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第 1a 页 WYG1243-052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两溪文集卷九
明 刘球 撰
序
戊午冬至宴会诗序
置酒于西长安直庐主为迎长之会者景陵太尹杨君
怀忠也夫按节为会乃吾乡人居京师者相与叙其情
行其礼宣其和乐以忘其故土之思也何为而主之太
卷九 第 1b 页 WYG1243-0522d.png
尹耶太尹吾乡老成人也去京师五六年来课其绩得
复与吾曹聚首于久别渴思之馀而适当长至欲因是
会以论道故情是以主之也于是前期涤器至期张具
厥酒既旨厥殽斯馨厥从事事厥地肃清无不可人意
者已而客与子弟十数人褒衣束带接踵及门尊者席
于堂卑者席于外席于堂者指使席于外者顺旨此言
彼应交得其欢是日旦暮欲辍未能乃继以烛莫不尽
醉而后归故事会必分韵赋诗以文其敬至是以太尹
卷九 第 2a 页 WYG1243-0523a.png
之故无分少长无不喜而赋之是以长章短篇所以咏
歌其怀而形容其乐又皆洋洋焉各极其能夫兰亭之
会也因行酒以促诗金谷之宴也托赋诗以劝酒而吾
曹今日之乐则不必诗劝而酒自醉不待酒促而诗自成
古所谓文字饮者其庶几乎不可无述以示将来故敬
序此于卷端
送汀州吴通判复任序
蘅兰之聚秀也香必远钟磬之合鸣也声必洪仕于寮
卷九 第 2b 页 WYG1243-0523b.png
寀之间皆端人美士则其政之修于官惠之下于民声
誉之闻于当时也讵可以小量哉吾知通判汀州府事
揭阳吴君孔璧课最还官将大有就者以有陆君尚实
知其府事也吴君为人详雅而端重貌甚和而其中井
然有区别虽无所忤于物而亦未尝苟合于物可谓君
子人也其在陆君亦然陆君方欲树名立节于世吴君
未尝无是心焉二君尝同上春官策大廷为主事京师
皆称贤于士大夫吴君判汀有年遇陆君至既悉其民
卷九 第 3a 页 WYG1243-0523c.png
情习俗之美恶与其政之便不便者为之告矣今其还
也陆君又岂得不举其所欲设施者与之商确其可否
哉吾意其郡之事有可利于民者陆君曰宜为吴君亦
曰宜为必将推而行之使民皆蒙其福有不利于民者
吴君曰不宜为陆君亦曰不宜为必将革而罢之使民
不被其害夫如是又何患乎事业声名之不远且大哉
吾与二君亦同年也故敢以是望之苟相竞于恃势相
比于取利相附和以为民病又何足取哉吾意二君必
卷九 第 3b 页 WYG1243-0523d.png
无是也因编修赖君世隆倡为诗赠吴君行特序以为
之告且致意于陆君焉
送郭司训赴松滋诗序
淦之儒者郭用祥领松滋儒学训导荐待选于京不以
其学为已足来问春秋于予未几而得其新者倍乎其
旧乃幡然欲辞所荐别由进士之科出身以跻显荣来
质其可否于予予谓之曰子之志则高矣子之所学诚
足举进士为邦家光矣虽然教导之职亦未为不尊且
卷九 第 4a 页 WYG1243-0524a.png
重也世之举进士为达官贵人者虽位在人上其出言
足以耸人听其施德行惠足以结人心故道益光而誉
不难起然其始也孰不游于职教导者之门而兴耶职
教导于群有司之下者虽秩卑而势不炎内无以遂其
欲为之志外无以展其有用之才功业不得以茂建声
名不得以远施然道存于已而足为达官贵人之模范
是则达官贵人莫非职教导者门生弟子也以达官贵
人为之门生弟子则其职不为不尊而道不为不行矣
卷九 第 4b 页 WYG1243-0524b.png
昔者胡安定先生未尝起科目居要路柄国家之政也
然孙刘钱范诸贤炙其教诲薰其道德出而为名公卿
相与推其所传之道以润泽乎民者后先相属天下之人
蒙其利施教之功岂不博于为政之功乎子毋卑其职
而有所外慕也其勤力尽心修其教以施诸人必将有
达官贵人出子之门以推子之道达之于天下安定之
功殆将归子也子其勖之用祥闻予言也欣然以喜决
