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溪文集-明-刘球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243-04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两溪文集卷一
             明 刘球 撰
 讲章
  尚书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
 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这是尚书舜典纪载帝舜即位后命官典礼的事咨是
卷一 第 1b 页 WYG1243-0407b.png
访问四岳是官名三礼是祀天神享人鬼祭地祇三件
的礼帝舜访问四岳如今群臣中谁能掌我三礼的事
佥曰伯夷佥是众人共说伯夷是人名四岳与在朝众
臣都说伯夷这个人可典三礼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
俞是应答他说的是秩宗便是典三礼的官如今太常
寺卿帝舜说众人所荐的是遂命伯夷做秩宗又告诫
伯夷说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夙夜是早夜寅是畏敬直
是心无私曲清是洁净不为物欲所污帝舜说感格神
卷一 第 2a 页 WYG1243-0407c.png
明只在存心心若不知敬畏稍有些私曲便为物欲污
染怎么感格得神明伯夷尔当自早至晚常存敬畏的
心端端正正无一毫私曲则心上自然清洁不容那物
欲污染这等呵方可感格得神明臣闻帝王主典天地
百神故朝廷之礼惟祭祀为重然必有官专掌其事此
所谓秩宗是已帝舜咨问四岳任之伯夷可谓审矣而
其告诫之际拳拳以寅为说欲其持敬存心于平日而
后可以感格神明帝舜在位五十年郊则天神格庙则
卷一 第 2b 页 WYG1243-0407d.png
人鬼享固其大德足以祈天永命亦必伯夷有以相成
之也书曰惟天无亲克敬惟亲又曰鬼神无常享享于
克诚祭祀是国家的重事伏惟圣明留意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
 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这是大禹谟篇史臣记帝舜将传位与禹先告以治天
下的道理这几句是帝王治道源头最切要的说话如
何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这心字从人知觉上说其发
卷一 第 3a 页 WYG1243-0408a.png
于私欲上的便是人心其发于天理上的便是道心如
眼里要看着好颜色耳里要听着好声音口里要吃着
好滋味身体要得閒散自便此皆从人欲上发来这个
心易私而难公故危殆而不安这便是人心惟危若遇
颜色于道理不当看的不看声音于道理不当听的不
听滋味于道理不当吃的不吃身体于正事当为的不
肯閒散怠惰了此皆从天理上发来的这个心难明而
易昧故微妙而难见这便是道心惟微如何是惟精惟
卷一 第 3b 页 WYG1243-0408b.png
一允执厥中这是说能于人心道心两件中间明白审
察知得那个是人心那个是道心这便是惟精既审察
得明白了却把道心常常做定主宰人心都听道心使
唤不妄想不妄为这便是惟一这等呵一动一静一云
一为处置天下的事都合道理自无过的也无不及的
这便是允执厥中舜把这道理告禹着他存养此心以
为治的根本又恐禹于听言处事上或不当不免有过
有不及处所以又与说听言处事的道理如何是无稽
卷一 第 4a 页 WYG1243-0408c.png
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舜的意思说凡治天下古先
圣人都有成法人的言语是考究古人的才可听若是
出一人私见无所考究不可轻昜听他这便是无稽之
言勿听又说人君所行的事要合得天下人心人的所
谋出于众人公心才可用若出于一人见识不咨于众
谋不可轻昜用他这便是弗询之谋勿庸精以审之一
以守之则心里所存的都合道理言不轻听谋不轻用
则外面所行的都合道理自内及外都无差失天下岂
卷一 第 4b 页 WYG1243-0408d.png
有不治这是帝舜告禹的深意臣谨按允执厥中这一
言尧以命舜至舜亦以命禹又加之以此三言所言虽
多于尧其道不出乎中之一字后来成汤懋昭大德建
中于民武王访道于箕子有曰皇建其有极极便是这
中唐虞三代盛时天下国家长治久安皆由人君处心
行事合乎中道后世人君处心行事不由中道所以功
效不及前古盛时为人君的诚能讲学以求中之理力
行以求中之实则二帝三王之治可复伏惟皇明留意
卷一 第 5a 页 WYG1243-0409a.png
 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箘
 簬楛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
 纳钖大龟
这是尚书禹贡篇纪载荆州所贡的方物贡是下面的
人贡献其物于上那时禹受舜命平水土成功乃命九
州各以其物来贡荆州是今湖广地方所贡最多其言
厥贡是说荆州其所该贡的何者是荆州该贡的羽毛
齿革羽是鸟羽毛是兽毛可做旌旄齿是象齿革是犀
卷一 第 5b 页 WYG1243-0409b.png
兕的皮可做车甲惟金三品是那金银铜三样的金可
做器用杶干是杶木可为弓干栝与柏都是木可为栋
宇砥砺都是磨石砮是做箭镞的石丹是丹砂可做药
的这等都是该贡的惟箘簬楛三邦底贡厥名箘簬是
竹之坚者楛是木之直者都做得箭荆地皆有之特令
三邦致贡其有名者包匦菁茅包是裹匦是匣菁茅是
苞山所产的三脊茅祭祀时用以缩酒特重之故包裹
于匦厥篚玄纁玑组篚是筐篚玄纁是绛色的币玑是
卷一 第 6a 页 WYG1243-0409c.png
珠类组是绶类也重之故盛以篚这几件也是荆州该
贡的九江纳钖大龟九江即今之洞庭大龟是国之守
龟其大一尺二寸不可常有偶于九江得之则使之纳
钖于上以自别于常贡臣谨按禹贡所载九州贡的方
物皆出其土之山川风气所宜产而非取诸远方珍奇
皆切于国之服食器械所宜用而非资其私已玩好故
民岁供之而无不足国日用之而常有馀于这上见得
圣人有公天下的心节用爱民的意所以成有虞之治
卷一 第 6b 页 WYG1243-0409d.png
而足为万世法后来周成王时西域贡獒周公作旅獒
以陈于王以为明王不贵异物贱用物犬马非其土性
不畜珍禽奇兽不畜于国周公辅成王制周礼以开太
平立九贡之法致邦国之用亦惟取足于国无损于民
皆有禹贡之遗意是以成周之治比隆有虞及周之衰
齐桓公仗义以尊王责楚不贡包茅而楚服罪率诸侯
脩职贡而诸侯官受方物周室赖焉以尊其法虽久犹
足维持其国贡赋是国家不可无的然必取之有常用
