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0497-049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五
宫室
原恭默室者文华后殿之东九五斋之西室也室北壁
绘河图东壁洛书西壁凤鸣朝阳图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WYG0497-0498b.png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0497-0498c.png

补崇祯十三年三月策试诸贡士于皇极殿上御小辇
下平台历殿东陛上导以银香垆一双是年承埏会试
中式第二十八名跪第一行对策仰瞻天颜白晰目微
露遍视诸臣传谕须用心作文字作得好还要召对声
如洪钟试已读卷官位次甲第进呈传胪前一日果召
对于文华殿三百人齐集而传宣召对仅四十人承埏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WYG0497-0498d.png

在三甲中不得与也奏对称旨者二十五人胪传后特
授二甲进士孙一脉姚宗衡赵玉森刘瑄严似祖为翰
林院简讨周正儒李如璧胡周𪔇宣国柱黄云师为给
事中陈羽白陈纯德魏景琦冯垣登吴邦臣为各道监
察御史董国祥颜浑为吏部主事蔡肱明田有年葛奇
祚张经吕阳陈纁卢若腾张朝綖钱志驺为兵部主事
旧例二甲进士改庶吉士者散馆日授编修而是年不
待教习竟除皆以简讨用又二甲第一名例除礼部主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0497-0499a.png

事而是年则以兵部主事用又拔下第举人史惇等一
百六十三名廷试贡生吴康侯等百名俱留特用授主
事知州推官知县有差其后特用中殉节者进士则陈
纯德冯垣登张经陈纁蔡肱明葛奇祚举人则郏县知
县李贞佐贡生则户部郎中徐有声立贤无方知人则
哲后死者所当备述也
等谨按明进士题名录崇祯十三年三甲进士
高承埏浙江嘉兴人此条所引笔记系承埏自撰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WYG0497-0499b.png

纪廷试事者故记文中仅称名而不著其姓氏
补中式举人殿试内阁大学士学士等官详定试卷次
日同赴文华殿内阁官将第一甲三卷以次进读俟御
笔批定出将二甲三甲姓名填写黄榜又次日早同赴
华盖殿内阁官进至御座前以次拆卷将姓名籍贯面
奏司礼监官授制敕房官填榜毕开写传胪帖子内阁
官一员捧榜出至奉天殿授礼部尚书制敕房官将帖
子授鸿胪寺官传胪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0497-0499c.png

补初读卷用祭酒修撰等官正统中犹与其事其后非
执政大臣不得与而去取之柄则在内阁初于殿试之
明日即传胪揭榜今制稍宽约以三日内阅卷礼部地
专而人众庶得尽心鉴别云
原嘉靖十七年作圣济殿于文华殿后以祀先医
等谨按圣济殿今
文渊阁即其旧址
原黄谏尝作京师泉品谓玉泉第一文华殿东大庖井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0497-0499d.png

第二
等谨按大庖井在今之
传心殿前左侧泉味独甘甲于别井今作亭覆其上
原崇祯时中外多事每遣羽流于南城为章醮之举上
与后妃密往行礼自文华殿西夹道中往来一日有部
僚接本在会极门忽传驾返皇遽避入文华门西直房
于窗隙中窥见上乘小辇辇前立两宫娥其次后辇又
次田袁二妃辇历历见之不知上亦窥见矣俄使中珰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0497-0500a.png

问姓名上复遣谕之至外勿言也
原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建端敬殿
原端本宫在东华门内即端敬殿之东前庭甚旷长数
十丈左为东华门右为文华门光宗皇帝青宫时所居
也天启末懿安张皇后移居于此名慈庆宫其外为徽
音门壬午八月懿安移入居仁寿殿因改为端本宫以
待东宫大婚宫门前三石桥盖大内西海子之水蜿蜒
从此出焉皇太子原居大内钟粹宫在坤宁宫之左既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0497-0500b.png