然有松滋之赴与之交者皆为诗赠之用予言弁其端
卷九 第 5a 页 WYG1243-0524c.png
送刘司训原洁赴舒城诗序
君子何仕为最乐乎曰莫大于任师道以作兴贤才也
孟氏以得英才而教育之为君子三乐之一而地大民
众不与焉以是推之则为师之乐虽加之以九命食之
以万钟有不足以易者盖为师之乐得于内九命万钟
至自外自外至者讵足易其在内之乐哉然今之有志
于进士之举者往往蹙额于师儒之擢何耶彼盖不知
乐其所乐也吾于原洁之司训舒城也安得不举其所
卷九 第 5b 页 WYG1243-0524d.png
乐以告之哉夫为儒者而得升师位其心既无政事之
繁利害之虑矣又道在已而章甫逢掖之士莫不从之
以讲求夫诗书六艺之旨质问夫义理之疑使已之所
明者得推以觉乎人人之所蔽者得从而决诸已业于是
乎有传德于是乎能进其为乐于已何以加焉苟已无
可师之道则其为师也名而已实则未也人之师之也
貌而已心则未也何能有其乐哉故君子之为师也必
求尽其道为师之道岂诚难哉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
卷九 第 6a 页 WYG1243-0525a.png
以为师矣师道之存固不外乎进学之功进学而不已
者何患不得其所乐哉原洁治春秋有年学勤而志专秀
外而实中固足以为人之师舒城之士多瑰伟而嗜学
必喜于得吾原洁为之师其师弟子相得自不能不乐
矣吾犹欲原洁加温故知新之学者盖将必其为有道
之师以乐夫君子之乐也原洁吾邑人姓刘名清云
送刘教谕赴中牟诗序
朝廷拳拳于学校之兴敕宪臣专督其事三年而天下
卷九 第 6b 页 WYG1243-0525b.png
教官以惰职罢者亦多于是诏选两监诸生学优者补
之有司奉命惟谨进而试之于廷然后因其高下而授
以教谕训导之职吾邑刘君自祯以第高等得河南中
牟教谕将行吾邑人在朝者各赋诗赠之谓予宜序因
忆永乐中予始入邑庠为弟子员尝约二三同志力学
于讲堂之东偏朝夕更相饬励以期于成自祯与焉迄
今二十馀年乃始授斯职其出也不为不缓矣其讲学
以求夫道也不为不久矣其所蕴蓄于中也亦深且厚
卷九 第 7a 页 WYG1243-0525c.png
矣去教一邑譬犹泻万顷之陂灌百亩之地不患其不
浃洽也虽然职教导以为人之师表者当有德以为之
本也夫岂智谋诈力所可任哉身有其德而后训之以
礼义课之以诗书绳之以条范虽素不率乎教者犹当
乐从况中牟介在中土昔者鲁恭为令能以德化民民
大服之虽童子且有仁心以至昆虫鸟兽亦为之动今
学官之司教化也专于令立其门者又身皆士服口皆
儒言苟务德以感之则其应也必速于童子易于昆虫
卷九 第 7b 页 WYG1243-0525d.png
鸟兽自祯行矣尚念朝廷急于兴贤之意必先于德以
感其化而尽其职吾将翘首以望今之中牟为古之中
牟也勿徒诿曰典教之势与为令不同
送大名郡守李君考绩序
安邑李君公载守大名六年将再上绩于朝元城教谕
关誉以太守素持清白他物不足为之赠可赠者惟文
词耳然文词非其相知居馆阁者为之亦不足为太守
重乃走人京师请之予予以昔者太守课最复官时尝
卷九 第 8a 页 WYG1243-0526a.png
因士大夫请而历序其所以致郡政之理得民心之怀
者为之赠矣迄今三年其德之及民也益厚其民之怀
之也益深而予之文则未尝有加于初也何足以序其
绩而张大其美也虽然太守予同年友也同年之情岂
得而不道哉前二十三年四方抱负奇器之士战艺春
闱者以数千计独吾侪二百人得进对大廷登名黄甲
以归荣其乡是岂偶然之遇哉及蒙召命先后拜官于
朝不过四五十人而太守以克振风纪称能御史于京
卷九 第 8b 页 WYG1243-0526b.png
师固足为同年光矣积十馀年向之四五十人用荐超
升外职者不过十数辈而太守以克勤抚字称良有司
于畿内又足为同年光矣今数年来向之超迁外职者
累累进而与闻国政总揽台纲如太守之绩日以茂名
