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第 1a 页 WYG0497-041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
宫室
等谨按元代宫室一毁于明徐达改筑都城之
初再撤于永乐迁都之岁禁扁仅存其名永乐大
典所采元宫室制作一书第详其制其地分方位
惟昭俭辍耕二录载之最晰而若清宁睿安九龙
等殿缺载者甚多明初萧洵以毁元宫室遍阅内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0497-0416b.png

禁为故宫遗录一卷较为该备然其地分方位多
与诸书不合大都宫殿考本萧洵之说而推广之
尤难藉㨿今谨就朱彝尊原书各条凡与他书纪
载异同者略为疏證其有疑者则阙以俟考焉
原大都宫之扁曰庆福曰兴殿之扁正曰大明西
曰紫檀东曰文思北曰宝云四殿大内前位也延春阁
东曰慈福西曰仁明二殿大内后位也清颢门西曰玉
德后曰宸庆二殿大内后位也兴圣宫正曰兴圣西曰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0497-0417a.png

宝慈东曰嘉德隆福宫正曰光天东曰寿昌西曰嘉禧
西位曰文德东位曰睿安万岁山下曰仁智山上曰广
寒方壶亭南曰荷叶仁智东北曰介福西北曰延和太
液池南圆殿曰仪天延春阁后曰咸宁堂之扁曰芳润
曰拱宸亭之扁曰碧芳曰徽清延华阁曰芳碧广寒西
南曰玉虹又西南曰瀛洲广寒东南曰金露又东南曰
方壶楼之扁兴圣东厢曰凝晖西厢曰延颢东曰骖龙
西曰翥凤阁之扁大内后宫正殿曰延春兴圣殿后曰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0497-0417b.png

徽仪其北曰延华宣则北门曰奎章门之扁宫城正南
曰崇天左曰星拱右曰云从东有东华西有西华北曰
厚载大内前宫正门曰大明左曰日精右曰月华西有
麟瑞东有凤仪宝云东北向曰嘉庆西北向曰景福大
内后宫延春在宝云之后左曰懿范南对嘉庆右曰嘉
则南对景福东曰景曜西曰清颢兴福宫正门曰兴圣
左曰明华右曰肃章宣则在延颢之北弘庆在凝晖之
北隆福宫正门曰光天左曰崇华右曰膺福青阳在翥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0497-0417c.png

凤之北明晖在骖龙之北山曰万岁岩曰翠岩壑曰云
龙峰曰丛玉在奎章阁前曰仁寿在万岁山下石曰瑞
云曰丹霞洞天曰银汉飞星池曰太液
补元建国曰大元取大哉乾元之义也建元曰至元取
至哉坤元之义也殿曰大明曰咸宁门曰文明曰健德
曰云从曰顺承曰安贞曰厚载皆取诸乾坤二卦之辞
也其建国号诏曰诞膺景命奄四方以宅尊必有美名
绍百王而继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且唐之为言荡也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0497-0417d.png

尧以之而著称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致禹
兴而汤造亦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还事殊非古虽乘
时而有国不以义而制称为秦为汉者盖因初起之地
名曰隋曰唐者又即始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见闻之
狃习要一时制作之权宜概以至公得毋少贬我太祖
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肆振天
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顷者耆宿诣庭奏章
申请谓既成于大业宜早定夫鸿名在古制以当然于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0497-0418a.png

朕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大治流形于庶品孰名
资始之初一人底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事从因革
道协天人于戏称义而名固非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
不负于投艰嘉与敷天共隆大号咨尔有众体予至怀
至元八年十一月日
朱昆田原按元之建国建元以及宫门之名多取
易乾坤之文顾于二卦之外若屯蒙师剥离困暌
革渐升无妄大小过禁群臣笺表不得用用则驳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0497-0418b.png

之应回避者凡一百七十九字载诸典章然如仙
灵归化泉陵等字皆在所禁而州县名犯此极多
不知当日作何回避也
原南丽正门内千步廊可七百步建灵星门门建萧墙
周回可二十里俗呼红门阑马墙内二十步有河上建
白石桥三座名周桥桥四石白龙擎载旁尽高柳郁郁
万株远与城内海子西宫相望度桥可二百步为崇天
门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0497-0418c.png