卷一 第 7a 页 WYG1243-0410a.png
之有节而后可以福国经久伏惟圣明留意
 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台恐德弗类兹故
 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
 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
这是商书说命上篇史臣记高宗得傅说的事傅说是
个有德行的人高宗得之以为相史臣推原其始谓之
王庸作书以诰曰王便是指高宗言庸字解做用字作
书是高宗作那告群臣之书高宗因群臣谏他免丧之
卷一 第 7b 页 WYG1243-0410b.png
后不言语所以作书告与他以已不言语的意思如何
说以台正于四方台恐德弗类兹故弗言台字唤做我
字正是表正的意思类字唤作似字高宗告群臣说道
以我嗣位为天子表正那四方诸侯百姓我恐怕自已
的德不似那前人明哲因这上不敢轻易发言恐言不
中理时误了天下的事如何说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
弼其代予言恭是恭敬的意思默是渊默的意思思是
思虑道是治天下的道理帝是上帝赉是赐与的意思
卷一 第 8a 页 WYG1243-0410c.png
予字也唤做我字高宗又说道我虽不言语然此心常
常恭敬渊默去思量那治天下的道理这个诚意感动
上帝所以梦寐中见帝把一个贤良辅弼的臣赐与我
使这个人来代我出那言语去宣布政教如何是乃审
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审字解
做详字象是绘画那梦中人的形象说便是傅说傅岩
是传说所居之地肖字也唤做似字高宗因梦见上帝
赐已良弼却去详审那梦中人的形象绘画出来使人
卷一 第 8b 页 WYG1243-0410d.png
把这形象遍求之天下惟有傅说筑居在傅岩之野他
的形象却与那梦中人的形象相似高宗因此得之臣
惟高宗之得傅说实自其恭默思道一念诚心与天无
间是以精神感格形诸梦寐来之岩穴又尊之甚至任
之甚专所以能复成汤之业于既衰之馀其后文王造
周亦常思贤因卜猎至渭遇见吕望即载以归尊之为
师其信任之也似高宗之任傅说遂成兴周之功这等
看来自古圣王能得贤佐以辅成其治者皆本诸身先
卷一 第 9a 页 WYG1243-0411a.png
有致贤之诚而后能尽任贤之道所以功业如此其盛
也昔汉儒王褒作圣主得贤臣颂有曰必有圣智之君
而后有贤明之臣又曰人君勤于求贤而逸于得人莫
非此意伏惟皇上以高宗文王之心为心信任仁贤以
隆至治斯世斯民不胜幸甚
 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其尔克绍乃辟于先
 王永绥民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这是商书说命下篇高宗命傅说与傅说荅高宗的言
卷一 第 9b 页 WYG1243-0411b.png
语如何说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古人称君谓
之后贤是贤臣乂字解作治字食是食禄高宗告傅说
以为人君当与贤臣共治天位共食天禄然君臣之遭
遇甚难有圣智之君非遇辅理之臣则虽有天位亦不
得与之共治有贤良之臣非遇养贤之君则虽有天禄
亦不得与之共食所以说惟后非贤不又惟贤非后不
食如何又说其尔克绍乃辟于先王永绥民尔是指傅
说克是望其必能之辞绍是继续的意思乃辟是高宗
卷一 第 10a 页 WYG1243-0411c.png
自称之辞先王是成汤永绥民是永安其人民高宗既
告傅说以君臣遭遇之难又谓傅说必能匡辅已以继
绍成汤之美永安天下之民使已之德亦如成汤之懋
昭大德使已之治亦如成汤之建中于民这是责望傅
说的意思所以说其尔克绍乃辟于先王永绥民傅说
闻高宗是命即下拜稽首以敬受之且曰敢对扬天
子之休命敢是自信的意思对是对以已扬是扬于众
休命即是高宗命说的言语傅说因高宗言其必能辅
卷一 第 10b 页 WYG1243-0411d.png
成已德以继绍成汤即自信以为天子有这等休美之
命固当对答于已以成其美又当播扬于众以彰其善
是有自任的意思所以说敢对扬天子之休命臣惟君
臣相遇如高宗之于傅说岂不诚为难哉盖商之先王
莫圣于成汤商之先臣莫良于伊尹成汤伊尹固难得
矣而傅说尝告高宗曰协于先王成德监于先王成宪
盖欲以成汤之德望于高宗高宗亦命傅说曰罔俾阿
衡专美有商盖欲以伊尹之功望于傅说至是高宗谓
卷一 第 11a 页 WYG1243-0412a.png
傅说克绍乃辟于先王则是欲傅说辅之为成汤傅说
荅以敢对扬休命亦自任其能为高宗之伊尹其后高
宗为商令主傅说为商贤佐果无愧于成汤伊尹得非
其君臣平昔期望勉励之所致与大抵说命三篇皆高
宗求道于傅说之言傅说纳诲于高宗之意至此篇终
犹拳拳以道相期盖其中无非圣学之所存治道所自
出诚帝王之所当讲也伏惟皇上留意是书以广圣学
以隆治规天下幸甚
卷一 第 11b 页 WYG1243-0412b.png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彊
 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
这是周书洪范篇内第六畴言人君乂用三德以纳民
俗于皇极的意思六是其畴之数居第六三德便是下
面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这三件正是无偏邪
直是无私曲这便是三德中第一德克字解做治字刚
克是以刚健之道治之这便是三德中第二德柔克是以
柔顺之道治之这便是三德中第三德曰正直曰刚克
卷一 第 12a 页 WYG1243-0412c.png
曰柔克以见人君治天下威福予夺抑扬进退各有用
这三句是总说三德之目下面平康正直彊弗友刚克
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这几句是详说三德之
用如何是平康正直平康是平安无事的意思人君当
平安无事之世则用正直之道以治之无事矫拂所谓
无为而治这便是平康正直如何是彊弗友刚克燮友
柔克彊是彊梗的意思弗友是弗顺的意思人君当彊
梗弗顺之世则用刚健之道以治之盖以刚克刚必去
卷一 第 12b 页 WYG1243-0412d.png
其习俗之暴以归于中燮是柔和的意思友是委顺的
意思人君当柔和友顺之世则用柔顺之道以治之盖
以柔克柔必去其习俗之懦以归于中这便是彊弗友
刚克燮友柔克如何是沈潜刚克高明柔克沈潜是深
沈潜退不及中道的人人君于沈潜不及中道的人则
以刚健之道治之盖以刚克柔必去其气禀之不及以
就于中高明是高亢明爽过乎中道的人人君于高明
过乎中道的人则以柔顺之道治之盖以柔克刚必抑