渐长当移居上以慈庆为皇考旧居其后勖勤宫即上
旧居也因以居东宫奉迁懿安皇后于仁寿殿前门徽
音改前星门内关睢左右门改为麟祥燕翼第二门麟
趾改为重晖第三门慈庆改为端本纯禧左右门改为
养正体元再入为端本宫中设皇太子座画屏金碧座
左右二大镜屏高五尺馀镜方而长左右各有连房七
间门上各堆纱画忠孝廉节故事左七间即寝宫内有
二雕床馀皆空洞右七间有雕红宝座及奥室其内有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0497-0500c.png

弘仁殿规制曲折与左不同矣又后为穿殿两庑翼然
有清正二轩又后则聚宁门今改为凝宁门端本宫至
此止矣此后为龙圃门又后为奉宸宫其右有承华门
入后则左为勖勤宫右为昭俭宫又后为丽园门
等谨按端敬殿与端本宫今改建三所为
皇子所居
补慈庆宫光宗青宫时所居张差挺击处也上为信王
时亦居此名勖勤宫崇祯十五年七月更名端本宫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0497-0500d.png

补懿安皇后既移宫入上命即所居赐皇太子改名端
本宫宫制如常第连房曲室多耳殿列方镜屏二高可
数尺
原清宁宫本太子所居之宫今皇子既冠皆居于此
原万历四十三年五月有妄男子张差持挺入慈庆宫
时皇太子移居宫内差入第一门寂无人第二门止两
奄人守之一年七十一年六十馀为挺所仆遂至殿檐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0497-0501a.png

下超级而上韩本用等执之交东华守门指挥朱雄皇
太子以闻
原武英殿在右顺门之西规制如文华凡斋居及召见
大臣于其中后以文华殿近慈宁宫故历朝多居之而
武英殿遂不复御崇祯五年三月皇后千秋命妇例当
朝贺先十日文书房传谕文武命妇从西安门北安门
进西华门赴武英殿行礼甲戌三月再行朝贺礼命妇
自西华门外下舆入黎明皇后升殿冠为圆匡冒以翡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0497-0501b.png

翠上饰九龙四凤大花十二树小花如大花之数两博
鬓十二钿服袆衣深青为带画翠赤质五色十二等素
纱中单黻领朱罗縠褾襈裾蔽膝随衣色以緅为领缘
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朱里纰其外上以朱锦下
以绿绵钮约用青组玉革带青袜青舄舄以金饰宫女
服用紫色圆领窄袖偏刺折枝小葵花于上以金圈之
珠络缝金束带红裙弓样鞋乌纱帽饰以花帽额缀团
珠结珠鬓梳垂珠耳饰命妇花冠钗钿服用翟衣素纱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0497-0501c.png

中单黼领朱縠褾襈裾蔽膝随裳色以緅为领缘加文
绣重翟为章二等大带随衣色革带用玉犀金乌角不
等青袜舄佩绶入排班立四拜女官宣笺表跪成国夫
人入殿内致词命妇皆跪三叩头起立四拜而出辛巳
十月皇嫂懿安皇后圣节亦许命妇朝贺
原命妇入朝赞行四拜皆下手立拜惟谢赐时一跪叩
头耳
原思善门外桥西为武英殿命妇朝贺中宫于此殿也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0497-0501d.png

朱彝尊原按崇祯七年三月命妇入朝中宫实于
武英殿先伯祖母赵淑人与焉是年十月朝懿安
皇后于慈宁宫至十年三月复朝中宫于隆道阁
刘若愚累臣芜史亦云武英殿命妇朝中宫于此
而梦馀录则云仁智殿为命妇朝贺中宫之地若
愚谓仁智系停梓宫之所则皇后千秋节必不于
此受贺可知己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WYG0497-0502a.png

补仁孝文皇后召翰林学士解缙黄淮胡广胡俨杨荣
杨士奇金幼孜之妻入见柔仪殿劳赐备至
原武英有待诏择能画者居之
原宋徽宗立书画学书学即今文华直殿中书画学即
今武英待诏诸臣然彼时以此立学时有考校今止以
中官领之不关艺苑无从稽其殿最故技艺之精远不
及古矣
原崇祯三年命武英殿中书画历代明君贤臣图书正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WYG0497-0502b.png

