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 1a 页 WYG1243-046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两溪文集卷五
明 刘球 撰
记
成都县学增修文庙记
凡为郡县必有学学必有庙以祀夫子自皇明一天下
其制已然增益润色至永乐宣德中虽武卫夷荒亦诏
置学视郡县之制而成都学庙圯弗治日削其阯入十
卷五 第 1b 页 WYG1243-0462b.png
二姓卫丁家乖厥制矣宣德七年春教谕郑永安始率
诸生诣使司具以其状告且曰今不复无以杜后侵布
政甄公寔参议李公斁允之明日谒宪司告如使司廉
使刘公洵副使朱公与言佥事顾公侃允之又明日诣
都司告如宪司都指挥佥事前兵部侍郎张公信允之
三司群执政遂会御史李公寔议复所侵不若悉求其
所与更之既得所召十二姓谕之曰惟尔侵先圣庙地
大不顺姑释弗尔经购兹美宅为尔家易尔所居以广
卷五 第 2a 页 WYG1243-0463a.png
先圣祠尔子若孙亦永利十二姓得美宅乐输其有而
去之益地倍其旧者六乃俾知县童文敛材度阯命吉
属工悉撤其旧而新之不七月庙成不五月重门两庑
成不三月肖像成涂甓之工丹漆藻缋之饰各以次毕
扩规制倍其旧者十学官诸生周旋其间顾昔也如彼
隘今也如此宏昔也如彼陋今也如此丽上乐于教下
竞于学咸希永厥传夫二帝三王之迹远而天下知笃
彝伦重礼信贱利而贵义贤正直而否诐邪者夫子明
卷五 第 2b 页 WYG1243-0463b.png
道之功也夫子之道兼二帝三王之道行之万世无弊
然常与治化为升降两汉唐宋皆乂安百数十年人趋
诗书礼乐之化恐弗先则大牢肇享封号祀壤寖加其
道炳如也秦晋宋齐梁陈隋五季不一二传而干戈相
寻篡敚之祸接踵其礼夫子者亦阙然无闻今列圣崇
儒术群执政由儒入仕推儒化陶育全蜀之民使皆知
德而兴行用彰圣明之治宏吾夫子之道泰乃其时也
而尤一心于成都学庙之广者以成都为蜀首县成都
卷五 第 3a 页 WYG1243-0463c.png
之学庙崇人知脩夫子之道去邪说则环蜀百郡县将
风闻而震起盖臂运不患其指不应故用心必自成都
始昔汉尊孔氏其臣文翁寔先广其化于蜀迄今犹为
美谈群执政克宣上德如文翁宜载诸石以增蜀故事
是举也御史蒋公彦俊袁公锐郎中谈公信后至都督
同知徐公甫副使阮公存参议彭公谦石公坚佥事茅
公惟扬自外归皆有力焉用附书之
礼部藏器及书记
卷五 第 3b 页 WYG1243-0463d.png
宣德六年夏五月行在礼部成上命臣某用六月戊申
总僚属入涖事秋七月戊寅赐凡宜用之器恩莫大焉
某既饬僚属惟勤惟恭图效万一之报复第所赐器为
百六十二号别刻礼部公用四字其阴置诸堂颁诸属
司用昭圣天子殊贶已而南京礼部复祈所藏古今书
百十二部总二千八百本以寔新部咸惧其无所稽也
遂籍器之号书之目用传示久远复命工镂石如籍之
所载树堂之阴俾永永不磨因题其下曰器可代用也
卷五 第 4a 页 WYG1243-0464a.png
不可私于家也书可公览阅也不可掩为一人之有也
书离器敝可谋合而脩之也不可慢而弗顾与虽顾而
弗思复其旧也是盖某之所存心冀自今而后九官礼