日以起必不久淹于外而将柄用于内其为同年光也
尚可涯哉予虽钝拙不足与有为然睹诸君之卓立如
是显融如是亦足自庆而举以誇于众曰吾榜中有人
太守岂得不有以副之耶故因教谕请而先为致其愿
卷九 第 9a 页 WYG1243-0526c.png
望之私俟其至而尚当与之握手论道之
赠监察御史邝君序
朝廷重御史之职始也著令必择士之由儒出身者为
之自是而胥徒杂艺不与也今天子改元之初始诏在
任御史举常历官鍊事者为之自是而初仕者不与也
未几又诏三品以上达官举所知有才行者为之自是
而才行不闻于达官者不与也立法愈详而授人是职
愈不轻则仕而得御史也不亦难哉及为御史而进无
卷九 第 9b 页 WYG1243-0526d.png
补于国家之缺退不能激扬百官有司清浊论事可否
以造民之福遏民之患者皆为不举职而黜逐之期随
以至其或幸而免夫国之明宪亦不免为士大夫
公论所贬则仕而为御史也尤难焉是以君子不惟患
御史之难得而尤患御史之难为苟当其任则常俛而
念之进而力行之以求称乎其职然后得以良御史称
而超擢恒在百职事之先南海邝君某以乡郡之誉受
知刑部侍郎陈君得荐名于朝擢山东道监察御史盖
卷九 第 10a 页 WYG1243-0527a.png
能得人之所难得矣君尝为崇仁丞而崇仁之民被其
惠从事礼部而官礼部者悦焉验诸已试之效而知其
将来之事业当不在人下又岂不能为人所难哉虽然
矜持严饬以立名于志大未得之时而诡随自肆以变
其初于宦成之后世之仕者往往有之昔者黄霸著绩
于治郡矣及陟相位而名实损焉阳城以道名天下矣
既司諌议而不免为韩子所论是二贤者尚有此失邝
君于此得不谨哉古人有言保初节易保末节难正谓
卷九 第 10b 页 WYG1243-0527b.png
此也故序以冀君之不于末而变其初云
送李养和归故乡序
吾邑多善俗始焉或有不善其俗者矣自吾邑人官京
师者众而贤必相推行必相励名必相游扬有所失必
相掩喜必相庆忧必相慰疾病患难必相扶持良时休
日必为文酒之会以相欢其相处也有礼其相接也有
恩而货利则无所争焉于是人皆谓吾邑人交会于京
师也有善俗焉其不善之声则不在京师而在于故乡
卷九 第 11a 页 WYG1243-0527c.png
夫故乡之嗜德通才甚多何故其俗尚有未善欤抑无
其实而传之者过欤故因养和归而欲致问夫乡之人
于交游间果能推人之贤励人之行游扬人之名掩人
之失庆其喜而慰其忧扶持其疾病患难亦时有文酒
以相欢如吾众人在京师有礼以相处有恩以相接而
无货利以相争则其俗固无不善也所谓不善盖传之
者过欤苟有所未善则宜询在京师者相交接之道于
养和以去其所不善而取其善者焉盖养和为学士古
卷九 第 11b 页 WYG1243-0527d.png
廉李先生元子先生忠直著朝廷声名满天下天下士
大夫仰其德行慕其文章莫不愿与之交而先生平昔
所亲且厚未有先于吾同乡之人者吾众人亦无一举
动不视则听命于先生凡吾邑人得善交名京师者以
有先生为之倡率也养和负清粹之资服义方之训得
先生与吾众人相交接之道于耳目间也既详且稔又
素为故乡人所器重故敢以易其乡俗之不善而为善
者望于其归苟他日闻乡之人长遇少如先生之不薄
卷九 第 12a 页 WYG1243-0528a.png
于吾众人少事长如吾众人之恭于先生则养和居乡
亦岂无惠泽及于人哉养和行吾邑人在京师皆赠以
诗予为之序云
送鲍时默南归序
鲍时默前吉安府学教授楚山先生之子今仪部主事
时慱之弟时慱久在京师时默来省居数月为之新其
庐之敝者为美易其骑之蹇者为骏增益物用之缺者
为完好复慨然曰视二亲寝兴服食节待某躬尚可久
卷九 第 12b 页 WYG1243-0528b.png
淹于外耶即治装就道盖凡有官者之子弟苟不知学
则不纵情肆体以为惰慢之习即妄嗜穷欲而崇侈靡
之风不商财货殖而为市井之趍即挟权负势而有州
府之迹不徼怜取媚以结游侠之交即务争尚斗以逞