心诚意箴于屏置文华武英两殿
原南薰殿凡遇徽号册封大典阁臣率中书篆写金宝
金册御用监必杀鹿一只蒸炰作羹此旧典也逍遥城
在归极门之西南今无之矣
原仁智殿在武英殿后俗所谓白虎殿是也凡大行皇
帝梓宫停于此
原仁智殿以处画士一时在院中者人物则蒋子成翎
毛则边景昭山水则商喜石锐马轼李在倪端陈暹钟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0497-0502c.png

钦礼王谔朱端然皆画家第二流人
补宣庙喜绘事一时待诏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
有名戴文进入京众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文进
以得意之笔上进第一幅是秋江独钓图画一红袍人
垂钓于水次画家惟红色最难著文进独得古法入妙
宣庙阅之廷循从旁奏曰此画甚好但大红是朝廷品
官服色却穿此去钓鱼甚失大体宣庙颔之遂挥去其
馀幅不复视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0497-0502d.png

原孝宗尝至仁智殿观钟钦礼作画见其皴劈飞动从
背后久立钟不知也既而忽捋其须大呼曰天下老神
仙钟遂以敕赐天下老神仙七字刻石作私印
原思善门在仁智殿东南
等谨按仁智殿应在武英殿后旧基已废今之
内务府官廨等处是其旧址云
补江夏吴伟画山水人物入神品宪宗召至阙下待诏
仁智殿有时大醉蓬首垢面曳破皂履踉跄行中官扶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0497-0503a.png

掖以见上大笑命作松泉图伟跪翻墨汁信手涂抹而
风云惨憺生屏幛间上叹曰真仙笔也伟出入掖庭奴
视权贵求画多不与于是权贵人数短之居无何放归
南郡孝宗登极复召见命画称旨授锦衣百户赐章曰
画状元后称疾归武宗复遣使召之使至未就道中酒
死
原仁宗即位建弘文馆于思善门外驾尝临幸讲论经
史不倦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0497-0503b.png

补仁宗建弘文阁于思善门作印章命翰林院学士杨
溥掌阁事侍讲王琎佐之亲举印授溥曰朕用卿等于
左右非止助益学问亦欲广知民事为理道之助卿等
如有建白即以此封识进
等谨按明洪熙元年正月建弘文阁命儒臣入
直杨溥掌阁事见明史仁宗本纪
原十月上坐思善门选东宫官
原弘文馆在大内之西正统中始革去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0497-0503c.png

原慈宁宫在宝宁门北
补万历间外方贡绿刺观音一座其高六尺李太后迎
供慈宁宫中
原嘉德右门之西曰长庚门凡夫匠淘沟及修造或宫
人疾故皆开此门出入其外自元武门迤西可九间自
北而南过长庚桥至御酒房后墙曰长连三十九间再
前层曰短连三间连元武门东计之通共五十四间总
曰廊下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0497-0503d.png

补宝和六店宫中储材物处一宝和二和远三顺宁四
福德五福吉六宝延武宗尝扮商估与六店贸易争忿
喧诟既罢就宿廊下
补御酒坊后墙有街曰长连又一街曰短连总曰廊下
家
原内法酒总名长春有上用甜苦二色给内阁者以黄
票学士以红票
原内法酒出大珰造者亦佳但或甘或冽似未得平令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0497-0504a.png

人热及好渴不堪醉也
原坤宁宫之后则后苑也钦安殿在焉供元天上帝之
所也有鱼池假山奇花异树东南曰琼苑左门西南曰
琼苑右门
等谨按
钦安殿
御花园今仍旧名详见
国朝宫室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0497-0504b.png