卷一 第 13a 页 WYG1243-0413a.png
其气禀之太过以就于中这便是沈潜刚克高明柔克
正直用于平康刚克用于彊弗友沈潜柔克用于燮友
高明是正直之用一刚柔之用四正直不言克盖顺其
性质之美故其功易刚柔言克盖救其气习之偏故其
功难圣人抚世酬物三德乂用阳以舒之阴以敛之执
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所以纳天下民俗于皇极者可
谓尽矣臣谨考之箕子陈洪范九畴于皇极之后而继
之以三德盖皇极所以体其常三德所以尽其变人君
卷一 第 13b 页 WYG1243-0413b.png
治天下当以三德为皇极之用以适轻重之宜下文有
曰惟辟作威惟辟作福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
食又以威福玉食三者为人君所操以用夫三德者也
人君能操此三者则予夺抑扬之权皆自已出而三德
有以尽乎皇极之用矣若假于臣下则权势下移纪纲
紊乱何以操纵三德以尽皇极之用哉此箕子之告武
王实万世人君为治之法伏惟皇上体念箕子之言建
皇极于中以尽三德之用以总威福之权天下幸甚
卷一 第 14a 页 WYG1243-0413c.png
 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上
 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
 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这是周书召诰篇召公欲成王脩德恤民以永天命的
言语王即成王元字解作首字刑是取法之意召公意
思说德虽是人所同得的道理然王位在天下之上其
德必首出天下而为德元则小民乃得仪刑效法而用
德于天下民既用德则王之德愈见昭明显著光被四
卷一 第 14b 页 WYG1243-0413d.png
表不可掩矣所以说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
于天下越王显上下是君臣其曰是期望之辞召公意
思又说民虽至微而关天下为至大君臣之间乃同德
一心以勤劳忧恤其民而期望说道我周受天命为天
子其丕大如有夏历年四百之永式用勿替有殷历年
六百之永意在兼夏殷二代之历年者无他故也盖惟
欲王忧恤康济其饥寒劳苦鳏寡孤独不得其养之小
民以这个爱恤小民之心感召天眷庶几有周受天永
卷一 第 15a 页 WYG1243-0414a.png
命以长享福祚保其富贵于无穷所以说上下勤恤其
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欲王以
小民受天永命盖以小民即勤恤之实而受天永命即
历年之实也臣惟人君之受天命必本于得民心而得
民心又在于脩厥德德有以及民则民心归于下而天
眷隆于上矣故召公因洛邑既成成王始政作是书以
告之既以诚小民为祈天命之本又以疾敬德为諴小
民之本拳拳欲成王用德以恤民因民以祈天其为国
卷一 第 15b 页 WYG1243-0414b.png
家悠久长远之虑何其至哉成王信用其言于顾命有
曰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而用德之意勤矣于周官
有曰以祐乃辟永康兆民而爱民之意笃矣所以受天
永命不但享有百年之寿至如武王卜洛不过曰历年
七百其后乃过其数而至八百六十馀年之久召公用
德恤民以永天命之言卒有明验是则人君欲祈天永
命惟尽心于用德恤民二者而有馀矣伏惟皇上体召
公致告之言考成王已验之效益崇厥德用恤小民以
卷一 第 16a 页 WYG1243-0414c.png
隆圣寿于万年以绵国祚于无疆天下幸甚
 天惟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
 屏侯甸矧咸奔走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故一人有
 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
这是周书君奭篇周公因召公欲告老故作是书举商
得贤辅治之效以明其不可去的意思佑是助实是虚
实之实屏是藩屏之屏周公承上章伊尹伊陟臣扈巫
咸巫贤甘盘六臣能辅君以格天因说道上天佑助有
卷一 第 16b 页 WYG1243-0414d.png
商其命纯一不杂乃多生贤才以实其国使不致空虚
其在京师则自百官之著姓以至王人之微者莫不秉
持德行明致忧恤其在四方则自百执事之小臣以至
藩屏侯甸之大官莫不争先奔走以趋事效勤凡内外
大小之臣无非贤者所以说惟天纯佑命则商实百姓
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称是举乂
厥辟是治其君之事一人是君周公意思又说惟天纯佑
商国而实以贤才如此故其君用人惟德是举而贤才
卷一 第 17a 页 WYG1243-0415a.png
之进亦惟德是持用能治理其君之事不至废坠所以
其君一有会盟征伐之事于天下则天下之民从其命
令听其号召有如龟之卜如蓍之筮莫不尊而信之不
敢违背所以说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
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周公盖以商之得贤致治者皆
大臣辅君格天之力况成王幼冲岂可无辅相之臣是
召公决不可退也臣惟天之佑助人君莫大于生贤以
辅成其治人君之得天佑又在大臣辅之以尽感格之
卷一 第 17b 页 WYG1243-0415b.png
道故周公惓惓举商得天纯佑以致贤才之众治化之
孚为召公告所以勉留召公之意至深切焉他日周公
之诗有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召公之诗亦曰蔼蔼多
士维君子使又见周室多贤以成治化足以比隆于商
而成王用二公辅相以感格上天佑命之纯殆与有商
诸君无以异也伏惟皇上取法商周贤圣之君以隆天
佑以致多贤以成治化天下幸甚
 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
卷一 第 18a 页 WYG1243-0415c.png
 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稽首后矣曰
 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谋面用丕训德则
 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
