 25a 页 WYG0497-0675a.png

原京师黄华坊有东院有本司胡衕本司者教坊司也
又有勾栏胡衕演乐胡衕相近复有马姑娘胡衕宋姑
娘胡衕粉子胡衕出城则有南院皆旧日之北里也
等谨按本司胡衕勾栏胡衕马姑娘胡衕在四
牌楼南宋姑娘胡衕粉子胡衕在四牌楼北今虽
仍其名而明时污俗洗涤尽矣
卷四十八 第 25b 页 WYG0497-0675b.png
卷四十八 第 26a 页 WYG0497-0675c.png
卷四十八 第 26b 页 WYG0497-0675d.png
卷四十八 第 27a 页 WYG0497-0676a.png
卷四十八 第 27b 页 WYG0497-0676b.png
卷四十八 第 28a 页 WYG0497-0676c.png

等谨按方家园久废净业寺亦毁其地犹存方
家园之名许衡演千字文石刻亦无可考
原园亭之在东城者曰梁氏园曰杨舍人泌园曰张氏
陆舟曰恭顺侯吴国华为园曰英国公张园成国公适
景园后归武清李侯曰万驸马曲水园曰冉驸马宜园
园故仇鸾所筑鸾败归成国公后归于冉
卷四十八 第 28b 页 WYG0497-0676d.png

增曲水园在大兴县东明驸马万炜建园中有松化石
其半尚存木质
增驸马万公曲水家园新宁远伯之故园也燕不饶水
与竹而园饶之府第东入石墙一遭径迢迢皆竹竹尽
而西迢迢皆水曲廊与水而曲室间松化石攸在也木
尚半焉木归土而结石也
卷四十八 第 29a 页 WYG0497-0677a.png

增宜园在大兴县东明冉驸马园也园有石假山名万
年聚
等谨按梁氏等园久废今石大人胡衕宝源局
相传石亨旧宅即宅园故址也稍西里许地名十
锦花园亦燕都游览志所称园亭之在东城者今
悉为民居松化石万年聚石俱无考
卷四十八 第 29b 页 WYG0497-0677b.png

原报恩寺天顺元年更名昭宁寺大学士李贤撰碑
等谨按报恩寺今在驴市胡衕街北李贤碑
无考寺门内有大钟一上铸昭宁寺三字西廊今
为常宁寺有小钟一上铸报恩寺三字是始称报
卷四十八 第 30a 页 WYG0497-0677c.png

恩寺而后改名昭宁寺者即其地矣
原宝磬寺在城内东元建永乐十年重修
等谨按宝磬寺无考今以宝庆寺碑文观之或
即寰宇通志所载宝磬之讹也
原思城坊五牌二十一铺有忠义前卫燕山右卫蕃牧
卷四十八 第 30b 页 WYG0497-0677d.png

所东城兵马司百万仓老君堂延福宫水月寺
等谨按忠义前卫等处今俱无考燕山右卫张
爵坊巷胡衕集作在北居贤坊朱彝尊原引误东
城兵马司久废百万仓今为南新北新兴平旧太
四仓俱详官署门老君堂今存在齐化门街南水
月寺在东四牌楼五条胡衕寺前旧碑剥落惟篆
额水月庵三字可辨
卷四十八 第 31a 页 WYG0497-0678a.png

原正东曰崇仁门东之左曰光熙门东之右曰齐化门
等谨按崇仁门久废齐化门正统初改为朝阳
门
本朝仍其名而俗犹称齐化门
卷四十八 第 31b 页 WYG0497-0678b.png

原京师寅宾里有无量寿庵者居士屠君所建也君名
文正山阳人事其亲至孝至元元年大兵驱至开平日
夕思念其母南望悲泣因礼佛绝荤酒十有一年还至
大都师事荜庵满禅师于庆寿寺满号之曰居士时宋
已内附疆宇混一私喜可见其母亟驰书候之母已没
卷四十八 第 32a 页 WYG0497-0678c.png

矣居士躄踊号恸若不欲生二十一年出已资七百贯
买地十亩于太庙之西作无量寿庵树佛殿四楹屋宇
像设无不具足浚井治圃手植嘉木二十七年四月七
日沐浴更衣书颂俄有白虹从西南下垂庵中广数丈
如飞桥微雨洒道居士跏趺而逝葬诸太史庄之阡皇
庆二年遇灾庵燬子觉兴裒金于好施者复谋营建未
几规制悉还其旧
朱彝尊原按元时太庙门外驰道抵齐化门之通衢
卷四十八 第 32b 页 WYG0497-0678d.png

无量庵在太庙之西昔之寅宾里当在今之思城
坊也
等谨按无量庵今废齐化门南有无量大胡衕
相传即其故址而地界不合以坊巷胡衕集考之
盖名吴良大人胡衕而后人附会之耳
增元太庙在都城齐化门之北岁祀有彝礼乐大备所
以崇奉先之敬彰孝治于天下也
原大慈延福宫延寿观俱在思城坊有敕建碑
卷四十八 第 33a 页 WYG0497-0679a.png

补大慈延福宫在思城坊成化十七年建以奉天地水
府三元之神有弘治十七年敕勒于石
等谨按延福宫在齐化门大街北经始明成化
辛丑越明年而落成有明成化御制碑文可考又
有正德十一年封延福宫住持严大容真人制碑
及嘉靖乙酉徐阶撰重修碑文而无弘治十七年
石刻
本朝顺治十年国子监祭酒单若鲁碑载顺治初年聚
卷四十八 第 33b 页 WYG0497-0679b.png