等谨按析津志周桥义或本于诗造舟为梁故
曰周桥考之宋金咸以周桥为名据此则周桥之
名不始于元也
原宫城周回九里三十步东西四百八十步南北六百
十五步高三十五尺砖甃至元八年八月十七日申时
动工明年三月十五日讫工分六门正南曰崇天十二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0497-0418d.png

间五门东西一百八十七尺深五十五尺高八十五尺
左右躲楼二躲楼登门两斜庑十门阙上两观皆三躲
楼连躲楼东西庑各五间西躲楼之西有涂金铜幡竿
附宫城南面有宿卫直庐凡诸宫门金铺朱户丹楹藻
绘彤壁琉璃瓦饰檐脊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0497-0419a.png

原车驾出宫凡祭祀前一日所司备仪从内外仗侍祠
官两行序立于崇天门外太仆寺控御马立于大明门
外车驾还宫驾入崇天门至大明门外降马升舆
等谨按元史祭祀志仪注节目凡十条朱彝尊
原书所引凡祭祀前一日至立于大明门外数语
乃第三条车驾出宫之仪驾入崇天门以下十四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0497-0419b.png

字乃第十条车驾出宫之仪原书失载出宫还宫
字遂致前后牵混文理难解今谨据史志增入并
辨正之
原至元二十四年田忠良请建太社于庙右
原大德元年正月建五福太乙神坛畤
原至元三十一年五月祭紫微星于云仙台
原云仙台今之望月台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0497-0419c.png

原至元二十八年二月建宫城南面周庐以居宿卫之
士
原元贞二年十月枢密院臣言昔大朝会时皇城外皆
无墙垣故用军环绕以备围宿今墙垣已成南北西三
畔皆可置军独御酒库西地窄不能容臣等与丞相鄂
勒哲议各城门以蒙古军列卫及于周桥南直戍楼以
警昏旦从之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0497-0419d.png

原至治元年八月东内皇城建宿卫屋二十五楹命五
卫内摘军二百五十人居之以备禁卫
原崇天之左曰星拱三间一门东西五十五尺深四十
五尺高五十尺崇天之右曰云从制度如星拱东曰东
华七间三门东西一百十尺深四十五尺高八十尺西
曰西华制度如东华北曰厚载五间一门东西八十七
尺深高如西华角楼四据宫城之四隅皆三躲楼琉璃
瓦饰檐脊直崇天门有白玉石桥三虹上分三道中为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0497-0420a.png

御道镌百花蟠龙星拱南有御膳亭亭东有拱宸堂盖
百官会集之所名曰埽邻东南角楼东差北有生料库
库东为柴埸夹垣东北隅曰羊圈
原至正元年九月赐文臣宴于拱辰堂
原生料库在学士院南又南为鞍辔库又南为军器库
又南为庖人牧人宿卫之室藏珍库在宫垣西南隅制
度并如酒室惟多鹿顶半屋三间庖室三间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0497-0420b.png

原南角楼南红门外留守司在焉西华南有仪鸾局
等谨按至元十九年五月乙酉宫城初建东西
华左右掖门见元史世祖本纪
原留守司在宫城西南角楼之南专掌宫禁工役者
原达尔玛除大都留守帝命脩七星堂先是脩缮必用
赤绿金银装饰达尔玛独务朴素令画工图山林景物
车驾自上京还入观之乃大喜以手抚壁叹曰有心哉
留守也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0497-0420c.png

增西华门在延春阁西萧墙外即门也门内有内府诸
库鹿苑天闲
原至元十一年二月初立仪鸾局掌宫门管钥供帐灯
烛
原西有鹰房
原至大元年二月立鹰坊为仁虞院
原至大四年二月罢仁虞院改置鹰坊总管府
原国制自御位及诸王皆有锡宝齐盖鹰人也及一天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0497-0420d.png

下又设捕猎户俾致鲜食以荐宗庙供天庖齿革羽毛
以备用而立制加详地有禁取有时违者罪之冬春之
交天子或亲幸近郊纵鹰隼搏击以为游豫之度曰飞
放仁庙以榖不熟民困曰朕不飞放且敕诸王位锡宝
齐皆不听出
原大明门在崇天门内大明殿之正门也七间三门东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0497-0421a.png