血气之忿小以累其父兄之德大以速其父兄于祸戾
隳其家声者往往皆尔时默既无是过又能远来经纪
其兄之家悌也今思归以终其二亲之养孝也孝与悌
人之大行也时默兼思尽之是虽其质美而性然亦岂
卷九 第 13a 页 WYG1243-0528c.png
非尊府先生教命之所致哉先生以经学为远近人所
师法所谓孝弟之道盖得之深而言之详时默常熟于
见闻而蕴于心怀矣宜其行弗惑也吾与鲍氏居同邑
于时博官同寮亦有弟若子将望其能如时默之勤勤
于其兄与亲时默归而尚取是道履之于内而不怠推
之于外而愈光使之将取以为法焉非惟吾之子弟取
以为法使凡有官者之子弟举将取以为法则时默之
兴孝弟也益广矣若徒善其始而不足于其终人亦何
卷九 第 13b 页 WYG1243-0528d.png
所法焉时默行且念之
赠龚礼和序
吾江右地介荆吴闽越间而山水秀于天下故其风气
钟于人而为粹良英伟不凡之士恒多于天下苟其人
得明于周公仲尼之道者为之师以开其蒙指其归则
进而为名才为达士也亦必易于天下其以文章兴起
于贤能之科布列于内外大小之职也又常倍蓰于天
下至其德望之重功烈之弘足以为国家之荣生民之
卷九 第 14a 页 WYG1243-0529a.png
赖后世之所传诵者亦常先于天下其或望周公仲尼
之道不得其门以入而周旋于外攻于老氏浮屠之法
以尽其聪明用其心志卒各就其能深于其术足以为
其徒之总帅者亦不后于天下盖同得于山川清秀之
气以为质故其学虽有异而其成功俱无难也上饶江
右名郡也有姓龚字礼和者饶之芗溪人少有志于周
公仲尼之道不得其师于是入龙虎山为道士受老氏
法以能驱使风雷拘逐鬼魅致有中使驰传之召来京
卷九 第 14b 页 WYG1243-0529b.png
师授道箓左至灵夫以礼和之才敏捷而志超异使其
始也得周公仲尼之徒为之依归以服乎诗书礼乐之
教道乎彝伦日用之常则其列于士大夫之林光功业
于远大也何难哉惜乎未遇其人而所遇者老氏之徒
也学老氏之徒而不难于以其法显名当朝者由其出
于江右得山川清秀之气以为之质也余江右人故从
交游之请为文以致其喜焉
送常州莫太守序
卷九 第 15a 页 WYG1243-0529c.png
常州太守莫君子朴广之桂林人也由主事升郎中著
能声工部宣德五年天子诏大臣举京官有治行者补
郡守之缺得九人焉皆赐之玺书使驰驿赴任以郡守
得奉玺书驰驿赴任自九人始而莫君与焉后三年天
下群有司述职来京上皆原其罪而还之独宴召太守
七人赐以御制招隐歌上林春色诗石刻本莫君又与
焉已而于七人中留二人焉赐以复任道路费莫君又
与焉非常之恩三下及人愈少而莫君三得之其荷蒙
卷九 第 15b 页 WYG1243-0529d.png
宠遇盖不为不厚矣礼部尚书胡公常州人也既荣其
郡守得蒙宠遇之厚且虑其政不得其道则不足以昭
宠光使其郡之人官于朝者往告之曰天子之加厚于
太守者非徒然也将以古之循吏期望于太守也古循
吏之为政也有道其所奉者法而已其所循者理而已
必推仁恩以下其民使民家有养而人不失其业隆学
校之教以端其本而厚其俗不好为聪明以惑其视听
如是而已若猛于赋役急于刑罚侈于用度则其为吏
卷九 第 16a 页 WYG1243-0530a.png
也未足以为循矣太守归其择古循吏之道以惠夫常
之民以求称夫天子之望焉既告之矣犹恐其言之未
详也乃使属吏刘球书以赠之
送刘郎中赴南京礼部序
崇仁刘君子恕由永乐甲申进士为主事工刑二部迄
今三十年始以秩满迁南京礼部精缮郎中同寅诸君
不鄙球之愚无能使为文赠之球以昔宋天子在汴而
洛京之政为最简士大夫居洛而年高有文学者甚多
卷九 第 16b 页 WYG1243-0530b.png
又遭天下太平之盛文潞公于是合十三人为耆英会
于资圣院之堂又与司马郎中旦等为同甲会其后司
马温公又与数公为真率会皆绘像为图有诗歌以传
之当时垂美谈于后世至今人犹诵而慕之今乘舆在
北而南京之政犹昔者洛京之简士大夫居南京而年
