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 1a 页 WYG1301-002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文初集卷二
经筵御论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天地万物本一体致中和而天地自位万物自育其理
自然不待勉强夫所谓大本不可不立达道不可不行
岂非教人以戒惧谨独之意乎然究而言之有不可则
有可者在是尚出于勉强也出于勉强则不能致中和
卷二 第 1b 页 WYG1301-0026b.png
而位天地育万物矣盖天地本无不位也万物本无不
育也元黄分而清浊奠形色章而动植殊历混茫以来
有不位不育之时乎其不位不育皆自人心不能致中
和而然初非天地万物之过也孟子得子思之正传故
其言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彊恕而
行求仁莫近焉反身而诚致中之道也强恕而行致和
之道也信矣致中和而天地自位万物自育也
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卷二 第 2a 页 WYG1301-0026c.png
从来释书者率云辟四方之门以来贤俊明四方之目
达四方之聪以去壅蔽夫明目达聪以去壅蔽似矣而
所云辟四方之门使贤者由此而入则是门当设于何
所乎舜制九州幅员不为不广四岳十二牧之徒内外
弼亮岂必设之阃阈以限量之哉盖目为视之门耳为
听之门辟门者辟此耳明达者明达此耳苟其视听无
所壅蔽则贤材亦由是而升民隐亦由是而达使不能
兼听并观则所谓贤者未必贤矣故辟门明目达聪本
卷二 第 2b 页 WYG1301-0026d.png
为一事不可岐而二之且兼听并观尤以得贤为要设
不能得贤则兼听并观适滋丛脞又何民隐之能周知
乎故为君者以天下人之聪明为聪明则公以一二人
之聪明为聪明则私言之易而行之难此吾所以望勋
华之世而兴叹也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
天子庶人其分虽殊而脩身则无二致脩身者天子之
所以为天子庶人之所以为庶人也故中庸曰脩身以
卷二 第 3a 页 WYG1301-0027a.png
道脩道以仁仁者人也此以见身为心之所托而家国
天下之本也正心以上皆所以脩身而齐家以下则举
此而措之亦云有其本则末不求而自至如影之随形
响之应声焉非云我之脩身所以为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如以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修身非为已矣庶人无
治平之责者亦可不脩身矣不知人也身也心也三而
一者也心不可见于身而见人亦形名以身而名脩身
要矣明德新民其皆以是为宗乎
卷二 第 3b 页 WYG1301-0027b.png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盖尝观于造化自然之流行而知天地之大矣天地之
大未尝自言其益而其益乃无方焉一阴一阳之谓道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往者屈而来者伸息复消而消复
息天地何容心哉而惟是日进无疆之体健行不息化
育万物各正性命何其益之大也彼惠心而或问者固
不足称即心乎爱矣遐不谓矣而苟其内无健顺藏用
之功则不足以建知始作成之本外无丕冒显仁之量
卷二 第 4a 页 WYG1301-0027c.png
则不足以赞覆帱化育之权然而天地无心于万物而
万物亦无心于天地故其益无方焉圣人有心于万物
而万物亦有心于圣人故其益有量焉此裁成辅相者
所以倍难于资始资生之无为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问仁而曰爱人问知而曰知人此非啻示仁知之用而
且括仁知之体尝谓圣人之言大小毕该有如海焉以
瓶取之盈瓶以罍取之盈罍无不满其量故圣门问仁
卷二 第 4b 页 WYG1301-0027d.png
者虽多夫子各告之殊而无非为仁之极则也乃樊迟
以仁知兼问夫子亦惟是直指其要曰爱人知人似乎
随所问而揭指归于以明仁知有相成之用而已然仁
知之全体大用无有过于此者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天
地以生物为心也圣人得乾之元以为仁圣人之爱人
即天地生物之心也舍生物之心不可见乾元之资始