原成化十二年八月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商辂等
言祖宗创为郊祀岁一举行极为慎重迩者传闻皇上
于宫北建祠奉祀玉皇取郊祀所用祭服祭品乐舞之
具依式制造并新编乐章命内臣习之欲于道家所言
神降之日举行祀礼臣等稽之于古未为合礼夫天者
至尊无对非他神可比事之之礼宜简而不宜繁可敬
而不可黩今乃别立玉皇之祠祀并用南郊之礼乐相
去一月之间连行三祭未免诚意不专且郊祀所用执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0497-0504c.png

事并乐舞生皆神乐观道士为之刑丧病疾之人一切
不预祖宗制礼盖有深意存焉伏望圣明将所建神祠
停罢神像送宫观侍奉祭服祭器乐舞之具送太常寺
收贮凡内廷一应斋醮悉宜停止疏入上命拆其祠
原弘治十一年七月太监李广奏钦安殿设斋醮当用
幡竿工部尚书徐贯等谓非祖宗旧制且宫禁之内不
宜用此上曰是其勿造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0497-0504d.png

原嘉靖二年四月太监崔文等于钦安殿修设醮供请
驾拜奏青词给事中张嵩知其左道诬惑请火其书斥
其人章下所司
朱彝尊原按此乃建醮青词之始也
原钦安殿门曰天一之门嘉靖十四年添额有万春亭
千秋亭嘉靖十五年添对育轩嘉靖十四年更玉芳轩
四神祠有观花殿万历十一年毁之垒石为山中作石
门扁曰堆秀山上有亭曰御景东西鱼池池上二亭左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0497-0505a.png

曰浮碧右曰澄瑞又有清望阁金香亭玉翠亭乐志斋
曲流馆至万历十九年毁
原钦安殿后曰顺贞门其宫墙外则元武门每夜更鼓
在焉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0497-0505b.png

等谨按
钦安门
顺贞门
本朝俱仍其旧元武门即今
神武门也
原隆庆四年二月建英明阁于禁中
原大内后门有丹漆巨挺一支此扉不知几何年矣成
化间偶堕地破乃髹竹中藏卷三一为王摩诘画真迹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0497-0505c.png

原紫禁城内之河则自元武门之西从地沟入至廊下
南过长庚桥里马房桥由仁智殿西御酒房东武英殿
前思善门外归极门外皇极门前会极门北文华殿西
而北而东自慈庆宫前之徽音门外蜿蜒而南过东华
门里古今通集库南从紫禁城墙下地沟亦自巽方出
归护城河或显或隐总一脉也
原北中门之南曰寿皇殿曰北果园殿之东曰永寿殿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0497-0505d.png

曰观德殿与御马监西门相对者寿皇殿之东门万历
中年始开者也殿之南则万岁山俗所云煤山也山之
前曰万岁门再南曰北上门左曰北上东门右曰北上
西门西可望乾明门东可望御马监也再南过北上门
则紫禁城之元武门也
等谨按寿皇殿北果园即今
景山后是也
北上诸门今仍旧名云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0497-0506a.png

原崇祯癸未九月召对万岁山观德殿出东华门入东
上北门绕禁城行夹道皆槐树十步一株折而西则万
岁山在望矣复折而北入山左里门上御观德殿皇太
子侍立诸臣趋过永寿殿至观德殿阶下上御坐张金
字屏书一小赋门外张黄幔对毕赐茶饼有顷驾兴入
元武门诸臣仍出山左里门观德殿在北安门内元武
门外万岁山东麓也山上有土成磴道每重九日驾登
山觞焉山北有寿皇殿北果园山南有扁曰万岁门再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0497-0506b.png

南曰北上门再南曰元武门入门即紫禁城大内也山
左宽旷为射箭所故名观德山左里门之东即御马监
两门相对一带有杆子房北膳房暖阁厂皆西向也永
寿殿在观德殿东南相近内多牡丹芍药旁有大石壁
立色甚古
增万岁山高一十四丈树木蓊郁有毓秀寿春长春玩
景集芳会景诸亭
原万岁山在子城东北元武门外为大内之镇山高百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0497-0506c.png