部者咸有是心庶上不没朝廷盛德下亦为礼部光焉
菊庄记
垦地一区植佳菊数百本限以崇藩面以邃轩邻以清
沚带以翠筠夐然清出吾安福西城之外是为楚山鲍
先生菊庄也先生以召命去是庄而复归也命球以记
卷五 第 4b 页 WYG1243-0464b.png
夫菊为花殿众芳而不避寒露凛霜之摧抑有似遗士
退寮不当时居要路者之违众独高故凡不当时居要
路者莫不好之其以好菊名天下闻后世又莫陶元亮
若元亮之弃彭泽令去种菊柴桑里又似乎先生今日
之不失菊庄则先生归而望就荒之径抚犹存之花岂
无归去来兮之欢如元亮之怡然自得其怀耶呼长挈
幼以溉以耘以游以玩以悦其心怀遣其俗虑岂无忘
忧违世之咏如元亮之终不以一毫自外来者隳其高
卷五 第 5a 页 WYG1243-0464c.png
耶揽其芳而薰其馥端巾屹坐以弹琴而读书则风以
次来月以时至岂不自拟于羲农上人如元亮之下视
今古耶虽然先生尝由士科出典袁瑞赣吉四郡教屡
司文鉴德与齿并为时所尊又有肖子列春官侍庭砌
进退交能致其养亦何慕效于元亮哉惟其出处与元
亮相似故其所好之物不能不似逮见菊庄之居室衣
冠山川景物与柴桑并列之丹青形之诗歌而传之远
久矣但不知为郡县者亦有好贤乐义能如白衣送酒
卷五 第 5b 页 WYG1243-0464d.png
以与先生共酬重九之节共倾倒东篱之下否然先生
善教人邑之升俊造者多其弟子士之相传录者多其
文章其造菊庄讯业而考则者必无日无之又未知元
亮之庐彼时亦有其人耶球尝从先生游今当试用愿
就正于有道不能不以先生之弃去为惜然有子若弟
暨其朋徒家居而业未卒者多放而失所归又不能不
以得先生归而裁之为幸也特记菊庄以与先生别何
时足迹乡园尚当就菊庄采花酌酒以为先生寿
卷五 第 6a 页 WYG1243-0465a.png
贞寿堂记
妇行以贞为良而福则以寿为先昔者七子之母不康
其室而凯风之怨兴弗贞故也皋鱼之亲早世而风木
之悲苦弗寿故也贞且寿如庐陵萧氏母刘氏二十而
哭夫七十而在世嫠居四十馀年而惟子是从则思敬
兄弟可免夫七子之怨皋鱼之悲宜乎名堂以荣其贞
介其寿致其庆奉其安也思敬常至京师求缙绅先生
诗文颂其母节矣今复因监察御史王君体艮求余记
卷五 第 6b 页 WYG1243-0465b.png
余列春官表贞节而恤高年以励风化乃所职也其可
以记辞因为之记其堂在郡城之南堂之中有酒可以
为寿有珍羞旨味可以为养有怡声婉容爱情敬色可
以致其欢有逸老怡神之具可以节其倦有药物可以
去其疾而叱谇之语悖逆骄慢之形无有焉故不待树
萱而忧可忘不待负粟百里而养可尽不待服斑衣为
儿啼常欣欣然有喜为子者既乐有贤母为母者亦乐
有令子子母相乐而世之为人母为人子者亦可劝于
卷五 第 7a 页 WYG1243-0465c.png
慈劝于孝矣特记以表之
致爱堂记
治堂于宜兴之廨内而名之曰致爱是为邑宰永嘉章
君惟诚奉母之所也惟诚受天子命宰宜兴之明年蠹
以明而剔利以勤而兴民用服其政信其令乃迎其母
于斯堂以便于起居之候欢愉之承饮膳之侍服用之
供疾病药物之调非但荣之以官食之以禄去其忧怀
之思而已则惟诚之爱其母也亦尽矣堂之以致爱名
卷五 第 7b 页 WYG1243-0465d.png
也宜矣今年夏其邑学生孙侗贡京师诵惟诚之德于