西一百二十尺深四十四尺重檐
原大明门旁建掖门绕为长庑中抱丹墀之半左右为
文武楼与庑相连
原上尊号受朝贺前期二日仪鸾司设大次于大明门
外
原日精门在大明门左月华门在大明门右皆三间一
门
等谨按元代日精月华门在正殿门左右今制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0497-0421b.png

日精
月华二门在
乾清宫左右两庑盖自明以来虽久沿其名而其地则
互异也
原元正受朝尚引引殿前班皆公服分左右入日精月
华门就起居位管旗分立大明门南楹典引引丞相以
下皆公服入日精月华门就起居位四品以上赐酒殿
上典引引五品以下赐酒于日精月华二门之下册立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0497-0421c.png

皇后前期二日仪鸾司设发册宝案于大明殿捧册官
由月华门入捧宝官由日精门入
补永嘉王振鹏画妙在界画运笔和墨毫分缕析左右
高下俯仰曲折方圆平直曲尽其体而神气飞动不为
法拘尝为大明宫图以献世称妙绝
原大明殿乃登极正旦寿节会朝之正衙也十一间东
西二百尺深一百二十尺高九十尺柱廊七间深二百
四十尺广四十四尺高五十尺寝室五间东西夹六间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0497-0421d.png

后连香阁三间东西一百四十尺深五十尺高七十尺
青石花础白玉石圆磶文石甃地上藉重茵丹楹金饰
龙绕其上四面朱琐窗藻井间金绘饰燕石重陛朱阑
涂金铜飞雕冒中设七宝云龙御榻白盖金缕缛并设
后位诸王百寮集赛官侍宴坐床重列
左右前置灯漏贮水运机小偶人当时刻捧牌而出木
质银裹漆瓮一金云龙蜿绕之高一丈七尺贮酒可五
十馀石雕象酒卓一长八尺阔七尺二寸玉瓮一玉编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0497-0422a.png

磬一巨笙一玉笙玉箜篌咸备于前前悬绣缘朱帘至
冬月大殿则黄猫皮壁幛黑貂褥香阁则银鼠皮壁幛
黑貂煖帐凡诸宫殿乘舆所临御者皆丹楹朱琐窗间
金藻绘设御榻裀褥咸备屋之檐脊皆饰琉璃瓦
原至元十年十月初建正殿寝殿香阁周庑两翼室十
一年正月朔宫阙告成帝始御正殿受皇太子诸王百
官朝贺十一月起阁南大殿及东西殿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0497-0422b.png

原至元十六年秋高兴入朝侍燕大明殿悉献江南所
得珍宝
原至元十八年二月发侍卫军四千完正殿二十一年
正月帝御大明殿右丞相和尔果斯率百官奉玉册玉
宝上尊号诸王百官朝贺如朔旦仪
原世祖建大内移沙漠莎草于丹墀示子孙无忘草地
也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0497-0422c.png

原元世祖思创业艰难故所居之地青草植于大内丹
墀之前谓之誓俭草
原皇帝即位上尊号受朝贺升大明殿
原仁宗将即位廷臣用太皇后旨行大礼于隆福宫法
驾已陈矣张圭言当御大明殿帝悟移仗大明
增至治元年三月丁丑御大明殿受缅国使者朝贡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0497-0422d.png

原仁宗正位宸极欲用阴阳家言即位光天殿即东宫
也王约言于太保齐苏曰正名定分当御大内太保入
奏遂即位于大明殿
原元正受朝仪大昕侍仪使引导从护尉各服其服入
至寝殿前报外办皇帝出阁升辇鸣鞭三侍卫使并通
事舍人分左右引擎执护尉劈正斧中行导至大明殿
外劈正斧直正门北向立导从倒卷序立惟扇置于锜
侍卫使导驾时引进使同内侍官引宫人擎执导从入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0497-0423a.png

皇后宫庭报外办皇后出阁升辇引进使引导从导至
殿东门外引进使分退押直至垩涂之次引导从倒卷
出俟两宫升御榻鸣鞭三劈正斧退立于露阶东司晨
报时鸡唱毕尚引引殿前班皆公服分左右入日精月
华门就起居位朝毕宴飨殿上预宴之服衣服同制谓
之济逊
原济逊华言一色衣也济逊宴俗呼曰诈马宴
原济逊宴服者贵臣见飨于天子则服之今所赐绛衣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0497-0423b.png