舍爱人又何能见圣人之仁哉爱人之为仁明则知人
之为知可类推矣余故曰非啻示仁知之用而且括仁
卷二 第 5a 页 WYG1301-0028a.png
知之体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易道广大无不备体以示其象德以寓其理阐天地自
然之蕴者其惟极深研几之圣人乎试观泽上有地临
之象也悦以强教顺以含容临之理也具其象而理或
乖玩辞者其何所从焉泽上有地人咸知其为临之象
矣而因悦之教与顺之容更识临之理教而不养操切
之政也养而不教姑息之为也从古尽临之义者舍是
卷二 第 5b 页 WYG1301-0028b.png
其何以为治民之急务哉且也教与养亦相资而不可
离者是故无包荒之量则振德之心究不能至诚无斁
也鲜纳污之德则虚受之怀究不能广大无限也人徒
知教养之宜并行而不知教正所以为养养正所以为
教也有临民之责者所宜视为一事而日勉焉弗遑也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一贯不外于忠恕而实则忠恕即一贯而已盖一贯即
所云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此其道无端
卷二 第 6a 页 WYG1301-0028c.png
倪之可见而非不可见也于忠恕见之天何言哉四时
行焉百物生焉天地不可见也于四时之行百物之生
见之谓四时百物非天地可乎谓天地将借四时百物
以见可乎忠恕之于一贯亦如是而已矣形而上者谓
之道天地是也一贯是也形而下者谓之器四时百物
是也忠恕是也夫圣人又何尝有告曾子之别传而曾
子乃假借是语以泛应门人之问哉
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卷二 第 6b 页 WYG1301-0028d.png
上下交而其志同此语当与君子和而不同句并观盖
所云同者非同其私也同其志也其志维何敬天勤民
而已夫惟同其志则都俞同也吁咈亦同也使以其私
则都俞乃阿谀之风而吁咈亦后言之渐安得谓之其
志同乎故天地有高卑之经而上下有气机之应君子
法乎此是以志气相孚畴咨交儆无非钦若亮采之心
也此所谓和而不同也而适成其为上下交而其志同
也魏徵之面折廷诤韩范之上殿相争胥是道而已尔
卷二 第 7a 页 WYG1301-0029a.png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圣人勉人以顺应天下之理故先示人以大公无我之
心盖人必有所不为而后足以有为然此以言其立志
而非谓其于制天下之事也于制天下之事而预存一
必为必不为之心则非大公无我之道失义之宜矣如
衡如石不定物以数物之悬者轻重自鉴如水如镜不
示物以形物之鉴者妍媸毕露内圣外王之学莫不以
是为要而有临民之责者舍此更无以为出治之本此
卷二 第 7b 页 WYG1301-0029b.png
执中之传所以为千古帝王之师范也
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人君亦孰不欲知人而安民哉然知人固不易人固不
易知天下之人众矣人君则惟一人以众人之心欲蕲
一人之知而一人持此一心以应天下众人之心且欲
知之无遗焉此不待智者而后知其难矣然禹必曰惟
帝其难之者何哉盖自是者见人之非而不见已之非
自易者见人之难而不见已之难惟帝钦若之衷常见
卷二 第 8a 页 WYG1301-0029c.png
已之非常见已之难是以知人本难而尧能官人则不
难矣能官人斯能安民若夫黎民之怀必其深仁厚泽
实有沦肌浃髓使百姓尊亲于自不容已有非驩虞之
政所能勉强而致之者矣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
哉
所以所由所安虽在人曰视曰观曰察则在已必也如
衡如石而物之悬者自呈其轻重如水如镜而物之照
卷二 第 8b 页 WYG1301-0029d.png
者自露其妍媸故圣人教人无非自尽其力而更要在
不存成见不然万理纷前一指或蔽其为以为由为安
且不能辨又焉能致视致观致察以期人之不廋哉虽
然知人则哲惟帝其难是以圣人再三丁宁而不厌其
详者抑亦有惧于听言观行矣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元足以包四德而仁亦足以贯四端体仁即所以体元
体元即所以体乾也然四端无非仁而仁之本则在于
卷二 第 9a 页 WYG1301-0030a.png
博爱四德无非元而元之本则在于大生试观四时之
春而可知天地之心矣体仁长人又何待蓍占而龟卜
哉虽然无亨利贞不能成其为元而无义礼智亦不能