馀丈周回二里许林木茂密其颠有石刻御座两松覆
之山下有亭林木阴翳周回多植奇果名百果园
原万岁山嘉树郁葱鹤鹿成群俗称煤山天启甲子六
月山椒有五色云灵台占曰景云将降旨行庆贺礼以
六科廊灾乃寝
原今京师厚载门南逼紫禁城俗所谓煤山者本万岁
山其高数十仞众木森然相传其下皆聚石炭以备闭
城不虞之用者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0497-0506d.png

原崇祯七年九月量万岁山自山顶至山根斜量二十
一丈折高一十四丈七尺万岁山左门山石门于万历
十八年八月添牌有玩芳亭万历二十八年更玩景亭
二十九年再更毓秀亭亭下有寿明洞又有左右毓秀
馆长春门长春亭寿皇殿万福阁下曰臻禄堂康永阁
下曰聚仙室延宁阁下曰集仙室万福阁东曰观德殿
又有永寿门永寿殿观花殿集芳亭会景亭兴隆阁万
历四十一年更玩春楼万福阁西曰永安亭永安门乾
卷三十五 第 19a 页 WYG0497-0507a.png

祐阁下曰嘉禾馆乾祐门兴庆门下曰景明馆外为山
左里门山右里门
原凤翔之麟游有虎臣者慷慨有气节成化末贡入太
学适闻万岁山架棕棚以备登眺臣上疏极谏宪庙奇
之祭酒费訚不知也惧其贾祸会六堂鸣鼓声罪以锒
铛锁之俄官校至宣臣至左顺门中官传旨劳之曰尔
言是也棕棚拆卸矣命吏部予七品官訚闻而大惭臣
知云南鹗嘉县事卒于官
卷三十五 第 19b 页 WYG0497-0507b.png

原弘治中太监李广以左道见宠权倾中外戊午岁建
毓秀亭于万岁山下既成适小公主患痘广饮以符水
遽殇未几清宁宫灾有谓建亭年月不利故有此灾太
皇太后怒广惧饮鸩死
原嘉靖中禁中有猫微青色惟双眉莹洁名曰霜眉善
伺上意凡有呼召或有行幸皆先意前导伺上寝株橛
不移上最怜爱之后死敕葬万岁山阴碑曰虬龙冢
卷三十五 第 20a 页 WYG0497-0507c.png

朱彝尊原按宣宗广寒殿记及杨文贞李文达彭
文宪叶文庄韩襄毅西苑诸记所称万岁山皆本
金元之旧至马仲房始以煤山为万岁山迨万历
间揭万岁门于后苑而纪事者往往混二为一盖
金元之万岁山在西而明之万岁山在北也
原宣宗八年四月二十六日上命勋旧辅导文学之臣
游西苑翰林则少傅杨士奇杨荣少詹事王英王直侍
卷三十五 第 20b 页 WYG0497-0507d.png

读学士李时勉钱习礼时少保黄淮来自退休与焉
等谨按明广寒殿及仁智介福延和三殿今
卷三十五 第 21a 页 WYG0497-0508a.png

永安寺即其旧址瀛洲方壶等亭其制已易云
卷三十五 第 21b 页 WYG0497-0508b.png
卷三十五 第 22a 页 WYG0497-0508c.png

等谨按太素殿明天顺年间刱建今之
五龙亭即其旧址水帘石池似在白塔之西岸南台即
今
瀛台也
卷三十五 第 22b 页 WYG0497-0508d.png
卷三十五 第 23a 页 WYG0497-0509a.png
卷三十五 第 23b 页 WYG0497-0509b.png
卷三十五 第 24a 页 WYG0497-0509c.png