是也贯大珠以饰其肩背间膺首服亦如之
原元亲王及功臣侍宴者别赐冠衣谓之济逊今仪从
所服团花济逊当是也与辍耕录所载制饰不同
朱彝尊原按前代未有帝后并临朝者惟元则然
周宪王宫词大安楼阁耸云霄列坐三宫御早朝
大安阁在上都然则帝巡上都后亦从朝必并御
也
原劈正斧以苍水玉碾造高二尺有奇广半之遍地文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0497-0423c.png

藻粲然或曰自殷时流传至今者如天子登极正旦天
寿节御大明殿会朝时则一人执之立于陛下酒海之
前盖所以正人不正之意
补劈正斧斲苍玉为之长径九寸有奇戚之刃满六寸
颏上略龃龉之中坚厚二寸强龙首呀吻刃啮于口作
两段吞荅脑与刃通以柯贯之上以双蟠螭冒其端下
以玉束琯承其窍华润致密无微疵可摘直秘宝也天
子正衙朝会命冕者执之中立古人纳君于正去邪勿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0497-0423d.png

疑之义也
原宣和殿所藏殷玉钺长三尺馀一段美玉文藻精甚
三代之宝也后归于金今入元每大朝会必设于外庭
原兴龙笙在大明殿下其制植众管于柔苇以象大匏
土鼓二韦橐按其管则簧鸣簨首为二孔雀笙鸣机动
则应而舞凡燕会之日此笙一鸣众乐皆作笙止乐亦
止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0497-0424a.png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0497-0424b.png
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0497-0424c.png
朱昆田谨按谨按此曲疑即兴隆笙所奏乐章也
原大明殿灯漏之制高丈有七尺架以金为之其曲梁
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0497-0424d.png

之上中设云珠左日右月云珠之下复悬一珠梁之两
端饰以龙首张吻转目可以审平水之缓急中梁之上
有戏珠龙二随珠俯仰又可察准水之均调灯毬杂以
金宝为之内分四层上环布四神旋当日月星辰之所
在左转日一周次为龙虎鸟龟之象各居其方依刻跳
跃铙鸣以应于内又次周分百刻上列十二辰各执时
牌至其时四门通报又一人当门内常以手指其刻数
下四隅钟鼓钲铙各一人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
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0497-0425a.png

初正皆如是其机发隐于匮中以水激之
原郭公守敬于世祖朝进七宝灯漏今大明殿每朝会
张设之其中钟鼓皆应时自鸣
补洪武元年冬十月碎元水晶宫漏
补司天监进元主所制水晶宫漏备极机巧中设二水
偶人能按时自击钲鼓上览之谓侍臣曰废万几之务
而用心于此所谓作无益害有益也使移此心以治天
下何至灭亡命左右碎之
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0497-0425b.png

原大明殿后连为柱廊十二楹四周金红琐窗连建后
宫广三十步殿半之后有寝宫俗呼为拿头殿东西相
向至冬则自殿外一周皆笼护皮帐夏则黄油绢幕内
寝屏幛重复帷幄而后裹以银鼠席地皆编细簟上架
卷三十 第 19a 页 WYG0497-0425c.png

深红厚毡后露茸单宫后连抱长庑以通前门以贮妃
嫔而每院间必建三楹东西相向为绣榻庑后横亘道
以入延春宫丹墀皆植青松即万年枝也置金酒海前
后列红莲床其上为延春阁
原宝云殿在寝殿后五间东西五十六尺深六十三尺
高三十尺凤仪门在东庑中三间一门东西一百尺深
六十尺高如其深门之外有庖人之室稍南有酒人之
室麟瑞门在西庑中制度如凤仪门之外有内藏库二
卷三十 第 19b 页 WYG0497-0425d.png