成其为仁故圣人义制事礼制心不妨并用而其为全
体大用之本者必于仁焉是存肫然而无不爱廓然而
无不容已饥已溺关切深衷曰教曰养筹之无穷此圣
人之所以体仁也此其所以能长民也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卷二 第 9b 页 WYG1301-0030b.png
德无不实而所明皆善性而有之圣人也先明乎善而
后实其德教而入之贤人也诚者理之当然明者明其
所以然性即理也教即所以明理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是故诚之外无性明之外无教圣人浑然天理无所用
其明而明无不照谓之所性而有尚属强名则何藉乎
教贤人日月至焉必待先明乎善而后实之乃复其性
然明即明此理实亦实此理而已夫岂别有所谓教哉
朱子谓与天命谓性脩道谓教二字不同予以为政无
卷二 第 10a 页 WYG1301-0030c.png
不同耳
敕天之命惟时惟几
天高听卑一念之克罔圣狂分焉而天之眷顾与否亦
捷于响应故求天于天不若求天于已人事尽而天理
见几者事之微天理存而人事脩时者理之运无时无
事而不戒敕则不睹不闻之戒慎恐惧励朝乾夕惕而
无间以是而对越顾諟庶几乎私欲潜消克已复礼以
之脩身则履中而蹈和以之施政则形端而表正即皋
卷二 第 10b 页 WYG1301-0030d.png
陶之飏言亦岂外夫大舜庸作之意哉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此非四事盖两事耳博学而不笃志则或涉为荒唐切
问而不近思则或入于无稽然志也思也一心之事耳
仁人心也安见笃志近思而心常驰骛于外者哉故曰
仁在其中朱注以为未及乎力行而为仁此或为下学
者言夫笃志近思而不力行则又安得谓之笃志近思
乎子夏虽文学之科此言实见道之论故博学切问仍
卷二 第 11a 页 WYG1301-0031a.png
文学之事欤而笃志近思则心存矣心存而仁存是知
学问思辨智之事而智亦仁之事不然元何以贯四端
而长万善哉
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
夏不能不雨冬不能不寒于其常也而民犹有怨咨者
非怨雨寒也力耕桑而不得饱食煖衣斯其艰也斯民
之宜其无时而不怨咨也治人者岂可不思其艰乎思
其艰则当图其易而易正不易图也必也生众食寡为
卷二 第 11b 页 WYG1301-0031b.png
疾用舒三物五典以教以安庶其菽粟如水火而民免
罹于艰得少宁乎然民有可免艰获宁之理而上终不
可得有觉易不艰之日盖以为易则其艰立至矣治民
乃一节若夫守先王之业综万几之理其难其慎惟日
孜孜又何尝一息一刻有不艰觉易之时也耶
成已仁也成物知也
至诚如神斯已物一贯无所用其成而无不成譬之天
地化四时育万物而四时万物无非天地故天地不自
卷二 第 12a 页 WYG1301-0031c.png
见为天地而诚者不自见为诚也诚之者则不然见有
所谓诚则有所谓已既有所谓已即有所谓物虽然已
与物又岂有二致哉反身而诚斯尽已之性诚精故明
斯尽物之性然而脩身脩道当尽克已复礼之功欲立
欲达当推胞与为怀之量所为人欲尽而天理存外内
合而时措宜仁也智也皆一诚之实理而已但人道无
不当勉而有位与无位者其成已成物措施参赞之功
所殊自觉霄壤是又予所抱歉而刻不能已于怀者夫
卷二 第 12b 页 WYG1301-0031d.png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乾坤之撰至健至顺确然隤然示人易简而人或不知
即有知之者亦云乾坤始能如是而人岂能惟圣人体
天地之心以为心斯参天地之化以为化然而乾坤运
终古而无穷者则以得易简之理也圣人虽百世而罕
遇者则以失易简之理也失易简之理何以其有人已
之分也一有人已之分则物来而不能顺应憧憧往来
朋从尔思又何能崇德广业成参赞之功哉故人欲效
卷二 第 13a 页 WYG1301-0032a.png
乾坤之易简当法圣人之无私无私则理存理存则守
者约而应不穷久大之规胥于是乎在矣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斯言也盖孔子知命耳顺以后所以示学者真实至当
之理非因子贡以言语观圣人徒为是不待言而可见
之语而别有所谓妙道精义也且四时行百物生之中
何一非天乎而四时行百物生之外又何别有可以见
天者乎圣人视听言动昼作夜息之中何一非妙道精
卷二 第 13b 页 WYG1301-0032b.png
义乎而圣人视听言动书作夜息之外又何别有所谓
妙道精义者乎天即圣人圣人即天四时行百物生即