所交兵部主事王君守正礼部主事潘君有贞以属余
记余以为人皆有此爱之理而亲尤爱之所当先也不
及其亲而能及民者爱之悖其施也及其亲而不及于
民者爱施之偏也悖且偏皆未尽乎爱之道必推爱亲
之心以及于民而后爱之理得今惟诚得候其母之起
居矣岂不思其民皆欲其亲之安乎得承其母之欢愉
矣岂不思其民皆欲其亲之乐乎得侍其母之饮膳矣
卷五 第 8a 页 WYG1243-0466a.png
岂不思其民皆欲其亲之有养乎得供其母之服用矣
岂不思其民皆欲其亲之不寒乎得亲其母之药物矣
岂不思其民皆欲去其亲之疾病乎由是下慈祥之政
流恺悌之泽使民皆兴于孝而仁风厚俗日以茂则爱
不独及其亲而有以及其邑人之亲矣宜兴之民岂不
有赖哉他日循良声著而穹官大任有所归则爱之施
益广又不独及其邑人之亲而将及于大众人之亲焉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欤盖惟诚之为人
卷五 第 8b 页 WYG1243-0466b.png
孝且恕予故推极事亲之意以记其堂以广其所爱以
期望之于未涯焉
清乐轩记
饰栋宇于金陵都会之区甲第之内而置文学之具其
中树花卉其前以迎送风月于无穷是为驸马都尉沐
公某清乐轩也夫幽远之士脱迹尘俗栖迟林壑与泉
石为侣云霞鱼鸟相追逐其为乐也清矣然多得之幽
人处士殆非贵戚宦游所能有今沐公以黔宁昭靖王
卷五 第 9a 页 WYG1243-0466c.png
能子太傅黔国公名弟尚太宗文皇帝公主为今皇上
所亲之臣富贵优于人臣风采想于天下岂若彼幽远
之士徒乐其一丘壑之清哉惟三垂无烽烟之警海宇
澄澈而民物各得其安跻治化以底于清公所乐也不
系虑于货入之无有宠遇之得失所欲施于家者顺所
欲尽于国者忠慎操履以极其清公所乐也使人皆诵
其德而称其善闻其馨而仰其光扬名誉以极其清公
所乐也是以日游斯轩以弹琴而读书挥毫而赋诗取
卷五 第 9b 页 WYG1243-0466d.png
德礼以为佩服结缙绅以为朋曹远以采乎古之道近
以弃绝乎世浊游心乎高明之境尚何一毫愧怍乎俛
仰之间哉则鲜纨重锦之被体而公未始以为华群珍
异玩之杂前而公未始以为美惟清化洽于时清节立
于已清名垂于世乃其志所在而心所悦焉其为乐也
固与幽人处士之所得者异亦岂彼溺志于利达者所
得而与哉盖所谓富贵不能淫乐善而不倦者公有之
也公既得缙绅先生诗文形容其清乐矣余辱与公素
卷五 第 10a 页 WYG1243-0467a.png
善复记于诸作之后焉
上田旧业记
安福四境之田多良其上游将百里为田尤良旱无槁
壤涝无渰稼蝗蝻螟螣不为灾其播种之时芸耨之力
虽等于他境而榖粟之登视他境则常丰厚而完好故
其地以上田名上田去武功又近灵山所拱仙泉所会
故草木秀焉禽鱼聚焉人谓其景物之良殆与其田称
著姓李氏世家焉尝闻邑之老人曰李氏自宋迄元专
卷五 第 10b 页 WYG1243-0467b.png
有其土之利逾三百年遭元季之乱弃之徙乡之恰田
国家治平既久李氏有贤隐君始用其父遗命复家上
田作居西于故阯一里许由是连阡累陌移为他族所
有者今则复为其家树艺之地如昔者之资用有馀矣
高门广径为榛莽所塞者今则复有宾客往来以笃交
会如昔日之衣冠相望矣其山水景物之趣为樵童牧