高有文学者又不减于洛之多今天下太平视宋时为
尤盛不知诸君子之在南京尚能合其年齿同尊之人
为耆英会而序坐以年相与乐其衰暮之怀否亦能与
卷九 第 17a 页 WYG1243-0530c.png
其生同年之人为同甲会而序坐以月相与乐其同生
于世而同得久在于世否复能倡其德同道比之人为
真率会约酒食之数不得过五以乐其自然之乐否如
有是三会则刘君之去也又增其一人矣盖今世士大
夫官在京师无有年过七十者而刘君年且六十有馀
更历世故也为多所谓耆英会者可与也其间岂无与
之同年而生同乐其久在于世者哉所谓同甲会者可
与也其为人又恬静不事作为不务矜誇矫饰不慕人
卷九 第 17b 页 WYG1243-0530d.png
之荣华耻已之淡薄所谓真率会者可与也既得与其
会固有能绘其像而为图者矣亦岂无诗以歌其美文
其乐而传之无穷哉球虽年方壮力未及于衰奔走辇
毂之下供其为少者劳之役乃所宜也然使诸君子果
有是会则其迹虽北而心未必不向望于南慕一齿名
其末纵不能得犹当侧耳金台之次俟其宴会之什来
而为之诵之以播扬今天下太平之盛诸君子閒暇之
乐特因刘君往而告之诸君子焉
卷九 第 18a 页 WYG1243-0531a.png
送邓棐尔辅南还序
凡困而不能早达于志者皆可以发其愤而大其所就
也故易曰困亨谓虽处困而有亨通之道则困乃君子
忧患疑虑之时增德广业之机也昔者舜困于孝伊尹
管夷吾困于士曾子舆困于学孟氏困于辨苏秦张仪
困于游秦穆汉高困于战韩欧困于举进士卒皆成大
业遂大名困岂无所益于人哉外族子弟从吾游者邓
棐尔辅秀于质而耽于学自吾去乡来京师观政仪曹
卷九 第 18b 页 WYG1243-0531b.png
遂备司主事员棐皆从之以读书为文自新其业今年
大比以怀柔县学生战艺京闱人皆望其捷也竟弗遂
意束书告归以卒业其不遂所举也盖亦困矣苟困而
能愤愤而不已必将苦于心思以扩其器量劳于耳目
以长其聪明戒于佚游以穷其诗书息于外慕以博其
理趣使学充于内而文日彰于外则高科大魁尚可待
而俊采华誉之发于身而扬于人也其谁得而夺之安
知一举之困不为其他日远大造端乎苟愤不发志不
卷九 第 19a 页 WYG1243-0531c.png
固则不外慕而迁业必将因循怠惰以终于无成虽困
何益哉盖嘉苗秀稼困于岁旱能灌以人力则穰穰乎
有秋不然则必槁矣故凡遇夫困者皆不可不懋也吾
意棐归而能自懋焉则必反困而为亨矣冀其家之尊且
长者皆能处棐于困而必亨之地故为序以励棐志以
为其家之尊且长者告焉
送礼部郎中陈君赴任诗序
吾邑陈君会鼎以行在礼部主客主事秩满擢南京礼
卷九 第 19b 页 WYG1243-0531d.png
部祠祭郎中人谓祠祭之署清于主客南京之事简于
行在皆喜会鼎之迁得其所焉况予与会鼎仕同官居
同舍出入相逐忧乐相维其相亲睦如家人兄弟者将
十年能不为之喜哉虽然忠告之言不可不进于垂别
之际也故既与乡人故旧酌之酒而赠以诗复退而告
之曰仕而得美地固人情之所欲也然君子之树名立
节岂皆藉乎是哉版筑之兴良弼兔置之出干城管库
之举才士其地非皆美也由能自修之所致也苟得美
卷九 第 20a 页 WYG1243-0532a.png
地而其行之不足扬其学不加进欲望其名誉之起得
乎是故君子居其位无冗浊之事有閒暇之期则必留
心诗书以博其见闻广其志趋使政体明于已而资于
仕也为无穷然后业日增而名可大语曰仕而优则学
政谓是也祠祭之职既易为又以鍊达之才而居之譬
犹巧匠操斧于杞梓之肆良御执辔于康庄之途固不
待劳于力苦于心而绩自多然而为学力行之功亦宜
有加以为收名进阶之地不可以其职之易为而安且怠
卷九 第 20b 页 WYG1243-0532b.png
无复有志于进也传所谓宴安酖毒者可不取以为戒
哉会鼎在主客克勤其职尝奉使命南历象邦西极酒
泉中遍乎梁宋许洛之墟所至有声称既倦于行适有