满汉子弟群教学于斯乾隆三十六年奉
敕重修有
御制碑文延寿观今无考
增
御制重修三官神庙碑记 京城迤东朝阳门内之思
城坊有旧庙直跸途者视所颜榜曰大慈延福宫所奉
神曰三官之神是明成化十八年建也乃诏将作比岁
国庆臻洽百度具釐顾兹礞欹弗完䵝昧弗涂都人擎
卷四十八 第 34a 页 WYG0497-0679c.png

芗犦牲谓典其阙遂以乾隆庚寅嘉平即工阅辛卯月
辰载浃用底厥成若值若佣并支内帑之羡所司请为
记朕惟道藏说三官经大指言赐福赦罪解厄掌众生
禄籍而地分三界时分三元位分三品迄莫详其所自
始按三国志张鲁传及注引典略语称鲁于汉之熹平
间为益州牧刘焉督义司马据汉中以祭酒领部众增
设张角张修之法教民学道始请祷者书姓名并思过
之意作三通以告之天著山上一薶之地一沈之水谓
卷四十八 第 34b 页 WYG0497-0679d.png

之天地水三官盖缘起如是嗣是撰述家其文不少概
见洎元揭傒斯为曲阿三官祠记明宋濂跋之谓水纵
大亦两间一物何得与天地抗在经生咫闻之论固然
殊不知三品三元诸目其言洵出无稽要其举三界以
赅人境有未可以人废言者伊古神圣非常之原孰如
地平天成然怀襄不除则平成不奏水与天地何如者
夫天体回游包地与水是地已不得与天抗第一气苍
浑人皆知囿于其境而不见实跻其境其日所附丽者
卷四十八 第 35a 页 WYG0497-0680a.png

地也若水行乎地之中周乎地之际脱有物焉一旦出
乎地之界当及入乎水之界耳外此宁别有遁境哉由
此推之以叙五行土特地之所指名而金而木而火其
得与水争界哉由此推之以修六府土不待言榖特土
之所封殖而金而木而火其不得与水争界犹俟更仆
哉且祀法有𩔖有望有遍有索飨悉就凡人精神所到
之境缘而格之而神之凭依固即在是今三界所筦既
已粲乎隐隐可絜而度则虽从而为之各晋以位之品
卷四十八 第 35b 页 WYG0497-0680b.png

各宗以时之元宜亦秉礼守道者之所不欲拒而斯
庙之增缮上以为国祝
禧下以为民祈祐于焉考新宫而绎祭义又谁曰不然
传曰咸秩无文无文之文可以文其碑矣
增车市在齐化门外十字街东
等谨按车市今存
原南居贤坊六牌三十六铺有海运仓永丰观洞阳观
正觉寺福安寺圣姑寺慧照寺
卷四十八 第 36a 页 WYG0497-0680c.png

等谨按海运仓详官署门永丰观在烧酒胡衕
今名永丰禅林有明成化三年户部尚书薛远撰
碑略言景泰五年七月命太监阮通时建赐额永
丰正德六年重修有礼部侍郎李逊学碑洞阳观
久废考坊巷胡衕集南居贤坊有老君堂云即洞
阳观今北小街有老君堂胡衕应即洞阳观旧址
圣姑寺亦废今北小街有胡衕名王姑园或即其
地欤
卷四十八 第 36b 页 WYG0497-0680d.png

原慧照寺福安寺正觉寺俱有敕建碑
等谨按慧照寺今存其胡衕即以寺名明成化
辛丑僧庭佑得永宁伯谭氏故宅辟为焚修之所
太监阎兴奏闻赐额有弘治十年碑尚存寺中福
安寺在瓦岔胡衕有正统年间通政司左通政陈
恭撰碑载寺始于元至正间厥后惟存大殿一区
明永乐中始搆僧舍数楹宣德七年兴修至正统
癸亥落成奏闻特赐今额云正觉寺在东四牌楼
卷四十八 第 37a 页 WYG0497-0681a.png

八条胡衕明正统十年建有碑
增承恩寺有敕建碑观音寺在南居贤坊
等谨按承恩寺今在东四牌楼北八条胡衕居
正碑已失其石观音寺与慧照寺相近明天顺三
卷四十八 第 37b 页 WYG0497-0681b.png

年重建有敕赐观音寺碑文
本朝乾隆元年奉
敕重修改名广慈寺
卷四十八 第 38a 页 WYG0497-0681c.png

等谨按大觉寺久废考畿辅通志云义井精舍
在大兴县东辽时筑义井精舍于开阳之郭傍有
古井因名又考析津志义井一在齐化门太庙前
一在思城坊洞阳观前今大觉寺既废义井亦不
能确指其处矣又按朱彝尊原书引湛然居士大
觉寺初建经藏记删去提控李德修塔句又馀经
卷四十八 第 38b 页 WYG0497-0681d.png

一藏讹馀金今俱据本集增正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四十八
卷四十八 第 39a 页 WYG0497-0682a.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四十八举正
三十三人原书三人讹五人今改
进召董卓原书召讹吕笃兴我元原书兴讹与今俱
改
卷四十八 第 39b 页 WYG0497-0682b.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四十八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