这是周书立政篇周公戒成王以用贤为政之道此一
节是说有夏之君能用贤而其臣又能勉之以任贤的
言语迪是蹈而行之吁俊是招求贤俊周公因上文说
常伯常任准人是左右辅政的美职人君能忧恤而慎
择之者少至此说古之人能迪行忧恤此职之道惟有夏
卷一 第 18b 页 WYG1243-0415d.png
之君为然有夏之君当王室盛大强竞之时务招求贤
俊以尊事上帝可谓能迪行此道矣所以说古之人迪
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是蹈而知之忱
恂是诚以信之九德是皋陶谟所陈之九德后是君宅
是安而处之事是任事之公卿即常任牧是牧民之长
即常伯准是守法之有司即准人谋面是谋人之面貌
训是解做顺字周公又说有夏之臣蹈知忱恂于九德
之行乃敢告教其君而拜手稽首以致其尊君之意说
卷一 第 19a 页 WYG1243-0416a.png
道能宅任常伯常任准人三职使之德称而位安如此
然后能尽为君之道若徒谋之面貌以为其人大顺于
德乃宅而任之如此则三宅之任如何得有贤而好义
之人所以说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
拜手稽首后矣曰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谋
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臣惟人君图
治当以用贤为急人臣事君当以进贤为忠故有夏之
君既能吁俊尊帝其臣犹以择任三宅为言君臣之间
卷一 第 19b 页 WYG1243-0416b.png
可谓交尽其道矣周公举以为成王告亦惟欲其任贤
以辅成于治也尝因是考之舜辟四门以来天下之贤
矣益犹戒以用贤勿贰汤既立贤无方矣仲虺犹劝以
佑贤辅德显忠遂良是则唐虞三代君臣未有不以选
贤任官为事所以治化之盛非后世所及伏惟皇上体
古圣君之心从古圣臣之言进用天下之贤图臻雍熙
之治斯世斯民幸甚
  春秋
卷一 第 20a 页 WYG1243-0416c.png
 元年春王正月
这是春秋一书之首纪年月以明王道的书法春秋是
鲁国史书之名孔子生于鲁因周室东迁王法浸坏三
纲九畴日沦以斁乃笔削国史始于隐公终于哀公褒
贬二百四十二年之行事而寓一王之法于其间无非
欲存天理正人心尊王而抑伯内修而外攘命有德以
劝善诛有罪以惩恶推明二帝三王之道以为万世人
君治天下之大法孟子所谓春秋天子之事者是也如
卷一 第 20b 页 WYG1243-0416d.png
何书元年元是大始的意思在天之元即在人之仁元
年是隐公即位之一年谓之元年者所以明人君之用
也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是天之用至哉坤元万物资生
是地之用人君与天地参故即位之初便当体天地一
元之德发政施仁为人民社稷之主故谓一年为元年
这便是春秋书元年的意思如何书春王正月春是四
时之首万物以之而生王是周之天子当时天子皆称
王正月是周正建子之月加春于王之上者以天时正
卷一 第 21a 页 WYG1243-0417a.png
于上天子必钦而承之然后能统天下见天人之理合
为一也加王于正月之上者以正朔出于王诸侯必尊
而奉之然后能理其国见天下之统归于一也这便是
春秋书春王正月的意思臣谨按春秋之法莫先于明
王道而王道之原实出于天天道顺而后王道为可行
故孔子于一书之首书元年书春王正月见人君当体
元居正以奉天道而正王道汉儒董仲舒推广其义有
曰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春秋深探其本必
卷一 第 21b 页 WYG1243-0417b.png
自贵者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
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
不壹于正而无邪气干其间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
生和而万物殖诸福之物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此是
说春秋欲人君体元之意又曰按春秋之文求王道之
端得之于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正者王之所
为人君欲有所为宜求端于天之道此是说春秋欲人
君居正之意为人君者诚以体元为职居正为要则圣
卷一 第 22a 页 WYG1243-0417c.png
经大法可举而措诸政治天下生民皆得蒙其福矣伏
惟皇上取法春秋体元居正以仁育群生以统理万国
天下幸甚
 十有三年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
这是鲁庄公十三年齐桓公创伯的事齐侯是齐桓公
宋人是宋桓公陈人是陈宣公蔡人是蔡哀侯邾人是
邾仪父会是相会以结好北杏是齐地齐本太公之后
为周诸侯国在山东周既东迁号令不行于天下列国
卷一 第 22b 页 WYG1243-0417d.png
无所统属齐僖公遂有小伯之志春秋之初盟于石门
盟于瓦屋皆欲树立党与以自尊大然历襄公之世诸
侯犹未宗齐至桓公即位得管仲为相欲仗尊周室伐
山戎安中国这等大义为名以匡合诸侯使皆尊已为
盟主故于鲁庄公十三年春因宋万为逆宋国未宁乃
会诸侯于北杏以平之实欲因此以为开创伯业之谋
于是宋陈蔡邾四国之君翕然惟桓公之命是从桓公
亦肆然立于诸侯之上而为之主自是会盟征伐之政
卷一 第 23a 页 WYG1243-0418a.png
一主于齐其后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又皆踵
齐之迹迭为盟主原其所自皆由北杏之会始孔子作
春秋意谓先王制法礼乐征伐皆自天子出诸侯不敢
擅其权必九命作伯然后得专征今桓公未尝受命于
王四国果何所㨿而私相推戴以为盟主使天子大权
一旦而归于齐是无王也故四国之君皆贬称人诛其
首乱以正王法然当是时上无明王下无方伯诸侯有
能合列国以尊王室免民于左衽也不得不与之故齐
卷一 第 23b 页 WYG1243-0418b.png
侯书爵所以与之诛四国者圣人扶持王道之本心其
法出于正也与齐桓者圣人忧虑世道不得已之意其
事出于权也臣惟北杏未会之前天下惟知有王既会
之后天下始知有伯则是会其王伯兴衰之机与盖王
伯之相去也为甚远王者之心诚一无伪其所施为皆
大公至正犹天地之化不见形迹自然泽及万物二帝
三王用是道以治天下故功烈极其大伯者则尚誇诈
急功利无诚心直道待人惟假仁义之名以济其利欲
卷一 第 24a 页 WYG1243-0418c.png
之私五伯用是道以驾诸侯故功烈为甚卑王道固不
可与伯政同语伯政之兴实足为王道之害故春秋于