十所所为七间钟楼又名文楼在凤仪南鼓楼又名武
楼在麟瑞南皆五间高七十五尺嘉庆门在后庑宝云
殿东景福门在后庑宝云殿西皆三间一门周庑一百
二十间高三十五尺四隅角楼四间重檐凡诸宫周庑
并用丹楹壁藻绘琉璃瓦饰檐脊延春门在宝云殿后
延春阁之正门也五间三门东西七十七尺重檐
等谨按昭俭录凤仪麟瑞二门在大明殿东西
庑今考陶宗仪辍耕录及元宫阙制度所载相符
卷三十 第 20a 页 WYG0497-0426a.png

此条所称凤仪在东庑麟瑞在西庑嘉庆景福在
后庑者盖皆指大明殿而言与宝云殿无涉朱彝
尊原书徵引此条未经分晰附辨于此
原成宗崩安西王阿南达谋继大统即位有日李孟曰
事急矣不可不早图之仁宗召卜人入筮遇乾之暌孟
曰筮不违人是为大同时不可以失仁宗喜振袖而起
乃共扶上马孟及诸臣皆步从入自延春门收首谋及
同恶者送都狱奉御玺北迎武宗
卷三十 第 20b 页 WYG0497-0426b.png

原懿范门在延春左嘉则门在延春右皆三间一门延
春阁九间东西一百五十尺深九十尺高一百尺三檐
重屋柱廊七间广四十五尺深一百四十尺高五十尺
寝殿七间东西夹四间后香阁一间东西一百四十尺
深七十五尺高如其深重檐文石甃地籍花毳裀檐帷
咸备白玉石重陛朱阑铜冒楯涂金雕翔其上阁上御
榻二柱廊中设小山屏床皆楠木为之而饰以金寝殿
卷三十 第 21a 页 WYG0497-0426c.png

楠木御榻东夹紫檀御檀壁皆张素画飞龙舞凤西夹
事佛像香阁楠木寝床金缕褥黑貂壁幛
原大德十一年十二月命留守司以来岁正月十五日
起灯山于大明殿后延春阁前
原延祐七年十二月作延春阁后殿
原至治三年十二月塑玛哈噶拉佛像于延春阁之徽
清亭
等谨按徽清亭据禁扁注在延华阁昭俭录延
卷三十 第 21b 页 WYG0497-0426d.png

华阁在兴圣宫后徽清亭在延华阁后圆亭之东
与芳碧亭相对析津志绣女房墙外南墙内是圆
殿一直板房前即延华阁西有娑罗树徽清殿据
此则徽清亭在延华阁后无疑又考延春阁下为
延春宫东为慈福西为仁明后为后宫寝殿香阁
又后为清宁宫禁扁昭俭录故宫遗录诸书载之
颇详俱无及清徽亭者泰定纪盖讹华作春朱彝
尊原书未订其误兹谨辨正如右
卷三十 第 22a 页 WYG0497-0427a.png

原帝宴大臣于延春阁特赐达尔玛白鹰以表其贞廉
原至正十七年将大赦天下宣欧阳原功赴内府原功
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
原延春阁后仍为柱廊东有文思小殿西有紫檀小殿
卷三十 第 22b 页 WYG0497-0427b.png

等谨按文思紫檀二殿辍耕录谓在大明寝殿
之东西昭俭录所载与辍耕录同惟萧洵故宫遗
录谓在延春阁后与二书不合考禁扁注大明西
曰紫檀东曰文思北曰宝云此四殿为大内前位
则当以辍耕录为是大都宫殿考盖沿故宫遗录
之误也
原文思殿在大明寝殿东三间前后轩东西三十五尺
深七十二尺
卷三十 第 23a 页 WYG0497-0427c.png

原紫檀殿在大明寝殿西制度如文思皆以紫檀香木
为之缕花龙涎香间白玉饰壁草色髹绿其皮为地衣
原至元二十八年三月发侍卫兵营紫檀殿
原至治二年闰月作紫檀殿
补高丽忠烈王十八年八月遣郎将秦良弼押咒人巫
女如元帝召之也九月帝御紫檀殿引见世子令咒人
巫女等入殿执帝手足咒之帝笑
卷三十 第 23b 页 WYG0497-0427d.png

补高丽世子如元谒帝便殿问读何书对曰有师儒郑
可臣闵渍从行宿卫之暇时从质问孝经论语帝悦命
世子引与俱入赐坐问本国世代相传之序理乱之迹
风俗之宜听之不倦其后命公卿议征交趾又召与同
议二人对称旨于是授可臣翰林学士渍直学士
卷三十 第 24a 页 WYG0497-0428a.png

