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a 页 WYG1362-021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十先生奥论注后集卷十三
两汉论 戴 溪
萧望之
夫小人之害君子必深明其情而后用其术故攻其所
恶犯其所忌中其所不欲而致其所不乐其仁柔朴厚
也或怵之其廉洁自喜也或污之其刚果辨急也或激
之多方以误之百计以困之逼之辱之以致其必死之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b 页 WYG1362-0213b.png
术有如君子一不能忍而决于速死则小人之计中矣
故始而误之终而困之逼之辱之而屹然不动则其为
计也穷故君子不幸而至此当守死以俟命不当勇决
以自残非爱死而贪生也从容就义死于君命而不死
于小人之术所以保全善类爱养国体破小人之奸谋
而严于死生之际如此也人莫难于一死而处死有道
善乎公冉务人之言曰若君命可死非君命何听此可
谓善处死之道矣哀哉望之之死也刚悻不屈志非不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2a 页 WYG1362-0213c.png
善也而卒为小人所中此可谓攻其所恶犯其所忌者
矣
为大臣不当
对吏固然也然文王囚于羑里从容演易亦自顾此心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2b 页 WYG1362-0213d.png
无愧尔孔子亦曰公冶长虽
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自汉以来将相大臣不幸坐狱
罕自保全绝吭不食死于狱户者多矣夏侯胜黄霸系
狱再更冬讲论不辍君子不以为爱死也哀哉望之之
贤不少隐忍而卒为小人所中也虽然吾于更生之事
有憾焉夫君子所以异于小人者谓其徇公而行无所
用吾智也若犹用吾智虽公犹私也更生使其所亲上
书讼恭显之恶而称道望之之贤是犹未免用其私智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3a 页 WYG1362-0214a.png
也何以间执小人之口此固君子之所深忌而小人之
所乐攻也哉
刘向
汉惩七国之变疏远同姓忘吕霍之祸亲近外戚盖恃
外者易疏恃内者易亲易疏者知其恶易亲者忘其危
事势然也成帝时王氏用事刘氏微弱王氏子弟据满
朝廷刘氏遗老独向一人位列大夫三十馀年曾不得
一为九卿向少子歆天子欲以为中常侍而不可得王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3b 页 WYG1362-0214b.png
氏太横矣王氏日强刘氏日危王氏日盛刘氏日孤此
识者所为寒心也向不避同姓之嫌反覆论外戚同姓
事词语深切帝非不感悟为之悲伤叹息卒不能夺王
氏权岂非成帝至此犹有疑同姓之心耶
向言及此岂自为地者帝沿
习故事思索利害宁信外戚不敢信同姓异时欲倚冯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4a 页 WYG1362-0214c.png
野王代王凤亦王舅也虑不及宗室
吾然后知晁错削七
国之祸其极乃至此也
汉自吕氏三有外戚之
变不少惩艾一有同姓之乱悔恨至今卒使王侯宗室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4b 页 WYG1362-0214d.png
厥角稽首陈说符命奉上玺绶取媚王氏以求免死可
哀也已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大封同姓以藩屏周
自今观之二叔不咸固创艾同姓者而姬之子孙半
为诸侯周既微弱实嘉赖此圣人之所为众人固不识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5a 页 WYG1362-0215a.png
也
孔光
古今君臣惟魏郑公善纳谏惟唐太宗善听諌然郑公
身没未几或言其以谏草付史官太宗大怒已有仆碑
停婚之事
君臣之问有遗恨焉甚矣太宗之不察也
至今太宗之德巍然不可及冠绝汉唐者独以郑公諌
草具存耳德宗谓谏官论事例自矜眩归过于朕以自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5b 页 WYG1362-0215b.png
取名善乎陆宣公之言曰陛下若纳谏不违则传之适
足增美若拒諌不纳安能禁之勿传使德宗能开怀纳
谏则陆宣公奏议数十条皆德宗盛德也夫从谏愈多
则君德愈盛惧其不传尔非惧其传之广也周书曰尔
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谋
斯猷惟我后之德夫嘉谋嘉猷虽出于人臣入告于君
而君从之岂非其君之德乎为人君而与臣下争名此
岂盛德事乎自汉以来有事君为容悦者始以焚草削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6a 页 WYG1362-0215c.png
藁为忠夫人臣而招君之过以扬已取名如杜钦谷永