监所狎视而弃委者今皆效奇于窗户之下献秀于指
顾之间足可复乎昔者游观之乐矣然李氏能复其旧
卷五 第 11a 页 WYG1243-0467c.png
物于海田变故之馀者岂偶然哉自非其先世累德之
深后人继志之善不足以致此予曰理固然也然闻李
氏之先儒其业其以儒术决科取仕者累累有人不知
今日文雅风流尚如昔日之盛否老人曰见其诸子皆
秀朗嗜学隐君又急于择师以训之意必有能出而袭
书香续宦谱者试少待之予退而叹曰礼所谓不忘本
书所谓率乃祖攸行者隐君之谓欤其贤于人也远矣
后数年隐君遣其中子尚来京请为上田旧业记问其
卷五 第 11b 页 WYG1243-0467d.png
家则益盛矣问其兄弟所学则多有成矣老人之言于
是乎验遂书以复其请隐君名操字志节云
清白轩记
为之先者其道良于垂后法为之后者其志笃于守先
训所谓善有馀庆而世济厥美者予于杨氏清白轩见
之矣夫太尉公自处公廉尝却暮夜之金而约子孙蔬
食步行不得为富贵态人劝之遗以赀产则曰使后世
称为清白吏子孙足矣其为法于后也不已良乎今县
卷五 第 12a 页 WYG1243-0468a.png
尹君怀忠出太尉公后千有馀年不知几迁而家吾邑
之横砻犹辟一轩面以碧山临以清池荫以修篁茂树
名之曰清白以为藏修之所示不忘乎先也及君起家
升太学擢尹景陵有民社之寄矣凡饮食衣服所以自
奉之具悉未有加于其初惟常忧民之不给而不愿已
之有馀清白之操始终一致其景先德之志盖不为不
笃矣嗟乎士君子之立身处世其道固当清且白也岂
为其后有所承先有所开而后为之哉惟仕而甘为污
卷五 第 12b 页 WYG1243-0468b.png
墨之行者恒孳孳于货贿之入土田居室之广珍宝之
聚希富与贵长有于家以为其子孙百世不贫之计卒
不获戾于身则贻祸其子孙或者幸而免之则所以孳
孳而得之者亦将如蜃气之过目曾未几而悉丧焉然
后见杨氏清白世守而不失足为士君子之景慕而乐
闻也故为之记使杨氏后人无忘其世守且为世之仕
而无廉者警
义储记
卷五 第 13a 页 WYG1243-0468c.png
吟溪陈氏庐陵望族也有喜为善之士曰谦字勖让者
隐君致广之子知宁国府事子将之孙也当乙卯岁俭
尝出私廪二千斛助有司赈其乡民朝廷义之下敕旌
异焉勖让以是感激为义益励以向所发二千斛者不
过一时之惠未足施久复出千斛储之乡岁以贷人而
不收其息来请予记其言曰储以义名者示其为乡人
所共利非一家所可私也其计则主于谦之家者虑有
侵挠之弊也其管籥暨量则附人以掌之者欲其有所
卷五 第 13b 页 WYG1243-0468d.png
司也乡人岁乏而仰贷者百数十家大率欲视其所乏
之缓急而高下其贷凶丧疾病者有加恒产足以周岁
计者不得与也其偿也斛加三升以为耗死徙不能偿
者取储下田租以补之使无失其常数约乡人贷不过
五月偿不过八月过八月不入者罚其息斛二斗乡人
信之其入未有过八月者谦自以为是法也可为吾乡
人永利虑后人不能如吾志而坏之愿记以为之戒因
问其族人何以不得沾是利则曰储为乡人之贫者设
卷五 第 14a 页 WYG1243-0469a.png
不敢以待吾族若吾族人有贫不给者则别有储以资
之并其息本不收焉予以勖让是举有厚之道三能不
自有其利而举以利其乡人有不私已之心也散敛以