圣人之视听言动昼作夜息吾故曰此孔子知命耳顺
以后所以示学者真实至当之理非因子贡以言语观
圣人徒为是不待言而可见之语而别有所谓妙道精
义也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学者由躬行实践深造而
自得之可矣
其难其慎惟和惟一
卷二 第 14a 页 WYG1301-0032c.png
诸家解此者大约以其难其慎属之君惟和惟一属之
臣如是则是伊尹泛训之辞而非训太甲之辞矣盖难
于任用慎于听察此固君职不待言矣即惟和惟一何
莫非君职乎哉且也不惠于阿衡是不和也庸罔念闻
是不一也以致迩训允德是既和且一然后能为商令
主而谓是为训人臣之语可乎然欲和一于后必当难
慎于先周而不比慎终惟始用是道也则君子进而小
人退相需殷而相得彰蔡传引而未发予故申而论之
卷二 第 14b 页 WYG1301-0032d.png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明以识事物之理察以尽人伦之详察虽若精于明然
事物原不出人伦之外也处人伦之间而能尽仁义之
详者莫过于舜故孟子曰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盖由
仁义行则仁义与已为一行仁义则已与仁义为二仁
者安仁无所勉强而所行无非仁能仁而安有不能义
者乎知者利仁则是知其为利而行之者其视从容中
道由仁义而行浑然无间不待用力者则有别矣易曰
卷二 第 15a 页 WYG1301-0033a.png
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不察于人伦之间而尽仁义
之详者乌足与言内圣外王之道也耶
益动而巽日进无疆
脩已治人之道莫善于日新莫不善于自画动而巽不
惟学者作圣之功实王者体乾之德盖不震动则不能
奋发有为不巽入则不能逊志涵养逊志则虽有为而
亦不邻于躁奋发则虽涵养而亦不入于弛以之脩已
则德崇以之治人则业广文王之于穆不已周公之无
卷二 第 15b 页 WYG1301-0033b.png
逸作所胥是道也岂徒学问之益云乎哉
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赤子之在母旁形日近而情日接然犹待心诚求之而
后不中不远若夫居九重之上临兆民之众势分相隔
委曲莫达其能洞悉民艰呼吸相关使无向隅之叹而
皆得养育之资盖亦难矣故禹稷已饥已溺文王视民
如伤用是道也接屋连阁非不丽然民有掘穴狭庐者
弗乐也肥醲甘脆非不美然民有菽粟不接者弗甘也
卷二 第 16a 页 WYG1301-0033c.png
盖不乐为脩饰丰亨之说则牧民者或可祛其匿灾之
心不肯存惜帑省费之见则持筹者或可杜其节用之
口如是而犹惧有或遗焉庶乎民隐得通不中不远曾
子举武王训康叔之言明立教之不假强为在识其端
而推广之然吾因推广益识其艰盖齐一家治一国者
其分小其事易而平天下者其分大其事难虽日孜孜
朝乾夕惕犹虑弗克胜任欲不勉强勤求其可得乎
咸速也恒久也
卷二 第 16b 页 WYG1301-0033d.png
易分上下二经上经首乾坤此天地之大经大法固不
待言下经首咸恒解之者泥于夫妇之一语于是有少
男少女感之深长男长女伦之正之说是皆以世俗夫
妇之情窥圣人序卦之义并且曲为损益不首下经之
论其去圣人之意盖已远矣夫何不观于杂卦咸速恒
久之说哉且易虽有六十四卦何一非乾坤乎乾坤者
天地之象咸恒者盖天地之象之所以示人最深切而
著明者也夫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天一日而一周日月
卷二 第 17a 页 WYG1301-0034a.png
五行所不能及是最速者莫如天而咸象之华岳有时
而损益河海无日而不流而载之振之者终古无迁是
最久者莫如地而恒象之且彖传于咸则曰天地感而
万物化生于恒则曰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一再举之
语焉而详实于杂卦之义互相发明所谓圣人之情见
乎辞矣盖咸恒非不备夫妇之道而徒举夫妇之道以
阐咸恒之义则不足以尽之若夫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乃君子所以法乾坤即君子所以法咸恒不息感之速
卷二 第 17b 页 WYG1301-0034b.png
也厚德常之久也虚受无我立不易方内圣外王之道
于是乎在如是则咸恒一乾坤之具体其首下经不亦
宜哉
御制文初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