北杏之会首责四国之戴伯者圣人欲尊王道以抑伯
功也孟子有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伯假之也
又曰五伯三王之罪人也又曰伯者之民驩虞如也王
者之民皞皞如也皆明于王伯之辨深得春秋之旨春
秋以后人君为治近古者莫过于汉然犹杂伯不纯乎
王道所以不能兴复唐虞三代之盛由是观之春秋拳
卷一 第 24b 页 WYG1243-0418d.png
拳于尊王抑伯者诚欲垂后法以开万世太平也伏惟
皇上深体春秋之意笃行王道抑黜伯功陋五伯之迹
复二帝三王之治天下幸甚
 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
这是鲁僖公九年齐桓公合诸侯以明王禁的事诸侯
是齐桓公与鲁宋卫郑许曹六国之君盟是誓于神明
以结约信葵丘是宋地今在河南睢州桓公主伯因葵
丘罢会宰周公还朝乃与诸侯盟于其地示以五命之
卷一 第 25a 页 WYG1243-0419a.png
禁其初命意思说有不孝顺父母的当诛戮之树立嫡
长子为世子不可以爱子更昜之宠妾卑贱不可使为
正妻以乱夫妇之伦再命意思说贤良之人当尊礼之
有才能之人当养育之以表彰其有德三命意思说民
年老者当敬重之孤幼者当慈爱之四方宾客行旅至
者当优待之四命意思说为士者不可使世袭祖父官
职恐其未必皆贤百官众职当求贤才以任之不可使
人兼摄恐其废事取士必在得人不可滥举不肖大夫
卷一 第 25b 页 WYG1243-0419b.png
有罪当请于天子以正典刑不可擅自杀之五命意思
说不可曲为堤防壅泉激水以病邻国邻国凶荒来告
籴以赈饥不可闭遏不发封建国邑当告于天子不可
自专其权凡此五命之词皆王朝大禁天下所当共守
桓公能举以约束诸侯翼戴王室故但束牲读书不待
刑牲歃血而人皆喻其志伯者功业未有若此之盛者
孔子作春秋所以再书葵丘以深美之然桓盟不日至
是而书日又以其盛而将衰故谨之也臣谨按五伯之
卷一 第 26a 页 WYG1243-0419c.png
功桓公为盛桓公之盟葵丘为盛诚以其能明五禁以
正率人非其他之盟所可比也然葵丘未盟之先伯业
日新月进既盟之后伯业日替月衰则是盟得非其盛
之极而衰之端与其故何也盖伯者不能存久而不息
之诚守满而不溢之戒但假仁义之名以济其利欲之
私故欲之未遂则勤力劳心不敢自怠欲之既遂则志
满气骄不复有为此其所以盛于前而衰于后也圣人
于是盟既美其盛又谨其衰以垂法戒于后世盖欲治
卷一 第 26b 页 WYG1243-0419d.png
国平天下者慎终逾始保全盛业于不衰伏惟皇上因
伯功之盛而监其衰取春秋之法以致其谨始终此心
则始终此治天下幸甚
  四书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此章是论语第一篇孔子说治国的道理道字解做治
字千乘之国是孔子时诸侯之国其地可出兵车千乘
的孔子说那千乘之国其人民也不少为之君者必敬
卷一 第 27a 页 WYG1243-0420a.png
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然后治得这个国如何
是敬事而信敬是小心严谨的意思信是诚实不欺的
意思人君于事苟不小心严谨必至误了故遇着事时
须要此心专一在这事上如捧那圭玉持那盈满一般
不敢有一毫惰慢苟且务处得这事十分停当不致误
了这便是敬既敬于事又要取信于民若与民无信时
民便疑了故下政令时务须端端确确坚如金石验如
昼夜不可少有欺诈以致朝令夕改赏的必赏罚的必
卷一 第 27b 页 WYG1243-0420b.png
罚终始如一这便是信如何是节用而爱人节是节俭
不奢侈用是用度爱是慈爱人是百姓人君虽极富贵
然不可纵耳目之欲为奢侈之事以縻费了钱粮重困
了民力须制用有节使宫室舆马衣服饮食一切日用
之物悉从俭约不至太过也不至不及这便是节用自
已既节俭了又当爱恤百姓盖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百
姓安则国家安岂可不爱恤他须常加怜悯常加抚养
凡有科徵差发务须轻省使他饥的得食寒的得衣老
卷一 第 28a 页 WYG1243-0420c.png
的少的无一个不得其所这便是爱人如何说使民以
时使是役使时是农閒时月国家如有造作要役使百
姓时必念着百姓每春来要耕夏来要耘秋来要收这
等时月都不要役使他恐妨了他农功必待冬月农事
毕时百姓每都閒暇了然后使他这便是使民以时盖
敬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这五件都是为治的道理孔
子因当时诸侯不能行之所以说治千乘之国须是尽
此五件然后国可得治何况天子以万乘之尊四海之
卷一 第 28b 页 WYG1243-0420d.png
广岂得不尽其道天子尽得此道时则天下平治又非
千乘之国可比这等看来此五件乃天子诸侯通行之
道万世不可易的臣谨按论语一书论说治道自这一
章始盖此五者乃治国之要为政之本人君能尽得此
道的则上下相亲天下国家无有不治不能尽得此道
的则上下相离天下国家怎么得治自古帝王莫圣于
尧舜而尧舜之时黎民于变万邦咸宁只为他能尽这
五件所以天下大治这五件虽是不可缺一然必以敬
卷一 第 29a 页 WYG1243-0421a.png
为本敬是一心的主宰一心敬则万事理如尧之钦明
钦便是敬舜之恭已恭也是敬这敬字是帝王的大德
成始成终的道理伏惟皇上行此五者本之于敬以兴
尧舜之治天下幸甚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是孟子梁惠王篇孟子告齐宣王与民同忧乐的言
语如何是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乐是欢喜的意思
卷一 第 29b 页 WYG1243-0421b.png
如饱食煖衣安家乐业这等都是百姓每所乐的人君
心里能喜乐那百姓有这等乐的不生事去扰害他使
他长得有这乐则百姓心里自然感悟亦尝喜乐国家
安宁人君心上快活长得享其太平之乐这便是乐民
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如何是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忧是愁闷的意思如饥寒困苦不得安生这等都是百
姓每所忧的人君心里能忧愁那百姓有这等的忧常
常减其税粮省其差役使他不至有这等的忧则百姓
卷一 第 30a 页 WYG1243-0421c.png
心里也自然忧念国家常恐有敌国外患人君心上不
得安乐而思尽忠效死以报于国这便是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下面又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这也是上面的意思说人君能与百姓同