时经画有制无非欲周不足而不以继有馀有矜贫之
意也不以待其乡人者待其族人而别资之不外其所
亲也其为事也有次第其施惠也可悠久岂苟然为名
而不求寔者之比哉世之富人巨室厚积聚不以惠其
乡里之贫人则亦已矣又从而朘削其锱铢之利以益
卷五 第 14b 页 WYG1243-0469b.png
其栋宇器玩之饰车服之光华使之不能自存而心犹
未之厌视勖让之所为则其存心厚不厚何如哉为陈
氏子弟者宜守其家法至于久而不易慎毋惑志于彼
也若人之善不善而子孙隆替系之是固必然之理奚
待予言
黄州广惠堂记
黄为滨江富郡遭旱涝饥馑之馀民不得其理也久矣
舒城钱君志学以大理评事用荐为之守而救荒有备
卷五 第 15a 页 WYG1243-0469c.png
训耕有时征敛有度制用有节由是冻饿者温饱大新
黉舍留意经艺之讲以嘉人之能矜人之未至由是游
侠者皆弦诵蠹虽宿而必剔奸无隐而不发由是武断
者不得为民病未三年而野夫田叟以至州县之吏莫
不服其化诵其贤部使者累累称其治行为郡守中最
教授尹行逊先生因名其退休之堂曰广惠且致书其
所交刘球曰太守所以致理效得人誉如此其速者有
所由来也洪武永乐间太守之先君时用尝为郡之黄
卷五 第 15b 页 WYG1243-0469d.png
梅令能施公平仁恕之政以惠其民民怀其德至于久
而不衰太守之至也能取县令君之政增损而润色之
以施于郡由是一州七县之民德太守之德犹黄梅人
德令尹君之德焉以故其效易臻而誉易起也因一邑之
民安其政以推而达之于一郡而一郡之民无不安之
太守之所以广其先君之惠也不亦至哉传曰善继人
之志太守有焉故敢以广惠名其堂不可无文以彰之
予太守同年友也愿为之记夫为守令而能有德惠及
卷五 第 16a 页 WYG1243-0470a.png
民者皆吏之循也然古之循守莫过于龚黄未闻有父
开之于前古之循令莫过于卓鲁未闻有子继之于后
今钱氏则父为循令子为循守又先后相继仕于黄之
一郡其父子之世美也久而愈光矣黄之人民世蒙钱
氏之惠亦岂偶然之故哉宜记其事以为黄之美谈于
无穷
正心堂记
治退休之堂于常熟县署之侧而名以正心者其丞分
卷五 第 16b 页 WYG1243-0470b.png
宜李君子廉也子廉之言曰昔杨文节公之丞零陵也
张忠献公勉以诚意正心之说文节退而名其斋曰诚
以奉教命零陵人卒赖之其贤名盛业亦因以显当朝
垂休至今吾虽愚不知学然素慕焉故敢拾其遗留所
谓正心者以名斯堂将朝夕是顾以谋其政而惠乎常
熟之人幸苟有所益亦二公遗泽所被也予闻而嘉之
及其来京也问之曰闻子以正心名堂于常熟有诸夫
心学未可以小言也大学之为目有八而正心寔脩齐
卷五 第 17a 页 WYG1243-0470c.png
治平之本岂丞一邑所能尽其用哉吾为子举其槩可
乎子廉曰固愿有所闻焉遂告之曰以方寸之微而能
主乎一身管辖乎百理酬酢经纶乎万事者人心也心
未始有不正其不正者所禀危之所欲倾之耳是故不
待正而自正者圣人之心也反之于正而正者君子之
心也昧然随其正不正而不知所择者众人之心也陷
之以邪慝梏之以巧伪恶其正而乐其不正者小人之
心也圣人不易及小人不可为惟拔乎众人之群则可
卷五 第 17b 页 WYG1243-0470d.png