祠祭之任可谓劳而后逸者也闻予言欣然而喜惕然
而惧汲汲欲予书以为之警因合其所得士大夫赠行
诗为一卷而书所言弁其端云
送修撰杨先生致仕还闽中序
正统三年秋七月翰林修撰杨先生寿夫请老归闽中
卷九 第 21a 页 WYG1243-0532c.png
朝廷论道代言之臣以至百职庶士皆挽而留之不可
得则相与顾视咨嗟以惜其去夫七十而致仕者礼也
谓功成名遂身退为天之道者李聃也能知止足不至
于殆辱者疏广受也先生之归得乎礼合乎二贤之志
矣人亦何乃惜之如此其众哉盖先生有德行文学能
明于治体练于世故始也居下僚先帝赐招隐之歌于
一二元臣以求贤而后得之即升之编苑皇上以其纂
述国史有劳绩也复进其秩则先生诚可谓当世贤者
卷九 第 21b 页 WYG1243-0532d.png
矣使其在朝则居高位者固得就焉以诹询善道赞成
国家之治功居卑位者亦得时相亲焉以讯疑而辨惑
增益乎已之所未能于世不为无补也今也退居田里
寘身閒散之地自乐则有矣尚何有及于人哉故不能
不以其去为惜也虽然先生典其乡邑之教二十馀年
而后官于朝其间俊秀之才瑰奇杰特之器不问从游
与未从游者莫不仰其德光思沐其教以开其蒙决其
瞆造就其德器有如渴之思饮饥之思食也久矣则闻
卷九 第 22a 页 WYG1243-0533a.png
先生之归也又安得不欣喜其有所依归哉先生既失
于此而得之彼其将何以副彼之喜而慰此之惜也诗
曰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此众人之所愿于先生也又
曰成人有德小子有造非其乡子弟之资之者乎先生
必能两尽之焉今之为诗以赠先生行者皆其典文衡
时所得门生也以球父子皆出先生门特俾之序球因
道夫此之所惜彼之所喜者以见先生之去就皆有关
于人望如此云
卷九 第 22b 页 WYG1243-0533b.png
送福建参议耿君赴任序
方面之寄为至重皇上每深注意焉今年夏诏榜其名
于朝之西序犹以为不得常目及之复诏榜于文华殿
之东西壁文华寔上朝夕与侍臣论道之地至亲且密
士而列名于其间亦不为不荣矣然乘舆出而目其名
也必将询察其人之贤不肖焉入而目其名也亦将询
察其人之贤不肖焉则是非于是乎明而赏罚黜陟之
政不可以不举列名于此者又宁得而不慎哉能自慎
卷九 第 23a 页 WYG1243-0533c.png
焉以恭其职斯不负乎朝廷贵重方面之意而可长有
其荣矣和州耿君淑静以刑部郎中秩满升福建布政
司参议其得列名亲密之地自兹始矣君由胄监出而
擢主事升郎中历官二十馀年皆在刑部其才识之明
敏政事之练达见誉于同列知名于当道已非一日岂
不能慎以修其职哉虽然上之德意不可不申告之也
夫位至方面则环数千里之民皆在其使令之下必得
其人然后民可安其生乐其业老者有养少者有教无
卷九 第 23b 页 WYG1243-0533d.png
饥寒之色斗争愁叹之声以动朝廷之念虑不然则民
苦之朝廷亦不得不忧此皇上之汲汲以得贤方面为
心者所以为民也非自为也君其体是心何患贤名不
入于圣听哉昔唐太宗尝录刺史名于屏风当时民富
足而天下号为小康或者以此为太宗甄别刺史之效
今之方面固非昔之刺史比而皇上欲别其贤不肖严
于太宗予知太平之兆在今日矣请于耿君之行卜之
送邹翰林还吉水诗序
卷九 第 24a 页 WYG1243-0534a.png
有惜离怅别之意必托文词以发之此吾词林寮寀中
故事也况于待诏良中以疾而归乎良中庶子邹先生
肖子也先生官词林二十馀年德行文章举足为世表
今之与良中别者皆进于先生之后而景先生之馀烈
为已久固当有词以致意于良中之行也予尝辱先生
之教而知良中最深又可嘿无所言哉夫去纷扰即閒
安不以事物自外来者维其心困败其体固君子宁神
却疾之道然当明世而道不行于时泽不被诸物名不
卷九 第 24b 页 WYG1243-0534b.png
称于世亦君子之所恶焉是故长卿理渴于茂陵子厚