乐则所乐者非自家一已的乐却是乐天下之乐人君
能与百姓同忧则所忧者非自家一已的忧却是忧天下
之忧这等呵四海虽广兆民虽众莫不欢欣归戴亲爱
之便如赤子之爱父母拱卫之便如手足之卫头目天
卷一 第 30b 页 WYG1243-0421d.png
下岂有不治国家岂有不安所以说然而不王者未之
有也臣惟君之与民其分虽殊其体则一君能以民之
心为心则民亦以君之心为心孟子所以极言人君当
与其民同忧乐以晓告齐王下文又引晏子对景公之
言以为古者人君于民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
不给反覆申说君民一体之意至深切矣惜乎齐王终
不能用然按大学平天下章有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
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也是说人君当以民心为
卷一 第 31a 页 WYG1243-0422a.png
已心的道理这等看来孟子此言诚为君国子民的要
道伏惟皇上推而用之以保养生民天下幸甚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
 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这是孟子离娄篇孟子说诚身之道足以感动人的言
语诚是真实无伪的理天与人所同有的惟圣人自能
全得这个理众人必待思勉然后能全之所以孟子说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如何是诚者天之道
卷一 第 31b 页 WYG1243-0422b.png
诚者是指圣人而言天道是天理之自然天无不实寒
便实寒暑便实暑皆出于自然都不待用力圣人之德
浑然天理仁便真个是仁义便真个是义凡理之在已
者不待思勉而自无不实是即天道之自然所以说诚
者天之道也如何是思诚者人之道思诚是指那未至
于圣人者而言人道是人伦日用所当然如孝于父母
弟于兄长皆是当然之则未至于圣者于仁有未实则
思用力以实其仁于义有未实则思用力以实其义凡
卷一 第 32a 页 WYG1243-0422c.png
理之在我者皆欲操存省察以实之是亦人道之当然
所以说思诚者人之道也下面又说至诚而不动者未
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这又是推广那诚身的效
验而言至是至极的意思动是感动人的意思孟子以
为这个诚是天下公共的理不以物我而有间人能推
极此诚使自己的身心都无一毫不实未有不能感动
得人如事亲则亲悦取友则友信事君则君用使民则
民从以至于动天地感鬼神无所感而不应都从那至
卷一 第 32b 页 WYG1243-0422d.png
诚上来这便是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若自己的身
有不诚所言所行皆出虚伪这等呵内外远近俱不相
信怎么感动得人故又说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臣惟天
地人物之分虽有万殊然其为理不过一诚而已此诚
在天则为元亨利贞赋之于人则为仁义礼智人能全
体此诚于身则至诚之德近足以化人物大足以配天
地孟子因上文诚身之意而推言诚之为道其说盖本
诸子思之中庸中庸自二十章首举诚身之端至二十
卷一 第 33a 页 WYG1243-0423a.png
二章则言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与尽人物之性至于
赞化育参天地三十二章复言天下至诚能经纶大经
立大本知化育推极至诚功效各至于盛而其功实自
诚身始这等看来此诚之体要虽至约然其功用之大
举天下无以加之伏惟皇上留意诚身之学以全至诚
之德以化臣民以配天地天下幸甚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
 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卷一 第 33b 页 WYG1243-0423b.png
这是中庸第十九章子思因孔子说祭祀之礼与治国
的道理无间故引此以明中庸之道如何说郊社之礼
所以事上帝也郊是祭天处社是祭地处上帝是昊天
上帝古者天子设郊坛于国之南用骍犊以祀上帝设
社坛于国之北用太牢以祀后土这是郊社之礼所以
事上帝也言上帝则后土在其中矣如何说宗庙之礼
所以祀乎其先也宗庙是祖宗之庙先即是先祖古者
天子为七庙以奉祖先神位常陈设宗器设其裳衣荐
卷一 第 34a 页 WYG1243-0423c.png
其时食以祭之这是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既说
郊社宗庙之礼所以事上帝先祖矣何以又说明乎郊
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明是明达的意
思郊社之礼便是上面事上帝后土的礼禘是天子宗
庙中大祭以追祭其始祖所自出之帝而以始祖配之
尝是秋祭四时皆祭举一以见其馀耳治国是治理其
国人民示字与顾视的视同掌是手孔子意思说事神
治民本同一理能明达得这个郊社之礼禘尝之义则
卷一 第 34b 页 WYG1243-0423d.png
知事神之道在于精白一心不可有毫发私伪于其间
把这个心去整理那国家凡政令之出务合至公刑赏
之行必求至当这等则欲国家之理人民之安譬犹以
己之目视己之手其势甚明且易所以说道治国其如
示诸掌乎臣惟神明之分虽殊然事神之礼实本此心
之敬治民之道亦本此心之敬致是敬以事神则郊焉
天神格庙焉人鬼享无祭不受其福致是敬以治民则
施于国而国治施于天下而天下平无往不有其功事
卷一 第 35a 页 WYG1243-0424a.png
神治民之道夫何间然之有哉孔子言武王周公之孝
因推其所制祭祀之礼至于治国如视诸掌中庸之道
尽于是矣然礼有曰惟圣人为能飨帝惟孝子为能飨
亲这等看来非圣德与帝配则不足以明郊社之礼非
孝德与天通亦不足以明禘尝之义如此尚敢望其国
治之易哉盖必圣人有飨帝之德格亲之孝然后事神
之道明而治国之效为易臻也伏惟皇上隆圣孝之德
以明事神之道以宏至治之功天下幸甚
卷一 第 35b 页 WYG1243-0424b.png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这是中庸三十章子思说孔子法帝王天地以全中庸
之道的言语仲尼是孔子的字孔子如何祖述尧舜祖
述是远宗其道圣人之道至尧舜而大明如尧之克明
峻德以亲九族而黎民于变舜之重华恊帝慎徽五典