辈是诚可罪矣若爱君深切言事恳到而避嫌远祸以
密语诡辞为忠则君臣之间未免有相疑之意此人臣
不忠之利非社稷之福也吾观孔光龌龊自守退缩多
畏真圣人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者时有所言辄削草
藁以为章主之过以奸忠直人臣大罪也
呜呼彼亦安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6b 页 WYG1362-0215d.png
能有言哉就使有言其大体亦可略见矣存削草藁何
足为轻重顾若此者夫亦致其小心媚悦之意以求宠
于上此不忠之尤者人臣患不忠尔苟诚忠切明言阴
风无所忌讳君不以此疑其臣臣不以此疑其君开心
见诚肝胆相照区区削藁何足计利害哉孔光之事非
矣后之人或以削藁为忠尤而效之故不可以不辨
张禹
汉群臣率用经术决疑狱断国论故事宰相至小吏皆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7a 页 WYG1362-0216a.png
喜任经术饰吏事天子亦重经术士士彬彬向文学矣
然引经误国未有过于张禹者禹通知论语为章句学
者所尊重号张侯论天子皆从受大义至谓禹师傅亲
拜禹床下禹援据论语误汉不细自夫子不语怪力乱
神与子贡之属不闻性与天道何与灾异事切取以自
文侮圣言欺君父罪不容于诛
唐柳公绰曰赃吏犯法法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7b 页 WYG1362-0216b.png
在奸吏舞法法亡小人不学无识公为不道虽背违经
义经术犹在也身为儒者专门名经传托经义诬罔一
世经术亡矣禹以治论语为太子师傅至封侯为宰相
子孙亲戚皆至大官身享富贵穷奢极侈天子不负禹
论语且不负禹矣禹独负天子负论语乎成帝雅信重
禹王氏不敢望当车驾自临问屏辟左右时天子虚心
听受此可回之机也禹从容为天子陈说大义劝上屏
绝声色疏远外家恳恻深切发于至诚成帝宽仁颇易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8a 页 WYG1362-0216c.png
感动一语存汉未可知也日暮途远顾影自惜爱子念
孙患得患失何暇问汉社稷耶一言丧邦张氏安矣王
氏兴矣刘氏其殆乎哀哉
师丹
呜呼秦汉而下生民之不易可哀也已松柏之下其草
不殖邑有甚富之家里有甚贫之民大较富之家一而
贫之家千富之家十而贫之家万举天下不过为数十百
富家而民生已无所容矣古之人所以恶兼并者非恶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8b 页 WYG1362-0216d.png
民之富也哀民之贫也哀民之贫而无策以救之则富
与贫者俱困而已矣三代之民所以无冻馁之老者非
必尽井田功也法制修明民志先定斯民不知为富之
利故亦无欲富之心民不独富则彼也兼足矣自秦以
来闾阎市井之民患不富耳以匹夫而为王侯之事无
不可者荡然无限凡民皆有僣侈无上之心决性命以
争一旦之利当此时而欲行限田之制不亦难乎如贾
谊所言汉风俗不美何异于秦永始四年诏书曰方今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9a 页 WYG1362-0217a.png
世风俗奢侈罔极靡有厌足若此而董仲舒师丹等方
力言限田事宜其沮格不得行也
夫田不可井也又不可均也独不可限乎限田可
也特不可徒限耳然则如之何而可夫亦先限其心而
已矣
光武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9b 页 WYG1362-0217b.png
封禅其秦汉之侈心乎
虽圣人复
起不易斯言矣人之好自侈大何所不至哉极其侈大
之意施于人无以加矣而复饰说以诬上天盛礼乐侈
仪卫张大功德升中乔岳告成于天若此可以明布天
下誇示群臣跨越前王传诵来世此秦始皇之初心也
后之人君曷为而效之有言亡秦之政于太平之时则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1362-0217c.png
闻者莫不恶之又从而罪之独柰何效秦始皇之侈以
为帝王之盛事乎就使前世帝王常行之始皇帝亦为
之吾犹当废之而况前世帝王未始行之秦始皇实始
为之吾独柰何效之吾观秦汉以来致治之君幸而海
内无事百姓安生业四海无外警则歉然以不得封禅
为缺又幸而举行是礼则君臣动色交相庆贺以为太
平之极功其亦习于秦汉之事而不察于三代之故相
仍而不可变耶汉光武唐太宗皆明智有馀而执德不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1362-0217d.png
坚始之所行未尝不善终之所行乃大不然余是以知
侈心之难忘也光武之言曰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
不如林放乎其自知甚明自处甚谦然未尝以封禅为
非是也
他日感会昌之符欣然从之固亦不待劝请矣
太宗之论又异于光武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1362-0218a.png
矣若曰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秦始