药痞于愚溪而忧世立名之志未尝不存诸心形诸声
古人之不忘心乎世也如此良中年方富其为疾也尚
可理而去之朝廷虽从其请而假以休养之命然其才
质之美非可久抑于无事之地殆必有徵诏之期进用
之日亦岂可有忘世之心乎当因其閒暇加学而进德
使有诸已者日益笃无诸已者日益增以求资乎他日
之所施于无穷不可溺乎山溪田里之乐而遂忘于进
卷九 第 25a 页 WYG1243-0534c.png
也良中行矣吾侪尚日引领辇毂之下以望冠盖之复
来幸无安于独处果于离群而语人曰顾瞻玉堂如在
天上
送按察使郭公赴福建序
凡内外切要之职有缺必诏公卿举贤以补之实皇朝
令典也是岁之秋所举者十九人上特选其能者十四
人授以方面重任芜胡郭君懋明其首选也得拜福建
按察使士大夫皆快之而欲期以古昔贤监司之政乃
卷九 第 25b 页 WYG1243-0534d.png
告之曰位列监司则一方之人举将从而听观其言动
以为趋向进退苟不自重则群有司无所取则而民失
所望矣君亦岂得不慎乎已以正乎人使远近得蒙其
利如鲜于子骏之为福星于一路乎又曰福为滨海钜
藩其民富其去京师也远以故郡县之吏得肆其墨以
为民病所以救其弊者惟贤监司是赖君亦岂得不急
于祛其蠹如马亮之免民于冤乎又曰今天子睿圣凡
百职事有才溢其位政优于职尚不吝于拔擢况监司
卷九 第 26a 页 WYG1243-0535a.png
之重尤所注意于奖劝者苟有所树则股肱之司可不
次而至君亦岂得不茂乃绩著乃称如吕居简之屡迁
其秩乎郭公为人宽平端重在内台为都御史者一为
监察御史者再而喜愠未尝见其言面可谓有君子长
者之风故闻斯言也欣然诺曰某虽不德敢不承命而
以古之人自期待哉又曰苟在官政有所失而不自知
也犹乞远致诲言以匡其不逮士大夫以郭公既受其
言又欲有所闻其进盖未可涯也遂相与赋诗以赠之
卷九 第 26b 页 WYG1243-0535b.png
余于郭君有同年之好特书所言以申作者之意云
复朴藁序
备诸体之文名之曰复朴藁者蜀府长史泰和刘仲珩
先生所为文章也余使蜀时获睹之已若干卷后数年
先生之子蘩见余京师言其又增至若干卷且请序之
予惟邃古之世风庞而人尚质当时未之有文其为道
也朴而已自皇帝王伯之迭兴然后道阴阳也有易记
言事也有书吟咏性情也有诗公天下之是非也有春
卷九 第 27a 页 WYG1243-0535c.png
秋行敬而宣和也有礼与乐六经既作而文已著然所
载者无非民生日用彝伦之道犹朴如也先秦两汉去
古未远文虽不足以准经然其气犹浑厚有古之遗风
焉逮晋以降世俗日偷人惟俪偶是攻古朴之意荡然
矣唐有天下三百年能汲汲作起斯文以救积世之弊
者一韩子耳其文虽足以振古亦岂能遏五季之衰使
不转而袭六朝之谬欤宋兴百馀年然后欧阳子出而
韩氏之言尊周程张朱数子作而六经之道明由是天
卷九 第 27b 页 WYG1243-0535d.png
下之为文者得其宗自宋迄今作者固多能追迹乎古
者殆未几人而先生其一焉盖古之文所以高于今者
以其道高于今而文随之也必由其道而后能其文韩
子所谓学古道则兼通其词是也先生笃实君子自少举
明经为儒学师历官至藩国首臣凡内之所存外之所
施无非古道故其发为文也华而有其实变而归乎正
词浩瀚而其本深以沉骎骎乎与古作者逼得非古之
遗朴乎后之诵斯藁者当知先生能身古道以为之本
卷九 第 28a 页 WYG1243-0536a.png
也不但其词之高而已
送山东参政洪公赴任序
正统三年冬十有二月上用少师泰和杨公荐擢刑部
员外郎洪君本立为山东布政司参政吾侪以少师之
荐也得其人洪君之擢也当其职虽无所请犹当有言
以致其欣喜况与洪君有寮寀之好者请文为之赠也
甚勤予岂得不言哉夫大臣为国其事莫忠于荐贤庶
僚谨职其志莫荣于膺荐然为上者之知人为难而为
卷九 第 28b 页 WYG1243-0536b.png
下者之遇知于人亦难彼强于外者或柔于中仁其色