五典克从此其所以为人道之极孔子宗之如删书必
以二典为始论治则法其执中之传这等便是祖述尧
舜如何宪章文武宪章是近守其法三王之法至文武
卷一 第 36a 页 WYG1243-0424c.png
而大备如文王缉熙敬止而有丕显之谟武王建其有
极而有丕承之烈此其所以为王法之至孔子守之如
学礼则有从周之言序诗必本周南之化这等便是宪
章文武如何是上律天时律是效法的意思天时是春
夏秋冬四时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皆有自然之运
孔子法之如赞易以明阴阳之妙作春秋必备四时之
书以至迅雷风烈之必变显晦屈伸之适宜所以为圣
之时者这都是上律天时如何下袭水土袭是因袭的
卷一 第 36b 页 WYG1243-0424d.png
意思水土是东西南北之四方高者为山岳卑者为川
泽皆有一定之理孔子因之如序禹贡述职方居鲁而
逄掖居宋而章甫以至行藏用舍随寓而安所谓安土
敦乎仁者这都是下袭水土大抵尧舜之道文武之法
一中庸也孔子祖述而宪章之则中庸之道在帝王者
有以兼于孔子矣天时之运水土之理亦一中庸也孔
子上律而下袭之则中庸之道在天地者有以兼于孔
子矣孔子以生知安行之资又能追师帝王取法天地
卷一 第 37a 页 WYG1243-0425a.png
尽作圣之功全中庸之道所以其圣愈圣子思作中庸
既历序帝王治天下国家之道天地覆载生成之德于
前至此则以孔子之学兼乎帝王天地之道而言下文
又谓其譬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譬如四时之
错行日月之代明以见中庸之道至孔子而能集大成
以为天下后世准则孟子亦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
孔子由是观之孔子于中庸有以贯乎帝王天地而为
一矣此其所以为万世帝王师也伏惟皇上循孔子作
卷一 第 37b 页 WYG1243-0425b.png
圣之规取帝王天地为法以尽中庸之道以开万世太
平诚天下臣庶之所赖也
  通鉴
 以汲黯为主爵都尉
这是通鉴纲目纪汉武帝任用汲黯的事汲黯是汉朝
的直臣主爵都尉是掌列侯的官汲黯始为谒者武帝
以东粤相攻使往视之不至而还说越人相攻乃其俗
耳何足辱天子之使又使往视河内失火还说民间失
卷一 第 38a 页 WYG1243-0425c.png
火不足忧也臣见河南水旱民或父子相食因矫制发
粟赈之请伏其罪武帝贤而宥之迁东海太守病卧岁
馀郡中大治因召为主爵都尉其治务引大体而好直
諌时帝方招文学言欲行仁义黯说陛下内多欲而外
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帝怒退谓左右说甚矣汲
黯之戆也群臣因以责黯黯说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
岂令阿谀顺旨陷主于不义耶纵自爱身奈辱朝廷何
后严助为黯告病帝问汲黯何如人对曰使黯任职居
卷一 第 38b 页 WYG1243-0425d.png
官无以踰人至辅幼主守成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勇
如孟贲夏育亦不能夺帝曰然古有社稷臣至如黯近
之矣朱子于通鉴纲目备书其事见汲黯为臣能尽忠
极諌武帝能容其直而称其贤惜不能听其多欲之言
以克去私欲实行仁义使治化比隆于唐虞臣惟理欲
不两胜犹水火不相容尧舜之心浑然天理绝无私欲
故仁义之施内外如一而治化为至隆武帝不能以理
胜欲徒假仁义之名欲兴唐虞之治宜乎其不效后之
卷一 第 39a 页 WYG1243-0426a.png
人君欲兴古治必先遏人欲存天理使内外一于仁义
而后可所以先儒胡寅读史管见有曰汲黯多欲之言
非惟中武帝之病凡为人君莫不然其所谓欲或酒或
色或货利或宫室或游畋或狗马或博奕或词艺图书
以为文或抚剑疾视以为武或辟土服远以为功或耽
佛好仙以为高虽欲有大小皆足以变移志虑荒废治
理欲行仁义而无本不足以感人心而正民德故人君
莫大于脩身脩身莫先于寡欲欲诚不行则心虚而善
卷一 第 39b 页 WYG1243-0426b.png
入气平而理胜动无非理事无不善唐虞之治不越此
矣是则寡欲以脩身者实人君之首务为治之根本也
伏望皇上取尧舜之无欲为法以武帝之多欲为戒力
行仁义务隆治化则唐虞之盛可复见于今日实天下
国家万万年太平之福也
 诏问贤良文学民所疾苦
这是通鉴纲目纪汉昭帝时问贤良文学以民所不便
的事贤良文学是郡国所举来有德行学问的人如
卷一 第 40a 页 WYG1243-0426c.png
今进士一般民所疾苦是说当时政事足为民患的汉
自武帝穷奢极侈斲丧国家以致用度不足乃用桑弘
羊等置盐铁酒𣙜均输官尽牢笼天下货物与民争利
以足国用遂致民废职业公私俱困昭帝即位霍光辅
政始元六年春因諌大夫杜延年奏说年岁比不登流
民未尽还宜脩文帝节俭宽和之政以顺天心悦民意
乃诏有司进郡国所举来举良文学之士问以民所疾
苦与教化之要皆对说治人之道在抑末利而开仁义
卷一 第 40b 页 WYG1243-0426d.png
今郡国置盐铁酒𣙜均输官欲与天下争利是以百姓
就本者寡逐末者多愿悉罢之示以节俭然后教化可
兴风俗可移桑弘羊难之以为此国家制外国安边足
用之本不可废贤良文学遂极言国家兴利深为民病
必示以仁义而后有益于民弘羊屡难之而其议愈切
卒不能屈是秋遂罢𣙜酤官以从贤良文学之议盖自
武帝末年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霍光深知时务之要故
内则轻徭薄赋外则与匈奴和亲由是百姓充实稍复
卷一 第 41a 页 WYG1243-0427a.png
文景之业实自诏问贤良文学以民所疾苦之举发其
端也故朱子于纲目特书其事以见武帝兴利病民之
政至此始渐革矣臣惟利虽人情之所同欲然人君能
行仁义则民化之而兴廉让之风虽不求利而自无不
利若孜孜于利以开民争夺之端则求利未得而害已
随之故尧舜抵璧于山投珠于渊成汤不殖货利武王
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皆不近利欲示以无贪而长
其廉让之风成其仁义之化也孟子告齐梁之君皆曰
卷一 第 41b 页 WYG1243-0427b.png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莫非此意武帝不知仁义
之为利而徒欲以利为利乃任桑弘羊等设均输之法
欲尽收天下之利归之于国遂致民间疲困公储亦亏
使非昭帝之时能因贤良文学之议稍革其弊则汉室
之危当不待于新莽居摄之日矣甚矣兴利之臣足以
祸人之国也伏惟皇上制用以恭俭为本示民以仁义
为先则国用自足民生自遂而教化可兴诚斯世斯民
之幸也
卷一 第 42a 页 WYG1243-0427c.png