朱昆田原按高丽世子即忠宣王璋尝构万卷堂
于京师者可臣在东国撰千秋金镜录渍增脩之
曰世代编年节要七卷又撰本国编年纲目四十
二卷惜其书不可得见也
原至治间燕人史骡儿善琵琶蒙上爱幸上使酒无敢
諌者一日御紫檀殿饮骡儿歌殿前欢曲有酒神仙之
句上怒叱左右杀之后悔曰骡以酒讽我也
原慈福殿又曰东煖殿在寝殿东三间前后轩东西三
卷三十 第 24b 页 WYG0497-0428b.png

十五尺深七十二尺
原元统元年王结召拜翰林学士中宫命僧尼于慈福
殿作佛事已而殿灾结言僧尼亵渎当坐罪
原明仁殿又曰西煖殿在寝殿西制度如慈福
原上作二小玺一曰明仁殿宝一曰洪禧命杨瑀
篆文洪禧璞纯白而龟纽墨色
原至正初许有壬进讲明仁殿帝悦赐酒宣文阁中
卷三十 第 25a 页 WYG0497-0428c.png

原景耀门在左庑中三间一门高三十尺清灏门在右
庑中制度如景耀钟楼在景耀南鼓楼在清灏南各高
七十五尺周庑一百七十二间四隅角楼四间玉德殿
在清灏外七间东西一百尺深四十九尺高四十尺饰
以白玉甃以文石中设佛像
卷三十 第 25b 页 WYG0497-0428d.png

原延祐七年十二月铸铜为佛像置玉德殿
原东香殿在玉德殿东西香殿在玉德殿西宸庆殿在
玉德殿后九间东西一百三十尺深四十尺高如其深
中设御榻帘帷裀褥咸备前列朱阑左右辟二红门后
山字门三间东更衣殿在宸庆殿东五间高三十尺西
更衣殿在宸庆殿西制度如东殿
补大德五年嘉兴张枢以官本船浮海至西洋遇亲王
合赞所遣使臣那怀等如京师遂载之以来那怀等朝
卷三十 第 26a 页 WYG0497-0429a.png

贡事毕请仍以枢护送西还丞相哈喇哈斯达尔罕如
其请奏授忠显校尉海运副千户佩金符与俱行以八
年发京师十一年乃至其登陆处用私钱市其土物白
马黑犬琥珀蒲萄酒蕃盐之属以进平章政事察纳等
引见于宸庆殿
原延春宫后为清宁宫后引抱长庑远连长春宫其中
皆以处嬖幸
卷三十 第 26b 页 WYG0497-0429b.png

等谨按萧洵故宫遗录延春阁又后为清宁宫
引抱长庑远连延春宫盖后宫之正殿也禁扁作
咸宁注在延春阁后而载清宁宫为上都殿名今
考析津志所载游皇城一则云自东华门内经十
一室皇后腭尔多前转首清宁殿后出厚载门据
此则大都亦有清宁宫也大都宫殿考盖沿萧洵
之说讹宁作寒今谨改订其误
卷三十 第 27a 页 WYG0497-0429c.png

原太宗诏学士十八人即长春宫教之俾杨中书惟中
督
原至正十一年正月京师清宁殿灾焚宝玩万计由宦
官薰鼠故也
原皇太子常坐清宁殿分布长席列坐西番高丽诸僧
原厚载北为御苑外周垣红门十有五内苑红门五御
苑红门四此两垣之内也
卷三十 第 27b 页 WYG0497-0429d.png

增厚载门乃禁中之苑囿也内有水碾引水自元武池
灌溉种花木自有熟地八顷内有小殿五所上曾执耒
耜以耕拟于耤田也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
卷三十 第 28a 页 WYG0497-0430a.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举正
台殿青冥外原书作有殊状今据金台集改
至元十六年秋高兴入朝原书无至元二字今㨿元
史增
侍卫军四千原书千讹作于今改
九寸有奇原书奇讹作几今改
巨声之畅原书巨讹作臣今改
卷三十 第 28b 页 WYG0497-0430b.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