者或暴其行短于逢迎之才者或优于廉静之德此知
人之所以难也爱憎任情而是非昧焉毁誉异口而黑
白乱焉其不以正直有检者为狂妄则以回邪不德者
为恭谨此遇知于人所以亦难也非为上者有素知之
明而荐之为下者有可荐之实而膺之又岂能免夫人
之非议哉洪君广之高州人由进士起而掌刑罚者十
数年详密而不刻简重而有文闲于吏政而不改儒素
卷九 第 29a 页 WYG1243-0536c.png
之风廉于守已而未尝有矜人之意人尝荐其能于朝
矣诏特留之以待用则其贤也未为无实其见知于少
师也不可谓不素故是荐也不问识不识者莫不谓宜
吁使世之荐人者皆如少师之得洪君则公论岂有不
惬百官有司岂有不得人哉此吾侪所以深为之喜也
虽然参政之位非副郎之比君之往也尚加慎焉以无
懈于其初则少师之明益彰而君之超进也又将有地
吾侪之喜岂有穷耶
卷九 第 29b 页 WYG1243-0536d.png
送彭教谕赴四会诗序
违悔吝之境即亨嘉之途固人情之所快也然是二者
未尝不相倚伏焉观于易之否泰有以知之矣夫阴内
阳外之谓否否者君子悔吝之象积而至于上九阴衰
而阳德振于是复有倾否之喜则否之极者泰之兆也
阳内阴外之谓泰泰者君子亨嘉之象积而至于上六
阳微而阴遂张于是有城复于隍之吝则泰之极者否
之兆也否泰之相往来也理固如此惟君子处泰常存
卷九 第 30a 页 WYG1243-0537a.png
艰贞之心遇否能不忘乎苞桑之戒故能常泰而不至
于否予于彭璧毓高之去垣曲适四会也岂得不以处
泰远否之道望之哉垣曲在太行之西俗陋而知学者
鲜自吾安福人视之不啻若绝域也毓高以天台训导
免丧来京为有司所抑移训其地与亲故不通音问有
年今以秩满升四会教谕四会为广之饶邑其诵诗书
以取科第者先后相踵士风之振殆不减于吾乡其地
之去吾乡又近毓高之往既得取便拜其亲见其宗族
卷九 第 30b 页 WYG1243-0537b.png
故人又得与其弟子日优游于道德文学之中可谓去
否而即夫泰矣其可不知处泰远否之道哉毓高今广东
佥宪毓敬之弟也佥宪平昔视富贵利诱澹若外物之
无与于已故自脱艰险以跻华要未尝移易其所志于
泰否之道盖知之明而处之不惑矣毓高尝从其兄授
易今复官其兄之部下惟慎所履以毋忘其凡之教则
于处泰远否也何难哉予于其行也既告之矣又为赠
行诗序以申之焉
卷九 第 31a 页 WYG1243-0537c.png
涟川李氏族谱序
涟川之有李自大观始大观之先庐陵朋川人六世祖
公溥始徙安福荆山至大观复徙涟川尝谱荆山朋川
之族传至其曾孙刑科给事中原缙犹勌勌乎桑梓之
思以予其祖乡人也属序其谱夫李氏之族于吾乡也
众矣然家声莫振于朋川尝闻大父老人称其家当宋
元时不独科名宦业甚盛其经明德茂之士著为文章
往往与百家之书并行于世故子弟多好学里中弦诵
卷九 第 31b 页 WYG1243-0537d.png
之声旦暮不绝冠章甫而服缝掖者相望于途宛然江
右望族也今虽少衰他族犹有所慕者迹其开家创始
则肇自大观十五世祖三经处士元膺一人耳元膺实
西平王子陇西公宪之冢孙王之武功忠烈固足荫启
其后人处士又能首勤儒业以承之宜其子孙独盛也
大观至涟亦尝业儒以训后故未几世而给事中与其
从父卫经历学初俱由儒科入仕其故家流风犹存盖
不忝为朋川之后矣使其后人能继之而不怠充之以
卷九 第 32a 页 WYG1243-0538a.png
尽其馀则涟川衣冠文物之盛安知不为湖南之朋川
耶盖儒道之足以大人家也譬犹渊泉之水焉注之愈
远则其来愈洽而其泽愈广非若池潢行潦之倏盈而
忽竭也虽然亦在乎为之前者有以浚其源继之后者
有以达其流然后能臻其大焉予见李氏浚其源于前
也深矣特序其谱以望将来者能达其流于未涯焉
卷九 第 32b 页 WYG1243-0538b.png
两溪文集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