 九年夏四月诏司𨽻刺史岁考长吏殿最以闻
这是通鉴纲目书汉明帝督司𨽻刺史考课长吏的事汉
时司𨽻校尉掌举察京师百官及畿内长吏得失刺史
如即今方面官一般掌举察所部畿外郡县长吏得失
长吏是郡守县令等官殿是官不称职的最是有治行
的明帝永平九年夏四月诏司𨽻刺史岁上墨绶长吏
视事三岁以上治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及尤不
治者亦以闻是盖明帝励精图治恐内外有司贤否混
卷一 第 42b 页 WYG1243-0427d.png
淆优劣莫辨无由加赏罚以示劝惩故诏司𨽻刺史各
考所部长吏历任三年而自守廉洁莅政勤敏治绩尤
著者岁举一人令与计吏偕上京师以听升赏其或贪
浊庸昧废职怠事尤无治绩者亦以名闻以俟黜罚朱
子特书其事于纲目见明帝能严考校长吏殿最之令
有足为后世法也臣惟致治之道莫切于考察有司课
绩之殿最而行赏罚也苟课最不蒙赏则善者无所劝
课殿不蒙罚则不善者无以惩如此而欲天下之治不
卷一 第 43a 页 WYG1243-0428a.png
可得矣故考绩黜陟之法肇自有虞而大备于成周周
制冢宰岁终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政以诏
王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明帝诏司𨽻
刺史岁考长吏殿最得虞周考课之遗意也故永平之
治为东汉之首称然考校有司殿最亦在乎任得其人
也故有虞以禹宅百揆而庶绩咸熙成周以周公位冢
宰而大明黜陟今在内则吏部都察院在外则布政司
按察司皆是考校有司之职若所任得贤以明于殿最
卷一 第 43b 页 WYG1243-0428b.png
之课公其赏罚之施则百官有司自然各脩其职矣天
下岂有不治乎伏惟皇上体虞周立法之意选忠良之
臣任考校之职使殿最别于至明赏罚出于至公则官
称其职民蒙其惠天下万幸
 冬十月晋加羊祜征南大将军
这是通鉴纲目书晋武帝任将谋伐吴的事羊祜是晋
贤将初武帝有灭吴之志使祜都督荆州镇襄阳祜绥
怀远近甚得江汉人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
卷一 第 44a 页 WYG1243-0428c.png
听之减省逻卒垦田八百馀顷始至无百日之粮其后
有十年之积及西陵之拔吴主孙皓志遂张大不脩德
政祜乃专务脩德以怀吴人每交兵刻日方战不为掩
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计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军
行吴境刈榖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游猎常止晋地
所得禽兽或为吴人所伤者皆送还之吴边人遂皆悦
服至是武帝加祜征南大将军祜遂疏请伐吴因举克
蜀之事为言意谓江淮之险不如剑阁孙皓之暴过于
卷一 第 44b 页 WYG1243-0428d.png
刘禅吴人之困甚于巴蜀而晋兵力盛于往时不于此
际平一四海而更阻兵相守使天下困于征戍经历盛
衰不可长久也若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
临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会秣陵以一
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一处伤坏则
上下震荡虽有智者不能为吴谋矣帝深纳之贾充荀
勖之徒皆以为不可惟杜预张华赞成其计后祜病入
朝帝遣张华问策祜曰孙皓暴虐已甚今可不战而克
卷一 第 45a 页 WYG1243-0429a.png
若皓没而更立令主虽有百万之众长江不可窥也帝
欲使祜卧护诸将祜曰取吴不必臣行但平吴之后当
劳圣虑耳未几晋遂大举平吴克敌成功皆如祜算朱
子于纲目备书其事以见武帝任得其将羊祜谋出于
忠有足取也臣惟人君任将贵在得人将得其人则以
守必固以战必胜以攻必取上下不扰而事有成功矣
故舜命伯禹征苗而文德以敷武王用吕望伐纣而鹰
扬是奋成王命周公东征而三罪斯得宣王命尹吉甫
卷一 第 45b 页 WYG1243-0429b.png
北征而猃狁遂逐是皆任将之得人也晋武加羊祜征
南大将军卒成伐吴之谋亦可谓将得其人焉朱子书
之纲目以人君任将当慎于择人也伏惟皇上体古帝
王命将之意选任忠贤俾总六师以戒不虞以翊至治
天下幸甚
 初定均田租庸调法
这是通鉴纲目纪唐高祖制民田产及平赋役的法均
田是均平其田亩租是田租庸是身役钱调是宅地钱
卷一 第 46a 页 WYG1243-0429c.png
高祖既平天下首定均田之法丁中之民给田一顷笃
疾者减十之六寡妻妾减七皆以十之二为世业八为
口分租则每丁岁入粟二石调则绫绢絁布随其地之
所宜而输之庸则岁役民二旬不役则收其佣日三尺
有事而加役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租调俱免水旱虫
霜为灾什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调损七以上课
调俱免凡民赀业分九等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
邻四邻为保在城邑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食䘵之家
卷一 第 46b 页 WYG1243-0429d.png
无得与民争利工商杂类不与士伍男女始生为黄四
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岁造计赈三年
造户籍其养民之政理民之法始为精密故朱子于纲
目备书其事以见唐治之万目举也臣谨按国非民不
立民非食不生为人君者必有以制民之产而薄其税
敛轻其徭役使各安其所然后民食足而礼义为可兴
故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皆
什取其一所以民有恒产而有恒心以成熙皞之治唐
卷一 第 47a 页 WYG1243-0430a.png
之均田租庸调法虽不足比隆三代井田之制然业民
有道处民有法故宋儒范祖禹曰自井田废而贫富不
均后世有能制民之产使养生丧死无憾者惟唐之法
其庶几焉然为治者惟能省力役薄税敛务本抑末尚
俭去奢占田有限困穷有养使贫者足以自立富者不
得兼之则均天下之本也是诚为治所当务当今所宜
行伏惟皇上法三代养民之意体宋儒均天下之言使
地得其平民安其所则先王之治为可复矣
卷一 第 47b 页 WYG1243-0430b.png
 
 
 
 
 
 
 
 两溪文集卷一