原嘉靖十五年五月召辅臣李时礼官夏言武定侯郭
勋汎舟西苑帝以五日率先朝故事汎舟西苑特召时
言勋侍行先命太监韦霦赐以艾虎彩索牙扇等物帝
至御龙舟命时言一舟勋一舟自芭蕉园历玉蝀金鳌
桥至澄碧亭颁赐御肴又命楫人荡桨近龙舟顾问已
而赐宴无逸殿乃还
卷三十五 第 24b 页 WYG0497-0509d.png
卷三十五 第 25a 页 WYG0497-0510a.png
补嘉靖十二年四月上幸西苑御宝月亭召张孚敬等
同游御清馥殿翠芬亭赐茗酒锦囊诗扇红药花制古
乐府五七言绝句各一章命和
卷三十五 第 25b 页 WYG0497-0510b.png

原嘉靖十三年九月西苑河东亭榭成上亲定额天鹅
房北曰飞霭亭迎翠殿前曰浮香亭宝月亭前曰秋辉
亭昭和殿前曰澄渊亭后曰趯台陂临漪亭前曰水云
榭西苑门外二亭曰左临海右临海亭北闸口曰涌玉
亭河之东曰聚景亭改吕梁洪之亭吕梁前曰机金亭
翠玉馆前曰撷秀亭万岁山后曰玩芳亭
等谨按明皇史宬东南有门通河俗所谓骑马
河也迤东沿河稍北则吕梁洪见芜史嘉靖十三
卷三十五 第 26a 页 WYG0497-0510c.png

年西苑河东亭榭成亲定额名改吕梁洪之亭曰
吕梁见明史舆服志
原西苑池冰既坚以红板作柁床四面低栏亦红色旁
仅容一人上坐其中诸珰于两岸用绳及竿前后推引
卷三十五 第 26b 页 WYG0497-0510d.png

往返数里
原上数同中官泛轻舠于西苑手操篙橹去来便捷乙
丑端午用绛缯小舟首尾龙形上亲持划同内侍刘思
源高永寿溯流俄而风起云雾四塞舟覆二珰溺死太
监谭敬急往扶驾出水
原崇祯十五年春上游西苑召内阁五府六部都察院
卷三十五 第 27a 页 WYG0497-0511a.png

锦衣卫诸大臣从先于上舟行礼毕赐馔分舟而游日
晡复登上舟谢乃退
原西苑门迤南向东曰灰池曰乐成殿曰水碓水磨
等谨按乐成殿水碓水磨等处后易为无逸殿
豳风亭今
西苑以东
淑清苑即因其旧址改建所谓灰池今
三座门内沿湖南行百许步东墙上有门内屋三楹犹相
卷三十五 第 27b 页 WYG0497-0511b.png

沿称灰厂或其旧址也
原乐成殿涵碧亭浮玉亭俱万历三十年七月添扁
原从芭蕉园南循水过西苑门半里有闸泻池水转北
别为小池中设九岛三亭一亭藻井斗角为十二面上
贯金宝珠顶内两金龙升降丹槛碧牖尽其侈丽中设
一御榻外四面皆梁槛通小朱扉而出名涵碧亭其二
亭制少朴梁槛惟东西以达厓际东有乐成殿左右楹
卷三十五 第 28a 页 WYG0497-0511c.png

各设龙床殿后小室亦设龙榻皆宣皇游历处也殿右
有屋设石磨二石碓二下激湍水自动田谷成于此舂
治故曰乐成
卷三十五 第 28b 页 WYG0497-0511d.png

原河之西曰昭和殿曰紫光阁曰阳德门曰万寿宫曰
旋磨台即兔儿山也曰无逸殿曰豳风亭
原从乐成殿度桥转南一径过小红亭二百馀步林木
深茂内有殿曰昭和皆黄屋傍有水田村屋先朝尝于
此阅稼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29a 页 WYG0497-0512a.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五举正
黻领原书黻讹作黼 朱罗原书朱讹作珠 随衣
下原书落色朱二字 绿绵原书绿讹作丝 弓样
原书样讹作影今俱据明史增改
万历十八年原书十字上多三字今删
吕梁下原书多拟字今据明史删
卷三十五 第 29b 页 WYG0497-0512b.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五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