成乎君子之德至于君子则希圣之途坦如矣其功惟
在于正心正心之功岂难且远哉惟博于穷其理使具
于吾心者无一而不明约于诚其意使发于吾心者无
一而不寔则是心也静而不偏动而无过不及之谬身
得其所脩矣虽施之家推之国达之天下且无不可理
一邑乃其馀事耳子能勉之何患前人不可及乎子廉
曰知所教矣请书而归以置诸屏遂书之
止庵记
卷五 第 18a 页 WYG1243-0471a.png
丰城游君世温以进士起家授兵部武选主事改重庆
通判复调荆州丁外艰服除来京浩然有退休之志因
以止庵自号人问其欲止之故则曰和之仕也无非欲
致其亲荣也曩在武选荣亲之命可指期而得矣不幸
为非辜所累致有重庆之迁犹自以为可树立以慰吾
亲意故益勤于政弗敢怠复其民之流者五万系累其
敢死寇将百焉部使者欲上其功会郡守缺耆耋连疏
请以和为郡守竟以事阻调荆州方欲有为而吾亲讣
卷五 第 18b 页 WYG1243-0471b.png
已至和之不得荣其亲生前非命也耶命不和与固可
止也况和年未耄而疾痛之在身者不时作若犹仆仆
仕途于义不已乖耶义弗宜于行亦可止也故和足迹
虽至京师而精神念虑在于田野之间山林之下非一
日矣此其所以有止庵之号焉人遂以世温无复有意
仕进矣独其同年友刘球曰今世极隆平四方英杰莫
不欲致身以效其用而显其名世温岂无是心耶人之
止也不过顺于命适于义暂焉假息而已耳使其道与
卷五 第 19a 页 WYG1243-0471c.png
时逢则起而再仕也又岂不可乎盖尝观易之艮止也
而其为卦后乎震而先乎渐震主动而渐主进动为之
前而进为之后何也诚以物之止也虽因动之极而亦
有进之兆也世温历仕中外十有馀年其动也不为不
极矣宜乎有今日之止也止而德益修誉益起又安知
他日无进用之期哉世温幸无因其止也而遂止焉吾
知其进有可必矣世温闻而喜曰得吾心也予故书以
与之别
卷五 第 19b 页 WYG1243-0471d.png
敬慎轩记
袁之南吉之北其山溪之最秀者防里也里中旧族世
有阀阅衣冠者欧阳氏也欧阳氏以文学才行翘出其
夷等者俊质也俊质所居花卉秀内图书连庋律已有
箴肃客有位凡俗人损友与非礼之物举不得入乎其
中者敬慎轩也夫名轩以敬慎岂徒以耸人之听观哉
盖将游焉息焉专致其功以为理心检身之准则且心
专于一之谓敬而慎则敬之所由存也礼曰毋不敬而
卷五 第 20a 页 WYG1243-0472a.png
言礼者以慎节文为礼之教敬固不能不资于慎大学
曰慎独曰慎德而言大学者以敬为成始成终慎亦不
能外于敬敬慎之道一而有志于学者皆欲致力焉存
养于閒居独处省察于言行交际惟恐其出于理而入
于欲出于正而入于邪不敢以一息之顷一事之细而
离外之则敬慎之功至而高可以探圣域次亦不失为
有德之君子然敬慎岂可以声求而色取哉盖必有其
寔焉俊质通古今之学袭故家文献之规藏脩于一轩
卷五 第 20b 页 WYG1243-0472b.png
之内而知名袁吉二郡间盖必有敬慎之寔矣其家子
弟又皆嗜学笃行不敢放佚其亦敬慎之化有以及之
欤予于欧阳氏世通家故不辞而为之记云
湖东翰墨记
总记序箴跋并五七言诗为一帙题其面曰湖东翰墨
是为邑庠友张行汝輗辑厥祖景初厥考澧陵司训如
旭厥兄汝轮与平昔所得士大夫文辞也汝輗间以示
予请记予观周隐君景昌所论陶渊明读书台而知景