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为不及
始皇耶群臣犹固请不已帝意欲从之独魏郑公以为
时不可耳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1362-0218b.png
贞观之末
屡欲东封以事而止由此言
之太宗非真知封禅之不足为魏郑公非真知封禅之
不可为意有所欲为事有所未可行待时而后动尔夫
王者父事天母事地兆南郊而就阳因吉土以升中巡
狩而告祭柴望对越上天可也燔燎于山下则固已毕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1362-0218c.png
祭矣登封于山上金泥玉检之藏秘而不得宣果为何
说是亦不过秘祝之意耳果何与于事天哉劳民费财
上不足以格天而下无补于民徒事外虚名以惊世俗
此三代圣人所决不为者后之儒者事至治之君当太
平之时其母曰封禅云则善矣
明帝
夫天下是非折于理不折于势故君子论学不容以挟
贵为也况夫天子有天下之尊意所子夺群臣承望不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1362-0218d.png
及是是非非岂能尽当于天下之理乎汉明章皆崇儒
重道之君也尊礼师傅是正经义岂不尽善尽美哉明
帝临幸辟雍自为辨说固已失人君之体矣
他日章帝患五经同异博集诸儒会议白虎观天
子称制临决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1362-0219a.png
去圣久远六经残阙诸儒
论难前后异说而欲以天子之尊临定其是非于一言
之间难矣哉夫有的于此十人射之不如百人之射谓
其中者之多也当六经残阙之馀诸儒各以其意说经
一是一非何常之有并存不削以待后之人择焉夫亦
何恶于明经哉必将去彼取此则纷纷之见何时定乎
呜呼秦火汉壁之馀散失已久岂无字画之讹义理之
难晓哉蔡邕书五经文字刻石置诸太学观者填咽亦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1362-0219b.png
安保其无失也
孔颖
达等作五经正义杂取谶讳之说以为注疏之学又恶
可尽信乎
自宣帝讲五经于石渠已不
能行于后世
章帝复踵宣帝故事天子自定其是
非恶保其久而不变乎夫天子之尊不当自用其聪明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1362-0219c.png
也隋炀帝自以诗名而忌群臣之能此固不足责矣
唐
太宗命群臣修晋史而加以御制为人君亦安用修史
为也自秦汉以来小人事君为容悦者恶群臣异议始
劝人君自为制作以震服群臣杜周欲人主自为法令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1362-0219d.png
儿宽劝人主自为礼乐
此岂可以为法哉
曹褒
刘向尝论礼以养人为本今有司请定法削则削笔则
笔至于礼乐则曰不敢是敢于杀人而不敢于养人也
惑莫甚焉夫去古既远礼废已久上之人牵文拘义无
所制作下之人自出私意为浅陋鄙俚之习诚可怪笑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1362-0220a.png
若依仿古道增损时宜以教天下一洗世俗之习虽未
必尽先王之旧不犹愈于无礼乎然则鲁两生之迂不
若叔孙通之知世务
巢太常之拘挛不若曹褒之简易明矣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1362-0220b.png
天下之事惟其未成也则
可成如其已成则止此而已矣向使高惠之时庶事草
创汉仪未就典礼尚缺有如文帝之宽仁天下和平辅
以贾谊兴礼乐之言虽欲谦逊未遑不可得也光武中
兴至肃宗三世矣海内富庶百姓安堵兴辟雍建明堂
封禅养老礼乐彬然盛矣使博集诸儒建一世之典汉
礼乐尚有望也曹褒何人独当是责依准旧典参以谶
记之文尚得为礼乎遂使贤明之君因陋就简安于小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1362-0220c.png
成历世相沿浸成故事汉采秦仪唐采汉礼三代之典
日远日亡此岂非轻议礼乐之故欤呜呼后之天下岂
复有礼哉其存于世者法而已矣今之豪民自为礼乐
其所不得为者岂畏礼哉畏法而已矣彼汉之礼与法
令同藏于理官则礼之为法其来久矣且令法令明备
上下有等踰者有罪而今之豪民田宅衣服奢侈如故
也今将去法从礼使天下之人从事于劳苦降心俭约
盘辟伛偻以周旋于升降揖逊之间则有非笑不为而
十先生奥论注 后集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1362-0220d.png
已矣故古之王者治定制礼非谓礼之难为也谓其治
未定而礼乐无所用之也故莫若先定人心使天下之
人明教化而安廉耻无有乖争陵犯之意以为礼乐之
地徐为之品节则礼行而天下服矣然则后之人君欲
为礼乐者其亦先为礼乐之地而已矣
十先生奥论注后集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