卷五 第 21a 页 WYG1243-0472c.png
初笃于好古观刘司训尚敬杨徵君嗣庆吴府教孟勤
胡翰林光大所称颂夫书冈芸者而知如旭之学专力
乎其本观张中书昌龄述贫乐而知汝轮能处分不外
慕观周佥宪子治发挥自得斋之意而知汝輗尚信而
行将无不达及诵诸名贤咏歌其绘画水陆动植之物
又知张氏世尚清洒有高趣则是帙固足为其家文献
之徵也盖自古贤哲齿没而迹沦肉与骨相继以朽独
其名寔在世不亡者所赖乎翰墨相传殆非富贵势力
卷五 第 21b 页 WYG1243-0472d.png
所得预也是知翰墨为重富贵势力为轻矣然世之人
往往重富贵势力而轻翰墨甘于身死而名不闻亦何
其不知所择哉若汝輗之辑是帙以遗其后可谓能轻
世人之所重不以其所宜重者轻矣故为记之
郭氏静轩记
葛陂之东西郭犹陈留之南北阮或以富甲于乡或以
学鸣于时举其族为庐陵望则交有济也其以西郭之
殷思兼东郭之所有如南窗翁之光风固可尚矣至是
卷五 第 22a 页 WYG1243-0473a.png
其子宜英以出粟助赈感蒙玺书旌异之恩谒谢墀下
退即携乡先进著其静轩之文谒予请曰某幸二亲皆
年踰中寿无恙然钜细家政晨夕奉养其责备于某身
故不敢以仕为意然父母爱子无不欲其学以是辟兹
轩外弛嚣喧内置百书籍取其馀稍事诵习以规分寸
之益因名以静盖取孔明所谓学须静也之意但未得
进为之方故年已迈而功无成愿有以教之使得归而
识诸壁间以自励予既嘉其言益重翁有能子克绍其
卷五 第 22b 页 WYG1243-0473b.png
富不忘学之志足可大其家也得不推明圣贤义理之
学以助其进哉夫静之为说不一其寔未尝不一礼曰
人生而静者性之初也孔子曰静而后能安学之进也
周茂叔曰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者道之立也性之
初也虽至静而凿于形气既汨之后非学无以复之道
之立也虽主静而昧于私欲未去之前非学无以明之学
也者复性明道之具也其功初不外乎静焉故孔明戒
子必欲其静以成学意固有在宜英师其意以名轩可
卷五 第 23a 页 WYG1243-0473c.png
谓有志于学矣其为学也果欲致力于性道乎致力性
道者圣贤之事求其说则在诗书求其途则在仁义求
其行之所先必自亲始故事亲则推之于长而敬存焉
达之于君而忠尽焉施之于友而信立焉凡有所为无
不得其正者也其端惟在于学其学必本乎静静之所
致宏矣哉宜英归而充极其义以深其学以隆其孝以
全其性道之天则圣贤之域即此而在岂待求之远哉
幸加勉焉予将翘首以望道德之光
卷五 第 23b 页 WYG1243-0473d.png
乔林清趣记
逸者路君颙业读书尚友不荣于仕进庐于泸水之上
背孤山之阴得乔林焉耸拂天苍邃迷野绿历代年摧
雪冻而其苍然者不衰又有激湍峻岭丹崖白石流峙
起伏以环其左右而嘉葩异卉效奇而骋秀争妍而竞
美者狼籍无算因曰乔林清趣而语人曰乔林之趣吾
得之吾能言之盖纡紫腰金罗侍从于庙堂与天子宣
力治百姓贵吾之欲也而赋命贱故不敢希乘肥衣轻
卷五 第 24a 页 WYG1243-0474a.png
连壤地于阡陌与公卿抗衡立当时富吾之欲也而赋
命薄故不能有彼二者既不可得故宁偃息于乔林间
负阻僻以自遂探旷寂以息喧任疏散以适情并舌力
而耕通士庶而友圭窦土阶客至则焚香啜茗披清风
抹皓月弹一局棋相与校古评今阅诗书而讲道德及
时明境閒四顾无聊则束韦蹑屦陟巑岏穷幽奥以拾
山芝而采野蔌与云霞相追逐溪鸥野鹤共往还执热
则憩繁阴以自濯触污则掬清流以涤洁遇樵唱农谈
卷五 第 24b 页 WYG1243-0474b.png
则相与量晴测雨占旱涝以卜凶稔昕而作晡而息叫
嚣不入耳忧懥不集心毁誉不饶舌刑赏不加躬饥餐
倦卧行吟坐诵无往而不自得故尝盻庭柯为执戟耳
林籁为歌钟锦绣蓝缕甘旨藜藿以视彼之逐逐于荣
耀之途汨汨于利诱之乡者其忧乐劳逸为何如哉此
乔林之趣所以得之于吾而能言之也时两溪刘球解
褐归田里待用闻其言也愀然不怿泚然汗出以惶已
而改然叹曰乐终身之散者不愿乎九锡之加贪一枕
卷五 第 25a 页 WYG1243-0474c.png
之安者将忘乎千金之赠非其故自为异也志不同也
遂次第其言为乔林清趣记
竹溪清处记
去书台南将半舍有竹森如有水迂如有周垣叠宇列
其中也整如是为竹溪清处乃友人管榖厚所居也盖
其泽润根深波澄而影映荡日光以上层竿洗涤烦埃
于既尽则竹得溪而益清也密筱覆流积翠拂砥涂潦
消于根底丛响而助其潺湲之声则溪得竹而益清也
卷五 第 25b 页 WYG1243-0474d.png
至其轩豁几张画展在壁书床棋局错置左右宾有容
主有礼坐于垂阴之下面洄流以娱神涤虑诵说诗书
则清响足以助其吟笑翠华足以涤其俗态又不知竹
溪遭人而清欤人得竹溪而清欤且清者违乎浊之称
人之所难致也故伯夷以道清严光周党以节清晋时
士大夫以言清皆见异于人皆得流名于后世榖厚欲
取竹溪之清以自附于古清者之俦固能违外世浊不
依徇乎流俗矣况有子能力学思显其亲则其名岂不
卷五 第 26a 页 WYG1243-0475a.png
足传哉余尝造竹溪得其清处故为之记
石溪新隐记
石溪在邑上游三十里其石错布溪中昂若柱立蹲若
龟㐲钜若息舟细若列棋莫不随溪消长以为隐显滨
溪多芳洲稼壤连山奥谷是盖天遗佳境以俟乎人也
有达时变之士吴与粟氏宅阛阓间不乐交接之烦图
得閒旷之区以自息遂受石溪于前真定守芹寓彭先
生之胤乃列宇其上辟扄饰径以涖之杂植茂树森篁
卷五 第 26b 页 WYG1243-0475b.png
以周环之于是巉岩磊落布在中流者皆得献其奇湍
激斗喧波洄相荡皆得杂乎吟诵之声虾鱼凫鹭出没
窍穴涛浪之间者皆得与人同其乐幽葩异卉封苔漾
藻杂然生于水陆者皆得以悦人情皓月柔风光霞暝
霭之往来无穷者皆得以发人之妙思商帆鱼艇欣以
归儒冠士屦乐以游则石溪因居与粟而胜益增美益
彰矣使与粟之负器藏道果如石之重溪之深坚所守
而洁所行果如石之磨不磷溪之淆不浊基德衍庆以
卷五 第 27a 页 WYG1243-0475c.png
贻其后之人也果如石之磐以固溪之流不息则其有
石溪又岂不足砥其操濯其行哉昔者辋川名显于摩
诘德秀道就于陆浑地之与人交相赞也余于是既庆
与粟之得石溪且庆石溪之遭与粟焉遂为之记
卷五 第 27b 页 WYG1243-0475d.png
两溪文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